让法治意识扎根心灵深处

时间:2019-05-13 06:2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法治意识扎根心灵深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法治意识扎根心灵深处》。

第一篇:让法治意识扎根心灵深处

让法制意识扎根心灵深处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要发言的题目是《让法制意识扎根心灵深处》

自2001年起,我国将每年的12月4日确立为法制宣传日。在这天,全国的司法系统和社会各机构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律精神,意在让律至上、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普世价值观走进每个公民的心灵深处,增强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法制思维,培养公民自觉形成法律是红线的底线意识,从而成全社会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时到今日,法制宣传日已走过了十五个春秋。每年的这天,学校都要对大家进行一次普法教育,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为熟悉法律的先行者、运用法律的实践者、宣传法律的传播者。能够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处事行为能多几分法律的考量,不干违法之事。

法律是什么?法律的本质界定的就是什么不能干,什么可以干,它统摄的是所有公民行为的最低限度。法律的意识基础是社会公理,维护的是基本的社会良知。在一个法治的国度了,不懂法律,不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会带来两个后果:其一,自己的人身、财产权受到侵害,其他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其二,自己所做的事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违法而不觉,最终会受到法律惩罚。无论哪种结果,都是我们不愿经历和体验的。因此,法律意识、法律思维当是一个法制国家公民的基本素养。

前不久,湖南某地一学校的三名学生,年龄大致11到13岁,在周末翻墙进入学校盗窃学校财物,被学校一住校女老师发现,三位学生为了掩盖和隐匿自己的犯罪事实,残忍地将女老师杀害,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第一时间破案,将犯罪嫌疑人抓获,目前案件正在审理当中。这起事件的起因还是因为这三个学生上网缺钱,遂产生偷窃学校的想法所致。

这是一起很典型故意杀人的案件,而且发生在未成年人的身上,就是因为他们的无知触碰了法律的红线,而将遭受到法律的严惩。他们的动机并不复杂,理由也很简单,但造成的后果也怕是他们都没想到的。很显然,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将是高墙大狱。

据司法部门的有位负责人介绍,近些年,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呈上升趋势,而且倾向于低龄化,案件性质往往恶虐、案件发生的动机单纯但结果严重,案件的当事人往往不懂基本的法律常识。这种类型的案件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既要防微杜渐,更要认真学习法律方面的知识。做任何事要多点是否违法的考量。

为了增强大家的法律意识,我倡议,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多渠道学习法律方面的知识,在校期间听从学校和老师的各种要求。更要理解每种法律规定的基本要求,并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处事原则。

2、多认真听取各种典型的法律案例,形成对自己的一种警示教育作用。在现时代,法律就像阳光和空气,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多获取间接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防范力和免疫力。

3、在生活中、学校里、社会上,做每件事都要有权衡利弊的思维。常言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小事冒出的不良苗头,如果不及时纠偏和改正,迟早会发育成走上人生歧途的起因。

4、要形成崇尚法律、法理至上的人生信仰。法律的诞生是人类文明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明成果,它是调节社会各种社会关系的平衡和杠杆。因此,作为当代的中小学生,我们必须从小树立这样的观念。

同学们,法律条文乍看起来是抽象的、枯燥的,法律的惩罚措施听上去是冰冷的。但,当你真正理解法律存在的真正内涵意义后,你又会觉得它是有血有肉有灵魂有体温的。让我们从现在起,让法制意识扎根到心灵深处,让法律这柄大伞为我们撑起一片自由快乐成长的蓝天。

谢谢大家!

2015年11月30日

第二篇:大学生思想汇报:让爱国意识在心灵深处生根

敬爱的党组织: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他的《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中道出了中国知识分子一个根深蒂固的意识——爱国心。他郑重强调:中国知识分子有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是世界上哪个国家也不能望其项背的。他还坚定地认为:广大的老、中、青知识分子“爱国没商量”。是的,虽然这种意识,同其衍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曾让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知识分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然而他们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功勋是卓越的!正是因为季老骨子里的这股爱国意识,他从一个曾经对国民党了解比对共产党还要多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变为一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为中国社会科学作出卓著贡献的中共党员;也正因为理解骨子里这种爱国意识的重量,季先生才戏谑地祷祝造化下辈子不要把他播弄成知识分子。我们都知道,那只是玩笑罢了。

如季先生这样,坚持爱国奉献,最终成为党的事业中流砥柱的志士还大有人在。在解放战争时期,曾先后有大批国民党著名将领,如邓兆祥、冯玉祥、傅作义、高树勋、蒋鼎文、阎锡山、卫立煌、张治中等等,在爱国心的驱使下,弃暗投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他们为回报党对他们爱国主义的信任和接纳,在党的重要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锋、乃至中坚力量。这些爱国人士无不受到当时党的最高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的好评:比如,评冯玉祥“置身民主,功在国家”;评傅作义“应该奖你一枚天坛一样大的奖章!”;评卫立煌“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评杨虎城“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评张治中“你为和平奔走是有诚意的”,等等。

可见,坚定、纯净的爱国意识是成为合格共产党员的先决条件,也是成为优秀、先进共产党员的根本标准。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的雄心壮志是以爱国为基础的;而且,他大爱无疆,一句“我是爱南开的”看似轻描淡写,实则饱含深情、一表心声!终究,爱国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线。作为一名学子,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我扪心自问,庆幸骨子里是充满爱的,我爱我的母校,爱我的祖国和同胞。我更要秉承母校教训、发扬母校精神,找准方向、确立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让爱国意识在心灵深处生根!

汇报人:思想汇报

第三篇:让玫瑰开在心灵深处

让 玫 瑰 开 在 心 灵 深 处

——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案例反思

读了霍姆林斯基的这个小故事,我被深深地感染了,女孩摘花,本是常理之中,大家都认为不该的事,我想我和大家一样,如果看到这种情况,便俨然一副教育家的姿态对女孩进行一番教育:“孩子,你看这花多美呀,这么美的花应该留给大家看,你看你把花摘了,别人就看不到这么美的花了,多可惜呀,我们从小就应该做一个爱护花草的孩子对吗?可是霍姆林斯基却没有用一大堆所谓的道理去教育孩子,而是带着玫瑰走起家孩子的心灵,从孩子的心灵深处他发现女子女孩的心灵的充满爱的,就是这种爱,才是玫瑰应该开放的地方。

批评一个孩子所犯的错误很容易,可是,要呵护和培养一个孩子的爱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爱心会慢慢地融化或吸纳他的错误的,可无情的批评和处罚可能将毁掉孩子爱心的火花。所以,对学生来说,培养孩子的爱心远比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无情指责重要啊!”

我们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从事的事业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的塑造孩子的心灵,如果我们不叩开孩子心灵的大门,走起家孩子的心里,又怎能感受到孩子心灵天空的阳光雨露和多姿多彩,甚至阴晴圆缺?如果不走起家孩子心灵世界,我们一切教育行为都只是做表面文章,我们又怎能对得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苏霍姆林斯基了解孩子摘花原因,从而发现一颗比玫瑰更美的心灵,所以他才将美丽的玫瑰花送给充满爱心的孩子,让玫瑰琪它更应该开的地方——心灵深处。

我庆幸,随着工作阅历的增长,随着对教育中的爱的理解。我时常也会让我的学生心灵深处开满玫瑰,因为我知道,我们永远不要以教育工作者的姿态对待学生,我们要蹲下身来。站在和孩子同样的高度,才能看到和孩子一样的世界。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的启示是,教师要蹲下身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去思考,这样才使我们的教育找准出发点,而不是站在理论的高度去空洞的说服教育,那么我们的教育是苍白的。希望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灵,让玫瑰开在孩子的心灵之中,那我们的教育将是漫山遍野的玫瑰正美丽绽放

第四篇:让法治意识贯彻工作始终

让法治意识贯彻工作始终

现今,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法制正在不断完善的时代。转变执法观念、端正执法思想,保证执法公正,是推进依法治国必然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宪法至上意识、权利至上意识、程序公正意识、为民服务意识的观点。认真审视、转变观念

法治,究竟是束缚我们手脚的羁绊,还是保护我们执法行为的保护伞?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审视的一个问题。在抱怨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工作规范给工作带来压力、甚至有时候显得不近人情的同时,我们也当去清醒地认真一点:我们的每一个执法行为都收到约束的同时,也是对我们的执法行为从法律角度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护。审视自我、查摆问题

对症下药、强化意识

人民警察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保障。因此,人民警察必须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与深刻内涵,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自觉坚持并运用法治理念指导公安工作,运用警察权力,努力树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治理念,以此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近年来, 经过端正执法指导思想、规范执法执勤活动的专题教育和实际锻炼,基层公安机关和民警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发生了新的变化,取得了新的进步。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基层法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正视执法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首先,部分领导对基层法治建设和执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过分注重于考评的名次, 注重于个案的办理,忽视对基层法治建设和执法工作的整体了解与全局把握,缺乏针对性、有效性的领导和关注。同时,片面追求破案率的错误思想过份地将个案办理放在首要位置。这种错误的做法,直接导致的危害结果是放松对法治建设的投入特别是执法队伍的教育培训, 使执法人员的基本素质难以适应任务的需要。

其次,执法规范机制尚不完善。现阶段执法规范机制的漏洞在于:围绕接警、受理、采取强制措施、调查取证、鉴定等容易出现问题的执法环节,围绕执法职责不明确、职能交叉及工作推诿、协调不畅等突出问题,缺乏有针对性的各执法环节程序性规定,没有将每个执法行为纳入制度的有效约束中;在落实执法责任制方面,不注重执法质量考评和个案评判。缺乏执法规范机制,无异于缺乏一根教鞭,导致的结果是警察法治意识的培养流于形式。再者,人民警察自身缺乏良好的法治意识。警察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的重任,警力配置与工作繁重之间矛盾十分突出。许多警察在工作中无暇顾及法治所提出的一些要求,办案子单纯讲速度和数量,不注重方式方法,片面讲究业绩,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做法。同时,法治社会要求和群众法治意识增强对基层执法工作提出新的标准,许多人民民警的能力和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这些年来,网络的发展加快了社会信息的传递速度,社会舆论的熏陶使得老百姓的思想觉悟和法治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对警察的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然而警察的法治意识还是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一、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一直都在蓬勃发展,领导负责,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执法进行监督,对案件实行网上办理,对民警的执法效果进行考核等措施都能够较好的规范公安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水平。由此,各地关于案件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对公安机关的投诉明显减少,执法规范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也似乎走到了瓶颈,虽然颁布了执法规范化的诸多规章,如《公安部关于大力加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公安部关于县级公安机关建立完善法制员制度的意见》《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但是这些并不是法律只是部门规章,对执法程序的约束作用大不如正式法律那样深刻,执法规范化建设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未深入发展。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的内涵

关于法治,在其经典著作《政治学》里,亚里士多德给出了关于法治的经典语义解释:“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因此,法治的要素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两个要素,一是法的执行遵守,二是良法的存在。由此,要使执法规范化达到法治社会所要求的标准,执法规范化建设就必然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执行法律的过程中一定要依照法律;其二促进执行的法律的完善。既包括立法的规范化和执法程序中的规范化。从广义上讲,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不仅是在执法程序中要依照法律,更为重要要依靠立法层面上的保障。否则,即使执法程序中遵守法律但法的不完善与不规范,仍不能达到其实质的目的。所以,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应属于公安法治建设的范畴,而且是最终实现公安工作法治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狭义上讲,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就是把执法观念所蕴含的内容与对警察权力的限制通过技术性的操作, 设计执法的规范程序,使其一切执法活动都能按照法律所规定的规范展开。

三、法治角度下的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原则

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1-145-02 法治应该包含的要素历来众说纷纭。法治并不只是依法治国,法的统治,我们更应该将法治看为一种文明民主进步社会的一个总体特征。“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是一种民主的法制模式;是一种文明的法律精神;是一种和谐的社会状态。”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今天,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只有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下,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才会有的放矢,蓬勃发展。而从社会主义的法治角度来看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就是要把其纳入到法治建设的轨道上来,在遵从社会法治理念的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规律,用法律的有效机制来约束和促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应包括政治原则,法制原则,人权原则等三个原则。其中, 政治原则是其基本保证,法制原则是其必然要求,人权原则是其追求的价值标准和目的。

其一,政治原则,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对国家的各项事业都有重大的领导作用,因此,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也应坚持党的领导。当前社会主义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党对国家的领导应该集中在宏观领导上,集中在大政方针上,公安机关属于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不能对其工作过多的干预,否则会适得其反。所以,公安机关的执法规范化改革,一定要注意其适当的独立性,尽量避免党政府的过多干预,这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原则。

其二,法制原则,就是要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对执法的过程进行规范。随着“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我国的立法进程开始大步加速,弥补了各方面的漏洞与空缺。但是,近几年来各地政府也可以制定颁布地方法规对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进行调整改革,使得各地的法律规章层出不穷,以致各地的执法规范化进程不一,好坏不一,影响了工作的统一进展。而对于国家立法层面上而言,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过于宽松,虽然给警察自由裁量权留有了较大的余地,但是没有就具体情况做以说明,当警察自由裁

◆政法论坛

2012 · 01(中)增强法治观念,规范执法行为

于涛王林王维

摘要近几年来,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亟待解决。比如,在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经常采取搞运动的方式,虽然一时之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难以持久。通过增强法治观念,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的原则,如政治原则,法制原则,人权原则,对执法行为的规范起着重要作用。法治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开展法律法规条例的检查;加强法治理念教育,扭转民警的传统执法理念,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加强执法主体建设;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等措施公安执法规范化必将深化发展。

◆政法论坛

量权过大时,势必就导致公民的人身权利过小而受到侵犯,所以在国家立法层面上来说,就是要实现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实现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在一定条件下成反比例关系,即警察权的扩大意味着公民权的缩小,警察权的滥用往往使公民权化为乌有。由此可见,这里存在一个警察权的悖论:一定限度内的警察权是为保障公民权所必需的,而超出这种限度的警察权,则有侵夺公民权之虞。因此,如何勘定警察权的边界,就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其三,人权原则,公安执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人权(基本人权或自然权利)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它主要的含义: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合乎人权的对待。人权的这种普适性和道义性,是它的两种基本特征。在当今的国际社会,维护和保障人权是一项基本道义原则。是否合乎保障人权的要求已成为评判一个集体(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经济上的)优劣的重要标准。公安机关通过打击犯罪,对犯罪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管理社会,维护社会秩序,提供公共服务。实现人权的保护。现今,公安执法过程中侵犯人权的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几年,违法拆迁的过程中,动用公安执法,对被拆迁人员的人身与财产权利带来不小的侵害。因此,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也应遵循保障人权的最终目的。

四、公安执法规范化的措施

1.开展法律法规条例的检查。公安执法规范化不能仅仅依靠公安机关自身的力量,还需要党政机关的领导,人大的监督,但是人大对公安机关的日常执法行为进行监督还有这不小的难度,可以通过制定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关于公安机关执法过程的法律法规条例文件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有违法行为的漏洞。

2.加强法治理念教育,扭转民警的传统执法理念,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特别是一些民警思想中依然还存在着传统的执法观念,认为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会妨碍他们打击犯罪,过多地在程序上耗费大量的精力不如实行简单的程序方便,达不到对犯罪分子惩治,从而使犯罪率上升。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现在法治强调“程序正义大于实体正义”,而当程序正义得以实现时,就能确保让每一名违法法律的人都能受到应有的惩罚,使每一名无罪的人不被错误地制裁。实现对人权的保护,让每一名公民不用心惊胆战担心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样警民关系才会改善。现在执法行为的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在于思想的认识程度不够。只有让每一个民警都能认识到规范化执法的重要作用,相信执法规范化必定进一步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终极目的和最后底线。

3.加强执法主体建设。执法主体合格是执法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执法队伍建设的基础。虽然公安部已经下发文件要求逐步清退治安联防人员,但是实践中依然存在大量使用联防人员的情况。究其根本在于联防人员不是正式

2012 · 01(中)的公安干警,工资低,出了问题予以辞退就可,并不对此深深追究。但是,联防人员普遍素质低,法治观念淡薄,并无执法权,作为一个并无执法权的主体在实践中依然行使着执法权,其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对警察的形象都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但是如果不招收联防人员,公安干警的人数太少,无法胜任大量的警务工作,况且公安经费一直不足也难以支撑大量正式的公安干警的工资。但是从长远来看,用正式的公安干警取代联防人员必定是大势所趋。2010 年,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公安民警执法资格考试制度,只有经过考核的民警才能参与执法,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同时,应该建立民警执法考核记录,对每一次的执法都记录在案,对于执法考核记录良好的民警给予奖励,对于执法记录差得民警吊销其执法资格证。

4.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公安部颁布的《关于大力加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各地各级公安机关都要抓紧制定明确的操作程序和执法标准,完善防止随意执法的各种管理制度,明确各执法岗位的职责要求……”但是,从国家层面上对执法规范化留下空白与不确定性,而让地方各级公安机关自己去建设规范制度在一定意义上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各地对规范化建设的认识不一,很难对执法规范化有深入的全面的理解。各地可能处于自己利益的需要而对规范化建设消极怠工。所以,很有必要由公安部统一层面上对执法制度进行设计,让各地予以执行。5.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增强执法的透明度,让群众对执法过程都能有一个清晰地了解。对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要积极整改。把执法质量与公安机关、领导、执法民警的考核挂钩。加大法律审核的力度,对所以的执法案件都要一一审核,对不合法的案件坚决予以纠正。建立良好的媒体监督机制,通过新闻媒体,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公安部门可以开设警务节目,定期将自己的工作成绩、工作目标发布给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提问与质疑。

五、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从 2008 年起,公安部大力加强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迄今为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各地已经出台了不少的文件及相关政策狠抓规范化建设的情况下,应该从国家层面上继续推行执法规范化建设,以巩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成果。公安执法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但是因为传统的执法观念依然存在,各地对公安执法规范化的理解不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公安执法规范化是一个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而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高速发展的阶段,公安工作复杂多变,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一定要与时俱进,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深化发展。

第五篇:让感动在心灵深处生根doc

学习英雄大爱无言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真善、信义、孝道等传统和时代精神。2月27日上午,宝应县石桥小学组织全体师生分批次观看了《感动中国2012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的视频。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何玥、“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陈斌强、“变身”民工的“卧底局长”陈家顺、守护“炕头课堂”14载的高淑珍、用生命托举歼-15的罗阳„„听着一个个铿锵有力的字眼,看着一个个高大伟岸的身影,十大人物的事迹以实际行动感动了中国,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师生。“感动中国人物”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这次活动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让学生感悟人生的价值,培育民族精神。引导每个孩子都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用行动关爱社会、关爱校园、关爱他人,增强社会正义感和振兴民族的责任感,培养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有效地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下载让法治意识扎根心灵深处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法治意识扎根心灵深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爱走进学生心灵深处

    让爱走进学生心灵深处爱,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核心。教师要想教好学生,首先要爱学生,只有爱学生,你才愿意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技巧的全部......

    让真善美之花开遍心灵深处

    让真善美之花开遍心灵深处 徐国琳 人世间,真诚、善良、美丽,都发自我们最深处的内心。真,是要我们真诚待人;善,是要我们与人为善;美,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别人关心。 在一个星期......

    让企业文化扎根在班组

    让企业文化扎根在班组 班组建设工作是企业和发展创新的基础阵地,企业的一切工作最终都要通过班组得到落实。因此班组这个细胞的生命质量,是决定企业肌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

    让梦想扎根的读后感

    这本书的全名是《让梦想扎根——一群青年人的成长与对话笔记》,是社区伙伴编著的。可能很多人一看到这个名字就会和我之前的想法一样,这是写社区伙伴做的志愿者项目的,是写......

    法治意识活动方案

    起驾店小学法治意识教育活动方案 为不断深化普法教育,推动“法律进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努力营造校园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全力构......

    如何让选调生安心扎根基层[最终版]

    目前,各个省(市、区)都把选调生作为公务员队伍补充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通过此途径来加大对基层部门的建设。这主要是选调生招录的门槛比较高,选调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相对较高,能......

    让生命安全教育扎根于语文课堂

    让生命安全教育扎根于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感乃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理所应当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一、 语文教学应呼唤学生树立珍爱生命......

    党课讲稿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

    党课讲稿: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实的情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需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久主题。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