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七年级(上)《22 诗二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诗二首
【课前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飘渺()隔着()镀金()卸下()....闪烁()白昼()焚起()溅起()....2.根据下列词语进行联想。
圆——()——()——()——刘翔
李连杰——()——()——()——()——圆 3.诗人所想象的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用几个词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太阳船》,你觉得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一)阅读《天上的街市》,完成1—4题。(10分)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中“定然”一词能否改为“可能”,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看”,这是对谁说?为什么不说“我看”?它跟下面哪两个字相呼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作者想像中的牛郎织女过着什么生活?②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过着什么生活?③这一改动,体现诗人什么意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上的街市》一诗表现主题的方法是【 】(2分)A.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B.运用民间故事曲折反映现实生活。C.用象征手法。D.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民间故事作素材进行丰富想像。
(二)阅读《太阳船》,完成1—4题。(14分)白昼有一条神秘的航线,划来只镀金的巨船,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便缓缓地扯下了帆。
沿途它穿越紧密的光波,或停靠于云的海岸,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又驶向另一个港湾。
但在它驶进黑暗的时候,船上却焚起了大火,使它沉没于灰色的浪涛,却溅起了银星千颗。
1.给下面诗句划分朗读节奏。(6分)
白昼有一条神秘的航线(3处),划来只镀金的巨船(2处)2.太阳在运行的过程中,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又驶向另一个港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诗歌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言志,作者借“太阳船”寄托自己对光明与幸福的渴望,对故乡与大陆的思念。B.这首诗热情赞颂了太阳,作者是按逻辑顺序来描写太阳船的。
C.诗人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热爱生活,富有童心的人。
D.“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便缓缓地扯下了帆”意思是:当太阳升高以后,太阳没有的任何阻挡,发出了万丈光芒。
【课后拓展】
阅读舒婷的《呵,母亲》,完成1—5题。(12分)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呵,母亲,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1.这首诗的第一节写了什么内容?具有怎样的作用?(3分)
2.诗人为什么说原来“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而现在“戴着荆冠”却“不敢呻吟”?(2分)
3.诗人为什么用“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比喻自己对母亲的怀念,这样写有什么深意?(2分)
4.诗中划线处与冰心诗《母亲》和《纸船——寄母亲》哪一首中作者的心态更接近?说说你的理由。(3分)
5.下列对本首诗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是怀念母亲的佳作。“鲜红的围巾” 喻指母亲给我的回忆。
B.诗人对母亲的爱和怀念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而每当想起母亲时,心中就会有一种难言的敬爱、依恋和惋伤之情。
C.诗人借梦幻,通过“慈母泪,珍藏的红围巾,童年幼稚的哭喊,成年后的不敢呻吟”等,表达失去母爱的孤苦无依。读后让人感到情浓、意切,难以忘怀。
D.“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一声也不敢呻吟。”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突出了“我”对母亲的怀念。【课前学习】
1.miǎo gé dù xiè shuò zhòu fén jiàn 2.参考: 篮球——乔丹——飞人;少林寺——方丈——和尚——光头 3.光明、美丽、富庶、幸福、自由。
4.诗人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热爱生活,富有童心的人。【课堂检测】
(一)1.不行,因为“定然”是肯定的语气,而“可能”是也许、推测的语气,改后不能表达作者坚定的信念,削弱了表现力。(2分)2.对读者说。作者好像在与读者一同欣赏天上的街市,如果用“我看”,就写不出这种交流。与“不信”相呼应。(3分)
3.①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来往,过银河、游天街,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②一个在天河之东,一个在天河之西,每年只有一次“鹊桥会”。③体现了诗人大胆的想像和对美的追寻,反衬出诗人对丑恶现实的不满。(3分)4.B。(2分)
(二)1.白昼/有一条/神秘的/航线,划来只/镀金的/巨船(6分,1处1分。)2.金色(早晨)——白色(升高到日落前)——红色(日落时分)(3分)
3.作者用比喻手法把“白银”比喻阳光,用“卸下批闪烁的白银”比喻天色已晚,太阳光逐渐变暗,用“驶向另一个港湾”比喻太阳即将落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光线的变化的,给人以美感及想像的空间。3分,手法1分,作用分析2分。4.B。分析:时间顺序。(2分)【课后拓展】
1.第一节诗描写了梦境中母亲给“我”理鬓发、“我”紧牵母亲衣襟的情景,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我”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内容1分,感情1分,作用1分。
2.因为“我”现在失去了母亲的庇护(1分),孤单无依,没有人疼爱“我”,同情“我”,保护“我”。(1分)
3.诗人对母亲的怀念是“甜柔深谧”的,是持久而永恒的,这种爱和怀念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而每当想起母亲时,心中就会有一种难言的敬爱、依恋和惋伤之情。4.《母亲》,理由:划线处和《母亲》都表达了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判断1分,分析2分。5.D错误,分析:运用的是对比手法,非托物言志。
第二篇:初中语文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
【课前学习】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吾身(三省)(不愠)
乎(不亦说)
语(论)
(不惑).....(ngǎw不思则)(ǔj逾)(而枕ngōg曲)(食nād)(iàd不学则)2.解释下面句中一词多义的字。)可以为师矣()⑴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温故而知新()⑵而: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⑶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好知者不如乐知者()⑷乐:不亦乐乎(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3.按要求填写文中相关句子。4.⑴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⑵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⑶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⑷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⑸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⑹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中孔子的话:《论语》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鉴,⑺唐太宗有一句名言 【课堂检测】阅读《 分)16(题。5—1完成,(节选)十二章》>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①子曰: 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②曾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③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子曰: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一箪食,一瓢饮,回也!“贤哉,⑤子曰: ”回也!分)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⑵人不知而不愠)说乎(⑴不亦..)矩(⑷不逾)吾身(⑶吾日三省...2 分)4(.翻译下列
句
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亦乐乎?
有
朋
自
远
方
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2(______、______、______ “吾日三省吾身”从.3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 分)4(的修养。______________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分)2()不少于两点(阅读上文有关语句,说说颜回的“贤”表现在哪里。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2】 .下列成语不是出自选文的一项是【5 自得其乐 D.三十而立 C.温故知新 B.三省吾身A.【课后拓展】 分)13(题。3—1,完成阅读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一儿曰: 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笑曰: 分)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日中,则如盘盂()及2()人近()我以日始出时去1(..)乎()孰为汝多知4()()及其日中如探汤3(.. 分)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孰者为小
汝而
近多
者知
大
乎乎
?!
分)2用一句话写出两小儿争辩的焦点。(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但孔子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根4.分)3据文章内容和你的理解,你认为这样的人才算是“知者”?(【课前学习】 矩、罔、殆、箪、肱 òng huǐn xù yèn yuú1.l()替;成为,做1(2.)4)了解;懂得;得到(3)转折连词,却;顺承连词,不译(2
愉快,快乐;以……为乐参考:逝者如斯、择善而从、三十而立、不惑之年、不舍昼夜、随心所欲、三人行必有我3.师、匹夫不可夺志、三省吾身、不亦乐乎、温故知新、逝者如斯、择善而从、三十而立、不惑之年、不舍昼夜、随心所欲、三人行必有我师、匹夫不可夺志、三省吾身、不亦乐乎、温 故知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1(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3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6也不改其乐。(【课堂检测】1.分)4)越过,超过(4()多次自我检查,反省;3()生气,发怒;2()也;1(不也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1(2.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复习旧的知识,)2(分)4(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或:能忍受贫穷困苦热爱学习)4.品德习信 忠3.分)4 分)2(。5.D 【课后拓展】 分)4(,智慧。离;等到;热水;同“智”1.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2.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分)4谁说你知识渊博呢?(分)2(何时太阳离我们远或近。3.分)3(不设标准答案。谦虚诚实,实事求是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4.附参考译文: 有一个小孩儿说: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孔子到东方游学,”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孔子听了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略带寒意,“谁说你知识渊博呢?”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
第三篇:初中语文七年级(上)《23 女娲造人》同步练习及答案
女娲造人
【课前学习】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女wā()澄chè()jué()起 chān()合 泥niē()mián()延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草木丛生的样子。()(2)形容本领十分高强或解决问题的途径多。()(3)形容非常愉快、高兴的神情。()(4)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3.女娲给她自己造的这个生物取了个什么名字?他们怎样称呼女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选文分成两个部分,指出起止段落,并概括大意。
(1)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阅读《女娲造人》(节选),完成1—5题。(12分)
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次,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
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
“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1.试用一句话来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已用“神通广大”一词来修饰女蜗的本领,为什么还要补上“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如果删去好不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选文中找出能概括女娲造人的全过程的若干动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这一句话写出了刚造出的人的什么特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女娲造人的原因是“世间各种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B.文中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女神,还带着几分稚拙的孩子气。C.“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运用排比的手法表现女娲造人前的激动和喜悦。
D.选文表现了古人对我们人来历的认识缺乏科学认识的一种朴素的思想认识。
【课后拓展】
阅读《一只贝》,完成1—5题。(13分)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水里。海水是咸的。又有着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体面,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有一次,它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去了,却被永远地留在沙滩,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即围拢来,将它们的软肉吃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曾经显示过浪花、漩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它们的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色彩和线条。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贝,捡起来,拿花线穿着,系在脖颈上。①人都在说:这孩子多漂亮!这漂亮的贝壳!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十分坚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棱角,它只好忍受着内在的折磨。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地,它说不出来。
它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壳已经烂,很不完全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它们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又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珍珠!嗨,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
“这是石子钻进贝壳,贝用血肉磨制成的。啊!那壳呢?②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但没有找到。1.根据文章的叙述,归纳一下珍珠是怎样形成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珍珠的贝为什么丑陋?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文中画线句①是哪些人说的话,这些话的着眼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画线句②,说说这只贝的“可怜”指的是什么?“可敬”又指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本文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架构全文,先写这只贝的普通再写其闪光的品质。B.文中孩子的行为应该受到批判,他们对美的认识过于狭隘,只注重外表,而忽视内在。C.文章通过一只贝的经历也在告诉人们寂寞生存的伟大之处。
D.本文说明了一种价值取向,有才华有能力有贡献的人,往往并没有漂亮的外衣,华丽的服饰,被世俗所鄙视而鲜为人知。
【课前学习】
1.娲 澈 掘 掺 捏 绵
2.(1)莽莽榛榛(2)神通广大(3)兴高采烈(4)灵机一动 3.人。妈妈。4.(1)
1、3 写女娲感到孤独(或:寂寞)。(2)
4、10写女娲造人且为他们取名字。【课堂检测】
1.女娲造人的过程。(2分)2.“神通广大”一词含义太概括,很难让我们对女娲本领有一个具体的认识,补上“据说„„”,既对“神通广大”作解释,又能明确我们的认识,加深我们的印象,且为下文女娲掘土造人作铺垫,所以不能删去。(3分。判断给1分。)3.掘起→掺合→揉团(3分。1词1分。)4.生机蓬勃、活泼聪明。(2分。1词1分。)5.C错。分析:排比手法不妥。(2分)【课后拓展】
1.石子钻进贝壳里,刺伤了贝的软体,贝用血肉长期研磨,才形成了珍珠。(2分)2.是因为石子进入贝体,贝体受损,所以外壳也就不正常了,褪了色,没有图案和光泽。(3分)
3.一般人用世俗的眼光看,只看到华丽的外表。(2分)4.“可怜”是指这只贝经过折磨、痛苦,值得怜悯;“可敬”是指它经过折磨与痛苦后转化成生命的光华,终于被人们发现。(4分)
5.B错误。分析:对孩子的批判不准确,孩子是充满童真的,喜欢外表美丽的东西是天性,不能任意拔高。(2分)
第四篇:22。阅读练习答案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合适骨髓的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不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大地震袭击台湾。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11月30日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句子“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运用了 比喻修辞,中的“即将调零的含苞的花朵”是指 年轻人的生命,把 年轻人的生命比作 含苞的花朵。
2、“同一时刻”是指1999年9月20日早晨7时30分。
3、在文中有两组反义词:(苍白)---(红润)、(凋零)----(绽放)
4、“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句中“静静地”说明了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和对骨髓的期待;整句话体现了小钱对生命的渴。
5、第二自然段为什么要插入关于地震的描写?
6、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合适骨髓的人。这句话主要写什么?如果把句中的“可能”改成“能”行吗?
答:在没有亲缘关系的人中,找到适合的骨髓非常困难;不行。因为可能表示不确定性,更加准确,而且突出了寻找骨髓的不
容易。
第五篇:《童趣》同步练习和答案
《童趣》同步练习
一、自学检测
1.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童稚()鹤唳()瓦砾()凹凸().....拟作()癞虾蟆()项为之强().....藐小之物()冲烟而飞鸣()为()之怡()然称快 .... páng 然大物 凹者为hè yí 然自乐 2.划分句中停顿。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4)能张目对日。(5)昂首观之,项为之强。(6)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7)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8)蹲其身,使与台齐。(9)见二虫斗草间。
3、填空:(1)《童趣》的作者是 代的 家(姓名),字,他的代表作是自传体散文集。
(2)全文紧紧围绕一个 “ ” 字 依次写了、、三件童年趣事,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
4、解释句中加点的字或画线的词:
(1)故时有物外之趣()(2)明察秋毫()(3)项()为之强()..(4)怡然自得()(5)凸者为丘(),凹者为壑()..(6)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7)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兴()正浓(9)方()出神 ..
5、记住下列通假字。项为之强 通,义。.记下一个词性活用。鞭数十 义,活用
明白下列“然”字的意义。怡然称快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呀然一惊
6、选出没有比喻义的句子()A.夏蚊成雷。B.果如鹤唳云端。
C.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D.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
7、记住下列五个成语的意思。
怡然称快: 明察秋毫:
/ 7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8、对比理解:
观:昂首观之()以:徐喷以烟()
观之,兴正浓()以丛草为林()
作青云白鹤观()
之:有物外之趣()为:项为之强()
昂首观之()以虫蚁为兽()
驱之别院()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二)目标达成检测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我”能得到许多物外之趣的原因是
2.各写一个含有下列词的成语: 张()昂()素()3.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作青云白鹤观()A、创作 B、构成 C、作品 .(2)能张目对日()A、看 B、分开 C、睁开 .(3)蹲其身()A、他 B、他们的 C、自己的 .(4)神游其中()A、神态 B、精神 C、神志 .4.第二段中点明所写内容属想象的一个词语是
。5.文中的一个被动句是
。6.与课文首句相呼应的一个句子是
。7.写出文中的四个成语并解释其含义。
/ 7 8.第二段中“又”的用法应该是()
A.表示重复或继续
B.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 C.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
D.表示转折,有“可是”的意思 9.第一段与二、三、四段的关系是。
10.第③段叙述了观察的地点在“,”
观察时身体的姿势是“ ”。观察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文中用“ ”、“ ”两个字体现。
11、“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一”和“尽”两字关联,表现了癞蛤蟆“ ”和“ ”的动作非常敏捷。“捉”“鞭”“驱”表现了我对癞蛤蟆的 之情。
12、第四段表现了“我”的、。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 吞。
(3)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4)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5)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14、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
(三)训练与拓展
学 奕(孟子)
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④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①奕:古代一种围棋。②数:技艺。③奕秋:善奕者,名秋。④为:谓,说。)1.给加点的字注音。诲二人奕()鸿鹄将至()..2.用“∕”划分朗读节奏。使 奕 秋 诲 二 人 奕 3.解释加点的字。
①通国之善奕者也 ②惟奕秋之为听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虽与之俱学 .....4.文中哪句话说明了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而效果不同?
/ 7 ①②
③5.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效果却不同? 6.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
杨布打狗
[原文]杨朱①之弟曰布,衣素②衣而出。天雨③,解素衣,衣缁④(zī)衣而返⑤。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⑥扑矣,子亦犹⑦是也。向者⑧使⑨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⑩能无怪⑩哉?”
[注释]1杨朱:战国初期哲学家。素:白色的。雨:下雨
4缁(zī):黑色的。5.反:通“返”,返回。
6.无:不要。
7.犹:通“訧”,责怪。8.向者:刚才。
9.使:假使。
10.岂:怎么
11.怪:感到奇怪.1、解释加点的字:
(1)衣素衣而出()(2)天雨()..(3)解素衣()(4)岂能无怪哉()..(5)将扑之()(6)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2)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3、这则寓言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说明了什么)?(四)中考链接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8~21题。(18分)[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选自《两小儿辩日》)[乙]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节选自《闲情记趣》)18.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A.盘盂(yū)B.探汤(tāng)C.鹤唳(lì)D.怡然(yí)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 7(1)日始出时去人近(2)故时有物外之趣(3)日初出沧沧凉凉(4)项为之强 20.翻译句子。(6分)(1)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译文:
21.[甲]、[乙]两段文字均表现了儿童的聪明智慧,但各有侧重。甲段通过对话表现了儿童的——特征,乙段则通过描写表现了儿童的——特征。你欣赏这两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6分)/ 7
《童趣》参考答案
一、1、zhì lì lì āo tū nĭ háma jiāng miǎo chîng wèi yí 贻 殆 戾 籁
2、(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4)能/张目对日(5)昂首/观之,项/为之强(6)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7)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8)蹲其身,使/与台齐(9)见/二虫斗草间。
3、(1)清 文学 沈复 三白 《浮生六记》(2)趣 观察蚊飞的乐趣 观察花台草木的乐趣 观虫斗驱蛤蟆的乐趣
4、(1)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2)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3)颈,脖颈 通“僵”,僵硬(4)安适、愉快的样子(5)丘陵、山丘 壕沟(6)被(7)用鞭子打 赶,驱逐(8)兴趣(9)正
5、D
二、1、我的视力极佳,我有“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
2、东张西望(张牙舞爪、张灯结彩、张口结舌、剑拔弩张)昂首阔步(昂首挺胸)素昧平生(艰苦朴素、素不相识)
3、(1)B(2)C(3)C(4)B
4、心之所向
5、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6、余年幼
7、(1)明察秋毫:视力好,连鸟类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都看得清楚。形容目光敏锐,观察入微。(2)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3)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4)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5)夏蚊成雷: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这是夸张的表现方式。
8、A
9、总分关系
10、土墙凹凸处 花台小草从杂处 蹲 定 细
11、吐 吞 厌恶
12、正直可爱 天真无邪
13、(1)心里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2)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3)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4)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5)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
14、(1)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和培养自己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2)要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浓厚兴趣,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热爱生活。
三、1、(1)穿,穿着(2)下雨(3)脱,脱下(4)难道(5)打(6)假如,假使(如果)
2、(1)杨朱有个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2)你别打它啦,你也可能犯它这种错误。
3、这篇寓言故事说明:若自己变了,就不能怪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别人另眼看自己,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然的话就像杨布那样:一身衣服变了,反而怪狗不认识他。)
/ 7 答案: 18.A(2分)19.(1)去:距离(2)故:所以(3)苍苍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4)强:通“僵”,僵硬的意思。(以上每小题1分,共4分)20.(1)谁说你见多识广呢?(或:谁说你很智慧呢?谁说你很聪明呢?)(2)(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以上每小题3分,共6分。“孰、汝、知、私、拟”等几个词要落实好,能将句子意思表达清楚准确,可得满分。如个别重点词落实不好,表意不够清楚、完整,酌情扣1~2分。翻译的句子与原意相差甚远的.不给分。)21.探求事理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凝神观察,大胆想象,富有好奇心 示例;欣赏第一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是因为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大胆质疑;欣赏第二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因为他能专注地观察事物,且能驰骋想象,这能大大地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本题6分,前两空每空2分,意义相近即可。后一问2分,分析合理即可。第二空中的三句答案任答出一句都可给满分)22.略 文言文译文
【甲】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就问他们在辩论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嘲笑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乙】回想我童年的时候,能够对着太阳张开眼睛,明察秋毫,见到极小的东西,必定细细去观察它的纹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夏日的蚊子声音像
雷鸣,我心里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鹤在天空飞翔。心里这么想,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变成仙鹤了。我抬起头看,脖子都硬了。我又让蚊子留在帐子里面,慢慢地吸口烟喷出来,叫蚊子冲烟飞鸣,当作青云中的白鹤观看,果然就像鹤唳云端一样,令人怡然称快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