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论陶渊明文学地位及其悲剧人生
学号:201200150001 年级:12级1班 姓名:安永灵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科学类 时间:2013年11月26日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他卓越的文学成就以及高尚的人格风范,为历代士人所景仰;他心志淡泊、洁身自好,成为中国古代隐士这一重要文化阶层的理想典范。然而陶渊明从始至终,都挣扎在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悲剧性氛围之中,既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雄心壮志,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既有“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的豪迈,也有“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的无奈和彷徨。于是我们眼中的陶渊明,不仅仅是一位超脱飘逸的隐者,更是一位一生负重前进、充满悲剧性色彩的思想家和实践家。在他孤标傲世的道德风范背后,隐含着诸多的辛酸与无奈。
一 归去来兮——无奈的人生之旅
首先,晋宋易代的变迁,导致政治混乱,官场腐败,“政失准的,士无特操”。在人命危浅、朝不保夕的社会里,士子们缺少一种精神的依傍,也缺少生命的保障,还何谈实现政治理想!渊明在长期的官场生涯中,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感到了政治之不可为,认识了“仁政”理想之虚幻性,从而产生了摆脱现有生存方式寻找新生活的想法。诗人在《感士不遇赋》中曾这样描述:“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以相形,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从这一点来看,尔虞我诈、善恶难辨的现实社会并没有给陶渊明提供一个足以展示自我的空间。其次,强烈的个体意识是陶渊明归隐的另一重要原因。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代较前有所不同,这时期的士子们尽管仍然恪守儒家的有为价值观念,但他们更强烈追求个体精神的自由解放。而这种强烈的个体意识与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是放弃理想、保持自己人格的独立呢,还是曲意逢迎、求得一己的富贵?陶渊明开始了艰难而痛苦的抉择。最后,他选择了归隐,毅然辞别官场,回归田园,以捍卫自己独立精神之个体。
二 桃花源——“乌托邦”式的理想家园
首先,我们认为陶渊明所建构的理想社会是虚拟的、不切合实际的一种空想。东晋政治的黑暗和腐败,士族的狂妄和奢靡,个人仕途的坎坷蹇困,地位的卑微窘迫,这一切残酷现实让陶渊明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于是,他通过桃花源来慰藉自己那颗向往自由宁静、民殷国实的理想社会的心灵,同时,小国寡民式的理想社会正是对贫富悬殊、壁垒森严的士族门阀制度的强有力的反抗。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家园在陶渊明那个时代根本不可能实现,因为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阶级对立,而要实现所谓的平等、自由、“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家园,须等待历史进程的发展和演变,并且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阶级仍然存在,贫富两极分化尚未真正消除。所以陶公之梦是一个脱离生活实际的美丽而天真的白日梦,是无法面对残酷现实而发出的凄怆的怨言,是壮志难酬借以告慰失落灵魂的精神归宿。
其次,陶渊明在这个自己精心建构的精神家园之中,虽然摆脱了尘世的羁绊,卸去了心上的重荷,心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但诗人仍然无法摆脱现实的纷扰,他归隐田园是一种被迫的自觉地退却,虽说含有一定的自愿成分,但这种退却是包含着深沉的悲剧意义的。鲁迅先生说:“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世间的,也是没有的。„„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诗人虽然纵情于山水,虽然最终选择归隐这一条路,但决非我们后人读其诗时的那样轻松愉悦。田园显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桃花源,因为“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纯粹的净地何处寻觅?况且少有壮志的陶渊明,何曾彻底摒弃了尘世?“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年时的壮志深藏心底,真性情的陶渊明不可能淡忘世事的动荡,漠视百姓的疾苦。关心世事又不能有所作为,这种殷切的痛苦,潜伏于安宁恬适的田园,始终让陶渊明倍受痛楚的煎熬。再者,虽然陶渊明向往那种“自给自足”、恬淡安适的农家生活,但是,他的理想并没有得以真正实现,回归田园后,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任性”,可以尽情地“徜徉山水”,不用为“五斗米折腰”而委身俗流了。相反他得解决生存问题,“量力固守辙,岁不寒与饥”(《咏贫士》)。“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乞食》)。为此他必须躬耕劳动,“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这其中不乏丰收的喜悦,但更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的无奈和惶恐。义熙四年(公元408年)一场意外的火灾,“火屡焚如”,使陶渊明的生活陷入了赤贫、窘迫的境地。“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并且身为人父,他“丈夫虽有志,因为儿女忧”(《咏贫士》),“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与子俨等疏》)。这里是有遗憾和愧疚的。所以归隐后的陶渊明心灵是事事、时时受着煎熬的,既是在生活上的,也有在责任上的。正是由于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摩擦,使得陶渊明虽抱七尺男儿之躯,却无法实现梦寐以求的人生夙愿。于是,他企图借“天命”来诠释自己的悲剧人生。
三 “天命苟如此”——响彻宇宙的一声嗟叹
在陶渊明的诗文中,除了任真自然的本性以外,还流露出一种乐天知命的宿命思想。所谓乐天知命,就是安于现状,承认既存的一切都是合理的,否定任何改变现状的历史创举,这无异于说统治阶级永享荣华富贵。奴隶世世代代作牛作马,都是天经地义的,不容置疑,更不许改变。陶渊明在这一点上,虽不象前面所说的那样绝对、消极,何况早年的他还有一股热情进取的自信力。但到后来,他面对情伪万端的现实,他感到茫然,只能向所谓的天命求得最终的答案。“命”、“运”、“天命”、“天运”这些词在陶渊明的作品中多次出现。天命的运动他又称为“化迁”,服从命运的安排叫做“凭化迁”,叫做“委运”。陶渊明嗜酒如命,酒成为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伴侣,尤其是当自己的抱负难以伸展时,饮酒便成为他生活中一大乐事。在他的作品中,饮酒诗占据相当多的数量,有人怀疑陶渊明的诗篇篇有酒。正因为如此,陶渊明才能在他的诗中尽情地宣泄积郁内心的惆怅与不满,才能尽情地沐浴在大自然的迤俪和静美之中。但同时,我们从诗文中可以看到,陶渊明的内心始终深受痛苦的煎熬,人生的不如意、生活的艰辛、亲人的离去、子女的无能,这一切都让他感到无助,他曾叹气说:“天命苟如此,且进杯中物”。陶渊明正是有了这种根深蒂固、化为自己血肉的天命论思想,才使得他处变而不惊,始终保持内心的平衡;始终以一个隐者的身份观照周围的世态人情;始终保持自己傲岸的身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是,这种消极怠世的思想,又为陶渊明本人的人生蒙上了一层后人永远也无法理解的悲剧色彩。参考文献:
①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4月第一版
②游国恩《中国文学史
(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7月版
③《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④《语文学刊》,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2003年第4期,第8页 ⑤ 冯树纯《中国古代文学辅导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9月
第二篇:职业教育的一颗明珠
显职教特色
育合格人才
湖南省优秀民办职业学校——武冈市蓝深职业技术学校纪实 在巍巍的云山之下,在滔滔的资水之滨,在美丽的武冈市开发区铜宝新城内,坐落着一所湖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特色学校”——武冈市蓝深职业技术学校。
蓝深学校经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学校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998年刚创办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培训部,只有电脑3台,教师3人,学生13人,固定资产仅5000元。现发展成为一所规模较大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现有教学班27个,学生2000人,教工105人,自建了新校舍,固定资本达4000万元。已为社会培养了一万五千名中、初级技术人才,为实现小康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今天的西南五县,人们熟悉蓝深这所学校的名字,就像熟悉故乡的山山水水一样,谈起这所学校,就像谈起家乡的一草一木那样亲切。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所学校,探究一下蓝深为什么发展这么快?为什么能成为全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特色学校”?
根据董事长刘洪波,校长舒增银的介绍,他们的办学经验主要有四点:
一、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办学成功的关键:
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就能团结广大教师,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够办出让领导放心,让社会放心,让家长开心的学校。蓝深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关键是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紧紧围绕以下几点作为办学指导思想:
1、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2、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使
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3、就业是人生之本,职教是就业之源。
4、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5、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
6、学生在校必须学会“六个一”的基本素质,即:一身正气人品佳,一手熟练电脑化,一项过硬新技术,一口流利普通话,一手漂亮好书法,一副健康好体魄。
这些办学理念在师生中深深扎根,人人能背诵个个能理解,用于指导一切工作,培养合格人才。
二、办出职教的特色是办学成功的亮点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普通教育是关门读书,向上级学校输送新生,而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动手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特色。
1、根据市场需要开设专业。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培养什么人才。根据市场的调查,模具人才、服装人才、会计人才紧缺,就以开设“模具”、“服装”“会计”为主要专业,作为学校的品牌专业,做大做强。
2、加强设备建设。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要有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且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设备、设施来保障。有无设备是衡量真办或假办职业学校的标志。该校花大力气加强设备建设,每个专业都有标准的教学实训车间,现有电脑500台,有多媒体教室四间,有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CAD/CAM技术中心,模具实训中心,(线切割机、电火花机、高角铣床、中头刨床)有数控车床24台及台虎钳85台,有电动缝纫机180台,每间教室都配有29英寸的彩色电视机,实现教学
手段现代化。
3、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办学过程中,处理好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能的关系,既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又注重可持续发展。处理社会需求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构建中级人才的培养模式,合理确定理论,实践课的比例(一年级理论课占60%、实践课占40%、二年级理论课占40%、实践课占60%、三年级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必须取得相应的技能证书才能毕业。每年在学生毕业前组织他们参加国家技能鉴定考试和省教育厅举行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考试的合格率都达到98%以上。
4、搞好“招生”和 “就业安置”工作。
“招得进、留得住,送得出、用得上”,这是职业学校兴旺发达的标志。而其中“招生”、“就业安置”,是两个关键环节,学校把它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来。
“民以食为天,校以生为本”,学校无生源,就等于没有生命。因此学校招生极为重要,学校设立了招生办,编印了《招生手册》,招生工作人员每年抓住招生的黄金时段,都能超额完成招生任务。
毕业生安置工作极为重要,学校建立了就业安置办,与50多家大型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实行订单式培养,每年的就业率都达100%,其中订单式培养达60%以上,就业做到学生满意,家长高兴,社会赞誉。模具专业毕业生胡苗青首先在东莞就业,后被老板派到俄罗斯分厂任绘图员,月薪达6400元,在深圳就业的钟喜同学,现被老板派到德国去深造。
三、质量立校是办学成功的标志。
要办成社会满意,家长满意,群众满意的学校,最重要的就在于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生存线、风景线。学校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着力培养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具有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近几年来,学校制定了一套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理论授课、实验实习、课程设置、考试考核等各个教学环节。学校以强化教学资源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为重点,实施了“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几年来学校被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学生参加全省《会计证》考试,过级率连续六年都是邵阳地区第一名,2008年全武冈市过级人数为83人,蓝深学校就占34人,2010年武冈过级141人,蓝深占了89人。2009年武冈市过级113人,蓝深占73人。模具专业2009年4月学校参加湖南省春季技能大赛,288班尹洪吉同学荣获钳工组第二名的好成绩。2009年12月武冈市教育局举行的模具、服装、文秘、计算机应用等四个专业的技能大赛,学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而且四个专业的个人第一名都被蓝深学生夺得。2010年4月参加邵阳市教育局举行的技能大赛,303班唐飞龙同学获得全市车工组第一名,袁通礼同学获得第二名。
四、科学管理、严谨治校是办学成功的保证
当今社会,人们已经响亮地提出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速度,学校十分重视管理工作、严谨治校。学校对各项管管理制度,定期总结,定期表彰,使其制度付诸行动。不流于形式化。把各方面的工作及制
订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使学校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的要求。使学校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形成一种团结坚持、严肃活泼工作有条不紊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1、学校管理体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由5人组成,校务会由15人组成。下设了教务科、学生科、后勤科、实训科、团委会、学生会、工会、党支部、招生办、安置办等机构,每个机构都配备了强有力的领导。
2、学校制定了一本二万多字的《学校管理规程》做到人定岗、岗定责、一切照章办事。每个学期开学写好学校工作计划、期末写好工作总结。每周都有详细的工作历、每月有工作总结。每开展一项活动、事先必须有详细的书面工作计划、事后有总结。一切都照章办事、有条不紊。
3、学校对教师要求严格,特别是班主任每天必须做到六到,即:起床、早操、早读、读报、晚自习、熄灯查铺,班主任必须与学生在一起,缺勤进行处罚。
4、学校对学生管理很严,实行封闭管理,每月1—5日为月假,其余时间不准出校门,特殊情况出校门必须由本人写好书面请假条,经班主任和学生科批准才能出校门。要求教师坚持“严师出高徒”的教育方法,养成教育抓得“细”、抓得“严”,学生仪表每月检查一次,常用文明礼貌语言每学期书面考试一次。学校秩序井然,个个仪表端正,人人有礼貌,会见老师都说“老师好”,会见来宾都说“您好”。上车下车都能依次排队,并做到女士优先,在车上为长辈让座。开大会做到鸦雀无声、集体活动都能整齐穿好校服,学校统一放假时间,学生都能按学校规定的时间才回家,无一人提前离校,且归校时间也无一人迟到。学校卫生每时每刻都保持干干净净,做到地面无垃圾、墙上无污点、天花板上无灰尘。玻璃明亮无缺损。寒暑假放假当天,学生要把所有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摆设得整整齐齐才离校。
5、学校创新教育方法。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在初中都是“双差生”,成绩不理想或存在某些缺点和过失,使他们长期受冷落、受歧视、使他们的内心怯懦,对外界敏感,但他们的内心渴望得到老师的温暖和理解、谅解和信任,面对这样的学生,校长总是要求全体教师创新教育方法,对学生实行“爱心教育”,善于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左手拿起放大镜,右手拿起望远镜去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的思想闪光、心灵闪光、语言闪光、行为闪光,让每个学生的每一点细小进步在老师心目中得到充分肯定,让每个学生共享学校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在校园走路,让每个学生都能追求更加美好的明天。
6、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普通学校的学生在学校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升学,天天必须关在教室里读书,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厌学情绪严重,他们到职业学校里来,主要是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如果天天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读书是做不到的,有大量的剩余精力需要释放。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去占领他们的剩余精力。把教育融入活动之中,每学期举行主题班会、文艺会演、体育活动竞赛、书法比赛、讲演比赛、技能比武、选拔校园十佳歌手、游云山、游崀山、赴法相岩公园为革命烈士扫墓等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培养吃苦耐劳能力、抗挫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和协作能力。
蓝深办学12年来,由于学校坚持走特色办学的道路,经过艰难探索与实
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级领导无不称赞学校“办学年年有特色,学生个个有特长,工作处处有特点。”深刻认识到特色就是效益、特色就是创新,特色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因此,学校在特色教育的熏陶下学校纪律井然,学生每年品德优秀率达98%以上。学风良好,早晨书声朗朗、上课聚精会神、下午生龙活虎、晚上鸦雀无声,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强,校体育代表队参加邵阳教育局举行的“崀山杯”篮球赛荣获第二名,参加武冈市教育局举行中学生排球赛男子队获第一名、女子队获第二名,学校歌咏队参加教育局举行的“国庆60周年”歌咏赛荣获第一名。学生每年自编自演文艺节目一点不亚于专业队水平,学生的动手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不断提高,学校招生工作,年年超额完成计划,(前年1000人,完成1300人、去年1000人完成1032人。前年招生多,学校无法容纳将125名学生转给劳动局培训部承办。学校不是招生不满,而是载不下,现在外地学生(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湖北六省学生)。占本校学生的58%。60%以上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毕业生安置工作就业率达100%,安置工作做到学生高兴,家长满意、社会赞誉。模具专业毕业生胡苗青现在俄罗斯一家厂任绘图员,月工资底薪就有6400元。今年元旦,学校评出100名特色学生,为他们举行了表彰大会,披红挂彩。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学校显得生机盎然。现在学校确实体现了职业学校“招得进、留得住、送得出、用得上”兴旺发达的标志。9月16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为该校挂上“特色学校”的牌示。
供稿:匡松华
第三篇: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大的状元
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大的状元
康海(1475~1540),字德涵,号对山、自号“沜(音畔)东渔父”,武功浒西庄人。康海出身书香仕宦世家,祖上四代为官,显赫朝野。父亲康镛举进士,任平阳府知事。祖父康键,英宗时做过通政司知事。曾祖父康爵为仁宗时南京太常寺少卿。高祖父康汝楫,洪武初举明经,为县学训导,得明成祖朱棣重用,任刑部左侍郎,死后赠工部尚书。
康海从小受家庭的严格教育,他的祖父“日日躬身督课”,父亲“授之业”,临死遗言,希望康海“广志竞成,心报先公,亦当必举士”,像他上祖康汝楫那样,作高官,光宗耀祖。在他祖父的熏陶下,康海和封建社会所有的知识分子一样,热衷于功名。
康海天资聪颖,敏而好学,过目成诵,出口成章。相传有一天他去上学,见一村姑在河边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原来前几日发过洪水,小桥被洪水冲断,姑娘有急事却过不了河。他上前问清原由,挽起裤腿背姑娘过了河。好事的同学把这事告知了先生,先生大怒,把他训斥了一顿。他心中不服,便在当天写的大楷字行间套了一首诗,表白自己:
美女临江恨波流,对山暂作寄人舟;
聊将桂手攀纤手,携着龙头并凤头。
一支鲜花插背上,十分春色满河洲; 轻轻落下尘埃地,默默无语各自羞。
先生读了他的过河诗,对他背姑娘过河的作为虽然耿耿于怀,却在心里由衷地感叹他的才华出众。
一日,先生带弟子出游,并出一题《秋望农家》,让弟子各填词一首。大家都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康海看见一位村妇正在推碾碾米,信口吟道:
闲散步,过村庄,见一妇人碾黄粱;
玉笋杆头稳,金莲足下忙;
汗流粉面花含露,尘落蛾眉柳带霜; 轻着扫,慢簸扬,站立一旁整容妆。
如此才速,甚为罕见。先生十分惊喜,私下对朋友说:“浒西康海,才华过人,日后必成大器。”
弘治十五年(1502),27岁的康海进京参加会试时,就发誓要夺得第一名,可惜的是,第一名还是被鲁铎夺去了,他仅仅得了第四名,康海不服气,对众人说:“会试时让了鲁铎,殿试时决不再让他人!”殿试时,康海果然发挥出色,他以一篇《廷对策》令主考官拍案叫绝,轰动朝野。四朝元老大学士刘健评曰:“词意高古,娴于政理。不惟三百人不及,自有制策以来,鲜见其比。”明孝宗朱祐樘阅后,亦谓百官曰:“我明百五十年,无此文体,是可以变今追古矣!”遂朱批康海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当初会试时康海不服鲁铎的气,这次自然有人不服他的气,第二名孙清便是一个。他对众人说自己的文章比康海的强多了。待到他看到康海及第时的文章,叹服。跑到康海家里,对着他拜了半天,称自己甘愿为徒。皇上、首辅和同年的赞誉,使康海名扬天下,朝野景慕,争一睹其风采。能与康海家沾上点边的,都引以为自豪。康海的祖父曾在南京做过官,南京人便声称:“康状元乃南京风水所出。”康海的文章如此令人推崇,可惜的是,我们无法看到那篇变今绝古的奇文了。
康海入朝后,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王九思、王廷相号称“七才子”,亦即文学史上的明代“前七子”。
康海性情耿直,善恶分明,凡做过有益朝廷百姓善事的人,即是庶民,他也大加赞扬;反之,不论公卿显宦,也要追查其咎。太监刘瑾是兴平人,人呼九千岁,权倾朝野,许多人想巴结还巴结不上,但是康海却与刘瑾素无来往。刘瑾慕康海才名,又是乡里乡亲,便多次相邀过府一叙,康海不领情,一次也没去。
户部郎中李梦阳因弹劾刘瑾身陷囹圄,密出片纸求援:“对山救我。”康海是个讲义气、重交情的人,和李梦阳又是好朋友,便违心去谒见刘瑾。刘瑾听说康海求见,惊喜之极,怕慢待状元郎,鞋穿反了也顾不得倒正,慌忙降阶欢迎,并迎之上座。刘瑾恭维历届状元才智远不如康海,说康海不仅是武功人的骄傲,而且为关中增辉。康海说:“海何德何能,敢劳公公如此抬举。要说奇才,当数庆阳李梦阳。”刘瑾明知康海为李梦阳而来,他不点透,沉下脸道:“李梦阳罪当斩首。”康海一惊,说:“梦阳乃国家精英,请公公网开一面。昔日高力士不杀李太白,天下称贤,请公鉴之。”刘瑾哈哈大笑,十分得意:“有状元公为其缓颊,敢不从命。”遂释放李梦阳。几年后,刘瑾势败,康海竟因此事受牵连削职为民。这时李梦阳又被朝廷起用,没有为康海辩解,触怒恩师马中锡,写出寓言小说《中山狼传》,讽刺李梦阳忘恩负义。康海读后慨叹不已,作诗道:
平生爱物未筹量,那计当年救此狼!
笑我救狼狼噬我,物情人意各无妨。
康海生活的时代,已不是明初太祖盛世,也不是永乐中兴,而是明王朝趋衰败之时。弘治、正德年间,皇帝昏聩,宦官专权;文臣贪赃枉法,争权夺利,相互倾轧;武将沉溺酒色,坑害人民,朝野正直人士受到排挤迫害。对于初涉仕途,欲承祖德,施展才华的康海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他不愿同流合污,被罢官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宦海三年,康海看透了人生,再也无意仕途,赋闲在家,作文吟诗,写戏谱曲,从事创作生涯,终于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了辉煌的一页。
康海的文艺创作活动,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他成年到罢官归田。这时候,由宫廷宰辅权臣领导的“台阁体”文风弥漫,主宰文坛。康海和李梦阳、王九思、何景明等七人,号称“七才子”,掀起复古运动。他们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与“台阁体”相抗衡,改变了当时文坛无病呻呤、粉饰太平、华靡浮躁、脱离现实的文风。他们的文学主张及其创作实践,给文坛吹进了一股强大春风,带来勃勃生机,也因此遭到权奸佞臣和国老们的嫉妒与反对,康海削职为民,与此事不无关系。康海这时期的作品,以诗、文为主,写诗数百首,文章数百篇,收入《对山文集》。
后期,从罢官归田到去世止,历时30余年,他一改写诗文而制乐府。他“倦于修辞”,不愿“以文累身”,认为“辞章小技尔,壮夫不为”,“乃制乐府,谐以身容,自操琵琶倚歌”。康海五音六羽,无所不通,擅长琵琶,酷爱打鼓。他死后,遗囊萧然,唯有大小鼓三百副。
康海在散曲创作方面著作颇丰,作品艺术品位甚高,堪称大家。北曲以康海,王九思为中心,曲坛的宗匠位置约半个世纪以上,人称康海、王九思为“曲中苏、辛”(苏轼,辛弃疾)。康海的散曲朴实自然,浑厚瑰玮,看似写得不经意,乃本色语,杂咏般圆熟。如《满庭芳·晴望》:
天空雾扫,云恬雨散,水涨波潮,园林一带青如掉,山色周遭。点玉池新荷乍小,照丹霄晴日初高。两件儿休支调:
鸡肥酒好,宜醉浒西郊。
十分的本色语言,颇有味道。
这个时期,康海共创作小令250首,南北曲套41首(其中北曲40首,南曲1首),同收入《东乐府》。作杂剧两本:《东郭先生误救中山狼》、《王兰卿服信明贞烈》。这是康海一生艺术活动的黄金时代和丰收季节,其中最能代表他艺术思想成就的,还是他的杂剧《东郭先生误救中山狼》。中山狼的故事,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来源颇为久远,明代以中山狼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当以康海的为最佳。世人以为康海写《中山狼》是为讽刺李梦阳而作,称康海为影射文学之鼻祖,开影射文学之先河。这种说法太不公平,而且极大地降低了这一剧作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据考,康海和李梦阳以后并未有隙,康海归田后,李梦阳去宁夏饷军。路过武功,还专程探望过故友。李梦阳离去时,康海写了《赠献吉往宁夏饷军》诗10首,其三曰:
相会才几时,君去速于驶。中夜相思君,不断如流水。
说明他们之间的情谊一直深厚。
《东郭先生误救中山狼》是一部以“忘恩兽”为题材而具有寓言特点和童话色彩的讽刺喜剧。其思想意义在于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和尖锐的戏剧冲突,深刻地揭露中山狼狡诈凶残的本性,说明了不管对狼怎样仁慈怜悯,它总是要吃人的;也辛辣嘲讽了东郭先生的迂腐懦弱,批判了他温情、仁慈、不辩善恶的“兼爱”思想。这个故事今天仍然活在人民群众口中和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里,给人以启迪、教育和美的享受。
《中山狼》剧情跌宕起伏,张弛有致,结构紧凑。日本青木正二评价道:“四折均排场紧张、宾白无寸隙,曲词语本色,直摩元人之垒。”剧作语言诙谐幽默,生动自然,畅快流利,富有很强的表现力,一本四折。一人唱到底的元杂剧形式,到明代已经衰落,由于康海艺术造诣颇深,他用来自然恰切,无生硬感,很好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使杂剧这种古老形式,在他笔下放出光彩。《东郭先生误救中山狼》被选入《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康海与友人王九思一起创作“康王腔”,使秦腔流传全国。康海撰写的《武功县志》文简(有文才、文字简约)、事核(叙事深刻)、训词尔雅(词语考究准确),详人所不详,略人所不略,自成一家之言,历来为文人骚客推崇。清代编撰的《四库全书》收录县志仅两部,《武功县志》便是其中的一部,美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中国的四部县志,《武功县志》为其中之一。《武功县志》品位之高,影响之大,流传之远由此可见一斑。
自有科举制度以来,状元一直是人民心目中最有学问的人,可能因为大都为官场所累,在这些最有学问的人中,鲜有文学大家出现,而康海,堪称是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大的状元公了。
第四篇:安达曼海上,一颗明珠普吉岛求婚(本站推荐)
安达曼海上,一颗明珠普吉岛求婚
普吉岛----全球最美的十个岛屿之一,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资源。普吉岛求婚策划能够在这片神奇的岛屿上带给您一个浪漫又迷人的求婚,让相恋的人在这片岛屿上许定终生。普吉岛作为安达曼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普吉岛策划能把这些最美的因素都融入进您的求婚当中,带来一份难忘的求婚方式。
第一点:风景迷人。普吉岛能够作为全球最美的十个岛屿之一,自然有它的原因,在这里,不仅有美丽无瑕的海滩、洁白无瑕的沙粒,还有着碧绿翡翠的海水,它几近完美,毫无瑕疵。普吉岛策划能够把这些美景都策划成您的结婚背景,有这样的背景做衬托,还怕求婚不完美吗?很多求婚策划并不能达到这种真实的效果,相比较那些在求婚现场用大屏幕PPT放美丽的海边风景的照片的人来说,有这种真实风景做背景是最幸运也是最浪漫的了。
第二点:海岸风光有特色。普吉岛虽然是一个岛屿,但是不像其他的岛屿一样有着巨大的海风和海浪,相反,普吉岛风和日丽,有着最纯净的白色细沙和石灰礁岩,但是作为一个旅游风景区,就已经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了。能够在这样的地方举行求婚仪式,普吉岛求婚策划认为是再浪漫不过的了。海边本就是浪漫的圣地,轻轻的海风吹动你的脸颊,伴着细微的海风,响起欢庆的音乐,一句我爱你,你愿意嫁给我吗是多少女孩的梦想。
第三点:环境优美。说到环境,无非就是周边的情况。普吉岛虽是一个旅游胜地,但是不像其他旅游风景区一样脏乱不堪,这里的秩序井然有序,这里的环境干净,优美。能够在这样的地方求婚,对于女孩子来说,是最心仪的地方了,有着浪漫的海岸,有着细软的沙粒,蔚蓝的天空映衬着爱人手中的鲜花和戒指,这一刻几乎都要静止了,美好的瞬间会让恋人相记一生。
第四点:策划团队的精准。由于普吉岛策划团地就是当地的一个团队,对普吉岛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懂得普吉岛哪里的景色最迷人,懂得普吉岛哪里的风景适合求婚现场,哪里适合办求婚仪式。最了解也就最清楚,能够如此详细的了解普吉岛的策划团队,怎么能策划不出一场美丽的求婚呢。
求婚是一生中最需要浪漫的一天,普吉岛求婚策划带着对普吉岛深刻的了解能够帮您把浪漫融入进普吉岛这片海域,用海的伟岸宽阔,天的明亮动人见证爱的奇迹。能够在普吉岛举行求婚仪式,是很多人的梦想,也是很多人的渴望。既然有机会在普吉岛求婚策划的帮助下完成梦想,那就带着爱人来到这片神圣的岛屿见证爱的美妙吧。
第五篇:《伊索寓言》读后感:寓言,一颗璀璨的明珠
《伊索寓言》读后感:寓言,一颗璀璨的明珠
寓言能使人获得哲理;寓言能打开人的思维;寓言还能帮人获取知识。寓言,是一曲清脆悠扬的乐曲,吹奏了婉转的小调;寓言,是一条涓流不息的河流,滋润了人们的心田;寓言,是一朵灿烂无比的花朵,绽放在人们的心上。寓言就是如此神奇,带着我们遨游在故事的海洋里。
仔细阅读这本书,会发现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会让人细细揣摩。本篇以短小精悍的、惟妙惟肖的讽刺和批判构成,寓言常常使用拟人的手法说明、讲述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道理。有些小故事中的动物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在此段中是狡猾的形象,而到了另一篇中又是善良的品行。能看的出,伊索的语言生动活泼,正是一篇短文的末尾处,就能委婉地阐明了某个道理。
在《下金蛋的鹅》中有一句“因此,他们既没有像希望的那样一夜暴富,也再享受不到日进斗金了。”阐明了一对夫妇盼望着能够让鹅给他们”赚钱“,能够变得更加富裕,贪婪心变得愈来愈重,促使他们居然剥开了鹅的身体,看看有没有金灿灿的金块?居然让他们大失所望。让人们从这则小故事中,获得了”贪婪心会导致你失去一切“的道理,也批判了夫妇的贪婪。
在《狐狸和葡萄》中阐明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那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现象。作者尽可能用轻松的语言,来讽刺其中的道理。
所以,我们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多使用其中的道理,多扩充自己的知识量,会让一个人变得更有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