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礼仪现状及原因
礼仪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累积和沉淀,是华夏文明的融汇,是人之为人的标尺。素有“礼仪之邦”美称的中华民族,富有优良的文明礼仪传统,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培养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礼仪。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无论是工作和生活中行为礼仪都是成功的保障,职业类院校的首要目的就是为社会直接培养实用人才,而且应该是技能与品能高度结合的人才。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既要培养劳动一线的能人,但又不仅仅是只会劳动的人,是应该成功的适应社会,敢于直面挑战的能人。工作和社会生活中,个人的行为礼仪是成功的叩门石,通过礼仪教学和校园生活上加强礼仪疏导和训练,能促使学生很好地在劳动中展现自身价值,和谐人际关系,在竞争中处难而不乱,良好的礼仪是事业成功的“软保障”。然而,现在我们面对的一个严峻的现实是,当代高职大学生其文明礼仪修养严重匮乏,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存在着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缺失情况,与我国素有的“礼仪之邦”的美誉相去甚远。它不仅严重地破毁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而且越来越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强大阻力,甚至可以说成也礼仪,败也礼仪。因此,高职院校学生行为礼仪的缺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学生加强礼仪教育应是当前刻不容缓的教育大事和要事。
二、高职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状况
(一)尊师礼仪丢失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煌煌史书,列列青卷,尊师重教,连绵不绝。《吕氏春秋》记载“疾学在于尊师”,说的就是要很快学到知识,重要的是尊重师长。“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不仅仅说明老师德高望重的问题,还蕴含着老师对学生们的无悔付出。但目前的现状却是:在高职院校校园中,我们常可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遇到老师不打招呼、不问候,视若未见,擦肩而过;学生进入教师办公室不知敲门问好,如入无人之境;到办公室办事或咨询事情,不会称呼、不会礼貌用语,如进公共场所一样随意;在教室,满黑板的字没学生会主动去擦,讲台上堆积了很多的灰尘,教师上课时都无法放教材,即使这样,也没有哪个同学“该出手时就出手”;教师宣布上课,学生不会向教师行注目礼;下课了,老师还没有离开课堂,有些学生早就窜到老师的前面去了,像冲锋一样,留下老师为他们关灯、关门;校园行走,听见学生骂粗话,即使有老师在场,他们仍面无愧色,毫不收敛;在公车上,学生不会主动给老师让座(任课老师除外);食堂打饭,学生仍会置老师于不顾,一马当先,谁抢先谁得意。
(二)交往礼仪淡薄
在大学里,同学们朝夕相处,是亲密的伙伴。同学情原本是大学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然而在高职大学生中却还存在着大量的非礼行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莽撞、冷漠、自私,缺乏基本的交往礼仪;追求个人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绝对‘自我’,缺乏与周围环境的融洽相处能力;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同学把无视校纪校规、行为放浪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成是个性;他们强烈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尊重别人,难以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样的学生不会主动与同学打招呼,独来独往;不尊重同学,歧视贫困同学,当同 学遇到学习困难时,不能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品头论足,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甚至于当有求于同学时,不会使用诸如“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语言;借用学习用品时,没有征得同学的同意就拿,用后归还也不言谢;在宿舍里不遵守作息时间,不按时起床,不按时熄灯就寝,大声说话,肆无忌惮地打扰其他同学的休息;没有保持宿舍清洁卫生的自觉意识,既不注重个人卫生,更缺乏主动搞好室内清洁卫生的热情等。
(三)道德礼仪远去
在时尚化风气的影响下,学生迷失自我,与道德礼仪渐行渐远。高职学生缺少自我约束的失礼行为存在于部分学生中:校园内随处可见的吊带装、露脐装、迷你裙不分场合穿得理
直气壮;脚踏拖鞋横行校园、进出教室却自以为惬意潇洒;夸张的发型发色让人难辨性别;张口闭口的脏话口头禅却自以为是;在校内公共场所谈情说爱且行为过分亲昵,男女勾肩搭背,搂搂抱抱,饭厅里甜蜜的互相喂饭,全然不在乎给别人带来的“视觉污染”;食堂里,学生边等师傅打饭边敲盆子,随意插队买饭,旁若无人;遇事不满时污言秽语、脏话连篇。在教室里作与学习无关的事:睡觉、吃东西、听MP3;频繁照镜子、涂指甲、擦脂抹粉;在黑板、墙壁、课桌椅上乱写乱画;在教室里乱扔果皮、纸屑。调查显示,16.26%的大学生有通过手机短信、纸条、枪手、课桌上涂鸦等考试作弊行为和评优评奖作假舞弊行为。且考试作弊方式日新月异,让监考老师防不胜防。还有的大学生对朋友不真诚,狐朋狗友、哥们义气、不分是非。或者随意承诺,不守时、不守约等等。面对以上情状,难怪不少专家学者一提到大学生的修养问题就说“大学生真的该学学礼,学学怎样为人处世”了。
三、高职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
(一)礼仪知识匮乏,礼仪修养先天不足
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公民的社会道德修养还处于较低水平。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大学生没有受到来自社会的足够示范和指导。一方面是家庭所施加影响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在中、小学这一礼仪修养养成的重要阶段,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没有对礼仪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在大学前的阶段,一些学生的礼仪素养就已经有所缺失了。仔细想想,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其实并没有停止过上思想品德课,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学生缺乏公德意识和礼仪修养呢?首先,自古以来人们便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智育被提升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对德育只是宣传上的重视,真正实施起来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其次,还在于我们的道德教育书本化、理想化、完人化的倾向太强,使所学习的知识很大程度上脱离真实的现实生活。道德教育是为教育而教育,为考试而教育,为文凭而教育。多年来,应试教育始终占据了中国教育的主体地位,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级学校对礼仪教育还没有足够的重视。素质教育虽然喊得轰轰烈烈,但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不是看礼仪修养高低,而是看考试分数高低。这几乎已经成了人们判断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这种以“分数”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必然导致忽略、放松包括礼仪教育在内的道德品质及审美教育,因而即使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考入了大学,但是他们的体内仍缺少必要的“礼仪基因”和“礼仪维生素”。再次,礼文化的教育更多的注重礼仪的理论知识的教育,使不少学生只是机械的、被动的学礼,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是发自内心的知礼、行礼。有的大学甚至放松了对学生的行为管理,认为着什么装、穿什么鞋、染什么发,这些是学生的私事,学校无权干涉。伴随高校扩招带来的师生比例失调,教师与学生比越来越悬殊,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小。随着管理的放松,不少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为学生的课堂教育让路,以致不少高校连正常的升旗礼、开始上课时的尊师礼都逐步取消了。高职院校在加强技能教育的学习与实践的同时,未将礼仪教育渗透其中,礼育氛围的淡化,使大学生的知礼、行礼的意识也逐渐淡化。
(二)社会风气的影响,礼仪修养的提高难成气候
“社会急遽变化造成人类最大的危机是,在人类心灵上丧失了三件东西——‘共识’、‘程序’与‘意义’。缺乏共识就会产生误会、冲突、疏离、仇恨;缺乏程序就无规范、纪律、伦理、组织;缺乏意义就使生活无目标、无方向以致困惑迷失”。我国目前不少人对于社会规范、道德规范是麻木不仁的。不少人的道德观念相当淡薄,有的根本就不清楚道德观念内容,不清楚哪些行为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哪些是不符合的。认为我怎么说话,怎么穿衣,只要我高兴,怎么都行,与别人无关。表现在礼文化中的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礼的商品性开始恶性膨胀,礼的精神价值被物质价值所取代:礼品越送越多、越送越滥、越送越重,成为一种让人不堪重负的人情债;请吃请喝成为一种权钱交易方式,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大学生中出现的为了做学生干部或是评先评优而请客送礼,变味的“礼尚往来”,直接折射
出当前社会中的丑恶现象,深深地打上了社会风气的烙印。互联网这种现代传媒的出现,无疑对现代人的影响也是深刻的。网络给青年人提供了一个非常自由的空间,人类的文明在这个空间里不断地向前推进。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交流手段和生活习惯等产生了巨大影响。而网络的匿名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使不少大学生对自己产生新的价值定位,有的人会把隐藏在内心深处,在现实中不敢显露的不良行为、语言习惯暴露在网络中。打开一些 BBS或是一些跟贴留言,不难发现粗俗的语言、脏话、下流话、对他人人身攻击的话比比皆是,而且是肆无忌惮,没有一点修养和基本文明素质可言。礼义的缺失,还在于社会尚缺少必要的制度监督。我国社会还缺乏必要的制度,去监督引导人们的礼仪规范。社会监督乏力,中国人的从众心理和法不责众心理,越来越强的功利心,对社会风气影响很大,大学生也难以幸免。社会舆论的引导存在偏差,对于社会优秀文化提得少或者不提,为了眼前利益和超级利润粗制滥造的暴力影视作品,享乐主义、杀人越货行为、对金钱的极度崇拜成为百姓茶余饭后司空见惯的谈资,这些精神鸦片,严重污染和破坏了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礼仪修养的培养提高是极其艰难的。
(三)礼仪教学的功利化,阻碍了礼仪修养培养教育的推进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强,礼仪教学也日趋功利化,由此动摇了一些大学生成人成才意志,也阻碍了高职院校礼仪修养培养教育的推进。即使学校开设有礼仪课程,也是处于“散兵游勇”状态,主要是针对专业特点开设,如公关、秘书、旅游等。而且专业师资缺乏,影响教学水平。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目的的功利性强,教学停留在实用的表层,缺乏对本职和内涵的把握。实用性功利化的目的使高职大学生们只有一种追求,那就是为了将来的谋职而将自己的关注点过多地集中于智力性教育和技能性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人格教育则不同程度地受到高职大学生的忽视和冷落。这样,势必造成受教育者科学知识的掌握与道德品质的养成、礼仪规范的领略与人文素养的获得之间的无情脱节。同时,教学内容不系统,不 完整,随意性大。而教学方法多限于讲解规范要求,缺乏理论指导,没有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
第二篇: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及原因
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原来封闭式的传统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不断显现,其中之一是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较快,成为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
一是犯罪总量持续增长。
二是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比率呈上升趋势。全国判处未成年人犯罪占刑事犯罪比率由1998年的6.36%上升到2003年7.93%。
三是青少年犯罪类型呈扩展式发展。全国未成年人犯罪罪名由1998年的98个发展到2003年末的120个,增幅达22.45%。
青少年犯罪整体上呈现出较为严峻的态势,其特点主要有:
(1)从犯罪主体来看。一是犯罪年龄呈集中性和阶段性分布。2000年以来,14—16岁青少年违法犯罪增长率持续增高。据统计,14—16岁未成年人犯罪比率从1999年的11.42%逐年递增至2003年的15.09%。而16—18岁的青少年犯罪率始终居高不下。二是性别分布上以男性为主,但部分地区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有所上升。三是文化程度普遍较低。2002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研究报告表明,在未成年人犯罪群体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4.6%,而初中没毕业的占到了47.3%。四是身份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城市闲散青少年、进城务工青年、学生等群体。一项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调查中的数据显示,闲散未成年人犯占全部调查对象的61.2%。
(2)从犯罪行为来看。一是团伙性明显。由于青少年主观独立性较弱,有渴望友情,乐于群聚,向往集体的心理需求。二是“五性”突出。青少年群体兴趣爱好广泛,情感丰富,常对许多人、事物和社会事件产生情绪反应,由于青少年情绪的冲动和不稳定,导致了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盲目性、冲动性、暴力性、模仿性和偶发性。例如某中学两名13岁男生偶然翻到了家长藏在家中的黄色录像带,二人看完后即模仿录像中的行为将邻居的少女轮奸。三是智能性趋向。由于青少年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和信息渠道的不断丰富,青少年犯罪行为开始由低级、简单、随意向高级、高智能发展,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科技手段进行的青少年犯罪开始显现。
(3)从犯罪类型来看。一是从较为单一的犯罪类型向成人化犯罪类型发展。有一个未成年人,仅仅因为自己的姐夫没有给钱买衣服,就起了歹意,他购买了绳子从窗户里爬进去把姐夫勒死,还伪装了现场。二是随着青少年需求的泛化,犯罪动机、犯罪目的出现多样化,形成了犯罪类型的多样化。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1.主观因素。
一是心理上的不稳定性。青少年处于少年期、青年初期阶段,神经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其认识、感情和意志上的变化,让他们变得容易兴奋、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当面临恋爱、婚姻、升学、就业、交际等实际问题时,产生了一些自我满足的需要,如与异性接触的需要、满足自尊心的需要、好奇和求知的需要等等,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他们就容易陷入青春危机。如果在某些方面出现社会化障碍,这种危机就可能演化成犯罪危机。二是生理上的不成熟性。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身体发育明显加速,性机能开始成熟,这些对他们的心理、情绪、精神、行为等各方面都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导致了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发展上的不平衡,加上青春期知与行的差距,形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生理因素。三是犯罪机遇因素偶发性。即诱发犯罪的最佳机遇和条件。这是指青少年由于外界原因激情冲动或被动地、不自觉地卷入违法犯罪活动。比方说,有的住宅、车辆的门窗没有锁好,青少年路过看到,激起了青少年的侵财欲望而引发盗窃犯罪。
2.客观因素。
(1)身边教育。家庭不良环境往往是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初原因。家庭是青少年活动时间最长、受思想影响最深、联系最紧密的地方。近年来,失和、失教、失德、失才等“四失”家庭逐渐增多。据统计,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形成青少年高犯罪倾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是继家庭之后青少年活动的重要场所。素质教育理念虽然早已提出,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此外,社区对青少年的帮助和服务还不到位,侵害青少年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
(2)社会大环境影响。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渲染暴力、色情、迷信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及电子信息产品屡禁不止。社会转型期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主要是城市化、人口流动及社会结构变动,造成就业、就学、福利、娱乐等各方面的一些不均等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干扰社会生活。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一些青少年思想偏差、行为失范,走上违法犯罪歧途的有所增多。(《人民日报》2004年09月29日)
让孩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新世纪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综述
自2000年9月中央综治委在成都召开全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经验交流会以来,我国的预防工作又走过4年历程。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不断加强对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帮助和矫治,亿万青少年在阳光下茁壮成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
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
任何一个有远见的民族都会把目光投向孩子,投向未来。多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2001年初,中央综治委成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分析和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我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体系日益完善、工作力量不断加强。目前,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0%的地市和一部分县区、街道成立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中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13个增加到18个,有些地方根据需要扩大了参与部门。各地区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组织集中行动、纳入综治考核等方式,探索建立监测预警、协调联动、责任考核等长效机制,形成了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春风化雨细无声
积极推进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在社区相互结合,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础工程。江西省瑞昌市以实施“免疫工程”为载体,以养成教育为核心,在中小学校建立家长教育中心,将伦理、法理和情理相互交融,开展“学校育苗、家庭护苗、社会扶苗”,取得明显成效,25岁以下青少年罪犯人数占法院判决罪犯的比例由1992年的68%下降到2003年的29.2%,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地区通过建立家长学校、亲子学苑、咨询辅导站等,广泛宣传家庭教育的知识和理念。
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增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是全社会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各部门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广泛开展雏鹰争章、18岁成人仪式、小公民道德建设等实践活动。目前,全国所有小学都聘用了思想品德课专职教师,聘用校外辅导员80多万人,建立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站89000多个。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扎实深入地开展法制教育。
“有学不上、有家不归、有工不做”的闲散青少年历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他们处于家庭管不了、学校管不着、社会管不到的状态,一旦受到不良社会因素的诱惑,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上海等一些地方开始聘用社区专职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人联系帮助制度,加强对闲散青少年的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给孩子们一片蓝天
2004年5月20日早上6点多钟,年仅15岁的在校学生颜某想趁父亲熟睡之机偷钱去网吧玩。因害怕父亲醒来打他,遂用铁锤将父亲砸死,拿了143元钱到网吧上网。面对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惨痛的案例,清理整治非法网吧,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强烈要求。2004年2月,文化部等部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决定从2月至8月,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开展网吧专项整治工作。半年来,文化、工商、公安部门共检查网吧50余万家次,暂扣没收电脑设备近7万台,限期整改2.1万家,责令停业整顿5100家,取缔黑网吧1.59万家。
此外,针对淫秽色情网站、不健康“口袋本”图书、毒品和校园周边不良环境等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社会问题,各地区、各部门开展了多项治理整顿。今年上半年,新闻出版部门共查获淫秽色情出版物案件2178起,收缴淫秽色情出版物754万余件,其中淫秽色情“口袋本”和有害卡通画册284万册。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建立举报受理网站、电话,聘请社会监督员等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快速受理机制和长效监管体系。
全社会共同参与
57岁的陈莆俭是湖北武汉的一名普通干警。今年,他作为第一批综治特派员已在硚口区崇仁街义烈社区工作6年,在社区建立了22个帮教小组,与29名有过违法行为的青少年实行结对帮教,还担任了4所学校的法制辅导员。近年来,数万名类似陈莆俭这样的志愿者从事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为核心的社区青少年工作志愿者队伍逐步壮大,在开展青少年教育、法制宣传、结对帮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地区逐步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在基层一线的工作力量,专职工作队伍有所加强,公安部门“一区一警”的警力配备模式逐步推广,文化市场稽查队伍2003年增加了900多个,稽查人员增加了2200多人。此外,各级青少年犯罪研究会、青少年法律研究会凝聚了一大批在青少年法律、心理、教育等方面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从事实践工作的人士,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提供着智力保证和实际支持。青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兴则国家兴,让我们用爱心播洒希望,用汗水播种明天,让每一个青少年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人民日报》2004年09月29日)
江苏发布预防青少年犯罪“红色”预警
《中国青年报》讯(记者 郁进东):日前,江苏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在南京首次发布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红黄蓝”三级预警信息,校园周边地区青少年抢劫案件持续高发,发布“红色”一级预警;青少年网络犯罪渐趋严重,被发布为“黄色”二级预警;职业学校学生犯罪高发被发布“蓝色”3级预警。
去年10月,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预警信息采集点,并决定按“红、黄、蓝”三个级别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近一年来,各信息采集点结合本地区、本系统的预防工作,加强相关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与预警调研工作,发挥信息采集点工作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江苏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依托南京市鼓楼区检察院对2002年~2004年上半年受理审查起诉的未成年人涉嫌抢劫案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针对校园周边地区未成年人抢劫案件呈现出团伙作案、成人化特点和低龄化趋势,涉案未成年人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在校学生尤其是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占有较高比例的情况,他们向社会发出了红色一级预警信息。
江苏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要求相关职能部门立即行动,采取有效措施,整治校园周边地区治安环境。(《中国青年报》2004年09月28日)
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及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以来,对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然而,据有关职能部门统计,青少年犯罪案件近年来却不断上升。某高校在校大学生犯罪率2001年比上年上升300%,2002年同比上升120%;某县法院,2001年判处未成年人犯罪同比上升4.15倍,2002年同比上升
1.89倍。因此,本文试就青少年犯罪的动机以及如何加强青少年教育,特别是法制教育等方面作点探讨。
一、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及状况
犯罪的动机即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所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亦或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行为人某种犯罪目的的确定,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始终以一定的犯罪动机作指导的,促使行为人这种犯罪目的的内心起因就是犯罪动机。成年人犯罪的动机有贪财、好色、仇恨、报复或者极端的嫉妒等心理。而青少年除了具有上述犯罪动机外,还与其自身的特点有关。青少年的特点是敏感、好奇、喜欢模仿、爱冒险,思想十分敏锐,吸收新事物快。如果缺乏指导或者引导不当,这些特点就会成为缺点或者成为犯罪的动机。还具有好奇、取乐、讲义气等心理特征。某地乡场附近年近15岁的魏某,因到乡场上看了几次黄色录像,很想尝试一下与异性“亲热”的感觉,于一日下午等候在一个11岁的小女孩放学回家的竹林处,并蒙面操刀,强奸了小女孩。某市内一个无人管教的16岁少年,整天东游西荡,无所事事,便蒙生偷车取乐邪念,半年内竟盗窃22辆机动车。某高校一男生,因多次接受同学吃请,也欲请同学吃请却囊中羞涩,遂杀人抢劫。某技校一学员与同学因争坐一条凳子而大动干戈,10余人参与斗殴,酿成一死三重伤血案。北京市某网吧的老板与几个学生因收费问题发生纠纷,学生为了报复老板,于深夜纵火烧毁房屋1000余平方米,烧死15人,烧伤7人。他们中,年龄最小的13岁,最大的16岁。真是一桩桩触目惊心,一件件血泪斑斑!
青少年违法犯罪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从不良行为、恶作剧发展到违法犯罪;由单差生发展到思想品德和功课都差的双差生,进而结帮逃学,发展成违法犯罪行为;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违法犯罪;从骄生惯养到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从被歧视、虐待到行凶报复,或被遗弃而流落街头,被坏人教唆而犯罪;从小偷小摸发展到盗窃抢劫;模仿影视里的暴力和色情镜头,从好奇到偷尝禁果而违法犯罪,等等。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
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8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面对这一严峻问题,“救救孩子”,已再次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人们不能不为社会稳定担忧,为未来的发展担忧,为青少年的命运担忧。对此,全社会都必须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课题列入最重要的议事日程,下大力气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和治理。
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一)振兴中华民族的根本在人才
人们常把青少年比喻成幼芽、花朵,这是因为青少年纯真美丽,充满活力和希望,但同时也是娇嫩的,她们经不起风吹雨打烈日晒。因此,就必须要有人呵护、管理、培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才能结出丰硕果实。今天的青少年,明天就是党和国家的保卫者、建设者,是振兴中华民族、使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所在,是各条战线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因此,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尤其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邓小平同志对青少年的成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再三号召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法制教育问题上,他提出了“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青少年时期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时期,这一时期,可塑性很强,正是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法制观的重要时期。要使他们接受正确的东西,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以保证他们沿着祖国未来需要的道路健康成长,就必须在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加强法制教育。只有使他们从小学法懂法,才能知道什么行为是合法,什么行为是违法或犯法,从而自觉遵纪守法。长大成人后,才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用法律行使监督、管理权,当好国家主人。
(二)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青少年是否能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青少年是否能健康成长,关键在教育。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的青少年之所以犯罪,是多方面的原因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解决的办法也只有采取综合治理。全党全社会要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都来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都来做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教育工作。真正形成全党抓教育,全民齐参与的局面,这项工作是能够做好的。有关专家指出,青少年的人生起点在家庭,知识基础在学校,健康成长在社会。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就是要从这“三点一线”入手。
1、父母应履行好首任教师的职责
每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都纯洁得像一张白纸,畸形成长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惹的祸。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产生只是结果,犯罪心理的形成,往往是大人们肆无忌惮的行为活动,有意无意间扮演了“教唆犯”、“包庇犯”的角色,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人们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子女的首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子女。从法律的角度上讲,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和教育责任人,要对孩子进行教育,父母首先要教育自己,从自身做起,学好人,做好人,做好事,因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庭结构失调、家长不良言行的熏染以及教育方法不当,都极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所以说,家庭安定则社会安定,家庭和睦则社会和睦。如果父母与孩子常交流,有感情,孩子就会有爱心,有同情心,有责任感……这些都需要靠父母的正确引导。家是孩子每天停靠的港湾,是情绪的出口,是在外受伤跌倒时可以疗伤止痛、补充能量的地方。其实孩子都很宽容,对父母的要求并不高,给孩子一个亲密的拥抱、一个幸福的微笑、一个关注的眼神、一次倾心的交谈,甚至是一次适时的批评,都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在关注他、爱他。父母的那份爱意将会给孩子送去一片蓝天,为家庭生活带去一缕清香。孩子最怕的是对他不理睬。无论是从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还是在我们对家庭教育中父母扮演的不同角色的研究中,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孩子健全人格的确立须臾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和关爱。合格的父母应当是既有事业心,同时也有责任感的人。父母为创业所付出的努力,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感上的表率与楷模作用,以及对待问题的理性思考、准确判断和应对各种局面的能力,都会在孩子的心目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如果在一个家庭里,婚姻失败,家庭失和,对孩子的成长就会造成伤害。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子女因为缺少健全家庭的呵护,以致放弃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就会培养出性格变异、心理畸形的孩子。如果在一个家庭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亲人不爱何以爱祖国、爱人民?
2、学校应传道授业解惑
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全面教育是学校的基本责任。但是,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道德、法制教育明显薄弱。青少年对有关刑法知识知之甚少,法制教育盲区相当严重。人类社会只能在秩序中存在,破坏秩序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是学校教育应当给予孩子的知识,也是为人师者启蒙育人的起码责任。而不少学校办学宗旨有失偏颇,重智育,轻德育,埋下了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严重的危机。据了解,近年来少管所14到16岁的孩子逐年增多。他们中有80%是在犯案前就已经辍学,是学校的“双差生”(成绩差、品德差)。有的学校为了升学率、好名声、好荣誉,将他们赶出学校,使他们升学无望,今后工作无望,心绪茫然而游手好闲,丧失人生目标追求,再加上没有学校和家庭的管束,因此
很容易被社会上的犯罪团伙拉下水,滑进犯罪的泥潭。所以,笔者认为: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工作:一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首先是传道,教学生做人的道理以及如何做人;其次才是传授文化知识;二要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在学校开设法制课,设置专业法制教员,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司法机关提供的案例,按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和知识层面,编写出由最常用到常用和不同难易程度的教材。三要加大法制教育工作力度,让学生每周至少有一节法制课。同时要建立教师教法、学生学法的考核制度,使教师认真教,学生认真学,把学生学法、懂法、守法落到实处。目前,不少学校虽然也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但为什么效果不佳呢?究其原因,是因为兼职,造成时间紧迫、准备不充分,授课方法不当、法制课太少、责任心不强等而流于形式者居多。四要全面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学校、教师要认真履行好应尽的各项职责。
3、社会应还孩子一片蓝天,还校园一片净土
现实的中国社会多姿多彩,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财富积累可观,大多数人富裕程度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电视、VCD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一网(因特网)“网尽天下”的家庭也很不少。这些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的同时,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涌了进来。即使是收视率很高的频道,也免不了武打凶杀、异性亲热等情节。看电视不需要有多高的文化,就是文盲和不识字的人,都能基本接受电视形象演示传递的信息。所以有的儿童边看边摸仿,甚至对身边的父母动手动脚。“泡网吧”更是成了青少年们的乐园,在那里,他们可以整天整夜地玩游戏、上网聊天或看形形色色的影视、图片,不管网上好的坏的,高尚的腐朽的,科学的迷信的,他们照单全收,并不必担心有老师或家长去找他们,因为门口有老板在放哨。为此,不少专家学者呼吁,应开设青少年电视频道和网站,给孩子一版明净的蓝天。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农村,校园周边环境都足以令人担忧。“美容院”、“休闲中心”、“农家乐”等娱乐场所比比皆是,一些“小姐”还常常到街头巷尾招徕客人,不谙世事的学生们在“小姐”的劝撺、引诱下,也就进去“潇洒走一回”。渐渐地由逃学到辍学,因享乐到手头拮据而诱发盗窃、抢劫、强奸、杀人等等犯罪累见不鲜。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在“全民经商”的潮流中,恭喜发财、赚钱光荣不再被中国人羞涩避讳,不读书照样可以挣大钱已成为部分家长和学生的共识。这导致青少年价值观念的迷惘,物质享受的强烈诱惑,物质生活的无度追求,使意志薄弱者跌入迷途、走向犯罪。
鉴于上述诱发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原因,我们应当按照 中央综治委的要求,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是净化社会环境,整治搞好校园和周边环境,扫除黄、赌、毒。各级党委、政府要领导和组织好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宣传、新闻出版、公安政法等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下定决心治理好学校内部和周围社会治安,坚决打击危害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不法行为,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二是加强法制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要积极争取有关单位的支持,建立一支优秀的校外辅导员队伍,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推进中小学校聘请兼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或者配备专职法制教员,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纪律法制教育;要结合当前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例,组织青少年学生认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三是加大打击引诱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的力度;四是充分了挥农村中青年团组织的作用,把校外的青年人组织起来,多开展一些积极向上、文明健康活动,开展学法活动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的地方的青年团组织,一年到头基本上不开会,不学习,处于一种半瘫痪姿态。五是司法机关在处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时,要认真落实司法保护原则,对
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公安机关和法院、检察院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要相互配合,在侦查、起诉、审判各诉讼阶段依法给予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特殊的、有别于成年人的待遇。对未成年人罪犯执行刑罚时,要与成年人罪犯分别关押、管理和教育。对检察院不起诉、法院免于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复学、升学、就业不得歧视。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学生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推广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指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使家长能科学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关心支持。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有各行各业采取的综合治理,青少年发展的社会环境一定能够进一步得到优化,处于困境中的青少年一定能够得到有效保护,祖国的花朵一定能灿烂地开放,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中华民族一定能够腾飞。
第三篇:经纪人的现状及原因
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体系初步形成截至2006年底,共有14.7万人次参加全国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考试,近3万人取得执业资格,1.6万多人注册执业。房地产经纪行业从业人员超过百万人。2004年,经国务院同意,建设部将房地产经纪行业作为试点,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注册转交行业组织负责,探索建立执业资格注册与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体系初步形成。
2001年,人事部、建设部印发了《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决定对房地产经纪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统一规划。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包括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和房地产经纪人协理从业资格。
建设部已将《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列入2007年的立法计划。建设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房地产经纪管理规范交易结算资金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确定了机构备案公示、存量房交易结算资金管理、信用公示等房地产经纪活动基本制度,从发布信息要求、禁止谋取差价、明示经纪合同等方面对房地产经纪行为作出了具体要求。
执业资格注册与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基本建立。房地产经纪人注册是建设部管理的多个执业资格注册中惟一转交行业组织负责的专业,其目的就是以此为试点,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执业资格注册与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建设部要求房地产经纪行业组织要通过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注册,大力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建立行业信用档案,开展房地产经纪机构资信评价,建立房地产交易信息共享系统,制定房地产经纪执业规则,探索房地产经纪损害赔偿和执业风险防范制度,为居民提供行为规范、诚实信用、信息准确、高效便捷的专业服务。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在做好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考试、注册工作等的同时,发布了《房地产经纪执业规则》,明晰了房地产经纪的服务要求和质量标准,对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房地产经纪人在执业活动中的行为做出了具体规定;制定了《房地产经纪业务合同推荐文本》;推出了一批优秀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注册房地产经纪人,开通了房地产经纪信用档案,通报了一批房地产经纪领域违规案件。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发展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还很不成熟,行业现状远不适应市场的发展,存在问题较多。
目前房地产经纪从业人员中实际获得相应资格的人数较少,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造成实际从业人员突出存在着学历水平低、受教育培训机会少、流动性高等问题,其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都存在着较大的缺陷。房地产经纪机构也整体呈现出小散乱的局面。
在市场行为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房地产经纪机构信息披露不准确,不真实,不全面,利用信息优势欺诈经营,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房地产交易程序不规范,违法操作层出不穷,缺乏被各方主体普遍接受的交易规则;房地产经纪合同不规范,房地产经纪机构通过在经纪合同中设置合同陷阱或设定霸王条款等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等;房地产经纪行业中不正当竞争问题突出。
在行业自律管理方面的问题有:行业协会的组织建设不健全,行业组织管理松散;缺乏行业共同遵守的执业准则;行业信用体系未完全建立起来;行业内缺乏统一、规范、种类齐全的合同等技术范本。
房地产经纪人持证上岗率不足3%
“全国房地产经纪人考试本来应该是个„富矿‟,但现在却正在趋于„尖灭‟。”谈及近年来逐年下降的报考人数,多年从事房地产研究的北京市中济律师事务所吴元明律师感慨,“这不但与我国同时期房地产行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形成鲜明对比,也与房地产经纪活动竞争白热化的现象构成冰火两重天。”
“尖灭”,地质学术语,本意指岩层的厚度在沉积盆地边缘变薄以至消失的现象。在吴元明看来,始于2002年的全国房地产经纪人考试报考人数逐年减少,是典型的“尖灭”——2002年,报名人数为31219人,2003年、2004年报名人数为32313和38427,到了2005年骤降为28454人,2006年进一步降为16390人。
由于房地产经纪人考试实行两年滚动考试制度,除第一年外,以后各的报名人数中均包含前一实际参加考试虽未通过但保留科目成绩的复考人员,因此,如果扣除推算出来的复考人数,2005年和2006年的新报考人数已经降到3314和2359。
“今年7月是第六次全国房地产经纪人考试的报名时段,各地报名人数要到8月份才能汇总完成,但从已经
报上来的情况看,比去年还是有所减少。”
“用处不大”“标准不统一” “报考条件不合理” ——三大原因导致“尖灭”
一些房地产经纪行业从业者认为取得房地产经纪人资格“用处不大”,这让许多准备参加考试的人打起了退堂鼓。“目前整个市场还不够规范,有证和无证的差别并不大。“”同样能够卖掉房子,何必花那么大力气?”这是一些房地产经纪从业人员普遍的看法。北京链家地产市场部的张月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北京,房地产经纪行业从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他们普遍缺乏长远的规划。
此外,行业准入标准不统一引起的混乱,也使得全国房地产经纪人考试人数减少。记者了解到,除了全国房地产经纪人资格考试之外,许多地方也有本地的房地产经纪人资格考试,例如北京有“北京市房地产经纪资格考试”、上海有“上海市房地产执业经纪人资格(房地产专业科目)考试”等,报考或申请条件也相差很远。
“北京房地产经纪行业目前只要取得北京经纪人证书就可以,而且一年有2-5次考试,不但比全国考试灵活,难度也较小,所以报考全国证书的人数相对还是比较少的。”链家地产市场部张月坦言。
不仅如此,各地的执业资格要求还互相排斥、互相拆台。据吴元明律师介绍,“全国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证书”就曾在部分地区不被当地工商管理部门认可,以至于后来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专门发文,要求地方性法规不得将地方颁发的“经纪人资格考核合格证明”作为房地产经纪机构设立或从业人员执业的前置条件。
“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吴元明律师表示,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房地产经纪活动的需求也随之增强。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从1996年开始,上海等房地产市场发达的地方,陆续出台了对房地产经纪人资格认证的行政法规。但到了2001年,国家也开始着手对房地产经纪活动进行规范,以应对和解决该行业出现的各种问题。2001年12月18日,人事部、建设部发布了《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明确“凡从事房地产经纪活动的人员,必须取得房地产经纪人员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生效。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一律不得从事房地产经纪活动。”
“不过,暂行规定到底是属于部门规章还是政府文件,在理解上存在分歧。这就导致某些地方政府部门不承认暂行规定的法律效力,而是仍旧依据本地政府颁布的行政法规来对房地产经纪资格进行认证。”吴元明说。
在吴元明看来,如果各地形形色色的房地产经纪人资格在之前尚属历史遗留问题可继续保留的话,那么从2004年颁布实施《行政许可法》以后,就应该废除。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因此,继续保留将不仅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还将对房地产经纪服务市场形成干扰。
“对各个地方所认可的房地产经纪资格应予以明确否定,不能再持暧昧态度或姑息养奸,这样才能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吴元明说。
本刊就此问题联系了主管房地产经纪资格管理的相关部门,但采访被婉言拒绝。
报考条件设置不合理,被认为是全国房地产经纪人考试人数逐年减少的第三个原因。如《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第三条说明: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一律不得从事房地产经纪活动;而在第九条申请参加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考试的条件中,又作出了“从事房地产经纪业务工作满3年”等限制性规定。“一方面规定未取得资格不得从业,另一方面又规定从业3年方可报考,实属自相矛盾。”吴元明说。
北京链家地产市场部张月也表示,对全国房地产经纪人考试并不是不热衷,只是因为考制不灵活难度系数较大,所以考的人就少了。“如果报考条件基本相同,更多人会选择全国统考。因为链家在大连、天津都有分公司,考全国证一劳永逸。”
第四篇:浅谈中国人的道德现状及原因
对2011年道德热门事件的探究
---谈谈中国人的道德现状及成因
摘要:在迈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人的道德观受到了极大冲击。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有揭示中国人精神劣根性的,也有显示中国人文化积淀的。这对立又交融的社会现状组成了奇特的社会风气。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中国人又形成了复杂的道德观。特别是2011年,各种不道德事件的发生,并且在媒体渲染下,我们的社会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和谐,人们越加防备他人,更不爱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在本文中我通过查阅各种书籍文献,记录热点时事,得到社会和自己的一些观点。最后在该文中概括讲述我所认为的中国社会的道德现状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复杂原因,并展望中国社会的道德前景。
关键字:道德现状、成因、前景
迈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了,似乎中国人越来越显示出自己的劣根性。2011年这个年份,或许我们在新闻里看到的种种事件,诸如无视老人摔倒、无视孩子被压,都直接刺入每个中国人的心脏、直接撕下每个中国人的脸皮。直到把每个中国人的心脏挖出,看看心脏是否还是红色;使每个中国人不敢抬起头来,恐吓到远方来的人们。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就只是沉淀出了糟粕吗,其最精华的部分反而已经蒸发不见。当中国人拿到老祖宗传给我们的名为传统的美酒时,那坛子里是否已经只剩糟粕,而这些个后代因没见过珍藏而把那糟粕当了精华,对真正的精华反而不去注意,任它消失就消失了呢。
不是的,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很好地传承了下来。而且因为它太完整的传承,中国人不仅吸收了精华,还把糟粕也一股脑儿地吃了下去。延伸到现在,因为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的开放与交流,很多国外思潮也传播进来,其中当然有好有坏。不仅有民主自由等思想的进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也随之混了进来。这时在与那传统文化一结合,中国人的道德观道德观就越趋复杂,种种现象也接连上演了。
一、2011道德现状
我们知道,道德观是一个非常基础的东西。它涉及到是非、涉及到人和人最基本的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政府和人民的关系,甚至于全世界的人和人的关系,政府和政府的关系,所以它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它可能会涉及到这一切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人和政府的关系,政府和政府的关系,甚至说来看看全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是非关系。
在2011年前期,虽有一些不道德先想到发生,但那时的事情都指向一些人而已,比如官员。在7.23动车事故发生的时候,温州人民都积极投身于救助活动,全城都活跃起来,人们为逝世的人感到悲痛,同时也积极地帮助生还者。与这相反的是铁道部,敷衍全国人民。“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直接显示了这一群人没有人性的一面。这句话也在年末热语排行上列为2011年积极最深刻的话语。因为这件事,铁道部在一段时间内一直站在风口浪尖。那是的中国人民不会想到,在几个月后,对某些人的道德拷问会变成对全中国人的拷问。在几个月后,全国各地相继发生了许多起扶起跌倒老人反被老人诬陷事件,造成全国人心惶惶,似乎每个人都怕被这霉运缠上,雷锋精神、道德修养似乎已经抛在脑后,这种事情是再不愿做了。其后报道似乎也验证了中国正走在一个道德歧路上,每每有报道某地某老人跌倒,因无人搀扶致其死亡;某地老人跌倒后,只好
先拼命喊出“是我自己跌倒的,这里的人都可以作证,快来个人扶我”,遂有人上去搀扶。那段时间里还有不少好事者在哪里美其名曰测试中国人的道德,在哪里假装摔倒;还有人做好事前先要录影,更甚还流传了这么一个段子“看到老人摔倒要去扶,如果他敲诈你,会有某某给你撑腰……”这种种匪夷所思的事件,正可看出中国人在道德上的反复摇摆。
为了遏制这股势态,其后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举行的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新闻发布会上,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介绍了“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的有关情况,并围绕公民道德建设问题回答记者的提问。在谈及“老人倒地无人搀扶”现象时,他表示,这绝不是中国人的道德观,扶老携幼、扶危济困是中国人不容置疑的价值判断。“我们尽管有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的现象,但这绝不是中国人的道德观”。王世明说,“有的被扶老人及家属冤枉了好人,委屈了好人,导致老人跌倒无人敢扶,这是不该发生的事,是一些人在道德取向上一时之间犯了糊涂,这让我们很遗憾。”这不仅仅让个人遗憾、让政府遗憾,还让全中国人都感到了深深的遗憾。
虽然发生了许多让人迷茫的事情,但是扶老携幼这种事,对我们这样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家,我们的态度就是应该去做,不能不做,没有二话可说。这里我想用(勇接坠楼儿童的)吴菊萍的话来回答,“我们拒绝袖手旁观”,我觉得这个话说得非常好。
即使中国人的道德状况出现分支,主流仍旧是遵循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虽然现在中国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但还是有很多人坚持着自己的道德准绳,不曾动摇。我相信在一些道德模范的带领下,我们社会的道德形式将会在不久之后走回正轨。
二、2011年道德滑坡现象的成因
我们中国人的道德观一直以来都是有些问题的。只是以前没有爆发到连及全国的态势。所以虽然有时为一两件不道德事件感到唏嘘,但很少人会检讨自己的道德品质。在2011年热热闹闹的全国大讨论快结束的时候,我也来分析分析这种种事件的原因。
首先不能少了中国人五千年来代代继承发展的“国人劣根性”了。中国是一个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五千年来传下的当然不仅仅是优秀文化,性格中的劣根性也顽强的保留了下来。下面我就大致概括了中国人的某些沿袭的心理习惯。
1、旁观心理。中国人大都是“看戏的不怕台高。”世上许多事,不论事好事坏,好像与自已没有多大关系,自已只管袖手旁观,像看戏一样。如果事情好了,自已自然要有一份,事情要是不好了,自已也只不过是个旁观者,与自已也没有多大关系。因此,在中国,看热闹的多,真正能站出来仗义执言的少。就算有人出来仗义执言,也往往得不到帮助。为什么?因为人们只不过是来看戏的,是旁观者,戏中人的悲欢自然是与看戏的没有什么关系的。相反,如果一个旁观者一定要去关心戏中人的生死,那便是看戏人入戏了,倒是要被别人笑话的。这种心理在2011年中被无限放大了,道德滑坡后那么长一段时间,这种心理占据了全中国人脑子的全部角落。比如扶老人,别人不扶,我也不扶;比如被无赖,心里骂一声活该,谁叫你多管闲事,现在被狗咬了吧,再在心里默默感叹社会风气的不好,这件事也就勾去了。
2、从众心理。中国人很聪明,老想着吃水不用挖井的好事。凡事不出头,等别人造出规模来,跟着别人跑就是。为什么呢?因为走在前面总是有风险的。不是“枪打出头鸟”嘛,不是“出头的椽子先烂”吗?为了不被枪打,不先烂掉,便都争
着做缩头乌龟。对于出头的人他们有两种态度。如果出头失败了,被抓起来了,甚至要砍头了,这缩头乌龟们便得意起来:你看,我说吧,没有好结果吧?要是出头的成功了,这缩头乌龟又会争着去表忠心了,并准备好了斥责别人当缩头乌龟的说词,以此表明自已其实也具有出头的勇气与智慧。即使错了,大家都错,我错了也不吃亏。要是我不从众,要是大家都对了,我一个错了,岂不是亏大了。仿佛这错与对,因为人数的多寡,倒显得错与对也不是原来的错与对了。在2011年,不干好事的人太多了,别人不做,我去做会不会太显眼,在中庸思想培训下的大部分中国人都不会选择去做出头鸟的。这是社会的悲哀,做了出头鸟的通常下场真的不是很好,扶起小悦悦的婆婆,最近听说她被雇主辞退了,原因就在于他们嫌弃她惹来了很多记者。如果不改变整个社会气氛,那寥寥几个是不是有一天也会消失掉呢?
3、狗苟心理。只要能活着,不怕付出任何代价,也可以不要活着的质量,只要活着,怎么样都行。只要活着,即使是一只丧家狗吧,也总有阔起来的可能的。虽然在口头上,中国人对狗的生活态度很不屑,甚至把很多没有质量的活着不屑一顾地贬斥为“蝇营狗苟”,但很多中国人,却是很熟练地掌握着狗苟的技巧,一有机会,就狗苟起来。比如说,婆婆被人撞了,撞人者逃跑了,幸好遇到了好心人,被送到了医院。按理说,这个老人该好好感谢一下这位好心人了。但撞人者跑了,不仅感谢好心人的费用无法落实,就是这医疗费也没着落了。怎么办呢?抓不到撞人者,救人者不在这里吗?那就让救人者救人救到底吧,指这救人者就是撞人者,要他负担一切。凭着中国人的聪明,理由是好找的:不是你撞的,你干嘛救我啊?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人啊?虽然良心是没有了,但到底解决了医疗费用,也算运气不坏。类似这样的事多哪!只要对自己有利,能让自已过得好,管他什么道德啊、良心啊,使劲地编吧!
当然,除了国人难以根除的劣根之外,各种新近产生和传播进来的思想也是原因。在痛骂传统糟粕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新鲜主义对人们的不良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我们必须正视道德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不能再一叶障目了。
三、展望道德前景
中国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我姑且认为是改革中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改革时变化当然是方方面面的,很根本的方面就是道德观的变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个是一切判断的基础,一个人做事总按照他认为对的来做,把对的事看成错的,错的看成对的,那就很麻烦了。虽然我国也是在不断地讨论,八荣八耻,以德治国,但都没有引起广大反响,现在讲述这个还不就是让民众像背诵思想课上的条例一样背诵当代道德观。
幸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蓬蓬勃勃展示了中国人保持着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与时俱进的美德。而且从近年所举办的一系列重大活动来看,中国人时刻谨记中国传统美德并且美德还是在很多时刻压倒了劣根性,中国大部分民众还是好的。还可看到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过程中,中国人总是万众一心、共克时艰。这种种都可证明中国道德的红旗还高挂着,指引着人们方向。中国社会道德的前景还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吴运铎·和青少年谈道德修养·上海教育出版·2011.02.01
【2】· 刘惊铎 ·道德体验论·上海教育出版·2008
【3】·陈祖南·谈基础道德与基础修养·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0
第五篇:史各庄镇中小学辍学现状及原因
史各庄镇中小学辍学现状及原因
单位:宝坻区史各庄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作者:刘艳春
2011年5月29日
史各庄镇中小学辍学现状及原因
农村中小学生的流失不仅阻碍了“普九”工作的进程,加大了“双基”工作的难度,也直接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发展,甚至贻误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不仅仅是经济的贫困,也在于文化、教育的“贫困”,在于理性与良知的“贫困”。治理农村中小学生辍学,让辍学的学生早日回到学校,需要全社会的人们来共同关注和支持,本文试图通过宝坻区史各庄镇中小学辍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挖掘其潜藏在学生辍学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真正揭示农村中小学生入学与辍学的症结之所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
一、史各庄镇中小学生辍学现状
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特别是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辍学问题己有愈演愈烈之势。根据近五年的辍学数据统计,当地小学辍学率为1.05%,初中辍学率为2.23%。调查过程中,我也深入实际了解到,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问题正严重困扰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据调查结果显示,辍学率正在向我们昭示一个更为沉重的任务:我们要重新审视农村教育,重新反思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问题。
二、中小学生辍学原因的探究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体制变革为学生辍学提供了温床
中国社会现在正在进入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的转型时期: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化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由科技文化落后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这种政治经济体制的大变革荡涤着社会的每个角落,教育也不例外,同样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种种矛盾、挑战、困扰和选择。
日益活跃的市场经济造成的知识与价值的反差加剧了教育内缺凝聚力与外有吸引力的矛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市场经济领域的价值规律和货币关系也开始在全社会范围内向着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蔓延,整个社会转向以经济效益为价值取向,引发了严重的职能错位、观念混乱的现象。人们越来越多的则是关注自己的物质生活,“一切向钱看”也成为许多人奉行的行为准则。加大了教育内缺凝聚力与外有吸引力之间的矛盾,学生也将最终走上辍学的道路。
新的招生体制打碎了农家孩子的“大学梦”;而就业体制的变化也使家长继续供养子女上学的想法失去了动力支持。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大中专学校收费制度的推出,大学生上学需要缴纳一定数量的费用,毕业不包分配,而是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在人才市场上实行自主择业或“双向选择”,致使有些毕业生不能如愿或如时找到工作,只得待业在家。这对农村学生及家长的心理也有影响,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学生家长中盛极一时。
家长的过高期待或家庭结构的不完整,致使学生心理负担过重,影响其心理健康,也可造成学生的辍学。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关系紧张,家长不关心子女或与子女有严重冲突,都会影响子女的情绪、自信心、自尊心、人格特征,甚至心理健康。而另一方面,过高的心理期待则对学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农村家庭普遍家境比较贫寒,许多家长期望下一代能够通过受更多的教育而改变家庭的困难境地,他们一心只想让孩子跨出这道门槛,因此不能正确评价子女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只要求其在考试中夺取高分或升上大学,对子女提出过高的要求或不重视他们的兴趣特长。学生因学习成绩差而感到自卑,意志消沉,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从而厌学。家长的过低与过高期待都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使学生过早地走上辍学的道路。
(二)贫困文化的不良影响是学生辍学的深层原因
谈到农村学生的辍学,自然而然便与家庭经济的贫困联系在一起,便与那些衣衫槛褛的孩子、食不裹腹的人家联系在一起。的确,家庭的经济贫困是学生辍学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我们并不能仅仅因为家庭贫困这一表面现象而便轻率地断言学生因此而辍学。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不仅仅是经济的贫困,更在于文化、教育的“贫困”,在于理性与良知的“贫困”,隐藏在他们背后的是积淀己深的贫困文化。
贫困文化中家长的顽固的文化心态使学生求学缺乏必要的文化动力。一些文化素质较低的家长不仅自身文化水平低,不能开拓眼界,脱贫致富,而且也看不到教育的潜在效益和长远效果,更谈不上在学习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对孩子的学习给予指点和辅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强度明显要受到家长这种贫困—无为心态的影响,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内在的动力,有时甚至会产生“读书不如种田”的想法。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家长的贫困文化心态对学生的辍学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农村中小学校教育自身存在的诸多弊端是学生辍学的直接动因
辍学并非只是贫穷所致。调查发现,真正因家庭经济困难的占辍学生数的15.3%,非经济原因辍学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在有些时候占第一位的原因却是来自于我们的学校教育,如师生关系紧张、学业不良等。据初中的一位教师分析,辍学的第一次高峰是在初一下半年,因为初中课程门类骤然增多,而且难度较大,教师有时又缺乏对学生的及时指导,使一部分学生因不适应初中学习而辍学。第二次高峰是初二下半年,这时,学生成绩两极分化较为明显,老师在教学时只注重中等和上等学生,对差生则另眼看待,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伤害,有的干脆就不学了。第三次高峰是三年级下半年初,这时学生面临中考,学校按成绩分流,重新编班,被分流的学生感到没有什么劲头再去学习了,不少学生因此而辍学回家务农或从工。可见,作为学生接受的最系统的、时间最长的、影响最持久的学校教育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学生的大量流失值得我们对农村中小学教育进行彻底的和深刻的反思。如何使学校教育返归生活,进而转变到为学生全面发展而服务的轨道上来,是一个值得我们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深省的大问题。
一位班主任的分析很能说明问题: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实行高压政策,搞疲劳战术,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一是学生感到升学无望,前途渺茫。二是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基本没有活动时间。每一次考试都要排名,屡屡失败的无以言表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进而辍学。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办学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衡量一所学校和一
名教师的优劣,多是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标准,并与奖金、评优、晋职挂钩。推行素质教育多是流于形式,是句空话,学校仍停留在应试教育上。
教育活动中无视“人”的存在,体罚、打骂、讥讽学生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与学生私下座谈时了解到:学生都怕打,哪个老师打,他们就会多用时间学哪个老师的课,这个老师的学科成绩就好,年终评比就能被评为“优秀教师”,而那些学生“不怕”的教师,则成绩平平。
三、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行为,促进农村教育法制化
加强教育督导与宣传,严格“普九”复查制度,提高巩固率,严防学生的显性与隐性流失。通过强化政府行为,加大对教育的督导和宣传力度,让农民意识到教育对农村社会生产生活和其子女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保障适龄儿童适时入学和正常就学是每个家长应尽的义务。由于农村社会的相对落后与封闭,还存在着教育法规知识未普及、群众不懂法、不知法,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完善教育立法,制止教育腐败行为,依法保障教育投资渠道的顺畅。切实保障现有教育经费的充分使用。
教育行政部门应严格坚持办理学生辍学、休学、毕业等手续的原则,加强学籍管理,堵塞漏洞,防止因手续方面的问题而导致学生流失。
(二)加大学校教育改革步伐,尝试整合教学内容,促进农村教育的创新
重树新观念,建立有效的评估、导向和制约机制,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摆脱一切以升学率为绝对标准的观念,逐步建立一整套有利于推行农村素质教育的机制。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是要通过建立有效的评估、导向和制约机制,坚决摒弃过去单纯以升学率和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标准。
净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养,改善师生关系,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一名优秀的教师深谙治学授课之道,懂得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而能增强课堂吸引力。调查发现,教育质量不高是导致学生厌学、辍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由于部分教师素质不高,又缺乏责任心,对待教学往往是应付了事,因此部分学生由于听不懂教师所言为何物而成为“干坐生”,长此以往便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机—信心和兴趣,结果是任凭父母打骂和教师劝说也难以奏效。
而如何使自己的课堂丰富多彩,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教学艺术的本领。教育中还存有诸多道德性问题并未予以解决:如体罚、打骂学生,嘲笑、讥讽等不尊重学生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把他们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个体,努力改善师生关系。同时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个人修养,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争取从课堂教学这一环节首先切断学生厌学、进而辍学的源头!
防止和减少学生成绩的分化,实施个性化教育。学习上的严重分化是造成学生辍学的原因。要想从学校教育方面解决辍学问题,就应从防止或减少学生的分化上做起。
(三)加强对农村教育的多渠道投资;改革传统农村教育,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学生能否安心于课堂首先取决于教师能否安教。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如果教师不能安心从教,那么学生是无法留恋于课堂的。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想要留住学生首先必须留住教师,而留住教师又必须为其营造良好的氛围,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多渠道筹集助学资金,设立各种奖(贷)学金制度,完善助学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更少的学生离开校园,让更多的辍学的学生早日重返校园。
改造农村贫困文化,减少学生流失。只有在农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农村的学子们才会在更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素质,加快贫困人口的现代化步伐,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彻底摆脱家长文化贫困,进而走出流失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