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在语文之外——我的困惑、思考与创新实践

时间:2019-05-13 06:1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在语文之外——我的困惑、思考与创新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在语文之外——我的困惑、思考与创新实践》。

第一篇:语文在语文之外——我的困惑、思考与创新实践

“语文教学新视野”专题研讨(之三)

语文在语文之外*——我的困惑、思考与创新实践

洪劬颉 一、一直困惑着的三个问题

我教了十多年高中语文,也在小学、初中做了近十年研究与实验,有三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

(一)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学语文

教师上语文课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让学生学这篇课文?为什么要上这节课?通过系统的文本学习,要让学生获得什么能力?课程标准的数次变动,造成了教学实际的概念混乱,让一线教师无所适从。因此,不少教师将其束之高阁。“基于标准的教学”之所以难以落地,或许是因为这个标准本身就存在问题。

(二)我们拿什么为孩子的一生奠基

人们常说:为孩子的一生奠基。但是,我们是否思考过:拿什么为孩子的一生奠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学生需要的教育者都不教,教的都是学生不需要的;教育水平越发达的地区,往往越是趋于考分教育。我不反对考试,但是我反对“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去应对考试。因为,在很多地区的很多教师那里,脑力劳动干不了,就来干体力劳动。于是乎,题海战术、加班战术、加课战术,在中小学大行其道。

(三)我们能否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现在的教育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我们的语文教育与时俱进了吗?暂且不说慕课、微课、极课、翻转课堂等“互联网+”时代下的语文教学样态的不断涌现,单看随着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古诗文比例的增加,教师古诗文教学的观念和手段更新了吗?教师问过学生能否独立读懂一篇古诗文吗?不少省份古诗文鉴赏的10分题常年均分处于2.5分左右,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练得不少却得不了高分?教师紧扣意象、意境进行语言分析鉴赏的路径是不是出了问题?教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读懂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言文? 二、一直思考着的三点认识

我喜欢思考,近些年来形成了三点基本认识,不知道对不对,说出来,请方家指正。

(一)语文教学必须“有趣”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维度有很多,不妨从“什么样的教学是无效的角度”来思考。无效教学有三点特征:一是学生不想学,二是学生不会学,三是学生学不会。由此可以推论,有效教学包含三个维度:学生想学、会学、学得扎实。试想,一个班五十多个学生,五六个学生打瞌睡,五六个学生盯着窗外看,五六个学生玩手机刷朋友圈,还有五六个学生语文课上做数学、英语作业……只有五六个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最后这几个人也就成了班里的“学霸”“学神”。这样的语文课不在少数。

我认为,语文课首先要有趣好玩,即学生要学得开心、快乐。好玩的语文课,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谓兴趣,是“兴之所至,因为有趣”。不好玩的语文课,必然会不断蚕食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课的“有趣”特质,其实是对学生学力特征的尊重。

(二)语文教学必须“有用” 语文立科已逾百年,然而,“语文是什么”迄今无共识,强调“语文味”的有,强调“大语文”的有,强调“真语文”的有……如果我们不认同所谓的“味”、所谓的“大”、所谓的“真”,似乎也就没有走上语文的“正道”。

其实,我们可以理解为,语文在语文之外,因为学生除了学习语文之外,还要学习其他学科,他们所学习的在大脑中会形成一个合体,知识会融会贯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些认为把语文课上得不像语文课,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思想课等等其他课的观点,我持保留意见。

面对学生询问“我怎么才能提高我的语文成绩”“我怎么才能提高我的作文分数”,不少名师给出的建议是“多阅读”,但残酷的现实往往是“读了越来越多的书,作文分却越来越低”。语文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后能够用分数和成绩来证明阅读是必需的。我认为,不回避学生对成绩的需要,追求语文教学的“有用”,才是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语文教学,而不从效果去思考的语文教学注定只能是“玩概念”。也许有人会说,“用”有“长短远近大小”之别,那我想问一问:你所谓的“短、近、小”是什么时候?

(三)语文教学必须“有品”

这里的“品”是指品质。什么是“品质”?简单来说,是有质量,即质量上乘,支持学习,促进学习,轻负高质;是有品位,即众人说好,受到学生、家长、同行的认可度高。品质,就是“符合有魅力的需求”(菲利浦•克劳士比语),是“适合使用”(约瑟夫•朱兰语)、耐人寻味的,是“用心的结果”(罗勃特•M.波西格语)。

之所以强调语文教学的品质,是因为不少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深度,将语文教学引入了歧途。很多学生不是不喜欢语文,只是不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语文。须知,文本理解的深度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学力水平。也许有人会质疑,这篇文本全部交给学生来谈,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在哪里?我的认识是,人为地拔高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学生记不住,也学不会,不如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法去阅读。如果我们为学生准备了一点什么,这一点“什么”必然会照亮他以后的人生。这样的教学才是“有品”的。三、一直实践着的三点做法

我在语文教育教学与研究中,一直实践着三点做法:

(一)师生共同制订学习标准

我们常常纠结于“教与学”的关系,在注重“学比教重要”的今天,往往重视“学什么”和“怎么学”,而常常忽略“为什么而学”和“为谁而学”。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建立起学习的标准。

通常意义上的“标准”是“课程标准”,但我这里所说的“标准”指的是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制订的学习标准。比如,在学生不知道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无法判断所写的作文是好作文还是差作文、可以打成多少分时,我与学生一起建立起“集中、匀称、有趣”的“智慧作文建模”,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写作时“有规可量”,建立起自己的写作评价标准体系。又如,学生诗词鉴赏得不到高分,原因在于读不懂一首词,我们就建立起“如何读懂一首诗词”的模型等等。

学习标准的建立,保证了学习的品质。新课改的核心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转变学习方式,就要提高学习品质。学习方式要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三个方面不是简单并列的,而是相互包涵、互相促进的。要深刻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先认识“自主学习”,我和学生共同制订的“自主学习”标准是:

问题自立,学习是教学的主体; 过程自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活动自动,参与的态度是主动; 评价自评,学习的结果是主见。

如此,我与学生通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等标准的建立,让学习真正发生。

(二)用“智慧地教”带领“智慧地学”

优秀的教师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充满教学灵气,富含教学智慧。这种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一堂课教师不怎么讲话,而由学生来讲。教师不怎么讲话,并不意味着什么话都不讲,讲的都是在学生表达和思维的关节处,轻轻一拨,学生的思维就发散开来了。教师讲的话,有点石成金的功效。

教师智慧地教,学生就会智慧地学。这个“智慧地学”,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学得轻松、快乐。如很多公开课上,有那么多教师在听课,可学生却不怯场,表现欲那么强,表达得那么流畅。二是学得主动。学生都很主动地站起来作答,而且有几个同时站起来要跟同学争执,学生学习得很主动。三是学得有方法、有成就感。所谓“智慧”,就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面前能够选择有利于各方的最佳路径。学生一旦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必然会去寻求最佳方法。

(三)课堂改革形式重于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怎么改革?我有一个基本判断:课堂改革形式重于内容。近年来,我所探索的“无主题讨论”“多任务同时处理”等课型的核心,就是让学生说话,学会说话。让学生说话,有很多种方式,如“教师问,学生答”,这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但问题是,这种方式培养的表达指向性是固定的,甚至是唯一的。而“无主题讨论”中,话题是学生发现的,如果仔细听,学生的发现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2012年12月14日,我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举办的第十五届新语文圆桌论坛上,以“无主题讨论”的方式给高二(12)班的学生上了刘鸿伏的《父亲》一课。此课获得了大会的好评,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浙江一位教师问我:在教学中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多长时间了?在实践中是如何做的?我说:“‘无主题讨论’这样的方式就好像蒸鸡蛋里的葱花,葱花也可以放在排骨汤里,都会起到起鲜作用,但是你不能放太多,放多了,葱花势必会彻底改变鸡蛋的味道,也不好看,所以适量的葱花,不仅味香,而且色美,菜肴的最佳境界是色香味俱全,语文课也应该这样。”“无主题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实现了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文本个性从哪里来?学生的发现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文本解读的实现过程是学生表达的过程,而不是教师死拉硬拽的过程。

2013年10月31日,我在南京的北京东路小学五(4)班上了一节“多任务同时处理”的《母亲的馈赠》。本节课为两节课连上100分钟,依托“多任务同时处理”探索一种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把班级48位学生分成9个学习中心,分别是“扫障中心”“资源中心”“诵读中心”“发现中心”“探究中心”“才艺中心”“写作中心”“表演中心”和“评价中心”。每个学习中心都有各自明确的学习任务,给每个小组自主、合作学习25分钟,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则向相应的学习中心寻求帮助。之后,“表演中心”导演主动申请要先进行课本剧表演,以帮助同学更好地进入文本。教师在征询全体学生的意见后,先进行课本剧表演。“表演中心”评价员充分肯定了表演中的亮点,同时还就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学生纷纷要求再给予修改的机会,以期演得更好。接着,依次进行了“扫障中心”等其他学习中心的学习汇报。在汇报过程中,评价员与全体同学进行了互动、点评与交流。最后,师生一起归纳了阅读一篇文章的常规思路:“读一读”“查一查”“问一问”“演一演”“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等。更精彩的是,一位学生说:“把我们九个中心的‘中心’两个字去掉,就是阅读文章的常规思路。”课后,学生纷纷表示:“课上得太快了,太过瘾了。”“洪老师上课跟以前老师上课不一样。以前上阅读课,都是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听,洪老师是把我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我们自己去学习。”本节课给听课老师也带来极大的震撼:“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课可以这样上,这样上才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了。”

探索课堂形式的变革,建立若干自己能够使用、学生欢迎、乐于参与的“课型”,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朱光潜先生谈及文艺创作时,曾指出:“变迁了形式,就变迁了内容。尽管在表面上是老生常谈,而实际上却可以是一种新鲜的作品。”新的形式意味着新的生命,课堂形式的创新非常重要,这个形式的改革应该重于内容的改革。课堂形式的改革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目前,脑科学研究表明:学生通过“手”的体验学习、通过“嘴”的表达学习,比通过“耳”的被灌输学习要有效、快捷和长久得多。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的活泼,可以理解为思维的活跃;呈现出的静默,可以理解为思维的沉潜。

语文在语文之外,在纯语文和泛语文之间应该存在另外一条中间的路。纯语文在坚持学科素养上有价值,但是过分地坚守学科本位也是不妥的。提升语文教学品质,就必须要进行智慧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紧扣学生“要不要”“会不会”“牢不牢”,目的是追求学生学习的新鲜体验(即新鲜感)。只有充满创意的设计,才会引起学生课堂的新鲜体验、期待和共鸣。教师不妨放下课本上课。放下课本上课,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备课,相反,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由于课本的存在,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被课本牵着走;而放下课本,则更多地体现为教师带领学生往前走,这个“带领”主要体现为根据学生的生成即时做出相应的机敏反应。久而久之,即使教师不带领学生往前走,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带领自己往前走——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本文系洪劬颉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转知成智背景下智慧语文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D/2015/02/1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二篇: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困惑与思考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困惑与思考

作为奋战在讲台一线的一名语文老师,面对现在各种教改和种种新生思想的冲击,我常常很茫然,有时候我都会觉得自己不会上课了,可当我冷静地思考之后,凭借我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面对各种教学改革,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理性地对待,绝不能一味盲从,误人子弟。我在阅读教学中就曾有过一些盲从,导致学生在考试中,面对阅读分析题,抓不住问题的核心,回答问题不够全面,失分严重,这让我很困惑。今天把它写下来,与大家商讨。

一、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感悟在阅读中的地位,无疑是尊重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尤其是汉语的习得规律。但是,感悟应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感悟是否能解决语文教学的一切问题?强调感悟,还要不要“训练”?有一段时间,阅读教学中我套用别人的经验,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点几个语文基础强一点的学生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倾向,再让学生个人读、齐读一下课文或段落,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录像片断一放,最后提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几分钟,我来做一个无非是这个说得有道理,那个说得也正确的总结,一课就上完了。课后找学生反馈,学生说毫无收获。这样上课不是曲解了“感悟”应有的内涵吗?那么,“感悟”的内涵是什么呢?感悟是有层次的。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篇文章,感悟的深度不同;同一个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感悟的效果也不同。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些家境贫寒常被人看不起的学生可能会对鲁达重义轻财、惩恶扬善的行为肃然起敬,而那些少数喜欢恃强凌弱的学生可能会从镇关西的惨死中吸取教训。这其中有自身的生活经验、感悟的直觉能力、阅读的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探究、质疑,将感悟引向纵深。不仅要知道鲁达具有嫉恶如仇的传统美德,还要知道鲁达为何要用拳头而不是法律来惩治恶人,更要知道今天的我们面对纷争,还需不需要再用拳头去解决问题。

感悟的方式是多样的。读,尤其是诵读,固然是感悟的最主要方式,但除了读,还有听、说等多种方式。听别人朗读,和别人交流阅读心得,必然会加深感悟的深度。感悟更不排斥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有益于对文本感悟的深入。机械程式化的训练是必须彻底废止的,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语言训练是不应当废止的。有效的感悟,离不开语言训练。感悟只是阅读的初级阶段。阅读大多数不以满足于感悟为目的。高质量的阅读,尤其是创造性阅读,仅仅只有感悟是难以实现的。感悟是以形象性的理解为主的阅读活动,是阅读的开始,而不是阅读的终止,鉴赏、质疑才是阅读的高级阶段。仅有形象性的感受,没有理性的思考,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可能深入的。如果说,目前高考中考阅读命题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那么就可以说明一般意义上的感悟只是阅读任务的一部分。仅仅依靠感悟,中考阅读题大多数是不能完成的。

二、怎样确定文本的地位

文本即通常所说的“课文”。推翻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已形成共识。但怎样确定文本的合适地位呢?是否文本由至高无上的地位一下子就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成了阅读教学引入话题的引子了呢?

我们到外面学习听课,老师们通常是这样来上课的: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有关文本的阅读教学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拓展阅读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模仿写作发散思维训练上。至于观摩课,那就更热闹了,又是多媒体,又是学生上台表演课本剧,甚至花七八分钟让学生讨论与课文并无必然联系的材料。四十分钟看录像听歌表演似乎什么都有,惟独语文没有了。这样上课,这样的手段对文本的解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究竟有多大作用呢?我们有的老师在上唐朝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时,花去近十分钟让学生绘画以表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为什么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诗句的意境呢?难道语文课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本解读虽然不是阅读教学的唯一任务,但阅读教学总是以一定的文本作为载体展开教学的。把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次要位置,随心所欲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过程,是不是走入了语文教学的另一个误区?

我认为传统的阅读教学有一条经验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即领着学生读进去,走出来。通过阅读走进文章的内部世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但又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不是单纯地倾听作者的言说,而是在接受中激活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文本作者对话。在这样的进去和出来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的传统经验和新的课程理念是一致的。过去,只进去,不出来,是我们所否定的一种阅读行为,可现在极端淡化文本阅读的教学,则是根本不进去,不进入课文的内部世界,也就谈不上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阅读时间不足,解读不够深入,缺少内在体验,浮光掠影,不作深入探究,这样的课堂虽然好看又有什么用呢?

阅读教学不是不可以进行拓展,不是不可以进行开放性思维训练,让学生看录像绘画等手段不是不好。然而,既然是阅读教学,阅读的时间就要有保证,感悟解读的时间就要有保证,其他内容的引入都必须和阅读教学的内容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其他的一切形式都必须为这个主要的根本的任务服务。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实现的有效途径是丰富的语言实践。阅读课自然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习语言运用,这种语言活动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技巧课,而是在血肉丰满的阅读教学中进行的,语言活动是在一种“场”、一种情景中进行的,正是文本的存在,才使得这个情景、这个“场”得以呈现。架空文本,淡化文本,能实现语文课的教学任务吗?

我们绝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失去属于自己的主体位置。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教师对学生应起到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效果,面对学生的各种疑问,教师要大胆做出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体。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两点,只是我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三篇:我的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我的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我的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淄博张店东方双语学校

彭学武

思考之一:教材实施与课程实施有何不同?

多年来,语文教学就是落实一本教材。无论是苏教版、人教版,还是鲁教版及其他版,最终仍旧是“一纲”下的多本教材。一学期下来,教师紧紧围绕教材施教,或读、或诵、或讲、或写、或讨论分析……都是在落实这本教材。学期末测评范围依旧是教材,如果超出教材范围,教师们则认为这是“超纲”。我把这种语文教学称之为“教材实施”。

新课程之初,曾有一句话非常流行,叫作“穿新鞋走老路”。其实,在我看来,新教材不是新课程,围绕一本教材教学的老师,连新鞋都没有穿上,实际上,一直在走老路。

新课程之所以冠以“新”字,在于课程观念的变化。什么叫课程?课程是一门学科的实施过程。所谓新课程,就是要构建一个新的学科实施过程。以前,我们说“大语文”教学观,实际这就是一种新的课程观。语文教学不应仅是一本语文教材的实施,应该是针对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而重组教材、补充教材、设计活动、增强趣味的多种语文材料的实施。

思考之二: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本”是什么? 以我的成长经验和教育经验来看,小学阶段、初中阶段乃至高中阶段、大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思路和模式有着惊人的相似。不外乎初读感知、精读感悟、研读体悟、熟读运用。这真是奇了怪了,不管年龄如何,竟然采用相似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做科学吗?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吗?符合学生的心智特点吗?

在我看来,学生的母语学习应该明显体现不同的层次:小学扎根,中学建体,大学成格。

所谓小学扎根,就是在学生心智未启、理解能力不足的时候,轻分析讲解,重视积累诵读,给学生打下一个扎扎实实的母语学习之根。

所谓中学建体,就是在学生心智开启、理解能力飞速提升、自我价值观构建之时,通过大量地分析、讲解、讨论,让学生对所读的材料进行争鸣,让他们互辩、互学、互启,建构自己的母语思考体系。

所谓大学成格,就是在学生心智较成熟、性格较稳定、价值观初步形成之时,通过深入的体悟,形成自己的母语风格。思考之三:如何突围教材实施?

专家编选的教材内容,无疑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但是一学期不足四十篇文章的分析研读,实践证明学生的语文能力仍旧难以得到质的提升。之所以学生五年学习下来都不能得以发生质变,就是因为“量能不足”。

虽然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然而由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处于松散管理状态,“量”和“质”都难以保证。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事情都是入门者易,门外汉难。对于学生的阅读亦是如此。那么,怎样才能突围教材实施,落实课程实施呢?

1、树立“舍得”观。

什么叫“舍得”观?所谓舍得,即是没有舍便没有得;有得必有舍。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什么?得什么?当然是舍末逐本,舍去繁琐的分析,得以大量的美读;舍去无义的讨论,得以静心的感悟;舍去一厢情愿的讲解,得以有滋有味的自省。省出大量时间,以备实施更多的语文素材。

2、课外材料课内读,实施“课内海量阅读”。“课内海量阅读”的实践者和推广人是潍坊韩兴娥老师。韩老师早已发现语文教学的病症,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课外材料课内读,这样做,教师不但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内容,还保证了学生阅读的质量。这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之一:三周(18课时)学完语文教材。

学期初,我对学生说,我们要“跑着”上语文。怎么“跑”?以什么速度“跑”? 我告诉学生,读熟课文,积累关键词句,抓住核心问题;生字词语落实、重点句段背诵分步落实。一节课至少完成两篇课文的学习。

内容确定了,关键是实践落实。于是课前准备成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加大课堂容量以后,学生有了新鲜感,大脑刺激强度增加,课堂中学生几乎连走神的机会都没有了。三周学完教材,学生们都开始佩服自己。

实践之二:五周(28课时)学完十余万字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怎么学?课堂时间如何分配?怎样读,学生才有兴趣?如何收,学生学得才会扎实?

在经过一番摸索实践后,我确定每节课学习8个左右的成语故事,并总结了这样的课堂学习模式:读记成语(5分钟)——自读故事(15分钟)——小组自查(3/5分钟)——教师回收(7分钟)——笔头落实(3分钟)。

每节课必须设计回收课件,课堂打起节奏,提高课效。五周学完195个成语故事,学生能够做到出示成语意思,便能快速准确说出成语。

实践之三:七周(40课时)学习了二十余万字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学到《马嵬驿兵变》)。

学完《成语故事》,学生非常兴奋。于是我们立即进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与《成语故事》不同,一是内容长,二是生僻字多,学生读起来有些困难。怎么学?一节课学几篇?课堂时间如何分配?

又是一番摸索和实践。最终确定一节课学习3篇文章。为了提高课效,采用预案带动,积累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授课方式。模式如下:

1、先行一步(5分钟):检查学生提前读书效果,起导向和激励作用。

2、过目不忘(18分钟):学生读书,并检查学生读书积累效果,起练习巩固作用。

3、机敏过人(7分钟):检查学生读书理解情况,起精讲点拨、启发学生心智作用。

4、下笔成文(5分钟):3分钟写,2分钟展示,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运用能力。

七周读了二十多万字,积累四字词语六百余个,经典句子二百余条。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有了较大提升,有《班级周报》为证。

以周报第七期学生语言举例:

孟天玥:虽然天气很冷,但是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不断。一个个都在忙着大吃大喝,而我却与众不同,宛如文静的小姐,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倾听着大人们热火朝天的谈话,犹如在练定耳神功。

赵英亦:有一次,一块木头墙上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小洞洞,被你们发现后,不分青红皂白、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我骂了个劈头盖脸、狗血淋头。

李运铎:耳朵根据品种不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耳朵耷拉,有的耳朵竖起,有的耳朵伸展,形态各异。从侧面能看出清晰的血管,纵横交错,犹如海底的珊瑚,弯弯曲曲。高雪晴: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一个个都兴高采烈地狂呼乱叫。

于佳倩:在这天寒地冻、寒风凛冽、寒气逼人的冬季,同学们却依然兴致勃勃、热火朝天得准备着联欢会。

张渤涵:这时,我才看了一眼,看完后我不禁毛骨悚然,只见我中指鲜血淋淋,指甲盖的这一面起了一层皮。邹宇锦:话说,马氏天羽同学因顶撞了新任体育老师,被体育老师批得狼狈不堪、无处容身,恨不得从地上砸出一条缝钻进去。

向浩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脍炙人口的相声,无论是哪个人看了,都会啧啧赞叹。

李雨航:本来准备的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可我们忘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日本人不但有地面进攻,还有空中轰炸、袭击。

于志远:天赐也不示弱,用了个江湖上失传已久提膝平斩,两人以为天赐要踢,急忙招架,可天赐来了个平劈,“咝”一声,那锏被劈去了一个尖,接着一个仆步低平斩,两人纷纷后跳,地被劈出一条深深的刀缝,天赐露出胜利之态。站长回复:

没错,彭老师的话真是说到根子上了。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如何改?怎样改?我想彭老师的文章值得一读,如果每一个老师都能够如彭老师、韩老师这样在思考的基础上试着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相信,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一系列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新的一年,真的希望我们琴岛老师能够在改革课堂教学方面做领头军!

在此也感谢高芳老师的分享!

第四篇:语文创新教育的实践和思考[范文模版]

语文创新教育的实践和思考

——南京市竹山中学李照东

内容摘要:

语文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使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其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有利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关键词:

创新教育实践思考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必将给语文教育界带来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面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更加要导之以“创”。而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本文就语文创新教育的实践和思考略陈浅见,以求教于方家。

一、语文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教学目标的公开化。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也是教学效益的最终体现。清晰的教学目标,宛如路标,为教学指明了方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往往藏于教师心底,而学生心中无数,这给达标带来了很大困难。重视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就会为其积极主动构建新知创造条件,点燃创新意识的火花。学生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获取创新成果。

目标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展示目标,有利于学生激活思维,引发创新意识;达标训练,有利于学生启动感官,激发创新思维;目标反馈,有利于学生及时矫正,发展创新能力;测试目标,有利于学生自我对照,检验创新成果。目标的显示,应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切不可千篇一律。

(二)教学过程的参与化。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动脑、动口、动手,体现主体作用,展示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敢于“放”。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在时间上、空间上给予学生参与的时机。这样,才能唤醒他们沉睡的主体意识,激发参与意识,使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展。二是要鼓励“讲”。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燃烧起创新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允许走上讲台,发表见解;提倡七嘴八舌,各抒己见;鼓励标新立异,有所创新。这样,才能突出主体的能动作用,实现生动、活泼的创造性发展。三是要引导“质疑问难”。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问题,有疑点,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造。首先要创设好质疑的氛围。要破除迷信,欢迎质疑。要告诉学生:专家、老师、书本中的言语并非金科玉律,完全正确。要敢于向教材、老师唱“反调”。其次,要结合教材内容,启发他们质疑,并诱导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钻研,讨论,发表创新见解,寻求解决的方法,切不把学生的思想轨迹强行纳入自己设计的轨道,用自己的思维成果和教科书上的结论来束缚学生的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思维进程,熄灭学生的思维火花。作为教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多为学生提供自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因素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

(三)教学内容的迁移化。

从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一般来说,多数教师往往局限于“单篇式”的讲析,或采用“单元组合式”的“讲”、“练”、“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时就课文讲课文的现象还比较突出。这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反三”能力。因此,强化迁移训练,抓好知识渗透十分重要。所谓迁移,就是结合教材有关内容,选讲或选练与之相关的内容,并注意引导学生加以对照、比较,或求同,或求异,提高分析鉴别能力。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课文的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将学生的思维迁移内化为语文的能力,使其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成为会创新的人。所谓渗透,就是在教学中,注意有此及彼,做好衔接;突出“大文板块”知识的综合训练,逐步构

建“大语文”的知识体系。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动用。

(四)教学方法的转型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表现为“他教型”,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训。由“他教型”向“自学型”转变,就要以学生为载体,诱导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探索,自己思考,自己评论,在实践中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就作文教学而言,可作以下训练:

1、自办小报。围绕一个主题,或选取一个侧面来办。如“校园剪影”、“假日见闻”、“生活感悟”等等。学生自己组稿,自己绘画,自己设计,既当“记者”,又当“编辑”。从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自命文题。结合年级写作目标,随兴所至,自己命题,自己修改,自写评语,激发主动创作的兴趣。

3、变换角度。如有这样一道作文训练题:看名画写出一篇评论。要求变换评价角度,不准少于三点。由此定格,便可针对性的展开评论。或评画的意蕴、主题;或评画的结构布局;或评画的色彩、线条处理;或评画的人物特征。有时,还可安排一题多体的写作。这样,不仅突破固有的、僵化的写作模式,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且又能锻炼其写作多种文体的能力。

4、自辟蹊径。教者可根据写作要求,巧石兴波,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异想天开”,当堂进行立意构思训练,并且作交流、评比,发现典型,大力提倡,以激励创新精神。

5、自写书评。学期伊始,可向学生推荐二、三本文艺作品(以适合中学生阅读为宜),要求学生择其一本,在一、二周内通读一遍,并作好笔记,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或书评,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既当读者,又当“批评者”,从中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更新教学手段,是适应信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功能去认识和理解事物,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将多媒体引入课堂,使课堂的教学内容由静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使学生扩大了想象创作的空间,激发了兴趣,启迪了思维。便于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发现、发展,任意驰骋,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此外,实物展示,投影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电教媒体将会陆续进入课堂。课堂教学会出现开放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格局。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想象力,而且也增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科技含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语文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解除应试教育的羁绊。

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是素质教育的羁绊。其典型特征表现在阅卷和入选的弊端上。所谓“填鸭式”的标准答案,象金科玉律,说一不二;所谓道道“门坎线”,似无形围墙,又将众多学子拒于校门之外。它严重制约了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在这种机制下,上级对学校的评价是“只要应试好,其它没什么大不了”。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是“一张卷子,一张表格,一个名次”。而学生则是整天“读死书”、“死读书”,竭尽全力,争上“独木桥”。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个性也难以张扬,正逐渐失去创新意识和能力。今天,应试教育的锁链已到了非砸烂不可的时候了。如果仅仅写在文件上,说在口头上,那么,面对世界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我们民族的希望就有被淹没的危险。所以,推进以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必须坚决果断地解除应试教育的羁绊。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创新的过程中,革除弊端,“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学有创新”,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要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如果教师依然墨守应试教育的阵地,亦步亦趋,抢占时间,沉迷题海,那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教师应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吸取新的教育教学成果,做到观念更新,方法创新,内容见新,教学手段出新。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点燃学生创新的智慧“火花”,因势利导地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这样,才能比较好的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有研究结果显示,创新精神较强的教师比创新精神较差的教师能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灵活,更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因而培养出的学生相对来说,创新能力较强。

(三)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

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只片面强调传授和培养适应考试、生活和工作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对语文教学的文化渗透性和社会实践性,这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创造性的意识、创造性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智慧是不利的。因此,只有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才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观,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应转变观念,突破固有,有所创新,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即将学生教育的“小学校”与学生未来生活的社会“大学校”结合起来;将学生语文学习的“小课堂”与社会实践的“大课堂”结合起来;将学生在校学习的“小课本”与参加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的“大课本”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小学校”学知识,是为以后在“大学校”再学习奠定基础;在“小课堂”打基础是为步入“大课堂”提供技能;学习“小课本”是为了未来能读懂社会“大课堂”在作准备。这就是大语文教学观的外延和内涵。为此,作为教者,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上,在活动开展,测试评价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应通盘考虑,处理得当。一切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弘扬个性为归宿。这也是实施大语文战略的目的所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为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略的做法和思考,不足之处,敬请同仁批评指正。

第五篇: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方水中心学校

龚小琼

浮生若梦,红尘易老!一转眼,我在语文教学岗位上已工作了十二年。时间越长,困惑也就越多,简单整理一下,把最困扰我的几点罗列如下,偏激不当之处,还请张老师不要见责才好:

其一,语文教学的康庄大道究竟在何方?回顾这十二年,我好像跟风学了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如目标教学法、洋思中学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愉快教学法以及现在搞得轰轰烈烈的尝试教学法。但现在,我却不知该怎么教,教什么了。我总是忙着跟随着专家的足迹,拾人牙慧,但却把自己给跟丢了。总觉着这几年我是不进反退了。

其二,语文教学该不该给其他科让路?从私心和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我肯定想让学生多学点,提高语文教学成绩和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语文学科的特点(即使不怎么教,学生成绩也差不到哪里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现行的考试制度,似乎都说明语文就该少花点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足够的精力去应付数理化和英语,提高总成绩,顺利升学。但这样的话,很多要求就无法落实,很难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其三,能否给老师提供一套操作性强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作文教学教材?我们很多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都很随意、盲目,这就直接导致了作文教学难如人意。

一直以来,我都把张老师当作一位宽厚的老师,所以趁此机会把我心中的困惑呈现给你,请原谅我的莽撞!

下载语文在语文之外——我的困惑、思考与创新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在语文之外——我的困惑、思考与创新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在语文创新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我在语文创新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摘 要】创新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没有创新,教学就没有持续性的发展和进步。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本文所阐述的就是这个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梁玉芳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教育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等都有了崭新的变化,致力于学习方式转变的种种努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困惑和思考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困惑和思考 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就存在不少困惑,学习之后,有不少感触。 (一)学生的困惑和误区: 1、学生们一拿到语文阅读题,第一感觉就是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不知......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和思考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和思考 作为一名老师,在教学中,我努力地耕耘着,默默地奉献着。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我享受着语文教学带来的快乐,享受着同学们学习语......

    创新语文教学实践

    创新语文教学实践,提升语文应用能力 湖南省长沙市财经职业中专 刘乌沙 我校是一所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我们根据财经类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语文......

    新课程下语文知识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新课程下语文知识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一、困惑: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课标”)指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要求7~9年级学生“了解......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 【摘 要】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广泛的教学改革活动,以期通过提升教育水平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推荐五篇)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 小学语文是对学生语文素养及交流能力的培养,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颂扬。对现有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创新,就是对我国内在语言文化的一种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