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与语文
我与语文
我和语文可谓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得从我小时候说起。
小时候的我犹爱爱电视,但不只看人,我看的是屏幕下方的字。因此,尽管年纪不大,我认识的字却不少。当我妈限制我看电视时,我又爱上了看书,从书中,我懂得了真善美,知道了许许多多等待我们去探究的事。我什么书都会看,但我从不懂得感受书中优美的文字,所以,老师点评我的作文时,说过,叙事精彩,话语流利,但并不美。这句话给我影响很大,之后看书有点“强迫性”的看那些写景的文章。尽管看过后,水平有些提高,不过写景的作文一直是我的难题。
因作文的关系,我爱上了语文。语文并不是我想得那么简单,它拥有无穷的奥秘,每个字都有它存在的特点。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华佗故居成列馆的事。
这说的是一个外国参观团慕名来故居参观,见陈列的匾额上书写着四个大字:“华佗再见”。外国朋友问翻译这是什么意思。翻译就用英语给他们解释,“这是中国的四个汉字,意思是„拜拜,华佗!‟”外国朋友听了很奇怪:华佗这么伟大,为什么要和他说再见呢?翻译也摇头不知为何。
其实这里的“华佗再见”就是“华佗在现”的意思,表示故居陈列馆形象的反映了华佗生前的情况。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现”。这种现象在古汉语中叫通假,就是本来该用这个字而错用了另一个字来代替。从前的我不喜欢文言文,自从看了这个故事后才感到我国汉字的奥妙。
我的字写得不好,错别字也有很多,但以前的我并不重视这个问题,那时,我认为是人就会写错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后来,我发现错别字会影响人际关系,闹出笑话。所以我下定决心,要改正错别字。我发现写错字的原因有:一是形式错误,包括部件相似;二是同音错误。因此,要避免写错别字就要学会区别形似字,学会区别同音字。发现这个规律后,我写错字明显减少,连做事业细心起来。
语文改变了我,我也喜欢语文,相信语文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定会起到不小的作用吧!
第二篇:我与语文十二年
语文学习十二年
如果还是在高中,我会这样开头:
“有人说,语文是一位老者,使人品味沧桑,铭记历史,珍惜现在。
有人说,语文是一座桥梁,使人沟通无限,拉近距离,创造永恒。
也有人说,语文是茶,语文是水······的确,语文在人们生活学习中扮演了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很难想像没有唐诗的韵味,没有宋词的节奏,没有这一系列文字的传情,这个社会,这样的生活会是怎样!功利点说,对于刚经历高考独木桥的我们来说,语文的存在,改变了我们的人生,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现在已经是大学生,还是写点自己想写的东西吧!
“语文学习十二年”,看着这个题目,我木了,不是无语可说的尴尬。而是,话语太多,无从下口的痛苦。我又爱又恨的语文呀!我该怎么来述说我与你那十二年的往事,我又该如何表达对你那份独特而又深刻的情感。想当初,时而幸福的依偎在你的怀抱,时而又对你恨之入骨,时而却又和你一起分享小小的幸福。如此反反复复,离离合合,悲悲喜喜,结合着一个个故事、一段段情感和那些日子。我发现我真的爱上你了,语文!
相识的时光总是快乐的,记得第一次在班级大声朗读课文后得小红花的幸福,及老师同学投来赞许的目光,我对你笑了;记得在课堂上回答出“唐宋八大家”后的骄傲与自豪,你对我笑了。那段青涩的时光,你带我漫游童话世界,伴我深海探险,让我懂得谦让、大度、礼貌,让我认识了爱迪生、牛顿、达芬奇,教我如何成为一个男子汉!你让我懂得很多很多,渐渐的,我发现我已离不开你······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俩成为最好的朋友,虽然这个时候我已迷恋上足球,篮球。但是我已习惯深夜的时候与你共同深思黑暗的寂寞与虚幻的浪漫,最后,再一起相拥入睡。我已习惯把写给某人的信,以你的角度去修改、填补,那一张张作业纸的甜蜜,我仍珍藏。我可爱的语文,你总是在我思念的时候给我无限的灵感,总是在我寂寞的时候给我带来快乐。突然发现,在不经意间,你已不再是那死板规则的书本,变成了我的天使,伴我左右,与我同行。
晃眼,我带着惺忪的睡眼,步入那神圣的高三殿堂,虽然我还是那么深深地迷恋着你,时刻与你相伴。但是我发现,你已经变了,变得那么残酷,变得那么现实,变得那么陌生。每当试卷下来,那冰冷的分数似乎将你我的距离越推越远,直至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我站在雨中冷冷的却带着笑的对你说;“我想咱俩就到这吧!”看得出来,你很委屈,其实我也很是不舍,我只是想尝试没有你的日子,我只是想去逃避一个给我无限伤痛但我却曾今深爱过的人,我想换个思维方式,我想,我想离开你了!
带着复杂的心情,我选择了一路北上,离开拥有你的那片回忆,离开那个承载梦想的地方,没有一点不舍,没有丝毫的留念。
车至深夜,已到陌处,耳边那有规律无节奏的响声无限循环,偌大的车窗,也只是偶尔飘过几点人间的烟火。手,杵着头,很空,犹如这深夜一般,没有边界。想起了谁,却也只是断断续续。忽冷,于是拿下包想找件外套,翻至深处,一本已经很皱的书被压在最底面,抽出来,上面写着“二零零九年六月六号”,没有诧异,只是心中暗暗地说:“嗯,原来你一直都在呀!”
我与语文十二年,执子之手十二年,每每想到这,总有很多浮现出来,或许甜蜜,或许伤痛,或许希望,或许梦想······
她就是语文,她一直都在,即然这样,那就继续吧!
第三篇:窗前我与语文同行
窗前我与语文同行
语文是一座山,巍巍挺立的是从古至今的尊严;语文是一条河,连绵流淌的是上下五千年的智慧;语文是一幅画,色彩斑斓的是古仁人的追求与向往;语文是纯洁的天使,挥动着洁白无暇的翅膀指引我们进入语文的天堂。
她的美丽,她的神秘,她的魅力,无时无刻不在激发着我们对她进行探索,让我们有了“欲穷千里目”的豪情,见识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也看到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游子在外的思乡之旅。语文,她能带我们穿梭于各个朝代,见识到许多、听到许多。从语文中,我听到了嵇康绝名天下的《广陵散》;看到了乱世中,群雄纷起,逐鹿中原;见识到了在金戈铁马的战场。无论多么遥远的年代,我都能从于文中看到、听到。她能带我与民族领袖一起伫立于橘子洲头,指点江山;能带我与三国第一谋士诸葛孔明一起谈笑论天下;能带我去清朝亲眼见识到那残酷的几龙夺谪,能带我一睹四大美女的容貌。她能带给我的太多太多了。她是我心灵的美好,是一个能带给人们无限遐想的精灵。
小桥流水的是语文;天光云影的是语文;沧海桑田的是语文;金戈铁马的是语文。语文,所有学科中最有人情味的学科,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她也是学科中的伟丈夫,带我们去傲视天下。一杯酒,一首诗,一幅画,一杯茶,哪样不是语文?只可惜,现在真正爱文学的不多了,而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也不多了。楼兰,古时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可现在呢?唉!真让人痛心啊!
语文是真诚而哲理,是美丽而善良,是正义与宽恕。让我们一起拥抱语文吧!拥抱真善美!一起来填满心中的空虚吧!
我站在长倩,望着天空中那一轮皓洁的月亮,月光照耀千里,真是静影沉璧。晚风吹来,树木发出“沙沙”的声音,花儿也随风摇曳,香气一传千里。我看向手中的书,心想:语文啊!我已放不下你了,该怎么办呢?你是我心中的净土,是沙漠中的清泉,是滋润春天的雨露,是冬日的眼光,是我心灵的依靠。
一阵书香,满室书卷气,真是墨香飘万里啊!窗前我与语文同行,我与快乐同行,我与智慧同行!语文啊!我与你同行!
窗前„„
每当下雨的时候,我总是跑到窗前去看,品味那些回忆。
其实,我是不喜欢雨的,只是自己常在窗前看雨,让别人误解。每当看到水滴碰在一起滑下,或是听到雨打在玻璃上的声音,总让我想起那天。六年前,一个冬天,父亲带着我去医院看母亲。那是我第一次如此靠近一个绝症病人。而且,她就是我的母亲。生活的独立让我有着不同于同龄人那样的成熟,这种成熟当时在告诉我:“不要哭,不要多说什么,让母亲好好休息一下。”
父亲坐在病床边上的沙发,和母亲说了会儿话,看着她睡着。我实在看不下头发掉光,无力的母亲。床边那些机器让我害怕,不能多看。因为我怕它们在我眼前突然停止。我就一直看着窗外的雨发呆,看着雨滴,贪婪的听着它的声音。我站在窗前,站了好久,父亲总到我后面说:“孩子,这些会过去的,过一段时间,你就不用为这事发愁了。”我明白他的意思,就是母亲会离开,随着时间我会慢慢忘记,不会再有希望她病能好的时候了。这些话对一个孩子来说又残忍又难懂。但是父亲知道我懂,也是为了我好。我沉默着,离开了窗前。我走到医院的棕狼,看着窗前的雨。我哭了,泪水和窗外的雨一样,往下滑,沾湿了我的衣服。它们与窗外雨的区别就是它们没有声音。我不会哭出声。不知为什么,我突然好累,蹲下靠着医院冰冷的墙上睡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醒了。再次站到窗前,太阳慢慢的出来,地上都是雨水。我回到病房,看到父亲睡在沙发了,他眼睛肿了,也哭过了吧。我拿出手机,有父亲的短信:“孩子,回家吧。我今天不回去了。”我走到床前轻轻地吻了一下妈妈的脸,她会感觉到得吧?外面的地依旧很湿,但阳光会赶走天空的眼泪、让它只剩下回忆,地很快会干的。
我也一样,不需要留下任何伤痛。不是因为我不想念母亲,而是生活走的很快。我不想停留在过去的悲伤,是留下雨水的回忆。到窗前看雨我不会哭,因为它们告诉我,母亲到了一个更好更美的地方,我应该笑。一刹那,我突然看到母亲和我在一起的那些日子,难忘的时光。这些回忆和窗前的雨一起被放出、被美化。我的袖子又湿了,不是难过,而是感动。窗前依旧会有阳光,晒于你的悲伤。
窗前„„
窗前,灯光依旧,想必你们还在辛苦工作。从我有记忆起,父母便是早出晚归,为自己的公司辛苦工作。公司一年一年的成功,你们却一天一天地衰老。头上的白发时清晰可见,满脸的疲劳也无法掩去。新的一年,窗边的你们为何还是如此劳累。
回想“十一”,三人一同送客户回扬州,也一同游览了搜西湖。第二天又赶往南通,参加员工的婚礼。两天晚上,你们的鼾声是如此深沉,我的泪不禁流下。
今天,面对窗前的你们,心中酸痛。对于你们,似乎辛劳已成为习惯。我曾多少次想劝劝你们,却总是欲言又止。回到自己房间,望着窗前的小石膏狗,蹲坐在那儿,与我一同流泪。石膏狗是母亲到外地出差时带回的。那时我还未入学校,便总是拿着它玩,不知不觉,狗尾巴就掉了,不知掉在何处。你们帮我找了好久也未找到。或许这也是天意,因为这件事,你们伴我玩了少有的半天。
与你们一同开心的时刻总是历历在目,却又是如此稀少。你们的辛劳使你们总是忘却,忘却时间,忘却快乐。
与石膏狗一同侧望对窗,灯光依旧,你们依旧在忙碌。对于这种情景,我似乎早已习以为常,却总是感受颇深。走到他们房间,刚想跟他们说:“不早了,该休息了。”却被母亲打断:“儿子,你早点睡吧,明天还要上学呢!”我心中荡漾,觉得更应该休息的应该是你们吧!窗前灯光依旧,希望你们早点休息吧,毕竟你们太累了
窗前„„
瀑布千寻,冷烟潭满。清冷的雨夜,窗前那抹人影却似照亮了我生命中的所有温暖,不再孤寂。——题记
年少的时光,就像一阙酸甜的歌谣,放任我们倚坐在无台的栏杆上。本来我不懂得珍惜和爱护,是她,窗前的她,电量了我的生命与青春。
花开花落,多少风流年少。去年,脊柱侧弯这个新名词挤进了我的生命。当那个医生告诉我们,也许要用一把锋利,寒光透骨的手术刀划开我的整个背部,向脊柱上胡戈尖锥般的钉子时,我懵在了那里。我无法想象那是一种何等的痛苦。
新月一抹,星光万颗。我坐在阳台的秋千椅上,看着窗内那抹焦急走动的身影,是母亲!她打了很多电话,我看见了,她是不希望我手术,因为一个不小心,或许我下半辈子就再站不起来了。我走到窗前,看着同样站在窗前的她,看着她帮我找别的方法治病。她在窗前拥着我叹息:“宝宝,妈妈会爱你一辈子,即使你站不起来了,妈妈也会照顾你一生一世。” 风声很像乱石间的水流,琴儿一般,发出喁喁细言。我倚在窗前,很想哭。
有些事,譬如过大的压力,总能轻易打破一个人心里脆弱的防线。我又有了抑郁在,几欲不想活下去。这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承受不起。风声高雅,罗兰花瓣自菲菲。我几乎就想放弃自己。可是,窗前„„她哭得很伤心。“我也有感到难过,有压力的是偶,你不用管我„„”呜咽未停,“你吃药好不好,抑郁很容易治的„„你不能只为自己而活,你知不知道,你放弃自己,有多少爱你的人会悲痛欲绝„„宝宝„„你不要这样„„”
窗前,水波荡漾,天上地下,满是星光。我再难压抑自己的情绪。对望的两个窗前,两个人的伤悲与幸福平等,与痛一致,与一朵花的开放一致。
很多事,明知它曾经是错,但只要有挽回的余地,便值得珍惜。窗前的那人告诉我,这世上没有未完的故事,只有未死的心,每个人,都是一种珍贵。再立窗前,我因着她而明白,人的一生不可能像四季般坦然,也许在同一处扭曲,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创造了加速度。
窗前„„我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爱,懂得了您的心情。我爱您,母亲。
窗前„„
淡淡的月色下,一切都是那样安静祥和,唯有那一扇窗中透露出淡淡的灯光,还有一个默默地背影„„
初三的学习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了,体育这座大山重重地压着我喘不过气来。800米的跑步时常令我心惊肉跳,我很少有勇气跑完全程。然而你的一番话却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坚持,何处是目标。
现在每天我在爸爸的督促下要绕小区跑四圈,这对我来说可是一件不轻松的事。
我拖着疲惫的身躯穿梭于花丛树木中,凛冽的寒风直钻进我的鼻子、袖子和嘴巴,让我握紧拳头,硬着头皮向前迈开步子。三圈跑下来让我感觉浑身没劲,脚像是被灌了铅一般沉垂垂的,使我不得不停下来喘息片刻。
我抬起头,做深呼吸,却望见本是皓洁的月色仿佛是要被乌云吞噬般,让我的心情也蒙上一层灰雾。再看了看我家的窗口,有一个人影出现,是爸爸!我弯下腰,两手撑在双腿上,作吃力状。爸爸打开窗,探出半个身子,大声并用严厉的口气吼道:“我告诉你!就你这样半途而废,是不会有进步的!跑了也是白跑,练了也是白练!你自己好好想想吧!”说完就“砰”地关上了窗,熄灭了唯一那盏微弱的灯,把我孤身一人置于地狱般的沉寂中。
我的脑子中不停播放那段话语。“半途而废”这个词就是形容我现在这种情况的吧?我这样的练习有意义吗?我的成绩会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半途而废”而提高吗?爸爸为什么会在窗前看着我跑步呢?我想爸爸的语气已告诉了我答案。
我卸下沉重的外壳,绷紧了神经,迈开脚步,享受着耳边呼啸的风声,享受着独自一人被如水月光浸湿的快乐,享受着每一次跨出步子,“啪啪”的声响在楼道间来回穿梭的静谧。因为我明白了只有自己想把成绩提高,去享受、去突破自己的极限,才有可能有收获。半途而废是世界上最愚蠢的做法。
当我再次抬头看那扇窗时,仍有淡淡的灯光在闪烁,犹如天上点点的繁星,为我在月色中指明方向。
窗前,使我明白了终点不是用来看的,而是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窗前,使我看到了一双充满爱的眼睛; 窗前,我奋力奔跑的身影,那盏灯光照亮了我的路途„„
窗前„„ 窗前架着一台小型的小提琴,微风拂过琴弦,我仿佛听见了动听的乐曲,思绪随着音乐飘回了很远的地方。
五岁那年我第一次拿起了小提琴,当拉下第一弓时,那刺耳的锯木头似的声音充满了琴房,一直以来对于小提琴美好的憧憬破灭了一半。天啊!这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乐器吗? 可是一旦开始了学琴便不能放弃。每天我开始定时在窗前演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的琴艺有所提高,能完整地拉出一首快乐的乐曲了。
一次,在不经意间,我发现每次练琴,对面楼里的一个老人总是爬在窗台上听我拉琴,那是我的三外公,他的表情是快乐的,舒心的。我心中一振,发现,原来我的琴声给别人带来了快乐。
三外公后来到我家做客时,送给我这把小型的小提琴,说:“囡囡啊!你要好好拉,外公很喜欢你的琴声的。”我听后,很开心也十分感动,原来有人欣赏我的琴声。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三外公不再爬在窗台上听我拉琴了,我觉得很惊奇,便问了妈妈。妈妈说:“你三外公在下楼时摔伤了腿,只能躺在床上,你有空去看看他吧。”什么?怎么会这样。我心中暗暗想着:“我要用琴声去减少三外公的痛苦。
那天开始,我开始更加卖力,用心地演奏,想到三外公不再疼痛的表情,我便有了一股动力。几个月后,我再一次看见三外公的身影出现在窗前,我开心地笑了,三外公看到我笑了也调皮地做出了胜利的手势。这时我发现,我的琴声已不单单传达出快乐,还能给人一种力量,传达我的爱。
窗前的小提琴依旧散发着原木色的光泽,对面的老人依旧准时聆听我的演奏。
窗前所能看见的已不单单是简单的风景,而是一位老人对一个女孩的鼓励和支持,用爱沐浴她成长,还有一个女孩对一位老人的关心与爱,用琴声给他带去温暖与快乐。
窗前„„ 那夜窗外的月光真皎洁,窗前的您真新时期;窗后的我真感动。那种温暖的感觉至今仍记忆犹新,那份窗前的美好至今还历历在目。最近学习很忙,数学的错题有好几次没有做了。上次想叫妈妈帮我抄下题,她总说忙,迟迟没有给我做。
夜深了,此时,我已躺在床上,准备睡觉。明天虽然是周六,但一早还要去上课。“咚”突然母亲的房间传来了响声。“你怎么还不睡啦!吵死了,还让我睡觉吗?”刚要入睡,突然被搅得睡意全无。“对不起,不小心弄到笔筒,你睡呢”传入耳中的是妈妈略带歉意的回答。此时夜静极了,我却依然睡不着,刚刚的声响扰乱了心情,而且还不时听到妈妈房间传来的小声音:提笔,放笔,翻页„„
睡不着觉的我有一股莫名的愤怒,“怎么说了不听的啊,中短波啊,我怎么睡觉啊,真是的,我倒要看看在干嘛,真是的。”
我越想越生气,于是立刻坐了起来,鞋也没有穿,径直朝妈妈房间走去。
“你„„”刚想张口,却突然发现妈妈在窗前抄着什么,很认真,很仔细地抄着什么,而旁边放着的,正是我这几个星期的数学考卷。我突然明白了。妈妈平时没有时间,所以现在晚上抄,她希望抄好了,我双休日就能做了。窗外的月光突然变得明亮皎洁,窗前妈妈也突然好像充满了亮光,满身“无私”的光环。“你怎么出来了!”妈妈的面容略带疲倦。“哦,没什么,你动作轻点„„还有„„早点睡觉吧。”我没有了之前的生气,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感激和歉疚。
窗前的您,是我最伟大的母亲。
窗前,我收获了爱,收获了感动,收获了一份我心目中最美好的心灵
窗前„„
从我的卧室窗口向外望去,是一片工地。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土地;三年后,这里矗立起了高档住宅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仿佛会魔法,他们可以把平地变为高房;把烂尾楼变为繁华大厦。他们天天出现在我的窗前,施展着这样的法术。我看着窗前土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不禁想写这篇文章来记述这群人。
他们被称为外来务工者,穿着廉价的用边角料做成的,卷了边的西服。脚上一双沾满花色油漆的烂皮鞋。他们的头发总是那般凌乱,双手总插在口袋中,透露着十足的痞子气。早晨走在路上,会见到他们在小摊上咽着干巴巴的馒头,而他们的吃相是那般狼吞虎咽,似乎白馒头就是山珍海味。
三年前的我不愿意靠近他们,我瞧不起他们。我始终以一个骄傲的城里人的眼神高傲地看着他们。父母对我说:“你错了。既使他们是那么不入流但你别忘了,他们是这个城市的建造者。”
没错!他们用双手建设起了上海的高楼大厦,上海的繁华离不开他们的劳作。也许他们挥汗如雨的动作换来的不过是微薄的红纸币,但这也换来了一座座楼房的拔地而起、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
坐在卧室窗前,透过窗户,我,看到了他们。他们有的运送着泥沙,有的在涂着油漆,他们者辛勤地劳动着,在这样寒冷的冬季,他们的双手都被冻得通红,而他们却没叫一声苦。他们身上穿着的仍旧是我看不惯的服式。但此刻,我对他们没有心怀厌恶,反倒是有一些崇敬。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奉献出了自己的劳动力,他们是值得我们为之鼓掌的!回想起每天傍晚,窗前总会响起民工们换班时的歌声。那歌并不好听。曲调庸俗,不高雅。但他们总唱得很尽兴。而我每天却也饶有兴志地听着。
窗前民工的身影,窗后写文章记述他们的我,画面在这一刻定格,形成一个极其和谐的瞬间。
窗前„„
写字桌前的那扇窗,是我心灵的栖息地。透过那扇窗,柔美的阳光照射进来,洒在我身上,和风吹过,撩起了我的发丝,透过那扇窗,我能看到大大的世界,那些美好的“镜头”尽收眼底,不亦乐乎。
住在底楼的我,窗前便能看到小区中的人们,那些细微的镜头自然而然地被我捕捉到。凡是留下的,都逃不掉珍藏在我的心底。
那一天,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透过窗子进入了我的视线。他大约一岁多,样子实在惹人怜爱。他迈出小脚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后面跟着一位中年妇女,我才应该是她的妈妈。
一个不当心,小男孩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一下子哭了出来,小脸通红通红的,拧在了一起。我突然发现,他的妈妈竟站在那而一动不动,脚下活像是生了根!她只是张合着嘴唇,男孩似乎听懂了妈妈的话,伸出小手试图爬起来。这时,妇女才走上前去,掸去了男孩身上的尘土,仔细地检查有没有摔伤,随之对他露出了一个坚定的微笑,摸了摸男孩的脑袋。画面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重现,我细细咀嚼、体悟着这其中的人间真情。
那是一个雨后的傍晚,窗子上还残留着些许水珠。两个人影出现在我的眼前。白发苍苍的母亲坐在轮椅上,一位中年男子缓缓地推着车子。
他们停了下来,母亲膝上的毯子悄然滑落,男子马上捡起毯子,盖在母亲身上,动作是如此利索。他凑到母亲身旁,嘴唇微微翕动着。母亲的嘴角也画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嘴角旁的酒窝深陷着。男子时而用手指指点点,母亲的脸庞渗出了幸福的情状。他们继续向前走去,猛然间,我发现男子的背上有一大块水渍,衬衫紧紧地贴着他的后背„„母子二人的身影渐行渐远,却在我的心底幻化成了永恒。那个雨后傍晚分明没有彩虹,我却透过窗子,看到一道最美的彩虹挂在天边„„
窗前,是一幕幕感动的场景。这扇窗早已不是一扇玻璃,透过它,是人们的心灵之窗,盛满了真情。
透过窗户看世界,空气中弥漫着爱的味道,让我欣喜若狂。每一个人影的跳动都会带来我的心的悸动。这些画面的美丽也早已不在其本身,而在于把人性的美丽化作永恒的瞬间。
窗外„„
这是一扇再普通不过的窗,和太多家庭一样,它有着僵硬铝合金线条的窗框,出于安全角度安装的几根铁栅西半球的边缘处带着驳驳锈斑,窗户玻璃上蒙着一层永远也擦不干净的灰尘。女孩坐在窗前,无意识地抚弄着冰凉的窗框,呆呆地出神。
在她眼里,这是一扇锁住她的心的窗,是让她在日复一日的考试作业中麻木的牢笼,是隔绝窗外精彩新奇世界的帘幕,她看着桌上越来越高的书堆,强烈地渴望着逃出去。
终于难以忍受,她在父亲不注意时偷偷离开了家,冬于的夜晚无情而冷漠,她抬起头望着成千上万个明明灭灭的窗口,又感到后悔迷茫起来,随手拦了一辆出租车,坐了进去。“去哪里?”司机拍了一下方向盘笑着说,这么晚仍在工作却看起来心情很好的样子。女孩想了想说:“东方明珠!”司机笑得更厉害了,从后车镜仔细地看了看女孩:“小姑娘不应该在家里好好读书吗?跑那里参观哦?”女孩低声说了句“要你管”,把头转向了窗外,看着自己熟悉的地方离自己越来越远,一丝抛去一切的兴奋混合着隐隐不安在她心里蔓延开。“几年级了?”司机仍是笑吟吟地问,“初三”。女孩回答,对这个短语充满了排斥。“我儿子也在读书啊,不过才小学三年级,现在的小孩子很苦啊,比我们大人还苦„„”司机喋喋不休地自言自语,女孩看着窗外越来越繁华的景色,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感知外面的世界,完全没有注意司机在说什么。“你看我们出租车司机,真的很辛苦啊,看到客人一个个在各种地方下车,自己却哪也不能停,一天到晚地跑。”女孩在这一刻产生了与他同病相怜的感觉,饶有兴趣地问:“那为什么不找机会不做了呢?”心里暗语:“就像我一样。”
司机又笑着拍了拍方向盘:“这就是责任啊,人在社会上什么都能缺,责任感可不能缺。这世界上违背我们意愿的事多了,哪能说不做就不做了,像我儿子,我知道他读书苦,但做学生是他的责任,就像做司机是我的责任一样。”女孩看着窗外,瞬间就涌出了眼泪„„ 如今,这个女孩正坐在考场,写下这件事,她在那一刻终于明白了每个人心里都不得不安装的那扇窗是什么,那就是责任。也尽快回到了家,坐在形形色色的窗前,我们总被外界的陌生景色所吸引,然而到最后你才会发现,只有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才能看到真正美丽的景色,在责任这扇窗前,我们拥有的不是学生,而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使命感。
窗前„„
深夜,窗前,细雨。我打开窗户,黑暗中伸手不见五指。呼的一阵夜风从我指间指过,面对窗前幽幽的细雨,我陷入了无尽的遐思之中„„ 春意无绝 暮春,夜晚,风雨。官途失意的你,孤独地坐在窗前,依着几案,望着雨夜中隐约可见的弧月,思绪绵绵。难以入眠的你,无奈,提起酒壶,品尝着香醇美洒,体会着对影成三人般的孤寂。醉了,你醉了。感受着窗外吹入的丝丝春风,聆听着窗前绵绵春雨,你时而摇手,时而微笑。于是你吟诵出了那句千古名名: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意无绝,无绝春意。家愁悠悠
盛夏,雨夜,思家。身处巴山的你,远眺着千里之外的家乡。不知父母可好?不知妻儿怎样?不知邻里乡亲过得又如何?自言自语的你,思家心切却无法归去。此时,巴山的雨越来越大,你站在窗前,听着窗外雨把芭蕉的节奏,看着窗前火烛闪烁的身姿,不禁感叹: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家愁悠悠,悠悠家愁。国恨忧忧
陋室,大雨,国恨。你忧国忧民,从来不把自己的遭遇作为抱怨,而化为诗作。现在,面临着磅礴大雨,你依然如此,即使大雨冲走了茅屋上的茅草,即使大雨肆虐着你那简陋的屋舍,即使大雨惊醒你那正在熟睡的孩子。但是你却由此联想到了举国百姓受苦受难的情景,你想挽救这一切,却发现自己微不足道。“安得广夏千万间„„” 国恨忧忧,忧忧国恨。
不经意间,我的思绪已经回到了现在。窗前,仍是漆黑一片,细雨却停了。我望着天空中渐渐显露的月亮,放出了一丝丝微微的光芒。同样在窗前的我,在结束了黑暗中的遐思之后,迎来了点点光明!
窗前„„
锈迹斑驳的窗,一成不变的唯有那穿透玻璃的炙热阳光。映在桌上,映在房间里,映在我的脸上,随血液流淌过全身。
很小很小的时候,这扇窗还很新,看上去很是漂亮,每天总是一会儿我会坐在她的身旁,仔细端详着她那美丽的面孔,和煦的阳光透过她的心扉,温暖得抚摸着我的脸颊。又一次我在窗前玩耍,她就仍是伫立在那里,静静地似是在向我微笑。我调皮的站到一个皮球上,也不知是从哪里学来的。大概有这么两秒钟吧,胜利的喜悦滑过我的脸颊,溜上我的嘴角。嘴角的花朵即将开放,我缺“噗通”摔了下去,将花未花的喜悦也就凝结在脸上,被淌下的泪水打湿了身体。她脸上的笑容也瞬间凝结,换之而来的是惊恐和不安。我不知她是怎么过来的,依稀记得恍惚中有两只温热的手将我托起。她的温度,随着我的血液流淌遍全身。窗前,阳光的湿润。
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那扇窗开始有了点点的锈迹,黑色的窗框开出了橘红色的刺眼花朵。我也不再是每天坐在窗前仔细的端详了。有时甚至是逃避。离开那扇窗,离开那窗前炙热的我无法忍受的阳光。
自此,窗前那白色的窗帘就从未拉开过,一直闭陇着,隔绝了一切的阳光和潮湿。房间里也应此而变得寒冷起来,那种寒冷慢慢刺进我的骨头,侵蚀着我的身体。
一日在窗前苦读,书桌上堆积如山的试卷和作业仿佛也是压在我的心上。我撕过纸,摔过笔,咆哮过,尖叫过,却仍是无法平静下来,这时的我犹如一个嗜血的战士,房间里的一切都是我的敌人。
突然,书桌上闪过一点跳动的光影,跃上我的掌心,接着便是大片大片的阳光洒了进来。兴许是窗户没有关好吧,和暖的风抚起了窗帘,更多炙热的阳光灼烧着我的身体,奇怪的是内心却平静下来。才明白,她从未变过。她的光芒,掩去了所有书桌上的烦恼,移去了我心中的大山。
窗老了。阳光不会改变。
母亲老了,她的爱却一直滋润着我,从未改变。和煦的阳光透过那锈迹斑驳的窗,我坐在窗前,仔细端详她美丽的面孔,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随着血液淌遍了全身„„
窗前„„
窗前,一片空旷,父亲在叹息,爷爷在伤感。我,落下了泪。不错,这是值得的,为了这棵枇杷树。四十年前——在这间小屋子,迎来了一个小生命,爷爷喜得贵子,初为人父的幸福溢于言表,邻居作为贺礼,送给爷爷许多东西,和一颗枇杷树的种子,爷爷信手将种子埋在天井里,给它浇水施肥,父亲长大了,枇杷树也长大了。听着爷爷的叙述,我仿佛看到—— 窗前,一株小苗,正努力地长着。
过了二十几年——这件小屋子,又迎来了一个生命。这次,是父亲初为人父。我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小时候,我淘气得很,和爷爷玩捉迷藏,总是躲在枇杷树里,看着爷爷焦急地寻找,我双脚倒勾在枝干上,头下脚上地扮鬼脸吓爷爷。而枇杷树总是很好的扮演着它的角色,微风掠过,它轻微地抖动,使我安稳地坐在它身上。一个又一个宁静的下午,就是这么过去的。回忆着过去的美好时光,我仿佛看到——
长长的树影,小小的人影,紧紧依偎在一起。又过了几年——枇杷树结果子了,绿色而茂密的叶丛中,一个个黄澄澄,饱满的枇杷挂满枝头,奶奶一边惊呼“从没结果这么大的果子”,一边和我一起摘果子。我用竹竿将琵琶捅下来,奶奶用篮子接。突然,一个果子径直向我头上击落,我不躲,只是仰起头,张开嘴,琵琶径直调入我的口中,狼吞虎咽地一阵乱嚼之后,我连皮带核一起带进肚中。这可吓坏了奶奶,一边训我“乱吃”,一边急着要带我看医生,我微微一笑,却明白这是最好吃的琵琶。因为。窗前,已不是棵枇杷树,是我的长者,和朋友。
去年——由于旧房扩建,枇杷树被列为拔除的黑名单,我哭着抱着,不许他们带走,怎奈我的力量是如此之小,锯树的速度又是如此之快,只是一眨眼,没了。
那已习惯有树影的窗,破了;那已与树做了多年邻居的紫罗兰,谢了。
窗前,什么都没了,窗,也没了。
今年——房子已建好,天井虽变小,却仍有一块方寸之地,我望着新装好的窗,反射到外面的光,幽幽的说:“爸,爷爷,我们再种树吧。” 年逾古稀的爷爷,进入不惑的父亲,眼里顿时有异样的神彩,我对着窗外,笑着说:“这里种„„”
祖孙三代,相视一笑,望着窗前,似乎又有那绿色的树荫,和浓浓的回忆。
第四篇:我与语文高一作文
我与语文高一作文
我与语文高一作文1
说到语文,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它除是我们从小就要学习的一门课程,还是只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母语,我们与它有着无比亲密的关系。
虽说有着无比亲密的关系,可是它就如同母亲一样,该严的时候还一点都不放水,所以我们学习语文,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状态。
还记得刚接触语文的时候,有着无比开心的心境去学习语文,本以为这种状态会一向持续,可是因为学业的日益加重,年龄的不断提高,我们渐渐地失去当初对语文的憧憬,剩下的就只是满腔的无奈。
直到3年级的一次语文测验,我再一次跌入无尽的深渊,可是这一次我没有在失望,恰好相反,我对语文又有新的认识,这些都是父亲严厉的教导起作用。
从那一天起,我不再失望,决定将语文重新的补起。
于是我开始很多的阅读作文书,作文报等书籍,因为我明白,要学好语文,就要积累一些优美的好词好句,还要对那些句子进行摘抄,所以我只要在看书的时候,旁边都会有一个小小的笔记本与一支笔,以便摘录。
还有就是对课文的掌握程度等等,这些都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只要对这些都没有问题,那么考高分就是迟早的事。
直到那年的一次统考,我十分成功地得到我梦想的分数,为此,我感到浓浓的成就感。
在以后的学习中,虽然与它有很多的摩擦,可是我还是坚定地挺过来,在往后,应当更加努力地学习语文。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它让我们的生活如此美妙,每一处都充斥着美丽的气息,此刻的我真的很想说“语文你真美。”
我与语文高一作文2
语文,是一阵灵动的雨,洋洋洒洒,把美妙的灵气铺满整个大地。
语文,它不是鲜花,却比鲜花更美;它不是露珠,却比露珠更亮;它不是青松,却比青松更永驻;它也不是博物馆,却比博物馆拥有更多的奇珍异宝,令人兴奋。它是一门学科,可是,在语文这个小小的学科中,我却看到了万紫千红的大千世界。
不知谁以往说过这么一句话:语文就是生活,学好语文,就是掌握好了生活。可见,语文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语文的灵感。学语文,缺的不是灵感,缺的只是一双会发现灵感的眼睛。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是一首诗,动人而又美妙,只要我们常用手中的笔,写写画画,那么,你会发现,生活处处都是一首歌。
语文的历史,可追溯到千万年前,从人类会说第一句话时,语文就诞生了。从盘古开天地,到孟姜女哭长城,语文借用它那神奇的本领,使这些伟大又感人的传说流传至今。语文在前进,人类在发展,它必定能够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理解本事。让我们加倍学好语文,踏上这个社会,理解这个社会。
你瞧。古人囊萤映雪,凿壁偷光,不都是为了学好语文吗?而我们近代,鲁迅、冰心等一大批人用他们生花的妙笔,或讽刺旧社会,或激励后人,这不都是语文的魅力吗?
语文的魅力,使一字一句,如精灵般溶入我的脑海。它让我明白“不是每条眉毛都会皱成疾苦”的真谛,它让我铭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哀叹,它更让我看见“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日何时照我还”的美境与期待……
我与语文,早已成了风筝与风的关系。风将我送上天空,我将风衬托得更美。
我与语文高一作文3
我之所以称您为“您”,是因为您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阅历,您包罗万象,从您身上可以了解大千世界,您是学习理解其它事物的基础。或许我没有概括完您的优点,但可以肯定的是,您值得我尊敬,值得我用心去学习,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了解。
或许您早已认识了我,甚至非常了解我。而我呢?我却不是非常了解您,也没有用心学您这们伟大而神奇的科目。小学时,为了考一个好成绩而学语文;初中时。老师告诉我们学语文是为了写文章;上了高中,不久前的一堂难忘的语文课,让我改变对语文的看法,也对语文有了更深刻广泛的了解。我感觉,与其说物理现象、化学原理、生物无处不在,倒不如说语文无处不在。真的觉得以前的语文课上得如此索然无味,都是完任务式的,在学的时候感觉不到丝毫乐趣,真是白白浪费了那些时间。我真后悔,如果我早能认识到,如果我从一开始就用心学您这门课,那……可这是不可能的。
现在后悔还不晚,我从这一刻,决定把您这门课学好。我一定会用心学。就算付出再大的努力和再多的汗水我也愿意,因为我觉得值得。听了我这番话,您是不是会有一丝欣慰呢?您真像一位慈祥的长辈,以前我没有用心学习您,但您却在无形中帮助了我许多,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我的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就算我没有认识到您的重要性,您也没有放弃我,在生活中不经意间您会帮助我,有困难时会用到您,您总是无私付出。因此我要对您说声谢谢,关于以前我对您的忽视我也要说一句对不起。现在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相信您一定会原谅我。
我会用心学习您,希望您监督我,若我做得不好,请您用成绩批评我,而我会将这“批评”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您就看我的行动吧!我一定说到做到,让您看到我优异的成绩!
我与语文高一作文4
语文,文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了考试场上拉分的关键,但它同样是吸引人的。
从小学一年级起,我就与语文打下了永不分离的关系。它每天都出现在我的身边,也令我知道学习语文是多么重要。这不仅仅是中国人的'文化,更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科目。我与语文之间早已不分彼此。
语文正在变得越来越难,语文中那一篇又一篇的散文、记叙文、小说也接踵而至,这更令我们感受到语文的博大精深。我们更要学习语文并学会写作文。因此写作文,这也已经成为了语文中最困难的一点。它也同样需要我们去不断领悟、推敲。但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不断地接受她,走近她。只有肯钻进书的海洋游历一番,并对对方有兴趣,那么才能学好。
如今,我与语文的感情更加浓厚。我也从原来的不知所措变得开始对它有了一定的兴趣。上学期期末考试时,第一场考的便是语文,我心中难免也会有些紧张感,而考试的难度却大大震惊了我。有好多题目竟是我不会的,可我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希望能有大部份的题答案是正确的。而成绩公布后,我却彻底大跌眼镜,我只考了七十二分!这仿佛像是一个晴天霹雳狠狠地打在我的心头。
就因为这个成绩完全拉低了我的平均分,同时也使我的名次在段里或在班里都下降了许多。从那天起,这个分数便一直围绕在我的内心,我对语文也越发地重视了起来。每当我想要放弃语文时,一想到这个分数,我便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这一次的打击不仅仅锻炼了我的内心,同时也是我的一份耻辱,将来我必定要重新用语文来使自己一雪前耻。
同时,这个分数也令我与语文更接近了一步,它让我明白了语文的重要性,开始让我对语文另眼相看。语文,不愧是我们中华的瑰宝,我与语文之间的“爱恨情仇”,也在随时间而不断变化……
我与语文高一作文5
过年,是每个小孩最喜欢的一天,那时小不懂它是什么意思,只知道在这一天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带硬币的饺子,可以收到好多好多压岁钱(虽然最后都是被老爸老妈偷偷拿走了)在那一天,最高兴的就是放鞭炮,先是姥爷拿着一根长棍子,上面圈着好几圈鞭炮,然后点燃后就噼里啪啦响了好久。我们捂着耳朵,跳来跳去,狗狗也因为鞭炮声音太大而窜来窜去。
知道吃完饺子,达人才允许我们出去玩。我和姐姐拿着各式各样的爆竹,在外面玩。我一开始胆子小,点完我就跑出好远,有的是烟花,特别好看,但我由于正在跑,没看到。还有窜天猴,点找了之后“嗖----”飞到天上“啪--”。就这样,即使冻得脸通红,手脚没知觉,仍然玩的不亦乐乎。在小的时候,过年非常热闹,真的很好玩。
现在,随着时间的流逝推移,我们从一个稚嫩的小娃娃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热血少年少女,可总觉得没有以前有活力。过年我们不再愿意玩爆竹,而是窝在家里安静的看电视,玩手机,玩电脑;过年我们不再期待着看春晚,也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学着春晚里的舞蹈跳。明明很滑稽但还是开心的笑;过年我们不再一整晚都在家里陪家人,而是出去找朋友,哥们去KTV玩一晚上。
每当过年的时候,看到楼下有小孩追逐,摔倒了也在笑,我突然觉得他们好傻,明明都摔倒了还笑得那么开心。可是我忘了,曾经的我也那么傻。当听到楼下有小孩在放爆竹,烟花,嘴里喊着:“哇塞!好漂亮啊!”我突然觉得他们好天真,不知道这样会污染空气吗。可是我忘了,曾经的我也这么天真,只想尽可能地多放烟花,因为看不够。
烟花在空中骤然展开,我望着天空,想说:“哇塞!好漂亮啊!”可终究没说出口,我知道,在这座城市中的某个地方,一定会有小孩高兴的对他爸爸妈妈喊:“爸爸妈妈,快看!好漂亮啊!”
我与语文高一作文6
有人说,语文像一杯清茶,沁人心脾,回味无穷;有人说,语文像一片浩瀚的海洋,等着人们去深入探索和发现;我说,语文是一位挚友,将伴随我的一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啊,又忘记了。”很小的时候,大人们总是教我背古诗,这是我对语文的最初印象。那时的我贪玩而没有定性,认为学习语文十分枯燥乏味。
后来上了小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我打开了奇妙的汉字世界的大门。我惊异于汉字的神奇,小小的方块字竟有无穷的魔力,把它们摆到一起就能变成一个个词语、句子,共同奏出和谐的乐章。笔下的一个个字仿佛精灵般充满了灵性,使我不忍心把它们禁锢在方格当中。与此同时,我还爱上了朗读课文,当我用清脆的嗓音把一篇文章或一首小诗读出来时,我陶醉于那优美的韵律中,总是一遍读完还要再读一遍,回味无穷。
再大一些,我已不能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了,于是我便流连于书店或图书馆中,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我就像“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中的养分,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一样。阅读为我展现了另一个世界,我为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而难过,为丑小鸭终于变成白天鹅而欣慰,为《海底两万里》中的冒险奇遇而惊叹……书中的世界五彩缤纷,黑白分明,它告诉我生命的意义,也告诉我生活的方式,教会我该爱什么、恨什么……与此同时,我还认识了许多字,积累了大量好词好句,因此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信手拈来,我的作文总是作为范文在班里展示。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离不开语文。一天不看书,我便感到空虚,荒芜,而一拿起书,我总会感觉手中分量满满,生活也变得充实。在网络科技发达的今天,很多人都喜欢在网上阅读浏览,可我依然喜欢窝在躺椅里,倒一杯牛奶,手捧一杯纸质书,享受这片刻的安宁。
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它是我的挚友,将伴随我的一生。
我与语文高一作文7
小时候,语文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语,我从不与它接触,也不愿与它接触。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语文,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词语。
可是,一切都事与愿违,父亲、母亲、叔叔打小都是语文尖子,我不得不渐渐靠近这个陌生的词语。
从我认第一字开始,就感觉枯燥无味,感觉不到字与字之间的奥妙。每一次,都是母亲耐心教我,而我却若无其事。在我的记忆里,那一次,让我深刻领略到了文字的奥妙。
那一天,天下着雨,一层薄雾似一层轻纱笼罩着大地,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好似唱着轻柔的催眠曲,让大地万物睡着了。我的眼睛出神地望着那雨,‘’啪啪啪……滴滴落在地上,声音清脆,溅出无数颗水珠,似一个水珠编织成的花盆。我看呆了,有点昏昏欲睡,同时小脑袋瓜里也展开了无限美好的遐想,我漫步在一片水城,周围一切都是水做的,透明而闪着夺目的光。周围的人都是水人,他们友好地欢迎着我的到来,并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啪“一声震耳欲聋响声,使我从梦境回到现实。’为什么不好好识字?母亲严厉的话语像针扎在了我心里,深深刺痛了我,要知道,母亲平时总是百般呵护我的,看着母亲两只快要喷火的眼睛,我赶紧埋下头来,不敢与母亲的目光相视。我只好看着一张张卡片,听着母亲的讲解。啊!我突然茅塞顿开,原来普通的汉字竟藏着这么多的奥秘。渐渐,我开始对语文产生了兴趣,认真听母亲讲解,还不停地问这问那。母亲看了,讲得更是不亦乐乎。从此以后,每天学习语文就变成了我的期待。字学完了,我开始看书,书更是奇妙,我在书海里尽情遨游。此后,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不赖,语文成了我的骄傲。
语文,其实并不难学,但许多同学提到语文都叫苦连天,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用心去学,没有真正领悟其中的奥妙所在。
是语文,打开了我心灵的那扇门,是语文,打开了我少年的心扉,是语文,指引了我成功的道路……
第五篇:高一语文我与地坛
12.我与地坛(节选)·课文精讲
[自主研学平台]
一、作家作品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8岁去延安插队,因腿疾住进了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地活了下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了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一举成名,从残疾临时工成为一名专业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景点作品”。1998年初史铁生因为尿毒症不得不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他是一位对生命特别有感悟的作家,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译本在国外出版。
二、写作背景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朝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止。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平民公园”,“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作者在那金子般的21岁时突然失去了他的双腿,我们能充分理解他的极端痛苦的内心:“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地坛的树阴和夕阳笼罩着史铁生绝望的身影,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静想苦思,想关于死的事,想了好几年。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
三、重点字词
1.字音
褪(tuì)坍(tān)圮(pǐ)撅(juē)窸窣(xī sū)
捋(luō)窥(kuī)蝉蜕(tuì)颓(tuí)熨帖(yù)
一宿(xiǔ)尴尬(ɡān ɡà)迄今(qì)福祉(zhǐ)
2.词义
坍圮:倒塌,坍塌。
亘古:即终古,由古代到现代。
灼烈:鲜明而热烈。这儿形容气味浓烈。
熨帖:妥帖舒服。
福祉:福气。
[教材优化全析]
一、文脉梳理
这篇散文凝聚着作者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作者在“活的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在园中,经过十多年的苦苦思考,作者终于汲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摆脱了生与死的纠缠,从残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作者用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东西传达给读者,用自己的苦难提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
二、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文章以“我”与“地坛”的缘分起笔,表达与这荒园的某种命运联系。作者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这里的“等”“等待”颇值得推敲:它(地坛)为什么要等待呢?而且还是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其目的究竟何在?第5段作者的内心在我们面前缓缓地展开来了。
作者在他那金子一般的21岁时突然失去了他的双腿,他的内心痛苦难耐:“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他一连几小时地专心致志地想有关死的事,想了好几年。作者一定想到了为什么他会在21岁时突然失去双腿,但他肯定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也许是上帝的安排吧!正如与自古以来的人们关于命运的看法一样,作者自然把这归之于“宿命”。于是,他感到也许他与命运中的某种事物是相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正是要告诉他什么。
在作者逃避在这个园子中,在时光的流逝中,他渐渐地感悟到在他面前的这个园子所给予他或展示给他的原生状态的关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这些小生命卑微、弱小,却顽强地活着,充满生机地活着。这个世界里没有苦痛的意识,生与灭,动与静,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累了就休息。无声中有轰然的巨响。这便需有一颗敏感的、沉静的,忘却时间的荣与辱、成与败的心灵。了悟如此,那么人生的苦难又算是什么呢?
于是他有另一番领悟。他说甚至是地坛这荒园要荒废他的双腿,要“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以“剥落豪华见其真醇”的方式让人感悟到生命之中的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是寻回丢失了的、残落了的“灵魂”……这也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精粹的东西。
作者展示了一个富有情趣的荒园:“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园中弥漫的沉静的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作者说:“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他解悟生命的内涵了,于是顺理成章地,他安然于生命的逆转与命运的安排,他不再恐惧,于是他可以坦然地面对人生的重大问题,比如说“死”,他比之为“节日”。“死”已不再是一个可怕的东西,那么还有什么不能面对呢? 在作者笔下,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和草木虽然卑微,且处在荒芜地,但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而正是由于小昆虫、草木等生生不息,地坛不再衰败。由此,史铁生也有了对生命的深刻的感悟。
想通了,就会觉得“活”中注入了新的浆液与能量。原来的世界在我们面前就是富有生气、富有朝气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照得灿烂;譬如……譬如……”作者一连用了六个“譬如”,浸透了浓浓的生的味道,充满新的希望。而这些都是在园中默默思考十五年人生后的所得。于是,地坛,这荒园,便因此得到充分的人性化,它仿佛是一个洞察了几百年历史沧桑的时间老人,带着强烈的慈悲之心,或者说这位老者是要以“让我残废了双腿”的代价带领“我”去体悟更深层的生命
意识——活着是一种责任,并让作者带着这种深悟的意识,以一个传道者的情怀与责任感,普及到广大的世人心中,从而唤醒他们沉睡的生命意识,善待生命,珍惜生命,从而使生命的光彩变得更加动人而美丽。
第一部分的景物描写是作者对生命的解读。作者在此发现生命的种种状态:落日映出最后的灿烂,雨燕高歌生命的力量,古柏坦然面对一切,落叶留下“回家”的美丽……从而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过程的美好和精彩。
第二部分一起笔,作者假设有一位“园神”注意到了自己,实际上是转换一个角度继续深层次地进行自我观照。作者提出了“骚扰”“陪伴”自己的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是我干吗要写作。”因为这三个问题是“编织在一起的”,所以从下文看,作者主要是写了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重点写的是第三个问题,即“我”与写作,写作给作者带来的快乐、苦恼。为什么要写作?作者坦诚地透露是想“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这是他创作的初衷。写作给他带来了欢乐,因为写成了,发表了,被人家称说“写的还不坏”,他“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写作使他有继续活下去的欲望。当然写作也给他带来了痛苦,整天像中了魔,他又担心文思枯竭。在这两种思想的反复较量中,他终于明白“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他用自我对话的方式解开对写作的潜在欲望,以“你”和“我”的答问过程剥开作者灵魂的外壳,露出一直藏在内里的核心:写作作为生存方式,同时是罪孽和福祉。
文章的大部分都是向老朋友讲述自己生命体验的那种娓娓而谈的风格。叙述内容追随着叙述主体的观察和沉思,对感性的一己体验做了思辩性的抽象思考,同时采取了舒缓的句式和富于诗意的意象作为基本表达方式,这使文章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沉思默想的氛围。
这一部分,作者其实是回答了一个活着干什么的问题。前面的铺垫,让我们和作者一起一步步地看清楚了生命究竟是什么。从时间上说,它是在永恒的时间流程里的一段;从空间上说,上帝则安排了一个参差不齐的世界,以达到总体的和谐;从个人来说,每个人都被分配了角色,而这个角色不管是什么都有到头的一天,就像一场戏一样。当他明白了这一切之后,他还能做什么呢?就是说当一切处在被动的状况下,我们还能不能主动地去做什么呢?他想,“我”必须要做点事情,“我”做什么呢?“我”写作。“我”写作就是为了活着。他已经看明白了,实际上上帝把他安排到这儿来,就是一个瞬间的事情,就像一场戏,可即使是这么一个瞬间,我们也应该善始善终地把它完成。
米兰·昆德拉使一句犹太谚语广为流传: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是的,无论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智慧的还是愚蠢的,所有人类的思考,对于造物的上帝来说都是幼稚可笑的,是全无价值的,是真正的札人
忧天。然而,心和脑却又是上帝给的,于是,人类用心感受这个大千世界,用脑思索着这个世界的奥秘。即使所有的思想都只是强作解人,人类也一样地会如同遭到惩罚的西绪弗斯那样永无止境地思想下去,除非寂灭为尘,为土,为无。所以,史铁生说:“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其实,“思”也是欲望之一,好奇就是它最强大的动力。可是,“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消灭人性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消灭欲望。那么,是消灭欲望同时也消灭恐慌呢?还是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人性?” 这里,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或许根本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劳永逸的答案。关于为何而活着,诠释太多了。实际上,生命的价值,不在长短,而在于是否活的有意义,每个生命都会走向死亡,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活得有意义。冬眠了500万年的青蛙醒了过来,虚度了光阴;蜉蝣一生,只能见到一次夕阳,但做足了一生值得做的事情。我们不得不承认,史铁生的生命比一般人充实得多,有意义得多。
《我与地坛》是一部文学交响乐,它虽然没有史诗般华丽的篇章,优美的辞藻,却有着大气而又舒缓的音符,像一个充满智慧的年迈长者,在向你平静地诉说着生死的奥妙,娓娓道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与地坛》向中国文学展示了真正意义上的“复调散文”,每一个音符都在尽情地挥洒着激情,挣扎,受难,不安,恐惑,警醒,每一个乐章都在努力地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对自身命运理性的反思、审视和对自我人生的一次超越,几乎在绝境中找到了存在的理由与存在的可贵。
三、技巧鉴赏
1.情景交融
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作者的思绪。十五年来,作者在园中思考了三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生?“我”要不要活下去?“我”怎样活着?很显然,第3、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所蕴藉的道理是要回答以上第1、2个问题的,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如:第3段写园子的荒凉冷落之景衬托出我的失魂落魄。第5段写园子中的昆虫草木,作者体察到“园子荒芜但不衰败”,由此得到启示:一个人即使是残疾人,也应该勇敢顽强,不幸的生命在困厄的时候,也应该勇敢顽强。第7段的六个譬喻鲜明、生动,浸透了浓浓的生的味道,充满了新的希望,体现了作者经过思索后对人生的镇定、顽强、坦然的态度。
2.语言精辟,蕴涵哲理
如:“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这是作者经过生与死的较量,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审视,从而获得的辩证认识。
“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面对对死亡的威胁,谁不恐慌,作者在几经求生与求死的挣扎中,总结出了宝贵的人生经验,那就是消灭欲望。
“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人生当作舞台,把生活在其中的人比作演员和观众来阐释人们与生活的关系,形象易懂,又让人回味无穷。
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这些句子朴实无华却寓意深刻,闪耀着作者睿智的光辉,给人以警策。
四、疑难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②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那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撒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1.第①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探究思路:判断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一要研究景物描写本身,二要联系文段的中心思想,因为景物描写是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的。
参考答案:本段描写了“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等。这些在自然界中微不足道的小生命都是那么勇敢顽强、充满生机。在荒芜的地方,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作者进行这样的描写,突出了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给作者以人生的启示。
2.第②段一连用了六个譬喻给了作者哪些方面的启示?
探究思路:分析每一组譬喻,挖掘出形象深含的意蕴。
参考答案:落日的热烈、雨燕的勇敢、古柏的镇定顽强、孩子的脚印及草木和泥土的气息给人深深的思考,给人带来希望。
[课后习题研讨]
一、点拨提示:写景并不是信马由缰,写景应为表达主题服务。本题设计意在使学生理解景与情的关系。
参考答案:作者体察到“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由此得到启示:那些卑微弱小的生命,尚且勇敢坚强地活着,充满生机,人也应该勇敢顽强;不幸的生命在困厄的时候更应该勇敢顽强。活着是一种责任。
二、点拨提示:考查抽取信息和对内容进行概括的能力,可借助原文的关键句进行整合。
参考答案:写作给他带来了欢乐,因为写成了,发表了,被人家称说“写得还不坏”,他“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写作使他有活下去的欲望。当然写作也给他带来了痛苦,整天像中了魔,想着写小说,他又担心文思枯竭。
三、点拨提示: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寓意深刻的句子的含意。
参考答案:人的欲望就是追求和永不满足,作者的欲望就是活着、写作,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对付文思枯竭的恐慌,他认为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