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时间与空间的顺序让写作的画面充满质感
时间与空间的顺序:让写作的画面充满质感
《春天来了》
一阵嘀嗒声把我叫醒了。我睁开惺松的双眼一看,外面下着小雨。我想起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春天来了》。我就打开一朵红花伞,去寻找春天。
雨细细的,柔柔的。噫?是什么东西进入了我的视野。哦,原来是柳树。它那细细的柳条,已经出现了绿苞。柳树下面是那些小草。上面一层是枯草,下面已有了针尖般的小草。不信,你自己看噢!
花儿在小雨的浇灌下更香了!已经开放的雏菊,花瓣像是金子做的,花心像是银子做的!
我来到小河边。青蛙在唱歌,龙虾、螃蟹在伴奏,小鱼在伴舞。真是可爱!
我来到公园里。人们脱下了厚厚的冬装。小孩子在草地上嬉戏。年轻人在草坪上野餐。老年人在亭子里聊天。
这时,雨停了,我也加入他们的游戏!
啊!春天无处不在!
再来比对一下提升文:
滴答!滴答!一阵清脆而久违的滴答声把我叫醒了。伸伸懒散的身体,睁开惺松的双眼,向窗外看去,外面下着小雨。春雨,就是迈着这样的步子来的吗?我打开一朵红花伞,推门出来,去寻找春天。
雨,细细的,柔柔的。细如毫毛,让人不能轻易感觉。柔软的,还夹杂着一点暖意。春天,就好像在春雨中酝酿出来一般。
噫?是什么东西透过细雨进入我的视野。哦,原来是柳树。它那长长的柳条,已经出现了绿苞。绿苞就好像镶在上面的翡翠。远远一看,柳树好像绿色的雾。走进柳树林,柳树林里的草坪好像也被柳树的点点新绿感染了一样。上面一层是枯草,下面已有了针尖般的绿。绿草顽强地从土地里一针一针地探出头来。不信,你自己看噢!枯草与腐叶再来挡不住春天的到来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从枯到荣,从冬到春,就是这样悄然而至的吗?
春天就是这样来的,先是一点绿,后是一片绿,然后全都是绿,全都是新。
春天就是这样来的。先开的是迎春花,接下来是玉兰花,再后来是桃花。先是含苞一点,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绽开,像着了火一样。这些花,在小雨的浇灌下不显憔悴,更显鲜嫩了!还有怒放的雏菊,花瓣黄橙的,像镀了一层黄金,雏菊的花心像是镀了一层银粉!
这时,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春天的小河边,青蛙在唱歌,龙虾、螃蟹在伴奏,小鱼在伴舞。真是可爱!春天里的空气是暖洋洋的,春天里的太阳是湿润润的,人们脱下了厚厚的冬装。小孩子在操场上嬉戏,年轻人在草坪上看书,老年人在亭子里聊天。
啊!春天无处不在!春天还在我打开的小花伞里!
在这两篇文章中,我们先抛开一些小的细节不谈,主要的是增加了一块内容:
春天就是这样来的,先是一点绿,后是一片绿,然后全都是绿,全都是新。
春天就是这样来的。先开的是迎春花,接下来是玉兰花,再后来是桃花。先是含苞一点,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绽开,像着了火一样。
这一大块,是我们在提升中增加的内容。这一块增加的内容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在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小作者写的对象也是有顺序的,但这个顺序是以空间的变化为序的。而新增加的一块,是以时间的变化为序的。为了更明确一些,我们先稍改一下:
春天就是这样来的,先是一点绿,后是一片绿,然后全都是绿,全都是新。
改成:春天就是这样来的,前天是一点绿,昨天是一片绿,今天就全是绿,全是新的。
再把下一段也改一下:
春天就是这样来的。先开的是迎春花,接下来是玉兰花,再后来是桃花。先是含苞一点,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绽开,像着了火一样。
改成:
春天就是这样来的,前天开的是迎春花,昨天开的是玉兰花,今天开的是桃花。先是含苞一点,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绽开,像着了火一样。
原文是以空间的变化来写的对象,来写的春天;而提升文中是以时间的变化来写的对象,来写的春天。同样都是顺序、对称、角度,但一个是时间的顺序,一个是空间的顺序。空间的顺序、时间的顺序,就为我们写作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空间。
具体运用,比如写《我的妈妈》。写妈妈的外表,可以用“空间”的顺序来写:写妈妈的头发,妈妈的脸蛋,妈妈的身材,妈妈的声音;同样我们也可以用“时间”的顺序来写:我小时候的妈妈,我成长时的妈妈,我现在的妈妈,我将来的妈妈。我们来试着写一个小短文。
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像是一个温暖的怀抱。我总是在这个怀抱里感受妈妈。
当我学会走路的时候,妈妈就是一双柔软的手。每当我摔跤的时候,总是妈妈扶我起来;每当我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紧握着妈妈的手指。
现在的我,妈妈就像是一个影子。送我上学,回头看的时候就是她离开的样子;晚上写作业,妈妈总是在灯光下陪在我身边。
将来的我,我希望妈妈就是一个家,就是一份希望。当我劳累的时候能回到妈妈的身边守候;当我取得成绩的时候,能看到妈妈眼里流出的希望的光。
总体来讲,就是以时间为顺序来写。
同样的,比如我们写一个场景——写小区、写学校、写公园,我们可以以时间为顺序,写前年的小区、去年的小区、今年的小区。如果我们写春天、写秋天、写冬天,不一定就是写空间的顺序,秋天的树啊,秋天的风啊,秋天的果啊什么的。我们可以用时间的顺序来写,前年的秋天、去年的秋天、今年的秋天。具体的招法叫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写官样文章,会说ABCD、一二三
四、甲乙丙丁;听首长作报告,会有“首先、其次、再次、最后”;小朋友写作文,然后、然后、然后,直到最后。写作文,要讲先来后到,顺序结构。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应按照统一的标准、一定的顺序来组织内容。顺序不清,大厦将倾。不讲先来后到,作文统统乱套。
常见的作文顺序有:
一、时间变化的顺序:或者早上白天晚上;或者春夏秋冬;或者昨天今天明天。
二、空间变化的顺序:如先大后小,先粗后细。
三、故事变化的顺序:按故事的起因、发生、发展、高潮、结果来叙述。
另外,顺序还有:人物变化的顺序;景物变化的顺序;情感变化的顺序;因果变化的顺序;由写景抒情到议论的顺序。文章的思路,是思想的线路,是结构的基础。用文字把思路反映出来,需要依据一定的、合理的顺序。这样表现出来的思路,就是文章的结构。所以从本质上来讲,结构、思路、顺序,是一回事。
以上是一些理论,我们在这里先有一个感觉上的认识,再深入地讲一个认识,从而更好地来体会时间与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切事物都是由时间与空间组成的。没有时间就没有空间,没有空间也就没有时间。所以,如果说空间是一个横轴的话,那么时间就是一个纵轴。我们平时讲的“世界”这两个字,就是由“时”与“空”组成的。世,表示的是时间;界,表示的是空间。同样,宇宙也是时间与空间——“宇”字,表示的是空间;“宙”字,表示的是时间。同理,经纬也是时间与空间。
我们明白了这些基础的道理,那么我们在写东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就可以按着这两个基本的思路来进行,这是一个大的指导、一个大的方向。所以,我们也看到,在前面举的例子中,小朋友的原文是以空间为顺序的,分别写了雨、树、动物、花、还有人。而我们调整了一下思路,以时间为顺序,按照前天、昨天、今天的坐标来写,就又多了空间感。
现在,我们掀开要讲的作文的面纱,来看一下今天要讲的作文,题目是《我的路》。先发上原文,这是一个二年级孩子写的作文。
《我的路》
我的路不在桃花满目的下山边,也不在流水淙淙的小河边。我的路在郁郁葱葱的上山的小路上。春天满山苍翠,夏天满花遍野,秋天红叶点缀其中,冬天雪花纷纷飘落在树梢。
早晨露珠滴落在树梢觉得很清凉,傍晚小草、花儿和大树妈妈的孩子都进入了梦乡,现在山里很安静。
我喜欢我的路,里面有小鸟欢快的唱歌,树叶拍手的声音,我很开心自己有这么美丽动听的歌声陪伴在我上山的小路。
由于时间原因,我们留一部分明天再讲。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孩子这篇作文,真是写得很美!除了对称、六根六尘之外,主要的一点,就是时间与空间的顺序。
比如:我的路在郁郁葱葱的上山的小路上。春天满山苍翠,夏天满花遍野,秋天红叶点缀其中,冬天雪花纷纷飘落在树梢——这是时间的顺序。
早晨露珠滴落在树梢觉得很清凉,傍晚小草、花儿和大树妈妈的孩子都进入了梦乡,现在山里很安静。——这也是时间的顺序。
我喜欢我的路,里面有小鸟欢快的唱歌,树叶拍手的声音,我很开心自己有这么美丽动听的歌声陪伴在我上山的小路。——这是空间的顺序。
因为有了空间与时间的变化,所以从思维的形式来讲,就有了一种纵横开阖的感觉。在空间上,写的就是大开大合,加上时间的穿越,就体现了作文画面的多层、立体与趣味。小作文大道理,字数不多,却非常有味道。
第二篇:让写作充满趣味
让写作充满趣味,让写作走向成功
林州 韩记明
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逐步使他们乐写。
一、让“导写”引起兴趣
一堂作文课,能否激发学生的作文欲,与教师的“导写”有直接关系。题目一出,不导则写,对多数学生来说,则是苦差事。因此,导写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不可等闲视之。
所谓导写,就是启发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分析生活,表现生活。“导”,就是要解决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从学生的作文实际来看,作文难写的症结就在于不知写什么,所以必须借助教师的疏导,使之文思涌来。文思要喷涌关键是开掘题材。题材是文章的生命。好题材如山珍海味能馋人。题材于淡,似白菜萝卜即使巧妇也难成佳肴。因此,如何选材是导写的关键。一般的说,好题材具有“新”和“奇”的特点。“新”题材,“新”观点,往往能启人深思,引人遐想。“奇”就是不寻常,即在倩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故能诱人一睹为快。在导写中,教师要“授之以渔”,使学生悟出“新奇”的题材,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比较,观察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会相同。
导写要使学生懂得生活与文章的关系。没有生活,就没有文章。不热爱生活,就不会有佳作问世。生活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物质生活(以行为为轨迹),另一层是精神生活(以感受为轨迹)。文章所选材的生活是这“两种”生活的有机结合。写作要以“感受”为基础,但又不能拘泥于感受,而要从感受发端,展开想象。“想象”又不能随心所欲,而必须以“观察”为本。观察要认真细致。做到人木三分,透视事物的根本。这样才不会“无米”生炊。
“导写”要引导学生善于借鉴。每次作文课,在点化之后,有必要宣讲几篇佳作,给学生提供借鉴,造成立体感,唤醒写作欲。引进写作的情境。
二、让 “自由文”涵养兴趣
当然,只写“规定作文”也有弊端,因为学生的经历、性情、思想和方法各不相同,表现在作文中的方方面面自有分野,而且“规定”越多,学生越不得越雷池一步。所以,教师还得引导学生在平时乐写“自由文”
所谓“自由文”,就是让学生怎么写就怎么写。排除作文的消极心理,鼓励随时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不拘形式,灵活自由,旨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勤奋写作的良好习惯,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建立自己的写作“材料库”,从中体会“我手写我口”、“我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的乐趣。
三、让“做”深入乐趣
要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对作文的全过程进行指导。为了在作文之前,使学生感受生活,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带领学生做点什么。这种“做”较为宽泛,可以是言行表现,动手操作,也可以是动眼、动耳、动嘴、动脑的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甚至可以是漫画鉴赏。但都必须是以练习作文为直接目的,而不是指日常的生活和学习。
这种“做”,不管是课上集体活动,或是课下分散活动,都必须提出明确的作文要求,让学生在活动前有所准备,活动中有所留心,活动后落实到作文。
“做”的种类可以灵活多样,让学生为“快乐作文”,做好准备:①采访类。或访问本地先进人物,或访问其他有特色的人和事。或调查研究,然后写出“访问记”,“人物通讯”或“调查报告”。②文体类。例如,召开班级晚会。再根据晚会实况,写成“消息”、“通讯”、“评论”、“赏析”、“偶感”等等。又如背诵比赛。每组推出代表互相竞争,其他人当观众助兴。在比赛中,要求人人仔细观察别人的神态、动作,体察自身的心理、感受,然后自己拟题,写出真情实感。③实验类。与其他科目结合,利用实验课所获得的知识作文。例如,与化学课结合,写《说钠》。又如,与生物课结合,写《精蜒的构造与习性》。也可以同体育课结合,写《我是怎样投手榴弹的》。④劳动类。根据不少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然后据实作文,可写方法、过程,也可以写感受、体会。又如,利用参加集体劳动的机会,要求写成记叙文,或评论劳动中的人与事。⑤旅游类。组织学生到当地名胜古迹参观旅游。事先不但要做好物质准备和思想教育,而且要让学生对所要去的地方有较多的了解。到旅游点之后,让“知情者”当导游,使“旅游者”能观察感受到更多的内容。然后写日记、游记。此外,还可以组织参观。或展览馆、或博物馆、或俱乐部,等等。然后写参观记(或忆),也可写成评介性文章。③漫画鉴赏。鲁迅先生说:“图画可济文字之穷。”在作文教学中引进漫画鉴赏,有利于学生冲破写作思维的定势,发展深层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克服怕作文的现象。漫画干预生活,林林总总的漫画以最直观的手段向学生演示了无形可征的联想思维,读多了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在捕捉写作素材时能突破单凭直觉感知的框框,让思维活跃起来:获得作文的某种感悟。所读的漫画,可以是单幅的,也可以是内容相近的组合,或者是内容相反之排列。读画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换的过程。
作文之前,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做”,让他们“做”得开心,“玩”得有味,并从中积累写作素材,不仅其过程生动活泼,而且这种“写”也成了一种享受。
无容置疑,这种“做”,应该适量,并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所以,不能忘记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少吃多滋味的原则。
四、让“批改”体验乐趣
叶圣陶先生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可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思想要求: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要精批细改。目前,许多学生家长和学生仍以这种标尺要求教师,而许多学校的教学要求也依然没有跳出这种发臼。遗憾的是这把衡量作文教学的“标尺”实际上是套在作文教学上的枷锁,既约束老师,又危害学生。请再听听叶圣陶先生的谆谆告诫吧:“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秉承叶老的教导,笔者从作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找到的答案是:让学生评改,把作文的评改权交还学生;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积极发挥在作文评改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直接参与评改,并从中体会“文章不厌百回改”、“精自改中来”的真味。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自行修改呢?
首先,让学生认识自改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是这样论作文批改的:“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鲁迅是这样教导的:“写完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契可夫是这样指出的:“写作的技巧,其实井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
接着,让学生懂得怎样改;最基本的要求是:一看格式是否正确;二看卷面是否整洁;三看错别字有几个,并加以订正;四看有没有病句,并予改正;五看标点符号有无明显错误,并加以修正。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的最低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掌握了。熟练掌握了后,再过渡到高层次的要求:①审查主题思想。这是最重要的修改。通过改,使主题鲜明。②审查所用材料。多余的、无关的删去;典型、生动的留住或补人。③审查结构。开头是否有吸引力,结尾是否深刻,段落之间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全文能否构成有机的整体。④审查表达方法。记叙是否清楚,描写是否生动,抒情是否自然,议论是否辨证,说明是否准确。⑤审查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明白、通顺。总之,通过“增”、“删”、“调”、“改”来完成批改工作。
让学生互改是这样进行的。除了写“自由文”,每次都要求当堂完成,写好后我先收上来,然后再按学生的不同水平有针对性地分发下去,由他们互改。每次换人,使批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次自己的作文又换人批,看不同的学生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有积极性。每次互改,都要求批改者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批改时要有眉批、有评语、并在最后署上批改者姓名,改好后交给对方。对方也可就批改意见发表不同的看法,两人可以一起探讨。必要时还可写一篇“作文后记”,主要是谈谈自己的写作意图和对批改的感受。每次互改,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比教师单于的“精批细改”还认真,还仔细。大部分学生对同学写的批语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以前关注“师改”的批语,同时增强了同学们发现错误的能力,还使同学之间研究学习的风气更浓了。教师只抽看部分互改结果,当然节省了大量时间。这样可将节省的时间用于研究教材和教法及学法,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
必须明确,指导学生相互评改作文,并非为了减轻教师的负担。其意义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修改文章作业作文训的必要环节。所以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作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因人而异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训练,使学生确立在学习过程上的主体地位,提高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三篇:作文按空间顺序写作片段练习
写段训练二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句子的顺序。一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句一句要有个先后顺序,不能颠三倒四。二是要注意过渡。一段话中层与层之间,一部分内容与另一部分内容之间,要用恰当的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使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
写连贯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
2.以方位顺序为序写。
例《三味书屋》中的一段:
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的古松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照老样子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的那张是鲁迅用过的。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仿像。
这段话写的是“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按空间方位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的:书屋正中墙上——(挂着画)→画前——(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四面——(学生的书桌)→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书桌„„)。这样写,一目了然,且前后连贯,井然有序。按方位顺序写段,多用于写景状物。由于观察景物的方位和角度不同,因而写作的方位顺序也就随作者的观察点不同而不同。有时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有时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有时也可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还可以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不管按什么顺序观察和写作,但一定要符合人们平常的观察习惯和语言习惯。如按照“前→后→左→右”的顺序,是符合大家的习惯的,如果写成“前→左→后→右”的顺序,就让人别扭了。
读一读,练一练:
(1)认真读下面这段话,把表示方位的词语用“ ”划出来,然后按写作的先后顺序,把方位顺序填在括号里。
我家后面有座山。我经常登上山顶,向四面眺望家乡的景色。往东看,不远处是新建设的城镇。城里有一排排高大的楼房,一条条宽阔的街道。街道两旁,绿树成阴。往南看,满眼是美丽的田野。田野里长着玉米、高粱、稻子、棉花,庄稼一片接着一片,在很远的地方跟蓝天连了起来。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田野,通向远方。往西看,是一片果园。那里果树成林,枝叶茂密,红澄澄的柑桔,黄灿灿的梨子压弯了树枝。往北看,一条大河伸向远方。河上架着铁桥,一列火车从铁桥上通过;河里有汽艇、帆船,还有连成一串的小货轮,来来往往,十分繁忙。我的家乡多美好啊!
阅读导引: 这段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按观察方位的变化顺序写的,先写()看,再写()看,接着写()看,最后写()看。
美文欣赏
我的教室
我的教室在学校教学楼第三层的最东边,它的北面开窗,非常明亮。教室前面、后面和右面各悬挂一块黑板,前面的黑板是老师用来讲课,书写板书的;右面的黑板上写着全班同学的名字,谁的表现越好,他名字上边的红花就越多。教室左面的墙上挂有三组暖气片,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它们便会散发出阵阵暖流。在教室的西南角摆放着扫把、拖把、垃圾桶等清洁工具,每天早晨、中午和下午放学时,值日的同学们就会用它们,把教室和卫生区打扫得干干净净。在教室的西北角有一个书架,上边两层摆放着同学带来的各种图书、杂志;下边一层摆放着同学们的作业本。在讲台两旁分别陈列着饮水机和柜子。教室的中央,整齐地摆放着三列课桌,每排有五张桌子,这就是我们上课用的书桌了。可能桌椅用的时间有点长了,有的上面布满了小洞和裂痕,显示着它的沧桑历史。
教室的正前方,就是我们班级最神圣的位置——讲台。老师们每天在讲台上走过无数个来回,为我们传授知识,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在讲台的中间,摆放着一张长方形的讲桌,上面放着一些教具,讲台上面的墙上安装有电脑,它们都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同学们尤其喜欢电脑,老师经常为我们播放一些最新的科教片或者用PPT教学,作业不多的时候,老师还会为我们播放电影,算做是对我们有良好表现的奖励哟!
(2)按观察的方位顺序写一段话,可以“我们的校园”、“我家的厨房”或“我的卧室”,也可以以其他景物为中心内容来写。
第四篇:八年级上册空间顺序说明文教学与写作训练整体规划
八年级上册空间顺序说明文教学与写作训
练整体规划
设计说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三四单元是两个说明文单元,从教材选编来看,编者不断强调弱化文体,而在课程标准中对说明文的要求地一再降低,所以七到九年级的教材中,说明文也仅仅此两个单元,而在文言文选材中也仅有《核舟记》可跟说明文挨上边。尽管内容不多,但不少教师却还是不大爱教说明文,学生也不大喜欢学说明文,觉得它既不像记叙文、文学作品那样形象感人,又不像议论文那样具有一种论证的逻辑力量,似乎枯燥而乏味。
这种对说明文的简单认识,使说明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再加上老师上课时,对说明文那么一肢解,抽血去肉,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几块骨头让学生啃,结果学生只能由被动应付变为厌学说明文。
事实上,我认为以初中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阅历,说明文是他们在学习阶段接触最多,也是最让他们长知识的文体。根据学生思维的形成特点,在初中这个由形象思维转化到抽象思维的关键时刻,说明文更能很好的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表达的准确性。特别是对空间顺序的说明文的学习,更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初中学生开始脱离父母的庇护,独立去认识社会,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外出,结交朋友,如何用空间顺序来表达他们的见闻,介绍某个景点,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家,学校,描述图画或相片内容,这些能力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说让学生学好说明文体,不仅是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而且它对学生整个思维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说明文中相对简单的空间顺序的说明文能不能尝试着让学生写作呢?我认为是可以的。我们以八年级上册的《故宫博物院》和《核舟记》两篇课文的教学为切入点,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从中领悟作者以空间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和思路,学会从人们的观察习惯去灵活安排说明顺序。并结合两篇文章安排“介绍自己的房间”及“介绍一幅漫画或相片”的片断写作。
在完成了以上教学的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写作的辅导和写作训练。以“欢迎你到我家来”和“我爱我的学校”为题进行说明文的写作。这样一个专题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对说明文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这个周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使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见闻,用
本精品课程设计包括: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学生优秀小作文选编;
《核舟记》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学生优秀小作文选编; 《空间顺序说明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实录,优秀作文选编,教学反思。
第五篇:让世界充满爱写作指导及
让世界充满爱写作指导及范文
一、作文题目
1、自拟题目,以“让世A界充满爱”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2、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3、尽量写出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二、老师指导
【写什么】
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充满世界每一个角落。假设在你的伙伴中,有人或者因学习方法不当而考试分数偏低,或者因家庭环境不好而内心痛苦,或者因外形不佳而自渐形秽„„对这些伙伴的具体情况,你想怎么做?(也许你就有这样的经历和见闻)请把目光再转向街头墙角,看看那些摆小摊的、扫大街的、捡破烂的、耍把戏的„„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也许你和他有过心灵的沟通,请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与感受吧。也请关心最近媒体的报道:某地有个孩子因天灾人祸而失学,某人因意外事故而落下终身残疾,某人突然患上重病却缺少医疗费用„„与同学讨论过了吗?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行动?应该怎样帮助他们?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把爱心奉献出来吧!那么世界将会充满阳光,世界将会充满爱。有一句歌词不是很好吗。“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人间。”
希望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体察和发现,对以上情景或者材料展开联想、想象(不限以上提示,围绕主题可自主选择),要拓宽视野,开启思维,在充分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取,恰当取材、选材。
材料:1爱是世界上最纯洁,也是最温暖的。爱是无限的。爱是不朽的。每个人都拥有爱,每个人也会在爱的关怀下成长。亲情、友情也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和欢笑。有句歌词:爱是一道光,如此美妙。对,爱就是一道无瑕的光芒,非常美丽,它也时刻照亮着我们的未来。让我们勇往直前,永不会灭。
在生活中,有时候家长会批评我们,这其实是对我们的爱。家长是为了我们好。因为我们是家长的掌上明珠。我们好比一棵小树,需要经过剪枝,浇水,施肥才能茁壮成长。
课堂上,老师时常教育我们,要去关心别人,关心别人就等于关心自己。因为爱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只有把爱处处撒播,生活才会变的更美好。
爱也是完美的,它给了我们很大的勇气和信心,让我们充满信心在人生的道路上畅通无阻。
世间的“爱”是永恒的,是不变的,是永存于世的.所有的惊人举动,都有爱的力量,都是爱创造出的,没有爱,就没有一切。一个人心里有别人,总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并有爱的奉献,那么得到的将是内心的充实,高尚的人格,爱心的照耀。甘愿给社会付出真情和爱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为幸福总是偏爱那些热爱生活而乐于奉献的善良的人。
因此,爱,使我们心灵相通;爱,使世界不再孤单。让你我伸出温暖之手,让世界充满爱,让生活中处处开满真、善、美的鲜花。
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因为我有爱。——白朗宁 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印度 ·泰戈尔 爱能使伟大的灵魂变得更伟大。--德·席勒 你可曾想到, 失去了爱, 你的生活就离开了轨道.英.勃朗宁 爱可以战胜一切.美· 富兰克林 爱是生命的火焰, 没有它, 一切变成黑夜。-- 罗兰
【怎样写】
材料选好后,安排好材料是关键。首先,写作文不可没有一个好题目。作文题目拟得巧妙新颖就如同一位少女长着一双顾盼生辉的美目,让人过目不忘。给作文拟一个好题目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可以运用比喻拟题目,运用比喻可以使题目既生动、形象,又含蓄、蕴籍。巴金的《灯》,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一个是写心中的希望,一个写理想的生活环境,内容不同,但题目都给人一种意味无穷的感觉。其次,写好文章的开头是创作成功的一半。清代学者唐彪说过:“通篇之纲在首一段,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文章开头是全文的一道眉眼,在短短的几行文字中要吊起读者的胃口,就必须苦心经营,全力打造,切不可忽视。再其次,文章主体部分更要精思巧构新设计。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该详写哪些该略写心中一定要有数。还可以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层层设悬,逐步解疑;抑扬结合,一波三折等。这样就避免了记叙文的平淡直述。最后,结尾一定要和开头呼应。另外,根据表达的需要可以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用恰当的语言,切实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
1使用慢镜头(背影)
2结尾烧把火(老王、山海经)
为了心中的爱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题记。
人生步履匆匆,踩过春夏秋冬的肩膀,让爱穿过心灵深处,你会发现每个地方都有爱都有美。
春·水杯
秋·风铃
冬·暖雪
后记:当阳光掺杂着时间闪耀着穿过命运,累了双眼,我看到这个世界上因为有爱,所以永恒
一缕阳光,一份温暖
——让世界充满爱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年四季,从朝气蓬勃的春天开始,逐渐走向热情的夏天,辉煌的秋天,再到达沧桑的冬季.而爱心,是天上永远不落的太阳.如果没有太阳,一年四季,就不会那样绚丽多彩了.一缕阳光,一份温暖。四季因为有了太阳才变得美丽,生命因为多了爱心才变得充实。同学们,朋友们,让我们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让社会的太阳多一份温暖,让它融化所有的冰川!
让世界充满爱
雨夜里,趴在窗前,迷茫地看着幽黑的天空,寻找着,寻找着一个苦思冥想却不得而知的答案——爱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原来这就是爱,朋友们给予的关爱。
爱的定义是什么,现在已不再模糊,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用心付出,用心感受,用心体会那感人肺腑的力量!我们世界需要爱,有爱让人不再觉得世界冷漠,让人不觉得孤独、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期待,充满爱的世界才是我们理想中的世界。
让我们去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向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让爱荡漾在我们身边,让世界充满爱!
让世界充满爱
这个世界,是因为有了人,所以才有了爱,才有了人与人的相处,心与心的相通。有了爱,家庭才会和睦相处,有了爱,友谊才会天长地久,有了爱,世界才会美满幸福。所以,让世界充满爱,是我们每个人的希望。
尽管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有限,力量微薄,但是只要我们都愿意把自己小小的爱心奉献出来,这个世界就会多出一份快乐,不再是那么的枯燥无味,暗淡无光。
请相信吧,世界会因为爱而精彩。
父亲的爱
我的父亲是一位农民。他很普通,普通得一走进人群,就再也辨认不出他了。父亲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使我感到了他对我的爱。这种爱,既广阔无边,又深刻细腻,我每次想起来就不能不激动。
那是我刚考上市内的中学的时候。父亲送我去学校。虽然路并不远,但是父亲执意要送,我只好同意。
路上,太阳当头照着。好热!
我望了望父亲:脸,酱紫色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头上的草帽已摘下来,稀稀落落的头发紧贴在头皮上。
“萍儿,歇会儿吧!”
父亲说着,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鸡蛋。
“大大,您吃吧。”我推了过去。
“大大有„„这里有„„”
我接过鸡蛋,找了个阴凉处。父亲在离我不远的地方蹲下,他那长满胡须的下巴随着嘴的翕动一动一动。我留意地把目光投了过去。我看见了什么?“土豆!”我不由得喊了出来。
“这„„好吃„„好吃„„”父亲含含糊糊地掩饰着。
啊!父亲,您每天辛辛苦苦,既要忙外面的工作,又要照顾长年生病的母亲,眼看着周围的邻居都富裕起来,而您为了供我们兄妹上学,为了让我们吃好穿好,却这样苦着自己„„我心里涩涩的,说不出一句话。
学校到了。
我说:“您回吧。”
“哎,萍儿,好好学!这三十块钱先用着,大过几天再来。嗯?”父亲说着,从口袋里摸出几张皱皱巴巴的钞票塞到我手里。
啊!手,父亲的手!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啊!青藤似的血管,竹枝似的干枯的手指。粗心的我,竟从没有发现父亲竟然瘦得这么叫人心痛!我眼里立刻像揉进了什么„„
啊!父亲,您的话不多,也没有什么深刻的道理,但您给予我的却是这般广阔无边,这般深沉细腻。
父亲,您放心吧!您的心,我懂。
简评:
这是一篇典型的一人一事的文章。作者通过父亲送女儿上学一事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女儿的深沉的爱,表达了感受父爱的感动。
作者选取了父亲送女儿上学一事,采用多种描写方法,精心地刻画了一个普通父亲的形象,生动感人。
文章父女两简洁朴实的对话,生动传神;情真意切的内心独白,恰到好处;精雕细刻的肖像描写,把一个饱经风霜,爱女之深的普通农民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爱的真谛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字眼,它象征着浪漫,象征着温馨,象征着永恒„„可,爱究竟在哪儿呢?我苦苦地寻觅着„„
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站在走道中。拥挤的人流涌来涌去,但老翁用自己的双手圈住了妻子,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抵挡着身后人流的重压。那是一双青筋绽出的手,臂上也不复青年时丰满的肌肉,身躯也不如青年时的伟岸。但是,他还是小心地呵护着自己的妻子,那并不健壮的臂弯里,充满了宁静和温馨,流露出浓浓的爱意。
我鼻子一酸,原来,爱意是如此的浪漫。
但这就是爱的全部吗?——我思索着。
路边的小贩叫卖着,迎面走来一对父女。才六七岁模样的女儿眼馋地望着卖糖葫芦的人。父亲看了一眼女儿,在裤袋里掏了又掏,才摸出两张皱巴巴的五角纸币,买了一串糖葫芦。他撕开包装纸,小心地递到了女儿手里。奇怪的是,小女孩闻了又闻,却突然举起糖葫芦,说:“爸爸,你先吃。”
“我不爱吃。”
“我一定要你吃嘛!”
父亲拗不过女儿,弯腰咬了一口含在嘴里,细细地咀嚼着。女儿这才有滋有味地吃起糖葫芦来。父亲亲了女儿一下,黑红的脸膛露出了笑容,搀着女儿向前走去。
我怔住了,爱,原来是相互的。
一路上,还有许多类似的美丽画面出现在我眼前。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我疲倦地走进了家花店,买了一束康乃馨,准备回家后送给父母。我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儿子深爱着他们!
我,学会了爱。
是生活,教会了我怎样去爱。
哪怕是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杯浓浓的热咖啡,一句关心的问候,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就是弥足珍贵的宝物。
这,就是爱的真谛。让我们携爱上路吧!
简析:
这篇文章的构思非常精巧。作者选择了三幅“爱心图”——“夫妇情浓”“父女情深”“反哺之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爱的真谛。更妙的是,作者的语言精练简洁,寥寥数笔,一个个情景跃然纸上,不敢说力透纸背,起码也是入木三分。
作者的语言技巧娴熟自然,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