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样例5)

时间:2019-05-13 06:33: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

第一篇:论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

研究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必须从研究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本身的辩证关系开始。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也是辩证统一的,经济的发展为道德的进步提供了物质的前提。作为精神生产的道德的发展,一种新的、进步的道德观念和规范的形成,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总要以一定的物质生产发展为基础;而物质生产的落后和贫困,文化生活的空虚和贫乏是造成道德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承认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不是唯物主义者。另外,唯物主义认为,在经济发展与道德之间的联系存在着许多中间环节。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生产力,一定要通过其他一系列的社会因素,其中首先要通过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制度来作用于道德的发展;其次,还要通过道德教育和各种文化设施等等,才能促进道德的发展,这种“折光”关系是唯物主义者所必须承认的,否则也将陷于庸俗唯物主义的窠臼。

道德是精神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也是社会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的重要因素,社会分工协作关系又是影响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因此,作为精神生产范畴的道德,它在物质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道德对于经济发展的这种“折光”,正是通过这一中介机制实现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形式来考察”。只有从历史形式来考察社会分工与物质生产的关系,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辩证关系,进而正确分析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

物质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唯物主义者是把它作为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来看待的。马克思曾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便是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马克思不仅一般地肯定了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是影响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作了详尽的分析。

指出人们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是影响生产力的一个新要素。因为分工协作“激发个人的自尊心和集中他们的精力”。并且认为“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生产的。”他还给这样特殊的生产力一个专门名称: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还说“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

以上分析表明,作为精神生产范畴的道德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但它对现实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那就必须看它所属的那种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其道德对经济的发展也必将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这一点,是我们理解道德的经济意义时特别应该注意和把握的。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已经建立起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道德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的积极能动作用,是历史上任何社会形态所不能比拟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道德,它除了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之外,又能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情况,是由共产主义道德的本质和内容所决定的。就其本质来看,正如列宁所说,它“是为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为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度服务的”。

这就从根本上肯定了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能动作用。我们对道德的经济意义的理解,也是以社会主义道德这一质的规定性为前提的。

道德的经济意义主要是通过道德教育工作去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这一主体而发生作用的。道德,离不开一定的道德教育,尽管道德教育的方法、途径各异,但其对象都是特定社会个体的人这一主体。通过道德教育,把一定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转化为社会个体的思想品德。这一过程就是德育过程。而社会个体的人对现实经济活动的参与又是以其智力、体力、思想品德三种基本要素同时发生效能为其前提的。在时序上没有先后之分。社会个体究竟把自己的智力、体力发挥到什么程度,单靠智力、体力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依赖于社会个体头脑中的思想品德。假定社会个体参与经济活动时,其智力、体力是一个既定量,那么思想品德就可以比拟为这个既定量的调节器。它既可以促进这个既定量,也可以使其向负方向发展转化。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智力、体力的这种正负方向的调节作用,实实在在地表现出道德教育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能动作用。

着眼于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这种能动作用,那么,我们道德教育应使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那些观念,及时转化为社会个体的思想品德,从而使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调节作用向积极方向发展。在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决不应该放松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更不应该以牺牲道德进步为代价来换取经济进步。从唯物主义关于道德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没有良好的道德风尚、道德规范,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政体上是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而工人阶级的领导又是由党的领导来体现的。

所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反映的那些道德,特别是作为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在道德教育中占首要地位。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道德及道德教育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要求,把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那些新道德观念及时纳入道德教育内容,不仅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社会经济及生产力的发展亦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课题呢?一般他说,我们应把下列观念纳入道德教育范畴。

1、进取与创新观念:社会个体的进取与创新观念表现为主体意识的发展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它的特点是事业心强,有强烈的成就和成功的愿望及历史使命感,表现出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它对社会的贡献表现为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起带头作用。把进取和创新观念纳入道德教育范畴,就能使社会个体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力,使思想品德在调节智力和体力两因素中具有必要的张力。

2、时间和效率观念:时间和效率观念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观念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节奏都在加快,每一单位时间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日益增大。为此,珍惜时间,节约时间,讲究效率是社会个体必须具有的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加强时间和效率观念的教育,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前提,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道德教育只有真正把时间、效率观念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才能使社会个体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具有商品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品德特征,从而实现社会个体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作用。

3、法制与纪律观念:法制与纪律观念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必要的法制与纪律观念。我国以宪法为核心,制定了许多具体的法律,“有法可依”的局面已经形成。因此,要求社会个体要具有遵法、守法的道德风貌。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不仅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而且是依法维护安定团结局面的重要一环。道德教育把法制与纪律观念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安定团结的局面。这一点,对于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是必要的社会条件。

道德教育所形成的个体的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这种能动性调节,是道德教育经济效能的表征。从我国道德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什么时候我们抓紧道德教育工作,什么时候社会风气就有明显好转,社会经济和生产率也健康发展;什么时候放松道德教育,就会产生社会风气不正的严重后果,这在种情况下,即使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也决不会持久。

在实践上回答道德教育的经济意义,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已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过可喜的探索。据调查,由于道德教育不得力,社会个体思想品德差所造成的劳动态度差、劳动纪律松散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

上海市企业每年因此损失劳动生产率23--25%,损失国民收入195亿元,损失工业总产值286亿元。在管理行列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更大。可以想象,前几年由于忽视道德教育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全国将是十分巨大的数字,它相当于全国几十个大型企业全年收入之和,这一反证真实他说明了道德教育的经济价值。

道德教育所具有的经济功能,要求我们认真改进道德教育工作,以整体的、系统的观点组织学校教育活动,从根本上克服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脱节的现象。在教育内容上应当注意对社会发展的动态适应。不能只从抽象的内容上来局限道德教育,而应注重现实的历史的道德发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生产所需要的基本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既应进入到精神生活的更深层次,又要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更广阔的层面。在道德教育的途径上,要紧密地和个体社会化结合起来。不仅要注意在功能和目标上协调家庭和学校的预期社会化,而且也要与人的继续社会化(职业适应、终生学习等)结合起来;不仅要进行道德社会化,还要指导好政治社会化、两性角色社会化和职业社会化。学校生活的一切方面,一切环节都要组织在道德教育的总目标下,使校园文化、风习传统、心理气氛、人际关系以及种种“潜在课程”,都充分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在教育方法上,要注意道德教育的社会性和开放性,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闭门“修养”是培养不出优良的道德品质的,也不可能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应当认真组织社会实践和道德践履,倡导各种生动活泼的讨论、调查和陶冶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阐明道德教育的经济意义,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提高对道德教育社会功能的整体认识,从而极大地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热情。同时,我们在理解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时,首先要克服这样一种倾向,即简单地将道德教育等同于经济活动或经济效益。我们认为两者的“简单取代”不是对道德教育经济意义的科学认识。

其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树立道德教育具有经济意义的思想时,应避免产生“两张皮”现象,而应把道德教育纳入到社会实践中来,使其具有真正的活力,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目的。

第二篇:国学论道

『国学论道』[国学经典]一个老者读出来的《道德经》,老子是我国2500年前的一位大圣人,生前是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年骑青牛过函谷关,留下一本奇书,被后人称为道德经.这本书之所以被称为奇书,一是2500年来人们不断地在研究它,更为神奇的是,我听一位老者说,2012年后我们将会读到一本更为神奇的道德经。我曾经向这位老者请教,2012年后会是怎么个神奇法?老者摇摇头,说天机不可泄露。在我的再三恳求下,老者给我说了几句,令我当时是五雷轰顶,那叫一个震惊呀!这是三年前的事了,因为当时老者在向我透露时一再交代我时机不到,不可让外人知道。所以三年来这个秘密一直压在我的心底,很少向外人透露。现在想想再有两年就是2012年的12月*日了,我再三恳请老者,老者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切自有天意。今将老者三年前告诉我的一部分话,告知天下,坐等2012年验证。希望能引起2012吧高人们的指点,说白了我对老者的话只是震惊,还真不完全理解.第一次“老子是怎么说的道生万物呢?”

老子原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附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传统的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附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是“无”,“道”生“有”“有”生“万物”这里的有及是“一”,“一”生“二”,“二”生“三”注这里的“三”不是指的数字三,在古代三可以代表很多。“一”是阳,“二”是阴,阴阳和合生化万物,也就是“三”生万物了。

万物,负阴,而,抱阳,很多人都容易理解错,这里代表的是万物阴阳之气和合,才能朝气蓬勃,生生不息。也说明了万物是离不开阴阳的,缺少阴也不行,缺少阳也不行。人也是一样,头乃阳,对立脚为阴。老者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附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第二次、老子说的道的内容是什么吗? “道可道,非常道”,地球人都定论了的“道可以说,但道是说不清楚的”,这个还要叫我回答。我为了想嘲笑他,就反问他:“老子道德经第一句话不就说了嘛,‘道可道,非常道’,怎么这还会有错?”不料老者笑笑说:“是呀,这个当然又错了。年轻人,不要不服气,第一次我就告诉你,不要尽信书,你却总是不喜欢自己思考。人云亦云这不是智慧。”。老者说“其实老子的道的内容很明白的写在他的书里,就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

老子原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传统的话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者的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三次我去老者家里,是主动去提出我的困惑的。我见了老者就问他.我说:“老师傅,你这种奇怪的读道德经的方法,我发现你为什么总是把一些分开的字放在一起读呀?这有什么作用吗?”这次老者很慈祥的告诉我说“老子的思想被人为地分割几千年了,是有人故意把他分开,故意迷惑人,现在时代变了,我又把他接起来,这是天意,我告诉你了,五年后你自然会明白的。”我又问他,“你一句什么判断是人为的对老子的话分割了?”他说“是老子告诉我的。”这我当然不相信了。他看我一脸迷茫的样子,就随口说出一段老子的话。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者说“在这里老子告诉了我万物的变化全在一个【复】字。年轻人,记着,只有反反复复的思考,一切自然会明白。”听到一个复字,我的心里好像有一种顿悟的感觉,顿感如醍醐灌顶,这时我的心里已经开始转变对老者的看法。

传统的读法是这样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三次去老者家里,那次他除了告诉我上边那句话,还告诉了我一句具有颠覆性的话,就是【有无不可相生】。他说“有无是不可相生的,有就是有,无就是无,有生于无。人要是把有说成无,或者把无说成有,那就是明明在撒谎,正是因为这样,人类道德才沦丧。”我说“可是,道德经明明写着有无相生的呀!”他愤怒的说“这是个弥天大谎。老子的话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我就问他“那么老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他开口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呜呼!这又一次颠覆了我的传统观,我经常读的道德经都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我第四次去找老者,是想和他随便聊聊的。没想到这次我们话谈到投缘时,他帮我解开了一个读道德经最大的困惑。那天他问我,“老子心目中的圣人应该怎么处事?”吃了前几次的亏,这次我不再顺口出言了,我说“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但是我根本不知道处无为之事什么意思,是叫人做呢还是不要人做?你给我解释解释好吗?”他说“现在给你解释也没有用,还是你没放下那本经书。我还是老样子,先告诉你一句话,你回家自己琢磨更好。”

接下来老者就说他的观点是:“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就是这句话又让我迷糊了几十天。但后来我还是深有体会的,到我醒悟了以后,我还把这句话用我的企业的管理上,我的收效明显改观了不少,有时真的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老者告诉我这么多话,就这句话我感觉我是理解了。也是不枉我这几年的迷迷醒醒吧。在此,我代表读到这个故事的所有的朋友向这位“疯癫”的老者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

----老子的话“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传统经书“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者的话“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五次我们相见,是在我自己公司的办公室里。

这次我记忆最深,可以说是终生难忘。记得那是我们第一次谈话后的第二年的冬天,天下着大雪,我独自一人坐在我的办公室,当时公司正在上一个项目,我正为资金紧张而发愁,远远地就看见雪地上一个满身白雪的人正从院子里朝我办公室走来,近了一看是老者,我诧

异万分,赶紧推门去迎接。“我来看看你。”一见面他就说。

待坐定,老者看看我,我当时真的是诧异的不知如何开口。因为老者自我们相识以来从没到过我厂。简单聊几句后,老者直入正题,说:“我今天正好路过这里,顺路看看你。你什么也不要说了,知道你现在正在扩大规模,我想再送给你一段话,会对你有用的。”我知道老者的脾气,什么也不要问他,每次只管听就是了,反正他不会害我。下面是他那天说的话,当时真可以说是五雷轰顶。

他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

原文是这样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后来我自己横横心,管他“乎”是虚词还是通假字,我是硬着头皮以“呼吸什么什么能量,就能怎么怎么样”的意思勉强自己去理解老者的话。不过还真的管用。后来不到半年,我把自己当时又上马的那个项目给砍了,因为后来我意识到这个项目已经严重拖累了我的专项业务,使我企业脱离了良好的经营轨道。这正应验了老者说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上第二个项目本想盈利更多,结果拖累了主业,看来还是我这个当家人心太贪所致。自认倒霉吧。事实证明,好在我及时砍掉了第二个项目,一门心思的经营我的专项,企业很快又步入了正规。现在想想都害怕,玄哪!

后来我就强迫自己做事必须专心,因为心虽然大,但每一件事都在心里占据一个相应的位置,事与心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只有专心才能做好事情。以前我只知道外国的科学家都很了不起,个个都是专家,自从那次以后我才从老者的话语里体会到,原来2500年前的老子就向我们提出专业之重要的呼唤,可惜没人能懂!呜呼哀哉!

接下来这一次我与老者的见面和交谈,有点意思,说白了简直是太可笑了。这是一次在市面上的一次偶然巧遇。那天,太阳特别好,我开车走在大街上,偶然发现一个身影,仔细一看却是老者,我赶紧给他打喇叭,让他上了我的车。上车时只见他把一个东西先放在我的车上,我仔细一看,是太上老君像。后来在车上他告诉我,那天是专门出门请老君像的。还告诉我说他刚刚从道德经里一句话,是说明“万事万物都是像的化身,就是像掌控一切。”我一听又有新词了,赶紧问“说来听听,老子说过这样的话吗?”他就非常兴奋地告诉我一句下面的话:“不治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听了以后我差一点没有笑出来,我以为这次是什么好东东呢,原来他把“象帝之先”的“先”字给扔掉了。他说,你还先不要笑,这可是他刚刚体会到的,还说这一点上就连他自己也迷了几十年。我晕,这次令我吃惊的倒不是他告诉我这句话,而是第一次听说他也会为一个问题迷惑几十年,这次对我来说很搞笑。这一次我们的谈话就像是他在和我探讨问题。他先问我“我想听听你对天之道和人之道的理解。”

我就把老子关于天之道和人之道的那一章背出来然后先谈了我的看法。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这是道德经的原文。我是这样解释的。天道,就像是把弦绷在弓上射箭一样,弦位高了就要压低一些,弦位低了就抬高一些。多出来的时候,就要加以减损,不足的时候,就要加以补足。天道,是减损有余的,用来补给不足的。但人之道却不是这样,总是减损不足的,用来供给有余的。有谁能够把有余的拿来补给天下不足的呢,只有能够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道者才能做得到。所以,开悟的道者不会储藏财物,而是把多余的财物用来帮助别人,他们越这样做,反而越是会拥有财物。越是给予别人,自己反而越多。道的创造总是利于万物,而不是去伤害它们。开悟的道者无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去与人相争。

老者听了以后好久没有说话,脸色有点铁青,么非他不满意我的解释吗?良久,老者长叹一声,说“看来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真的是太固执了。还得三年呀。”看样子老者是真的不满意我的说辞。我们这个打着替天行道的说辞他还不满意,我也郁闷了。我说:“老人家,你也不要有什么顾虑,还是说说你的看法吧。接下来他说的这番话令我陷入了沉思中。老者说“小伙子,你说的大部分都对,就是在天之道和人之道这一点上,你还没有领会到位。”顿了顿,他接着说“我的理解是老子的用意并非是这样,而是告诉人们,天之道是钢强之道,天是容不得一切多余的事物,天会毫不留情的去损毁有余,同时天也包容一切不足的事物,天会给一切不足的事物保留发展的空间;而人之道则是柔弱之道,人需要不断的减损自身的不足,把不足转化为有余奉献给大家,而能够创造有余来奉献大家的是那些亲近道并去探索道的人。天和人是道的两股力量,人在消耗不足而天在补给不足,同时人又在制造有余而天又在销毁有余,天和人两股角色各行其道,四股力量相互协和,以维护一个共同的道的永恒。人如果一味的褒扬天之道,那是意识进入了误区,人如果不断的诋毁人之道更是进入了误区的意识。人类提倡替天行道是千古错误的认识,人类本该大行人之道,人天各行其道才是正道,才能真正达到“天·道·人”三者的合一。”我已是哑口无言。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透漏给大家一些比较好理解的谈话。这次不记得是第几次见面的谈话了,老者向我透露了他关于老子对美丑善恶的看法的话,同样极大地震撼了我。记得他是这样说的: 众妙之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 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这里令我吃惊的是老者把道德经第一章里最后一句话“众妙之门”放在了这段话的首句,我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句话同样雷人吧。但这段话的意思那天老者并没有吝啬,给我解释了一点点,这里我也说给大家好了。老者说,这句话里要领会两个关键的字“矣”和“已”,他解释说,“矣”是“了”的意思,表示完成时态 ;“已”是后来,过了一些时间的意思,已故就是后来明白以后。总之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说“万事万物的奥妙之门是天下人人都可以知道的。大家的行为是美还是恶,行动结束了大家立刻就会知道,而大家的行为是善还是不善,是要等到行为结束后后来大家醒悟了才知道的。简单地说,就是说明一个“美丑易辨,善恶难识”的道理吧。虽然我对他的这个断句还持保留态度,但是这一段话我很听得进去,真是说到我的心窝子里了。不管那么多这一点上我是佩服他老人家的。

下面这次谈话的内容,更雷人,可以说是颠覆我对于传统观点看法的一次谈话,这里提醒大家做好被雷的准备然后再往下看。不过我当时的感觉是,虽然很雷人,可是很令人兴奋。这句话仿佛解开了套在我头脑里的一把无形的枷锁。那天老者问我,你还记得老子的三宝吗?这个我是再熟悉不过了,而且我也是按照太上老君的三宝做事的,还能忘了。我顺口就来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老者说“我给你纠正一下,你自己比较吧,哪个好用用哪个。”一听要纠正,我立马来了精神,心想他这次不会再来个雷人的话出来吧。果不其然,看来每次老者都是不雷人的话他不说。诸君听好了,下面就是他的雷话。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老者还告诉我说,老子这三宝中,他最看重的就是第三宝。看来雷人总是和别人不一样。有心人慢慢体会吧。

还有一次的谈话,我要感谢老者,他的信息对我重新认识老子的一句名言起到了至关重

要的作用,我最喜欢的老子的一句名言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前只是喜欢的不得了,但领会的并不深刻。这次在老者的指点下我醒悟了,感谢老者下面的话: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各位会问我,这你为何要感谢老者呀,这是老子的原话嘛。可能细心的人会发现,这句话和我们传统的话有个地方发生了变化。请看传统的话: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者变化的话“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善复为妖;”传统的说教话“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这次我没有惊奇的原因是,老者的话使我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一句外国名言;“真理再往前一步就是谬论。”以及“过犹不及”的道理。“正正”的意思说明了“正虽然是好的,但正之再正就未必是好事。”这也正好揭示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论断。

我不说了,还是把这个问题交给大家琢磨吧。

在这里我向大家先透露一点老者教我如何体会他的话的一个例子,供大家参考,免得大家抱怨老者只指点我,不指点你们,显得我小家子气,在此声明,本人并不吝啬,只是过于愚钝,很多地方搞不明白,还指望和大家共同学习呢,呵呵。下面这是一次老者教我如何理解他这些火星话的一个例子,大家请看。老者说“小伙子,对于‘圣人处无’这四个字,你可能不理解吧,那么你试着和老子说过的另外一句没有争议的话放在一起来体会,也许你就会明白些什么了。‘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这句话没有什么争议,这里老子说的是‘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那么未有和未乱是不是都是尚未发生呢?这是不是就是‘无’呢?”慢慢的我就逐渐领会一些了。虽然到现在还不是全明白。但我不着急,这不离2012年12月*日还有两年来吗,会明白的。呵呵。

http://tieba.baidu.com/p/959517938?pn=1 6#回复 作者:骑在墙头

回复日期:2011-9-14 22:13:00

顶起

8#回复 作者:hzhhdnj 回复日期:2011-9-15 8:16:00

确实有意思。呵呵„„第一次听人这样解释道德经的。看看其他高人是怎样反驳的。顶起。第一次离楼主这么近哦。

9#回复 作者:苏一先

回复日期:2011-9-15 10:24:00

古代的书都是没有标点的,怎么读就看个人修为了。今天的人用标点未必是好事。

10#回复 作者:zunzunrok 回复日期:2011-9-15 13:09:00

弱弱的问一句,这位老者,是有其人,还是你想借老者之名,发表你个人观点。

11#回复 作者:德克司机

回复日期:2011-9-15 17:08:00

领教了 12#回复 作者:易唯一

回复日期:2011-9-15 19:22:00

苏道友贴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可以冲击正常人的思维,让我们学习老子又多了一个变化,好事.13#回复 作者:lanyun2488 回复日期:2011-9-15 20:08:00

国学讲坛,每晚8点半开始讲课,如果你对国学有一定兴趣的话,欢迎加入本群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经史子集、四书五经、释儒道,诸子百家,如果你在哪方面比较有心得,欢迎来群讲课!群号:105988913。欢迎加入.14#回复 作者:uponcn 回复日期:2011-9-15 21:02:00

兼听则明

15#回复 作者:zcb99125 回复日期:2011-9-16 10:39:00

!!!!!!!!!

顶你

16#回复 作者:楚之智

回复日期:2011-9-16 17:27:00

看看也不是什么坏事。

17#回复 作者:豆腐干的发泄

回复日期:2011-9-18 0:54:00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看春秋时期同一时代的书,句读是怎么玩的?

我想问这位老者断句的方法,思路。

别的书用他的方法,思路能读下去吗?

18#回复 作者:豆腐干的发泄

回复日期:2011-9-18 1:12:00

韩非子·解老 可以说时代上最近道德经解释,句读偏离得最少,给老者断断看。

人无愚智莫不有趋舍恬淡平安莫不知祸福之所由来得于好恶怵于淫物而后变乱所以然者引于外物乱于玩好也恬淡有趋舍之义平安知祸福之计而今也玩好变之外物引之引之而往故曰拔至圣人不然一建其趋舍虽见所好之物不能引不能引之谓不拔一于其情虽有可欲之类神不为动神不为动之谓不脱为人子孙者体此道以守宗庙不灭之谓祭祀不绝身以积精为德家以资财为德乡国天下皆以民为德今治身而外物不能乱其精神故曰修之身其德乃真真者慎之固也治家者无用之物不能动其计则资有余故曰修之家其德有余治乡者行此节则家之有余者益众故曰“修之乡其德乃长治邦者行此节则乡之有德者益众故曰修之邦其德乃丰莅天下者行此节则民之生莫不受其泽故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修身者以此别君子小人治乡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适观息耗则万不失一故曰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奚以知天下之然也以此

19#回复 作者:豆腐干的发泄

回复日期:2011-9-18 1:57:00

人,无愚智,莫不有趋舍,恬淡平安,莫不知祸福,之所由来得于好恶,怵于淫物,而后变乱,所以然者引于外物乱,于玩好也恬淡,有趋舍之义,平安,知祸福之计,而今也玩好变之,外物引之引,之而往故,曰拔至圣人不然,一建其趋舍,虽见所好之物不能引,不能引之谓不拔一,于其情虽有可欲之类神,不为动神,不为动之谓不,脱为人子孙者体,此道以守,宗庙不灭之谓祭祀,不绝身以积精为德,家以资财为德,乡国天下皆以民,为德今治身,而外物不能乱,其精神故,曰修之身其德

自导自演译,人,没有愚蠢和聪明的,都知道取舍恬淡平安祸福的原因是来源于偏爱和恐惧外物,当受到偏爱和恐惧后会变的混乱,一句句译可以译下去,但最后文章说个什么我也不知道了。

我的思路就是看字乱编。

20#回复 作者:玄天散人

回复日期:2011-9-18 9:42:00

看了 想说 无话能说 21#回复 作者:楚之智

回复日期:2011-9-18 14:06:00

22#回复 作者:望月怀远1969 回复日期:2011-9-18 14:12:00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23#回复 作者:鬼谷幽林

回复日期:2011-9-18 19:36:00

有点意思。。。。。24#回复 作者:清灵空明

回复日期:2011-9-18 20:12:00

学习了。。

25#回复 作者:楚之智

回复日期:2011-9-20 22:16:00

道,是一条隐藏的准绳,虽然看不见,闻不着,摸不住,但她无时无处不在,准绳的一边是可,一边是非;

道,就像一堵看不见的高墙,一面是对,一面是错。全凭自己感悟。

26#回复 作者:楚之智

回复日期:2011-9-20 23:16:00

道生阴阳。生正一和负一,生正义和邪恶,负阴抱阳,冲气为和。正一和负一融合,就是零。零,就是圆,圆就是圆满。

忽然间,一扇窗户忽然间从李玄心中捅破这个时候,李玄忽然明白,无论到底谁对谁错,有些事情,不一定就非得按照常理去思考。

-1+1=0

-2+2=0

-3+3=0

-万+万=0

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你明白了吗?

27#回复 作者:肖医生

回复日期:2011-9-21 12:07:00

关于道德经的解文断句,苏先生口中的老者无疑是正确的。而“豆腐干的发泄”关于韩非子的论述则断文有误。此段文字应该如下断句:

人无(此处当按无论讲)愚智,莫不有趋舍恬淡平安;莫不知祸福之所由来:得于好恶、怵于淫物。所以然者,引于外物乱于玩好也。恬淡,有趋舍之义,平安,知祸福之计。而今也,玩好变之,外物引之,引之而往故曰:拔。至圣人不然,一建其趋舍,虽见所好之物,不能引。不能引,谓之不拔。一于其情,虽有可欲之类,神不为动。神不为动之,谓:不脱。为人子孙者,体此道,守宗庙不灭之,谓祭祀不绝。身,以积精为德;家,以资财为德。乡、国、天下,皆以民为德。今,治身,而外物不能乱其精神,故曰:修之身。其德乃真。真者慎之,固也。

28#回复 作者:楚之智

回复日期:2011-9-21 16:06:00

看看

29#回复 作者:了风无息

回复日期:2011-9-23 2:00:00

@苏一先 2011-9-14 20:24:00

下面这次谈话的内容,更雷人,可以说是颠覆我对于传统观点看法的一次谈话,这里提醒大家做好被雷的准备然后再往下看。不过我当时的感觉是,虽然很雷人,可是很令人兴奋。这句话仿佛解开了套在我头脑里的一把无形的枷锁。那天老者问我,你还记得老子的三宝吗?这个我是再熟悉不过了,而且我也是按照太上老君的三宝做事的,还能忘了。我顺口就来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

我一直找不到“不敢为天下先”理论证据。三曰不。这样理解,感悟。多谢了!

30#回复 作者:苏一先

回复日期:2011-9-23 7:46:00

@zunzunrok 2011-9-15 13:09:00

弱弱的问一句,这位老者,是有其人,还是你想借老者之名,发表你个人观点。

-----------------------------

是有其人。不是我个人的观点。中国民间有高人啊。其实发这个文章也是为了打破人的一个思维定势。

31#回复 作者:楚之智

回复日期:2011-9-23 8:43:00

人之治,虚。

其心实,其腹弱;

其志强,其骨常。

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

为也为无,为则无。

32#回复 作者:楚之智

回复日期:2011-9-23 20:45:00

hhh 33#回复 作者:凌风聆天

回复日期:2011-9-24 8:42:00

既然道可道,非常道,又为何执着于道德经?

山水是道,你我是道。道在乎心,凌于天地。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34#回复 作者:宇宙小尘埃

回复日期:2011-9-27 10:10:00

老者变化的话“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善复为妖;”传统的说教话“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传统的只有一个“善”啊?

35#回复 作者:楚之智

回复日期:2011-9-27 19:33:00

这个老者的故事是愚者所述,还望各位大侠发表高见。

36#回复 作者:楚之智

回复日期:2011-9-27 19:34:00

善复为妖;”

传统的只有一个“善”啊?

有失传的嫌疑。

37#回复 作者:几人归去几人来

回复日期:2011-9-28 11:31:00

我已经搞不懂楼主到底是做什么的了

38#回复 作者:仲尼之叹

回复日期:2011-10-3 20:14:00

解释的很好 飘过 39#回复 作者:我和菲菲

回复日期:2011-10-3 20:38:00

天人各行其道,快哉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40#回复 作者:我和菲菲

回复日期:2011-10-3 20:40:00

天人各行其道,快哉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41#回复 作者:雨落苍生

回复日期:2011-10-3 20:54:00

走火入魔

42#回复 作者:雨落苍生

回复日期:2011-10-3 20:57:00

这老者就像街头那些码师,拿笔来划划拉拉,就能搞出个规律来。

43#回复 作者:净心遍寰宇

回复日期:2011-10-4 12:29:00

标记一下。我还真没看懂 44#回复 作者:楚之智

回复日期:2011-10-6 19:51:00

慢慢看

45#回复 作者:开始懂了58 回复日期:2011-10-14 10:28:00

走火入魔

46#回复 作者:求学哥

回复日期:2011-10-14 16:17:00

不错 不知道原帖在哪里!47#回复 作者:谢林翰

回复日期:2011-10-14 19:31:00

@开始懂了58 2011-10-14 10:28:00

走火入魔

-----------------------------

你这个行为很不好。放这样的图,让别人什么看下面的呢。一跳一跳的。

48#回复 作者:开始懂了58 回复日期:2011-10-15 9:37:00

回复第47楼(作者:@谢林翰 于 2011-10-14 19:31:00.0)

@开始懂了58 2011-10-14 10:28:00

走火入魔

-----„„ ==========确实不好,实在不好意思!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49#回复 作者:楚之智

回复日期:2011-10-21 15:24:00

看看

50#回复 作者:我的娱乐精神1 回复日期:2011-10-22 15:46:00

不到深处不知难,好法,支持。以人为本也好。开拓了思维。

51#回复 作者:反观内照

回复日期:2011-10-23 21:17:0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

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所?

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呵呵,一笑!

52#回复 作者:愈坠摇摇

回复日期:2011-10-28 18:54:00

顶一下吧,不顶不行啊。哈哈。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53#回复 作者:想去西藏了

回复日期:2011-11-2 23:57:00

学习54#回复 作者:北地梵音

回复日期:2011-11-4 12:19:00

病的不轻!

55#回复 作者:tytomz 回复日期:2011-11-12 22:41:00

一一,二二,三三,老子是结巴?切.56#回复 作者:随心论世间

回复日期:2011-11-13 16:07:00

恩,高人出民间,还真没错。

我只想说的是,道法万千,不离其宗。

书法有智,不离其变。

57#回复 作者:法度有缘人

回复日期:2011-11-13 16:50:00

受教了!虽然我本人愚钝没读懂,但我坚信老者一定不是什么疯子,他所说的一定不是什么疯言疯语!

58#回复 作者:楚之智

回复日期:2011-11-14 19:34:00

@法度有缘人 2011-11-13 16:50:00

受教了!虽然我本人愚钝没读懂,但我坚信老者一定不是什么疯子,他所说的一定不是什么疯言疯语!

----------------------------

赞同。

59#回复 作者:醉梦引

回复日期:2011-11-14 22:20:00

标点本是人为 当初老子亦是勉强留下道德经 说不定就是故意留下玄机 防泄天机 看来我要重新去看一下道德经了„„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60#回复 作者:悟本从真

回复日期:2011-11-15 9:23:00

这样断句还真有意思,算是另类解读了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61#回复 作者:楚之智

回复日期:2011-11-15 10:55:0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样的来的断句,和原来的诗句的意思基本上就不同了。

清明时节天上下着细雨,路上的行人熙熙攘攘你来我往,大家都没这细雨淋的像断了魂一样.行人借问酒家,“酒家,你可看见哪里有放牛的孩子啊?”酒家抬抬手,远远地指向杏花村。

这样的意境是说明了,在一个雨天里,路上一群人在向一个酒店的老板问一个放牛的孩子,共同寻找一个丢失的放牛娃。结果是酒家指着杏花村,说杏花村里有一个放牛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个意境在于述说这样一个事件,在一个雨天里,路上一群人在向一个放牛的孩子问哪里有一个酒店? 结果是放牛娃指着远处的杏花村,说杏花村里有酒家。

两种断句,读出两种意境,结果问的对象和要寻找的对象都相反了。

62#回复 作者:鬼谷幽林

回复日期:2011-11-21 23:20:00

建立个群---《易》--爱好者之群:91678286。

欢迎所有喜欢《易》以及各类古典书籍的朋友们加入。。63#回复 作者:zunzunrok 回复日期:2011-11-30 13:11:00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不管哪一种,只要有助于自己的思辨,我觉得就是对的。楚兄以为呢?

64#回复 作者:chandrj 回复日期:2011-12-1 22:50:00

道德经好深奥!

65#回复 作者:qingtingmi1989 回复日期:2011-12-7 17:41:00

想收藏没懂怎么弄

第三篇:金岳霖《论道》

金岳霖《论道》

乍看起来,金岳霖似乎与“国学”相距甚远。不是么?这位“西学”(逻辑与知识论)功底甚好的哲学家不仅以研究分析哲学见长,写了洋洋七十万言的《知识论》,而这种分析研究的方法向来为中国传统国学之异数。然而,这只是表面的印象。《知识论》虽然讨论的是西方近代以来“时髦”的“知识论”问题,但要知道,他的“知识论观点”,其实是深受中国道家思想影响的,比如说他对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而他的生活方式的奇特与人生态度之脱俗,正如冯友兰所说的那样,与其说是追求“时尚”,不如说更多地是魏晋名士派头的。而假如再深入观察一下,可以发现,他强调哲学家的学问与他的人格合一,这种看法不仅相当传统,而且不折不扣是中国式的。

然而,真正体现金岳霖的中国情怀的,还是他的《论道》一书。

金岳霖在谈到《论道》的写作构思时说:“关于道的思想我觉得它是元学的题材。我现在要表示我对于元学的态度与对于知识论的态度不同。研究知识论我可以站在知识底对象范围之外,我可以暂时忘记我是人。凡问题之直接牵扯到人者我可以用冷静的态度去研究它,片面地忘记我是人适所以冷静我底态度。研究元学则不然,我虽可以忘记我是人,而我不能忘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我不仅在研究对象上求理智的了解,而且在研究底结果上求情感的满足。”(《论道·绪论》)这段话表达了金岳霖对于形而上学的见解。这种对于哲学的看法,可以说是真正接续上了中国哲学的传统。虽然对于形而上学的理解是中国式的,然而,对于形而上学问题的探究方式,却是中西合璧或者说亦中亦西、非中非西的。这种中西合璧的方法,也就是他所说的“旧瓶装新酒”。

今天,再回过头来看《论道》,可以发现:它的方法论意义要远大于它的哲学观念 的意义。就哲学观念来说,它是以新实论为依归的,将宇宙本体——“道”视之为“式—能”。这可能是沿用了西方新实在论者关于共相,以及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因”、“质料因”的提法;这种哲学观念仅只是哲学史上的一种见解,并且在今天看来并不十分新鲜。然而,金岳霖在这本书写作过程中自觉运用的“旧瓶新酒”方法,却断然不会过时,并且到今天愈来愈显示出其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而从方法论上看,对于中西哲学的融合,不是采取“新瓶旧酒”,就是采取“旧瓶新酒”。这两种方法都各有其合理之处,也各有其存在的理由与价值。因为“旧瓶”与“新酒”的关系,容易被理解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形式与西洋哲学的内容的关系。说到对于传统哲学的继承,要继承传统的有价值的思想观念,这一做法容易理解,怎么说还要继承或者采纳古人的名词或者术语呢?其实,从诠释学的观点看,任何名词与概念的使用,都不仅仅是形式或工具意义上的,而具有实质性与本体论的含义。就是说,一旦使用某个名词或术语来表达对于事物的认识,这种认识就必然会由于这个名词或术语的使用而带有某种认知上的“前见”,从而影响甚至制约到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从这种意义上说,“旧瓶新酒”其实也就是“新瓶旧酒”。它们两者不能截然划分,而是在方法论上相互补充或平衡。然而,作为哲学方法论的类型,我们发现,这二者的确又有很大的区别。就是说:“新瓶旧酒”更多强调的是对于传统哲学内容或观念上的继承的一面,只不过这种对于传统的实质性继承考虑到时代与环境的变化而采取了新的路与形式;而“旧瓶新酒”恐怕更多地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于外来思想观念的吸取与接纳,而为了更好地吸收外来思想观念则必须使它能与传统相衔接。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构成中西文化交汇与碰撞这一大背景下,中国传统哲学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途径与环节。也正因为这样,《论道》一书与冯友兰的《新理学》一样,应当被视为当代“新国学”的经典:它们对于中国传统“国学”的现代转型来说具有重要的典范意义。

第四篇:浅谈教育经济的问题

浅谈教育经济的问题

作者姓名

(署名单位

单位所在省市

单位邮编)

摘要:经济是组织教育的先在物质基础;教育发展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经济问题就涉及到了教育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和经济对教育的影响。教育经济也是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教育需要一定经济支持,才能开展教育活动。本文主要是理清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如何搞好教育经济问题,促进教育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经济;教育;发展

基金课题名称+编号(用红色字体标注,如无,不需要填写)

经济与教育有着一定的关系,而且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经济是组织教育的先在物质基础,而教育是经济实现其发展的内在前提,他们具有一定的关系,也是必要的,这也是经济教育的问范畴。为此,我们要研究经济与教育到底是何关系,这就要搞起他们的相互作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认识。传统的观念中认为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起反作用,这样就没有理清,教育与经济的真实关系,对教育是一种轻视。教育与经济的真实关系可以表述为经济是组织教育的先在物质基础;教育发展决定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教育问题,只是教育问题中一个因素,对教育的发展没有决定性的作用。【1】

1、经济是组织教育的先在物质基础

组织教育包含了教育的规模,人才培养的类型和结构,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的物质手段和课程材料等。为此,对于办教育而言就需要一定的物力、财力,而就社会而且,就需要为教育的提供财力和物力,那么经济就决定了教育规模。教育的规模也会随着经济物质条件,也就是教育投资的变化而变化。教育规模的扩大的实现,这些都是由于世界经济状况的发展导致教育投资的结果。也就是说经济的状况的发展觉得了现实教育规模。

教育目的制定所参考的因素很多,这里包含了经济、文化、制定等方面。而随社会的发展成了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这里就是以经济发展最为重要。为此,教育目标的实现是将来的,这对于现代有一定的延迟性。因此,制定教育目的考虑经济问题,最主要还是看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而不是仅仅看现状,比如,今后的经济要考虑公民具有知识结构,主要还是人的发能力和经济观念等。

经济是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之一,但并不能由此笼统的得出经济决定教育

目的的结论。这不仅是因为经济

只是制定教育

目的一个参照因素,更重要的是所预测到的经济未来状况能否在将来变为现实,这不仅取决于经济条件本身,更取决于与经济预测相应的教育。以后教育所培养

出的人的经济素质状况,决定了将来的经济状况,而此种经济状况可能或多或少与当初对经济未来的预测有出入。因此,经济因素只是制定教育

目的的一个参考依据,它不是教育

目的实现与否的决定性

因素。相反,教育

目的的经济

内涵的实现与否反而决定

了经济的未来状况,而教育

目的实现

与否取决于教育本身的运行规律。

为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组织教育的时候,经济对教育的影响比较明显,目前经济能够为教育提供物力、财力,这也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物质手段

。而这些都是起教育的物质接触,是教育的物质形态,但是并不能决定教育的一切,特别是本身规律的。而相反教育的发展和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的发展在内在上决定经济的发展。【2】

2、教育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教育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教育发展的情况决定着经济未来发展的状况。我们从教育的情况可以预测到经济发展前景。从国家发展的战略来看,教育要放在优先发展,进而实现其地位。教育发展的情况,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对人的素质和人才的数量、结构等都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素质,一方面受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另外受到了组织的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影响。为此,人的素质主要受教育所决定的。经济的发展也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一是加强经济的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为此可以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让生产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第二,就是要提供经济产品的质量,进行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同事,从而提升社会经济的效益,这样经济就有了内涵、式的发展。而这方面的发展主要还是要依靠强科技投入,提升劳动者的素质等,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并在提高劳动者素

质,并在组织和管理方式等方面采取现代的进行实现。

从一定的时空范围进行认识,我们发现经济资源具有一定的限制,也就是量是固定的,但是对于追加经济的发展也是有限的。为此,只依靠扩大规模生产就是会受到限制。而外延式的发展,就会造成经济资源浪费等,让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发展空间会变小,而深度就不能挖掘。其中我,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到对经济的内涵式发展进行,让经济要说的质量提升。这其中就包含了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等,这样经济发展才有前景,其中劳动生产力就包含了人的教育,为此教育的发展就关系到了经济外来的发展。但是对于经济的发展最好是做的外延式和内涵式发展的同伴,才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

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力和财力等。

从经济发展的形式上,我们了解到了经济的内涵发展需要教育的为前提。对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要提升,这里面主要是依靠科技投入,对先进工艺和技术进行使用,并采取先进的组织和管理方法,而这些方法和手段的利用,则要求经济活动参与者具有相应的科技艺术和素养素养,活动主体掌握这些,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人要具有科学艺术、素养和科学技术等,就要教育的作用。利用教育促进经济具有内涵式的发展【3】。再由些经济活动主体创新内涵式的发展,让经济发展具有持久性。

总之,所以说教育所造就了人才,会决定这经济的内涵式发展,我们从人才培养的现状就可以预知经济发展的前景。而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最主要途径和方式。为此我们要重视起来,特别是要在提升教育质量的上下功夫。为此,发展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对教育重视起来。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教育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是改变经济现状的前提。教育的经济问题,是教育本身所决定的,教育决定教育内在发展,而经济不能决定教育的整体发展。而教育经济问题是一个值得考虑和探究的问题,经济支持教育只是教育发展的其中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恬恬,张晨婧,张跃军.中国教育经济复杂系统的协调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5):162-168.[2]郭欣,任增元.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困境与出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04):49-53.[3]甘巧林,王德劲.区域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粤、苏、浙教育经济效益比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05):12-17.

第五篇:教育经济与管理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思想

一 教育劳动说生产劳动的概念:

a 从最初的定义看:可直接生产使用价值的物质生产劳动;b 从社会形态观察:只有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也就是说只有生产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 c从扩大的概念看:社会劳动本身协作关系的发展,生产的概念扩大了,劳动者可以远离劳动对象,确实物质生产劳动的参加者。2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劳动学说

a 教育劳动是一种劳务性或者服务性的劳动,b 具有间接的生产性,可以远离生产对象进行生产,c 具有直接生产性,表现为直接生产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直接生产科学技术。

二 社会在生产与教育(教育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功能)

(1)教育在劳动力再生长中的功能

a 劳动力再生产一是指恢复保持现有劳动力而是延续和培养新的劳动力

b 教育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劳动能力是指人征服和改变客观世界的能力,教育对劳动能力的生产现代意义上一般指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水平)

c 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劳动能力的性质是指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劳动能力的形态是指劳动者从事的是体力形体为主还是脑力为主,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是一般性劳动还是专门劳动)

(2)教育在科学知识形态生产力再生产中的功能

A教育具有传递积累发展科学的社会作用b教育是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c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有效形式

三 劳动价值学说与教育

a教育费用是劳动力价值的构成部分 b 复杂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c教育劳动将影响社会经济价值的形成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a 人口质量重于数量b人力资本投资与物力资本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的投资c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d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物力资本的收益率e教育投资的收益率是可以计算的舒尔茨的基本观点:

a 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b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是通过提高人们处理不平衡的状态的能力的具体方式实现的c 人类的时间是人力资本的组成的部分d教育是促进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1)筛选假理论:筛选假设理论把教育看成信息

a 同意人力资本理论的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水平看成是正比例关系b与人力资本理论不同的地方: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通过教育的筛选实现的(2)社会化理论:教育培养与训练劳动力的个性特征

a 反对早期人力资本理论:现代社会教育的功能不在意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

认知能力而是在于它的社会化作用b 教育的作用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经济效益培养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各个层次的人才其二教育再生产社会不平等

(3)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教育把劳动力等级化

a 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是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水平成正比例关系在不同劳动力市场适用的情况不一致b劳动力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受到不同的待遇,说明教育把劳动力等级化人力资本理论的评析

a 人力资本理论的价值和贡献:重视人的质量可定人力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b人力资本理论的时间意义: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开发,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强了对科学研究的投入c有限的合理性:改变了以物力投资为主的投资领域;人的作用大于物的作用,对人投资的收益大于对物投资的作用;人力资本理论重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观念是可取的d人力资本的社会局限性:在人性和道德角度,把人一切资本化,贬低了人的价值,在政治角度,人力资本理论宣扬的是符合资本主义和阶级差别的理论,在方法论上,以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研究具有某些弱点产权观人力资本理论

(1)人力资本产权的定义:是在市场交易过程形成的所有权以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得百分一系列权利的总称,是制约这些权力行使的规则,本质是上社会经济生活关系的反映。(2)人力资本产权的特征:天然归属个人以及完备性和关闭功能(3)人力资本产权的功能:激励功能、配置功能、分配功能

(4)人力资本产权化的实质:赋予劳动者与其人力资本相等的产权权能。权益和权责,使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共同参与收益分配与风险承担。企业人力资源资本化运营(人力资本股权化)

(1)人力资本股权化是指在现代公司制度下,将企业内部员工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直接作资入股,使之在企业经营净收入中,在价值上不仅得到补偿性回报而且还能得到增值性或剩余性收益

(2)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历史沿革

a 古典企业并没有无视人力资本产权的作用b人力资本的产权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逐渐提升c 人力资本的产权在现代企业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严格的有限责任制度,规范的法人治理制度)

(3)人力资本股权化的途径

a 一般人力资本股权化员工持股b专业人力资本股权化经理层持股

第四章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需求(社会与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要求)

(1)教育的社会需求

影响因素:社会人口状况,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策导向。

(2)教育的个人需求:

需求动因:精神生活需求、物质生活需求、社会地位需求、影响个人需求的因素:个人的天赋能力、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学杂费的高低、个人教育未来收益。

教育的供给(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提供给受教育者的机会)

影响因素:教师的供给、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的单位成本、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供求关系以及调节方式

供求矛盾的内容:教育的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教育的社会需求与社会供给之间的矛盾、教育需求与供给变化的不平衡。

调节方式:市场调节(学费),政府调节(教育的宏观管理),两者相结合。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功能

直接功能:是劳动力生产再生产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缩短必要的社会劳动时间提高劳动者生产效率的手段;科学生产、再生产以及将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技术的手段;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间接功能:对人全面发展的影响;通过培养非物质部门的人才,影响其意识形态,对社会生产力发生作用;陶冶劳动者思想和道德情操,提高文明程度,提高劳动的积极性创造性

第五章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知识经济的含义:

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对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率。或者说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适用为特征的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包括知识与能力以及科学与技术,其中科学与技术是核心。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基础教育做好义务教育与扫盲教育,在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发展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将担负更重要的使命:知识传授、知识生产、知识物化;企业的教育与培训将有更大的发展;建立现代教育体系;改革和建立新的教育内容,符合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适应经济时代的要求;改革教育组织形式和方法,是教育方法适应新的教育组织形式和技术手段,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教育组织形式和手段。

第七章教育的结构与经济结构

教育结构:教育这个社会现象总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以及结合方式。既包括横向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方式也包括纵向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衔接方式。

分类:教育的人力结构,教育的投资结构,教育的级别结构,教育的类别结构,教育的形式结构,教育的布局结构,教育的体制结构。

合理的教育结构:一是教育的类别与专业设置以及类与类、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要与社会经济部分中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以及其比例关系相适应;而是教育的级别结构。教育的程度结构以及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要与社会经济部门中的劳动技术结构及其比例相适应。

第八章教育投资

十六章 教师劳动及其报酬

教师劳动效率: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教育成果。

提高教师劳动效率的方法: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的政治与业务素质;改善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

教师劳动报酬的理论:教师工资必须按照按劳分配与绩效分配的原则;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师资结构的含义:教师队伍各组成部分比例欢喜以及结合方式

教师自由流动的必然性:社会化大生产的普遍规律决定的;社会化大生产是市场调节机制独立化与配置功能基础扩展的基础;是人类全面自由发展的基础。

十五章 教育经济效益计量

劳动简化比的计算方法:

确定计算的基期和报告期,统计两个年份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人数数值;确定劳动简化比的尺度或者媒介,计算出具体的数值;计算基期和报告期的劳动简化比,列表统计详细数字;计算因教育因素增加的劳动量;计算教育对国民收入或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十四章教育经济效益

教育的经济效益的定义:教育领域内的劳动耗费与教育所得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

教育经济效益的特点:教育经济效益有两种表现形式:直接表现形式和简洁表现形式;只能产生教育成果不能呢个直接产生经济财富;计算经济效益不能直接在投入端开始;教育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迟效性、长效性、多效性和条件性;(带来的困难:经济效益必须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在计算上只能求的近似值)

教育经济的效益指标体系:教育纯收入、教育收益率、教育对国民收入的贡献、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对个人收入的贡献。

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a 从单向指标看:对完成生产定额的影响;掌握新工种、新技术和提高技术等级速度的影响;对提出合理化建议与技术革新的数量与质量的影响;对成产技术水平的影响;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对设备完好率的影响。B从综合指标看:对劳动生产率增长总贡献;估算不同程度的劳动成产率,可采用劳动生产率简化系数;教育程度与工时效率的关系,可采用工时效率简化比

第十三章教育规模经济

教育的规模经济:当学生人数增加的比率大于单位学生成本增加的比率。教育规模不经济:当学生人数增加的比率小于单位学生成本增加的比率。

教育规模经济形成的条件:a 资源利用的适充分性:鉴于资源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性,学校规模的扩大在不影响教育功能的前提下,是教育资源得到百分之百的利用b资源使用的适当性(把资源功能的特性用在相应需求的场合):专用教育设备、教师专才专用、教育功能多样性、提供多样性的课程内容;c教育规模扩大的有限性:教育规模过大造成人际关系疏离和行政管理僵化。d 教育适度规模决策:学校拥有恰好使资源得到充分和适当的应用,而又不衍生出人际关系疏离和行政管理僵化等弊病的学生人数

教育的规模类型及其优缺点与发展方向

第十二章 教育经济效益

教育经济效率定义;

在宏观上看,是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即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相同教育成果,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

在微观上看,某个教育单位或者学校,教育事业单位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入的利用比率。

教育经济效率的理论指标体系:

能力工资;技能和知识标准分;专业改变率和专业人员缺员率;培养周期;知识转化滞后期;毕业生的发展潜质;知识废旧率和知识更新率。

第十章 教育消费

教育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消费的盲目性;教育支付形式的单一性;教育消费中的浪费现象;教育消费存在高消费现象。

针对教育消费的对策研究:

积极引导各级各类教育消费,使之形成有效教育消费需求;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逐步形成教育消费者自己支付教育费用;树立教育服务观念,满足教育消费者质量要求;选准重点,扩大教育消费。

第九章 教育成本教育成本的分类:

教育的社会成与教育的个人成本:a 教育的社会成本两个层面意思;广义的是指个人与社会的教育成本总和;狭义的是指国家与社会支付的教育公共成本。b 教育的个人成本:家庭和个人所支付的教育费用。

教育的直接成本和教育的间接成本(机会成本);

教育的物质成本与教育的人员成本;计算教育成本应当主义的问题

范围准确;对图书资料费有不同计算方法;学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对闲置设备的处理。

下载论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色彩论道——浅谈美术高考色彩教学

    色彩论道——浅谈美术高考色彩教学 摘要:美术高考,风云变幻,随着艺术高考竞争的不断加剧,人数不断的增加,美术高考的教学压力也随之加大,如何在现在的竞争环境下,突破我校前辈们取......

    2014继续教育经济心得体会(大全五篇)

    根据黑龙江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文件的要求,及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黑龙江大学培训站教学组关于“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2014年度......

    教育经济学期末重点[5篇模版]

    教育评价知识整理 1、教育评价的概念: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在系统而科学地收集和运用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P7 2、教育评价的......

    教师节致辞---以道论道

    第一,修身立德,为人师表。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师之高者,唯德唯善。师德是教师的生命,是教师立业......

    一鸣论道-八荣八耻观后感(精选合集)

    “爱国”是历朝历代都在谈论的永恒的主题,的确爱国作为一项国民的基本行为规范,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时刻牢记在心的: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当然,要培养国民的爱国主......

    柴绳论道的故事

    樵夫在山上砍了一堆柴,柴堆旁放了一根扁担,扁担上挽了一盘绳子。柴对扁担说:“你长得好帅耶!又直又光亮。”扁担说:“你过奖了,其实你也不错,不过没经过加工,你这是原生美,说不定将来......

    2014继续教育经济专业学习心得体会

    继续教育经济专业学习心得体会 (经管部 1514 刘洪峰) 为了提高专业技术的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科学素质,我参加了2013-2014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并以科学发展......

    2010年继续教育经济中高级学习体会

    201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 经济中高级班学习体会 根据黑龙江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文件黑人社函[2012]5号《关于开展2012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