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思考与研究
倡导“探究性”
提高实效性 ——我对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思考与研究 广东省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
张新元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探究性阅读教学,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随时可见。探究不是目的、不是形式,而是手段、方法,旨在通过探究性的阅读,以点带面,参悟人生,在扎实中让学生“学有所得”,在巧妙设计中“润物无声”,在真实中求得“简单饱满”,在大气氛围中收到“人文熏陶”。总之,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真真切切地提高服务。
【关键词】探究性 实效性 阅读教学
【正文】
小学阅读教学一直存在着效率不高的问题,这与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陈旧有关:重教轻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学习实际和学习主体地位的倾向;而课堂上,教师往往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程式,以知识代言人形象成了课堂的主宰,忽视学生的生命存在,忽视人的完整发展,过多地关注知识,过少地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投入度,其教学模式一般为“告诉——接受”或者教授型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主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被动地学习,以听教师的讲解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主。教师常以自己的设计和思想去规范学生,教学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进程一步步进行,学生不过是一出又一出教案剧的配角。那么,找到有效的指导策略,争取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当务之急!而探究性的阅读教学却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因为缺乏探究性的语文阅读教学,既不遵循教学原则和心理规律,学生的感悟能力、思维方式、创新精神是不能得到提高、发展、培养。
探究性阅读以阅读目的为前提,以信息论理论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应该大力倡导探究性阅读教学法。这是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一条途径。
一、“扎实”——不求浮华,学有所得
好课难得,难在文、课、人的统一,难在真实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扎实而有效地教学,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一堂好课,不仅仅体现在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构筑的匠心独运,或如品茶,含蓄优雅恬淡;或欣赏音乐,回味舒缓悠长,还必须如“清茶淡饭”——不求浮华,只求一份从容恬淡、实实在在,真正让学生品其文、悟其道、领其神。
如特级教师闫学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就作了这样的教学探索——在鲁迅文化的语境下教“鲁迅”:将对这个文本的定位,置于整个鲁迅文化语境之中。在课堂上,有很多多鲁迅的插叙,比如鲁迅先生的120多个笔名,鲁迅就“碰壁”写过的两篇文章,鲁迅去世后萧红的文章„„读一课与读一人,在不断穿插中有机整合,目的是使课堂处于比较宏大的鲁迅的语境之下,让课堂更加丰厚、阔大。无论是信息呈现还是人文意蕴,因为置身于鲁迅的大语境下,文本可以得到充分的开掘。而大文本与小文本之间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使学生不但走进了这个文本,更走进了鲁迅的精神世界。
当语文有了文化的滋养与浸润,任何的“浮华”都是“浮云”,任何的“调侃”都是“多余”。因为,这种探究“鲁迅”精神得到充分的开掘,这种带有厚实的文化内蕴与积淀的语文,是扎实的。
再如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觉得两个字特别重要。(板书:钓 放)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汤姆是怎样钓鱼的?课文哪几小节写汤姆钓鱼?
生:一到四小节。
师:自由读课文一到四小节,要把它读好了,好的标准是把汤姆钓鱼的情景读出来,让人一听就感受到汤姆在钓鱼。放声读课文。
指名一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他读得正确流利。看一下,汤姆和爸爸在什么时候钓鱼? 生:晚上。
师:我们中国人喜欢什么时候钓鱼? 生:早上。
师:外国人喜欢钓鱼,但却是在晚上,这叫浪漫,要把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汤姆和爸爸泛舟湖上的那种浪漫的情调读出来。你再来读一次,提醒你一下,“明月”、“慢慢”这两个词特别注意一下。
(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得很有感情,大有进步。)
师:你读得真好,老师要奖励你,奖励你什么呢?奖励你再读一小节。(生笑逐言开地读第二小节。)
师:看得出你是钓鱼的新手,谁再来读这一节。(又一生读,有明显进步。)
薛法根老师通过对“钓鱼”这一情景的逐步分析,用“钓鱼新手”、“钓鱼能手”、“钓鱼高手”、“钓鱼专家”这些生动形象的名词,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探究,从而引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水平,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让整个课堂都保持着一个良好的互动的环境。另外,当学生慢慢领会当时的美妙气氛,从眼前看到的涟漪到心中的涟漪,将文章中所要表现出的情景与气氛完整地展示在众人面前。于是,学生便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下,参与到课堂,获得了许多知识。
没有华丽词语,没有巧言花哨,老师就这样扎扎实实引领学生,驾驶着一叶小舟,缓缓驶向理想的彼岸,开掘文本的意蕴,领悟文本的意图——扎根于文化土壤的具有无限生长可能的语文,学生才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二、“精致”——巧妙设计,细致入微
被誉为诗意语文的倡导者与实践者——王崧舟老师曾经在《长相思》的精神三变一文中细述了此课的创作历程。或许有人说王崧舟的《长相思》的成功是偶然,而我说这实属必然。诚如潘新和先生所言:教学是否有教案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备了良好的教育和专业素养,是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否有适应学生需求和教学情境的能力。我认为这种能力,就是通过巧妙设计,达到细致入微的效益。
如《詹天佑》一课,吉春亚老师是通过这样的巧妙设计,将学生带入细致入微的情境的:
师:同学们,詹天佑的虚心、决心、恒心、痴心、细心、专心,凝聚在一起,就是他的不同寻常的杰出的爱国之心。我们再来注意他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出示詹天佑所说的话)谁来读一读?把他的虚心、决心、恒心、痴心、细心、专心呈现在你的朗读中?
詹天佑经常鼓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者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一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
师:这里有一个词语“经常”。詹天佑不止一次这样勉励工作人员。让我们进入当时的情境。(板书:情境)在施工动员大会上,詹天佑面对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鼓励所有的工程人员——
„„
师:一天塞外狂风怒号,黄沙漫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差不多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语重心长地勉励测量队员说——
„„
“读出理解的意思——进入人物的角色——进入想象的情境——把体会到的感情写在脸上”,这样巧妙的设计,这样带有探究性的朗读,可使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
再如吉春亚老师在教学《赤壁之战》时,抓住学生把“船帆”读成了“帆船”这一细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船帆”“帆船”的异同处,体会到“船帆”“帆船”都与“船”有关,但有不同之处:“船帆”讲的是“船”上的“帆”;“帆船”讲的是有“帆”的“船”;士兵看到的是“船上的帆”,而曹操看到的是“带帆的船”。这也就“造就”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赤壁之战。学生通过字词的探究、思维的发散,体会当然是“细致入微”!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抓住教学时机,巧妙设计、引导,真实探究、领悟,使教学活动引向深入。
三、“圆润”——有血有肉,简单饱满
扎扎实实求发展,简简单单教语文。或许说得简单,但做起来确实相当的复杂。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与物,对人与物的理解、把握,我们不仅要体会其“情”,更要领会其“义”——或许简单,或许饱满,不尽相同,但求“圆满”与“圆润”。
《落花生》教学片段:
师:学了课文,谁说说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生同桌讨论,气氛热烈)生:做人要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朴实无华。生:是,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生:这就是父亲所希望的。
生“我觉得做人应该坐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既朴实又华丽。生:从外边看,落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稍逊一筹。师:从外边看,它们谁美呢? 生:当然桃子、石榴、苹果好看哪!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落花生也很漂亮。生:你看,它的曲线多么柔美。(生不语)„„
(生争论激烈,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无论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做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我们都要先讲究实用,都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才是我们追求的。
生:我明白了,做人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像落花生一样,不注重外表。生:我也明白了,做人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不刻意追求外表。
师:对了,我们不必太注重外表,更不能刻意追求外表,攀比外表的华丽,我们应该把一切心思、精力都放在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做贡献上。
生:是啊,要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一心为社会作贡献。
生:嗯!华丽不华丽,这并不重要。生:不错,我们千万不能只把心思、精力放在打扮外表上。
以上片段教师注重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渗透到学生的精神领域,即“我们不必注重外表,更不能刻意追求外表,我们应该把一切心思、精力都放在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作贡献上”,从而较好地实现了文本的自身价值——“要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一心为社会作贡献”。
落花生,或许只是大自然中的极为平凡的事物。然而,作者却赋予它独特的人文内涵——其实就是我们生活实际中那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奉献者的身份的“物化”。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可能更多的是关注的“做一个怎样的人”上,却忽略了“外表”这一字眼——落花生外表朴实,桃子、石榴、苹果外表华丽,却都有一个相同点,即“有用”。教师抓住“外表”一词,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迸发出不同的“声音”。而这声音,其实就是对文本的深度透视。不言而喻,此教者在简单的教学中,却道出了不简单的人文思想内涵——这种教学在简单中却求得“饱满”的精神内涵与人文价值。
四、“大气”——不拘旧法,注重熏陶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让小学语文教学能“从儿童中来”,才算是找到了它的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我们教者不要拘泥于“旧法”,而要敢于“变革”——创新。
毫无疑问,课堂因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存在,学生无疑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组织的所有课堂活动,都应当适合学生的水平,符合学生的需求,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教师“文本细读”固然需要,但只是“胸中有书”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更需要“目中有人(学生)”,让“胸中之书”效益最大化地为“目中之人”服务。如刘发建老师钻研《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最先想到的是如何让这样的“红色经典”课文,能穿越时空的隧道,为今天的孩子所接受。他估计让孩子朗读五壮士壮烈跳崖高呼口号时,有些学生可能会笑;他预想让孩子们谈“读后感悟”时,有些学生可能会高呼“报仇”、“血债要用血来还”,甚至要想来一次“东京大屠杀”„„而此时又正好传来《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可能被新版教材删除的信息。他认为,这样的民族英雄是不应该被忽略的,他们应当赢得今天孩子们由衷的敬意。问题在于怎样从学生出发来导读。于是,他决心舍弃“渲染血腥,世袭恩仇”的教学老路,从引导孩子理性地看待历史,从面向当今中国的和平外交、和平崛起入手,重点让学生感受五壮士身上爱祖国胜过爱自己生命的“民族大爱”的英雄气概。他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反常见的那些公开教学套路,千方百计突显“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这一做法,从作者的儿童视角(鲁迅侄女周晔回忆她10岁时的所见所感),融合当今儿童的视角,从对“伯父”的亲情上,让孩子走近鲁迅。刘发建的儿童意识,让他发现了课文提到“鲁迅”(含课题)这名字只有3次,而提到充满亲情的“伯父”竟有36处。于是,一条全新的教学思路便应声而出:伯父就是伯父,是和蔼可亲的伯父(亲近鲁迅)——伯父不仅仅是伯父,非比寻常的伯父(敬仰鲁迅)——伯父是永远的伯父,不能忘却的伯父(怀念鲁迅)。
敢于突破常规而不偏离主题,这需要何等的“大度”;敢于另辟蹊径而不墨守成规,这需要何等的“大气”!教者在这种“大度”与“大气”中,引领学生从另一种渠道,真甚至“捷径”去领悟人物的“灵魂”,从而受到灵魂的熏陶,学生终身受益!
我们的阅读教学,需要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境和途径,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探究方法逐步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质疑、分析和判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开发创造潜能,促进学生联想、想像的能力。
总而言之,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探究是语文教与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与方式,但愿探究性阅读教学开启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 中国教育文摘 2.《以点带面,参悟人生——语文阅读探究性教学活动思考》 3.《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的探究与思考》 作者:范锦飘 4.《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 作者:郭烈萍 5.《小学语文尝试探究性阅读初探》 作者:李清富 6.《语文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张新元(笔名:无求无为)小学语文一级教师,先后从教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小捷滘小学、金洲小学,现任学校语文高年级科组备课级长,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本人一直担任学校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曾入围全国百佳语文优秀教师,获首届全国“天天爱学习”杯论文大三等奖,第二届全国“天天爱学习”杯论文大赛一等奖,全国基础教育系统年度论文大赛二等奖,获东莞市资源建设积极分子称号、获虎门镇“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称号,撰写的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参加的优质课比赛多次在虎门镇、东莞市获奖,辅导学生参加的各级各类作文比赛多次在虎门镇、东莞市、广东省获奖,在人教网小学语文网发表论文、教学设计、课件资源等达60篇。
第二篇: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尝试论文
【摘要】
李四光说过“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师常有的一种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此处的“亲身经历”其实就是科学“实验教学”。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不仅是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探究科学的重要方法。但是我们要明确:实验不等于探究,实验只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式、方法而已。发挥好实验教学的作用是每一位科学教师的重要任务,我们的教材中那些实验探究的内容,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在探究中勇于创新,使“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新课标得以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以“实验”引路,以“探究”护航,演绎精彩课堂教学,有效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字】实验;探究;课堂;高效提出问题
小学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虽然没有科学家所做的的科学实验那样复杂和规范,其目的还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达到科学启蒙教育的目的。在科学课中根据教材内容涉及相应的实验,让学生在试验中直接获取知识,体验实验的快乐,这是新课标下最常用的,也是时下最流行的教学方式之一。分析问题
传统的实验教学,验证性的较多。这种实验常常是教师把实验目的、步骤、方法及注意点等详细而周密地交代清楚,甚至连结果也预先告诉学生,学生只需依照要求去做实验,学生的探究被抹杀,学生的创新被扼制。《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强调创造能力培养的今天,应大力提倡探究性试验”。可见,我们的实验要以探究为主。
探究性实验教学作为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的殿堂,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卷入科学发现的过程,激活学生探究的潜能,启发他们像科学家那样探索科学的奥秘。我们过去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几乎都是按“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发现现象──教师归纳”的教学程序进行,甚至有些教师步步示范,学生被动跟随,依赖性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做以其组织简单、结论统一、秩序井然而被广泛采用,但他却极大束缚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推进新课程改革,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而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能否真正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动起来,在动中交往、在动中求知、在动中发展、在动中创新。结合近几年的科学课探究性实验教学,我认为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以“实验”引路,以“探究”护航,才能演绎精彩课堂教学,有效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质量。解决问题
3.1变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是他们最喜欢的学科之一,是他们新接触的学科,如果不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没有动力,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兴味索然,味同嚼蜡。而科学实验则是让学生产生兴趣的最好的途径。特别是在讲新课时,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都是教师在前面做演示实验,学生在下边看,而且坐在后边的学生有的还看不见,看不清,学生被置于旁观者的位置上,没有亲身参与其中,长期下去,必然导致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科学的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把演示实验演变为学生探究实验,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准备一些器材并根据需要发给学生,让他们直接动手参与探究,不再作旁观者,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操作欲望,让他们体会和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例如《摩擦力》这一课,可先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然后由学生自主讨论出“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这样把学习的过程真正交给学生,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展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再如教学《有趣的磁现象》时,我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验教学,探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于是我准备好实验材料并分发下去,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去探究。为此,我还为他们准备了一张实验记录表,便于他们记录、分析、思考、验证。变传统的演示实验为新颖的探究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兴趣。既动手又动脑的实验才是有效的实验。
第三篇:高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周百鸣 朱世光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周百鸣
杭州师范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朱世光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会掌握历史知识和获取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锻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观察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能力,以古鉴今、据往知来的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学生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历史知识,而是应该主动去认识历史、研究历史,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树立教育教学新理念,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一、开展高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依据
1.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正处于一个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时代,这是一个基于知识、注重更新、创新的时代。江泽民主席站在时代和民族未来的高度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重视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学习的性质由单一接受性逐渐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切都有赖于师生共同进行探究性教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曾指出,在今天,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趋向一致。这意味课堂教学需要具有科研素质的学者型教师,这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
2.使用新大纲新教材教学的要求。2000年,教育部制订并颁布高中历史教学新大纲(试验修订版),这是供培养21世纪人才使用的。21世纪的学生面临的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和世界,需要他们了解、掌握的 知识,远比前人丰富。如何用有限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能够终身学习,关键在于能力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学新大纲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和教学目的中的重要内容。新大纲新设置的“研究性课题”,旨在加强培养学生上述各种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否则,怎么能够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课题研究呢?因此,我们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开展探究性教学,营造开放性的教学课堂,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性的机械式学习向主动探索性的发现式学习转变,由书本记诵式学习向体验式、思考型学习转变,努力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新大纲编写的高中历史新教材。高中历史新教材课型增多,如增加了阅读课、活动课;每节课后的练习题题型多样,有材料解析题、选择题、讲图题、选择题、制表题等,同时在练习题之外每一章增加了“阅读与思考”,其目的是促使师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
法,加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为进入学习化社会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开展探究性教学的研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我们所进行的“高中历史研究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课题的第一阶段研究结果表明:高中历史探究性教学能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从而有利于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学生不断发展的要求。《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的作者留美博士黄全愈在杭州的一次讲座中讲到: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起跑领先,终点落后?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名列前茅,却没有人能获得诺贝尔奖?缺乏创新精神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最重要,也是最紧迫的任务。笔者曾经在中学生中作过“你对历史课有什么 希望、建议、要求”的问卷调查。从调查反馈的情况看,学生建议历史课应能联系现实,研究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热点问题、敏感问题;希望历史教学的形式多样,比如开设专题讲座、开展课堂讨论、辩论、历史演讲比赛等,使学生思维碰撞;建议教师多指导学习历史的方法;希望历史考试能形式多样,比如开卷考试、写历史小论文、写历史题材的社会调查报告等;喜欢开放性、富有挑战性的作业,不喜欢死记硬背的考试;要求建立和谐融洽、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等。为了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要求,我们认为,必须开展探究性教学,创设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环境,使之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能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深入思考问题,创造性地挖掘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学生观,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变教学为“导学”,为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创设各种条件,使历史课堂成为情感的、灵动的、开放的课堂。历史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多元的,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回答,“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科学的引导和指导,要始终自然地渗透德育和科学的理性,在教学中无论是提倡趣味性或创新意识,其前提都是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二、高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特征。
1.探究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重要的就是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如果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没有给学生丝毫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没有为他们提供进行探究的渠道,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因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获得的,而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到的。如学生通过参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的课题研究,培养和锻炼了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对江泽民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2.问题性。教师要积极创设研究历史问题的情境,用不同角度的问题来促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进行分析,对重要历史问题“自我设疑”,充分地从多角度进行思考。“疑”是激发思维的线索,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困惑并产生要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这是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前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设置问题,如教学“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一节内容,可以向学生介绍。19世纪70、80年代世界历史大背景,剪辑中法战争若干镜头,让学生观看典型事例录象,教师设置下列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地区 出现的危机为什么叫新危机?新危机“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出现新危机?中法战争的结果为什么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中国“不败而败”的结局说明了什么?教师积极引导促使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分析解决这些问题。
3.开放性。传统教学注重整齐划一,“中心”(教师、书本)突出,讲求知识体
系完整和结论唯一,说教色彩浓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约束。而探究性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结果等方面与传统历史教学有很大不同。探究性教学尊重学生的兴趣与想法,不强求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教师重在科学理性的引导、指导。探究性教学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让学生尽情发挥个人潜能。探究性教学提供更多的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推动学生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高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1.问题探究教学策略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在高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中,“问题探究教学策略”是以问题为主导,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学生的求知欲,常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在现有认知水平与将要 达到的认知水平的距离使他们产生疑问,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应以问题为契机,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设计出难易适中、典型性强、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启发性和对学生具有挑战力和诱惑力的问题,使之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这一教学策略的程序可以为:
提出问题→自学教材→讨论问题→讲解问题→归纳总结→思维训练。现以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洋务运动”一节为例,来看问题探究教学策略的运作。提出问题创设一种适宜的问题情景,维持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只有如此,才能产生正向的学习迁移。洋务运动一节课的教学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
(1)洋务派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出现的?(2)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3)洋务运动取得了哪些成就?(4)你对洋务运动怎样评价?(5)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
(6)在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方面,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自学教材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自学教材,教师可补充有关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自学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只有通过自学才能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
讨论问题只有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相讨论,才能有思维的碰撞和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学习得更深刻。这一节课的讨论题可以是:(1)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①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②主要是消极的,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你的理解,谈谈你同意哪种看法,并说明理由。(2)你认为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3)在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方面,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学生采用讨论的形式进行探究,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教师要注意引导,适当点拨,引发争论,使教学达到高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学习能力。
讲解问题讲什么问题?教师应该讲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从学生自学教材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了解哪些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问题。讲学习历史的方法,教师可以结合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重点讲评价历史事件的两个基本标准,一个是生产力标准,一个是实践标准。
归纳总结只有经过师生的共同探讨,促使学生自己对本节内容进行概括整理,归纳总结,才能使学生所学知识构成网络,使学生的能力和认识得到提高和升华。思维训练思维是可以训练的。历史学习中的核心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变化的、发展的视野。问题探究教学策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这节课的思维训练,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题目范围可以是洋
务运动的评价与启示。
问题探究教学策略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的思路设计的。提出问题是铺垫,自学讨论是重点,归纳总结是升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保持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与收获相结合的良好氛围。我们认为问题探究教学策略是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方法。
2.课题研究教学策略
课题研究教学策略,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可从自己感兴趣的历史学习内容中选定一个或几个主要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这些课题可以是从新大纲的22个研究性课题 中选取,也可以是教师帮助选择的课题或者学生自由选择的课题。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学习方法,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呢?下面结合我省“高中历史研究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课题组的研究实践,谈谈课题研究教学策略的运作程序。
知识铺垫中学生仍处在长知识、打基础的阶段,没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能力,学生搞课题研究就会缺乏基础。除了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之外,我们还在立项课题的实验基地为学生开设了一系列专题讲座和历史选修课,如中西方文化比较,中国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中西方审美情趣比较,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查阅检索文献资料方法和技术,常用的历史科研方法等,以此来为学生搞课题研究作知识铺垫,同时激发学生研究课题的兴趣。
研讨辩论围绕着文化传统和文化比较等许多问题,教师指导学生搜寻处理相关资料,学生结合实际学习思考分析后,每位或每组学生确定一个主题,在研讨课上纷纷发表见解并进行辩论,不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如有的学生对文天祥的一些事迹是气节还是愚忠进行了讨论,有的学生对中西方历史上形成的成语谚语习俗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辩论,有的学生对妇女地位问题从历史变迁、生产力发展变化原因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研讨课气氛热烈,从而不但使学生提高了能力,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自信,还大大激发了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兴趣。
选择课题选题阶段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阶段。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师帮助学生搜寻整理选题的背景材料,激发学生对课题研究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选择好研究的课题已是成功的一半。实验基地学生选择的历史研究课题有很多,如:“西湖三杰”的爱国精神和忠君思想,杭州西湖龙井茶的历史与文化,从《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看司马迁如何刻画历史人物与有关启示,透视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看科教兴国战略,等等。在学生选择课题的过程中,常出现这样一些问题:课题题目太大,课题所涉及的研究内容过于抽象,课题立论的依据不足,对课题要研究的问题不明确,等等。对于学生在选题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决不能撒手不管,一定要积极加以指导,要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前提下,不断帮助学生调整研究范围和研究方向。
组织课题小组,制订研究计划依据学生个人兴趣、特长,在老师的协调下成立若干个课题研究小组,每组民主推举一位同学负责,课题组内进行适当分工,当然也有同学独立进行一项课题研究的。拟定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的、方式、步骤、进度,搜集信息的范围和方式等。教师提供或提示部分参考资料和渠道,如参考书目、历史学习网站、实地调查点、社会调研方式方法、注意事项等。
指导实施研究学生按照课题研究方案,自主开展研究活动。小组成员调查、访问、参观,查阅资料,筛选信息,选取有效信息用来提炼或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师定期了解学生研究活动的情况,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指导学生掌握课题研究的程序
及方法,对学生撰写的历史研究性学习论文或课题研究报告提出修改意见。
组织答辩交流,进行过程评价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一定范围内交流,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积极的评价,对其不足则由老师和其他同学共同进行引导修正。如在我们组织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学生论文答辩交流会上,“'西湖三杰'的爱国精神和忠君思想”课题组的同学谈了他们研究“西湖三杰”(岳飞、于谦、张苍水)的爱国精神和忠君思想的目的,回顾其研究过程、概况以及课题研究的感受,并且提出在杭州兴建“西湖三杰”纪念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建议。然后,老师和其他同学向他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如你们认为古代爱国与忠君关系怎样?你们研究这个课题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有哪些体验感悟?有哪些建设性的建议或对策、措施?教师们对学生的课题研究进行认真评价,在表彰学生研究成果的同时,侧重评价其研究学习的过程,特别是研究的态度、实践能力的提高、研究的感悟与体验以及对现实的启发。评价应注意发现学生研究学习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表扬,同时,教师还必须进行科学的理性的引导,纠偏导正。
第四篇:对探究性教学的尝试
内容摘要:
现在信息社会已为大家公认,知识经济也成共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世纪交替修订的数学教学大纲和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教师应„„帮助他们(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这就清楚地表明今后的数学教学必须以探究为主要方式。
一、设计一个好的情境
研究开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情境。所以设计一个好的情境和问题是能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明确探究方向和目标的首要问题。情境应当是学生熟悉的、最好是现实的,并从情境中所提出的引起学生求知欲的、且能指向目标的、明确的问题。教材中的情境通常具有一般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本地和学生实际来设计。
例如:农村学校设计与当地经济、科技发展有关的情境和问题,这不仅使学生感到数学的有用,而且可以激发起学生用科技知识发展家乡经济的愿望,反过来又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主要是在农村,普及初中教育,如果我们一心主要想着为学生的升学而教学,且不说搞题海战术、模拟考试等做法有背教育教学原理,也是与实施义务教育以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的初衷不相适宜。由于过去对农村重视不够,所以更需要有志者设计一些适应农村需要的情境资料。
再如:学生都喜欢参与活动,将一张边长为1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剪成四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小正方形,然后将其中的一个再按同样的方法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再将其中的一个小正方形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如此循环进行下去,剪6次一共剪出多少个小正方形?
当然,情境也可以是数学自身的,比如,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就可以设计相交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绕它上面的一点旋转,让学生观察这条旋转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在学生弄清了这个情况后,就可以让他们进行操作,绕着一点画直线,观察它和另一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变化并得出结论。有条件的学校,应当用《几何画板》或图形计算器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研究,这将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整理是一个必要阶段
从历史上说,几何从开始证明,经几百年的努力整理出欧几里得体系,这不仅使几何知识得以相传,而且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从数学来说,其真理性在于逻辑证明,因此,公理化成为数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公理化必须考虑学生的人知水平。如何处理好数学理论、社会需要和学生认知三者的关系,仍是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无论如何,从心理学有条理的东西容易记忆也便于应用着一点来说,一定的逻辑系统是必要的。
第五篇:我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当下的初中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不重视历史学习,学生认为
历史是开卷考试,到时候翻翻书就可以应付了。所以,平时的教学中,学生没有积极性,教师工作热情不高,历史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考什么,教什么,课堂上照本宣科满堂灌,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45分钟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囫囵吞枣,兴趣寡然,草草应付。
在倡导高效课堂,强调教育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今天,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上好历史课,成为当代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中学历史教材几经易稿,新教材中贯穿着新理念,有了新的框架结构,新的内容体系,这就意味着它必须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发挥其新的教育功能,这给我们历史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作为第一线的教师,我认真钻研“新课标”,我认为中学历史教育不仅仅只是教给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一句话“学史可以明志”,学生能在老师的教育下明确自己的志向,好多事情就可以不言自明。由此,历史教学不应只教知识,应该由重视学习结果转向感悟学习的过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不仅是学有所“知”,而是学有所“悟”,学有所“用”。
本学期开展了创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研讨活动,我这次讲的是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经济大危机》,这一课的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如果按照以前的讲授法,学生必然会觉得枯燥无味,自然谈不上有多大的效果。怎么做?我觉得能让学生既感兴趣,又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了,效果自然会好起来。因此,我改变了以前的做法,把课堂交给学生,我在课堂上只是引导学生,充当主持人的角色,没想到学生反应非常的热烈,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料。
这堂课之后我意识到教学中,教师应逐渐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模式,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从历史的学习过程中领悟纯知识中蕴含的道理。我开始注重过程,精心构思,巧妙设计。例如:《经济大危机》教学:1.创设情境,勾连历史。运用多媒体,展现美国著名的三大总统的画像,并附上文字说明,让学生猜猜他们分别是谁?生动活泼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从活动情景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
2、情景再现,临境感知。看《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视频。让学生从声音画面中感受当时的情景,感知大危机带来的危害,学生的内心深受震撼,印象深刻。
3、问题探究,运用大量的材料,并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从史料中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只是引导,适时的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回答中获得了成功感。兴趣很高。
4、亲自体会,争相参与。设计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叙关于罗斯福的故事,感受罗斯福的精神和人格魅力,从中感知迎难而上的精神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接着,鼓励学生把自己当成罗斯福或是他的智囊团,帮罗斯福想办法应对危机。这一活动,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共同构思,然后,每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他们所想的办法是否可行,师生共同评价,得到大家肯定的学生会信心大增,稍落
其后的学生会不甘人后,绞尽脑汁去想更好的策略,人人参与,活动中气氛异常的热烈。5.学生小结,内化知识。课堂小结以往都是老师自己给学生点出重点,让学生着重注意。现在,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学生,学生自己来梳理本课的要点。结果大家共同努力,所归纳的知识结构完全而且清晰。老师给予高度评价后,学生们激动不已,热情倍增,信心倍增。
6、激发思考,激励质疑。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成功的教学在于让学生的思想冲破牢笼,让一个又一个“问题”从学生的心灵喷涌而出。因此在这节课后,安排了“你还想说什么?”“学了这一课后,你有什么感悟?还有哪些疑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此设计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留给了学生充分思考、想像和发表意见的余地,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多次实践,我感受到要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益,教师必须以学定教,教学尽量贴近学生生活、贴近近代社会,使教学内容适合学生认识、关注学生需要、提高学生兴趣;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充分表现。鼓励创新,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习了历史课程的学生都有进步、都有发展,都能达到规定的课程目标。常规教学中,在每一课堂、每一教学活动中都注意调动学生参与,都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效率);在教学中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指导与关注„„向学生传
授学好历史的方法;告知学生历史应掌握哪些基本知识、概念、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与技能,应了解哪些基本理论。并努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这样,不仅仅让学生学到历史知识,更着眼于有利于学生发展,使学生喜欢历史,喜欢历史课,真正提高中学生历史教育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