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模块】【高考阅读第三讲】【2012指导如何分析高考现代文的标题】
如何分析现代文的标题 【命题热点】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标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常常透漏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连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在考试中,它经常被设计成“如何分析文章的标题”这样的问题,考察学生的分析概括和鉴赏评价能力。其题型大致可分为三类:标题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标题;这个标题好不好。这三个题型正好是一组递进题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它包含理解分析、概括归纳、评价鉴赏三个能力水平。理解分析指的是理解标题含义并分析标题与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关系;概括归纳指的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以便探究标题的语境引伸义和其在结构上的作用;鉴赏评价能力指的是标题在语言、方法技巧上的表现。近几年有关标题的高考题常常围绕这几个能力点出题,考查得很细致,也很全面。
命题角度一: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标题含义理解题能快捷、准确地考查出学生领悟作品内涵、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明确标题的表面义即字典义,然后弄清标题的语境义及延伸义,而语境义和延伸义一般与文章的主题有着直接的关系。【黄金例题】 [例1](2007年福建卷)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朱成玉 „„
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们的一枚。
我看到了故乡,„„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我看到了我的屋檐,„„
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的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 的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炕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
叶落归根,是我老了吗?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争取财富,却很少有时间享受;我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但却越来越少地住在家里;到月球然后回来,却发现到楼下邻居家都很困难;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
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
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着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原文最初发表于2006年10月20日的《广州日报》有删节
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解析】 第一步,理解标题的本义。题干要求概括标题中“落叶”的含义, 落叶的本义很好理解,即“落叶”的字典义,关键是“落叶”隐含的语境义。第二步,明确标题的语境义。要明确标题的语境义必须找到相关的关键句,读完朱成玉的《落叶像疲倦的蝴蝶》,你会发现,全文都是在写落叶、故乡、母亲,叶落了,秋天来了,人也多愁了。作者将自己的归乡与叶落联系起来思考,“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中的一枚”。自己现在回归故乡,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故乡的老树、炊烟、山崖、白羊、屋檐、冰凌、红辣椒,看到了为“我”讨来一生盛宴始终深爱
着“我”的母亲,如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地落下来,再也没有醒来”。从这些关键句中发现本文的“落叶”一共有两片,一片是“我”,一片是“母亲”。第三步,探究标题的中心义。相思、相连的文化在落叶,故乡、母亲的叙述中逐层展开,逐层深入。本文的内容可归纳概括为两部分,一是“我”思念故乡,而是“我”想念母亲。作者借此抒发了对故乡尤其是对母亲深情的怀念,所以标题中的落叶应含有一种深深的思念和遗憾之情。第四步,提炼整合答案。从标题在文中的语境义、中心义中提炼答案,整合为:落叶一是指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人的“我”;二是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
【类题点拨】
解释标题的含义可分四步走。第一步,理解标题的本义。标题的本义一般指的是其字典义或常用义,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它的引伸义。第二步,明确标题的语境义。其标题除了有它的表层意思之外,还有更为深层的
含义,即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要明确标题的语境义必须找到相关的关键句,所谓关键句,指的就是文章中“能概括本段文字的句子”“能透漏作者情感的句子”或“能体现本文主题的句子”等。第三步,探究标题的中心义。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常常是本文要揭示的中心。现代文阅读的设题,不论是有关内容的,还是有关结构的,或者是有关表现手法的,都是着眼于彰显文章主旨的依据和手段的角度提出问题,这已经成为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的一种方向和趋势。不同体裁的文章,其主题的表现也不同。侧重记人的文章,一般应着重通过人物的具体言行展现他的内心世界以显示其思想、性格、道德情操的社会涵义。侧重叙事的文章,一般要努力反映出事件蕴含的思想意义。侧重状物的文章,一般要注重揭示事物本身的审美价值,或作者熔铸于事物中的某种情感和寓意。侧重抒情的文章,一般应着重披露其隐含、交织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考生在答题前首先要对该文所表达的主题进行推敲,确定该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可以在把握文章
主题的基础上顺藤摸瓜,也就对标题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了更加明确的印象。第四步,提炼整合答案。从标题在文中的语境义、中心义中提炼答案,用文章中的点题句、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句,进一步印证标题含义,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之后,按照要求,精炼语言,整合答案,并在答案表述上要注意与题干和原文保持一致。【即时演练】
我有些不大懂了,以为他是骗我,就又对准那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然而我失败了:矮屋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那一道地平线。
我坐在地上。咀嚼着老头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正因为是个谜,我才要去解,跑了这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有一样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从那以后,我一天天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辛、苦楚、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天和
地的平行,但又总有交叉的时侯,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贾平凹《地平线》,有删节)1.请解释地平线隐含的寓意:
命题角度二:为什么设这个标题
回答“为什么”类问题常与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有关,即考查作者的“匠心用意”。这类题,在题干中一般是直接提问“为什么”。“匠心用意”属于文章写作手法上的范畴,与作者的材料安排、行文构思、表
现手法等有关。回答“为什么设这个标题”这类题,一般从文章的写作内容、行文结构和中心主旨这三个方面作答。【黄金例题】】 [例2](2006湖南卷)
在山阴道上 方令孺
„„
我不知道这可就是著名的山阴道? 鲁迅先生在一篇《好的故事》中描写过: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生活本来应该是这样和平、美丽,而且光明,鲁迅先生所说《好的故事》,正是他所想望的好的生活。然而,在昏沉如夜的时代里,人们只能在朦胧的梦中见到,即使是梦,也被打碎!今天,鲁迅先生在三十年前朦胧中看见的“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的《好的故事》,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水底,而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并将“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于无穷”。
(选自《中年百年游记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有删节和改动)2.浙江绍兴,古称山阴。《世说新语》曾载:“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通观全文,请回答作者为什么将这篇散文题为“在山阴道上”。答:
【解析】作者问“为什么将这篇散文题为‘在山阴道上’?”其答题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明确标题表面义。“在山阴道上”中的“山阴”,题干中提示是指浙江绍兴,带入标题,其表面义就是在浙江绍兴的路上。第二步,分析文章结构。作者从“故乡”的吸引,写到钱塘江大桥,又写到绍兴及三味书屋,最后写船行山阴道。全部围绕“山阴”行文,所以“山阴道上”是文章的一条线索。第三步,概括文章内容。联系语境“我不知道这可就是著名的山阴道”发现,文章内容围绕“在山阴道上”写了作者游历浙江绍兴的过程。第四步,挖掘标题的中心义。作者游览浙江绍兴,并非游山玩水,作者从一开始就说“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所以本文的“在山阴道上”就有了深刻的含义,根据找中心的方法,我们从所给语段中 的议论抒情中确认“在山阴道上”的中心义是由旅程中的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感所思。参考答案:与作者游历鲁迅故乡的旅程相吻合。暗寓旅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美不胜收”。【类题点拨】
解答“设这个标题的原因”这类题可分四步走。第一步,明确标题表面义。标题有时就是一个名词概念或者一个形象的短语,理解其表层含义是深入挖掘其中心义的前提。标题的表面义就是标题中每个词语含义的组合。第二步,分析文章结构。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的匠心所在。标题常常与文章的选材安排有关,有的就是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第三步,概括文章内容。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内容,归纳概括文章的写作内容,因为标题常常就是文章内容的浓缩。第四步,挖掘标题的中心义。设这个标题的原因,一定与文章的中心有关,因为文章的标题是不会游离于文章中心之外的。理解标题的中心义,要善于透过表象,找到文章结论性质或
议论抒情的语句,发掘出人物和事件所蕴含的哲理美,当然,有的标题本身就有点题的作用。
【即时演练】
子夜昙花 张 错
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它一夜尽情绽开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
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与挽留。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唯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
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记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选自张错的《子夜昙花》,有删节)2.作者为什么以“子夜昙花”为 标题?
答:
命题角度三:标题和内容的关系
标题和内容的关系,考查学生在辨别、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着的作者观点进行概括,难度较大。从阅读的整体性特征出发,要求考生对全文所涉及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探幽发微,求同辨异。,答题时多从思路、从内容、从中心着手,要善于发现潜在的命题点,挖掘出命题中的表层与深层含义,思维问题就可以解决了。【黄金例题】】 [例3](2005年全国卷Ⅱ)
春天的梦 苏叔阳
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
啊,多像梦的使者。蓦地,几行诗句涌上心头:
闪亮的雪花,轻柔晶莹,每一片都是一个温馨的梦。
让树枝看见了新绿,让街道看见了浓阴。哦,在这落雪的早晨,我忽地闻到了丁香的芳香,听见了蜜蜂的歌唱„„
因为有了对春天的渴慕,对春天的梦想,我忍耐住了许多寒冬。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可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我曾在作文里发过“人生如梦”的叹息。我那时只有十岁呀。可是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我真的像一棵小草伸出了青春的嫩芽,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在我的面前伸展开来。从那时
起,我知道了春天与希望同在,春天与温暖俱来。哦,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我们民族所有子孙以幸福、以理想的1949年的春天。
我也还记得过了二十年后的那个严冬。我在长城以外的一个荒凉的村庄,经受“脱胎换骨”的革命教育,我记得那带着冰碴的红高粱面糊糊,记得那缩肩拱背的农民木然的眼睛,记得那阳坡下避风的土洞。在那儿,眼光木然的农民,用一小堆枯叶为我燃起野火,烤暖我的脚,烤暖我的心,送给我一个烤热的土豆。在那儿,我曾经蜷缩着睡去,梦见了春天:淙淙的水,摇曳的花。梦见妻子温柔的手臂,小儿子的笑脸——他那时刚刚出生不久。靠了春天的梦,我熬过了践踏灵魂的岁月。
又是一个春天。祖国的大地被泪水漂起,人们哭诉一个巨人的长睡,仿佛他带走了所有的人内心里对春天可怜的梦幻。然而,春天毕竟来了,虽然迟了,虽然挟着风沙,虽
然难免还残留着严冬的寒气。可她毕竟是春天。
地球上不能没有春天,人生里不能没有梦幻。我愿春风把梦吹撒到一切人的心头。„„
我在梦中焦渴地呼唤着春天,又将在春天里编织新的梦幻。
1981年2月3日春节前夕 北京
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解析】“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将春天与梦多处联系在一起),是分析原因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以及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层级为E级。第一步,筛选信息。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春天”与“梦”联系一起的地方找出来,开头,“每一片都是一个温馨的梦”;中间,“对春天的梦想,我忍
耐住了许多寒冬”;中间,“梦见了春天”,梦到了妻子、儿子;结尾,“人生里不能没有梦幻”。第二步,提炼观点。根据筛选的句子,概括出春天与梦内在联系,①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给人以温暖和希望;②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的真情像春天的梦,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第三步,归纳中心。根据文章结尾部分反复出现的“呼唤”“赞颂”等词语并联系文中的“渴慕”“梦想”归纳出“呼唤春天,期盼春天”的主题。第四步,探究效果。即探究标题与文章内容、文章中心的紧密度。
参考答案:作者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表达出以下含义:①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给人以温暖和希望;②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的真情像春天的梦,给人以温暖和希望;③将春天和梦联系在一起,突出了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呼唤真情的主旨。(注意语句的顺畅。)【类题点拨】
分析标题与内容的关系,属于整体概括题。第一步,筛选信息。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标题在文本中隐含的信息一一找出来,找出标题和文章内容的关系,这和理思路的方法一致。第二步,提炼观点。分析筛选的句子,概括作者在文中隐含的观点,分析标题和文章观点的关系。多数散文的观点常常是层层递进,或一实一虚两层含意巧妙融合在一起。提炼分析时,一定深入思考,不要仅停留在标题含义的表层。第三步,归纳中心。好的标题,往往具有双重的提示作用,既能高度概括文章基本内容,又能显示或突出文章的主旨,因此文章的题目,通常与文章主题有很大的关系。第四步,探究效果。标题与文章中心有着紧密的关系,标题能够提示文章的写作内容,还能够突出、深化、形象文章的中心。【即时演练】
渴望苦难 马丽华
多年来,弄不清楚藏北高原以怎样的魅力,打动了我,诱惑了我,感召着我,使我长久地投以高举远慕的向往和挚爱。此时此地,我才恍然悟出了这谜底:那打动我、诱惑我、感召我的魅力是苦难。
藏北是充满了苦难的高地。寸草不生的荒滩戈壁居多,即使草原,牧草也矮小瘦弱得可怜。一冬一春是风季,狂风搅得黄尘铺天盖地,小草裸露着根部,甚至被席卷而去。季候风把牧人的日子风干了。夏天是黄金季节,贵在美好,更贵在短暂。草场青绿不过一个月,就渐渐黄枯,其间还时有雹灾光临。游牧的人们抗灾能力极低,冬季一旦有雪便成灾情。
藏北高原之美是大美,是壮美;藏北高原的苦难也是大且壮的苦难。
„„事实上,人类的苦难何止于天灾,还有人祸;何止于人祸,还有个人难以言状的不幸。尤其是个人不幸,即使在未来高度发达了的理想社会里,也是忠实地伴随着人生。而这种痛苦无疑充实了每个肯于思想、富于感情的人生。这或许也算一种生活于世的动力。
在唐古拉山的千里雪风中,我感悟了藏北草原之于我的意义,理解了长久以来使我魂牵梦绕的、使我灵魂不得安宁的那种极端的心境和情绪的主旋律——渴望苦难。渴望苦难,就是渴望暴风雪来得更猛烈一些,渴望风雪之路上的九死一生,渴望不幸联绵而至,疾病蜂拥而来,渴望历经磨难的天涯孤旅,渴望坚苦卓绝的爱情经历,饥寒交迫,生离死别„„渴望在贫寒的荒野挥汗如雨,以期收获五彩斑斓的人生之果。此刻,寒气逼人的唐古拉山顶,火红的橘黄的深蓝的经幡在玛尼堆上招摇。这是环境世界的超人力量和神秘的原始宗教遗风的结合,可以理解为高寒地带人们顽强生存的命运之群舞,是与日月星光同存于世的一种生命意象,具有相当的美学魅力。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
„„心灵在渴望和呼唤苦难,我将有迎接和承受一切的思想准备。而当寻求到了苦难的真实内涵,寻求到了非我莫属的精神美学,将会怎样呢?也许终于能够高踞于人类的一切苦难之上,去真正领受高原的慷慨馈赠,真正享有朗月繁星的高华,杲杲朝日的丰神,山川草野的壮丽。到那时,帐篷也似皇宫,那领受者将如千年帝王。
2005年第十期读者 文苑 《渴望苦
难》 原文有删改
3.本文的题目是“渴望苦难”,文中又多处将“苦难”与“渴望”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
命题角度四:更换标题好不好
“好不好”一类的题属于鉴赏评价题,一般针对作品的语言出题,如词语、句子、段落的赏析与评价。“这个标题好不好”就属于此类题。【黄金例题】 [例4](粤教版教材)
菱角的喜剧
秦牧
自己从做小娃娃的时候起,就唱过“菱角儿,两头尖”那样的童谣,玩过用菱角的壳做成的玩具,也到菱角塘去捞过菱角,把那三角形的菱叶拖起来,摘着下面缀生着的一只只翘着勾儿的菱角,真是怪有趣的事情。从小到大,我吃菱角不知道吃了几百次,小的时候,常把熟菱角放在袋子里随街吃,弄得两只手都变成紫色。长大以后,这样的有趣吃法享受得少些了,但仍然经常吃到汤水菱角。“菱角是有两个角的。”这概念就在自己的脑子里坚固地形成起来。
在广西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三个角的菱角,初见的时候,不禁小小吃了一惊。把一枚长着三个勾儿的菱角放在掌心里把玩了半天。心想:“吃了半辈子菱角,现在才知道有些地方的菱角原来长的是三个角。多特别啊!”
在重庆的时候,有一天走过市场,看到有一篓菱角竟都是四个角的。当时禁不住大大吃了一惊。买了一大包菱角回来,一边吃,一边欣赏。两个角、三个角、四个角的菱角味道原都一样,只是它们的模样儿不同罢了。菱肉相似,这是它们的“同”。菱壳的勾儿数目不同,这是它们的“异”。“同中有异”,这道理在小小的“菱角家族”中也表现出来了。
在吃到四个角的菱角那一天,我随手翻了一本辞书,看一看关于菱角那一条的注释。原来,菱角有两个角、三个角、四个角的,书上早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不知道是当年上植物课时漫不经心还是忘记了,我深以自己为什么对于吃了几十年的菱角竟一点常识
也没有为憾。后来,才知道浙江嘉兴还有一种圆角菱,是没有角的。
菱角有无角、两个角、三个角、四个角的,如果加上个别变异者,说不定偶然还有几个一个角和五个角的。但即使如此,“菱角家族”还应该算是最简单不过的。生物学书籍告诉我们,像蝗虫、蝴蝶„„这一类昆虫,都各各有两千种左右。区别于其他的生物,它们有许多的“同”,因此它们构成一个家族,然而在“同”中它们又有许多的“异”。在不知道底细的人看来,它们都“差不多”,但是在专门研究它们的人的眼睛下,它们却原来有这么多的不同。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串于一切事物之间。
选自《秦牧散文》有删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最初发表这篇散文时,题目叫“复杂”,后来改为“菱角的喜剧”,你认为作者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解答“作者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这类题可分四个步骤。第一步,确认回答题干。作者这样改,一定有其改的理由,一般回答这样改好。第二步,分析标题语言特点和风格。“菱角的喜剧”这个标题的语言运用了拟人手法,语言显得生动形象,吸引读者。拟人手法的运用,还让人产生一种喜爱之情。其风格轻松、幽默。第三步,联系文章中心。标题一般与文章的中心有关,先通览全文,从整体上把握中心内容。可意识到结论句“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串于一切事物之间”这句话富有哲理,是文章的中心,而“菱角的喜剧”正紧扣了这一中心。第四步,比较置换者优劣点。从以上分析中找到二者的比较点,即语言特点、语言风格,与中心的联系等,一一做出比较,如“复杂”这个题目太枯燥,引不起读者的兴趣,它与文章的幽默轻松的风格不一致,与文章前部分的内容不吻合,扣题不严谨等。参考答案:这样改很好。因为“菱角的喜剧”这个标题的语言运用了拟人手法,语言
显得生动形象,吸引读者。拟人手法的运用,还让人产生一种喜爱之情。其风格轻松、幽默,标题还紧扣中心。而“复杂”这个题目太枯燥,引不起读者的兴趣,它与文章的幽默轻松的风格不一致,与文章前部分的内容也不吻合,扣题不严谨等。【类题点拨】
“作者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这类题的解答要注意答题的严谨性,一般从确认、语言鉴赏、中心探究、比较阅读四个层面解答。第一步,确认回答题干。回答用语用“好”或“不好”,“行”或“不行”。第二步,分析语言特点及风格。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等;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自然、简明、含蓄、深沉等。第三步,联系文章中心。采用抽出关键词句的方法获得信息,找那些能集中体现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语句,含义较深、富含哲理的句子等,看中心与标题的关系,如紧扣中心、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形象地表现中心等。联系的紧密与否、结构安排上的合理与否上
回答,当然,回答时不第四步,比较置换者优劣点。比较时主要从语言特点、技巧、风格、中心一定面面俱到。【即时演练】
住在母亲的掌心
查一路
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小时,日子过得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总要将手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上抚摸,让我周身流遍慈爱。
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我问妻子。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还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还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寻常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无足轻重,而对一位母亲来说,却惊天动地。„„
每次去看望母亲,她都会整上一桌子山珍海味。她静静地坐在桌边,希望能看到儿子昔日狼吞虎咽的样子。可是,我现在的食量不能让母亲满意。后来几次去,就发现阳台上放了几口大缸。缸里是为我制作的泡菜。我边吃边赞美泡菜,重新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
母亲终于满意了。每次她用一只很大的玻璃瓶装好泡菜让我带回来。坐在车上,我把泡菜放在掌心。脑海里想象着白发的母亲,是怎样快乐地在几口大缸之间围绕穿行。在那个寒冷的季节,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的玻璃瓶都用一块毛巾包好,外面再套上网兜。让我的手掌时时感到温暖。车子载着我离家几百里。我在外漂泊,我已经不是一个孩子。可是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手中的泡菜,仍然住在母亲的掌心。
(选自《读者》有删节2006年第7期)4.文章标题“住在母亲的掌心”换成“母亲的爱”好不好,为什么?
答:
【即时演练】参考答案:
1.答案:一是指天和地相接处灰白色的线,二是指命运和理想相接的人生地平线。2.(6分)因为:①昙花在夜晚(子夜)开放;②借昙花寄托对恩师怀念和赞美之情;③“子夜昙花”为全文的行文线索。3.作者认为人类的苦难除了天灾而外,还有人祸和个人的不幸,而苦难充实了肯于思想、富于感情的人生;苦难激发了我们生活、创造的热情,教会我们坚韧;苦难使我
们的精神到达更高的境界,享受精神世界的快乐。“渴望”二字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想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创造美好人生的愿望。这一标题感情色彩浓重,引发了读者的丰富联想,突出了文章中心。
4.不好,虽然两个题目都能紧扣文章中心“住在母亲的掌心”这样的题目含蓄而富有深情,既表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又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是一个很好的题目。“母亲的爱”太直白,不含蓄,太落窠臼。
第二篇:高考现代文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9分)
日本这次大灾难让所有人对科技文明的脆弱有了深刻的体验。现代人看上去很强大,他能建核电站,能建规模很大、功率很高的水电站,因为他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科技知识,但仅仅这些知识对人类的存在而言就是真理吗?显然不是,只有当这种技术的后果呈现在人类面前,被人类充分意识到,人类才看到自然向我们敞开的完整真理,黑格尔说“真理是整体的”就有这个意思。“改造自然”是科技文明的一个基本观念,但它却蕴含着摧毁我们生存根基的各种危机。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人类适应与协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改造自然”的本质是人要以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为目标,让自然服从自己,而不是在天地间不可逆转的规律之内,争取人与自然的共济。结果,人类强行向自然索取的地盘全部都被自然以诸如洪水、海啸等各种方式抢回去了。每每谈到这点,我都要对中国先人曾经的睿智心生敬意。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创造的都江堰四六分水的治水法,直到今天都令人叹为观止。它是一个体现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的规则。堰意味着对水的因势利导,在达到人的引水目的同时,并不违背水的自然本性。而坝则意味着对水的强硬抗衡,对水流方向的强力阻遏,是人与自然的迎面撞击。哲学家指出,这才是现代技术的本质。
但从哲学角度看,对我们生存性命攸关的根本自由是我们对真理开放的自由,行动的自由乃是后发于它的。如果我们看不清我们的真实处境,我们的思想还被各种偏见、流行的概念所蒙蔽,那行动对我们造成的后果就可能是灾难性的。对真理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往往也不能摆脱怪癖的意志、扭曲的心理、知识的局限所造成的视野的偏狭,也许,退后一步,放弃(至少是暂时放弃)那种疯狂的自我表现,包括由此而生的扭曲行为,倾听自然,还事物以本来面目,存在的真理就可能向我们敞开。
其实,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生活中正在发生许多我们在思想上尚未做好准备的变革。以遗传工程为例,难道我们已经想好我们打算排列出何种遗传基因组合吗?我们完全可以掌握遗传工程的手段,但并没有产生出把这种手段用于造福人类最高利益的人的智慧。哲学家在这里是想提醒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除了技术性思维外,我们还必须进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以洞察到我们真实的存在,明了这项新技术对我们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次的核灾难是自然向人类的又一次敞开:人怎样对已主宰人类的技术施加影响?
8.下列不属于“对真理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原因的一项是
A.我们往往不能摆脱怪癖的意志、扭曲的心理所造成的视野的狭隘。
B.洪水、海啸等诸多自然灾害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
C.科技飞速发展,但人类并不清楚怎样对已主宰人类的技术施加影响。
D.真理是整体的,而我们对技术、知识的认知常常存在局限。
9.下列各项中,最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项是
A.人类应顺从自然。
B.真理是整体的。
C.人类应与自然共济。
D.使真理向人类敞开。
答案:D
10.联系全文,指出最后一段画线句中“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的具体内涵。(3分)
提示: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在哲学上对真理开放,以洞察到我们真实的存在,明了新技术对我们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第9车厢
【俄罗斯】
米哈依尔 扎多尔诺夫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此处删去两句话)”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听了3分钟。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的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的朝第1车厢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9车厢!”
当时已是半夜,负责摘车厢的人也是正常人,也会从一数到九。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松了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9号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我不知道这次行车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只是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呀?”然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半天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现在是在哪儿。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走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旅客本来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本文有修改)
11.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
提示:内容上表现车站工作人员的不负责任,结构上为发表讽刺小品,引起读者回信,我拜访写信人,引出第9车厢的故事做铺垫。
12.补写第二段中“基辅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50字)
提示:您的遭遇与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车时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请你们赶快派一名记者来,我肯定不会让你们白跑一趟的!
1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第三人称,全能视角,有助于写出各个人物做出的各种反映,让读者全面了解时间的发展。
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提示:(1)点明时间,渲染氛围;(2)表明车站工作人员不负责任到了极致,深化了主题;
(3)衬托了人物的心理;(4)为下面情节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篇:如何写好高考英语作文第三讲
如何在英语写作中活用谚语
常见谚语:
More haste less speed.欲速则不达 Accidents will happen.天有不测风云
Don’t count your chickens before they’re hatched.蛋未孵化,莫数小鸡 A coin has two sides.每个硬币有两个面
Only work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只工作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
Traveling ten thousand li is better than reading ten thousand books.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One will get something new in looking over one’s old studies温故而知新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诚实是上策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个苹果,疾病远离我 Beggars cannot be choosers花子不能挑肥拣瘦 Once bitten, twice shy.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That’s
just sour grapes.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一、引用谚语的技巧
1.用as the saying goes来引出谚语,其意为“常言道”“正如有句谚语所说”;它可以放在句首,也可以放在句末,有时也可放在句子中间。如: As the saying goes “More haste less speed,”.常言道:“欲速则不达。” As the saying goes “Accidents will happen,”.正如有句谚语所说:“天有不测风云。”
“Don’t count your chickens before they’re hatched” ,as the saying goes.正如有句谚语所说:“蛋未孵化,莫数小鸡。”
However, as an old saying goes, a coin has two sides.Having a private teacher also has its disadvantages.但是,正如有句谚语所说:“每个硬币都有两个面。”请家庭教师也有其不利之处。
From my point of view, taking more physical exercises is a good wa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Just as a saying goes: “Only work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依我的看法,多进行体育锻炼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办法。正如有句谚语所说:“只工作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
2.用There is a saying going like this 来引出谚语,其意为“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如:
There is a saying going like this,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What is a true friend? A true friend is a person who can share your happiness and sorrow.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患难见真情。”什么样的朋友才算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就是能与你分享快乐和分担忧愁的人。 There is a Chinese saying going like this: “Traveling ten thousand li is better than reading ten thousand books.” Indeed, travel benefits us a lot.中国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游对我们的确很有益处。 There is an old saying going like this, “One will get something new in looking over one’s old studies,” which means that forming the good habit of revising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温故而知新。”其意是说形成好的复习习惯对我们很重要。
There is a saying going like this: Early to bed, early to rise, makes a man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Indeed, early rising does good to our life in many ways.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裕又聪明。早起床的确在许多方面对我们的生活有好处。
3.用which is a saying we are all familiar with来引出谚语。此时的which引出的是一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注意其前用逗号,不可用句号。其实,这类表达若运用得当,对于提高书面表达得分非常有帮助,因为不仅引用谚语可以算一种高级表达,而且还能恰当地用上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可以说是“高级中的高级”了。如:
We should sleep eight hours and make ourselves in good moods every day.A merry heart goes all the way, which is a saying we are all familiar with.我们每天要睡八个小时,让自己有个好心情。心旷神怡,事事顺利——这可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谚语。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which is a saying we are all familiar with.Everyone is likely to make mistakes, so are the children.诚实是上策。这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谚语。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小孩子也一样。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which is a saying we are all familiar with.In fact, apples contain plenty of nourishments which are good to our health.一日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这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谚语。事实上,苹果含有大量对我们身体有益的营养成份。
二、套用谚语的技巧
套用谚语就是直接将谚语套用在自己的句子中,使之成为自己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略举几例,同学们可以从中学习如何在自己的句子中套用谚语。1.Beggars cannot be choosers.叫花子不能挑肥拣瘦。如:
Like it or not, remember, beggars can’t be choosers.不管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记住,叫花子不能挑肥拣瘦。
I don’t care much for the Christmas present, for beggars can’t be choosers.对于什么样的圣诞礼物我不在乎,因为叫花子不能挑肥拣瘦。
I would have preferred a bed, but beggars can’t be choosers so I slept on the sofa.我本想要张床,但是叫花子不能挑肥拣瘦,所以我就睡在沙发上了。
Usually I hate pancakes but beggars can’t be choosers.So I walked in hoping to find some discarded pancakes since I had no money.通常我不喜欢吃烙饼,但是叫花子不能挑肥拣瘦,所以我还是走了进去,希望能找到一些别人吃剩的烙饼,因为我身无分文。2.Once bitten, twice shy.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次上当,下次小心。如:
She certainly won’t swim again—once bitten, twice shy.她肯定不会再游泳了——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I try to avoid meeting her.But probably once bitten, twice shy, I always feel nervous whenever I see her.我尽量避免与她见面。但也许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吧,我每次见到她都感到很紧张。
A: Do you think he will marry again?你觉得他会再婚吗?
B: I’m afraid he won’t—once bitten, twice shy.恐怕不会了——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3.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不雨则已,一雨倾盆;灾祸等不发生则已,一发生便接踵而至。如:
First his car broke down, then he lost my key—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先是他的汽车出了故障,接着又丢了钥匙——真是祸不单行!Please look at the long dialogue:
A: Oh, my God!It’s the end of the world!哦,上帝!世界末日到了!B: What’s the matter? 出什么事了?
A: I got sacked yesterday.我昨天被炒了鱿鱼。
B: Look on the bright side.Perhaps you can find a better job.往好的方面看,也许你可以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A: And my girl friend broke up with me this morning.I can hardly believe it!接着,今天早上我的女朋友把我甩了,我简直不敢相信!
B: I’m sorry to hear that.Can I do anything for you? 我为你难过。我能帮什么忙吗?
A: Can you lend me some money? I lost my wallet just now and my whole month’s salary was in it.Oh, no!How could this happen to me!你能借我些钱吗?我刚才把钱包丢了,里边装着我整个月的薪水。哦,天哪!我怎么会碰上这样的事!B: Just as the saying goes,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Anyway, cheer up.Everything will turn out all right.正如俗话所说,祸不单行。无论如何,看开一点,一切都会好转起来的。
A: I hope so.但愿如此。
第四篇:现代文阅读指导(小说阅读)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教案
现代文阅读指导
(一)小说阅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小说阅读的指导,明确此类文体阅读技巧以提高叙述类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
通过适当的训练,以形成此类阅读文章的答题模式 教学重点
此类阅读文章答题模式的形成 教学方法
指导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高考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二课时
教学过程 要点:知识传授 一,具体操作
(一)小说文体常识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二)小说阅读三步曲 第一步:写什么?
1、情节: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2、主题
第二步:怎么写?
小说的写作技艺:怎样塑造人物?怎样设置情节?怎样描写环境? 第三步:写得怎样? 阅读要有独特的感受。
(三)鉴赏:题目
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比较适合内容或事件具体且单一的文章。如《祝福》
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比较适合以实物为线索的文章。如:《药》 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雁阵》 以主要人物为题。如《侯银匠》 以特定环境为题,如:《荷花淀》
一、人物
设题:
1、是一个怎样的人(形象)?
【答题:他是一个„„(形象特点)的XXX(身份定位)】
2、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3、塑造这一形象有何作用? 【答题:(1)衬托主要人物(2)突出主题】
4、刻画这一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或运用了哪些方法)? 【答题:概括介绍(全景式描写)、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作特写式的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他人的言行心理评价、衬托(正衬、反衬)】 从四个方面揣摩
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③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一)从描写手法入手分析形象
如:文中表现了“驼爷”哪些优秀思想品质?(结合具体描写,分点说明)(6分
①忠于职守(如“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呐,我又栽上了”等)
②面对威胁不退缩(如“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等)③坦荡、自信(如“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等)
④关心他人(如“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娘?这几年,他们想你快想疯了”等)⑤对像狗娃这样犯过罪的人也并不丧失信心(如“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等。(二)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白生这一人物形象。(《一片苍茫》)
白生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①白生临行前拜见恩师多举,示其不敢忘恩,可见其有情有义。
②白生到任第二天即投入问案等事中,并微服私访,示其想有所所作为,可见其胸有志向。
③白生挨家挨户走访民情,示其能够体恤下情,可见其对百姓的一颗爱心。④白生能用自己的方式使百姓摆脱“梨灾”,可见其处事有智谋。
⑤白生为了百姓的利益敢于冒犯龙颜,蹈死不顾,可见其有舍生取义的大勇。石丁这一形象主要有什么特点?小说塑造石丁这一形象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作用?(6分)
(1)画艺高,为人精明,戒备心重。(2分)
(2)①衬托了胡笛的坦诚相待和不卑不亢(与胡笛的坦诚相待和不卑不亢形成对照),突出胡笛的率直和坦诚。②突出了主题,通过写石丁在画中作”暗记,表现出对胡笛的不信任,批评了社会上存在的“信任”缺失现象。
小说刻画胡笛这一形象运用了哪些方法?试举例并略加分析。(6分)【参考答案】①概括介绍。原文第四段概括介绍了胡笛的人品和画艺。②语言描写。如:“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这一段文字表现了胡笛的正直与坦诚。③神态描写(或:肖像描写)。如“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通过这些描写表现出胡笛的正直、镇定和问心无愧。④侧面描写。主要通过石丁的猜疑来反衬胡笛的正直无私。
二、鉴赏小说的情节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设题角度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的内容(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微型小说情节的典型特点:一波三折;曲折离奇、出人意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情节
1、这一情节安排是否合理?
【答题:(1)符合情节发展、生活真实
(2)符合、强化 /丰富人物性格
(3)符合、突出 / 深化主题】
2、这一情节的好处/作用是什么? 【答题:
(1)情节:丰富情节、增加波澜、照应、铺垫、巧设(揭示)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2)人物:充分揭示人物性格、使人物更为丰满立体(3)主题:揭示或升华、深化主题】 从三个方面揣摩
①理清小说的结构;②寻找线索;③抓住场面。注意两点:
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1、请简要概括赛艾姆“认识自我”的过程。(4分)
从开始的自我怀疑到产生决心重新认识自我的念头,然后在与名人外貌特征、生活习惯的比较中寻找自我,最终获得信心、认定自我。
你认为小说中胡笛改掉石丁画作中的暗记这个情节的安排合理吗?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答案:这一情节的安排是合理和巧妙的。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1分)首先,它符合和突出了小说的主题:社会上普遍的“信任”缺失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互信,因而讲诚信者;坦诚待人者十分难得和可贵;(2分)其次,它符合小说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强化了人物性格:胡笛是国画专业毕业的,山水画有名气,所以改掉暗记石丁看不出;他性格犟直(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错规则,跟领导闹矛盾),才敢改掉别人画中的暗记。
三、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 设题角度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 从五方面进行思考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③揭示人物心理,衬托人物性格; ④揭示深化主题;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这篇小说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阴冷的气氛:故事发生在一个风暴肆虐、又黑又冷的夜晚。②推动情节的发展:渔夫打鱼迟迟不归和最后一无所获,冉娜担心外出察看天气,女邻居悲惨死去,都与风暴有关。
③衬托人物形象:恶劣的天气加剧了渔民夫妇生活的艰难,却没有改变他们善良的心灵,美好的行为。
四、鉴赏小说的主题
作品或文章所显示的总的思想意义,也就是作者在塑造人物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全文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总的意图。
选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做到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怀与道德修养的指引。有的材料关注生命与环境,有的剖析生命的价值,有的颂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的培养健全的人格,有的揭示生活的哲理,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花。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五、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表现手法:以小见大、因事说理、欲扬先抑、托物言志(象征)、卒章显志、设置悬念、伏笔铺垫、讽刺、正、侧面描写结合、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细节描写、各类修辞(比喻、比拟、对比、夸张、排比、借代、双关、对偶、设问、反问„„)
(二)、表达方式:叙述
描写
议论
抒情
说明
(三)、语言风格:平白
质朴
清新
绮丽
简洁
明快
洗炼
含蓄蕴藉„„
例举:鉴赏小说艺术特色(1)鉴赏一:题目
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比较适合内容或事件具体且单一的文章。如《祝福》
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比较适合以实物为线索的文章。如:《药》 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雁阵》 以主要人物为题。如《侯银匠》 以特定环境为题,如:《荷花淀》(2)鉴赏二:人称
人称 在行文中起到的效果
第一人称 :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 便于面对面地交流.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第三人称 :不受时间、空间、生理、心理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事物。(3)鉴赏三:结构
文章或段落开头: 引起下文,揭示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为后文作铺垫.。文章或段落中间: 承上启下,转换话题,线索连接,过渡.。
文章或段落结尾 :总结上文,揭示文章中心,照应文章开头,升华主题。(4)鉴赏四:表现手法
象征具有暗示的作用。运用象征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情感和哲理的理解.。
铺垫的作用是引出后文,曲径通幽。呼应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衬托或烘托 可以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抑扬 突出强调作者肯定(先抑后扬)或否定(先扬后抑)的态度。(5)鉴赏五:情节 曲折跌宕,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制造悬念,借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6)鉴赏六:描写方法
见塑造人物的方法分析(7)鉴赏七:语言特色
朴素,华丽,幽默,机智,讽刺凝练隽永,委婉含蓄
常用鉴赏术语,如:意境,开门见山,首尾呼应,主线(索),脉络清晰,形象生动,含蓄隽永,说服力,感染力,生动具体,细致入微,极富新意,形象化,漫画式,人物性格(广义),典型环境,文眼,文章基调凝重悲凉,激昂明快,等等.
第五篇:高考考前作文审题分类指导之一-标题作文
高考作文题型分类审题指导
湖北胡平
笼而统之谈高考作文的审题,很难交给大家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因为考场作文的题目类型很多,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特点,需要不同的切入角度或审题方法。本文将高考作文题目分门别类(笔者注:所分类别注重实战中的常见类型,弱化分类的逻辑规则),根据不同题目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不同的切入角度或审题方法,供大家在备考中参考。
一、标题作文
1、独词类标题
该类题目的特点不言自明:只有一个词语。如2004年的上海卷“忙”、2005年的江西卷“脸”、2006年的天津卷“愿景”、2009年的四川卷“熟悉”等等。
独词类标题的审题分两步走:一是审清词义,透彻理解;二是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请看下列例题。
[例题设计]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炫”是随着手机的兴起而诞生的一个流行词语,其最初的含义是形容彩屏手机的色彩鲜艳、绚丽夺目。
但是,随着“炫”这一词语的不断传播,它的含义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近些年,我们经常可以从青少年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话语:“炫出你的自信,炫出你的风采”;“展示出自己的个性,你就是最炫的一个”。
请品味“炫”在这些话语中的新含义,以“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审题导引]
“炫”的条件等等,也可以提炼出具体而实在的立意。
2、短语类标题
短语类标题比独词类标题稍复杂,由两个以上词语构成,其类别主要有主谓式(例2007年辽宁卷“我能”)、动宾式(例2009年江苏卷“品味时尚”)、偏正式(例2009年上海卷“金融风暴中的我”)、并列式(例2009年重庆卷“我与故事”)等等,无论上述哪种类型的标题,其审题方法都可归纳为六个字:抓题眼,明范围。
[例题设计]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流水淙淙,莺歌燕语,那是令人心旷神怡的声音;殷殷问候,深情呼唤,那是让人倍感温馨的声音;振臂一呼,群情激昂,那是令人澎湃的声音……然而,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这样的声音:令人愤怒、令人鄙夷、不堪入耳、让人失望甚至绝望……
请以“丑陋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不要写成诗歌;②立意自定;③不少于800字。
[审题导引]
第一步是“抓题眼”。如果标题是主谓短语,“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例“我能”中的“能”;标题是偏正短语的,“题眼”多在“偏”上,例“金融风暴中的我”中的“金融风暴中”;标题是动宾短语的,“题眼”多在“动”上,例“品味时尚”中的“品位”;标题是并列短语的,“题眼”多在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上,例“我与故事”,两概念之间构成支配关系。
本节例题的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题眼是“丑陋”。其本意是样子难看,这里用来修饰“声音”,指的是难听、恶劣的声音,指向现实生活,应该理解为不和谐的、与文明相悖的声音。例如脏话粗话下流话,不懂礼让的争吵谩骂,恬不知耻的狡辩,缺乏信任的质疑,不讲良心的欺骗,心胸狭窄的诽谤,怨天尤人的牢骚,纠缠不休的指责,蛮不讲理的叫嚣等等。第二步是“明范围”。应该写谁的“丑陋的声音”?可以写自己——写出自己的反思、悔恨和自责;可以写他人——写出其丑陋声音的危害、产生的根源和消除的途径。结合材料“现实生活中”,还要明白应该写现实生活中“丑陋的声音”,而不应该写自然中或历史上“丑陋的声音”。
3、句子类标题
句子类标题,就是以一个句子形式呈现的命题,例如2005年辽宁卷“今年花胜去年红”、2006年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等。审题要注意标题所包含的三个维度,即“题围”、“题穴”和“题眉”。题围,指题目的对象、范围;题穴,指题目深透的要害处;题眉,指题目蕴涵的观点态度。
[例题设计]
请以“班主任的眼睛会说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审题导引]
“班主任的眼睛”是题围。写班主任关爱学生,大方向是对的,但如果没写到班主任的眼睛,或者写得不充分,无异于把题目偷换成了“班主任”,这是不切合题意的;如果通篇都是班主任的语言描写,写班主任说了些什么,这无异于把题目偷换成了“班主任的嘴巴会说话”,同样是不切合题意的。
“说话”是题穴。眼睛本来是用来观察和感知事物的,嘴巴才是表达和交流的器官,但这里要表现的恰恰是眼睛会说话。眼睛怎么说话?无非是用眼神传情达意,写“班主任的眼睛会说话”,就是要解读班主任的眼神所传递出来的含义,诠释班主任的眼神所表达的感
情。班主任的眼睛会说什么话?这需要我们将“班主任的眼睛”还原到具体的学习、生活场景中:当我们取得进步时,班主任的眼睛表达的是内心的欣慰和喜悦;当我们违反纪律时,班主任的眼睛表达的是焦急和责备;当我们遭遇挫折时,班主任的眼睛表达的是热情的鼓励和期待„„
“会”是题眉,语气十分肯定。要通过“班主任的眼睛会说话”这一典型细节,将班主任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等优秀品质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4、论题类标题
这是一种给出一个短语作写作范围的标题作文,例如2005年的北京卷 “说安”、2006年的湖南卷“谈意气”等。该类型从形式上看已包含在前面的“短语类标题”中,之所以提出来单独解析,是因为这些短语看不出思想倾向和情感倾向,只是提供了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我们可以结合材料主旨,用“造句法”,将该标题或标题中心词镶嵌到一个作文主旨句中,然后展开记叙或议论即可。与之对应的是“论点类标题”,因其明确,无需单独提出。
[例题设计]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上存在着种种因果联系,人们也形成了不少因果共识,但因果共识不一定事事、时时、处处成立。例如天道酬勤、红颜薄命、旁观者清……其实,勤奋的人不一定都能成才,红颜不一定都会薄命,旁观者也未必清……
请以“因果共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不要写成诗歌;②立意自定;③不少于800字。
[审题导引]
标题“因果共识”只是一个写作范围,大致相当一个话题。根据材料中的关键句“因果共识不一定事事、时时、处处成立”,可知其主旨不在于肯定因果共识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而在于辩证分析,阐述或解读“因果共识不可尽信”的道理。
我们在提炼主旨时,要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做到无懈可击。假若我们讲“因果共识不可信”那就大错特错了——因果共识是人们长期以来,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关于事物间因果联系的规律性认识,全盘否定只会露出破绽,贻笑大方。材料对因果共识的否定是有条件、有限度的,从哲学的角度讲,材料突出的是因果共识这种规律的相对性,而不是全盘否定,所以我们应深思而慎取。
5、寓意类标题
该类标题运用比喻或象征等手法,既有字面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2007年的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2009年的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等。该类题目从形式上看属“句子类标题”,但因其隐含寓意审题较难而特别提出来解析。这类标题的审题,要诀是不要流于词语的表面意思,而要充分挖掘其比喻义和象征义。挖掘比喻义和象征义的方法是:先仔细分析有寓意词语的字面意思,分析它们所言事物的特点;然后作相似联想,由此及彼,由实及虚,将之与人生、社会联系起来,方可拎出其寓意。
[例题设计]
以“在飘雪的寒夜守候黎明”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导引]
这道题从形式上看其实就是“句子类标题”,但它采用比喻的手法,多了一层隐含的意义。标题中具有隐含意义的短语有两个:“飘雪的寒夜”和“黎明”。
“飘雪的寒夜”具有寒冷、黑暗,令人难受、压抑的特点,指的是一种恶劣的环境,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人生遇到困难、挫折,身处逆境的时刻;与此相应,“黎明”具有光明、温暖,令人欣喜、舒畅的特点,指的是一种光明的前景,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人生迎来转折、胜利、成功的时候。
结合整个句子,可以看出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是:人在遭遇挫折、困厄,身处逆境时,仍然要以乐观、豁达、顽强、执着的心态,坚守信念,永不言弃,不懈地追求成功,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