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诗词进校园

时间:2019-05-13 08:0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优秀诗词进校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优秀诗词进校园》。

第一篇:中华优秀诗词进校园

中华优秀诗词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伊春区铁林小学

一、指导思想:

为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适应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过诗词进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和谐自由的个性发展空间,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高尚思想情操,加强民族教育,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情趣,满足学生多侧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从中体验快乐、幸福,得到精神享受。

紧紧围绕课程改革,让学生读诗、背诗、赏诗和作诗,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文化和道德修养。结合我校实际,努力营造学诗词、用诗词、赏诗词的良好氛围,形成以诗育德、以诗启智、以诗塑美的良好局面,促成学生全面发展。

二、目标要求:

(一)总目标

1、通过诗词教学的研究,让学生接受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文化和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诗词文化资源的收集、开发、整理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3、通过实践与探索,提高教师的诗词文化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文化和道德修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诗词文化教育教学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校诗词文化的氛围,逐步形成学校诗词教学的办学特色。

(二)具体目标 学生目标

1、低年级目标:

诵读新课程推荐的30篇浅近的优秀诗词,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模仿能力,感受中华传统诗词的语言美,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2、中年级目标:

诵读新课程推荐的优秀诗歌30篇,并注意在诵读中,模仿和简单创作诗歌,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3、高年级目标:

诵读新课程推荐的优秀诗歌20篇,注意通过诗词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并进行初步的诗词创作,让学生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

教师目标:

语文教师和诗词爱好的其他科任教师,发挥自身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展诗词教学活动,带头读诗、背诗、写诗,以深化心灵,陶冶情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诗词活动。

三、领导小组: 组

长:贾彦秀

副组长:张雪莲

鑫 成员:刘

张义梅

王晓欢

诗词教师: 全体语文教师及爱好诗词的其他学科教师。

四、教学内容:

1、学生学习内容:

(1)低年级学生以诵读与表演诗文为主,通过诵读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培养语感,体会其诗境及简练含蓄的表现技巧。

(2)中年级学生以诵读与赏析诗词为主。以培养学生对诗文的理解能力和对诗文意境的领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高年级学生以创作为主,并安排优秀诗文赏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悠久的文化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安排讲座,学习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五、活动安排:

1、上好校园诗词课。

语文教师要以课堂为主要阵地,认真上好诗词课。诗词教学要以诵读为主,以必背篇目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诵读中全面领悟意境,领会意义,理解内容,体味艺术。还可以适当增加一部分优秀诗词作为学生补充阅读篇目。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诗词兴趣小组活动。每周一次,由语文组组织学生报名参加。认真开展诗词教学比武、诗词吟诵比赛、诗词创作比赛、诗词书写比赛、诗词音乐舞蹈比赛、诗文演唱比赛;参加各级比赛、诗词知识讲座及楹联创作,作品展示及诗文硬笔书法、诗配画等。

3、充分发挥校刊《教学视窗》《成长足迹》的优势、利用班级黑板报、广播站、校园门户网站、电子屏幕、课间音乐等平台优势作用,定时刊发师生诗词,大力营造诗词进校园的文化氛围。利用校本阅读课及课余活动时间,拓展师生的阅读量,让渊博精深的古诗词发挥其教化的魅力,更加充满活力,多姿多彩。

4、利用好每天的晨读五分钟,开展诗词诵读或赏析活动。

5、开展好“三个一”活动,每周背诵一首诗文,每周听记一首诗文歌曲,每天学习一首诗词。

6、下发致家长一封信,让家长了解此项活动,明确意义,积极参与,配合学生开展亲子学习活动,争取共同创做优秀诗文,以此带动家长与社会的和谐共同发展。

第二篇:中华诗词应不应该进校园

中华诗词永不落伍

北盛中学226班 陈文心

在这个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年代,在这个物质与思想冲撞的年代,在这个新新词语和明星不断闯进我们心灵的年代,那些儒学,道教,处事之理,做人这本呢?也许只有语文书里才能见到了吧?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诗词却早已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学生时代背的那么多诗句,也许也仅还是那些残存的记忆还留在脑海中,仔细想却想不起来了。诗词,那一串串精捍短小的句子,还饱含着不同的道理,细细品味又有另一番滋味所在,每一个诗人,所见不同,所闻不同,所游不同,得到感悟自然也就各不相同,真是“一诗一世界”啊!只是在诗词这条道路上探索的人,还是太少了。

面对前人留下的丰富的宝藏,我们后人责无旁贷的保护了起来。例如:教育局规定了70首必读古诗;那些出版社积极地出版着唐诗宋词;我们每一学期都必定会学很多首古诗等等。但是这些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我们为什么要死背这么些没用的古诗词呢?难道我们还用文言文说话?这也太可笑了吧。面对这些质疑,我可以毫无疑问的告诉那些质疑的人你们错了。中华诗词为什么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保护,就是因为每一首诗作都是古人智慧与心灵的结晶。其实,处处有诗意。

诗可以抒情。最摄人魂魄的植物——石榴、最缠绵悱恻的植物——柳树、最坚忍不拔的植物——竹子、最黯然神伤的植物—

—梧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也是古诗中常见的抒情物。美景中有诗意我们生活中也不少。只要以诗人的心态来看待我们单调的日常生活中就有无穷的诗意。攒钱买手机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上课玩手机被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写检讨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晚休开卧谈会时———“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元旦联欢表演节目———“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起补考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家长会开到动情时———“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放假前宿舍里的被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放假回到母校——“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古诗新解,无穷趣味,博大家一笑。

2009年高考中,18岁的武汉汉南区考生周海洋,用51行102句每句七言的古体长诗高考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赢得了“最牛高考满分作文考生”的称号。

以另类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他,尽管高考成绩仅370分,仍被三峡大学相中。该校通过专科补录将他录取,并让他“挂靠”到该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习。

这说明,还是有人为保护中华伟大文化而努力,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诗词文化,为中华精髓文化而骄傲!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方案2017

XXX地区“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

实施方案

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中华诗词进校园”工作,引导中小学学生加深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地区《关于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的实施意见》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做好“中华诗词进校园”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搭建起由中小学生、教师、诗词教育工作者和诗人、诗词家、诗词爱好者、诗词创作者、研究者共同参与的活动平台,邀请诗人、诗词家、诗词爱好者、诗词创作者、研究者走进学校,直接为教育服务,为师生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繁荣诗词创作,激发师生热爱诗词的热情,促进中小学诗词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丰富中小学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内容

1.加强诗词社团建设。各县(市)教育局在XXX诗词学会或分会的配合下,广泛组建校诗词分会、诗词小组和诗社。各级各类学校以原有校园文学社为基础,组建校园诗社和师生诗词兴趣小组,努力打造遍及全区教育系统的诗词组织网络。

2.加强诗词教学研究。各级各类学校和教科研单位要加强诗词教学研究,结合本县(市)、本学校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加强现行语文教材中中华诗词的教学和研究,精心讲授,落实好教材规定的诗词教学任务。学校把诗词教学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开发课程,整体部署,强化落实,定期检查,科学评价。注重诗教的融合和渗透,善于把诗教与语文教学中的诗词授课相结合,与政治、历史和公民素养教育相结合,与书法、音乐等课程的艺术熏陶相结合。

3.加强诗词师资培训。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要加强对中华诗词的学习,提高自身古典诗词的修养。学校要重视教师中华诗词教学培训工作,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XXX诗词学会或分会专家讲授诗词基础知识,传授诗词教学经验,交流诗词创作心得体会。地区教育局和地区诗词学会每年适时组织专家到学校辅导诗词教学,力争地区诗词教学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诗词活动,建立诗教园地。开展“名师帮教、结对子”活动,聘请诗词学会专家家当学校诗词教育顾问或诗词指导教师,经常邀请诗词专家对本校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培养和指导。创办校园诗刊、诗报、诗墙和诗栏,定期刊载师生诗词作品。学校每学期要举办赛诗会、诗歌朗诵、诗词表演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青少年学生对中华诗词产生浓厚兴趣,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5.打造诗词教育活动品牌。以“XX明月中秋韵”中华诗词经典诵读大赛活动为抓手,每年的中秋节在全地区举办“XX明月中

秋韵”中华诗词经典诵读大赛,地直各学校由地区教育局统一安排,各县(市)学校由县(市)教育局自行安排,报地区教育局备案,力争将其打造成地区诗词教育活动的品牌项目。

三、工作要求

1.精心组织。各学校要加强领导,由有诗词特长的校领导或教师具体负责此项工作,成立校园诗词组织。主动邀请诗词学会专家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开展诗词理论讲座、习作点评活动。

2.遵循规律。各学校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本校实际,开好学校诗词课,保证每天中华经典诵读的时间。要以语文课程和诗词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诗词诵读和鉴赏能力为基本目标,适度融入诗词创作教育。

3.培养骨干。各学校要加强对本校语文教师、诗词爱好者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活动的骨干力量。对有诗词特长的学生,要多给他们提供学习、培训、表演的便利条件,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4.秉持公益。“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要坚持公益性原则,要传递正能量,静心育人。活动严禁向学校、学生收取任何费用,严禁推销相关资料。

5.表彰先进。教育部门每学年对开展“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表现突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表彰。

第四篇:经典诗词进校园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悯农一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字公垂,排行二十,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祖籍安徽毫州。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今浙江吴兴)、晋陵(今常州)等县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无锡县东亭长大厦村)。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15岁时读书于惠山。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临川(现江西抚州市)人。宋仁宗时考中进士,后来两次做过宰相。王安石执政后,积极推行新法,限制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以增加国家收入,加强国防力量,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由于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坚决反对,新法最后归于失败,王安石也被迫辞职,于1086年死于南京。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诗和散文都很著名。他的诗风格雄健,语言精炼,常用散文句法入诗。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 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 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 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 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作者简介]

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苏联吉尔吉斯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历。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起,他隐居庐山,但仍密切注视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后参加永王李璘幕府。永王兵败被杀,李白坐系浔阳狱,第二年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飘泊于武昌、浔阳、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处。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简介]

贺知章(公元 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他的写景诗清新通俗。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是“饮中八仙”之一。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鹤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陵。太原人。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受人谤毁,去官归乡里。家居15年,又为文安郡文安县尉,在任所去世。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作者简介]

白居易(公元772-846),字乐天,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常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也常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②前白鹭③飞,桃花流水鳜鱼肥④。

青箬笠⑤,绿蓑衣⑥,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简介]

张志和(约730~约810)唐代诗人。字子同,初名龟龄,兰溪人。

张志和博学多才,歌、词、诗、画俱佳。酒酣耳热,或击鼓吹笛,或吟诗作画顷刻即成。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才华横溢,感情恣肆,他的诗被杜甫称赞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被称作“诗仙”。

李白现存诗篇900多首,内容丰富,有的批判黑暗现实,有的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报国之志,有的表达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懑,有的吟咏自然景物。追求身心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他的诗歌中的主旋律。

在艺术上,李白继承和发扬了浪漫主义精神与创作手法,运用神话传说,驰骋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出神入化,挥洒自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自己的这两句诗是他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继而调任永州零陵(今属湖南)县丞。此时南宋名将张浚谪居永州,勉杨万里以“正心诚意”之学,因此他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

枫桥夜泊①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②。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③。

[作者简介]

张继,唐朝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市)人。公元七五三年考取进士,曾作过盐铁判官、检校祠部郎中,死于今江西南昌市。他写有不少旅游诗。有《张祠部诗集》传世。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齐名,并称为“诗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其诗风格沉郁顿挫,质朴通俗,寓意深远。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生于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传统的家庭。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爱好文学。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学,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早逝。杜牧对自己的家世很自豪,他说:“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第五篇:诗词进校园

“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方案

(2011年)

一、活动目的

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适应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过诗词进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和谐自由的个性发展空间,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高尚思想情操,以及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情趣,满足学生多侧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从中体验快乐、幸福,得到精神享受。

二、活动时间

2011年3月中旬开始启动

三、活动参与人员 全体班主任、全体学生

四、活动组织 德育办

五、活动要求

1、选好诗词。诗词以学生课本上诗词以及课外读本为主,内容健康、朗朗上口、读起来有气势、对学生有激励作用。低年级每学期积累15首,中年级每学期积累20首,高年级每学期积累30首。

2、上好诗词课。语文教师要以课堂为主阵地,认真上好诗词课。诗词教学要以诵读为主,以必背篇目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诵读中全面领悟意境,领会意义,理解内容,体味艺术。

3、加强管理。学校确定各年级诗词积累数量,由各班班主任组织督促,从严要求,指导学生积累,并定期检查,学校将采取抽查方式,检查各班学生古诗词的积累情况,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岗位责任制。

4、广开渠道。充分发挥墙报、板报、广播站的作用,营造诗词进校园的文化氛围。

5、合理利用时间。利用好每天的早自习及课前十分钟,开展诗词积累活动。

六、活动具体安排

1、中华诗词歌曲进校园工作由德育办牵头,各班主任具体负责。为了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洋溢出浓郁的诗词氛围,学校广播站定期播放中华诗词;黑板报开辟一角,定期更换古诗词内容。2、5月份以班为单位,开展读书汇报会。3、11月份开展古诗词积累竞赛。

七、组织领导

组 长:张茂银

副组长:宋福群 张凤杰

组 员:孙大光 曲连栋 各班主任

2011年3月

“中华诗词进校园”读书汇报会活动方案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陶冶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尚情操,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促进我校读书活动的蓬勃发展,特开展“中华诗词进校园”读书汇报会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适应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过诗词进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和谐自由的个性发展空间,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高尚思想情操,以及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情趣,满足学生多侧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从中体验快乐、幸福,得到精神享受。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张茂银

副组长:宋福群 张凤杰

组 员:孙大光 曲连栋 各班主任

三、活动范围

三至六年级的全体学生

四、活动实施

1、定于5月23日第7节课以班级为单位举行读书汇报会,各位班主任教师要结合学生读书实际,上一节读书汇报课。

2、读书汇报课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小组为单位或是以个人为单位;可采用表演、朗诵、谈体会、书画等形式,充分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

3、读书汇报课的内容丰富多彩,诗词歌赋、诗人故事、古诗词类别等内容均可。

4、会后各班主任将活动过程材料上交德育办。

总之,这次“读书汇报会”活动,我们要进行充分准备,具体落实,扎实有序地进行。希望真正让学生们在读书中找到乐趣,在读书中汲取营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红光学校 2011年4月26日

下载中华优秀诗词进校园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优秀诗词进校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词进校园欢迎词(范文大全)

    欢 迎 词尊敬的天岳诗社XX社长、尊敬的各位老作家、艺术家: 大家好! 春风和煦,书香满校园。在平江七中两千多师生员工的热切期盼中,我们和着诗的韵律与节拍,迎来了“天岳诗社诗词......

    诗词进校园发言稿

    营造诗意校园,打造特色品牌我校是一所年轻富有青春活力和诗情画意的学校,近年来,学校在市委市政府、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育教......

    诗词进校园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虎山中学承蒙厚爱,由岚山区诗词学会举办、区教育局大力支持的“诗词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即将开幕,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材料

    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化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铸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

    中华诗词礼(大全)

    男:你有结绳记事的传说,仓颉造字使你的记忆不再失落; 女:你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华,你使野蛮的原始走出荒漠。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知我者谓我心忧,......

    中华经典诗词名句

    中华经典诗词名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不求好句,只求好意。--欧阳修《吊僧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中华诗词学会(定稿)

    中华诗词学会 李治 李治,1977年生,湖南长沙人。 圖騰 圖騰兀兀楚江東,四望雲山一片楓。岣嶁遗碑昭八極,湘流無語過千篷。 有苗鼙鼓蒼梧冢,问鼎諸侯竹帛空。皓月如煙籠故國,金鐘未......

    中华好诗词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