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功:吟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人

时间:2019-05-13 08:1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正功:吟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正功:吟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人》。

第一篇:王正功:吟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人

王正功:吟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人

www.xiexiebang.com 2008年09月04日 08:35:50 来源:广西日报

进了桂林就像走进一座秀丽的大山水园林。最惬意的是乘坐游船游览两江四湖。水中的亭台楼阁、雕栏画舫,岸边的湖光山色都会使人感受到亲临仙境的美好。在美丽的桂林杉湖东北角绿地间,有一座巨大的雕塑,刻画的是一位正挥毫狂书的古人,塑像动感十足,颇为生动传神。这是王正功的塑像。

王正功是南宋著名诗人,“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在全世界流行了八百多年的千古绝唱,正是他老人家笔下所出。

王正功(1133~1203),字承甫,原名慎思,字有之,避孝宗讳改,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勋子。以荫补将仕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为宜黄主簿,寻改青田。孝宗隆兴初,调筠州司理参军。乾道四年(1168)为荆湖南路转运司主管帐司。七年,知莆田县。淳熙七年(1180)通判潮州。九年,签书武安车节度判官,十一年,改淮南。十四年,主管荆湖北路安抚司机宜文字。光宗绍熙三年(1192)知澧州。宁宗庆元四年(1198)知蕲州。六年,为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权知府事。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约斋荆澧集》传世。

一、出身名门望族

王正功出生在四明(今浙江宁波)一个望族家庭,曾祖父王说是著名的“庆历五先生”之一。

“庆历五先生”是指北宋庆历(1041-1049)年间明州王说等以教育为主要职业的五位哲学家。他们或开办书院,或执县学、郡学讲席,长期从事教育事业,致力于儒学传播、民生教化,是当时教育和学术的中坚。

王正功的祖父王珩是王说的第三子, 绍兴年间的“五老会”成员之一。

“五老会”是南宋前期宁波影响较大的诗社。这些老诗人有较高的文化修养,都曾做过官,在故里颇有声望,告老还乡之后,每每以赏花赋诗,吟诗唱和为重要内容,在美园良辰中诗酒游赏,成为他们晚年一种生活方式和高雅风范的标志。王正功的祖父王珩是大观三年(1109)进士,任至宗正少卿,属于王室工作人员了。

二、清正、清廉,清贫的生活

王正功父亲王勋、兄长王正己、王正功俱以廉直、忠信、诚实闻名。四明乡绅楼钥在为王正己写的墓志中,赞扬其“以廉为本”;为王正功墓志,称其“开心见诚,吐露情素,孩孺有问,亦告以实”,甚至“遇机穽险之人,一对以诚,彼自意消”,而“ 廉洁守家法”。称王正功,做官做到广西提点刑狱,“清贫自处,质贷以给,奉己至薄,得禄不足以偿逋负,如是者三十年”。例如,王正功知荆湖北路的澧阳县秩满时,澧阳县终更吏白有资送钱三百万,悉拒之,惟备舟浮家人而归,郡人叹服。只接受胥吏合法安排家人回乡的船只,这种情操令当地人佩服不已。依照宋朝《接送人法》的规定,当地官府有义务差派厢军协助初到职的职事官搬迁在外的家属。

潮州广济桥又名湘子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全长518米,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

韩江古时无桥。《潮州三阳志·桥道》载:“由东以入广者,至潮有一江之阻。沙平水落,一苇可航;雨积江涨,则波急而岸远。老于操舟者且自恐,阅一日不能四五济,来往者两病之。”为渡江,人们往往“日夜野宿,以伺其便”。可见无桥之苦,摆渡之难。宋乾道七年(1171),潮州太守曾汪“乃造舟为梁,八十有六,以接江之东西岸,且峙石于中,以绳其势、根其址,凡三越月而就,名曰康济桥”。这便是最早的广济桥,是浮桥,淳熙七年(1181)时任潮州郡守的王正功靠西岸增筑一墩,上架巨木与岸通,使这座桥成为浮桥与梁桥相结合的桥梁。以后经过历代修建。这座桥居然集梁桥、拱桥、浮桥于一体,是我国桥梁史上独一无二的。潮州广济桥能被列入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齐名的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1988年,还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正功是起了作用的。

王正功到桂林是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权知府事”,翻译成现代汉语,这有点拗口的“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权知府事”就是“广西省掌管政法的最高领导兼桂林市市长”。掌管广西辖区内司法、刑狱,审问囚徒,复查有关文牍,上报朝廷,举劾有关人员,并监察地方官吏。要说王正功当的这个官,权力很大,贪官来当,腐败也很容易;清官来当,就很容易得罪人了。任职期间,王正功忠于职守,勤于政事,秉公执法。辖下的兴安县曾发一案,兴安县令的儿子是个纨绔公子,一贯胡作非为、仗势欺人。那次,县衙门的一位小官员不知何故得罪了他,竟被暴打致死。县令大人还处处包庇,企图开脱罪状。案子报到提点刑狱府,王正功立即将行凶杀人的兴安县令儿子逮捕,为防串供,将案犯送邻路交押。此举颇得民心。然而却得罪了那位兴安县令。加之王正功平日还弹劾过一些贪暴的官吏。

这些官场恶势力竟串通诬告,导致王正功罢官。后来,案情大白,王正功虽然得以平反恢复名誉,但年事已高,无法官复原职了;被朝廷派到福建武夷山当了一个庙祝,主管冲佑观,算是退居二线。一位掌管司法的副省级领导被安排到寺庙管理香火,也颇令人有点郁闷吧。

年近古稀的王正功离别他无限眷恋的桂林时。曾对着依依惜别的部属和远近诸友赋诗一首,抒发无限惆怅和失望的离情别绪:“绝知官里少夷途,始信闲中无窘步。人生如此信可乐,谁向康庄塞归路。共醉生前有限杯,浇我胸中今与古。早知富贵如浮云,三叹归田不能赋。”为桂林山水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王正功,就这样很不情愿地离开了桂林。一年后,七十一岁的王正功终老福建武夷山。

三、千古绝句的发现

在我国,甚至在世界,“桂林山水甲天下”几乎无人不知,但这一惊世名句从何而来?知道的人却不多。

历代诗人中,用与“桂林山水甲天下”相似的句式夸赞桂林山水的实在太多了,比较接近的有:唐朝柳宗元到桂林作《上斐行立中丞撰訾家洲记启》赞訾家洲亭“今是亭之胜甲于天下”;北宋时曾任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的著名诗人范成大在桂三年,他在离开桂林前往四川途中,写了一本《桂海虞衡志》的专著,品评桂林山水,更加深刻地提出“桂山之奇,宜为天下第一”的赞语,第一次把桂林山水评价为“天下第一”。到南宋宝祐六年(公元1258年),时任桂州经略史的李曾伯在其《重修湘南楼记》文中,更写下了:“桂林山川甲天下”;嘉靖年间因弹劾严嵩而被谪戍南宁的明朝刑部主事董传策则在其《游桂林诸岩洞记》中写过“粤西山水甲天下”;清光绪壬午年(公元1882年),广西巡抚金武祥写了一首《遍游桂林山岩》诗,把李曾伯的“桂林山川甲天下”句中的“山川”改为“山水”,写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算最早以“桂林山水甲天下”入诗了。清檀玑有“我闻桂林山水甲天下”;民国吴迈及现代的郭沫若等都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但这一名句最早的原创作者到底是谁?数百年来,人们在猜测,在考证,议论纷纷;还有学者也引经据典,著书立说,但都莫衷一是。

1983年,桂林市文物工作者在对独秀峰石刻进行清理时,发现读书岩洞口岩壁一摩崖诗碑因长期渗水被一层斑驳的石钟乳覆盖,经用专业性手段清理,竟意外地发现了一件珍贵宋碑。这是一块自明清以来从来没有人发现过的碑刻诗,上面刻着的那二首七律诗中,完完整整地刻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字句。诗作落款者是南宋庆元、嘉泰年间担任过广 3

西提点刑狱并代理靖江知府的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王正功。王正功的这句诗要比李曾伯的早出50多年!“桂林山水甲天下”完璧归赵了,属于王正功已毫无疑义。“桂林山水甲天下”终于名花有主。这下,人们寻匿了800多年的千古名句作者才得以名示天下!

现在,桂林市政府已将独秀峰上王正功诗作的摩崖石刻复制立于桂林中心广场,还在桂林杉湖畔,建起了一座巨大的王正功挥毫作诗塑像,让后人永远记住先贤在800多年前弘扬桂林山水与历史文化之功勋。

四、语重心长的《劝驾诗》

1983年在独秀峰下读书岩出土、载有千古绝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刻诗碑,上面刻着王正功的《七律·嘉泰改元桂林大比与计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日用故事行宴享之礼作是诗劝为之驾》诗二首。碑上还刻着诗序言:“嘉泰改元,桂林大比,与计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日,用故事行宴享之礼。提点刑狱权府事四明王正功作是诗,劝为之驾。”

从序言看,这二首七律是王正功的《鹿鸣宴劝驾诗》:

百嶂千峰古桂州,乡来人物固难俦。峨冠共应贤能诏,策足谁非道艺流。经济才猷期远器,纵横礼乐对前旒。三君八覆俱乡秀,稳步天津最上头。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九关虎豹看劲敌,万里鲲鹏伫剧谈。老眼摩挲顿增爽,诸君端是斗之南。

“劝驾”是中国古代政府官员礼贤下士的举动。劝,为提倡,勉励的意思。驾,作推荐人才,愿亲自驾车遣送之意。这首“劝驾诗”,实际上就是“鹿鸣宴诗”。

鹿鸣宴,是中国科举制度里的一种宴会。这是专为乡试后新科举人而设的宴会。它起源于唐代,因为宴会上要唱《诗经·小雅》中的“鹿鸣”之诗:“悠悠鹿鸣”„„而取名为“鹿鸣宴”,是因为鹿与禄谐音,新科中举乃是入“禄”之始,有祝贺之意。但古人不太愿把升官发财挂在口上,因为这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是有距离的,于是就取了“鹿鸣”这个有些诗意的名字。鹿鸣宴设于乡试放榜次日,宴会由地方官吏主持。宴请之人除新科举子外,还有内外帘官(考场工作人员)等。王正功的“劝驾诗”,就是在这种场合吟出的诗作。作为桂林市市长,王正功对辖下地方能考中11位举人感到由衷高兴,兴致所到,欢欣,信任,祝贺和期望便化成了二首七律的《劝驾诗》。

王正功的这首《劝驾诗》,不仅热情地讴歌了桂林的山水胜甲天下,同时更进一步对桂林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发出了由衷赞叹,进而激励举子们在考场上再接再厉,去夺取更辉煌的前程。从诗中可以看出每字每句都饱含了他对举子们的殷切期望。由于《劝驾诗》吟出了振聋发聩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之千古绝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从那时起,便在“天下”传颂了!□潘茨宣

参考引用资料:

《攻媿集卷100·朝请大夫致仕王君墓志铭》

《宋诗纪事补遗》(光绪19年刊本)《宝庆四明志》

《宋元学案》

《延佑四明志》

第二篇:激情出诗人

与时代共脉搏 与人民同呼吸

大雪小雪又一年。不管我们怎么留恋北京奥运的辉煌,诅咒汶川地震的肆虐,还是惊呼世界金融的寒潮,2008的步伐仍然是不紧不慢,以它固有的节律离我们渐行渐远。蓦然回首,当我们再来盘点这一年的时候,发现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有太多的悲痛、太多的凄苦、太多的焦虑、太多的遗憾、太多的不甘、太多的惊叹、太多的自豪、太多的思恋„„人们仿佛在坐过山车,经历了寒冰与烈火的考验,也接受过阳光与掌声的花环。2008,无论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还是在每个人的心灵上都注定要留下深深的印痕。

文富先生的《词记2008》,就是这样一部浓墨重彩的篇章。它以词(曲)的形式记录下2008那一件件震撼人们心灵的事件,仿佛一架“文字摄像机”用优美隽永的词作定格住了一个个撼人心魄的历史瞬间。

《词记2008》孕育于那令人诅咒的汶川地震。有人说,一个汶川地震震出了许多郭沫若和郭小川。悲愤、伤情、震惊、感佩,激发了许许多多普通民众用深情、用心血创作出蔚为壮观的、可歌可泣的诗章。报刊上、网络上铺天盖地涌现出许多悼亡诗、感怀诗,现代诗、古体诗。这个情景让人回想起了1976年的清明,人们为了悼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也是自发创造出了大量的诗词,“扬眉剑出鞘”,缅怀人民的好总理,直斥险恶的四人帮,那厚厚的由童怀周编辑出版的《天安门诗抄》就记录了那段让人刻骨铭心的历史。

悲愤出诗人。就在举国哀悼汶川地震死难者的那些日子里,原本就擅长古体诗词创作的、市诗词协会副主席谭文富先生同样是食不甘味,夜不安寝,仿佛如石压心,如鲠在喉,一连创作出几十首诗词,陆续发表在各级报刊上。身为市委宣传部分管文化、宣传工作的官员,他敏锐地掂量出2008年在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翘首以盼的北京奥运、恰逢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于是他陡然升腾起一种责任,勃发出创作的冲动,决定以诗词为载体记录下2008共和国坚忍不屈的步履,记录下广大民众喜怒哀乐的情怀。

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从来就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远古先人劳动的“吭呦吭呦”开诗歌创作的先河起,诗歌就一直作为一切文学作品的开路先锋:歌谣体、风雅颂、骚体诗、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从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海洋,一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出现代新诗,更加繁花似锦,争奇斗妍。大家耳熟能详的郭沫若、闻一多、艾青、臧克家、郭小川、贺敬之、李瑛、闻捷,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舒婷、顾城等等,都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而且作为能动地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之一的诗歌从来就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与李白齐名的杜甫还被后人尊称为一代“诗史”,那是因为杜甫的诗作大胆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尤善撷取生活场景以反映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的《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构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的瑰丽画卷。

新近出版的、上海大学吴欢章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分体诗歌史》将中国现代诗歌分为六大类:现代抒情诗、现代叙事诗、现代讽刺诗、现代儿童诗、现代民歌、现代旧体诗词。按此分类,文富的《词记2008》应当属于现代旧体诗词。这是因为作者生活在当代,作品题材取之于当代,从内容上说当然应该是现代诗,但表现形式则采用了旧体,当属于现代旧体诗词。

纵观中国现代新诗,其主流一直是与时代共脉搏,与人民同呼吸的。无论是《女神》、《大堰河,我的保姆》、《甘蔗林——青纱帐》、《向困难进军》、《我思念北京》、《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还是《致橡树》、《一代人》等,即使是现代抒情诗也都忠实地记录了社会前进的足音。然而,勿庸讳言的是,与中国现代新诗的辉煌时期相比,近些年来的一些新诗却大不如前。缺乏磅礴大气,缺乏震撼力,而越来越变为一些人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参照,越来越脱离受众,脱离读者,呈现出逐渐衰退的态势。坊间甚至产生了一种极端的论调——“诗歌死亡”说。这实际是国人对新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气话,作为文学的最高表达形式,诗歌不该也不会死亡,但新诗的现状又确实令人担忧,给人一种“衰落”之感,路子越走越窄,尤其缺少大作、力作。个中原因虽然比较复杂,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与诗人本身的气度、修养有关,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志”的问题。“诗言志,歌咏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人只有“志”在时代,“志”在人民,作品才能与时代共脉搏,与人民同呼吸,新诗也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汶川大地震后,报刊、网络上涌现了不少诗作,感人且极具震撼力,这是新诗不会死亡的一个明证。事实证明,新诗的涌泉在人民的心中,新诗的火种在人民的心中。而且中华民族团结之“志”,振兴中华、强国富民之“志”都在这些新诗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与时代共脉搏,与人民同呼吸不是一句空话。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把我们的心声诠释得很形象,很清晰,我们的诗人若能用诗的语言来表达大众的这种心声,新诗一定会受到人民的欢迎的。

我们十分欣喜地看到,文富先生的作品就是这样与时代共脉搏,与人民同呼吸的大作、力作。在他的词作中充满着豪情,充满着志向,这不是抒一己之私情,也不是立一己之小志,而是抒发了中华民族的豪情,树立下跻身世界强国之大志。请看下面两首作品:

忆秦娥〃汶川大地震感赋

乾坤虐,山崩地裂云遮月。云遮月,万人忽逝,万人悲切!天灾藏祸霜兼雪,中华儿女腰如铁。腰如铁,同舟共济,众志成岳!

山坡羊〃全国哀悼日致汶川同胞

长江澜固,黄河涛住。三山五岳千峰肃。命同株,祖同出,炎黄血肉擎天柱。众志成城焉惧苦?灾,我共汝!扛,我共汝!

好一个“中华儿女腰如铁”,好一个“灾,我共汝!扛,我共汝!”大气磅礴,催人奋进。读着这样的作品,仿佛听到了嘹亮的军号,听到了震耳的战鼓,谁能不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有位伟人说过,愤怒出诗人,还有人说,热爱出诗人。说到底,就是激情出诗人。作品的思想深刻与否、情绪通畅与否、语言由衷与否都源于一个情字。没有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就不会有对于损害百姓的强烈愤怒。“愤怒出诗人”,这“愤怒”可以是对历史的反省,也可以是对现实的审视;可以是对真理的揭示,也可以是对未来的憧憬;可以是对不满的宣泄,也可以是对时弊的痛斥„„旗帜鲜明,爱憎分明,或讴歌,或鞭挞,或赞美,或讥讽,殊途同归:一个星球,一个梦想。新时代需要洪钟大吕,也需要匕首投枪。

文富是一个性情中人。他敢爱敢憎,敢悲敢怒,对上不谄媚,对下不倨傲,身居庙堂,心怀江湖。踏实做事,诚实做人。他出身贫寒,曾是地道的草根;后虽步入仕途,但心中常念百姓,把根基深扎在百姓之中。惟有如此,他才能对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才能急其所急,忧其所忧,痛其所痛,哀其所哀,才能从心底流淌出真诚感人的作品,而绝非像兆山羡鬼胡诌的那种激怒国人的“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的荒唐之言。

请看文富于地震废墟中“拍摄”的两个令人心碎的镜头,字字血,声声泪,不忍卒读,泪已洗面:

卖花声〃灿烂的笑

一位女教师冒震数次闯入教室抢救学生,壮烈牺牲,年仅26岁。

课堂笑语飘天半,地裂楼倾转瞬间,校门顿作生死关。入出一遍,救生一片,再回身、却为思念。

雪梅香〃悼震中死难学生

看5月16日晚拍摄的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挖掘现场的照片,其中,《震撼人心的那只手》撕心裂肺:一名死难学生,手里紧紧攥着一支笔。心痛难以入睡,展纸挥泪成篇。

不知道,男孩抑或女学生。胖乎乎娇手,依然攥笔没松。应是听读竞风采,正值提问抢头功。棚忽落,踊跃身姿,一瞬为恒。心疼!那只手,若到将来,定创国荣;笔亦如椽,绘出绚烂人生。可叹天灾逆人愿,更惜花损伴风轻。滔滔泪,带血横流,难悼殇童。

《词记2008》中那些怀念、悼亡之作,文富都是满含热泪写就的——“心痛难以入睡,展纸挥泪成篇”,而且每到悲伤处,几次辍笔,非待感情平复之后不能继续。文学作品要想感动别人,必先感动自己。这是许多人的创作经验,文富用自己的实践又一次印证了这条真理。

文富国学底蕴颇深。虽生长在农村,但乃父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有较厚的文化功力,受家庭影响,文富从小就饱读诗书;念师范时已显露出创作才华;参加工作以来无论是教书还是从政,他都没有丢掉这个爱好,每每有佳作问世。年岁逐增,阅历日丰,政治成熟,创作也渐入佳境。虽说毛泽东同志并不主张年轻人学习写作旧体诗词,认为旧体诗词束缚人的思想,学习不易,创作更不易,但对酷爱中国传统文化且本身就从事党的宣传、文化工作的文富来说,一直把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视为己任,并身体力行,勉力而为之。他曾对社会上热衷过洋节的现象撰文,指出对外来文化既不应排斥,要兼收并蓄;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加大宣传、传承的力度,按照“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加强文化的民族性。

2008奥运会的极大成功,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引起各国人民的喜爱,国际上的汉语热方兴未艾,而我们自己却不能继承发扬包括优秀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岂不是一件天大的憾事。科技越发达,生活越便捷,与此同时也滋生了一些“现代病”:汉字失写、书法退化、阅读萎缩„„如若任其蔓延,后果不堪设想。而古体诗词原本阅读、创作的人就少,难道真的就这样让极富魅力的诗词文化慢慢消亡?到头来像阿Q一样喃喃一句我们有唐诗宋词,“祖上比你阔得多”?

文富先生坚持不懈地创作古体诗词,正是从一个侧面坚持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2008,文富的创作不止于词,诗也写了不少,一首《改革开放三十年颂》竟洋洋洒洒5000余言。不过《词记2008》所收皆为词(曲),结集时,文富还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奥运火炬传递全程境内外共135个城市,火炬所到之地皆要有词以记之。虽然有些难度,但唯有克服困难才有乐趣。自己预定的目标自己去突破,创作也就进入了一个新天地。一般来说,后人填词,词牌与所写内容并无直接联系。但文富则充分利用了词牌“字面”提供的意义,实现了词牌的“资源效率”最大化。他的《抗震救灾八唱》一组词作中,写总书记、总理、人民解放军就分别用了定**、诉衷情、破阵子三个词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文富先生的良苦用心。

文富不是专职作家,他的创作只能放在业余,而他又基本没有业余时间。熟悉文富的朋友都知道他基本没有节假日,单位几乎所有的重头材料、大块文章都要经过他的手,经过他的眼,否则领导不放心。能者多劳,在撰写公文、材料方面,文富对这句话有深切的感受。

2007年的春节他在加班,大年初二发来一首七绝: 莫怪弟子拜年迟,辱重萦身鬓有丝。饰过文非忧政祚,读冰看雪念恩师。

2008年元旦他在加班,后来写了一首七律元旦加班感赋: 踏雪迎风沐酷寒,红灯舞彩始知年。春秋几度匆匆过,功业千番日日难。冷看浮名听涧水,激扬大道壮人寰。老夫喜走躬耕路,景色绝于世外园。毛泽东同志的不少诗词都是在马背上哼成的;古人更是强调“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三余”——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总之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文富的作品就是这样拼命的挤时间,将别人喝酒、打牌、K歌的时间都利用起来,才创作出这些感人至深的作品。一位朋友说过,人的差别就形成于业余时间,此言不谬也。

除了勤奋,永远不脱离生活,永远不脱离人民,永远保持朴素的感情,这也是文富创作的一个秘诀,更是保持文学作品与时代共脉搏、与人民同呼吸的重要前提。一位曾经将青春献给北大荒的朋友说,之所以不愿意居住在高楼大厦,不愿意行走在柏油马路而情愿住在平房,愿意赤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因为这样可以接到地气,身体才不会染病。这位朋友的观点已经得到医学界一些同仁的首肯。同样的道理,过去一直被人们奉为真理的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创作途径不该被现代人抛掷脑后,闭门造车、粗制滥造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反感。读文富的作品总有那么一股新鲜味,总有那么一股激情。就是因为他虽然办公室在十六楼,却总要找机会去“接地气”,愿意“赤足走在田埂上”,一次喝酒,在朋友家窗前的葡萄架下,文富竟高兴得孩子似的激情四射。诗情播撒在泥土里,才会勃发出“一口大葱一口酱,大葱蘸酱第一香”这样耐人寻味的诗句。

我们期待着文富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相信不忘赤足走在田埂上的文富不会让我们失望,让我们翘首以待。

李超 2009、1、7深夜于北京

第三篇:游吟诗人观后感

篇一:善恶终有报(弄臣观后感)善恶终有报

--<<弄臣>>观后感

音乐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人们可以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无论你处于幸福、快乐时,还是痛苦、难过时,音乐都能表现出的心情,唱出你的心声。歌剧是一种音乐的体现形式,它可以很好的将剧情与音乐相结合。《弄臣》完成于1851年,发生在十六世纪的意大利,那时候的意大利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是歌剧大师威尔第最惊人的作品,与《茶花女》和《游吟诗人》并成为威尔第中期的三大惊人著作。同年首演于威尼斯,剧本由波亚维根据雨果的名著《国王寻乐》改编。

在我看来,一部歌剧的成功有很多方面,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剧情和音乐,《弄臣》的剧情变化很丰富,人物刻画的也相当细腻。在每幕内容的切换和剧中人物的情感抒发上,音乐的创作和变化都极其的完美,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弄臣利哥莱托从宫廷到家那种音乐的变换和公爵在旅馆唱的那首抒情歌《女人变卦》,他们都很形象的表现出了剧情想要表现出的那种情感,我相信这也是大师级的作者才能做到的。《弄臣》的剧情大致是这样:主人公利哥莱托貌丑背驼,在孟图阿公爵的宫廷中当一名弄臣。公爵年轻貌美,专以玩弄女性为乐,引起朝臣们的不满。而利哥莱托对朝臣妻女受辱的不幸大加嘲讽,得罪了许多人,终致失女之祸。他的爱女吉尔达,纯洁貌美,公爵乔装成穷学生暗中追求,骗得了她的爱情。后来,利哥莱托以美色诱使公爵夜宿旅店,雇用刺客将他杀死。黎明前,却发现受害的是女扮男装,已经奄奄一息的吉尔达。原来,这个获悉行刺计划的少女对虚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愿为爱 情而替公爵一死。

作品中,作曲家创造了性格优柔寡断、内心感情变化多端的弄臣;风流浮华、多情善变的公爵和纯真深情、富于诗意幻想的吉尔达三个不同的音乐形象。第四幕中公爵的抒情歌《女人爱变卦》,节奏轻松活泼,音调花俏。第二幕吉尔达的咏叹调《亲爱的名字》也体现了她当时对她眼中的公爵的深深的爱意,所以在这部歌剧中,声乐旋律起着主导作用。在歌剧中,弄臣利哥莱托是一个复杂的形象,他既是供公爵娱乐并帮公爵做坏事的宫中丑角,又是一个热爱女儿的不幸的父亲,同时还是一个残酷的复仇者,他的形象的转变是这部歌剧的中心主旨。利哥莱托所具有的这些多方面的因素有机地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音乐中得到了鲜明的刻画。

第一幕中,弄臣利哥莱托先是在出场中表现出了一个十足的混蛋与无赖形象,就像是一个小丑让人发笑,让人憎恨。然后在他被诅咒之后,回家的路上,他性格的转变和他对自己女儿的那种爱又让人有些怜惜。音乐的转变和他心里的想法相互映衬,让我充分体会到了弄成的那种情感。在这幕中,代表诅咒的音乐动机是这部歌剧的主导动机,阴暗而悲惨的小调形成一种类似呻吟的音调,这个音乐动机真实地描绘了利哥莱托内心的痛苦。

第二幕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利哥莱托在大门外哭泣倾诉的场景,这与他在刚出场是的混蛋形象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时候他就是一个伤心的父亲在想念着自己的女儿,当他看到自己女儿的时候,那种慈爱的态度让人心生一些苦楚。而当利哥莱托发现女儿被抢走,而自己又不得不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用巧言妙语去打听女儿的去向时,其内心真情却遮掩不住地时时流露出来,以这种复杂的情感,作者都表现得十分巧妙、细腻。他给利哥莱托安排了一首没有歌词的诙谐歌,描绘出不幸的弄臣假装出来的无忧无虑,但是,在简单的旋律进行里,却包含着他的不安和焦虑。当利哥莱托要求把女儿还给他时,他唱出了一首咏叹调《弄臣,道德败坏的子孙》,在这首歌中,他撕下了丑角的面目,表现出一个愤怒的、受损害受侮辱的父亲的形象。

第三幕中,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旅店,这也是最让人出乎意料的一幕,这一幕里的弄臣利哥莱托表现出的是介于慈爱与残忍之间的一种性格,他为了自己的女儿而雇佣杀手去杀掉自己的主人。但是当他从刺客手中接过装有尸体的口袋,以为大功已成时,忽闻公爵高歌之声,急忙打开口袋,发现里面装的是奄奄一息的女儿,这使他痛苦万分。这种情感上的变化和剧情上的重大转换让我有些始料未及。在这幕里也拥有着这部歌剧里面最出名的一个咏叹调《女人善变》,这首音乐也更好的衬托出公爵的那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最后利哥莱托在自己的命运面前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结局也更加的值得人们的思考。

总体来看,在《弄臣》里,利哥莱托是最值得品味的一个人物。他是善与恶的共同体,狠毒与慈爱的复杂结合。不像一般作品中鲜明的善恶设定,利哥莱托是以个人性十足的,让人又恨又怜的真实的小人物。在做恶时,他毫不手软,心狠手辣,但又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在身不由己的同时渐渐习惯并麻木。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女儿,他又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让每一个人都如此动容,那种不带一丝虚假的,纯粹的爱,成为利哥莱托人性中最美丽的亮色。这种爱同样可以驱使他去雇人谋杀,爱在人性的矛盾中摇摆,爱在善恶之间成为刻骨铭心的名词。同时,对于吉尔达的做法,我又有些不能认同,她为了爱情的冲动和面对自己父亲的选择让我有些意外,这也许就是爱情的力量,也许这就是在生活,爱情与善恶中挣扎的人们的宿命。公爵的玩世不恭可能是让所有人气愤的,他也许一直认为女人是善变的,是现实的,但是吉尔达的做法无疑是最有力的回击。因为他导致了这一幕幕的悲剧,也是在另一个角度讽刺现实社会中这种人物的存在。

善恶终有报是我看完这部歌剧的第一个想法,不管我们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总会有人看到我们的付出,我们的努力,就像弄臣一样,如果他没有做那些坏事,自己的女儿也不会死的那么悲剧。所有作为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我觉得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责任感,要始终牢记我们的目标,不能随波逐流而最后踏上一条不归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选择有多种多样,但是我们要永远向着阳光,向着光明去奔跑。篇二:《弄臣》观后感 音乐欣赏--<<弄臣>>观后感

音乐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人们可以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无论你处于幸福、快乐时,还是痛苦、难过时,音乐都能表现出的心情,唱出你的心声.而且音乐还可以促进人们智力发展的作用。它通过音乐来锻炼人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再造想象及创造性思维的增强.所以我们在闲暇时不妨多欣 赏点音乐.

这学期我们开设的音乐欣赏课让我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欣赏了很多著名的音乐作品,包括歌剧,芭蕾舞剧,舞台剧等,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歌剧《弄臣》. 歌剧《弄臣》是威尔弟作品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很多歌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在他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弄臣》(威尼斯,1851)、《游吟诗人》(罗马,1853)、《茶花女》(威尼斯,1853)、《阿依达》(开罗,1871). 四幕歌剧《弄臣》(又名《利哥莱托》)完成于1851年,同年首演于威尼斯,剧本由波亚维根据雨果的名著《国王寻乐》改编。这部作品是威尔第最惊人的作品之一,至今久演不衰。剧情大致是这样:主人公利哥莱托貌丑背驼,在孟图阿公爵的宫廷中当一名弄臣。公爵年轻貌美,专以玩弄女性为乐,引起朝臣们的不满。而利哥莱托对朝臣妻女受辱的不幸大加嘲讽,得罪了许多人,终致失女之祸。他的爱女吉尔达,纯洁貌美,公爵乔装成穷学生暗中追求,骗得了她的爱情。后来,利哥莱托以美色诱使公爵夜宿旅店,雇用刺客将他杀死。黎明前,却发现受害的是女扮男装,已经奄奄一息的吉尔达。原来,这个获悉行刺计划的少女对虚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愿为爱 情而替公爵一死。作品中,作曲家创造了性格优柔寡断、内心感情变化多端的弄臣,风流浮华、多情善变的公爵和纯真深情、富于诗意幻想的吉尔达三个不同的音乐形象。剧中的许多唱段都是世界名曲。第四幕中公爵的抒情歌《女人爱变卦》,节奏轻松活泼,音调花俏,就是这位情场能手的绝妙写照。于是这首歌很快就成为世界流行的歌曲。剧中还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唱段,如第三幕利哥莱托的咏汉调,第二幕吉尔达的咏叹调《亲 爱的名字》,第四幕中公爵和玛达林娜、吉尔达、利哥莱托的四重唱等等。

这部歌剧的音乐和威尔第其它歌剧一样,声乐旋律起着主导作用。音乐主要塑造了公爵、弄臣、弄臣的女儿三个人物的形象。弄臣利哥莱托是一个复杂的形象,他既是供公爵娱乐并帮公爵做坏事的宫中丑角,又是一个热爱女儿的不幸的父亲,同时还是一个残酷的复仇者。利哥莱托所具有的这些多方面的因素有机地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音乐中得到了鲜明的刻画。代表诅咒的音乐动机是这部歌剧的主导动机,阴暗而悲惨的小调形成一种类似呻吟的音调,这个音乐动机真实地描绘了黎哥莱脱内心的痛苦。当利哥莱托发现女儿被抢走,而自己又不得不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用巧言妙语去打听女儿的去向时,其内心真情却遮掩不住地时时流露出来,以这种复杂的情感,威尔第表现得十分巧妙、细腻。他给利哥莱托安排了一首没有歌词的诙谐歌,描绘出不幸的弄臣假装出来的无忧无虑,但是,在简单的旋律进行里,却包含着他的不安和焦虑。当利哥莱托要求把女儿还给他时,他唱出了一首咏叹调《弄臣,道德败坏的子孙》,在

这首歌中,他撕下了丑角的面目,表现出一个愤怒的、受损害受侮辱的父亲的形象。

在《弄臣》里,利哥莱托是最值得品味的一个人物。他是善与恶的共同体,狠毒与慈爱的复杂结合。不像一般作品中鲜明的善恶设定,利哥莱托是以个人性十足的,让人又恨又怜的真实的小人物。在做恶时,他毫不手软,心狠手辣,但又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在身不由己的同时渐渐习惯并麻木。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女儿,他又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让每一个人都如此动容,那种不带一丝虚假的,纯粹的爱,成为利哥莱托人性中最美丽的亮色。这种爱同样可以驱使他去雇人谋杀,爱在人性的矛盾中摇摆,爱在善

恶之间成为刻骨铭心的名词。同时,对于吉尔达的做法,我完全不能认同,难道她不能理解她这样的做法给她的父亲带来的伤害?难道她不知道她这样做全是枉然? 也许这就是在生活,爱情与善恶中挣扎的人们的宿命。

欣赏音乐是一种享受.在每天繁忙的工作、学习之余,找点空余时间,听一点音乐,能让你烦躁的心情变的轻松、惬意.而且对你的身心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去积极地倾听音乐吧,它会使你品格高

洁、性情儒雅,会使你的生活是美仑美奂、情趣昂然。篇三:《春风化雨》观后感 桀骜不驯的生命——观《春风化雨》有感 张家港市城西小学缪海华

当培训班老师要求我们观看《春风化雨》的时候,我对名字来源一无所知,再看他的另一个名字——《死亡诗社》,以为影片该在讲述普拉斯那样的女人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会热中于阴冷刺骨的文字,喜欢和自己幻想的干尸舞蹈,美要到极致,那种审美,是以冰冷的坟墓为终结,如同普拉斯最终选择的煤气炉盘。然而,我看到了一个和自己预期完全相左的故事。你可以称它是校园青春片,因为它讲的正是校园青春的故事。刻板的老师,青春懵懂的男孩们俊美如阿波罗,他们眼中好奇的光芒,对爱和异性的憧憬,秋野上黑压压的鸟群惊飞,其漫天之势宛如一种挣扎着奋起的力量,在向往一次不计代价的飞翔。秋野宁静而广袤,那也是暂时的,暴风雨正在悄悄酝酿。暴风雨来临时,这些鸟儿又该怎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生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辉煌时刻,谁来带给我们青春的激情,谁来带领我们开始辉煌的起点?是伯乐。

影片开场的蜡烛犹如证明了罗宾.威廉斯的行动:燃烧着自己为了青年得其生命精髓。在老师面前他还带了几分客套,但在学生面前他是如此的实在与亲近。一切只因为真理。

片中的学生们虽然众多,但个个都是个性鲜明,印象深刻。有的软弱,有的顽皮有的叛逆——这些面孔就是年轻时的我们。一所历史悠久、升学率较高的学校对于大人来说,称得上是孩子的天堂。但再听听孩子的看法:对于他们来说私下里称之为地狱罢了。

大人想把孩子们打造成自己,适应于这残酷的社会,可谁来为我们的激情负责?谁来为我们的青春买单?如果青春只有所谓的成绩好那是和年龄不吻合的。只有激情、叛逆、个性、奋发,都存在的生命才成其为生命,校园才成其为校园!这个世界有两种人:一种人让社会来打造自己,一种人是自己打造社会。基廷老师的出现就是倡导后面一种方法,他打破了所有的教学模式,carpediem?及时行乐?。这个词说通俗一点就是抓住时间做最好的自己。他将这条道理一直贯彻给他的学生。当学生问起他什么是deadpoetssociety他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青春经历传给了他的学生,他不再年轻。可他希望真理可以传成。学生们找到了哪个地方,对于他们来说这不是山洞,是精神的家园。一个山洞可能简陋,但他们的心确实比这潮湿的山洞温暖、丰富。这其实就是俱乐部{club}的前生吧。也许我们都曾经暗暗盼望过生命中出现基丁这样一位老师,他热爱文学、人生,热爱诗歌、梦想,鼓励年轻人张扬个性,告诉他们‘seizing the day’.(把握今天)。所以当那个男人哼着小曲在教室里露面时,那些孩子的眼睛里隐藏的光芒闪耀了。他在第一堂课上,就撕去了庄严的教科书上对诗歌的规定,告诉孩子们青春的激情原可以和动人的诗句如蜜糖般从唇边滑落。他让孩子们称他为‘船长’。这个彻头彻尾的诗人,不合时宜的船长,他的到来是为了从另外一个角度贯彻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为了教会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诗歌无法以理性坐标的方式去度量,人类充满着激情!医学、法律、经济、工程,这些只是生存的手段,诗歌、美、浪漫和爱才是生活的精髓。他告诉他们不要墨守成规,要学会站到桌子上,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同的世界,告诉他们不要一味服从,因为,那对采摘真正的生命的花蕾是有害的。他的到来,是早春的第一滴雨水。人生最难是选择。每个人经历过片中尼尔的处境。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的无情相碰撞。是向现实妥协,还是放飞自己的理想?当然他的方法让我们应该慎重,生命如此灿烂,确实那容得为别人而活。在强权的父亲面前,他的灵与肉处于分裂的状态之中:是顺从传统父亲的强势?还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年轻的他无力承担这种重负,他选择了死亡。把《仲夏夜之梦》的精灵花冠放在窗台旁,他用那把父亲长年希望他使用的外科手术刀打开通向坟墓的道路。尼尔之死是对梦想追逐的最高形式。那么这到底是对还是错,我无法去正确的判断,我只知道船长告诉我们:要做生命的主人,而不是生命的奴隶。为了融入社会我们是必须丢失一些浪漫,但还是希望有些东西能够在我的骨子里苟延残存。如果一个人在该冲动的年代冲动不起来,那么到头来也许只剩下?可怜白发生?。是,现实和理想永远有差距。但又如何?医药,法律,商业,工程是维生的必须条件。但是诗,爱,浪漫,美这些才是我们生存之原因。尼尔的死亡是一种永不消失的疼痛,让我思考:怎样在梦想与现实之中寻找一种合适的平衡?我的这种思考属于理性的那一半我,而另一半的我在想:其实这无可挽回的结局本身是一种必然,与其看到多年后的尼尔平静而绝望地生活在庸常的世界里,也许,在鲜花盛开时突然遭遇风雪而凋零,不是最坏的事„.很多人,他们原可以不死的,如海子,普拉斯。柯本说,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痛快燃烧!那些迈向铁轨或伸向煤气盘的头颅里盛放着怎样的决绝,对现世的毫不留恋,剩下的,只有些温暖而寂寞的句子。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浪漫的诗人基廷走了,被放逐,如普罗米修斯,盗火者承负了盗火的恶名,他是一个被放逐的游吟诗人。浪漫的诗人尼尔去了,走向死亡。他被点燃的生命激情无法再回到铁屋般禁锢的体制,如鲁迅先生描绘过的那个没有窗的大铁屋子,他醒来,无法接受这现实,只能把自己骨骼捏碎,为维护精神的自由选择了毁灭。斗士charlie离开了,他的命运是一个未知数,他将始终是体制的一个反叛者,蔑视传统与成规。理性的todd存留了下来,他是他们中最有人生智慧的人,会小心翼翼地珍藏起那些梦想和诗意的火花,独力承担起自身的命运。正是有了基廷老师的教诲,尼尔才会放开自己展现表演天赋,诺克斯终于大胆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查理才完全放开了自我,胆小的托德也通过基廷找回了勇气。我们就是剧中人,我们也应该打开自己的心结。

当你的目光炯炯地射向舞台的正前方,当音符渐止,当刹那静寂之后掌声雷动,当鲜花与喝彩涌向前台,当你的面孔重又写满一个人所应具有的自信,那一瞬间,你仿佛看见了你的理想,是这种理想鼓舞着你,引导着你,哪怕你将会走向死亡。这就是生命,桀骜不逊的生命。篇四:死亡诗社观后感 《死亡诗社》观后感

《死亡诗社》是一部极其出色的青春电影,本片由彼得·威尔执导(《楚门的世界》 的导演),讲述了发生在美国一所男生大学预科学校的故事,这所学校历史悠久,却死气沉 沉,与青春格格不入。一群学生在新老师基丁的带领下,重现找到了生活的勇气。我觉得这是大学生必看的电影之一,它告诉我们如何打破陈规,如何追寻理想,如何去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东西。

比如第一次上课,基丁叫大家撕去了教科书上对诗歌评判与赏析规定那一页,并努力

告诉他们青春的激情和诗句的甜蜜,让大家都叫他船长,大家都笑了。早慧的尼尔干脆的撕去那一页,懦弱的托德怯怯的撕去那一页,认真的卡梅隆工整的撕去那一页。学生不同的表现并没有让基丁感到奇怪。

第二次上课,基丁站在讲台桌让大家上讲台来换一个眼光看这个世界,让他们朗诵自己的诗歌,让他们用诗句唱出心底的感受。

第三次上课,基丁耐心的告戒大家,理想是不能对抗现实的,他们必须在现实的天空下放飞自己的理想,他鼓励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理想,又着实为他们的现实担忧

最后一堂课,一个戏剧爱好者,一个诗人,一个学生,一个活生生的灵魂死了。无奈的尼尔最终拿起了父亲书桌里的手枪,指向了自己?托德的难以置信,在白雪皑皑的雪地中,托德不断奔跑却又不断摔倒,还有他那撕心裂肺的哀嚎,他无法理解这一切,他无法原谅这一切。当七个男孩中唯一一个依然严谨依然只懂得明哲保身的卡梅伦报告了学校关于基汀老师鼓励他们组织死亡诗社之后,基汀只能选择离开。忍无可忍的查理在揍了卡梅隆一拳后也被学校开除。可在他身后一个接一个的灵魂站了起来。即使是校长也不能把这些孩子从课桌上拉下来,他们独立、骄傲、自信。他们反复吟唱着惠特曼的诗句:啊,船长,我的船长。面对这个世界,他们做了第一次发自内心的选择,一个愿意承担后果的选择。基丁最后的笑容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了,他们已经长大,已经独立了,他们已经学会怎样在这个世界和自己的梦想一起生存了。

浪漫的诗人走向了死亡,无法接受现实,只有把自己捏碎。勇敢的斗士离开了,他会用他的一生去战斗去向现实挑战。

理性的哲人留下了,他从生命和死亡的对话中透彻地理解了人生的智慧,他会独立地承担自身的命运。

无畏的船长被放逐了,他注定是一个流浪的游吟诗人,也注定是他船员们一辈子的老船长。《死亡诗社》反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象征着束缚和压抑的现实世界,“传统,荣誉,纪律,优越”被作为校训长期钳制着学生的思想,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学生私下的反叛“承诺,恐怖,颓废,排泄”,一个体现了自由和青春的梦想世界,那么,作为这两个世界联系点的基丁老师,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这一群在禁锢里压抑太久的年轻人,让他们恢复了翱翔的勇气。但对传统与纪律的颠覆并不是这部影片所要宣扬的主旨,影片以尼尔自杀,基廷被革职,死亡诗社消解于秩序之中而告终.这说明基廷向传统教育制度挑战的行为是秩序所不答应的,甚至是不能容忍的.基丁最后被开除的命运似乎也折射出那些对于敢于挑战传统教育模式的人,面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无奈。盗火者给人们光明,而自己却只能永远背负着恶名,默默舔犊着自己的伤口。他被传统打败,却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与爱戴。该片固然拍摄于1989年,但在今天看来仍然对于教育工作者们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它揭示了各国教育的一个共同弊端:过分注重应试结果,和对既成刻板的教育体制的固守。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什么?学校在一个实利主义的社会风气里需不需要重新呼唤教育的人文关怀?教师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是做一个体制内的灌输者,还是做一个导引青春航程的船长?这些题目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答案。

第四篇:唐朝诗人王勃诗词鉴赏

王勃诗词鉴赏

一、王勃简介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杜少府之任蜀川》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为唐人送别诗之名作。《别薛华》、《重别薛华》等五律都以感情真挚动人。《山中》、《羁春》、《春游》、《临江二首》等五言绝句,则通过写景抒发深沉的怀乡之情。

二、王勃诗词感悟 咏 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宋玉的《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本篇所咏的“凉风”,正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风袭来,给人以快意和凉爽。你看那“肃肃”的凉风吹来了,顿时吹散浊热,使林壑清爽起来。它很快吹遍林壑,驱散涧上的烟云,使我寻到涧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雾霭,现出山间的房屋,无怪乎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它“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了。这风确乎是“有情”的。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的时候,她又不辞辛劳地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雄浑乐曲,给人以欢娱。

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以风况人,有为之士不正当如此吗?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他曾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充满激情地写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在这篇中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这大概就是其“余味”之所在了。

此诗的着眼点在“有情”二字。上面从“有情”写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复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首句写风的生起,以“肃肃”状风势之速。风势之缓急,本来是并无目的的,但次句用了一个“加”字,就使之化为有意的行动,仿佛风疾驰而来,正是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下面写风的活动,也是抓住“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风吹烟雾,风卷松涛,本来都是自然现象,但诗人用了“驱”、“卷”、“寻”、“出”、“为君”等字眼,就把这些自然现象写成了有意识的活动。她神通广大,犹如精灵般地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并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在诗人笔下,风的形象被刻画得维妙维肖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3 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从构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便成千古名句。

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

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这一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霍松林)

山 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两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诗的后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首句“长江悲已滞”,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可以参证的有他的《羁游饯别》诗中的“游子倦江干”及《别人四首》之四中的“雾色笼江际”、“何为久留滞”诸句。但如果与下面“万里”句合看,可能诗人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起羁旅之悲。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望到长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与这句诗相似的有杜甫《成都府》诗中的“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以及谢朓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这里,“长江”与“已滞”以及“大江”与“游子”、“客心”的关系,诗人自己可以有各种联想,也任读者作各种联想。在一定范围内,理解可以因人而异,即所谓“诗无达诂”。

次句“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别将归之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如果从前面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文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采前一解释;如果从本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 可以取后一解释。但联系本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指望远怀乡之人,即诗人自己。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在异乡的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可通。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的例子。

三四两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也含有从《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遥落而变衰”两句化出的意境。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这里,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映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耐人寻味之妙。

诗歌在艺术上常常是抒情与写景两相结合、交织成篇的。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但诗人在山中、江边望见的高风送秋、黄叶纷飞之景,正是产生久客之悲、思归之念的触媒;而他登山临水之际又不能不是以我观物,执笔运思之时也不能不是缘情写景,因此,后半首所写之景又必然以前半首所怀之情为胚胎。诗中的情与景是互相作用、彼此渗透、融合为一的。前半首的 6 久客思归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点染而加浓了它的悲怆色彩;后半首的风吹叶落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

三、总结王勃诗风,激发学生背诵热情。

第五篇:王学功期中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期中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汽修系

王学功

紧张而忙碌的前半学期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前半学期,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充实。前半学期我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我的任务,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并注意不断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书籍,充实自我。体育工作是德育、智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促进良好的班风,提高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就前半学期自己的学科教学进行总结。

一、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紧跟时代步伐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注重学习是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的最有效的手段。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平时,我能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教育类刊物,从刊物中汲取营养,领略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移植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促使自己彻底改变教育观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工作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内容,怎样才能上好体育课。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三、课间体育工作

加强大课间管理与指导,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第二,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注重个人的业务学习和提高,通过培训学习、观摩探讨,撰写心得体会、反思,积累、学习教学经验,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在实践中应用等方式,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领会,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下载王正功:吟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正功:吟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王正伟政府工作报告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11日 王正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

    鲍勃·迪伦-独立叛逆的游吟诗人

    鲍勃·迪伦:独立叛逆的游吟诗人 2016年10月13日下午一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音乐人兼作家鲍勃・迪伦。瑞......

    王绩,初唐“独树一帜”的诗人五篇

    王绩,初唐“独树一帜”的诗人 摘要:王绩,初唐时期“独树一帜”的诗人。在隋末唐初的**社会中,三仕三隐,最终绝意仕途,皈依自然,走上归隐道路。这样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思想状态及文......

    出真招,下真功,求实效,保安全

    出真招,下真功,求实效,保安全 对于铸造来说,生产是基础,质量是前提,而安全则是保障。基于对安全的敬畏,铸造车间本着安全工作要日常化、深入化、持久化、实效化的理念,从1月初开始,陆......

    正菱大酒店出租金方案

    正菱大酒店出租金计算方案经调查,目前贺州市毛坯房出租10元/平方米/月,门面30~120元/平方米/月(本楼按50元/平方米/月计算),平地按6元/平方米/月计。 方案一 整幢出租方案(包内外......

    浅谈大众传播的正功能与负功能

    浅谈大众传播的正功能与负功能 传播是人类的基本行为,在人类社会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很难想象没有大众传播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的。我们已经习惯......

    王正谱会议讲话

    松岭子中学 党办下发党员学习材料 瑞林 铁戈 何 在全省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上的讲话(2018年4月20日)王正谱 这次会议是经省委同意召开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王正波先进事迹材料(合集)

    村官之路 无悔选择 ——中共通海县高大乡代办村王正波同志 推荐市“优秀大学生村官”事迹材料 (2011年9月) 王正波,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人,生于1984年8月。2009年1月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