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第一框 创新改变生活 检测题
第一框 创新改变生活 检测题
一、选择题
1.2018年2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两颗北斗三号卫星。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北斗卫星的完整系统,作为该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天眼”将开始运行,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匹敌。这表明()
①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赶上美国 ②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取得新成果 ③科技创新将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④我国将逐步实现全球定位系统垄断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下图表明()
①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②创新改变世界 ③中国经济应用创新来驱动其发展
④创新驱动关键在于人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3.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出现,推动时代的车轮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这表明()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创新是发明家的个人行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时代精神的核心是()A. 爱国主义
B. 改革创新
C. 无私奉献
D. 竞争合作 5.观察下边漫画,你从中领悟到的道理有()
①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②知识多少与创造力强弱无关
③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④一个没有创造力的人是没有价值的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6.当今,“互联网十”正在或已经改变和影响了多个行业,如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在线影视、在线房产等行业都是“互联网十”的杰作。“互联网十”带来的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说明()
A. 传统行业已经不需要存在了 B. 科学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 C. 我国已成为创新型国家 D.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7.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基于下列因素()①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②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③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创新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创新是一项智力活动,它不仅能改变世界,而且也会促进我们人类自身的发展,表现为()①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②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③创新让我们每个人都智力超群,实力非凡 ④创新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2016年中国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2014年印度把“印度制造”列为国家战略,2015年美国发布最新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2016年韩国提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技术等九大国家战略项目。这表明()A. 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B.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C.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D. 创新是任何国家发展的引擎
10.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创新,也都需要创新。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①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维和方法
②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④教育的创新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1.下列对创新活动的错误理解是()A. 创新无处不在,创新让我们体验生活的美好
B. 创新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C. 创新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与平时的积累无关 D. 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12.英国生物学权威刊物《生物学快报》发表了德文郡一所小学几个8到10岁的小学生关于蜜蜂采食行为的调研报告,这是小学生论文首次登_上英国权威科研刊物。它启示我们()
①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②创新是成年人的事,与青少年无关
③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 ④科教兴国,学子任重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对创新的正确认识是()
①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②创新是创造发明 ③创新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④创新只局限于科技领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4.材料一 “近日前来服务台问路的人减少了,旅客的满意度却变高了。”高铁郑州东站服务台值班站长有些“失落”,因为服务台人气不旺了。原来,自该车站投入1700块智能导向标识后,许多老年旅客、赶车旅客不再“迷路”了,而服务台也能腾出更多人力,投向更高质量的服务。“让旅客体验更美好”是2018年中国铁路总公司特别倡导的理念。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就能更好回应旅客新期待,让2018年的春运更加平安、有序、温馨。
(1)材料一中“让旅客体验更美好”的力量主要源自哪里?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材料二 2018年1月31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决议指出,创新是引领云南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云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未来将加快建设创新型云南。
(2)你认为创新型云南建设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创新?为什么?
15.面对世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形式,党中央将自主创新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一词正日益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思考:对此,你有何感悟?
参考答案 1.B 2.D 3.A 4.B 5.B 6.D 7.B 8.D 9.A 10.A 11.C 12.C 13.A 14.(1)力量源自创新。创新改变生活。①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②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③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④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⑤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2)包括:知识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制度的创新等。原因: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15.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重视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青少年要立志成为创新型人才等。
第二篇: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第一框 创新改变生活 当堂训练
一、选择题 第一框 创新改变生活 当堂训练
1.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于中国来说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这说明()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改革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③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④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途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网约车技术引进我国之后,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据统计,现在每天有1400多万人次通过手机约车享受着出行的廉价与便捷,对于网约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科技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②网约车既能让人们利用自己的资源满足社会的需要,也能给自己创造经济价值 ③更多地引进科技就能使我国成为科技强国 ④创新是时代的召唤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习近平同志于2017年3月5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指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靠创新,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提升科学中心集中度和显示度,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这说明()A. 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B. 生活处处有创新 C.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D.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4.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靠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深圳经济特区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国际大都市。以上事实最能说明的是()A. 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 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B.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C. 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 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D.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5.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C919大型客机圆满首飞、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暗物质卫星“悟空”成功运行,事实再一次向世人证明()A. 自主创新立新功 领跑世界留美名 B. 社会制度优势显 科技创新大发展 C. 科技再攀新高峰 创新强国已建成 D. 中国制造创奇迹 世界科技我第一
6.创新无处不在创新让我们体验别样的精彩人生。下列做法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我会用新方法解这道题
B. 我和同学走进社区,透过微心愿墙帮助居民实现小愿望 C. 跟乐队的伙伴一起给老师配新曲 D. 我照妈妈教我的方法给家人做了一道菜
7.有人说: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第一个诱惑了夏娃,第二个砸醒了牛顿,第三个Apple红遍世界。乔布斯说: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这告诉我们()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 ③我国必须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④只要创新,企业就能走向成功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8.近年来,裸眼3D电影、可穿戴类视频产品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听娱乐体验。随着智慧校园的上线,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的学生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方式完成各项费用的缴纳。这些材料都告诉我们
A.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B.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
D. 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9.2016年3月,位于英国伦教的某跨国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围棋”在人机大战中以4比1战胜人类代表。这一胜利是人工智能巨大进步的缩影,为未来创造了无限可能。人工智能的巨大进步表明()A.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B. 发展科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C. 我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倡导和发扬开拓创新精神 D. 人工智能已经战胜人类智能,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
10.有一家企业在艰难起步的20世纪90年代,不顾同行在中国做创新研发出力不讨好的忠告,毅然把年销售收入的10%投入科技研发,坚持至今,2015年该企业拥有7.9万名研发人员,分布在全球16个研发中心,专利申请量居全球首位,核心技术在国际相关行业领先,产品享誉全世界170多个国家,惠及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这家企业叫华为,这启示我们()A.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 加快科技创新必须依赖投入 C. 应把发展科技作为中心工作 D. 我国科技创新实力领先世界
11.观察下边漫画,你从中领悟到的道理有()
①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②知识多少与创造力强弱无关
③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④一个没有创造力的人是没有价值的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2.某市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创业实践六小活动”(创业小故事、创业小诗文、创业小课题、创业小设计、创业小实践、创业小明星),为他们提供自我实践、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平台,深受同学们欢迎。这说明了()①在当今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蔚然成风 ②党和政府为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 ③只有创业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④作为个人,应该从小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3.下面三幅漫画告诉我们()
①不断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②创新发展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③科技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 ④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很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材料二 《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17年,中国创新指数世界排名较5年前提高12位,再次成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领头羊。移动支付迅速普及,共享单车开始进入欧美,媒体融合走在世界前列,人工智能飞速前进……持续不断的新动能,推动中国一步步从“赶超”走向“引领”。英国《金融时报》这样评价道:“从世界最大的无现金交易总量到最快的大数据计算速度,从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到最先进的高铁网络,从最多产的人工智能科学论文到最领先的光伏产业链,中国在许多行业突破科技瓶颈,成为世界领跑者。”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试分析导致两则材料情况的主要原因。
(3)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请说说中华民族走向崛起的道路上,改革与创新的关系。15.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旨在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使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2014年,印度把“印度制造”列为国家战略,旨在以加强制造业为突破口,为成就世界国夯实基础,把印度变成新的全球制造中心。22015年,美国发布最新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旨在未来十年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以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以创新拉动国内就业。2016年,韩国提出包括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技术等九大国家战略项目,将其作为发掘新,经济增长动力和提升国民生活质量的新引擎。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引领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劲号角。
(1)根据材料一归纳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参考答案:
1.A 2.D 3.A 4.A 5.B 6.D 7.A 8.A 9.A 10.A 11.B 12.A 13.A 14.(1)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大大增强,取得了丰硕成果。
(2)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3)①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②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15.(1)必要性:①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抓住发展机遇,促进社会发展的要求。②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③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2)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③没有创新就要受制于人,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④创新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⑤要想真正地缩小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靠创新。
第三篇: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知识点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知识点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坚持改革开放
一、为实现中华民族强国富民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以下实践:
1、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至死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的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4、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改革开放的提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三、改革开放的作用: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2、改革开放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的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3、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 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4、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5、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的表现及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1、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园、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4、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五、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就有哪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六、改革开放的地位: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掀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走向共同富裕
一、改革的必要性: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
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将如何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1、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我国应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改革的艰巨性(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哪些挑战): 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将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四、改革的长期性: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五、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
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六、共享发展理念: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
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党和政府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八、发展的根本目的:
1、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2、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改变生活
一、正确理解创新(创新的重要性):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生活处处有创新。
3、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创新的作用:
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2、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4、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3、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5、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永无止境
一、实施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困境(科技特点):目前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1、谋未来就要谋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成就):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4、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5、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三、创新力量:
1、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
四、创新精神的表现:
1、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2、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3、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4、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五、如何尊重创造,保护知识产权:
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2、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3、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六:创新的目的:
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第四篇: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测试题
第一单元自我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让我们感受到()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③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④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③④ 2.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2014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这表明()A.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B.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C.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居世界第一 D.世界经济的发展完全依靠中国
3.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年前,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改革开放推向了全面深化的新阶段。对此认识正确的有()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④改革开放能解决所有问题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具体有()①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②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③中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 ④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③④ 5.昔日的深圳是一个工农业生产薄弱、只有两万人口的落后小镇。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成为特区,经济迅速腾飞,人民生活率先进入小康。深圳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的事实说明()A.我国已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改革开放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C.改革开放促进了深圳经济的发展
D.要把改革开放摆在现代化建设的首要地位
6.总书记强调,要把扶贫攻坚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开展精准扶贫()①要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来抓
②要坚持平均分配,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必须()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②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④提高创新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从2013年开始,我国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但仍不是贸易强国。贸易强国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是在国际贸易交易当中具有主导权和话语权,必须拥有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品牌产品。要改变这种格局,就应该()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②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 ③鼓励自主创新,科技创新
④关起门来搞建设,拒绝依靠外国的支持和帮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会产生7至12元的回报——这是美国、欧洲多家研究机构采用不同模型得出的评估结果。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同样创造了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我国1 100多种新型材料中有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空间技术正广泛应用于通信、医疗等行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由此可见()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已没有差距 ③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④我们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我国高铁历经“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发展之路,已形成世界一流的高铁技术,不仅在国内“开花结果”,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快速,同时正走向世界。这说明了()①走中国自主创新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②科学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③科技创新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 ④科技创新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我国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①教育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2017年11月17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南仁东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南仁东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简称FAST)的发起者和奠基人。他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为FAST重大科学工程的顺利落成发挥了关键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时代楷模”南仁东身上体现许多的可贵品质,集中体现的创新精神为()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13.当前,我国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我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因为()①每个人都是创业者 ②每个人都是创新者 ③时代需要创新精神
④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2017年4月24日,第18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年)》。这是最高人民法院首次针对专门审判领域制定发布保护纲要,为国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供更多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这要求我们对于知识产权()①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②积极制裁和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③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④积极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某市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创业实践六小活动”(创业小故事、创业小诗文、创业小课题、创业小设计、创业小实践、创业小明星),为他们提供自我实践、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平台,深受同学们欢迎。这说明了()①在当今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蔚然成风 ②党和政府为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 ③只有创业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④作为个人,应该从小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2分)2017 年 7 月 17 日起,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该专题片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广大观众表示,通过收看《将改革进行到底》,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念和为民情怀,也切身体会到改革给自己带来的满满获得感。
请你说说为什么要将改革进行到底。(答出三点即可)
17.(15分)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共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 642亿余元、易地扶贫搬迁资金2 914亿余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 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
材料二 2017年10月17日是第四个国家扶贫日。在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全党全社会要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际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材料三 2017年10月9日,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对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者进行了表彰。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表明了什么?(9分)
(2)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什么意义?(6分)
18.(16分)关注雄安新区
【设立新区】京、津两地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前列;而河北的发展与京、津拉开了差距,明显欠发达。北京强大的吸引力将河北的投资和人才都吸引过去,既减缓了河北的发展,又增加了北京的拥堵和负担。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在人才、产业发展等方面,北京和雄安都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北京的部分人才和企业有望转到雄安,北京和河北或进行税收和GDP分成。
(1)阅读上述材料,概括设立雄安新区的意义。(8分)
【新区重点】要紧跟世界发展潮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发展新引擎。
(2)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哪一发展战略?新区确立的依据有哪些?(8分)
19.(12分)从量子通信到体细胞克隆猴,从“墨子”到“天眼”,中国科学院近年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成果,我国科技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国家创新能力与创新型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某校学生会准备开展“汲取民族文化精髓,培养开拓创新人才”主题教育,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科技之果】2017年4月20日,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天舟一号”成功验证了空间站货物补给、推进剂在轨补加、自主快速交
会对接等关键技术,并于2017年9月22日受控离轨再入大气层烧毁。“天舟一号”飞行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收官之战,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胜利完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体现了我国在航天和深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请你再举两例我国近五年来取得的其他科技成就。(6分)
【扶贫之需】总书记多次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教育扶贫的投入具有生产性,中等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投入产出比最高,是离农村贫困人口距离最近的教育类型。贫困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就像一道大坝,能够像拦住洪水一样阻断贫困,并使之转化为发展的动力,让贫困学生有学可上,有职可入。
(2)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我国为什么“更要注重教育脱贫”?(6分)
参考答案
1.C 2.A 3.C 4.C 5.C 6.B 7.A8.A 9.D 10.A 11.C 12.B 13.A 14.D 15.A。
16.(1)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④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⑤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⑦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7.(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党和政府努力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2)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有利于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等。
18.(1)缓解北京的大城市病;提升河北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有利于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等等。(写出其中的两点即可)(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或科教兴国战略。
依据: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的创新能力还不够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高科技人才匮乏);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已成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等等。(写出其中的两点即可)19.(1)“神威·太湖之光”夺得世界超级计算机头名;运-20大型运输机首次试飞取得圆满成功;C919飞机首飞成功;导航卫星成功发射16颗,北斗完成亚太地区全覆盖;龙芯2E通用64位处理器;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入列;世界第一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发射成功;等等。(两个即可)(2)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第五篇: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第1课时 坚持改革开放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我国腾飞的表现,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经济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提高搜集资料、解读资 料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 ;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支持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参观校史展览或者走访老教师,你发现校园面貌有哪些变化?
想一想:为什么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学生 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学校面貌会发 生如此大的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意 义有哪些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来源:学_科_网]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改革开放促发展(一)改革开放的缘起
“大包干”塑像
1.材料呈现: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后不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2.想一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历史抉择?
总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 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1.材料呈现:2018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调研本市改革开放工作,主持召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座谈会并讲话。李强强调,上海有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下一步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发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实现了一系列“零”的突破,实现了上海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来源:学&科&网Z&X&X&K] 2.思考:“上海有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下一步发展要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学生分组讨论教材第4页“探究与分享”,归纳总结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4.师生共同总结:(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目标导学二:中国腾飞谱新篇[来源:学.科.网](一)中国腾飞的表现 1.图片链接。
2.思考问题:这些图片体现了什么? 提示:这体现了中国的腾飞。
3.教师总结:中国腾飞的表现:(1)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 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 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3)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 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二)中国腾飞证明的道理
1.阅读教材第6-8页内容,思考回答:中国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2.师生共同总结:
(1)中国人 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2)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3)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实践作业:请你了解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成就,以书面报告、摄影作品等形式与同学分享。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改革开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改革开放的缘起和重要意义进行了梳理,了解了我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白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3 板书设计
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促发展改革 开放的缘起 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中国腾飞谱新篇中国腾飞的表现 中国腾飞证明的道理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理解,虽有一定难度,但结合教材和学生自己及身边的鲜活事例也能够当堂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改革开放的意义,应选取新颖、学生较为熟悉的典型事例帮助学生理解认识,引导他们自觉地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自觉地去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支持者。第2课时 走向共同富裕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和意义
能力目标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增强对财富的认识,正确地使用财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自觉为实现共同 富裕添砖加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共享的发展理念。教学难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中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体说来,就是要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 现。
想一想:对走向共同富裕,你有哪些认识?
教师总结:走向共同富裕,需要党的统一领导、政策的正确引导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改革进行时(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1.进入新时期需要适应新变化 活动一:发展变化大家谈
活动:阅读教材第9页“运用你的经验”材料,进行角色扮演,结合自身生活经历谈谈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新变化。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发表意见。
师生共同总结:我国过去4 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 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党 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障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2.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活动二:绿色时代靠什么
活动:阅读教材第10页“探究与分享”。分组交流思考国家电网公司为什么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教师讲述:我国经 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知识拓展: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 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 个与过去4 0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3.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活动三:农村发展变化大
活动:阅读教材第10-11页“探究与分享”。由四个同学分别扮演村党支部书记小孟、村民张大娘、村民老李和初中生小莉,进行对话。畅谈农村巨变,同时要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提示:农村变化可从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来说;新的机遇可从社会稳定、文化素质等方面回答;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结合身边的例子来谈。
师生共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二)对待改革的态度
自习课本梳理出对待改革的态度:
(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2)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3)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相关链接: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目标导学二:共享发展成果 1.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活动四:我看“共享发展” 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将蛋糕做大,让全体人民公平地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实现一定发展水平上的公平正义。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让全体人民公平地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的正确性。
师生总结: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 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2.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 活动五:实现“共享发展”
活动:结合教材第12页“探究与分享”,谈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归纳总结:(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 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 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以 及共享发展成果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明白了我们要齐心协力,辛勤劳动,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3 板书设计
走向共同富裕改革进行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进入新时期需要适应新变化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对待改革的态度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不断弘扬改革精神
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 4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有一定的 难度,不易于理解。上好本课要利用 好教材上的材料,同时也要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身边的鲜活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围绕重点问题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利用小组的力量解决问题,提高认识,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