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文解字》中与祭祀文化相关的汉字研究
《说文解字》中与祭祀文化相关的汉字研究
作者简介: 王巍,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在读研究生).摘 要: 由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作为我国首部以汉字部首进行编排的字典,系统的保存了部分大篆、小篆以及一些古文的字形,运用字形对汉字的本义进行解析,将早期汉字用形表义的特点充分展现了出来,促进按字形搜索词义的字义分析法最终确立。许慎在解释汉字中展示和阐发出我国文化。因此,通过《说文解字》中汉字研究我国祭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说文解字》;祭祀文化;汉字
作为独特的表意文字,汉字具有独特的因形表意的特点,通过对汉字的造字历程可以发现,古人将其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自然万物的认识融汇到汉字的造字过程中和汉字的形音义结构中。其中《说文解字》作为我国首部以汉字部首进行编排的字典,充分展现了用形表义的特点,促进了按字形搜索词义的字义分析法的确立。从许慎之子许冲用“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王制、礼仪,世闻人事,莫不必载”介绍《说文解字》,便可知《说文解字》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涵盖范围之广、涉及内容之多,则从《说文解字》中对汉字的解析中定能发现许慎对文化的阐发和展示。因此,通过对《说文解字》中与祭祀相关汉字进行研究分析,可深入了解我国祭祀文化。
一、按文化意对《说文解字》祭祀类汉字分类
从《礼记?祭统》中知道我国五礼由吉、凶、军、宾、嘉组成,其中“吉”便是祭祀典礼,吉作为五礼之首可知古代对祭祀典礼的重视。祭祀典礼作为一项重要的仪式,表达出古人对神灵的敬仰,用实际的祭祀活动来表达对神灵的虔诚之心。通过开展祭祀典礼,古人实现与鬼神的沟通,为获得心理慰藉和安全感祈求赐福避祸构建理想世界。祭祀作为一项组成先民生活和古代政治社会的重要内容,已经演变成一种文化浸透在中华文明之中,并且通过汉字记录下来。《说文解字》中祭祀类汉字按文化意可以分为祭祀目的、对象、名称、方法、过程、用品、地点和禁忌,笔者将对其中几类做出简要分析。
1、表祭祀目的
在《说文解字》中有许多汉字表达了古人祈求逃避灾祸和追求幸福愿望的汉字,第一类表达美好愿望。比如《说文解字》中的“祜、?、褫、祉、祚、祥”都有“福也”的含义;《说文解字》中的“?”便指的是诚,古人认为只有用真诚的心去感动神灵,才能获得神灵的庇佑;《说文解字》中的“?”表达出“助也”的意思,即自天?之,吉无不利;第二类表示避免灾祸。比如《说文解字》中的“祟”,便是指鬼神降临的祸患灾难,《说文解字》用“?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形容“凶”,指的是不吉或灾祸。
2、表祭祀对象
上古将祭祀对象分为三种,分别是神、鬼、祖。在《说文解字》中的汉字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第一类与神有关的汉字有“神、?、?、尸”等,其中“神”指的是天神,创造万物的神灵,而“?”指的是地神;第二类与鬼有关的汉字有“鬼、魄、魃”等,其中“魃”指“旱鬼也”,“鬼”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是指人死后脱离肉体的精灵。
3、表祭祀名称
“?”特指虔诚的祭祀活动,通过焚烧柴产生烟气,再将玉帛和牲畜放在柴上一起燃烧,进而通过上升的烟气向上天表达古人虔诚的祭祀;“祀”在《说文解字》中是“祭?已也”意思,同时又有对天神或地神的祭祀;“?”在《说文解字》指在祖庙中放置新死者,使其与先祖一起受到祭祀,另一种意思是指合葬;“?”表示对先祖的祭奠。
二、《说文解字》中祭祀类汉字体现的祭祀文化
1、对祭祀具有极强精神依赖性
由于在远古时期,自然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根本无法满足人类增长的生存需求,实现文明快速发展。在于大自然的搏斗过程中,受到自身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不足的影响,人类生活变得更加悲苦,加之未知领域的危机和灾害,使人类无法对恶劣生存环境进行准确把握,无法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面对残酷的生存现实和前所未有的恐惧,人类只能幻想出可以主宰人类命运的神灵,希望通过对其进行祭祀获得心理慰藉和安全感,进而得到精神解脱。在《说文解字》中“?、魃、雩”等专用祭祀用品和对象的名称,表达出人类对干旱的恐惧,以及低生产力水平展现出人类防御灾害、抵御灾害能力的不足。为此,先民只能通过祭祀神灵向神灵祈福避祸消除灾害。最终,祭祀活动演变为人类的一种精神寄托,成为苦难大众的精神依赖。
2、展现出祭祀的普遍性和神圣性
祭祀活动作为五礼之首,体现出古代国家社会生活对祭祀活动的高度重视。在古人的精神世界中神灵具有巨大而神秘的力量,可以对一切进行主宰,这同时也为祭祀活动增添了神圣色彩,其神圣性从祭祀活动的禁忌便可以得到充分体现,比如古人在祭祀之前都要进行“?”,具体是指“不吃荤腥、不喝酒,沐浴别居,清心寡欲”。同时,明确祸福与禁忌的关系,只有严格遵守禁忌才能得到神灵的庇佑躲避灾祸。民众认为只有对神灵进行虔诚祭祀,将自己无尚崇拜和诚挚供奉的情感表达出来才能消灾赐福。而祭祀活动普遍性具体体现在全民参与祭祀活动,无论统治阶级还是平民百姓都必须参加祭祀活动。另外,封建统治者通过设立不同等级的祭祀活动,进行社会秩序的维系和统治地位的加强,对民众思想进行制约。
结语:
作为我国首部以汉字部首进行编排的字典,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系统的保存了部分大篆、小篆以及一些古文的字形,运用字形对汉字的本义进行解析。另外,《说文解字》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涵盖范围广、涉及内容多,从《说文解字》中的汉字解析可以发现许慎对文化的阐发和展示。为此,可以通过对《说文解字》中与祭祀有关汉字的研究挖掘祭祀文化。(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菁;《说文解字》中与祭祀文化相关的汉字研究[J];山西大学;2013-06-01
[2] 周婷婷;《说文解字》祭祀类古文字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2013-06-01
[3] 赵云涛;试从《说文解字》示部字看我国古代祭祀文化[J];宜宾学院学报;2009-07-25
第二篇:《说文解字》示部的祭祀文化内涵
《说文解字》示部的祭祀文化内涵
[摘要]: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最古老的字书之一,其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有不可磨灭的意义。历代的研究者对此都在不断的分析其各样的含义。祭祀是中国流传至今还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一项活动。本文拟从《说文解字·示部》为基础,讨论祭祀文化。[关键字]:《说文解字》;示部;祭祀文化
《说文解字》博大精深,涵盖广泛。它将三代到汉朝的的各类文化融合到一本书中,可以说是百科全书式的大荟萃。而祭祀也是从先民时代到现代社会,从未出现个断裂,甚至在专制的阶级社会中还越演越烈。二者的结合为这样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笔者拟从三方面来展开讨论,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文字的产生发展、示部字的简单分类、示部字的祭祀含义。
(一):文字的产生发展 众所周知,不管是哪个民族哪个区域都是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文字的起源一直都众说纷纭,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仓颉造字”说。郑玄在《周易传》中说“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古代的中国,在没有文字的时候都是“结绳记事”的,郑玄的这句话的意思是,遇见大事情就结一个大的绳结,事情小就结小的绳结。这是最古老的纪事方法,但是这样的方法只能满足简单的事件,遇见复杂的事件就失去了作用。《周易》中也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这就无形的表明了文字的起源于发展的过程。在《说文解字》的序言中也说道“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垂丽天之象。”。在此可以看出文字是源于图画的,还可以看出文字的产生有一点的宗教祭祀因素。中国的文化产生因素中就有一个是宗教,文字与之的关系紧密也是可以理解的。
(二):示部字的简单分类
许慎著《说文解字》共有五百四十个部首,其所收录的九千余字就分别在这些部首当中。在示部当中共有六十三个实际的字,它们共同反映了我国丰富的祭祀文化与内容,从其语义来看,这些字分别反映了不同的祭祀内容不方面。从其意义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五大意义类别,它们分别是:神祇类(共有二十四字)、祭祀类(共有三十三字)、祈祷类(共有三字)、人对神祇态度类(共有二字)、其他类(一字)。虽然说祭祀文化并不仅限于这一个部首,但是这一部首却具有代表意义,笔者将会在下一节(示部字的祭祀含义)中做相关的叙述。
(三):示部字的祭祀含义
笔者在第二节中对示部字做了简单的分类,但这却并不与本节有太大的关联。现在简要的分类叙述其祭祀文化内涵:
第一,祭祀对象。
神祇类。神,本天上之电。(因为神字本申,如天上雷电弯曲。)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声。是世间万物生长变化的主宰。祇,地神也。地祇,提出万物者也。从示,氏声。天神曰灵,地神曰祇。(《尸子》)修礼地祇,谒款天神。(《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社,地主也,从示,土。《春秋传》说“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周礼》提到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之木。社为土地之神的神主。社伯(城隍)故祀以为社(《国语·鲁语上》)其中对社的注释是“社,后土也。”
祭祀的对象还有先人和名人。祖,祖先,从示,从且。这个且是象形字,表示男性的生殖器。那么久有很明显的生殖崇拜,男性的生殖器有繁殖后代的意义,代表着子孙众多,生生不息。是后代对先祖的崇敬。对名人的祭祀也是表示一种向往,和敬意。如“祕”字,本义为神,后来演申为神秘不可知的。《史记·孝武本纪》中就说“其事祕,世莫知也。”
第二,祭祀场所。
祭祀一定要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说文解字》中,“祖,始庙也。”《说文义证》“《考工记·匠人》中解‘营国左祖右社’。”《说文解字注》说“祖宗庙也。”“祔,死后合食于先祖。”即把刚死的人祭放在宗庙当中,与先人在一起。
第三,祭祀活动。祭,《说文》释为“祭祀也,从示,手持肉。”段注“通言则祭、祀不也。”古人认为鲜肉是对先祖的敬意,祭则是左手持滴血的鲜肉。“祀,祭不已。从示,从巳”即为不停的祭祀。古人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祭祀的重要意义。三代时期,尤其是商朝无论做什么都要请示天神。从时间过去,后世的封建社会逐渐将近义词合用,故祭祀成为所有祭祀活动的统称。
第四,主祭人物。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祭祀这样重大的活动,都必须要有专门的人物主持。“祝”是古代祭祀的专门祭祀者。《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祭主赞词者”。祝指的就是“祭祀时主赞词的人”。《诗经·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祝事孔明。”仲长统《昌言·论天道》就说“巫医卜祝之伍,下愚不齿之民。” [结语]:综上所述,《舒文解字》示部字对我国封建社会影响深远。从三代开始就一直有祭祀的或动,甚至在创字之初就有了宗教活动或者巫卜之述。这是一种具有很稳定和继承性极强的文化。这种祭祀文化与文字相结合,人们通过文字来认识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同时也问我们提供了认识这样的文化的一种新的视角。
从《说文解字》来看中国的文化,将祭祀溶于其中,可以说《说文解字》是我们过文字的活的化石,也是传承和记载祭祀文化的化石。它记录了文化,同时这样的文化也在影响文字的形成于发展。二者相互印证,文化与文字水乳交融,可以说二者的关系在《说文解字》中得到了极好的反映。
参考文献: 论文类:
[1]《文化学视角下的“示”部字与鬼神思想》 胡静 [J] 安徽文学 2009(11)272—273 [2] 《试从<说文解字>示部字看我国古代祭祀文化》 赵云涛 [J] 宜宾学院学报 2009(7)108—110 [3] 《浅析<说文解字·示部>字与上古祭祀文化的互现性》 尹玉龙 [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12(2)26_30 [4] 《祭祀文化与<说文解字·示部>研究》 陈哲 [D]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11 [5] 《<说文解字·示部>与上古祭祀文化研究》 单晓琳 [D]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10 6 [6] 《从<说文解字>示部字看上古的自然崇拜》 单晓琳 [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9年 第一期,53-56 论著类:
[1] 《说文解字》许慎著,徐铉注 [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2]《说文解字注》许慎著,段玉裁注 [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3] 《现代汉字学》杨润陆著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第三篇:汉字文化研究
汉字文化研究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记录汉语诞生在距今五、六千年以前;成为反映古今汉民族人民文明成果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汉民族独特的造字思维理念、汉字的最早创制以及五、六千年以来的发展演变、汉字独特的以形表义的字型结构系统、汉字的一字多义、形外之义等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文化研究是以汉字自身形体结构意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这门科学是一项跨学科的研究,涉及到语言学、文化学、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和方法。
语言学知识告诉我们,语言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载体,语言传播人类思想和文化的最小单位是词,词是语言中语义和语音的结合体。也就是说,语言具有语义和语音两个要素。语义是抽象的,人的感觉器官不能感知:语音是表达语义的声音,人的听觉器官能听得到,但是稍纵即逝。这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不可能传之异地,留于异时。然而社会在进步在发展,人们需要将有义有音的语言传之异地,留于异时,在更加广大的时空范围内进行交际,以便交流、协调人们的思想言行,促进人们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种需要,使得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的产生成为了可能。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大学问家孔颖达就在其《尚书序疏》中把汉字记录汉语的这个理论总结表述为:“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这样,汉民族稍纵即逝的有声语言,就可以借助汉字的记录,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得以传诸异时,留诸异地。汉字的这一功能,语言学上一般称之为语言交际功能。汉字的语言交际功能,已为人们所知,此之前历代的汉语研究和各类汉语研究专著、汉语教科书都有了深透的研究,产生了极其丰硕的研究成果。
我们认为,一个个具有神奇生命力的方块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成就的一块块化石、是光照日月、功盖天地的文化精灵。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反映现当代哲学、政治、宗教、科技、教育、文学、历史、艺术等一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成果的书籍、刊物、资料,在中国也主要是用汉字以来书写记载的。通过解读一个个汉字,研究一块块汉字化石,我们可以窥见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汉民族创造文字的独特的思维观念、汉字的最早创制以及几千年来的发展演变、汉字滋生的形体构意等等,都蕴含着语言交际功能之外的丰富的文化信息。人们可以坐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汉字形体构意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一功能来进行各种各样的艺术创造,来巧妙地反映人们思维千变万化的言外之意。人们还可以通过研究汉字形体构意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来认识汉字造字时代的历史文化,来认识、再现汉字形体构意所反映的古今汉民族精神文明成果和物质文明成果,来研究汉字的语言交际功能之外的相关文化现象。
汉字文化研究是一项难度相当大的综合性研究,涉及到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民俗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仅以语言学知识和方法来说,就需要研究者掌握普通语言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掌握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古代汉语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在中国古代,古代汉语又叫做小学,小学由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三个互相关联又有区别的分支学科组成。古代读书人一般都学习掌握了较多的小学知识,具有较扎实的小学功底。现代人则相反。中文专业的大学生,未来的中文教师应当在专业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学习中掌握较扎实的语言学知识和基本功,才能够顺利地进行汉字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汉字文化研究是以汉字形体构意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应当说,所有的汉字都可以成为汉字文化研究的材料;但是我们不可能全面地一一研究所有的汉字材料,而只能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汉字来研究起蕴含的文化信息,研究汉字文化信息的规、特点,研究汉民族创制和使用汉字的独特思维理念和文化历史背景。
汉字文化的研究,是一项严谨而艰苦的研究,其严谨性和艰苦性吗,除了表现为汉字文化信息不易被发现、总结之外,主要还表现为必须有足够的文献信息资料来印证所发现、所总结的汉字文化信息知识。一般地说,汉字的文化信息主要表现为汉字与中国古今文化现象的联系,而古今文献是古今文化最直接、最明快、最详尽的记录,因此,汉字的文化信息如果能够得到古今文献记载材料的印证,那么其可信度、准确性和科学性就有了充分的保证。如果没有足够的有说服力的古今文献材料来印证研究者过于汉字文化信息的研究结论,那么,这种研究结论只能是主观臆测,是站不住脚的。由此可见,在汉字文化信息的研究中,古今文献材料成为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印证材料。我们在汉字文化研究的研究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古今文献材料的印证工作。
通过假期参与汉字文化研究学习活动,我获得了汉字文化研究的一些基础知识,了解了汉字文化研究前沿的学术动态,掌握了汉字文化研究的一些研究方法,从而提高了文化素养,我在此次研究活动中受益巨大,同时为我今后的学习生活娴熟地运用汉语汉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一七班朱珠
第四篇:说文解字中的 玉文化
《说文解字》中的玉文化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与古埃及、古印度及两河流域并称四大文明的发祥地。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同时也创造出了举世灿烂的中华文明。而作为文明最直接的代表就是文字。从上古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到龟甲牛骨上的象形符号,从而演变至篆书行书、楷书,形成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方块形汉字。
汉字的演变几乎可以代表和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演变。汉字是表意文字。先民们在造字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将他们对世间万物和人事的看法和解释等都体现在汉字的形体机构之中。因此对汉字的解说,也就必然包括文化的解说和阐发《说文解字·叙》中说:“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古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世界观,天人观等等基本能想到都在文字演变中看到。因此,研究文字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分析了文字更深入到文化等各个方面。《而当今我们对古代文化研究很多都依赖于许慎的《说文解字》,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的研究。
《说文解字》不仅是最早的一本查字工具书,更是一本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界人事,莫不毕载”。《上说文解字表》许冲(许慎之子)中如此叙述。因其所涵盖之广,一一所叙,实乃初学者所不能够也。因此只在此浅叙《说文解字》中的玉文化。
《说文》第一卷:“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鰓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象三玉之连,丨其贯也,凡玉之属皆从玉。”由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古人对玉石的认识,从而将人性之美好赋予其上。不论是玉或是与玉极相似的岩石,都具有晶莹光泽、坚硬温润的质感与美感。这些很自然的和古人的审美情趣,道德伦理意识相契合,因而被引入古人的伦理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的人格化身。其次,玉在古代生活中应用更为广泛。祭祀、政权、朝聘、人际、服饰等反面都离不开玉。《说文》共分540部,录9353字,其中玉部文126重17。所占比例也是相当之大,可见古人对玉的青睐。
对玉部字有以下几种分类:
一、玉以及玉相关的分类。璙liáo、瓘guàn、璥jǐng、琠tiǎn,tiàn、巎náo、璠fán、璵yú、瑾jǐn、瑜yú、玒hóng、琜lái、瓊qióng、珦xiàng、珣xún、璐lù、瓒zàn、璑wú、珛xiù、璿xuán、琳lín此类皆“玉也”。但由于产地、颜色、成分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古人对其定名也有所不同。如:“璠”、“玙”,鲁之宝玉;“珣”,产于东方;“璐”、“瑾”、“瑜”、“璿”、“琳”均为美玉,属普通玉石一类,但质量更高;“瓒”,成分为三玉二石也;“珛”,特指朽玉,是有疵点的玉。此类字还包括玒、琜、琼、珦、玘、珝等,表示的是各种不同的玉石。此外,还有一些是与玉相关的,如根据玉之声,玉之色泽,玉之纹理等。玉之声:球、玲、玎、瑝、琤、瑲、瑣,许慎皆训为“玉声”。球、玲、玎三字意指玉声之美妙。琤,玉佩相击之声,李商隐《燕台·春》:“香眠冷村琤琤珮。”玉之光:《说文解字》“瑛,玉光也”;“瑩,玉色”,段玉裁注:“谓玉光明之貌。”玉之色:《说文》“瓊,赤玉也”;“瑳,玉色鲜白”;“碧,石之青美者”,实指青绿色或青白色的玉。玉之纹理:指玉料表面的花纹,古人称之为玉英华。《说文解字》:“璱,玉英华相带如瑟弦”,“瑮,玉英华罗列秩秩。”“璱”指花纹细密,“瑮”指花纹排列有序。可见古人对玉的观察之仔细,记录之详尽,更体现出玉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二、特殊用途的玉。
1、瑞信类。主要是政治军事之类的用途。古人赋予玉以祥瑞的象征,古代做瑞信之物用于朝聘,天子接见诸侯时执的玉为瑁。“瑁,诸侯执圭朝天子,天子执玉以冒之,似犁冠”。五等诸侯分别执五种不同的圭璧,如“璋”“玠”“ ”。在古代,瑞玉是王者及贵族身份的标志,可作为君臣信物。[4] 瑞玉也用于外交和军事上。古代发兵调兵要用信物,“瑞”,《说文解字》里解释为“瑞,以玉为信也,从玉”,把玉作为凭据,信物。“琥”就是一种调兵信符。《说文解字》里解释为“琥,发兵瑞玉,为虎文。从玉从虎,虎亦声”。
2、祭祖礼神之用。先秦时期,主要的礼仪用玉有六种:璧、琮、圭、璋、璜、琥,合称“六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体现古人原始观念中的天圆地方。礼天玉器为圆璧,仿天圆而作;礼地用的黄琮,外圆内方,仿地而作。“璧”用来祭天,“琮”用来祭地,“圭”用来祭东方之神,“璋”用来祭南方之神,“琥”用来祭西方之神,“璜”用来祭北方之神。
3、丧葬之用。《说文》中“琀,送死口中玉也。丛玉,从含,含亦声。就是将玉放入死人口中。这么做的原因是古人认为玉石得山川之精气而成,故迷信地认为把玉放入死去的亲人的口中或身上就能驱邪避鬼,尸体不会腐烂。这是葬玉,另一种是一般玉器,摆放在墓室棺椁之中,象征其生前地位。
4、配饰之用。主要是用玉来做装饰之物。“瑾、瑜、玦”等都是古人所配之玉的名称。因为与有五德,所以反过来玉对人们的言行举止又能起到警示与规范的作用。所以在服饰方面总要设法缀上玉,人的身上总的有玉。《礼记·曲礼下》:“君无故玉不去身。”
一部《说文解字》道出古人的方方面面,对政治,对经济,对生活都有着独特的看法和理解。在先秦时代,玉(《说文》中的所说的“石之似玉者”、“石之美者”、“时之次玉者”)的用途,几乎无所不在。玉制用品的种类极为繁多,玉石雕刻艺术也达到辉煌境界。可见玉在古代是极其重要的。玉文化已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言道“君子端方,温良如玉”,喜欢玉,更重要的是喜欢它所代表的美好品质。
第五篇:《祝福》与中国祭祀文化
《祝福》与中国祭祀文化
摘要:华夏五千年孕育了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化,其组成部分之一的就是中国的祭祀文化。对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习惯,自然而然的演变出来的文化不尽相同,但最终它们根据当地种族而归于一体。而对于中国的祭祀文化我们知道的是它是由中华文明演化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点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在中国祭祀文化的传承、发展中人的力量不可或缺,但是它又跟我们人类有些什么具体的关系呢?在鲁迅的《祝福》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些中国祭祀文化对百姓的影响或两者的关联。在《祝福》中祭祀文化不仅仅是人们对未来或过去的期盼或纪念,更以此体现了在当时社会的压迫下人们生活的艰辛和人们对祭祀文化的畸形理解以及对他人的迫害,其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与现实,并给予我们更为深层的反思。
关键词:《祝福》,中国祭祀文化,传承,反思。前言:
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她先是在春天里死了丈夫,接着她在春天里死了儿子,最后她又在鲁镇的祝福声中死在寒冷的冰雪地里。而其死之悲哀追根究底源于中国传统的祭祀文化。而那个时代的然们在祭祀文化的洪流中都不能幸免,因此,本文将对《祝福》中祥林嫂的死及中国的祭祀文化进行简单的联系、分析。
一、《祝福》的“死”
鲁迅的小说《祝福》里写到了很多人的死,有祥林嫂前夫的死,祥林嫂第二任丈夫的死,祥林嫂儿子的死,以及祥林嫂的死。而在这一系列死亡之中的祥林嫂的死最为令人印象深刻。
祥林嫂这个人是封建社会旧时代背景下中国底层劳动妇女的最为典型代表,虽然她勤劳淳朴、坚强善良,但是在那个封建礼教以及封建思想充斥的旧社会里,即使是再坚强乐观善良的人也无法被救赎,更何况祥林嫂在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的儿子死后已无承受任何痛苦之力。她的命运在不断的遭受封建旧社会的摧残与压迫下,最后只能是被封建旧社会所吞噬、扼杀。她也曾不断地挣扎与抗挣,但是在沉重的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对她的种种迫害面前,却是无法估量的,到头来也只能让她带着重重的无法释怀的矛盾和遗憾离开人世。
祥林嫂的死因值得我们后人去深究,于是就有了很多学者对之做出的大量研究,追随这些学者、专家的脚步,对祥林嫂的死,我们无法将矛头再简简单单地指向任何一人,在文中刻画的几个人物,祥林嫂的婆婆、鲁四老爷、四婶、夫家的堂伯、柳妈、“我”、鲁镇的人等文中所有的人都是与祥林嫂的死有关联。生活在祥林嫂身边的人,谁也无意逼死祥林嫂,但又无可置疑的是这些人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中国人世代奉行“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崇敬神明等封建文化,它毒害了所有的人,而这些人转过身去又在不自觉的迫害别人,他们不约而同得织成了一张无形的封建文化大网,吞噬着祥林嫂这一类善良的、不幸的社会底层弱者。因此我们首先得说说祥林嫂的婆婆,只保护自己的家,自私自利,是一个精明又心机颇重的女人、专横贪婪的封建家长,作为封建社会里的典型的婆婆这一代表人物出现。她只把祥林嫂当个赚钱的工具,有利用价值时就剥削她的劳动力,没用了也要创造出最后一点价值——忽视祥林嫂的意愿强行将她卖到偏僻的村庄以获取六千钱的彩礼钱,而祥林嫂只有服从,没有话语权。这就是封建社会下的婆婆能力。再说鲁四老爷,他与鲁镇同姓,又被称为“老爷”,说明他是地方的权威人物、最高统治者,掌控着鲁镇。他的理学老监生的身份,更暗示了鲁镇沉浸在他礼教的笼罩之中。他迂腐、保守、顽固,是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范,也是个坚决捍卫封建思想、反对改革的老古董。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伪善的人,他不仅仅是从肉体上折磨祥林嫂,更是从精神上压迫着祥林嫂,他从心底里鄙视祥林嫂,他书房里挂着的“事理通达心气平和”的对联的另一联已经消失不见,他想要表明他的附庸风雅。可那脱落的一联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这便暗示他是个无品节缺德性的人。接着说说四婶,四婶是个戴有色眼镜的人,起初见祥林嫂是个安分勤劳的人,不管鲁四老爷的讨厌就将她留下,后来又因为祥林嫂的不干净、不吉祥处处针对祥林嫂。祥林嫂于她来说只是建立在祥林嫂能干活、身份干净的基础上才有用处的,典型的封建剥削统治阶级思想。而她夫家的堂伯彻头彻尾就是个小人,为了一点小钱他帮助祥林嫂的婆婆抓走祥林嫂将她卖了,为了一点小利他在贺老六死后抢夺屋子,全然不顾祥林嫂母子的死活。柳妈是个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很深的人,她同情祥林嫂但又把她视为不祥的人奚落,她想从封建礼教上找出能帮到祥林嫂的法子但却事与愿违,这将祥林嫂推向更悲惨的绝境之中。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柳妈对祥林嫂的精神迫害,是由于她对迷信的执着造成的,她的无知的善良建议,使得祥林嫂最后的精神壁垒被摧毁。而且柳妈这个人物之所以叫柳妈,就是用“柳”来代表着极强的生命力、代表着强大的封建思想,插在哪里就能在哪里生长。揭示了封建迷信思想易生存、传播、普及的特点以及当时的社会迷信程度之深。柳妈这个名字本身就表明作者对封建的民众愚昧无知的深恶痛绝。镇上的人对于祥林嫂的悲剧先是有一点儿可怜之情,可是这种可怜之情也不过是短短一瞬,鲁镇的人们更多的是将其当成一种饭后谈资或是一种无聊生活的调味料。“我”目睹了祥林嫂的悲剧人生,看着祥林嫂一步一步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绝境,但是“我”却有无力拯救,虽然“我”具有进步的思想,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但是面对祥林嫂的苦难,“我”的只是却无法救赎她,这说明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是软弱无能的。“我”同情、可怜祥林嫂却无法给祥林嫂以任何的帮助,只能在叹息声中麻痹自己。
就是这样的一群冷漠、无知、麻木了的中国典型旧社会的愚人围绕在祥林嫂身边才增添了祥林嫂的痛苦。但是我相信在封建思想毒害下的祥林嫂不是唯一的不幸的人,其他人也有着他们无法言明的悲痛人生,毕竟在封建文化之中谁也不能幸免。可别人的一个两个和祥林嫂的一群比起来,无疑是不足为道的。最终祥林嫂死了,显而易见的结果却又透着深刻的不寻常。
二、中国祭祀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作为一个名族最重要的东西,非文化莫属,然而文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文化的本质属性就是非强制性的影响力,对一种文化要从思想、行为、表象三个层面切入,层层分析。
中国的祭祀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应民族特征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结晶。在中国,祭祀就是通过固定的仪式向神灵致以敬意,并且用丰厚的祭品供奉它,请求神灵帮助人们实现靠人力难以达成的愿望,这是人类早期近乎本能的文化行为,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历史上祭祀文化都占有很大比重。中国的祭祀文化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从目前发掘到的甲骨文和陶瓷、青铜器皿中都能找到祭祀的相关内容。中国古代的祭祀主要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大类别《(周礼》),各有各的含义,各有各的特色。
但总的来说,中国祭祀包括祭祀神灵和祭祖。
祭祀神灵,是以献出礼品为代价的。人们对神灵的归顺,可以跪拜叩头,可以焚香燃纸,但对神灵来说最实惠的祭祀方式还是献上祭品。人有七情六欲,神灵也是如此。人们既然对神灵有所祈求,理应舍得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祭献,以博得神灵的欢心。但人的喜好不一,不同的神灵也各有自己的口味,所以祭品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食物,从研究文字的起源角度也会发现,表示“祭祀”的字多与饮食有关。在诸多食物中,又以肉食为最。古代用于祭祀的肉食动物叫“牺牲”,指马、牛、羊、鸡、犬、豕等牲畜,后世称“六畜”。作为祭品的食物除“牺牲”外,还有粮食五谷,称“粢盛”。鲜嫩的果品蔬菜在民间祭祀中也是常用的祭品;二是玉帛,神讲究衣着饰物,祭品中少不了玉帛;三是人,以人做祭品祭献神灵,古书称“用人”,后世称“人祭”;四是血,血是一种特殊的祭品。古人相信,血是有灵魂的,血能维持人或动物的生命,一旦失血,就意味着受伤甚至于死亡,好象血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祭祖奉祀的对象一般是创该乡里村落宗族的最上祖:始祖(—世祖)、二世祖、三世祖、四世祖等,传宗接代较多的可至七、八世祖。远祖的裔孙多,覆盖面广,只能由各支系、分支系派代表参祭。乡里大,同宗族人口多,传代又多的,也有以宗族支系(房份)为单位举行祭祖的。祭祖有春秋两祭与一年一祭两种情况,由各宗族自定。举祭地点大都在宗祠进行,少数在祖墓行祭。而中国现在大多数进行的就是此种祭祀。
三、《祝福》与中国祭祀文化
(一)《祝福》中的祭祀文化
鲁迅的这篇小说以《祝福》为名,首先就带我们见识了鲁镇那一场最为盛大的祭祀大典。浓厚的祭祀文化色彩及味道漫布在小说的字里行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这就是鲁镇的祝福(祭祀大典)了,空气中弥散着的爆竹气息宣扬着热闹的节日气氛,人们竞相致敬尽礼,迎接着福神,借以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这不仅是鲁镇居民一年中的大事件,更是家家如此,年年如此。而鲁四老爷家作为鲁镇的名门望族,这祭祀活动的事情就更是意义非凡,什么杀鸡、宰鹅、买猪肉,还要用心仔仔细细地洗,连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所有的人都为这日的盛大的欢庆而穿梭忙碌着。同时这祭祀却是最为讲究的,是分了三六九等的。能进行祭拜的只能是镇上的男人,就连四婶这样的贵妇人也只能做装好祭品、和佣人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的琐事;男工们杀鸡宰鹅,吃素不杀生的女人们只洗器皿,而像祥林嫂这样不干净、不吉祥的女人除了烧烧火之外,便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祝福”的时刻渐渐临近,“我”在极热烈的爆竹声中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连绵不绝的爆竹声和漫天飞舞的雪花就在这祭祀活动的空气中降临到鲁镇,似乎是作者说的那样是预备给鲁镇的人的幸福。小说在振聋发聩的鞭炮声中开始,也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里落幕,浓重的祭祀文化色彩也在这鞭炮声、火药味和欢愉声中弥漫开来。“祝福”是鲁镇每一年重中之重的大事,但于此同时也是每年必做的、极其平常普通的事。鲁迅先生致力于通过客观的生活现象来发掘生活的本质,在他笔下勾画出的这一幅鲁镇民俗风情画中,中国的祭祀文化也跃然在我们眼前。
(二)祥林嫂之死与祭祀文化的渊源
接着再来说祥林嫂的死,如果只是简单的世态炎凉,祥林嫂不会死得那么悲惨,真正杀死祥林嫂的刽子手是封建礼教下的旧社会,具体上来说就是上文提到的封建社会下诞生的一种名叫祭祀文化的怪物。并且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被迫改嫁只是其悲剧的开始。再嫁被认为是“败坏风俗”,夫权视之为奇耻大辱,这使她负窦娥之冤,永远生活在耻辱之中。祥林嫂的悲剧,都是因此更为深重。她自己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对自己再嫁深负罪恶之感,她所生活的地方也为她的死提供了一个最恰当的环境:小说开头的关于“祝福”气氛的描写,说明这是一个鬼神观念统治的地方。她对再嫁的罪恶感,导致她产生了对鬼神的强烈惧怕。她想摆脱、想赎罪这样的罪恶感,自然乞求于迷信。她捐了门槛,自以为摆脱了罪恶,却仍然不被接受。于是她如白天出穴游行的老鼠,最后死于这可怕的社会。因而从很大程度上说是祥林嫂被鬼神宗教观念残害致死的,即为封建统治的合理性辩护的、极端野蛮、荒诞的意识形态,是被神权所害死的。在鲁四老爷家,鲁四老爷所代表的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阻断了她的生路,把她变成了一个木偶人,直至把她逼向死亡,而这依靠的是封建政权。因而我们说她死于她生存的社会环境。是当时这个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用政权、神权、夫权几条绳索把祥林嫂活活地勒死的。她就是封建文化的祭祀品。
鲁镇的人可以说都不是凶手,又可以说都是凶手。迫害祥林嫂的人们,他们的行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封建观念的驱使。祥林嫂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鲁镇上的人包括鲁四老爷也都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许寿裳说《祝福》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鲁迅先生用他那犀利的笔,从鲁镇的生活领域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祭祀文化可怕的程度。而祥林嫂作为小说的灵魂人物,她贯穿于“祝福”这个祭祀活动的始终,她积极参与,自然而然地她的悲剧也随着“祝福”活动的展开而展开。守寡又失子的祥林嫂再次回到了鲁四老爷家,但祭祀用的东西她都不能触碰,否则祖先就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的。此时的祥林嫂变成了想要积极参与而不得之人,她在这场“祝福”祭祀活动中无疑地处于被奴役、被轻视的地位,镇上的人们也都对她进行嘲笑、厌弃。深信鬼神的柳妈又用死后的酷刑来吓唬她,劝她到土地庙去捐一条“给千人踏,万人跨”的门槛,以作自己的替身,以“赎了这一世的罪名”。
于是她抱着一线希望,默默地劳作,直到她用一年的劳动报酬捐了门槛,她才神气舒畅、眼光有神起来,好像自己已经赎清了罪孽,可以重新做人了。但是祥林嫂精神上的枷锁却越来越牢固,她已陷入了悲哀,精神已完全麻木了,明显地失去了对生活所有的希望。后来当她向“我”咨询时,没有精采的眼睛却突然发光,这发光是在她长期煎熬的思虑中而萌发出的一丝丝希望,希望死后能免去那些更大的苦痛与恐怖,这就从骨髓里体现出封建礼教思想给她带来的迫害——不仅要考虑现在,还要考虑来生;不仅要考虑生时,还要考虑死后。如此一来,祥林嫂的死也就是毋庸置疑了。最后,祥林嫂在“祝福”这一祭祀文化活动举行的这一天毫无希望地惨死在了街头。
祥林嫂从一个善良勤劳、坚韧朴实的劳动妇女,变成一个对生活失去希望,只求死后平安的麻木呆滞之人,最后落得祝福之日寂寞地横死街头的结局,这都是“祝福”所赐。可见祭祀文化带来的“后遗症”对她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四、中国祭祀文化的传承与反思
在历史发展的远远激流中,我们了解到的文化是多不胜数的,但它的分支众多而且最终的流传下来的却是为数不多的。面对历史文化,我们都自觉或自然地遵循了一个原则,那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中国的祭祀文化博大精深,是经过世代的先人实践传承下来的,这是我们历史的见证,是我们文明的见证,是我们对于先人的缅怀。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笔价值不菲的财产,我们要懂得珍惜,好好地继承其优良的传统,分清祭祀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要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祭祀文化具有历史性、现实性和发展性,它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源泉,如今的我们应以祭祀文化为基石,不断开拓进取。对于符合社会发展的祭祀文化,对于它积极向上的方面,应该保持、发扬和传承,而对于违背了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落后的,腐朽的部分,我们就必须毫不留情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在祝福中,我们能看到中国祭祀文化的明显痕迹,祭祀先人、崇拜神明等等。可在祝福中,祭祀文化是受到批判的,但为什么呢?首先,肯定不是它自身的不好,祭祀文化是经历了长时间的考验后留下的,必有它的过人之处,其次我们的祭祀文化是不断继承发展的。文化的社会性和发展性很重要,而在祭祀文化所处的时代的社会性质里,而“祝福”的时代背景就是愚昧无知、麻木无情的。“祝福”本身是表达美好祝福或期待的,而那个时代赋予他的只是对人们的种种束缚。在其发展性质中,所改变的只是我们认为的加上去的定义,与其说是批判社会的不公不如说是要批判人性的无知。
说到底对于祭祀文化的传承,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祭祀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要体现时代的精神风貌,是文化创新的中国追求。因而现在的中国除了极少部分的种族、人群还在进行祭祀神灵,大部分人只进行祭祀祖先的活动。而且我们不盲目相信追随,在祭祀神灵的活动中也极为科学化人性化的只采取食物祭祀,并且在所有的祭祀文化活动中尽量减少污染和浪费以避免引发更大的灾害。
五、结束语
中国的祭祀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将随着华夏民族的繁衍,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鲁迅先生的《祝福》只是为我们描述了在封建旧社会的环境下,被封建主义异化了的伪祭祀文化,刻画了祥林嫂——一个在封建礼教的浸染下一步步走向绝境的封建礼教祭祀品的形象。同时也告诉我们,旧社会时期的祭祀文化实际上只是封建礼教的一个缩影,旧时代的祭祀是架在人们头顶的一把精神枷锁。而在新时代,我们摒弃了旧时期封建祭祀文化的糟粕,秉承了祭祀文化的本质精神,将其作为中华文明的正能量文化加以利用,使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毕竟,“祥林嫂”的时代已经结束,而真正的祭祀文化则将被永久传承。
参考文献:
【1】《论<祝福>与中国祭祀文化》[I],文雪,2014年4月。【2】《论中国传统节日与祭祀文化》[I],李欣,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年8月。
【3】《中国祭祀文化与鲁迅小说<祝福>》[I],王燕燕,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年。
【4】《食部字所蕴含的古代文化阐释》[I],魏晓艳,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4月。
【5】《“祝福”习俗及其诠释》[J],刘春燕、夏娅美,2007年5月。
【6】《浅论<祝福>中的民俗文化》[I],李佩英,湖南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10月。
【7】《试论<祝福>与中国祭祀文化》[I],谢建德,文学教育,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