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家用电器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家用电器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家用电器是指以电能驱动的家庭用具,它包括:白色家电,用来满足和提升基本生活功能的大型家电;黑色家电,用来提供视听娱乐功能的家电; 小家电,可以很方便移动使用的小型电器用品。在现代生活中,家用电器已经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商品。不仅仅我们在衣食住行方面需要它,而且学习、娱乐等方面,家用电器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家电层出不穷,中国家电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一个基础薄弱、年产值只有8.6亿元的产业,发展到今天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年产值将近5000亿元、位居世界第三的家电生产大国,取得的成绩令中国产业军团骄傲、也另世界为之惊叹。现在就让我来分析一下中国家用电器产业的现在和发展趋势。
一.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历程
1978年以前,中国的家电业发展缓慢而又艰辛,那时人们生活困苦而使用不起任何家电,50年代时只有少数的人使用的是留声机、收音机等。自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推进,家电业开始迅速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到掌握自主尖端技术的几次飞跃。自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大潮的推进,中国家电业开始迅速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到掌握自主尖端技术的几次飞跃。电行业是我国近20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竞争最为惨烈、与国际接轨也最为彻底的传统产业。从80年代到现在,家电企业的竞争,走过了从质量到成本、到规模再到市场的历程。
1.在早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家电行业以核定定点生产厂的方式设定进入门坎,限于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只要能够生产出质量稳定的产品,就可以生存。
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家电业开始了一轮比较激烈的洗牌,在家电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下,一些企业采取了以大规模、大幅度提高生产能力利用水平为目标的生产策略,这种策略抓住了商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迅速拉开了与竞争对手的距离。3.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行业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90年代末到现在,许多企业陷入产品库存急剧上升、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之中。大企业集团在质量、成本、生产规模等方面的相对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家电行业面临以市场和客户为核心的新的一轮竞争。
二.中国家用电器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
1.开放自由的国际竞争环境。
加入WTO以后,我国市场的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进一步提高了市场的相互渗透程度。国际贸易自由化为在价格上具有比较优势的我国家电产品的出口增加了更多机会。关税的降低一方面使产品制造所需进口原材料的成本下降,同时也降低了我国产品出口的关税壁垒,从而降低了我国家电产品的出口成本,这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家电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我国家电业处在国际分工体系的有利位置。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欧美主要国家纷纷将产业重点放在了通讯、生物等新兴工业领域,家电行业开始成为夕阳产业。随后,世界家电生产体系开始了大范围的产业梯度转移,重心逐渐由欧美国家移向了经济迅速发展的亚洲国家,其中中国大陆、韩国、新加坡、印尼等国家和地区都成为了这次产业梯度转移的受益者。这种转移无疑有助于我国家电企业的迅速崛起,为我国电器制造业的高速成长提供了机遇。3.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将会日益完善。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我国日益纳入世界经济的发展体系,我国的政策、环境逐步与国际规则接轨,为家电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在我国国内市场,由于固有的本土化优势,我国企业仍然将赢得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内需增长与全球拓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减轻世界市场动荡的不利影响,从而使我国家电企业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增长。
三.中国家电行业面临的挑战
1.国外品牌对国内市场份额的瓜分。
随着入世后关税的降低以及进口商品许可证制度和进口商品数量限制的逐步取消,家电产品从国外进口的数量会大幅增加。对于那些技术水平较高的产品(如音响器材、家用摄像机、数字化彩电)和长期以来没有受到重视的小家电(如一些厨房用电器具、生活卫生和保健用电器具等)而言,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服务市场的开放,外商投资企业能利用其独特的营销策略迅速组建自己的分销网络,把从生产到消费者之间的整个流通过程变成一个高效的有机整体,国内家电企业现有的销售网络优势将不复存在。
2.成本上升使我国知名家电企业的价格优势难以保持。我国家电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价格方面。但是,随着国际家电产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及企业在环保上的费用上升,我国家电企业面临极大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家电巨头纷纷加大对我国直接投资的力度,我国家电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上也不再具有独特的国际竞争优势。
3.知识产权的保护将制约中国家电业的发展。
我国的家电技术是以仿制国外同类产品和组装加工为主起步的,缺乏标准的工艺管理控制流程。从各国拥有的发明专利来看,我国的家电企业所拥有的技术专利和商标注册数量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数量。随着我国对知识产权方面的管理将进一步与世界接轨,我国家电企业稍不注意就会发生侵权行为,这将对其发展形成巨大的限制;而国外家电制造商拥有了自由进入我国市场平等竞争的机会,完全可以利用技术专利和商标使用权上的优势制约我国企业,甚至在一些技术含量高、利润丰厚的产品领域封锁关键技术,导致我国相关企业退出竞争行列。4.我国家电企业将面临更多非关税壁垒。
加入WTO后,我国家电行业将享受成员的平等待遇,关税降低,成本优势增大,有利于出口,但是别的国家不会坐视中国家电业长驱直入,必然会利用反倾销、严格的工艺标准、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阻碍中国家电业开拓国际市场。
四.纵观21世纪家电产业新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家电企业仍旧要做好攻坚克难的长期准备。就国内市场而言,企业的市场拓展重点要从大中城市逐步向乡镇及农村市场转移,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目前,家电消费市场增长点已经从大中城市向三、四级市场转移;家电企业的发展空间将从竞争异常激烈的“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向西部、东北、中部地区转移。
就国际市场而言,企业应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走多元化市场道路。在面向欧美市场出口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家电业要把握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机会,努力扩大市场份额。
同时企业应改变出口模式,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转变单一的加工制造模式,向技术合作、资本并购等多种模式转型;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加大功能新、款式时尚、技术含量高的中高端产品出口;此外,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模式中,应积极在海外建厂,实施资本并购与重组。
1.品牌主导市场 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1世纪人类更加进步,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被尊重的需要将成为主导人们生活的最高需求。在家电消费中,不仅要求家电的基本功能完善,而且要求家电必须是名牌。这种趋势现在已经清晰地显现出来,在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等行业,前三家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总和均已超过50%,这一数字正在不断提高。
2.营销导向发生变化
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家电产品的创新速度连业内人士都难以预测,更加超乎普通消费者想像能力之外。过去那种“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的“顾客价值导向”将被产业界抛弃,代之而起的是“厂家生产什么,就教会消费者使用什么”的“新技术价值导向”将成为产业界奉行的法宝。
3.家电价格逐渐走低
虽然人们对家电市场惯有的价格竞争嗤之以鼻,但是必须认识到,只要是市场经济,价格杠杆就不会失去它应有的作用。在21世纪,消费者的家电消费意识将更加明智,他们对家电产品是否物有所值将更加敏感。家电企业若想在这股旋风中谋求发展,最好的办法是降低制造成本。
4.家电群雄轮流坐庄
在新世纪,家电行业霸主的日子会变得越来越难过,一家企业想长久地保持竞争优势变得不太现实,而行业前几位轮流坐庄的机会将大大增加。新世纪将是技术称王的世纪,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功能要求会大大提高,谁拥有最先进的核心技术和较强的综合实力,谁就有可能称霸,从而呈现出“皇帝轮流坐”的竞争格局。
5.销售渠道更趋专业
21世纪,消费者将越来越少地花时间到商场里闲逛,他们购买家电的指向性将越来越明显。因此,家电市场的条块分割将越来越明显,专门经营家电或某一类家电的卖场将会逐渐增多,家电销售渠道的专业化将会形成。目前,家电代理已经在一些中心城市迅速发展,显示出家电销售渠道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
6.互联网家电交易
传统的交易方式将逐渐被人们淡忘,方便快捷的互联网理所当然将成为一个主要的家电交易市场。越来越多的家电交易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完成,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按照自己的独特要求选购商品。
五.总结
我认为在日益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中,电器行业发展是仍然能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时代发展促使人离不开电器,生活中更加离不开家用电器。从而人们对于家用电器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而且家用电器会向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更加实用、更加环保方面发展。
技术是发展原动力,在中国家用电器行业激烈的角逐中,产品质量、技术突破将会是未来竞争的焦点。说到家用电器品牌,绝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广告、炒做、公关等,但是万事须求本质,品牌的本质就是产品。说到产品,不得不提到的是技术。对于核心技术的掌握,技术的“创新”将成为家电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为了吸引更多用户,更多市场,技术创新是唯一能突出自家产品的标志。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渐深化,世界的整个产业结构地域分布正在发生变化。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家电产业军团无疑会成为世界关注焦点。
第二篇:中国家用电器产业发展概况
目录
第一章中国家用电器产业发展概况
一、2003年运行状况
二、产量
三、产业集中度
电冰箱
空调器
洗衣机
微波炉
冰箱压缩机
空调压缩机
四、市场占有率
电冰箱
电冰柜
空调器
洗衣机
微波炉
冰箱压缩机
空调压缩机
五、进出口
电冰箱
空调器
洗衣机
微波炉
六、市场零售价格走势
七、原材料供应与原材料购进价格走势
第二章家电业的国际竞争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对全球家电业的影响
1、美国
2、欧洲
3、日本
4、韩国
二、家电业全球性产业转移的规律
三、当前全球家电业的产业布局
四、中国家电业面临的挑战
1、中国是全球少数能够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的国家
2、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
五、跨国公司的战略变迁
六、国际市场的贸易规则与贸易保护手段
第三章主产区的区域竞争格局
一、主产区分布与各产区布局
(一)电冰箱
(二)电冰柜
(三)空调器
(四)洗衣机
(五)微波炉
(六)冰箱压缩机
二、全国各主要家电产区发展趋势
(一)广东
(二)江苏
(三)浙江
(四)山东
(五)上海
(六)天津
(七)安徽
(八)湖北
(九)江西
第四章企业结构与重点企业
一、电冰箱
1、企业结构与竞争格局
2、企业不同的市场定位
3、重点企业2003年市场表现
二、空调器
1、企业结构与竞争队列
2、企业不同的市场定位
3、空调业重点企业
三、洗衣机
1、洗衣机企业分类
2、主要企业制造能力
3、洗衣机重点企业
4、品牌竞争
第五章家电业技术发展趋势
一、电冰箱
(一)国际市场技术发展趋势
1、电冰箱产品开发考虑的因素
2、国外电冰箱功能与技术的新特点
(二)中国电冰箱市场现状与产品结构发展趋势
二、空调器
(一)空调器产品开发考虑的因素
(二)国外房间空调器技术发展趋势
(三)中国空调器市场现状与趋势
三、洗衣机
(一)洗衣机产品开发考虑的因素
(二)国际洗衣机功能与技术新特点
(三)中国洗衣机市场现状与趋势
第六章家用电器国内外市场需求预测
一、全球市场
1、影响全球家电市场需求增长的因素
2、主要大家电产品全球市场销量与价格走势
3、各类家电出口走势预测
电冰箱
房间空调器
洗衣机
微波炉
二、国内市场
三、需求总量预测
电冰箱未来5年需求预测
空调器未来5年需求预测
洗衣机未来5年需求预测
微波炉未来5年需求预测
图表1、2002-2003年家用电器行业主要经济指标2、2003主要家电产品产量3、1978-2003年主要家电产品产量4、1993-2003年电冰箱产量5、1993-2003年空调器产量6、1993-2003年洗衣机产量7、1993-2003年微波炉产量8、1993-2003年冰箱压缩机产量9、1993-2003年空调压缩机产量10、2003年主要家电产品产业集中度11、1990-2003年电冰箱业产业集中度12、1995-2003年空调器产业集中度13、1995-2003年洗衣机产业集中度14、1995-2003年冰箱压缩机产业集中度15、1996-2003年空调压缩产业集中度16、2003年电冰箱市场份额17、2003年冰柜市场份额18、2003年空调器市场份额19、2003年洗衣机市场份额20、2003年微波炉市场份额21、2003年冰箱压缩机市场份额22、2003年空调压缩机市场份额23、1993-2003家用电器进口与出口
24、家用电器零部件进口比重25、2003年大家电产品出口量与出口额26、1993-2003年大家电产品出口量27、1993-2003年电冰箱出口量与出口额28、1993-2003年空调器出口量与出口额29、1993-2003年洗衣机出口量与出口额30、1993-2003年微波炉出口量与出口额
31、中国大家电生产在全球家电业的比重
32、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零售价格指数
33、全部工业品与耐用消费品出厂价格指数
34、原材料与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35、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与耐用消费品出厂价格指数 36、2003年中国大家电产量及在全球的比重
37、全球家电业主产区比重
38、跨国公司在中国家电业的生产能力与比重39、1993-2003年空调器出口量与窗机出口平均价格走势 40、1993-2003年微波炉出口量与出口平均价格走势 41、2003年电冰箱主产区区域布局(能力与产量)
42、环渤海产区电冰箱产量及在全国总量的比重
43、长三角产区电冰箱产量及在全国总量的比重
44、广东产区电冰箱产量及在全国总量的比重 45、2003年电冰箱分省市生产能力46、2003年冰柜主产区区域布局(能力与产量)
47、长三角产区冰柜产量及在全国总量的比重
48、山东产区冰柜产量及在全国总量的比重49、2003年冷柜箱分省市生产能力50、2003年空调器主产区区域布局(能力与产量)
51、环渤海产区空调器产量及在全国总量的比重
52、长三角产区空调器产量及在全国总量的比重
53、广东产区空调器产量及在全国总量的比重 54、2003年空调器分省市生产能力55、2003年洗衣机主产区区域布局(能力与产量)
56、长三角产区洗衣机产量及在全国总量的比重
57、山东产区洗衣机产量及在全国总量的比重
58、广东产区洗衣机产量及在全国总量的比重 59、2003年洗衣机分省市生产能力60、2003年微波炉主产区区域布局(能力与产量)
61、天津产区微波炉产量及在全国总量的比重
62、长三角产区微波炉产量及在全国总量的比重
63、广东省产区微波炉产量及在全国总量的比重 64、2003年微波炉分省市生产能力65、2003年冰箱压缩机主产区区域布局(能力与产量)
66、环渤海产区冰箱压缩机产量及在全国总量的比重
67、长三角产区冰箱压缩机产量及在全国总量的比重
68、广东省产区冰箱压缩机产量及在全国总量的比重
69、广东省主要家电产品生产能力
70、江苏省各类家电产品生产能力
71、浙江省各类家电产品生产能力
72、山东省各类家电产品生产能力
73、上海市各类家电产品生产能力
74、天津市各类家电产品生产能力
75、安徽省各类家电产品生产能力
76、湖北省各类家电产品生产能力
77、江西省各类家电产品生产能力78、2003电冰箱重点企业生产能力79、2003年电冰箱各类企业产能及市场地位 80、2003年电冰箱重点企业分规格产量81、2003各类空调器企业竞争地位
82、部分空调器企业出口比重
83、空调器重点企业出口比重92、2003年空调器各类企业竞争地位93、2003年空调器重点企业生产能力94、2003洗衣机各类企业的比重及市场地位
95、中国主要洗衣机生产企业制造能力
96、电冰箱产品结构
97、多门冰箱产量与比重
98、风冷冰箱产量与比重99、2003年空调器产品结构100、1990-2003年空调器机型变化101、1990-2003年空调器产品结构变化趋势 102、一拖多产量与比重
103、变频机产量与比重104、2003年洗衣机产品结构105、1990-2003年洗衣机产品结构变化趋势 106、全自动洗衣机不同机型比重
107、大容量洗衣机发展趋势
108、美国家用电器价格走势109、2003年全球总量估计值
110、电冰箱全球市场结构
111、电冰箱出口量预测
112、空调器全球市场结构(2003年估计)113、空调器出口量预测
114、洗衣机全球市场结构
115、洗衣机出口预测
116、微波炉出口预测
117、电冰箱产量与消费量
118、冰柜产量与消费量
119、空调器产量与消费量
120、洗衣机产量与消费量
121、微波炉产量与消费量122、1990-2003中国GDP指数123、1991-2010年婚龄期人口状况124、2003年城镇居民家用电器每百户平均拥有量 125、2002年农村家庭家用电器每百户平均拥有量 126、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家庭电冰箱每百户平均拥有量 127、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家庭空调器每百户平均拥有量 128、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家庭洗衣机每百户平均拥有量 129、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家庭微波炉每百户平均拥有量 130、各地区城镇家庭空调器每百户平均拥有量 131、电冰箱2010年更新需求
132、空调器2010年更新需求
133、洗衣机2010年更新需求
134、大家电2008年更新需求
135、电冰箱产量与出口量预测
136、空调器需求量预测
137、洗衣机需求量预测
138、微波炉需求量预测
第三篇:中国物流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现状和发展趋势
麻威 外运131 国际航运与业务管理
1.物流现况
1.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较小。
2.我国不仅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较小,而且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也较小。3.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4.物流企业信息技术水平较低。
5..物流管理体制,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完善。
6.由于各个部门规定不统一,不配套,从而使交接手续繁琐,不能保证物流的通畅运行。所有这些都会导致物流企业成本的增加。7.物流的技术标准尚未建立起来。8.物流管理人才匮乏。9.我国物流成本较高。
解决方法:
1.提高对物流业重要性的认识,要把物流业作为先导产、业和重要产业。
2.深化物流企业改革,做大做强物流企业,并建立企业联盟。
3.建立统管物流业的政府机构和中国物流行业协会,规范物流业的运作。4.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企业运作效率。
5.在高等院校设立物流管理专业,抓紧培养熟悉现代物流的高素质人才。6.利用外资,重点引进跨国物流公司,加快我国物流业的发展。7.尽快建立信用制度,开展商业诚信服务。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市场化趋势加速和中国加入WTO,面对日趋完善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由于中国物流业市场进入的扩大,必将使中国物流产业融入全球性物流产业跨国化、全球化和因特网经济化的潮流之中,加上全球电子产业发展的良好趋势,中国物流产业必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及其中意义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密切关乎人民生活水平和一国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生存和在生产起重要作用。研究物流产业化和当今物流的发展趋势是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所以,中国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综合来看,可以简略的得出9点当今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1.移动改变物流,电子产业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其毛细血管属性、去中心化属性将颠覆传统的物流结构,自下而上的组织变革将催生新一代的巨无霸物流企业。
2.平台化将渗透到适合标准化规范化的所有物流环节,各具特色的平台将依托自身的核心资源开枝散叶,而生态圈将是不约而同的目标。
3.简单业务走向平台化,而复杂的、个性化的、需要定制的业务将进一步凸显供应链的价值,并率先在某些专业的垂直一体化的细分领域取得成功,资源整合、虚拟物流、依托方案顾问能力的第四方物流将走向前台。
4.在跨境电商的驱动下,国际物流将蓬勃发展,各种相关物流要素进一步完善、丰满和沉淀,多样化的模式将满足多样化的国际物流需求,2015是跨境物流业务的定型元年。
5.钱将继续流向各种平台概念股,轻资产的、资源整合的、移动概念的各式运营平台容易获得资本青睐,而他们拿到钱后会做2件事情,一是让自己身子变重,二是花钱砸客户。
6.互联网金融最关键的要素---信用将大部分落在物流身上,供应链金融会反向推动物流企业提升管理和服务,未来金融的趋势是虚拟的、线上的,而可视化的物流是唯一真实、可控和可信赖的。7.IT技术从辅助走向核心,成为物流企业最重要的软实力、发动机,IT2.0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深刻改变企业的组织、流程、互联互通和服务方式,而大数据经过了几年的积累将具备初步的应用价值。
8.各种形态的物流企业将殊途同归,从相对单一的功能性物流走向综合性物流,多元化是共同的选择,未来快递、配送、仓储、干线、多式联运、国际、电商、支付等要素会融合,大家长得越来越像了。
9.标准化才能规模化,而个性化更能体现出服务价值,用标准化的产品服务个性化的客户,是传统物流企业不错的战术选择,不过,你会发现,竞争对手悄然变了,那些掠食者、创新者可能从你意想不到的角度切你的蛋糕,他们光着脚、跨着界、携着钱。
前景: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
2.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3.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4.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不过,与国外物流业高度发达相比,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一是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二是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三是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能力有待加强;四是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五是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加深,物流行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也受到了严重冲击。物流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运输和仓储等收费价格及利润大幅度下跌,一大批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提供运输、仓储等单一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受到严重冲击。整体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不但造成物流产业自身发展的剧烈波动,而且对其他产业的物流服务供给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当前中国物流业面临的形势。
我们应该能够看到,实施中国物流业的调整和振兴、实现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不仅是物流业自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一是要解决当前物流企业面临的困难,需要加快企业重组步伐,做强做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抗风险能力,保持产业的平稳发展;二是物流业自身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向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通过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高自身竞争力;三是物流业对其他产业的调整具有服务和支撑作用,发展第三方物流可以促进制造业和商贸业优化内部分工、专注核心业务、降低物流费用,提高这些产业的竞争力,增强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2.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和全球销售的发展模式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产品供给时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强国民经济的竞争力。二是为了适应国际产业分工的变化,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服务体系,改善投资环境,抓住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吸引国际投资,促进我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三是随着全球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国内现代物流服务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物流企业竞争。
3.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保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国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货物运输量、社会商品零售额、对外贸易额等将大幅度增长,农产品、工业品、能源、原材料和进出口商品的流通规模将显著增加,对全社会物流服务能力和物流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中西部地区要求改善物流条件,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物流成本差距,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区域间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有利于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有利于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增加城乡就业岗位,扩大社会就业;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缓解交通拥堵,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内外、城乡和地区间商品流通,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需求,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国家救灾应急、处理突发性事件,保障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全。
总体来说我国物流产业现今的发展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其中还是前几可以说是一片大好的。回顾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现在物流产业的发展进程,我过物流产业可谓是飞速发展。面对当今物流业的发展,我们应学会抓住机遇,规避风险,正面迎接挑战。
第四篇: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疆大力推进煤炭资源转换
2011年3月1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工业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开局之年,新疆为全力推进煤炭资源转化,坚持“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理念,将相继开工建设一大批煤炭资源转换重大项目。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副局长杨斌介绍,煤电煤化工产业是新疆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是加速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对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杨斌说,目前,新疆围绕煤炭资源装换已经做了一系列安排部署,明确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产业方向,将努力抢占行业、技术、规模和市场的制高点,大力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适度发展煤电冶一体化高载能产业,坚定不移的推动“疆电外送”和“疆煤外运”。
据悉,目前,新疆煤电外运和煤电煤化工基地建设正快速推进,已经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煤制气方面,新疆煤制气外送管道顺畅,中石油已同意将新疆煤制气接入西气东输管网。与此同时,新疆还同浙江省和中石化正在积极推进建设新鲁粤、新浙两台输气能力各300亿立方米的煤制气外送管道。此外,新疆还正在谋划推进伊犁至乌鲁木齐煤制气管道。
在煤电方面,2010年,新疆与西北750千伏联网,新疆电
网正式并入全国电网;新疆还与重庆市签订了合作协议,重庆将全额接纳准东—重庆±1100千伏特高压外送电力。
中国煤炭物资供应2010年第六期
从煤炭市场需求量来看,规划预测,到2015年,全国煤炭需求为38亿吨。他分析指出,2015年,我国能源需求总量为38.8亿到43.7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为37.1亿到42亿吨。国家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力度,预期能源需求强度会有所下降;核电、水电和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发展加快,会适度压低煤炭需求总量。另外,按照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需求15%左右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45%”目标,“十二五”必然强化节能减排措施,须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一定指标内。按照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65%左右的目标考虑,煤炭需求总量为38亿吨,比2010年下降5个百分点。
关注】“煤制油”技术是把煤炭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氢生成粗油,再经过提制加工得到汽、柴油和其他化学品的过程。此项技术可解决能源结构多煤少油国家的石油供应相对不足的问题。目前此项技术正成为一些国家开发的热点,也成为我国许多地区煤炭深加工及产业调整的方向。
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核心提示:近年来,我国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我国甲醇产量达到1133.4万吨,今年上半年甲醇产量达到811万吨,同比增长53.3%;2009年合成氨总产量达到5136万吨,今年上半年合成氨总量2649.1万吨,同比增长4.6%.此外,还有大批在建、扩产项目以及规划建设的煤化工项目。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不仅是重要的燃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近年来,在国际油价急剧震荡和对替代化工原料、替代能源的需求越发迫切的背景下,节能减排已成大势所趋。在已经上报国务院待批的新兴能源产业规划中,洁净煤利用成为十个新兴能源产业之一,在诸多上市公司积极介入煤化工领域的背景下,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近年来,我国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我国甲醇产量达到1133.4万吨,今年上半年甲醇产量达到811万吨,同比增长53.3%;2009年合成氨总产量达到5136万吨,今年上半年合成氨总量2649.1万吨,同比增长4.6%.此外,还有大批在建、扩产项目以及规划建设的煤化工项目。
煤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传统煤化工竞争激烈。目前,我国基础煤化工产品总体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产业结构有待优化。2009年全国焦化行业关停淘汰落后小(老)焦炉产量近2300万吨,新建投产焦炉产能约3700万吨,实现了以自动化、大型化、清洁环保化的大中型焦炉产能对落后产能的臵换。
以清洁煤气化技术为龙头的新型煤化工产业,能源利用率高、资源利用充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少等众多优势,成为煤化工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据专家测算,新型煤化工单位产品能耗往往要比传统煤化工降低20%以上,“三废”排放减少一半以上,如果加以科学设计与管理,还可实现“三废”的资源化利用甚至“零”排放。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周竹叶认为,新型煤化工发展前景看好,但技术瓶颈亟待突破。目前,我国新型煤化工如
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示范装臵大多仍在装臵建设后期或准备试车阶段,新型煤化工正处在大发展的前夜。
新型煤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则来自技术创新。通过新型煤化工技术,可以把固态的煤转化为石油替代化工产品和清洁能源,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极大地减少碳化物、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新型煤化工技术也为二氧化碳捕集与储存提供便利条件,产业化的应用将对保护环境具有积极意义,为煤化工走低碳技术路线提供技术支撑。
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将通过洁净、高效的途径,实现优化能源结构、特别是以优化终端能源结构,未来发展具有以下特点:除发展传统煤化工产品外,将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以能源转化型为主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如煤炭液化、煤气化--合成燃料与化工产品或电力、热力联产等;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背景,建立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工厂,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现代装备,清洁生产和提供清洁产品,如现代液化工程、先进的合成反应工程等;在新的煤化工产业发展中,企业投资开发先进技术,同时注重新技术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商品化。
作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煤化工项目建设、投
产周期较长,抵御风险能力较低。特别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得一度蜂拥而上的煤化工项目失去了价格优势,煤化工行业发展的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目前传统煤化工中,焦炭、电石等项目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成为传统煤化工结构调整的必然。
新型煤化工项目仍处于示范建设阶段,但各地规划拟建的项目很多,面临极大的投资风险和产能过剩问题,亟须行业引导并规范发展。同时行业中的中小企业较多,大型现代化高技术的企业较少,各产煤大省都在争相上马煤化工项目,容易造成产业趋势雷同,进而导致成产能过剩。
技术仍是发展的瓶颈。煤化工产业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对技术的需求迫切,许多关键技术从国外引进,但是,国外一些煤化工技术缺少工业示范验证,引进风险很大,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很大的困难,付出的成本代价很高。周竹叶认为,当前,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核心技术,做好商业化示范装臵建设和运行,是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根本途径。
此外,煤化工装备的研发和国产化还有待提高。目前,虽然
我国煤气化炉、甲醇合成塔等装备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成功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但为大型煤化工项目配套的核心反应器、压缩机、关键泵阀等主要装备还不能满足要求。加快煤化工关键设备和成套技术装备的开发,不仅可以降低煤化工项目的投资,增强竞争力,而且可以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五篇:中国肉牛产业现状、热点透析与发展趋势及对策
中国肉牛产业现状、热点透析与发展趋势及对策摘 要: 本文在评述我国肉牛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我国肉牛发展的主要因素,重点对 2008 我国肉牛产业的热点问题进行了透析;并预测了我国未来肉牛产业的走势,指出了在当前形势下发展我国肉牛产业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肉牛产业;制约因素;热点透析;发展对策我国肉牛产业现状
自农耕文明以来,我国的养牛业一直以役用为主、肉用为辅。直到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期,我国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以后,才有了肉牛产业的概念和肉牛品种定向选育改良等一系列举措。然而,肉牛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则是近10 年的事情。据报导,2007 年底我国牛存栏量约 1.46 亿头,其中肉牛存栏量 1.06 亿头,出栏 4359.5 万头,牛肉总产量达到 791 万 t,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巴西的第三大牛肉生产国,牛肉在全国肉类总产中的比例提高到了 9.3 % [1] ; 2008 年,我国黄牛存栏 9000 多万头,牛存栏数仍居世界第三位,但牛肉产量为 750 万 t,较 2007 年下降 5% [2]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信息监测统计,2008 年初我国牛肉价格持续走高,在春节期间市场大宗价达到 29.5 元 /kg,比 2007 年同期上涨 11.1 元 /kg,比最高价格涨 4.3 元 /kg,之后的 10 个月始终保持在 27~28 元 ∕kg 的历史高位 [3]。与此同时,肉牛生产已由西北牧区向农业经济优势区域转移,现已形成西北(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中原(包括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东北(包括吉林、辽宁、黑龙江)、西南(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四个肉牛产业带,且产销两旺,呈现出蓬勃生机。近年来,我国肉牛的饲养方式正由放牧向全舍饲或舍牧结合的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方向发展。在政府推动和龙头企业拉动下,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家+协会+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据我们调研统计,2007 年底全国肉牛产业省级以上的龙头企业已达 90 多家,肉牛规模化养殖程度达到了 34.6 %,标志着我国肉牛生产已具备产业化雏形。
近五年来,我国牛肉产量以平均每年 2.8 %左右的速度递增,牛肉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四位 [4],肉牛产业在许多地方已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肉牛产业事实上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尤其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我国牛肉产量占世界第三,但出口量不足国际牛肉贸易量的 1% [4]。虽然我国牛肉产量持续增长,但由于产业起步晚、起点低,加之技术进步的速度比较慢,以致肉牛产业的一系列重要技术指标明显落
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世界平均水平。另外,肉牛产业发展的后劲也因近年来基础母牛的急剧减少而面临严峻挑战 [5]。
众所周知,我国肉牛缺乏专门化品种,且集约化生产水平不高,因此牛肉产量低,优质高档牛肉产量更低,致使全国每年都要拿出大量外汇进口大批高档牛肉。据报导 [5],2007 年我国进口的冷鲜、冻牛肉达 3639.27t,金额 1419.87 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213.5% 和 66.3%。高档牛肉在牛肉生产中所占比例一直是衡量一个国家肉牛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生产高档牛肉也是增加肉牛养殖效益的重要途径,而我国的高档牛肉还主要依赖进口。进口高档牛肉价格平均都在 12000 美元 /t 左右,而我国出口的牛肉价格仅为 3321 美元 /t,差距可见一斑。
根据世界经济一般规律 [4],当一个国家人均 GDP 达到 1000 ~ 1500 美元时,就会出现牛肉消费热的现象,而我国 2005 年人均 GDP 已经达到 1560 美元,超过了牛肉消费临界限,到 2008 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达到 2360 美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牛肉消费总量和牛肉价格逐年递增,表明我国已进入牛肉食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期。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肉牛业的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应不断增加对肉牛养殖业的资金、物质和技术投入,并制定有利于肉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尤其是要尽快出台保护基础母牛的政策措施,以扶持和促进肉牛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同时,要加速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实行产业归口管理,以增强政府对肉牛产业的宏观调控能力。
根据人均牛肉占有量、国际市场价格、品改潜力以及饲草资源等指标预测,肉牛业将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强势产业。
加大对地方牛品种保护与开发的力度,加速我国地方黄牛品种的改良
加大宣传力度,为地方黄牛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创造良好条件。肉牛主产区应根据各地方黄牛品种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保种选育方案并加以积极实施。要对地方黄牛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综合技术进行研究,做到以保为主,保育结合,以育促保。在保持种质资源特性的前提下,应根据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选育,把潜在的商业优势充分挖掘出来,并加以选育和提高。
必要时应适当采用导入杂交和联合育种模式,积极研究探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杂交模式,稳步推进优质肉牛专门化品种的培育进程。要处理好有关地方品种的保护与改良的问题,避免出现“杂交污染”。同时也要研究解决提高外来遗传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重点加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优秀种公牛引进与培育工作的力度,加强种公牛站和品种改良
中心(站、点)建设,提高良种培育与供种能力,增强肉牛产业发展后劲。另外,加强母牛基地建设是提高肉牛存栏量的根本措施,尤其要加强对杂交一代母牛的选留和保护力度,不断巩固改良效果。加强饲料饲草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养殖方式转变,鼓励规模养殖
利用当地的饲草饲料资源,用于养殖架子牛和空怀母牛,是降低养殖成本、发展节粮型肉牛产业的基本途径。北方农区应充分利用冬闲田,大力推广种植牧草。在饲草资源丰富的地区扶持肉牛养殖场(小区)建设饲料氨化、青贮相关设施,推广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技术,因地制宜的发展人工种草。
目前,我国肉牛生产的主产区已形成了“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以中小规模育肥场集中育肥为辅”的肉牛饲养模式,但是我国养牛业依然是畜牧业发展中组织化程度较低的产业之一。必须通过中介组织或龙头企业,把分散的小农场与育肥场、屠宰厂、消费市场连接起来,组成利益共同体,才能使我国的肉牛业稳步发展。建议各级政府和技术部门积极鼓励农民转变肉牛养殖方式,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规模养牛场、养牛小区等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育肉牛加工龙头企业,将其作为推动肉牛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引导建立“公司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肉牛生产模式,提高肉牛生产专业化水平,推动优质优价机制的建立。
4.5 加大肉牛产业科技创新和实用先进技术的推广
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大对肉牛育肥、饲料加工调制、人工种草、草场改良利用、屠宰加工、质量监测与溯源等肉牛生产标准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不断提高肉牛产业的科技水平,充分发挥综合效益,同时要不断强化技术支撑单位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技术服务意识,根据养殖户和加工企业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科技攻关,并将相关技术组装成套,通过科技下乡和科技入户等方式迅速加以推广。国家肉牛改良中心的启动运行以及国家现代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的全面建设,将会从技术层面有力地促进我国肉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