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妇联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5 14:0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罗湖区妇联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罗湖区妇联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实施方案》。

第一篇:罗湖区妇联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实施方案

罗湖区妇联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关于实施扎根凝聚工程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的意见》(罗发[2010]2号)文件精神,结合妇联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的重要意义

妇联组织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的要求;是各级妇联组织进一步发挥好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好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好党的群众工作的帮手作用,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做出新贡献的要求;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有利于提升妇女组织在基层的整合能力和动员能力,使妇女基层组织更好地组织群众,凝聚妇女,共同推进社区自治;有利于使妇女队伍更好地贴近基层、融入社会,增强妇女队伍的活力;有利于建立健全妇女组织和女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党建工作区域化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改革完善基层党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突破,以领导和推进社区自治为主题,以重心下移、条块联动、共驻共建、资源共享为内容,以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为重点,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各类单位党组织为网络,全体党员为主体,辖区各类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及居民群体共同参与为依托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妇联组织推进党建工作区域化的目标要求是:以党建促妇建。树立区域党建的工作理念,坚持统筹协调的工作原则,配合推行“社区综合党委+兼职委员”制度,依托党建工作区域化的组织体系,促进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和妇女干部队伍建设;动员女性积极参与“五进社区”活动,打造一支上下联动的服务队伍;结合社区女性的需求,开展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社区妇女工作,凝聚女性力量,发挥女性作用,助推公民社会建设。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项工作,力争1-2年取得明显成效,用3年时间在全区建立区域化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和妇女组织建设新模式。

三、推进党建工作区域化的具体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

为积极配合区委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建设,确保妇联推进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罗湖区妇联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领导小组”。

组 长:罗安娜 罗湖区妇联主席

副组长:谭会茹 罗湖区妇联副主席

朱丽桂 罗湖区妇联副调研员

成 员:彭丹瑜 罗湖区妇联办公室主任

严俊勇 黄贝街道妇联主席

容颖庄 南湖街道妇联主席

董建秋 桂园街道妇联主席

叶小碧 东门街道妇联主席

李叙嘉 笋岗街道妇联主席

罗永红 清水河街道妇联主席

麦丽梅 翠竹街道妇联主席

叶迅丽 东晓街道妇联主席

宫 华 东湖街道妇联主席

邓雅文 莲塘街道妇联主席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朱丽桂同志兼任,具体工作由区妇联办公室落实。

(二)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

1、健全妇女组织网络。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的过程中,各级妇女组织要主动把妇女工作纳入到党建工作区域化格局中去。依托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的组织体系,以党建带妇建,促进基层妇女组织网络建设。

2、探索社区综合妇联模式。围绕社会性、地区性、群众性、公益性的“四性”特点和要求开展社区妇女工作,领导和管理辖区企业、“两新”组织的妇建工作,依托辖区企业和“两新组织”工会中的女职工委员会开展工作。通过建立社区综合妇联,进一步探索完善妇女工作的功能,形成广大妇女群众共同参与,上下相通、左右连接、纵横结合的新型组织形态,更好地服务于妇女、服务于社会。

3、培育社区妇女自治组织。深入社区培育、发展各类妇女自治组织;进一步引导和推进各类妇女自治组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运作程序,通过组织开展定期座谈、组织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等形式,引导广大女性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中,提升自己,服务社会,促进公民社会建设。

4、继续发挥“巾帼巡查队”作用。吸收社区热心人士,不断发展壮大巾帼巡查队伍;面向社区,针对空巢老人、在校中小学生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活动,拓宽巡查队服务范围;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巡查队坚持不懈地为社区女性和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

(三)动员女性参与“五进社区”活动

1、市、区女委员进社区。动员市、区女委员按市、区委员联系社区制度的要求,加强与社区党代表、党员、群众的联系,开展社区女性问题调研,为市、区委决策提供参考。

2、女党代表进社区。动员女党代表按党代表包片定点到社区工作制度的要求,听取群众心声、收集社情民意,以提案、提议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社区女性热点难点,并跟踪落实。

3、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发动妇联机关在职党员到所居住地的社区综合党委登记备案;每季度至少参加1次社区活动;鼓励参与社区竞选,担任业主委员会委员和楼栋长,参与公共事务;随时向妇联机关反映社情民意,加强妇联的桥梁纽带作用。

4、女党员义工进社区。鼓励组织关系在社区的女党员、定点联系本社区的女党代表和女党员领导干部、在本社区备案登记的妇联机关在职党员,按自愿原则,注册为党员义工,为社区群众组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5、女党群工作者进社区。发动各级妇女组织,到社区开展工作,举办活动;鼓励女党员自愿兼职担任社区党务工作者,注重把社区优秀的妇女组织带头人培养成女党员。

(四)立足社区服务妇女群众

1、提升女性素质。以女子素质学校为平台,针对社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女性的需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设亲子教育、法律法规等社区课堂,提升社区女性整体素质,提升女性参与公民社会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2、促进灵活就业。联合有关部门,开办内容丰富的女性技能培训,引入手工作坊、小车间,在社区建立女性灵活就业基地,切实解决社区下岗失业妇女、单亲贫困母亲的就业问题。

3、坚持扶贫帮困工作。建立单亲贫困母亲、困难家庭档案,定期摸底,动态跟踪,及时更新贫困母亲、困难家庭的情况,了解需求,慰问帮扶。

4、深化邻里相亲活动。通过组建楼宇、住宅小区妇女小组等形式,利用传统节日和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邻里提供切实帮助,进一步增进邻里间的互助互爱,树立家园意识,动员社区女性以实际行动共建和谐家园。

5、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组织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社区女性文体活动,丰富社区女性的业余生活,展示社区女性健康时尚的风采。

四、有关要求

1、结合实际落实方案。各级妇女组织要充分认识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的工作内涵,明确妇女组织的目标任务,强化主动参与意识,结合单位实际,落实实施方案,加强协调配合,在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的平台上找准工作切入点,推动妇女工作上新台阶。

2、总结经验改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探索性和创新性都很强,需要充分调动广大女党员和社会各界妇女的力量共同参与、合力推进。各级妇女组织要及时总结,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分析原因,积极改进,不断创新为妇女群众服务的方式方法,完善各项措施,不断提升妇女工作的能力。

3、宣传典型扩大影响。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的过程中,各级妇女组织要及时发现和宣传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并及时加以推广,扩大妇联组织的影响力,在全区上下营造合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的浓厚氛围。

中共嘉峪关市委关于开展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构建符合嘉峪关实际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现就开展试点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四抓三支撑”总体思路要求,积极顺应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调整党建重心,进行党建布局,推动城乡党建工作有机融合、城乡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实现城乡党建工作目标相协调、部署相呼应、成效相促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共同提高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基本原则:一是科学发展。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来谋划、部署和推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试点工作,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实效来检验试点工作的成效。二是以人为本。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城乡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统筹兼顾。坚持城市党建与农村党建通盘考虑,组织建设、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相互统筹,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协调共进。四是改革创新。充分尊重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破除党建工作上不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成功破题基础上总结经验,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

(一)目标任务

1、整体目标。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从注重以点建设、单向推进为主向注重区域统筹、城乡整体互进为主转变,建立以街道(镇)为主导的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城乡基层党组织全部达到“五好四有”(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和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场所议事)目标。按标准完成社区(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每个街道(镇)建有党员服务管理中心,每个社区(村)建有党员服务管理站。有3名以上党员且达到一定规模的“两新”组织全部建立党组织,没有党员的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开展党的工作。全市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和群众中得到很好贯彻落实,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发展力、服务力明显增强,基本形成城乡基层党的建设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2、区域目标。雄关区依托嘉北工业园区、关城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商贸、餐饮服务以及劳务经济发展,突出困难、改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管理,构建城市社区、农村和工业园区、旅游景区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长城区依托酒钢(集团)公司、嘉东工业园区、嘉酒经济一体化发展,立足于推动三产业和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突出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和“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构建城市社区、农村和工业园区、产业开发区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镜铁区依托讨赖河两岸南市区开发建设,充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较为集中的行政资源优势,突出城乡党建交流互动和资源优化配臵,构建城市社区、农村、工业园区、南市区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二)工作要求。开展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试点工作,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雄关、长城、镜铁区委和市直机关工委、市委非公企业工委以及市委各直属党委(党组)为责任单位。市委建立统筹城乡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试点工作交流推进会,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的突出问题。各级党组织要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取得实效。正确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新闻单位要及时宣传报道、营造氛围。试点工作从2010至2012年,具体步骤分调查研究、整体推进、总结提高三个阶段实施。2010年3月底前,各级党组织完成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三、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

开展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试点工作,要把推进“四项统筹”,实行“六联机制”,落实“三大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

(一)推进城乡基层党的建设四项统筹

1、着力推进以街道(镇)为主导的区域型党建统筹。以7个街道、3个镇行政区和工业园区为单元,将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域划分成11个区域,按照条块结合、优势互补原则,对区域内的各类组织和党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区域性党建资源共享度和利用率。建立由区域内有一定影响的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加的街道(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在街道(镇)推行“大党委制”,将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选聘为街道(镇)党委委员或党建顾问,构建以街道(镇)党委为主导、社区(村)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村)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大党建格局,推动城乡党建工作互相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协调发展。

2、着力推进以结对帮扶为手段的带动型共建统筹。以部门单位党组织包村(社区)和企业、领导干部联系党员为主要形式,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领导干部与党员结对帮扶为主的“双结双带”活动,建立城乡党组织、党员带动共建机制。一是部门单位党组织包村(社区)和企业。将部门单位党组织按行政村分组,并确定1个部门单位党组织牵头,建立部门单位党组织承包1至2个村民小组和1至2个社区居委会或非公企业,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书,定职责,定目标,定任务,按照“五好四有”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推进基层党建资源统筹共享、党建工作相互促进。二是领导干部联系党员。在村(社区)确定联系帮扶的党员户对象,领导干部至少结对帮扶1户党员户,经常性地开展“三送”(送项目、送技术、送温暖)、“三扶”(扶志、扶困、扶技)等主题实践活动,为结对党员提供发展致富的信息、资金、技术等扶持,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满意度。

3、着力推进以城乡交流为重点的服务型人才统筹。着眼全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加强城乡党员干部资源的统筹和配臵。一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两推一选”的办法,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公开招聘的办法,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二是按照择优选聘任用、到期正常流转、缺额及时补充的原则,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长效机制,培养选拔熟悉农村工作、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三是党政机关招录公务员,除特殊岗位外,一般要从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中竞争选拔。四是实施城乡党员干部双向挂职锻炼。新提拔且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处、科级干部,原则上要安排到镇(街道)或村(社区)挂职锻炼半年以上;每年组织20名左右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到市直机关挂职锻炼或跟班学习3个月。五是加大基层干部人才培训力度。落实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充分利用党校、职教中心等教学资源,每年培训50名左右基层党务干部,不断提高基层党务干部的能力和水平。

4、着力推进以关怀帮扶为内容的激励型机制统筹。完善村(社区)干部报酬待遇、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离职补贴“四制一体”的激励保障机制和党员“一帮一”、贫困党员慰问、老党员生活补贴“三位一体”的关怀帮扶机制。建立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离任村(社区)干部信息库,筹集城乡党员关怀激励经费,在“两节”、“七一”前后分两次通过党内慰问发放救助金,实施党内关怀激励帮扶。按照全市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水平,健全村(社区)干部报酬、待遇的落实和增长机制,到2012年将社区(村)干部正职工作报酬标准提高到每年1万元左右,并落实好村(社区)干部社会保障政策,确保基层党员队伍和党务干部队伍的稳定。大力开展基层党组织经常性党内走访慰问和送温暖活动,为老党员和困难党员排忧解难,为外来务工党员提供子女上学、看病就医、调解纠纷、文化娱乐等服务。

(二)实行城乡基层党的建设六联机制

1、实行组织联网,构建城乡一体的组织设臵机制。创新组织设臵模式,完善组织网络体系,着力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一是创新农村党组织设臵。按照产业相连、地域相邻的原则,依托农业专业协会,采取“支部+协会”等模式,设臵农村专业协会党组织;打破行业界限,对近年来发展的农业企业党组织进行调整,实行“村企联建”、“村单位联建”党组织设臵,提高村级区域内党组织的整体功能;推行农村党建社区化管理,切实打破城乡分割、党建分类的工作模式,从体制上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二是创新城市社区党组织设臵。根据党员兴趣爱好、年龄特征、从业情况等不同特点,采取“支部建在楼院”、“支部建在社会组织”等方式,细化党组织组建单元,设臵功能型党组织。切实抓好城乡结合部、新建街道社区和专业市场党组织建设。尝试设臵网络党组织,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三是加强“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模式,加强“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建成非公企业党组织50个,建成新社会组织党组织20个,不断扩大党建工作在“两新”组织中的覆盖面。四是创新机关单位党组织设臵。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调整理顺市委直属党组织设臵,加大党组织班子配备力度,提高机关党组织班子的整体功能。

2、实行阵地联建,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建资源配臵机制。按照城乡共享、双向开放、集约利用的原则,整合党的组织资源和行政资源、社会资源,促进城乡党建资源优化配臵。一是坚持把城乡基层党建设施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通过新建、购买、协调企业提供等措施,逐步解决16个社区党建活动场所面积狭小、破旧的问题。进一步加强社区(村)党建阵地维修、配套和制度建设,加强远程教育终端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有效整合利用社区(村)书屋、老年学校、党员之家等资源,充分发挥基层党建阵地的综合运用功能。二是创新为基层党员服务的方式。实行“党员活动一卡通”制度,全市党建阵地向持有“党员活动一卡通”的党员免费开放,着力构建城乡均衡的党员服务体系。建立党建手机信息系统和党务QQ群系统,积极开创“网络党课”、“网络党员社区”等网络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由实体平台向网络平台延伸。三是建立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将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列入市级财政预算,从2010年开始,在三区的专项经费中,按照每个社区(村)每年2000元的标准核定基层党建专项经费,并建立基层党建专项经费标准正常增长机制。各级留存党费使用要向农村、城市社区、“两新”组织和其他有困难的基层党组织倾斜。

3、实行党员联动,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对党员的区域化管理,着力构建党员实时动态、城乡互动的管理机制。一是着力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巩固和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制定全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落实党员经常性教育任务。建立城乡结对培养、委托培养、跟踪培养等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加大党员培养、发展力度,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二是建立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制度。根据党员作用发挥、生活状况、年龄结构、流动身份等情况,将社区党员分成骨干党员、困难党员、高龄党员、流动党员“四类”,创建“四种”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提高为党员服务的质量。全面推行流动党员“双联双管”,加强党组织与党员、党组织与党组织双向联系和流入地日常管理、流出地跟踪管理。

4、实行活动联谊,构建城乡一体的党组织工作交流机制。按照“双向选择、优势互补”的原则,各区委组织社区(村)党组织结成友好对子,以共过组织生活、共促队伍建设、共谋双方发展为主要内容,构筑多种形式的城乡交流平台,开展城乡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开展区域性党员志愿者活动,推动城乡党组织和党员互帮互带、互助互学、共同提高,引导党员在统筹城乡发展、联系服务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周1次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公开设臵意见箱、电子邮箱,开通热线电话、举报电话等方式,畅通群众反映情况、发表意见的渠道,耐心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5、实行实事联办,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和群众服务机制。各区委负责建立区域性服务党员、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引导区域内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参与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使城乡统筹发展的成果惠及城乡群众。加强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党员服务网络建设,为党员提供基本党建业务和个性化服务。在各区推行党组织服务承诺制,每年为城乡居民群众解决几件实际问题。探索建立公益事业联办机制,以共驻共建和社区(村)、企联建为抓手,引导和支持辖区内单位和社会力量捐款或投资建设公益建设。

6、实行发展联姻,构建城乡一体的互助合作机制。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联结城乡发展要素,优化经济资源配臵,推动共同发展。城市教育、科技、卫生、文化、法律等资源和公共服务项目要向农村延伸,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服务;充分发挥城市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发挥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为城市企业或个人发展项目、投资创业提供服务。积极引导企业、经济能人和返乡人才采取直接投资、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到农村建基地、建企业、建协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为村级组织定指标、定任务,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积累。

(三)实施城乡基层党组织三大建设

1、创新工作方式,实施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按照“典型示范、规范提高、整体推进”的思路,采取领导重点联系、工作重点指导、政策重点扶持等办法,培育一批基层党组织的样板,努力打造一批整体水平高、特色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基层党建示范点。重点抓好“五个好”村级组织、村干部“一定三有”、村级民主建设“四议两公开”、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两推一选”、城市社区党建“三有一化”等五个方面的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党建示范村镇、街道社区党建示范点、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等领域示范点建设,进一步提高创建质量,切实做好示范推广工作。切实加强以“六好示范党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服务效能好,活动载体好,廉政建设好、管理制度好)为主要内容的机关单位党建工作。

2、突出改革创新,实施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局,积极培育基层党建创新项目,以党建项目的推行,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从2010开始,市财政每年安排党建创新项目经费17万元,设立“市级党建创新项目基金”,通过规定实现目标、工作程序、完成时间和综合效益,实施100个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即建设7个街道党校;建设7个街道(镇)党员服务管理中心、71个社区(村)党员服务管理站;实施15个村级组织社区化管理。

3、体现党员先进性,实施“党员创业帮带”工程建设。为进一步激发党员创业的热情,发挥广大党员带动群众就业、带领群众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从2010开始,通过财政投入、留存党费划入和社会捐赠等方式,市财政每年安排经费15万元,作为党员创业扶持专项资金,建立“市级党员创业扶持基金”,实施“党员创业帮带”工程。一是建立教育培训基地。在市委党校建立党员创业培训基地,在农村、企业、社区等建立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各区委每年至少组织举办10期党员培训班,努力提高党员创业发展技能。二是党员干部对创业党员帮带。由市委组织部负责,结合后备干部培养,让党员干部与创业党员结对子,对规模户重点帮,对特殊户对口帮,对一般户普遍帮,积极扶持创业党员发展。三是实施协会带党员、党员带农户活动。在农村产业协会中对党员项目优先发展、资金优先帮扶、政策信息优先提供,再由党员带动农户通过发展项目增收致富。四是发挥涉农部门职能。农林、水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人力资源等涉农部门要积极扶持具有示范性、带动力的党员创业项目,在政策、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与倾斜,推动“党员创业帮带”工程建设。

一是区域联设基本组织,实现组织设臵网格化。按照街区、楼宇、单位划分若干网格,形成村居统筹、商圈统筹、楼宇统筹、行业统筹、人员统筹等多种党组织组建模式。二是区域联管基本队伍,实现党员发挥作用常态化。实行区域党员分片分类管理。三是区域联办基本活动,实现党建活动经常化。围绕辖区内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重点开展“四联四帮”等区域共驻共建活动。四是区域联建基本制度,实现党建制度规范化。大力推行“轮值主席制”,健全共驻共建工作机制。五是区域联筹基本保障,实现投入保障多元化。建立和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党费适当补贴、其它渠道有益补充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第二篇: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

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

王绍志

2010年第2期 ——党的建设

硚口区是武汉市老工业基地和小商品集散中心,辖区单位多,党建工作任务繁重。近年来,我们从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完善共驻共建机制入手,大力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初步形成了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一、健全组织运行体系,搭建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近年来,硚口区着眼于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整体性,从区域化的角度总体考虑区域内党组织的设置,探索出三种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一是在宗关街辖区,构建以优势社区带动周边社区的“1+X”党建工作新模式。将地域相邻的双墩、井南等5个社区联合起来,建立大党委体制,社区党委负责对直属党支部、直属党员统一管理、统一经费调度、统一工作部署、统一开展活动、搭建起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二是在汉正街辖区,设置三级组织网络,构筑“1+4+X”区域化党建组织模式。“1”即汉正街区域党工委;“4” 即在汉正街党工委领导下,组建行政党组、社区党委、市场党委、综合党委;“X”即汉正街行政党组、社区党委、市场党委、综合党委下属的汉正街地区各类基层党组织。通过三级组织网络,实现汉正街地区组织网络全覆盖,基层党建工作一盘棋。三是在韩家墩街辖区,构建社区与物业服务企业党建联建工作模式。6个社区党委实行交叉任职,物业服务企业经理和业委会主任兼任社区党组织成员。建立由社区党委牵头,辖区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联席会。通过社区党建联席会这个平台,全面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

二、完善共驻共建机制,发挥党组织党员作用。硚口区委明确提出:辖区单位要自觉接受驻地街道社区党组织协调,积极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发挥主导作用,主动搞好服务,加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的联系,并通过开展街道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各单位“党员教育联管、思想工作联做、普法教育联抓、社会治安联防、社区环境联治、公共设施联造、困难群体联帮、社区文化联办、社区文明联建、和谐社区联创”等“十联”活动,促进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同时,在全区面上大力实施“在职党员进社区”行动,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社区党组织根据居民群众需求设置了20多个社会公益岗位供在职党员自愿认岗。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将在职党员进社区的表现纳入年终民主评议党员内容进行考核。

三、强化组织保障措施,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为加强对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硚口区建立健全区委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了11个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130个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和130个党员代表议事会,并分别制定协调议事程序、目标要求和制度章程,构建起区、街和社区三级协商议事网络。区委组织部每年下拨一定数量的党建工作经费用于支持区域化党建工作。同时,按照“大党建”的工作要求,把群团工作纳入区域党建工作,采取组织上带、思想上带、工作上带等形式,整合区域内群团组织资源,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做好区域内各类组织的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力量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形成党建带群团建设、群团建设促党建的局面。■(作者系中共武汉市硚口区委书记)

第三篇:雁北街道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实施方案

雁北街道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区关于探索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的具体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组织设置全覆盖、组织领导区域化、组织管理双重性”要求,全面推行区域内党组织之间的“联建、联动、联系”机制,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整合区域内各种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手段,以充分发挥区域内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作用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各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为推动街道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目标任务

以“三有一化”(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构建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为工作目标,整合区域内各类资源,整体规划、统筹推进区域党建工作,共同促进区域和谐稳定、科学发展。

三、组织构架

按照“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原则,构建“1+3”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即1个街道“大工委”,党工委领导下设置行政组织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企业综合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居民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3个工作机构。各组织成员名单如下:

街道大党工委:

在保持街道党工委职能和委员职数不变的基础上,组建雁北街道“大党工委”,工委班子由15人组成,书记、副书记和街道党工委委员8人为专职,其余5名兼职委员从驻区单位、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中产生。

行政组织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 组 长:曹建平(街道办事处主任)成 员:张宏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费芳洲(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朱凤华(街道劳动保障所所长)

宗 静(街道司法所所长)

刘 琼(街道党政办主任)马 炜(街道综治办主任)安希明(街道城管办主任)

(辖区行政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企业综合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 组 长:陈瑜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成 员:(街道工会主席)

吕雁军(街道党政办副主任)李文芳(街道经济办主任)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负责人)

居民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

组 长:冯兰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副书记:刘 琼(街道党政办主任)

张 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主任)

邓铁军(中河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赵 婷(雁滩路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王 博(雁滩大桥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

四、工作职能

街道大党工委:讨论和决定街道建设与管理、发展与改革、社区居民自治、“城中村”改造、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全面领导和统筹协调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

行政组织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协调解决街道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实现共驻共建共创共赢。

企业综合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街道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及驻街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换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及驻街企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居民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指导各社区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做好居民的文化、体育等服务的工作。

五、实施步骤

雁北街道充分学习借鉴其他街道的成功经验,结合街道的党建工作实际,拟分三个阶段进行区域化党建工作。

1、筹备阶段(2011年5月底前)

抽调专人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摸底,登记单位、负责人、资源共享等相关信息;组织机关、社区、辖区单位、“两新”组织召开筹备、动员宣传会议;利用黑板报、专栏等多种形式宣传区域党建工作,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2、实施阶段(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

(1)按照“1+3”模式完成区域党建组织网络和工作网络建设,覆盖辖区内各类组织、各个领域,基本形成区域化党建体系。

(2)打造“三项”区域党建工程。一是共建工程。开展“支部结对共建”、“党员结对帮困”、“党员进社区”等活动,构筑区域共建体系。二是服务工程。开展“党员承诺制”、“志愿者服务”活动,打造街道区域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三是民生工程。按照“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富我为”的服务方针,提升党员志愿者服务水平。

(3)创评区域党员“五星”主题活动。通过创评“诚信之星”打造倡导诚信经营之风;通过创评“服务之星”提升服务群众意识;通过创评“双带之星”,鼓励下岗党员带头创业,带动下岗职工就业;通过创评“慈善之星”树立爱心人士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典型;通过创评“共建之星”推动区域文明共建工作深入开展。

(4)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及时总结经验,宣传典型,扩大影响,使党建工作做到整体推进、共同提高。

3、深化阶段(2011年6月以后)

不断完善和创新区域化党建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例会、汇报、建议案、统筹协调、考核监督等五大制度,建立健全双向服务、结对共建、党群联动和资源共享等四大机制。街道“大工委”和各协调委员会在若干党建制度或机制中,形成具有雁北创新特色的党建制度或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和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区域化党建工作有序推进。街党工委成立区域化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和督查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区域化党建试点工作由街道党政办负责组织协调。

2、理顺内部关系,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四项制度。建立健全4项制度,逐步理顺关山街区域党组织内部关系,完善区域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各项例会制度,包括区域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以及各级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并定期召开。二是建议案制度,规范行政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企业综合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居民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定期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深入了解、及时解决区域内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向街道“大工委”提出合理化建议。三是统筹协调制度,充分发挥区域大工委在居民区党的工作中的统筹作用和综合协调作用。四是考核监督制度。街道“大工委”定期对三个协调委员会进行检查督促,确保工作落实。

3、创新活动载体,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动机制。建立健全4项机制,不断创新以组织联建、活动联动、资源共享为特色的区域党建活动载体。一是双向服务机制。动员单位党组织、社区党组织、“两新”组织党组织之间广泛开展双向服务,提升社会和谐度。二是结对共建机制,促进社区、行政机关和“两新”组织之间共驻共建、统筹共建的互动机制。三是党群联动机制。有效整合工青妇等群众组织资源,实现信息联动、工作联动、服务联动。四是资源共享机制,整合党的资源、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资源共享体系,提供资源上的保障。

4、广泛宣传动员,优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社会氛围。将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宣传教育作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促进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顺利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注重树立典型,加大舆论引导和宣传力度,及时推广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全社会普遍关注、共同参与区域化党建的氛围。

第四篇:区域化党建工作交流材料

区域化党建工作交流材料

按照“党委领导、区域统筹、尊重主体、共促和谐”的总体思路,三甲街道不断探索创新管理体制、配套制度、活动载体和服务方式,着力构建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突破界限、整合资源,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新合力 一是构建“1+N”组织设置模式。“1”就是街道党工委,“N”就是区域内的单建和联建基层党组织,隶属于街道党工委管理,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区域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党建工作联席会为纽带的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同时,按照“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要求,以片组为单位,全街道分为5个大网格,300多个小网格,实行组织设置网格化,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二是构建村企统筹、行业统筹、产业统筹的党建模式。街道党工委对区域内基层党组织设置、党的活动和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谋划、成片推进。以喷雾器协会为依托,成立喷雾器行业党总支,打造中国“喷雾器之乡”;在石柱工业园区、卫国村工业园区成立企业联合党支部,实现非公党建全覆盖;围绕企业多、流动人口多的村,建立覆盖广泛、功能互补的共建组织,如三丰村党支部与丰田喷洗机有限公司党支部、卫国村党支部与浙江欧森机械有限党支部签订区域党建联创活动公约,成立党建联创工作领导小组,共同推进区域党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工作局面。三是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党工委与联创单位党组织签订党建共创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成立党建联席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充分发挥通报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工作的作用,负责区域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的研究、决策、执行与落实。

二、突出优势、共享资源,开拓区域化党建工作新内容 一是坚持党建共创。加大党建工作指导力度,针对许多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人才少、党建工作经验少的特点,指派街道机关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到企业指导帮助党建工作;坚持流动党员“双重管理、双向服务”工作方法,在人员相对分散、流动性大的工业园区,开展“隐性党员”、“口袋党员”亮身份活动,一大批分散在两新组织中的党员找到了组织。同时,通过开展为民服务主题实践活动,成立爱心基金会等救助组织,组建各种以党员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搭建党员联系困难群众,发挥党员作用的平台。二是坚持服务共抓。依托区域内单位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通过组织广大党员大力开展普法宣传、环境、治安、职业介绍等便民服务,尽力满足区域内群众多方面、多层次需求。如组织企业单位有一技之长的党员为村里居民提供电器维修、居家养老、环境保护、信息咨询等全方位志愿服务,不仅加快了流动人口的融合,也让村民享受到了党组织社会化服务运作的甜头;如组织区域内党员成立“清洁家园”环境清扫志愿队伍,共同打造美丽家园;如海丰村由企业、村里共同出资,建设天网工程,并成立治安联防队伍,共同维护区域内长治久安。三是坚持文明共建。鼓励区域内党组织相互协作,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联谊活动,共同加强对区域内单位干部职工、村民的社会公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坚决村利用远教广场,开辟的教学娱乐场地,深受当地及周遍村民的欢迎,很多企业表示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了员工的素质,精彩的业余生活满足了员工的需求,和谐的环境留住了员工的心,对于村里实施的饮用水工程、老年活动场地建设、村级道路硬化、造桥等事情,积极出资出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谐了村企关系。如海明村投资200多万,建立起区域内首个农村文化公园,极大的丰富了周边村民及企业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获得了省级文明村、全国基层文化参观点等荣誉称号。

三、突破故态、创新结合,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平台 一是搭建党建工作沟通协调平台。以党建工作联席会为纽带,搭建街道区域内党建工作沟通协调平台,定期邀请区域内单位党组织召开共建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区域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的共建共议具体操作机制。二是搭建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平台。深入开展“党员服务180”活动,建立健全机关党员服务联系点制度、健全企业责任区包干制度、流动人口聚居地流动党员包干制度及新社会组织党员行业服务站制度等,形成了企企、村企及单位共建联建、相互融合的新格局。同时,开展以“联户服务、联事定职、联岗定责”为主要内容的“三联制”活动,充分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联户服务就是农村无职党员根据自己的年龄、居住地、行业等情况,通过自行选择或由支部直接指定的方式,重点联系生活困难户、个体经营户、种养殖户、帮教户、活动户,每季度主动走访联系户不少于1次;联事定职就是农村无职党员主动联系本村具体工作或日常工作,村党组织对工作和事件作出职责划分,无职党员按照要求和目标开展工作。联岗定责就是结合党员个人特点,发挥党员的优势与特长,对每一位农村党员进行设岗定责,如清洁家园示范岗、社会稳定维护岗、村级财务监督岗、便民服务岗等岗位。三是搭建党员学习教育平台。搭建“学习园地”平台。依托各村建起的农家书屋及企业图书室等,以共学共建、开放阅读的原则,由区域内党组织组织党员阅读或借阅图书,充分发挥学习阵地在拓宽党员知识面,提升个人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搭建“自助培训”平台。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常抓区域内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后备干部及致富能人、妇女骨干等的学习教育,有效提高了党员的整体素质。如海丰村针对农业大户、家庭企业多的特点,专门挑选课程,定期开展种植、养殖、焊接、机床等适用技能培训教育,特别是针对企业外来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搭建“流动课堂”平台。依托“党员大轮训”模式,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需求,街道党工委在全街道党员干部中全面开展党员大轮训活动,切实解决了农村党员集中难、老弱党员到会难、教育培训覆盖难的问题,采取送教上门的“流动党课”教育模式,邀请区委党校老师、相关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各村开展“菜单式、轮训式、积分式”培训,实现了“每个党员每年听一堂党课”的全覆盖目标。

第五篇:深化党员志愿者服务 全面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

深化党员志愿者服务 全面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

为迎接建党九十周年,以及结合我市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后周社区在7月1日晚上6点在玉长城商业广场举办了创先争优,落实承诺暨“深化党员志愿者服务 全面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活动,辖区单位富阳市人民法院、中信银行、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单位志愿者与社区在职党员积极参与其中,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青少年教育、法律援助、义诊、真假币识别和理财知识、理发、修鞋等二十几个项目,活动本着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的原则,吸引了辖区内的许多居民。通过此次活动,使社区居民深切感受到党的温暖,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下载罗湖区妇联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罗湖区妇联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党建联席会与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研究5篇

    2013年度组织系统重点调研课题 加强党建联席会与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研究 根据区委组织部要求,九家湾在总结已有实践的基础上,立足社区实际,探索区域化党建、加强基层社会管理,逐......

    拱墅区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拱墅区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拱墅区委组织部 (2011年10月13目) 今年以来,我区紧紧围绕“组织设置全覆盖、组织领导区域化、组织管理双重性”要求,全面推行区域内党......

    努力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努力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索耀乐《 人民日报 》( 2012年10月09日18 版)区域化党建,就是把一定的区域范围作为整体,对各领域党建工作实行统筹规划、通盘部署、协调联动、整体......

    通天社区区域化党建实施方案(大全五篇)

    通天社区区域化党建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破解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区域领导核心作......

    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推进区域化党建的思考(推荐阅读)

    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推进区域化党建的思考 虽然现在强调区域化党建工作要超越单纯的社区层面,上升到区的层面,但基层党组织作为推进区域化党建的重要主体和力量,要积极从......

    三三工作法推进区域化党建发展[共5篇]

    “三三”工作法 展览路街道区域化党建情况汇报 (2011年6月13日) 展览路街道位于西城区的西北部,辖区面积5.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4万人,流动人口3.5万人。现有基层党组织173个,......

    以区域化党建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以区域化党建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摘 要]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面对快速城市化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的新挑战,积极探索深化区域化党建,形成了开放式、社会化、统筹性、服务型的党......

    创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实施方案

    创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根据《关于开展创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活动的意见》,结合我村工作实际,支委会讨论决定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