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痖弦诗歌艺术
痖弦,中国台湾著名诗人,本名王庆麟,在舞台剧《孙中山传》中饰演孙中山,海内外巡演70多场,红极一时。
中文名: 痖弦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河南省南阳县
出生日期: 1932年
职业: 著名诗人
毕业院校: 豫衡联合中学
主要成就: 曾任华欣文化事业中心总编辑
曾任幼狮文化公司期刊总编辑
1977年任《联合报》副刊主编
代表作品: 《痖弦诗抄》、《深渊》、《盐》等诗集
主要著作
作品《坤伶》
痖弦1932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今南阳市宛城区)东庄的一个农民家庭。六岁入本地杨庄营小学,九痖弦
岁入南阳私立南都中学,十六岁入豫衡联合中学,1949年8月,在湖南参加了国民党军队,并随之去台。到台湾后进国民党政工干校的影剧系学习,1953年3月毕业后分配到国民党海军工作。1961年任晨光广播电台台长。1966年12月,以少校军衔退伍。1969年任台湾“中国青年写作协会”总干事。1974年兼任华欣文化事业中心总编辑及《中华文艺》总编辑。1975年任幼狮文化公司期刊总编辑。1977年10月起担任台湾《联合报》副刊主编至今。其间曾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创作中心,并入威斯康辛大学学习。
编辑本段主要成就
新民族诗型
在痖弦写作生涯的早期,痖弦提出了“新民族诗型”的观点(1956),主张追求形象第一,意境至上;诗人痖弦
强调中国风与东方味。一再地回响着汉语古典诗歌的声音的《囚歌》可看作对这一观点的实践。痖弦是台湾《创世纪》诗刊的三驾马车之一,他以诗之开创和拓植知名,民谣写实与心灵探索的风格体会,二十年来蔚为台湾现代诗大家,从之者既众,影响最为深远。诗的真理
他的诗作,追寻青年时代的梦想,呼应内心深处的一种召唤,并尝试在时间的河流里逆泳而上。早年他崇拜德国诗人里尔克,早期影响痖弦最大的是30年代诗人何其芳。何其芳曾是他年轻时候的诗神,《预言》里的重要作品他能背诵。对于他后来长久停笔写诗的空白,他解释说是因为他一任很多可写的东西仅止于可写的境界,思想钝了,笔锈了,时代更迭,风潮止息。他在努力尝试体认生命的本质之余,自甘于另一种形式的、心灵的淡泊,承认并安于生活即是诗的真理。
回归东方
关于台湾诗坛争论不休的传统与西化问题,痖弦有很好的看法,而这些看法也成为他写诗的指导思想:“在历史的纵方向线上首先要摆脱本位积习禁锢,并从旧有的城府中大步地
走出来,承认事实并接受它的挑战,而在国际的横断面上,我们希望有更多现代文学艺术的朝香人,走向西方回归东方。”关于诗的懂与不懂的问题,痖弦有很深刻的见解:“历来每次提出诗歌大众化的问题,并不是一般老百姓,甚至也不是一般的读者,而是自己本身读诗的写诗人。唐代的元白就是例子。当诗人所写的诗连自己的同行都无法欣赏了解的时候,那应当检讨的是诗人本身,而非读者。”症弦还对台湾诗坛作过这样的批评:“从徒然的修辞上的拗句伪装深刻,用闪烁的模棱两可的语意故示神秘,用词汇的偶然安排造成意外效果。只是一种空架的花拳绣腿,一种感性的偷工减料,一种诗意的堕落。”读痖弦的诗,最大的感触就是,他的诗以质取胜,不追求创作数量。他的诗所写的都是他的体验和体会,诚如他自己所说,是内心深处的召唤和梦想,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对于生命本质的体认,如果一时还没有这种体认,他自甘于淡泊。
编辑本段相关报道
提起诗人痖弦,就让人想到他那本风行海内外的诗集《深渊》。诗评家罗青曾给予这诗集高度评价:痖弦
“自五四运动以来,在诗坛上,能以一本诗集而享大名,且影响深入广泛,盛誉持久不衰,除了痖弦的《深渊》外,一时似乎尚无他例。”1998年,痖弦从他工作多年的报纸工作的位置上退下来,回到加拿大温哥华,与妻女团聚。他是1995年安家加拿大的。他安家的原因,是为了他的爱妻张桥桥,因为桥桥的身体很差,只有加拿大最适合她治病、生活。痖弦挑房子的标准,也是为了桥桥。这是一幢典型的加拿大式房屋,外观含蓄,看不出豪华处,里面却很舒适,这很符合他夫妻二人的性格。房子的基调是黄色(与洛夫的白色构成鲜明的对比),有二个客厅,三个火炉,楼上四间房,可以见到远处的雪山和一座吊桥,还有地下室和游泳池。由于房子的外形极像一个“桥”字,当房屋中介公司领着他四处看房来到这里,痖弦不加思索便定下来,并将此房子取名为“桥园”。外面是西洋式,里面却是中国式。痖弦将台北的藏书、家什及多年来收藏的一些民间艺术品全搬来了。有四扇春夏秋冬隔扇窗;有对联:“迹寄天涯处,诗传海内名。”那是好友的题字;还有两对太师椅。痖弦认为,太师椅之所以做得那么高,一方面是坐有坐相,正襟危坐礼仪的需要;一方面是表现中式服装(如描龙绣凤的长袍)下摆的美。如果坐在西式的沙发上窝成一团,就全完了。这即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痖弦搜集的民间艺术品,有锣:戏锣、货锣、童锣、更锣。锣声使他回到童年。邻居张大娘丢了鸡,敲锣寻找:“谁偷了我的鸡啦?当!”乡公所开会,敲锣通知:“明天晌午到庙门口开会,当!”有灯:马灯、汽灯、煤油灯、菜油灯。他对古人的设计赞不绝口:灯分灯台、灯碗两部分,二者是分离的。灯碗放在灯台上,可以使灯光普照桌面,方便看书、做活。灯台怕倒,体积往往较重,越重的灯台或烛台价钱越贵。灯碗装油和灯草,通常做得比较轻巧,可以单拎起来,到黑沉沉的院落里开门,或者贴近地面寻找一根遗落的绣花针。提起打,就使痖弦想到母亲,他十七岁离家就再也没见到她老人家的面。小时与母亲相处多是在灯下,母亲一边做针线一边给他讲故事。母亲的刺绣远近闻名,所以他一看到刺绣就要买,以为都是他母亲绣的。还有手炉、水烟袋、算盘、猪食槽、鸡碗、钱庄的升斗、插秧时带在指甲上的铜片(避免指甲受伤),甚至还有夜壶,残留着时间的骚味,内有很厚的尿垢,他花了好几种强力肥皂水才洗掉,干净得可以泡茶„„看到这些东西,痖弦就看到了他的故乡——中国河南省南阳,又回到那过去的时光。收藏,对于他来说,就是怀旧,就是一种文化乡愁。对于自己的这种中国情绪,痖弦是这样表达的:“我一生迷恋异国情调,写了那么多异国情调的诗也是对远方的浪漫向往,但如今我真的到了异邦,却又日夜思念故国„„”“文化和文学,可以完全不受目前(海峡两岸)分治的影响,屈原李杜的后裔血浓于水,汉语文学的大家族一盘棋„„”“而文化的中国,文学的中国只有一个,不必分,也分不开。”
编辑本段主要著作
《痖弦诗抄》、《深渊》、《盐》等诗集。
编辑本段作品《坤伶》
十六岁她的名字便流落在城里著名诗人痖弦
一种凄然的韵律那杏仁色的双臂应由宦官来守卫小小的髻儿啊清朝人为他心碎是玉堂春吧(夜夜满园子嗑瓜子儿的脸!)‘苦啊 ’ 双手放在枷里的她有人说在佳木斯曾跟一个白俄军官混过一种凄然的韵律每个妇人诅咒她在每个城里
第二篇:诗歌教学艺术
诗歌阅读教学浅谈
诗歌最基本的特点在于抒情,它比其他任何文学体裁都更富于感情色彩。在全社会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育有必要将诗歌教学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来加以重新审视。
但是,诗歌教学中有一种不少的老做法就是: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但却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歌给肢解得支离破碎。即使是这样的分析也大多依照教参,做唯一不变的解读,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同时,学生并没有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被动地去学,课上对老师干巴巴的分析感到粗糙无味,因此逐渐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诗歌教学完全不是对不美进行赏析,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会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的尴尬局面。
怎么解决以上的问题呢?下面我将从学生如何读、教师如何讲两个方面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 学 生 如 何 读
古诗歌教学必须改变“两多”(教师问得多,说得多),“两少”(学生读得少,说得少)的现状,切切实实让学生多读书。诗歌是语言艺术和情感魅力的融合,是最精纯美妙的文体。要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这就要求我们应当从诗歌本身的特点出发,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去品味语言艺术和把握诗的情趣与韵味。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
诗歌的诵读主要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 1.正确朗读
这一阶段要求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文,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或多音多义字就结合注释或工具书加以判断。另外,在朗读时要做到不增减、颠倒、重复字、词,力求读顺诗句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意。这一阶段要大声朗读或同桌互读,教师可相机适当范读。2.流利朗读
这一阶段要做到语气连贯,节奏分明,句读清晰,没有句中停顿错误,符合诗句节拍,句中停顿长短适宜,长短句能读出应有气势,各种句式能读出恰当语气,并且能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这是对诗歌内容的初步感知,不要求学生马上读出诗的全部内在涵义,重点要求学生从字面意义上疏通诗意。这一阶段是诗歌鉴赏的起点和基础,是由诗歌的表层意义向深层含义的过渡。3.入情朗读
诗歌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怀抱。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融入情感去读。4拓展朗读
大家知道教材所选的古诗毕竟数量有限,学生并不能真正领会某一作家的创作风格,学生有可能对某一个作家特别感兴趣,课上所学的东西意犹未尽,这时就需要教师以此为契机,适当延伸,拓展诵读面,扩大储存量。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每讲一首诗教师都能延伸拓展,再加上练习中的积累,学生一定会获益匪浅,而且在以后的写作中,如果有了唐诗宋词的功底,文章就会放出光彩。
其实,我们在诵读时也就是在欣赏诗歌的种种“美”点,但是对于复杂的、难理解的诗歌也可先背诵加深印象,再通过下一步的鉴赏来深层次的理解。中学生处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应多背下一些优秀诗篇来丰富自己的积累。二 教 师 如 何 讲
尽管诗歌教学应以指导学生吟诵为主,但诗歌教学同样离不开“讲”。不论是阅读课还是诵读课作一点画龙点睛的讲解是必要的。诗歌教学重点要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并通过鉴赏来提高审美能力。
诗歌鉴赏的最大诀窍在于先要找到切入点,一个好的切入点可以让学生很快了解诗人所想要表达的情感。我认为鉴赏诗歌的切入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抓住诗眼,切入主旨。
“诗眼”是全诗神韵的集中表露。所谓“诗眼”,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诗眼,抓住诗眼,由此切入有助于了解全诗立意。2.抓住意象,切入意境。
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而“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是鉴赏古诗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我们要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意境,可以通过意象的分析进入其中。例如《登高》中诗人选取了“急风、天、猿、渚、沙、飞鸟、落木、长江”八种意象,营造了一种苍凉孤寂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再附加以“常、多、独、苦、恨、停”等直接抒情的字眼,学生就比较容易进入情境,感受情感。
3.抓住表现手法,切入艺术特色。先让学生了解有关表现手法的术语:例如抒情的方法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运用典故。描写的方法有白描、渲染、对比、衬托、象征、想象、联想、托物起兴、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欲扬先抑等。修辞方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反问、对偶、借代。然后对于采用何种表现手法鉴赏诗歌时,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有的放矢进行鉴赏。
诗歌是诗人对生活的艺术再现,是最精粹的文学形式之一,诗歌教学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超越时空,同诗人对话,从而丰富学生思想,启迪学生智慧,开阔学生胸襟,砥砺学生心智。
第三篇:中国诗歌艺术复习
第二周单元测验
1单选(1分)“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指向的汉字是得分/总分 A.离 B.心 C.秋
D.愁1.00/1.00 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
2单选(1分)以下诗体中,属于近体格律诗的是得分/总分 A.七言歌行 B.楚辞
C.七言绝句1.00/1.00 D.五言古诗
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
2单选(1分)以下诗体中,不属于近体格律诗的是得分/总分 A.五言古诗 B.词
C.七言律诗 D.六言绝句 正确答案:A
3单选(1分)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用的是得分/总分 A.上声韵 B.平声韵
C.入声韵1.00/1.00 D.去声韵
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
3单选(1分)南朝齐梁时人们发现了汉字四声并开始在诗中运用,“四声”指得分/总分
A.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B.阴阳平仄
C.平上去入1.00/1.00 D.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
1单选(1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评论的唐代诗人是得分/总分 A.王维1.00/1.00 B.孟浩然 C.杜甫 D.李白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1单选(1分)构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词汇全是得分/总分 A.形容词 B.介词 C.动词
D.名词1.00/1.00 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
1单选(1分)《论语·先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鼓瑟的是 得分/总分 A.冉有
B.曾皙1.00/1.00 C.公西华 D.子路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4多选(2分)“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两句中没有得分/总分 A.形容词
B.动词1.00/2.00 C.名词
D.介词1.00/2.00 正确答案:B、D你选对了
5多选(2分)以下词汇中,描写落花的是得分/总分 A.馀晖
B.落英0.67/2.00 C.断红0.67/2.00 D.落蕊0.67/2.00 正确答案:B、C、D你选对了
5多选(2分)以下词汇中,描写夕阳的是得分/总分 A.残照0.67/2.00 B.晚照0.67/2.00 C.夕曛0.67/2.00 D.苍茫
正确答案:A、B、C你选对了
4多选(2分)汉字的每个字都具备如下要素:得分/总分 A.音 B.义 C.情 D.形
正确答案:A、B、D
5多选(2分)以下诗体中,属于近体格律诗的是得分/总分 A.五言律诗 B.七言绝句 C.词
D.七言歌行
正确答案:A、B、C
6判断(1分)汉字每个字都具备形、音、义、情四要素。错
6判断(1分)汉字是意蕴深厚的表意文字。对
7判断(1分)中国古典诗歌的语序都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组合的。错
8判断(1分)诗、礼、乐是孔门教学的重要内容。对
8判断(1分)中国古典诗歌语序的变化灵活多样。对
8判断(1分)一个词牌或曲牌就是一种曲调。对
6判断(1分)歌谣和文字同步出现。错
7判断(1分)“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听”应当读平声。错
8判断(1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看”应当读平声。对
第四周单元测验
1单选(1分)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木”指得分/总分 A.树叶1.00/1.00 B.大树 C.树枝
D.砍伐的原木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2单选(1分)“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将视觉和以下哪一种感觉沟通?得分/总分 A.嗅觉
B.听觉1.00/1.00 C.味觉 D.触觉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3单选(1分)本课程借用金庸小说中哪一门武功来描摹“通感”?得分/总分 A.乾坤大挪移1.00/1.00 B.凌波微步 C.弹指神通 D.降龙十八掌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1单选(1分)“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忘言”应理解为得分/总分 A.忙着采菊顾不上说话 B.忘记说话
C.想不起来该如何表达 D.领悟了自然的“真意”,“得意而忘言”。1.00/1.00 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
2单选(1分)朱庆馀“画眉深浅入时无”问的是得分/总分 A.打扮是否得体
B.文字合不合时风1.00/1.00 C.眉画得合不合时尚
D.妆饰合不合“舅姑”之意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2单选(1分)王维诗“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表达的是以下哪一种情感?得分/总分 A.感时
B.思乡1.00/1.00 C.悲秋 D.惜春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4多选(2分)以下诗句中,哪些运用了“通感”艺术?得分/总分 A.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0.67/2.00 B.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C.杨花扑帳春云热。0.67/2.00 D.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0.67/2.00 正确答案:A、C、D你选对了
5多选(2分)以下诗句中,哪些运用了“通感”艺术?得分/总分 A.生生燕语明如剪。1.00/2.00 B.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C.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D.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1.00/2.00 正确答案:A、D你选对了
5多选(2分)以下各种艺术手法与诗歌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效果类似的有得分/总分
A.中国画的“枯笔技法”0.67/2.00 B.书法“飞白”艺术0.67/2.00 C.京剧虚拟场景0.67/2.00 D.相声捧哏
正确答案:A、B、C你选对了
6判断(1分)诗的通感不是语感。错
7判断(1分)陶渊明《饮酒》“欲辩已忘言”的意思是“大辩不言”、“得意而忘言”。对
8判断(1分)认为柳宗元《渔翁》应删去最后两句的是严羽。错
6判断(1分)语感是对词语音调、色彩、修辞及联想效果等的高度敏感。对
8判断(1分)朱庆馀《闺意上张水部》写的是新嫁娘拜见公婆前的忐忑心情。错
8判断(1分)张籍《酬朱庆馀》中“一曲菱歌”指越中采菱女的歌唱。错
第六周单元测验
1单选(1分)“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作者是得分/总分 A.庄子
B.汉末无名氏1.00/1.00 C.王羲之 D.苏轼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2单选(1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作者是得分/总分 A.杜牧
B.杨慎1.00/1.00 C.罗贯中 D.琼瑶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3单选(1分)“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主动者是得分/总分
A.不知何人 B.千古英雄人物 C.杨慎和朋友 D.白发渔樵 正确答案:D
3单选(1分)“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的作者是得分/总分 A.李白 B.杨慎 C.苏轼
D.杜牧1.00/1.00 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
2单选(1分)襄阳岘山羊公碑纪念的是得分/总分 A.杜预 B.孟浩然
C.姓名不详的某位古人 D.羊祜1.00/1.00 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
3单选(1分)以下关于诗的“艺术时空”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得分/总分 A.艺术时空是诗人有意识做了艺术处理的心理时空。.00/1.00 B.艺术时空就是现实时空。C.艺术时空等于心理时空。D.艺术时空是完全写实的。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4多选(2分)《庄子·逍遥游》中“大年”的生物指得分/总分 A.朝菌
B.冥灵1.00/2.00 C.蟪蛄
D.大椿1.00/2.00 正确答案:B、D你选对了
4多选(2分)《庄子·逍遥游》中“小年”的生物指得分/总分 A.朝菌1.00/2.00 B.大椿
C.蟪蛄1.00/2.00 D.冥灵
正确答案:A、C你选对了
4多选(2分)以下哪些选项中暗含着宇文所安教授所说的有价值集聚性的“断片”?得分/总分
A.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1.00/2.00 B.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C.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1.00/2.00 D.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正确答案:A、C你选对了
5多选(2分)以下哪些选项中暗含着宇文所安教授所说的有价值集聚性的“断片”?得分/总分
A.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0.67/2.00 B.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0.67/2.00 C.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D.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0.67/2.00 正确答案:A、B、D你选对了
6判断(1分)诗歌中的时间和空间是不能以生活经验中的时空来衡量的。对
7判断(1分)纳兰性德《浣溪沙》“当时只道是寻常”充满伤感与追悔之情。对
8判断(1分)晏几道《临江仙》“去年春恨却来时”暗示词人思念的人离开已一年了。对
6判断(1分)艺术时空和现实时空是完全一致的。错
7判断(1分)艺术时空等于心理时空。错
8判断(1分)“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是说杜甫早在青年时代就登上了著名的岳阳楼。错
8判断(1分)晏几道《临江仙》“去年春恨却来时”暗示词人思念的人离开已一年了。对
第八周单元测验
1单选(1分)王安石诗“两山排闼送青来”用的是以下哪一个人物的故事?得分/总分 A.项羽 B.韩信 C.樊哙1.00/1.00 D.张良
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
1单选(1分)评论《古诗十九首》“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的是得分/总分 A.王夫之
B.谢榛1.00/1.00 C.萧统 D.陶渊明 正确答案:B
2单选(1分)辛弃疾词“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中的“刘郎”指得分/总分 A.刘邦 B.刘彻 C.刘禹锡
D.刘备1.00/1.00 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
1单选(1分)李清照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所用语典出自得分/总分 A.陶渊明《归园田居》 B.陶渊明《读山海经》
C.陶渊明《饮酒》1.00/1.00 D.谢灵运《登池上楼》 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
3多选(2分)以下哪些诗句用了典故?得分/总分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C.春风无限潇湘意,欲採蘋花不自由。1.00/2.00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1.00/2.00 正确答案:C、D你选对了
4多选(2分)以下哪些诗句用了典故?得分/总分 A.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1.00/2.00 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C.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D.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00/2.00 正确答案:A、D你选对了
5多选(2分)以下唐人诗句中哪些用的是“今典”?得分/总分 A.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1.00/2.00 B.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1.00/2.00 C.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正确答案:A、B你选对了
5多选(2分)“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用的是以下哪几位古人的典故?得分/总分
A.楚狂接舆1.00/2.00 B.五柳先生(陶渊明)1.00/2.00 C.许由 D.巢父
正确答案:A、B你选对了
3多选(2分)“事典”可以出自得分/总分 A.神话传说0.67/2.00 B.前人经典性的语言 C.历史典籍0.67/2.00 D.寓言故事0.67/2.00 正确答案:A、C、D你选对了
5多选(2分)关于“用典的作用”,以下哪些表述是正确的?得分/总分 A.帮助阐发不便明说的想法或情感 B.暗示和引发读者联想
C.沟通不同感官的感觉形成通感。D.以古典说今事,增加历史感。正确答案:A、B、D
6判断(1分)“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包括了夏、商、西周三个时代和妺喜、妲己、褒姒三位美女。对
7判断(1分)李白写诗不用典。错
6判断(1分)辛弃疾《水龙吟》用西晋张翰典表达自己的“登临意”是思乡。错
7判断(1分)“掉书袋”、“獭祭鱼”指为炫耀博学不必要地用典。对
1杜甫《又呈吴郎》作于 A.长安 B.秦州 C.成都 D.夔州
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
2“即防远客虽多事”一句中“多事”指的是 A.杜甫多管闲事 B.吴郎多管闲事
C.吴郎多心防范西邻妇人 D.西邻妇人多心疏远吴郎 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
3《又呈吴郎》是七言古诗。错
1《诗经》中的《绸缪》一诗出自以下哪一国风? A.唐风 B.王风 C.陈风 D.魏风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上邪》2连用五种很难发生或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表达与对方分手的决绝态度。错
1意象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形象”、“物象”。对
1“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指以下哪位词人? A.欧阳修 B.宋祁 C.晏殊 D.张先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1“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忘言”应理解为 A.忘记说话
B.忙着采菊顾不上说话 C.想不起来该如何表达 D.领悟了自然的“真意”,“得意而忘言”。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
1《离骚》“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是说 A.众女嫉妒我的眉画得美,造谣说我淫荡。B.众女嫉妒我容貌美,造谣说我淫荡。
C.后宫其他妃嫔嫉妒我貌美受宠,造谣说我淫荡。D.同僚们嫉妒我才华出众,造谣说我品行不端。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
缪钺先生《论宋诗》中也曾运用博喻手法进行文艺评论: 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彩; 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
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 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
譬诸修园林,唐诗则如叠石凿池,筑亭辟馆;
宋诗则如亭馆之中,饰以绮疏雕槛,水石之侧,植以异卉名葩。譬诸游山水,唐诗则如高峰远望,意气浩然; 宋诗则如曲涧寻幽,情境冷峭。
第四篇:杜甫诗歌艺术成就
浅谈杜甫诗
“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表现着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苦心追求的精神;“毫发无遗憾”、“新诗改罢自长吟”,这表现着诗人的辛苦锤炼和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是表现着诗人不仅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且还具有渊博的知识修养。正是经过这样辛勤的努力.杜甫在艺术上拥有多方面的才能。无论是五言、七言、古体、近体,在他的手里莫不精工锤炼,卓然成章。
杜甫的诗歌又继承和发展了从《诗经》以来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而达到空前的高度。他的诗充满了强烈的现实生活气息,笔调客观严谨,在叙事写景时不仅是忠实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况和历史气息,甚至以年月人诗,以增强写实的气氛。毋怪前人对他这种精确地反映生活的创作态度,盛赞为“穷极笔力,如太史公记传”
现实主义是杜甫创作的主要特色,但是,诗人也有不少浪漫主义的或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好诗,如他的名篇《饮中八仙歌》、《洗兵马》、《梦李白》、《古柏行》、《蚕谷行》、《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后部等等都是。
杜甫诗歌在艺术上的另一个特色是:具有十分鲜明而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风格主要表现为:深沉凝重,或者如他自己所说的“沉郁”。这种风格,是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个性以及时代特色的有机统一。但是,在这种风格的基调上,诗人的创作又呈现着多种多样的风采,或雄浑、或悲壮、或奔放、或瑰丽、或质朴、或古简、或轻灵,无不达于胜境。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艺术上的成就,也是非常突出的。他除了前面所说的“为人性癖耽佳句”之外,又在《戏为六绝句》中说:“清词丽句必为邻。”这说明他在掌握语言的艺术上用功很深。总的说来,杜甫诗歌语言的特色是:精工、稳重、有力而又时有出人意外的神妙。读他的诗,绝少平滑松脱之感,而是在铿锵紧凑之中,使人感到辞警意丰,笔无虚设。
杜甫在诗歌创作艺术上的成就,还表现在他卓越地掌握了中国语言的声韵。他常根据诗的内容和情绪,采用与之相适应的韵律,更大地发挥出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他的诗不仅具有形象的美,而且具有音乐的美
在古今中外诗坛上,杜甫的诗篇别具一格,独占鳌头。无论是在艺术手法上还是在思想内涵上,都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诗中虽没有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主义,但胸中充满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和伟大抱负又岂是李白的浪漫主义所能媲美的?但是腐败无能、奢侈腐化的大唐统治者却视而不见,使杜甫留下了“青明却垂翅,蹭蹬无纵鳞”的愤慨,将自己的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之情一泻千里,抒发得淋漓尽致。
极为伟大的诗圣杜甫。
第五篇: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陶渊明向不为人所注意,罕有论及之者。这大概是因为他没有留下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文字缘故。但是,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却不得不谈陶渊明。他在文学题材、审美情趣、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诸方面,为中国文学思想的发展提供的东西,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影响至为深远。
陶渊明的诗题材广泛,生活中凡有所感,都被他写成诗。以新颖的风格和不朽的艺术魅力,在诗坛独树一帜。关于他的诗,我们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可以叫“遇物即言”的杂诗,第二类是咏史诗、第三类是田园诗。尤其是在第三类“田园诗” 陶渊明堪称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那么他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呢?
一、平淡与醇厚的统一。诗人惯于运用日常生活的朴素语言,他多描写最平常的乡间物象,如村舍、鸡犬、锄头、豆苗桑麻等等。这些看似全不费力,一切平淡如水,却能在平淡的外表下深藏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如:他在《饮酒》系列中,我们通看全诗,可以发现作者完全没有使用华丽辞藻,用菊花、南山、飞鸟等物,形象而不造作的表达出自己当下的生活,给人亲切之感。又如《五柳先生传》,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将一个虽然贫穷落魄,却悠然自适的隐士形象和“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隐者心境刻画的活灵活现。还有他在《归园田居》中对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描写。寥寥数笔,就描画出一个平和静穆的世外村落。
二、情景与哲理的结合。通过写景抒情,抒发自己从生活中领悟到的道理。如《饮酒》系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使读者领悟到人生的哲理,景、情、理融为一体。又如《归园田居》中,运用笔墨大量描摹乡间景物,从而抒发自己归隐田园的欣慰和喜悦之情。像我们熟知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就深刻的表达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美好自然、朴实生活的陶醉。在陶渊明的笔下,所描绘的事物大都是菊花、青松、幽兰、翠竹、孤云、归鸟等,而这都比喻或象征了诗人不同流俗的高尚品格。
三、艺术手法的运用。诗人善于运用白描、比兴、象征等手法。如:陶渊明描写的“风”,在《劝农》中,它是和风;在《归鸟》中,它是晨风以及在《饮酒》中的清风,这无不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白描功力。而且诗人还把比兴、象征艺术融入到对自然田园的观赏中,从而创造出抒情主人公高洁的艺术形象。如《饮酒》其十八中写“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区中,赋予兰高尚的品质。其次,就是对人物的描绘,偏重于对意态、神情的传达,而不作外貌、形体的细致刻画。如《和郭主簿》中“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简单的动作,表达了作者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
我想,对于陶渊明的诗歌,我们可以用一句话评价“文章真性柴桑酒,山水清音康月辞”。他恬静自然、淡泊高远的情怀和超凡脱俗、物我两忘的境界是我们望而莫及。他那份坚守在我们今天仍有着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