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政局服务管理总结
民政局服务管理总结
一、进一步加强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1、提高社会救助标准。按照上级民政部门要求,全区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30元提高36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30元提高到170元。截至6月底,全区保障城市低保户6667户,13942人,发放低保金310.48万元;月人均补差水平达到223元;保障农村低保户2775户,6377人,发放低保金66.75万元,月人均补差水平达到104元。同时发放城乡低保对象1-6月生活补贴304万元。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9993人次,发放补贴972.31万元。加大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力度,扩大救助范围,医疗救助限额提高到5万元。1-6月,全区救助城乡困难群众917人,发放救助金1004.91万元;同时资助低保对象、五保对象、“三无人员”参加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1674人。认定城乡困难尿毒症患者身份173人,并按规定比例实行免费血透补助。提高20世纪60年代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救济补助标准,其中城市户口的由245元提高到265元,农村户口的由205元提高到225元。城镇“三无”特困群众供养标准月人均提高50元,达到400元。
二、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
上半年,我区多次遭遇强降雨袭击,全区除水南镇外,其余4镇均不同程度出现农田受淹、水渠冲坏、房屋受损等灾情,其中受淹农田665亩,冲坏山塘7亩、水陂3座、水渠6160米,饮水管道1614米;129户房屋受损(因山体塌方造成64户房屋受损72间,65户住户房屋进水),受损面积3455平方米。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21人,针对灾情,及时下拨救灾款28万元,发放粮油款10万元,临时救助款2.3万元,对灾民和困难群众进行救助。同时加强汛期值班制度,随时应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社区、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三、进一步落实优抚安置政策
1、认真落实重点优抚对象解“三难”工作。一是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提高重点优抚对象和参战参试退役人员生活补助标准;抚恤补助标准均按国家统一标准执行;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参试退役人员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月增加30元。按时下拨437名重点优抚对象门诊补助费164425元,集中时间办理9名重点优
抚对象住院医疗补助,补助住院费24389.22元;三是对12户重点优抚对象列入住房困难修(建)房补助范围,为进一步解决好我区重点优抚对象住房困难和“解三难”夯实了基础。
2、认真做好优抚对象维稳工作。随着新的政策文件出台,复员和参战退役人员信访量明显增多,特别是参战和进藏退役士兵反复上访提出的要求更高。为此,我局及时做好信访回复,并尽量与本人沟通,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耐心做好政策解释,稳定他们的思想情绪,确保了我区重点优抚对象没有聚众闹事和非正常现象发生。
3、认真开展退役士兵安置和培训。上半年,我区共接收退伍军人141名,其中农村退役士兵41人,城镇退役士兵94人,转业士官6名。我区继续加强了退役士兵培训和推荐就业工作力度,目前,已组织推荐10名退役士兵免费参加全省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对转业士官安置开展了前期政策宣传工作,在报到时介绍了安置须知,使他们对安置政策、安置去向、可选择的安置办法做到心中有数。推荐退役人员就业,推荐率达100%。
4、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中进行了全区优抚数据调研工作。按要求,在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来我市调研之前,我局积极提供革命烈士遗属、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子女、红军失散人员遗属、老复员军人遗孀的情况及生活状况,通过加班加点,在规定时间内,形成了调研报告,按时完成了任务。
5、优抚业务全面落实。一是对我区16个散葬烈士墓进行了搬迁立项工作,向上争取了专项资金;二是开展农村籍退役士兵发放老年生活补助,发放补助经费101520元;三是开展“两红”人员及农村革命烈士遗属危旧房调查摸底,按时上报了统计数据;四是大幅度提高了走访慰问部队慰问金,元旦春节慰问部队发放慰问金9万元。
四、进一步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1、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分散供养人员由每人每年1560元提高到2160元;集中供养人员由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到3500元。
2、加强农村敬老(福利)院建设。围绕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高社会老人生活福祉,投入资金30万元,对区社会福利院的路面进行了改造,对水西敬老院进行了升级改造规划设计,沙河敬老院拟增建配套设施。同时,经区编委会研究同意,已将全区5所农村敬老(福利)院全部纳入事业编制单位。
3、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支持杨仙老年公寓建立基层党组织,并对其后续建设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区养老托老服务中心引入民间力量投入扩建后,新增养老托老床位54张。
五、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
第八届村、社区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及时向市局报送换届选举工作经典案例,对当选村、社区干部全部建立个人档案。同时提高村、社区干部报酬。从2011年7月1日起,村书记、村主任基本报酬每月增加300元,其他村干部每月增加250元;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基本报酬每月增加300元,其他干部每月增加280元,居委会干部绩效考核奖金人均每月增加160元,居委会退养干部补贴按在职居委会干部基本报酬的70%执行。围绕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进一步强化民政公共服务管理,积极申报了章江新区新建1个多功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40个社区服务站、老城区改扩建48个社区服务站的实施项目规划,并争取新建章江新区多功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年内启动。
六,进一步加强民政专项社会事务管理
1、开展全区社会组织年度检查,会同区委组织部对全区社会组织党员分布情况进行调研。1-6月,全区成立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6个,社会团体2个。
2、开展全国《政区大典》有关资料编撰工作,全区共编撰词条12个,总字数
3.5万字。
3、继续开展镇级勘界工作。目前,已有2个镇完成勘界线22条,三交点10个,剩余的1个镇1个街道勘界工作将在7月底前全面完成。
4、执行婚姻登记免费制度,1月1日起,全面实行了免除婚姻登记证件工本费和申明书工本费,所需资金全部由区财政负担。
5、继续发放城乡居民遗体火化补助费,1-6月,发放补助163人,发放金额11.4万元。
6、积极开展社会捐赠。1-6月,接受社会捐赠物资价值12万元,向全区1907户困难群众发放捐赠粮油物品,向2所留守儿童小学和1所农村小学的贫困学生送去了捐赠的粮油、衣被、鞋子、书包等物品。
七、下半年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严格推行城乡低保申请听证评议和三级联审制度。配合区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进行一次农村低保监督检查,坚决杜绝违规违纪现象。
2、围绕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加强与上级民政部门联系和对接,积极争取资金,抓好我区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政策实施和社会福利、社区服务建设项目的落实和实施。
3、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中心任务,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全面完成。
4、进一步强化专项事务管理,推进农村(社区)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抓好农村离任村委会老书记老主任生活补助发放工作。对全区无活动、无管理、无年检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全面清查。
5、加强信访工作的排查和稳控,及时解决上访群众特别是涉军退役人员反映的实际问题,积级宣传国家相关政策,努力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二篇:民政局养老服务总结
民政局养老服务总结
一、养老服务社会化基本情况
1、党政重视组织有力。加强老龄工作机构建设,调整充实了老龄委成员单位,落实了老龄工作机构、编制、人员和经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关于贯彻实施的意见》、《县“敬老工程”实施办法》和《县农村敬老院“十一五”发展建设规划》等一系列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文件。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落实了县龙泉公园老年活动中心归口管理和敬老院人员编制、经费等问题,今年10月底老年活动中心正式揭牌,为老年人营造了一个很好的休闲娱乐场所。为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步伐,近几年,县政府把“三院”建设当作重点为民抓办的十件大事之一,切实把养老服务摆上党政主要议事日程,特别是把五保供养和“三院”建设列入乡镇目标考核。今年又正式启动了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工作试点,将养老服务社会化进一步推向深入。
2、养老保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一是提高五保供养水平。认真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积极探索建立五保供养长效机制。2008年全县五保对象3432人,其中集中供养2950人,集中供养率达86%,人均月供养标准155元;分散供养482人,人均月供养标准105元,实现了应保尽保。二是抓好城乡低保。全县城乡“三无”人员均纳入了低保范围。2008年全县城镇低保累计人均月补差165元,农村低保人均月补助55元。
3、养老机构建设有序推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机构建设,近几年每年都把“三院”建设列入县政府工作的十件大事之一,加大县福利院和乡镇敬老院新(改)建力度,县政府下发抄告单明确乡镇敬老院新(改)建在规费的收取上与中小学危房改造享受同等优惠待遇,近两年全县共投入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先后新(改)建乡镇敬老院25所,新(改)建院民楼建筑面积25000多平方米,新增床位1600个。同时正在征用土地积极筹建县老年公寓。
4、老年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老年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全县有老龄体协、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老年艺术团、老年门球场、社区老年活动队、乡镇老年学校、老年活动中心等老年教育活动组织49个。所有老年活动场所都得到了充分利用,积极开展健康文明的老年文体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养老服务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社会化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形成,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1、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缓慢。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家庭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迅速增长的高龄、空巢和失能老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公办养老机构少,且主要是解决特殊性养老问题。解决普遍性养老问题更多要依靠民办养老机构。由于存在投入大、效益低、风险高等问题,加之鼓励、支持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尚不完善,现有政策有的也落实不到位,因此,社会力量对兴办养老机构积极性不高,从事养老服务业的很少。
2、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不健全。我县社区养老服务起步晚,投入少,发展滞后,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尚不健全,不能充分发挥社区养老服务的功能和作用,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化还没有形成,居家养老服务业刚刚开展试点。
3、养老服务质量不高。一方面,全县养老机构服务内容较单一,注重了生活照料方面的服务,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没跟上。另一方面,全县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还没有取得专业技术职称,服务质量不够高;专门的社会工作者、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后劲不足。
4、老年活动场所太少。老年活动场所没有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社区和居民小区也没有规划老年活动场所。我县就县城城区老年人约1.5万人,除县中心广场、老年门球场和县龙泉公园等一些公共活动场所外,专门的老年活动场所太少。
三、今后打算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推动全县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加强和完善我县的社会化养老事业。
1、强化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老龄工作、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有关政策规定;制定全县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规划,确保养老工作有序开展;把老龄事业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目标,进行检查指导、考核验收,定期总结表彰老龄工作;切实解决养老机构在编制、人员、经费、设备、场地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增强社会养老意识。同时,政府要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按照老龄化进程安排财政预算,用于老年福利事业发展和服务设施建设,落实老龄事业经费,并随财力增长增加对老龄事业的投入。
2、制定落实政策,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一要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范围。深化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等纳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二要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服务。积极开展医疗救助,扩大救助范围,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对五保、“三无”等特困老人发放医疗救助卡,变“事后救助”为“事前救助”。建立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普遍开展以老年人为重点人群的医疗保健工作。三要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救助体系。逐步提高五保老人供养标准,将符合低保条件的“三无”老人、孤残老人、贫困老人全部纳入低保,对享受低保且特别困难的老年人和低保“边缘人”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四要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对老年人赡养纠纷或其它涉老案件,基层组织要及时协调解决,法院要及时受理、及时审结执行,司法行政机关要提供法律援助。五要进一步完善优待老年人办法。争取政府尽快完善《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让城乡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整合社会资源,加快养老机构建设。一要建好公办养老机构。政府要逐年增加对养老服务业的投入,重点用在一些基础性、示范性的养老机构的建设上。采取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方式,将养老服务机构承包给一些机构或个人,对未达到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补贴。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公办敬老院的资源优势,把空余床位向社会开放。二要扶持发展民办养老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国办发[2000]19号)中“保证民办养老机构在规划、建设、税费减免、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与政府办养老机构一样享受同等待遇”的要求,省、市有关精神,并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新的优惠政策,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力争“十一五”期末,在县城建一处设功能齐全、有一定档次的老年公寓,乡(镇)建设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农村养老服务机构。
4、发展社区养老,提升养老服务功能。一要建立社区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业,建立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二要完善服务设施。利用闲置资产建立社区老年文化娱乐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室、医务室、临终关怀中心等服务机构,方便老人就近活动,接受服务。三要鼓励社会参与。引导下岗失业人员、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等创办家庭护理院、养老院、托老所,探索成立为老服务公司,为居住在社区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将社区互助与提供有偿服务结合起来。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为老服务水平。一要开展专业化培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将养老护理确定为一个技术工种,加强老年护理、营养、心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逐步设立分类齐全、系统完善的养老服务业技术标准。同时,把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与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尤其是“4050”人员的再就业工程结合起来,把养老护理员纳入公益性岗位范畴,由政府购买服务,按规定缴纳两保。二要建立志愿者队伍。发展社区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鼓励大中专院校学生、机关干部、社区党员、低龄健康老人等有志于老龄事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6、增加活动场所,确保老有所乐。一要利用好现有活动场所。依托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之机,完善为老服务设施,设置老年健身器材,采取新、改、扩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建设和兴办老年活动场所。二要增设新的活动场所。将老年活动场地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建设,确保每个社区(小区)建设一处老年活动场所。三要积极开展老年活动。引导建立更多的适合老年人特点和需求的老年群众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展示老年人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老年人作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参与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
第三篇:民政局上半年总结
民政局上半年总结
XX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我局以争创“三有一好,争当时代先锋”为目标,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民政部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各项工作整体推进,民政局上半年总结。
一、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民主评议行风“回头查”活动一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局从今年1 月至6月在全系统广泛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局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坚持先进性教育和民政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认真做好每一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按照活动要求,认真抓好学习动员、分析评议和整改提高每个阶段的工作,全体党员结合自身岗位职责撰写了党性分析材料,制定了个人整改措施。为切实抓好整改,我局向社会做出了八项承诺,并坚持建立整改承诺制,重点落实各项整改措施,接受群众监督。通过整改,民政系统全体党员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加深了对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的认识,党员素质明显提高;找准了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整改,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民政工作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与群众的联系进一步密切;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民政部门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半年工作总结《民政局上半年总结》。为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制定了《市民政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等相关文件,明确规定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机制、学习教育培训机制、党员组织生活机制、协调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工作绩效考评机制、监督制约机制。我局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群众评价意见满意率为100%。二是民主评议行风“回头查”活动。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和下属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回头查”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民政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回头查”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市民政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建设“回头查”实施方案》,对各项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和安排。针对领导班子勤政廉洁、落实政风行风建设责任制的情况,依法行政、履行职责和完成目标任务的情况,政务公开、实现服务承诺的情况,改进作风、提高服务质量的情况,严格管理、加强自身建设的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组织人员走访、设立征求意见箱、热线电话等形式,广泛听取了服务对象对本部门行风建设的评价和意见,有针对性的加大整改力度,把任务、责任分解到科室,落实整改。目前,市民政系统自查自纠自评工作正在开展之中。
二、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一)稳妥推进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一是搞好调查研究,为换届选举做准备。二是积极筹备动员大会,成立工作机构。三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有关换届选举的指导性文件。我局会同市委组织部草拟了《关于印发**市XX年村党组织村委会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宣传提纲的通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做好我市社区党组织和第二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XX年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四是深入村(居)投票现场,认真抓好换届选举每个环节,确保依法依规进行。五是及时准确掌握换届选举工作动态,发现问题妥善处理。按照省的统一要求,每半个月对换届选举情况汇总 1次;建立了换届选举周报制度,各区每周汇报1次换届选举进展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报并妥善处理。六是设立投诉专线和信访接待室,专人处理群众投诉和信访问题。据统计,共接听投诉电话50多个,收到投诉信件11封,接待上访群众15人次。截止6月底,全市167个社区居委会已完成换届选举的有 166个(香洲区的永丰社区居委会尚未完成)、121个村委会已完成换届选举的有120个(斗门区的大赤坎村委会尚未完成)。目前各区正集中精力对新一届村(居)领导班子进行业务培训(香洲区已完成业务培训工作)。
第四篇:民政局机关效能总结
近年来,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密结合民政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依法行政和规范办事行为为重点,以建设一支“廉政、勤政、务实、高效”的民政干部队伍为目标,加快机关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对效能建设工作的领导,提高认识,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提高机关效能,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新世纪发展目标的需要,也是从严治政的需要。搞好机关效能建设,有利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全面贯彻落实,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综合治理的标本兼治,有利于强化民主监督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基于以上认识,为了保证我局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我局成立了以局党总支书记黄宝胜为组长、副局长徐邦丰为副组长、有关股室、下属单位和办事窗口为成员的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制定了局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方案。同时我局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机关效能建设领导目标责任制,由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局监察室具体抓落实,领导干部对分管股室和下属单位联系挂钩,使全局形成领导负责、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将效能建设和行评工作结合起来,与业务工作一同部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局里多次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动员大会,传达学习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决定》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及有关效能建设的文件和会议精神,主要领导多次在召开的会议上就我局开展效能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强调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局干部进一步统一了的思想认识,明确了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方法步骤,确保了效能建设有组织、有计划,按步骤实施。
二、强化素质教育,进一步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的基础。
多年来,我局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先导,注意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把机关效能建设与本局业务工作、发展目标、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结合起来。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局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凝聚力量,增强信心。局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一次,主要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学习,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淡泊名利,廉洁奉公,甘当人民的公仆。二是利用每周二早会学习时间,将效能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政治理论列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向谷文昌、郑培民等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深入开展了宗旨意识、党性党纪、职业道德、法制教育活动,并通过典型宣传和对“热点”问题的引导,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地向全局干部职工宣传科学理论,真正使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三是不断充实干部职工的业务知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增强做好民政工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利用一些触目惊心的反面教材,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反腐倡廉教育,警示干部职工自觉的遵纪守法,尤其是发生在我们自己本局内部的吴昌桂挪用贪污公款的案件,对全体干部职工触动很大,大家认为,只有在思想上真正地筑起拒腐防腐的牢固防线,才能做到清正廉洁。五是以推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切入点,大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不断激发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奉献民政工作的热情,增强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的自觉性,促进工作作风的根本好转,扎实了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基础。
三、明确目标任务,落实效能建设各项制度,加强单位内部管理。
机关效能建设领域十分广阔,内容极其丰富,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事关民政工作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因此,我局在机关效能建设中选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从一开始就落实到行动上。
1、加强机关考勤工作,实行机关工作人员挂牌上岗,不断强化考勤制度。我局对考勤工作确定了专人负责,并制作了工作人员去向表,做到上班有签到、请假有手续、公差明去向。局领导对考勤情况随时进行检查并通报,局办公室按月对考勤情况进行统计并公布,年终将考勤与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紧密结合,有效地控制了个别机关工作人员存在的迟到、早退现象。
2、抓好机关各项制度建设。制度规范是效能建设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为建立办事效能、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机关管理体系,从我局基本工作职能和具体业务事项出发,我们建立健全了《沙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绩效考评和岗位目标责任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错案追究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公示制等,同时还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修订、制定了有关规章制度。这样,使岗位职责划分更加合理、岗位权限更加明确具体、履行职责程序更具有可操作性,不断实现以制度管事管人。
3、开展优质服务,改进机关作风。机关各股室和下属各事业单位都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摆正位置,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想问题、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为民政对象服务的水平。局里开通局长每周五为民解难电话,公布电话号码并及时督办、反馈民政对象提出的问题。我局作为110社会联动成员单位之一,积极参与110报警联动服务,并在每周六、每周日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值班,做到“有难必帮、有求必应、快速反应、热情服务”的承诺。
4、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县政务中心开设民政办事服务窗口,婚姻登记、社团登记管理、福利企业审核等工作入驻政务服务中心,同时,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质量和效率;办事窗口直接面对群众、面向基层服务,倾听群众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使我们的服务水平不断上新水平。截止目前止,政务中心民政窗口共受理婚姻登记301对、离婚登记22例、受理补领结婚证33件;接受群众咨询服务979次,拒收红包8次,多次被评为文明窗口。
5、抓好机关投诉的工作。加强对投诉工作的领导,我局根据县效能办的要求和效能投诉中心的职能,在局监察室内设立投诉办,赋予必要的职权,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局投诉办通过接待来访、接受信函、设立投诉电话、投诉箱等方式,受理对本局机关效能建设问题的投诉,并向投诉单位和投诉人反馈投诉件办理结果。机关和各窗口单位认真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实行效能告诫的暂行规定》,目前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没有发现接待群众“四难”现象,没有接到群众效能投诉问题。
四、以政务公开为重点不断深入开展效能建设工作,努力建设民政部门新形象。
1、因地制宜,狠抓政务公开的载体建设。为保证政务公开效果,我们因地制宜地抓载体建设,以最简捷的方式让群众了解政务公开的内容,初步形成比较系统的政务公开载体建设。一是抓公示类载体建设。主要是公开栏、办事程序图、投诉箱、胸卡、桌牌等公开设施。截止2003年11月,我局机关及下属各单位,通过开展效能建设活动,共建立政务公开制度12项,建立公开栏4个,程序图10个,设立投诉箱4个,建立了政务中心民政窗口、社团登记、殡葬服务、低保管理4个办事窗口,设立投诉电话5台。二是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接受社会监督。我们把重点窗口政务公开的内容、方法及监督措施通过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向社会公开。三是开通群众意见反馈渠道。通过召开党风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征求意见会、发放政务公开测评表等形收集吸纳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救灾救济、社区建设、殡葬改革、维护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局广开门路,广泛征求社会群众的意见,开展民意调查,如2002年征集的意见建议40多条。经归纳,需解决的问题分别落实到各位局领导班子成员身上,跟踪督办,现已基本办理。四是充分发挥投诉箱和投诉电话的作用,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结合民政局长为民解难电话,认真办理群众投诉,办复率98%。五是组织群众监督评价。我们坚持做到,在办理救灾款发放、低保审批等事项时,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从村到镇到民政部门,整个申报审批工作都请群众监督,防止出现厚此薄彼和群众误解。对民政重点工作,做到事前,事中、事后都要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在全局干部职工广泛深入酝酿,征求群众意见后形成,这已成为民政政务向群众公开的必备程序。在县政府纠风办组织有关部门人员以征求意见函形式请社会各界对政府各部门政务公开工作进行评价时,民政部门的满意率居前列。六是将公开的项目面对群众。我局通过文件简报等形式,将政务公开项目、方法、公开通过办事窗口印发,让群众知道民政各项业务办理及收费项目的依据和标准。
2、加大力度,规范政务公开内容。我们紧紧围绕效能建设的有关要求,对各项规章制度及政务公开内容进行规范,并沿系统向下延伸,直到各基层行业窗口单位及各乡(镇)社会事务办。一是规范审批内容。为接受监督,方便群众,县民政局及各下属单位全部设立了投诉电话和投诉箱,公开单位领导的联系电话,局机关设立了局长为民解难电话,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二是规范财务收支公开,财务管理是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是处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公开。为提高民政工作透明度,做到政策公开、结果公开、处理公开,群众对这些事项的满意程度普遍提高。四是规范收费公开内容,全面公开收费依据、标准。
3、强化措施,保证了政务公开工作的全面落实。一是健全制度,规范运行。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我们从加强政务公开制度建设入手,努力建立政务公开的运行机制建立了与政务公开有关的岗位《责任制》、《绩效考评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贯彻执行,使政务公开工作逐步向规范运行的方向发展。二是抓好试点,典型引路。同时,通过成立督查小组,抓好督查,促进落实。三是责任追究,严肃纪律。我们对违反政务公开规定的人员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从而保证了政务公开工作质量。
4、注重实效,以政务公开为重点不断扩大效能建设的工作成果。在开展效能建设活动中,我局始终坚持以推行政务公开为重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走过场,确保效能建设工作取得实效。一是促进了行政管理过程的公正和规范。二是阻塞了干部以权谋私的渠道。一些过去群众关注的事公开办理,群众参与监督,干部不能再偏亲向友,减少了犯错误的机会。(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三是密切了民政部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政务公开使群众对民政工作由了解到理解,由知道到支持,逐步消除了隔阂,密切了感情,群众对民政部门工作的满意率不断提高。四是维护了社会稳定。通过政务公开,群众的上访量逐渐下降。
由于我局在抓机关效能建设的过程中,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完善效能制度,精心组织实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当然,我局机关效能建设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
1、单位和单位之间开展不平衡;
2、个别同志服务态度还比较生硬;
3、深入基层调研少,为基层排忧解难做得不够;
4、有关机关效能建设、政务公开的文件、资料档案有待于完善。
第五篇:民政局福利服务调研报告
一下提供一篇关于民政局福利的调研报告!
市辖52个镇、1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64万,60岁以上老年人36万多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6%,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去年以来,我们立足社区,因地制宜,以服务设施规范化建设为基础,以建立完善管理机制为保障,精心组织实施了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取得了初步成效。到目前,全市己完成并投入使用“星光计划”项目45个,投入资金6174万元,建筑面积44292平方米。
一、深入调查摸底,为实施“星光计划”做好准备
实施“星光计划”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搞好社会资源和需求调查。为此,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在环翠区着手对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和社区资源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市实施“星光计划”既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条件。从不利因素看,虽然随着社区建设和老年事业的发展,我市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但与时代发展和实施“星光计划”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四个不适应”:一是供求上不适应。到去年年底,市区共有养老机构39处、床位1385张,仅占有入住意向老年人的5%,并且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供求矛盾还会更加突出。二是服务上不适应。大多数老年服务机构都是七、八十年代建立的,无论内部设施、外部环境,还是服务质量和档次都与当今老年人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三是配置上不适应。现有老年服务设施单一功能的多、综合功能的少,低档次的多、高档次的少,不仅适应不了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要,而且重复建设,浪费了社区资源。四是管理上不适应。在内部设施配套上缺乏统一标准,在收费标准和服务管理上缺少统一规范。从有利条件看,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参与“星光计划”的积极性相当高,实施“星光计划”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矗二是现有的服务机构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通过投入资金进行有针对性地改造、强化管理,也完全有可能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服务机构,实施“星光计划”有着良好的设施基矗
在对本地实际情况有了准确把握后,为开阔眼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我们组织各市区政府分管领导、民政局负责人及环翠区三个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前往“星光计划”开展走在全国前列的河北保定实地考察,不仅使他们学到了先进经验,而且在看到差距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大大激发了他们实施好“星光计划”的热情和信心。
二、精心组织发动,稳步推进实施“星光计划”
第一批“星光计划”项目的启动,具有很强的典型示范作用,事关整个“星光计划”的成败。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精心组织、稳步推进”的原则,坚持打成功率。
首先,积极争取领导支持。从“星光计划”开始启动,我们就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赢得了领导的一致支持,并将“星光计划”作为政府行为,列入今年市政府为市民办的18件实事之中,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劝星光计划”阶段进展情况,集中解决“星光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星光计划”实施过程中,市及各市、区党委、政府分管领导还定期带领民政、各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和城建等有关职能部门,深入现场督导检查,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确保了“星光计划”的健康发展。
其次,科学制定实施规划。根据“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结合前期调查结果,在充分论证、借鉴各地经验和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我们研究制定了《市实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三年规划》,计划到2003年,各市区所有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都要建成符合标准的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在全市形成市、市(区)、街道、社区居委会四个层面,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规范、能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需求的社会化老年服务体系。环翠区政府也以今年一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实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的意见》,计划利用2002年至2004年三年时间,在城区建立区、街、居三级养老机构,健全老年服务呼叫、志愿者服务、老年康复为主要内容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完善组织领导、宣传发动、筹措融资、政策扶持等保障机制。
第三,严密组织实施。主要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宣传发动。“星光计划”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德政工程。为使这项工作更具影响力,达到让领导知道、媒体知道、群众知道的目的,我们召开了全市实施“星光计划”动员大会,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召开了实施“星光计划”新闻发布会,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第二步是搞好试点。我们在基础设施较好的环翠区进行了试点。试点过程中,从实施方案的制定到项目的规模布局,从建筑风格的设计到管理机制,进行了全方位的跟踪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多方协调、及时解决,确保了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环翠区各街道办事处把实施“星光计划”作为推动社区工作的总抓手,主要负责人亲自出面协调指导,并在资金上给予全力支持。环翠楼办事处为解决“星光计划”用房问题,毅然收回年收租金5万多元的门市房,并投资140万元,建起了多功能的“星光老年活动中心”。部分居委会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居委会成员自出资金上项目,甚至将自家的设施搬到老年活动室无偿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由于基层实施“星光计划”的热情空前高涨,环翠区已完成首批“星光计划”项目30个,远远超出了原计划的18个,“星光计划”在城区遍地开花。第三步是全面推开。环翠区试点成功后,我们马上组织其它市区及有关办事处、居委会负责人现场参观学习,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在全市形成了一个“比学赶超”的热潮,各项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三、强化规范管理,确保“星光计划”健康发展
在加强“星光计划”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本着“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拘形式、讲求实效”的原则,不断强化监督措施,完善管理机制。
(一)加强监督。各市区党委、政府都把实施“星光计划”作为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了对各街道的百分考核之中,责成民政部门定期对各街道“星光计划”项目进行检查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街道办事处、民政办公室年终百分考核的主要依据。建立年检制度。对年检达标并投入使用的“星光计划”项目,发给“星光计划”项目证书。对年检不合格的项目,按照有关协议和管理制度严肃处理,使“星光计划”项目时时处于民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之下。建立政务公开制度。将每月财务收支、政府补贴、福利资助和社会捐赠等情况向社区群众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二)强化管理。从三个方面加强了对“星光计划”项目的管理:一是明确产权归属。街道或居委会自筹资金建设的项目,其产权分别归街道或居委会所有;街道和居委会共同投资建设的项目,由街道和居委会协商确定,原则上归居委会所有;对社会力量、街道和居委会共同出资建设的项目,由三方共同协商确定,原则上也归居委会所有。二是确立灵活的管理模式。主要采取两种模式:一种是由街道、居委会成立相应的机构,直接进行管理;加一种是成立街道老年人协会,由老年人协会负责管理。三是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凡是接受福利资金资助的“星光计划”项目,都要与民政部门签订《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民政部门负责对福利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指导监督;“星光计划”项目经营管理单位负责福利金的使用及项目的管理和建设,不得将福利金挪作他用。对违反协议的,给予追回全部或两倍所投福利金的处理;对造成恶劣影响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三)规范服务。根据《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制定了《“星光计划”项目管理规范》,作为总的管理章程。同时,分别制定了详细的老年公寓管理制度和“四室一潮(老年活动室、健身室、图书室、康复室和户外活动场)服务管理制度。坚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福利性与经营性、为老年人服务与为社区居民服务“三结合”的原则,规定:凡老年活动场所,对社区内老年人一律实行无偿服务,对社区内群众以会员形式实行有偿服务;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康复机构对社区内老年人实行低偿服务,对社区内一般群众和区域外人员实行有偿服务;其他家政服务、生活照料等有关社区服务机构,对社区老年人也实行无偿、低偿服务。在保持“星光计划”项目福利性质的前提下,确保了“星光计划”项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