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县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纪实
山西省XX县农村信用社自2003年10月份铺开改革工作以来,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着为“三农”经济发展的服务宗旨,全面开展了增资扩股、清产核资、清收不良贷款等一系列活动,使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被山西省政府列为了改革试点县,率先申请到央行专项票据5485万元,到2005年末,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了7.6亿元,占到了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76%,各项贷款余额达到了5.4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92%,其中农业贷款余额达到了4.3亿元,占到全县贷款余额的98%,股本金余额达到了7578万元,实现利润709万元。
XX县农村信用社现有15个独立核算信用社,1个营业部,3个信用分社、6个储蓄所、180个信用代办站,是全县网点最多、服务最基层、辐射面最广的金融机构。近年来,多次被上级单位授予先进单位,在03、04、05年年年获得支持县域经济建设先进单位。
XX县农村信用社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管理体制不畅,直接导致产权关系不明晰、基层信用社法人“各自为政”、信贷资产质量低下、支农实力簿弱等。在2002年党中央作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以来,特别是在03年将山西省农村信用社也列入改革行列后,XX县农村信用社紧紧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大刀阔斧地开展了改革工作,特别是在当时任XX县县委书记马彦平一班人的亲临指导下,县委、县政府以前瞻性的目光指出了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瓶颈,多次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进行现场辅导,使广大民众充分认识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就是将基层信用社各为法人改成联社统一法人,建立健全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机构。通过改革,全县农村信用社社社出台了切合自身实际的内部管理制度,并做到了人手一册、熟记于心,从思想上筑牢了防火墙,彻底杜绝了案件的发生,有效激发了内部活力。
尽管在改革中农村信用社在年青理事长郝伟忠的领导下,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先后被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李伟和原山西省副省长王昕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信用社不良债务包袱依旧非常沉重,而票据兑付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就是不良贷款,理事长郝伟忠多次和县委领导协商沟通,共同想法出策,有效促进了不良贷款的“双下降”,如在企业改制时,县委、县政府在认真清理、分类排队的不良贷款的基础上,本着不悬空信用社债务的作法,将贷款进行分类处置,共帮助信用社清收回国家公职人员贷款12万元,落实煤矿贷款425万元,其中收回不良贷款417万元,利息126万元。
实现规范化管理、形象化建设是这次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点之在,在铺开改革工作中,全县农村信用社大力开展“形象设计标准化、文明用语标准化、业务操作标准化、办理业务流程化”等活动,彻底杜绝以往服务不规范、用语不文明、态度不和蔼的作法,着力塑造农村信用社的品牌形象,在05年人大常委会的评议活动中,着力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强化员工学习制度、礼仪服务,被人大授予了“人民满意单位”。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同时,还改革了增收节支的措施,重新修订完善了费用管理办法,全面实行阳光作业,有效杜绝了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现象。仅05年全县节约费用支出50余万元。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增强为“三农”服务的能力,而信贷支农又是农村信用社各项工作的核心部分,在服务三农工作中,为彻底改变以往住等客户上门的作法,积极优化信贷结构,着力向优质客户营销贷款,使支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在2005年累计向特色经济作物发放贷款3407万元,向林果业发放贷款5321万元、向特色企业发放贷款12306万元,如粟城信用社投放贷款30万元支持的“绿翠园笨鸡养殖公司”,使存栏鸡达到了万余只,年纯收入达到了10万元;再如石匣信用社投放贷款20万元支持村民郝玉平建成了占地10余亩的种植大棚,从事草莓、油桃等,年收入可达5万元左右......。在信贷服务中,全县各信用社大力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支农工作做到了“三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资金安排到位、工作服务到位,主动为农民送资金、送信息、送服务,河南信用社还开通了信贷“110”服务活动,极大地为“三农”提供了资金便利,正如粟城信用社扶持的绿林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所说的“以前贷款难上难,现在贷款根本不用愁,信用社按时就会上门为咱解困难。”通过信贷扶持,全县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农村收入节节增高,据统计,农村户均收入由2002年末的1万元增加到了1.9万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县域经济要快速发展,农业、工业都要加快发展步伐,XX县农村信用社本着科学发展观的原则,紧跟县委、县政府的步伐,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各项目标项目的实施,在找准市场切入点上求突破,支持全县20户重点企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共向企业发放贷款17421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XX县农村信用社这片广阔天地中的一叶小舟,乘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东风,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在当地县委、县政府、全县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必将驶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开创出更加成功的业绩。
第二篇:市农村信用社发展纪实
立足社区 强化管理 发展双赢
——AA市XX农村信用社发展纪实
XX,位于CC省AA市南部沿海,与厦门经济特区接壤,有CC省泉州“南大门”之称。全镇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10.3万,是闽南侨乡重镇。几年来,XX农村信用社在各级信合管理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稳健经营,加快发展为主题,牢固树立“立足社区、服务三农、富民强社”的宗旨,全力支持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走出了一条信贷支农、助农增收的新路子。
XX信用社现有职能股室3个,营业网点11个,在职员工62人。2004年各项存款余额60589万元,存款余额逐年递增,三年平均存款递增速度26.29%;各项贷款余额43452万元,三年平均贷款递增速度31.40%;2004年不良贷款余额672万元,占比1.55%;不良贷款绝对额与占比逐年“双下降”,连续三年平均到期贷款收回率99.83%; 2004年各项营业收入3257万元,完成考核利润1239万元,三年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27.81%。先后被CC省团省委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被CC省省信用合作协会授予“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中共AA市委、AA市人民政府授予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科学管理信贷 服务社区经济
近年来,该社始终坚持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争办社区银行,走出了一条立足社区经济、扶持支柱产业的新路子,对XX的地方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扶持民营企业180多家,发展种植、养殖专业户、个体工商户1500多户,评定信用村3个,信用户400多户,支持了劳光村马铃薯基地、上林村蔬菜生产基地、文斗村肉牛养殖基地、林前村花卉种植基地等区域性特色农业的发展。
一、围绕居民增收,大力支持农户、工商户发展。该社根据社区经济结构发展的新特点,本着“突出效益、积极支持、共同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贷款方式,大力扶持区域性特色农业、个体工商业发展。坚持“小额、分散、流动”的原则,在优先满足农耕生产贷款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支农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通过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重点扶持生态、高效、优质的区域性特色农业,支持劳光村马铃薯基地、上林村蔬菜生产基地、文斗村肉牛养殖基地、林前村花卉种植基地的发展。
二、支持个体工商户上规模,培育业务增长点。该社在巩固和发展农户联保、小额信贷等基础上,根据XX商品房发达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最高额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客户在核定的期限、额度内,可以随时贷、随时还,既有效地解决了个体工商户贷款难的问题,又增大了信贷资金安全系数,培育业务增长点。
三、围绕社区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XX地处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现该镇有民营企业一千多家,是XX镇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几年来,随着XX经济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整体经济结构已大体确立了以石材加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多元化产业格局。截止2004年末,该社投放在民营企业贷款余额36018万元,占全社贷款比例的82.89%,支持民营企业180多家,有力地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年发放民营企业的贷款利息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是该社主要创收来源。几年来,银企双方精诚合作,共谋发展,实现“社企双赢”的良好局面。
四、创建农村信用工程,发展社区经济。该社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通过开展信用户、信用村、诚信企业评定,实行差别授信、差别服务,褒扬守信、惩戒失信,进一步净化了社区信用环境,有效地推动社区经济的发展。截止2004年末,该社对全镇28个村1500多户农户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400多户农户被评为“信用户”,贷款回收率达100%,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几年来,该社坚持将信用村创建工作作为贯彻十六大精神、有效破解“三农”难题的一项“活力工程”来抓,在创建过程中,坚持立足社区发展实际,拓展有效市场,先后有江崎、大盈、后房3个行政村被评为“信用村”。2004年该社对100多家企业进行信用等级核定,发展诚信企业45家。
立足社区定位改善金融服务
几年来,该社始终坚持立足社区,把握市场定位,通过改善金融服务,积极融通资金渠道,壮大资金实力,为XX镇的社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强化宣传导向,争办社区银行。该社通过密切地方党群关系,与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搭建交流互动平台, 一起开展社区宣传活动,较好地融入到社区的各个领域,有力地促进存款的快速增长。一是加强宣传,宣传信用社服务宗旨、服务品种等,为开展业务创造良好环境。二是与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合作,通过举办各种体育、文化等社区性活动,贴进居民生活,增进双方交流,扩大农村信用社的影响。三是通过各类简报、报刊进行宣传报道。四是利用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化舆论工具进行广泛宣传,建设“XX农村信用社”网站,将本社的办社宗旨、服务内容、业务范围、业务办理流程等向社会进行宣传,开通客户反馈信箱,与客户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有力地推动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
二、加强银企交流,促进银企互动。几年来,该社重视发展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将银企交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议程,积极发展一些效益好、信誉高的中小型企业,与其精诚合作,共创双赢,不断壮大自身经营实力。
三、创新服务品种,完善服务功能。随着农村信用社服务功能的逐步健全,电脑联网、通存通兑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当地居民。一是抓住代收居民水电费、代征地税税款的契机,抓好代理业务的拓展,切实做好以“代”引存;二是积极做好企、事业单位职工工资代发工作,如与XX学区协调,代发小学教师工资,每月在信用社的留存余额保持在150万以上。三是实行上门服务,切实做到哪里有储源,哪里就有信用社的服务,打造农信品牌,促进各项存款的稳步增长。
四、加强网点建设,健全服务网络。一是加大营业环境的费用投入,更换各种便民措施,对部分网点进行重新装修、改建,各网点营业环境整洁明亮、高雅大方、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秩序井然,为顾客提供了更为舒适的服务环境、服务设施,树立了良好的外在形象。二是加快网点的发展步伐,2002年5月,该社的埕边、侨美、下店三个代办站升格为信用分社,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宽,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更为健全,有效促进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三是进一步延伸服务网络,抢占市份额。2004年,该社根据XX镇社区经济发展需要,在闽南第一建材市场增设“建材市场分社”,现已报经银监局批准,筹建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五、狠抓服务规范,优化服务质量。该社始终以创建“青年文明号”为契机,紧抓服务规范,积极探索优质服务的新方法、新路子,更好地为社区服务。一是通过深入开展文明优质服务竞赛活动,营造出社社争创“文明窗口”、“客户满意窗口”的良好氛围,将文明优质服务深化、优化、质化,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二是进一步落实“三项服务承诺”,加大业务办理的透明度,把各项业务办理的操作流程、手续及相关信息张贴上墙,增进了客户对业务办理的了解。三是在日常工作中持续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主动延长服务时间,推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满足不同层面客户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金融服务。
以管理为核心控管整合显成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几年来,该社严格按照“内紧外松”的原则,将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和谐管理,控管整合,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战斗力,各项业务取得跨越式发展。
一、坚持内控优先,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一是明确经营目标责任制,提高内控制度的考核含量,充分调动各网点负责人严管理、抓内控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对要害岗位实行“轮换制”,2003年初对16位同志进行岗位轮换,2004年初对6个要害岗位进行轮换等,内控制度得到较好的加强;三是完善岗位职责,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各项业务的稳健发展。四是完善授权授信机制,与各网点负责人签订《授权委托书》,明确职责权限;逐级签订责任书,奖惩明确,责任分明,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五是建立严格、明确的决策程序和办事程序,2003年制定《AA市XX农村信用社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办事程序暂行办法》,不断完善主任办公会、社务会等相关决策程序。制定《AA市XX农村信用社各职能股室岗位职责》,明确股室成员的职责范围,使得各职能股室在开展工作时能够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六是严格休假制度。制定《AA市XX农村信用社职工请销假制度》,对全社职工的请销假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提高办公效率,确保各项任务的执行到位;对各要害岗位执行强制休假制度,防止各类经济案件的发生。
二、规范信贷管理,提高资产质量。一是不断规范信贷操作程序,成立贷款审批小组、贷款管理评议小组,狠抓落实“三查”制度及审贷分离、集体审批制度,在产生不良贷款的源头上严格把关,确保资金安全;二是坚持小额、分散、流动的原则,明确 “三农”市场定位,尽量避免贷款“垒大户”,做好“小”文章,为信贷资产高质量运行奠定基础;三是力求提高抵、质押贷款占比,做到抵质押贷款优先发放,有条件的保证贷款、动产抵押贷款逐步转化为不动产抵押贷款,截止2004年末,该社不动产抵、质押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7.3%,有效地防范潜在的信贷风险;四是信贷人员约束机制,实行包发放、包收贷、包收息、包管理制度,完善约束激励机制,落实相关奖惩措施;五是积极发展优质客户,对符合利率优惠条件的企业执行贷款优惠利率,合理安排信贷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六是大力清收不良贷款及欠息,把清收不良贷款作为全年经营目标的主要内容进行考核,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充分调动职工的清非积极性。
三、加强财务管理,坚持勤俭办社。一是严格费用开支,按照《AA市农村信用社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办事程序暂行办法》,严格执行费用审批程序,加强财产管理、车辆管理和办公用品采购,控制管理成本,努力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二是落实好有关财税政策,平时主动与财税部门协调、沟通,既不少缴国家一分税收,也不使信用社蒙受不必要的损失。三是加强勤俭办社方面的思想教育,教育职工要培育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思想作风和精神境界。四是狠抓会计基础工作,真正发挥主管会计的职能和监管作用,对业务操作进行全面监控,定期开展帐务检查分析,全面提高会计出纳人员素质。
四、实行奖优罚劣,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一是通过表彰优秀先进等办法,承认员工的工作成绩,使员工富有成就感和使命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达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如2004年末通过开展“优秀单位、优秀员工”评选工作,表彰优秀单位6个,优秀员工15人,树立了先进模范的榜样,在全社范围内形成一股“评优争先、不甘落后”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推动该社各项业务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建立奖罚分明的目标激励机制,实行奖优罚劣。通过网点负责人经营目标责任制、工资挂钩考核办法,签订目标责任书,量化分解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实行目标动态管理,按期兑现奖惩,几年来对6个网点负责人进行岗位调整,对3个综合考核最后一名的分社负责人进行末位淘汰,提拔一些有实干精神、思想正派、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的青年员工进入管理队伍。
五、和谐管理,实行“三访三谈”制度。几年来,该社在人事管理上,实行 “三访三谈”制度,即:员工有病必访、员工家中出事必访、员工家中有喜必访;员工工作出问题必谈、员工思想有疙瘩必谈、员工取得成绩必谈。“三访三谈”制度让员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关心,体现了人文关怀与情感管理的高度统一,拉近了领导和员工间的距离,增强员工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凝聚力。
六、强化“三防一保”,实现安全运营。贯彻落实“三防一保”的要求,严格按照防查并举、标本兼治、重在预防的方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确实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几年来无安全事故发生。一是不断加强职工的防范意识教育,制定和完善防抢、防盗、防暴预案,并组织演练,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和防暴能力,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效结合;二是不断加强“三防一保”的检查工作,加大处罚力度,杜绝违章违规行为;三是逐年加强网点安全设施建设,杜绝安全隐患;四是逐级签订责任书,强化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职工自我保护和相互监督的能力,防止案件发生。
第三篇:学校改革发展纪实
**镇**学校改革发展纪实
“每到村边赶集或去村里走访,总会碰上好多家长,他们都高兴地朝我打招呼,‘学校变化可真大啊!孩子愿意去上学了,一大早就催着做饭呢’。”现在,乡亲们的“口碑”,令**校长百感交集。2008年12月,35岁的**就任**镇**学校校长。当时,学校生源流失严重,平房教室年久失修,微机
老化几无可用,信息技术教育无法开展……概而言之,学校面临撤并。“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为老百姓留住学校!”念兹在兹,**校长心如磐石。
改变从“现在”开始
**学校,坐落在鲁山脚下,业已经历了49年的风雨沧桑。在现代背景下,学校偏于一隅,办学条件、设施及资源优势何在?“任凭困难八方来,学校只从一路去——走信息化办学之路!”上任伊始,**校长成竹在胸,“只要想做,总能做出一点事情来,就让改变从‘现在’开始吧!”按照“硬件建设先行 → 骨干教师引领 → 学生学习应用”的办学思路,4年来,**学校“一骑绝尘”,发展轨迹历历可辨:2009年,学校建成涵盖办公室、功能室、教室的校园局域网;更新微机室用机20台;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一台办公微机;建设了校园广播系统和电子备课室;安装了校园监控。2010年,电子白板走进学校教室(上半年4个班级,下半年4个班级);更新微机室用机10台;安装了自己的高压配电室。2011年,学校实现了电子白板班级全覆盖;完成了校舍的加固改造维修任务,建设了食堂餐厅;配置了自己的服务器,创建了学校门户网站。2012年,学校教师实现人手一机;三年级“一对一”数字化课题班开课;无线网络覆盖校园;“蠡风”办公平台启用;建成了网络监控中心;家校平台投入使用。2012年以来,学校抢抓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机遇,加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与摸索,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促进教育教学科学发展,学生学习兴趣日益浓厚,学校办学水平逐步提高。
变化从“数字”开始
电子白板从“0”到“11”的突破;教师用机从“1”到“42”的更新;微机室用机从“12”到“40”的提升;一系列数字,不仅彰显了**学校硬件设施的变化,更是该校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的肇始。“过去,教学就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晚上在家琢磨着备课,第二天就按照自己想的去讲,哪里有什么教研活动呢。”在**学校业已工作26年的郑云清老师兴冲冲说,“现在,教室里有白板和多媒体设备,备课的时候把课件做好,上课打开电脑就能调用各种信息化资源。”“快马加鞭未下鞍”。整饬一新的**学校,接下来推出了“三个创新”:集体备课。学校备课系统模块的设立,使教师拥有了自己的资源库。他们通过上传教案、课件,既提高了教导处检查教案的工作效率,更让自己充当了一个“挖井人”的角色。“每次备课,我都上网查阅优秀教案和课件,然后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添加自己的思路。慢慢地,我上课面对学生有底气了,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也准确了。”谈及信息化带来的收获,青年班主任阚方力就像抓到了“彩头”一般高兴。设立“博客奖”。随着网络的发展,写博客成了“香饽饽”。一教师在教育网站上发表了教学博客后,**学校立马设立了“博客奖”:凡是一年撰写教学博客超过100篇者,奖励从优。“笔记本”进课堂。学校为每位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这样,老师们可以随时查找资料,下载教学资源,不但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还开拓了山区学生的视野。对此,李健老师自豪地说:“我们的课件集合了网络优秀的教学资源,然后采用最先进的白板上课,我们的教学条件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差。”
化成从“趣味”开始
2013年4月2日,星期二。**学校三年级信息技术实践课课堂。“我成功了,我有自己的邮箱了!”“你的密码我知道,我都看到你的邮件了,哈哈!”“哇,太神奇了!”……“三年级教室里人声鼎沸,上课纪律怎么这么乱?”刚刚在全体教师会上讲过课堂有效性的**校长,带着一丝不快推开了三年级教室的门(学校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呵,这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场面!“有的学生甚至下位跑到同学面前争论,无视我这个校长的存在。”恍然大悟的**校长毫无愠意,“我没有打扰学生的兴致,只是坐下来静静地听课。”原来,班主任郑云清老师正在教授信息技术的体验课:《申请免费的电子信箱》、《收发电子邮件》。此时,正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环节,彼此发送电子邮件,且不断有学生欣喜地报告:老师,我收到了某某发给我的邮件。**校长介绍,在这节课上,同学们你来我往,乐此不疲,展现了小孩子特有的“顽”和“淘”。“看到农村孩子在信息化课堂上所表现出的自信和快乐,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说起学生的成长和变化,**校长满面春风。如今,**学校远赴城里上学的学生已悄悄回流了。“咱家门口的学校和城里的一样好,干嘛要舍近求远呢!”说这番话的**村村民任金永,早就决定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学了。2013年5月,**学校被评为淄博市第三批数字化校园。“作为一所山区学校,在教育信息化的‘跑道’上,我们的脚下永远都是起点……”这是**校长及其老师们的共识,亦是恒定的信念。
第四篇: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总结
喜看稻菽千重浪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总结
ⅩⅩ年,是ⅩⅩ农村信用社发展史上改革力度最大、业务发展最快、成绩最辉煌的一年。全州农村信用社在州委、州政府和省联社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以改革促发展,办事处顺利挂牌,七家县工行全面实现整合,“金农网”建设工程胜利完成,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各项业务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能力和支农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办事处顺利挂牌、有效开展工作
快速筹建,顺利挂牌。在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和大理州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在银监、人行等部门的支持下,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大理办事处于ⅩⅩ年6月22日正式进入筹建,通过办事处人员的共同努力,短短3天时间,于6月24日办事处便顺利实现了挂牌。
建立工作秩序,有效开展工作。办事处成立后,根据办事处的工作职能、性质和特点,在省联社尚未明确工作任务的情况下,初步明确了综合、稽核和统计三个职能部门,并针对办事处划转人员和借用人员的特长,进行明确的分工,落实了相应的工作岗位、职责和任务。一是做好会统工作,按时按质按量收集、分析上报全州农信社统计、会计、人事、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报表资料;二是加强信贷管理,办事处及时设立了信贷评审咨询小组,按照审慎性原则,做好信贷咨询回
复和咨询上报工作,积极引导信用社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增量,逐步介入到全面介入烟草等优质行业和项目,通过努力,通过努力,洱源、弥渡、巍山、云龙、南涧县农村信用社投放烟叶收购贷款4900万元,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大理市、祥云、弥渡、剑川农村信用社对大理州四个建设项目发放社团贷款24500万元,在拓展信贷业务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三是加强稽核检查工作,组织完成了全州农信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同时完成了对洱源、大理市、祥云、弥渡、巍山、云龙、剑川、鹤庆、南涧9个县联社主要领导的离任稽核;四是宣传工作成绩斐然,办事处十分重视农村信用社对外宣传工作,以“宣传信合,推进改革;展示信合,促进发展”为宗旨,办事处和各联社分别设立外宣组织,指定外宣人员,编发简报,开展宣传报道,办事处成立以来共编发简报22期,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情况进行重点的宣传报道,并结合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宣传周”活动,与《大理日报》合办了三期宣传专板,图文并茂展示我州农信社改革与发展丰硕成果,年内全州农村信用社120多篇宣传稿件上了国家、省、州级主流媒体,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应;五是重视调研工作,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和经营中存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适时进行调查研究,7月份重点完成了《关于大理州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情况和扶持政策建议》的调研课题,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对农村信用社歧视性的政策,提出建议和意见,向省政府调研工作组进行了汇报,引起了政府和上级的高度重视;六是组织学习培训,办事处始终坚持每星期一学习制度,通过学习努力建设和打造一支学习型、业务型、知识型和政策型的管理团队,并及时组织人员参加省联社组织的贷款五级分类培训、稽核业务培训、会计业务培训以及录用新员工的学习培训等,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划转行按时开业,实现完成整合
办事处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工商银行7县支行整体划转工作,把确保划转行按时开业,平稳运行和圆满实现整合作为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切实做到了“三个及时、一个优先、三个原则”。
“三个及时”,一是及时召开会议,为确保大理州7家县工行划转农村信用社营业部ⅩⅩ年6月29日正常开业,实现平稳运行,按照工总行和云南省政府整体划转协议要求,办事处挂牌成立的当日下午,及时召开涉及划转的7家县工行行长和县联社主任会议,办事处领导在会上进行了思想动员,分析了改革形势,明确了工作任务,强调了工作纪律,统一了思想;二是及时深入划转行进行指导,会议刚结束,办事处便马不停蹄地先后赶往洱源、宾川、弥渡、巍山、云龙、永平、剑川7县实地调查了解县联社营业部开业情况,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三是在省联社的帮助下,办事处及时为7家县联社营业部准备各种存单、存折、卡等办公用品,协调通讯线路,测试网络等,确保了全州七家县联社营业部的正常开业,平稳运行。
“一个优先”,即优先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思想通,百事通”,大理办事处把做好划转行职工的思想工作作为做好整合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针对划转行职工一时的复杂思想,营业部和县联社两个机
构长期并行不利于信用社业务发展、不利于机构和人员等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实际,办事处多次深入到划转的7个县,分别召开不同层次会议,耐心细致做营业部和县联社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希望工行划转的员工要放下架子融入农村信用社,县联社职工要敞开胸怀接纳划转行的员工,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真正形成合力,经过上上下下不懈努力。整体划转的7个县工行的整合工作于ⅩⅩ年12月18日全面完成,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确保了业务稳定、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
“三个原则”。对营业部的整合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对机构整合本着符合政策、设置合理、符合业务发展,有利于增强服务功能和提升竞争力的原则,进行机构调整;二是对人员整合本着有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发挥的原则,按照大稳定、小调整思路,分别对划转行班子成员进行了考察,一次进入统一法人后县联社领导班子,部分职工充实到县联社和城区网点,个别职工根据需要安排到县城附近交通便利营业网点;三是对工资问题本着总体上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妥善解决,确保了人员思想稳定。
------------“金农网”工程顺利完成,提升信用社竞争能力 大理州农村信用社成立50年代初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革发展,已经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但由于结算滞后,长期制约着农村信用社发展“瓶颈”。大理办事处把解决结算滞后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全州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系统联网上线(“金农网”)工程作为首要工作来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财
力,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
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办事处及时成立了全州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联网上线领导小组,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领导组下设技术组、业务组、后勤保障组三个职能组职,各组职责明确,并在领导组的统一指挥下,扎实有效工作。
业务培训确保运行。办事处在省联社科技结算中心的支持下,先后举办了四期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系统联网上线培训班,培训400多人次,同时利用县联社营业部(划转工行)业务网络,由县联社分批组织人员到营业部坐柜培训,另外,在综合业务上线时,涉及划转行的7个县,由营业部抽调业务骨干到信用社业务薄弱网点进行指导,其次,办事处抽调大理市、洱源县农村信用社熟悉业务的技术骨干到祥云、南涧、鹤庆、宾川、漾濞县进行业务指导。由于组织得力,准备充分,确保了全州12县市农村信用社联网上线的平稳运行。
投入巨资夯实基础。为了确保全州12县市农村信用社能成功联网上线,在较短的时间内,全州农村信用社投入了1000多万元资金。主要用于:一是对新旧系统的移植程序进行了开发;二是对柜面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三是搭建了县到州之间2M主干线路和64KDDN备用线路网络;四是购置大量的设备,各县市农村信用社对原有不适用的设备进行了更换,分别购置了密码机、键盘、打印机、终端机等外置设备和路由器、中心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五是印制和更换农村信用社原有的所有会计凭证、支票和存折;六是抽调各县市业务人员到大理办事处进行综合业务系统联网上线大量数据的核对;七是在省联
社科技结算中心的帮助下,办事处和各县市农村信用社科技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对系统测试、数据核对、数据移植工作,派出人员到营业网点处理系统故障等;八是分别利用媒体和短信对全州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系统联网上线进行宣传。
通过办事处和辖内12县市农村信用社员工的不懈努力,短短的2个月时间,ⅩⅩ年11月9日全州12县市农村信用社成功实现联网上线,顺利开通了全省通存通兑,全国汇划实时到达,“金碧卡”神州通行。“金农网”工程,实现了几代“信合人”的梦想,彻底解决制约全州农村信用社结算业务发展的“瓶颈”,结束了信用社与商业银行“龟兔赛跑”的历史,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水平,不仅为“三农”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服务,还提升了农村信用社自身的效率和效益。
-------------改革稳步推进,取得实质性成果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按照省州政府的安排部署,成立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州长赵立雄担任组长。州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了用一年半时间,分批完成全州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和内部经营机制转换等工作。通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信用社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改革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全州已有洱源、祥云、弥渡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大理市农村合作银行已获准开业;云龙、鹤庆、巍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
社已获准筹建;剑川、南涧县农村信用社进入了筹建材料上报阶段;宾川、永平、漾濞县农村信用社基本完成了改革前期的准备工作。2006年6月,全州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将全面结束。改革促进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的转换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真正把农村信用社办成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和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成为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地方金融机构。
-----------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经营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增强了服务“三农”的功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存贷款快速增长、不良贷款实现“双降”、盈利大幅度增加的好势头。截止去年12末,全州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57.6亿元,比年初增加20.7亿元,增长56.1%,高于全州银行业存款增幅40多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42.8亿元,比年初增加11亿元,增长34.55%,高于全州银行业贷款增幅20多个百分点;其中农业贷款余额27.3亿元,占全州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的90%;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9506万元,比年初下降4.8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146万元,比上年增长1.5倍。清欠工作成效显著,收回机关事业单位和国家公职人员拖欠和为他人担保的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877笔,1042万元,占应收回数的35%。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大任务,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植于白州“三农”沃土的信合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汗水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铸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幅胜景!
第五篇:浅谈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
浅谈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
摘要: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关键部分, 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地处河北的农村信用社又有着与其他省份相区别的优势因素和不足之处。就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一些制约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因素。本文描述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了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现状;优势;需要解决问题;对策和建议
一引言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关键部分, 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地处河北的农村信用社又有着与其他省份相区别的优势因素和不足之处。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是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主管的地方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服务“三农”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宗旨,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是河北省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河北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效果明显,“支农服务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发挥,对改善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解决“三农”问题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中的特殊性,最大化的发挥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作用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二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及优势
(一)股份制改革迅速
河北省农村金融改革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主,2003年中央政府正式颁布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提出“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在这样的总体改革要求下,2004年河北省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第二批试点单位,拉开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序幕。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省级联社的建立和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2005年全省157家市、县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自愿入股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首批农村商业银行在沧州、廊坊等地组建。2011年底,河北省共有26家县级联社全面启动股份制改革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县级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截止2013年3月,河北省共有11家农村信用社改成功,其中成立农村信用社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博野、抚宁、武安,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有:井陉、宣泰、滦平、围场、大厂、宽城、清河、邢台。
(二)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有很大上升
《2010年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中显示:2009年底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情况(如表1),从中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地位非常重要。据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社提供的资料,截至2010年6月底,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共有各级机构4908个,资产总额达6524亿元。由此可见,农村信用社逐步发展成为省内从业人员最多、营业网点最多、服务区域最广的银行类金融机构。
表1 主要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情况(2009年12月31日)单位:个,人
(三)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据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数据显示:2005年-2011年,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及拨备前利润增长迅速(如表2)。截至2012年末,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资产总额达7461亿元,其中贷款余额3744亿元,负债总额达7112亿元,其中存款余额6043亿元,在全省银行类金融机构存贷款市场份额中均占20%;涉农贷款余额3136亿元,占比达84%。
表2 2005年-2011年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及拨备前利润统计表(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官方网站 http:// [4] 刘磊.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关注三农2011.205(7):101-102 [5] 齐鹏飞.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成因、现状及化解对策[J].时代金融2012,469(1):99-101.[6] 樊长坤.构建河北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领导之友2011,9:13-14.[7] 穆争社,蓝虹.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J].金融与经济2011(07):10-16 [8] 赵延仓.农村金融生态条件下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问题讨论[J].现代经济信息2012.2:401-403 [9] Jacob Yaron, Successful Rural FinanceInstitutions[J]World Bank Discussion,2005:150.[10] 张东顺.浅议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1:187 [11] Jacob Yaron,Mcdonald Benjamin.Developing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R].Finance & Development:1997:92-93 [12] 陈前鹏,江山.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J].知识经济2011(7):71-165.[13]《2005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World Bank 2007—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