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叔本华人生哲学笔记
叔本华人生哲学笔记
在社会交往中保持某种孤独的习惯,亦即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傲。另一方面,既不要拘泥于别人所说的话,也不要立刻和盘托出自己的思想。并且,不要对他人期望过高——无论是道德上还是才智上,而应强调自己与别人意见的差异,这是实行一种值得赞许的宽容的最佳途径。倘若你这么做了,你就不会与他人有过于密切的联系和交往,却又显得似乎生活在他们中间;你与他们的关系将会有一种纯粹客观的特征。这种预防措施将使你与社会保持适当的距离,并且可使你因此而避免遭受其侵污和伤害。就此而言,社会恰如一团熊熊烈火——聪明人因与之保持适当的距离而得以取暖;傻瓜则不是因靠的太近而被灼伤,就是抱怨火的灼烫而逃逸,以至于孤零零地忍受严寒的煎熬。
歌德:“欲骑须仔细备鞍,上马则勇往直前。”
黑暗使我们胆小如鼠,仿佛到处都是幽灵在游荡,这好比思想愚昧晦暗时产生的情景一样。„„夜晚,当我们思想松弛,判断力衰退时,我们的才智也会变得迟钝,容易产生混淆,无法把握事情的本质。
早晨是一天之始,万物都是那么清新而富有生机。„„在某种意义上,清晨时光就是生命的本质。„„每一个清晨都是一次初始,而后万物都要静止安息,睡眠如同一次暂时的死亡。一旦美好的希望被残酷的现实生活所迫灭,我们必然陷入绝望之中。
如果把可能发生的不幸作为反省的主题,这样我们已为自己提供了防范的措施,并且,如果灾难并未出现,更是令人喜出望外。
对于每一个思想高尚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避免被个人事务和世俗烦恼所纠缠而不能自拔,从而排斥更有价值的事物。
人性的特征从本质上来说是骚动不宁的:我们会立刻对无所事事感到厌倦。
尤其是在青年时代,我们常常容易把不遗余力而为之奋斗的目标变成虚幻的幸福憧憬——这是一种虚假的精神;因为当我们意识到这是梦时,幻景便会消失。
进行思想的劳作或论点的评判则需要时间和闲暇。
健康是构成幸福的最主要因素。
体力可以通过大量运用而得到强化;但神经则不然,神经的过度使用会导致衰竭。
不要让眼睛受强光的刺激,尤其是不要受强烈反光的刺激,不要在黑暗中看东西或者长时间观察细微精密的物体,不要让耳朵受巨大声响的震动。最重要的是不要对大脑施加压力,或使用过度,或在不适当的时间里使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休息片刻。
如果同一时刻迫使大脑既进行剧烈的体力训练又进行理智思索,或者两种活动间隔时间太短,那么,大脑肯定会受到损害。
轻微的体力劳动有益于呼吸器官,并能产生一种更纯更多的氧化物供给主动脉,再由主动脉将新鲜血液输送至大脑。
睡眠的时间越长,其熟睡的程度就越低。
一个人应当习惯于从生理功能看得他理智力量„„任何一种肉体损伤„„都会对精神产生影响。
3.了解他人
一个人在其人生旅途中随时准备做并且也能够做到以下两件事:防患于未然与豁达大度。前者使他免受损失和伤害,后者使他避开冲突与争吵。
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他自己的独特个性,诸如他的道德品格,他的理智才能,他的性情或体格;如果我们谴责他,把他说的一无是处,那么,除了使我们自己卷入一场拼死冲突外别无选择。如果你必须生活于他人之中,就必须允许每个人都拥有按其特性生存的权利,无论其结果将
是什么:你应当作出的全部努力是顺其自然地、恰如其分地利用其特性,而不希图其本性有任何改变,或随意谴责它,这便是“待人宽容如待己”这句格言的真实含义。
伟大人物像雄鹰那样总喜欢把巢孤零零地筑在高处。
在一大群才智超众的人中,有两个傻瓜,他们肯定会同病相怜,并且马上会暗自庆幸在这个团体中终于找到了知音。
你对一个人的评价仅局限于他的不足之处,你看不见他的优秀的精神素质,就像盲人看不见色彩一样。
大多数人是如此的卑鄙肮脏、如此的麻木不仁„„你将明白你自己变得和他们同样庸俗下流,否则你绝不可能与他们对话。
在于傻瓜和笨人打交道中能够显示你的聪明才智的唯一办法是不与他们交往。
我感到我敬重这样的人——当他正在等待或无所事事地坐着时,总是忍不住用碰巧拿在手中的东西,比如棍子、小刀或餐插等,敲得咯咯作响或挥舞着打拍子。他可能正在思考某个问题。
一个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人就像一个这样的人,即当他生活于其中的城镇的所有钟都不准而惟独他的表示准确的。他知道正确的时间。然而,这于他又有何用呢?因为,大家都以错误报时的钟为准,甚至那些知道惟有他的表才是正确的人也不例外。
让你熟识的每一个人经常感到没有他们你也能生活得非常好,将会使友谊更加牢不可破。„„但是,如果我们真正极为尊重一个人,那么,我们则应该把上述想法视为一种罪恶而隐藏起来。
一个真正具有能力达到完满状况的人,是绝对不会想到要大肆渲染自己的成功的,因为他满足于了解自己拥有的一切。
眼睛生来就是只见他物不见自己的,因此观察别人,非难别人,是认识自身的绝妙途径。无论你多么不情愿承认,疏远和长时期的分离总要损害友谊。那些我们无法见面的朋友——即使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虽然也时常萦怀于心中,然而,时过境迁,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牵挂将会逐渐淡漠,并且最终会变成一种抽象的概念;我们对他们的兴趣也越来越理智——甚至仅仅作为一种惯例而维持下去。
格雷西安:“若想赢得别人的好感,惟有显示自己像牧畜那样愚蠢、粗蛮。”
萨迪《蔷薇园》:“你应当明白——智者固然不愿与傻瓜为伍,而蠢人更是一百倍地厌恶与聪明人交往。”
那些俊俏的姑娘都没有同性朋友,她们甚至很难找到与之交往的同性伙伴。
温文尔雅——中国人视其为一种基本的美德。叔本华《伦理学》:对人们可悲的缺点——无论是道德上的抑或才智上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不加任何谴责,而是保持缄默,这就是温文尔雅。并且,既然这些缺点或多或少表现出一点炫耀的意味,那么,这种结果总是与双方都有益处的。
假如你希望别人接受你的判断,就应当冷静地、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将它表达出来。阿拉伯谚语:
不告诉敌人的事也别告诉朋友。
秘密受我监管,我为主人;秘密遁我而去,则我为囚徒。
缄默之树接触宁静和平之果。
三、爱与生的苦恼
1.生存意志的核心——性欲
恋爱,所以始终能成为最丰饶的闲谈题材,在于它的根底乃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性爱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世袭君主。
2.恋爱的激情
男女间若难以激起情愫,甚或互相憎恶怨恨,即使可以生育,其子女的内在体质,亦必是不健全、不调和的。
吸引异性的首要条件是健康、力和美,也就是说恋爱的本钱是青春。
5.谈谈禁欲
狭义的禁欲,就是为虐待意志而不断地寻求不愉快的事情,为折磨自己而拒绝快乐,甘愿过着赎罪的生活;也就是故意地破坏意志。
6.论女人
朱伊(法国作家):“如果没有女人,在我们生命的起点将失去扶持的力量;中年失去欢乐;老年失去安慰。”
女人最适于担任养育婴儿及教育孩童的工作,为什么呢?因为女人本身就像个小孩,既愚蠢又浅见——言以蔽之,她们的思想是介于男性成人和小孩之间。
人,不同于一般动物只生存在“现在”,人类有理性,靠着它,由检讨过去而瞻顾未来。女人比男人更具怜悯之心,因此,对于那些不幸的人,容易表现出仁爱和同情的言行。但由于现实的心理,关于正义感、诚实、正直等德行,却比男人为劣。女人理性薄弱,所以只有对现实、具体、直接的东西能在她们身上发生作用,对于与之相反的抽象的思想、坚定的决心以及那些有关过去、未来或远隔的事物,女人根本无暇去顾及,也不愿去想它。
7.生命的理念
从内在(即心理)而言,意志犹如树木的根干,智慧是它的枝丫。
若阉割掉一个人的生殖功能,就好像把他从赖以生长的种族树上砍下、弃置一旁一样,他的体力和精神必将渐次衰退。
8.素质与遗传
父亲所遗传的是属于强性、生殖原理、新生命的基础和根源方面的性质,统而言之就是意旨;母亲的遗传则属弱性、受胎原理、次要性方面的性质,亦即智慧的遗传。
莎士比亚:“卑鄙无耻的父亲就有卑鄙的儿子;一个卑贱的人,他的父亲必定也是卑贱的。” 许多经验告诉人们,凡是才慧卓绝的人,必有个理智优越的母亲。
从事科学方面的工作故需优秀的天赋才能,但不必具“绝世的天才”,主要是靠兴趣、努力、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幼年起的指导、不断研究、多方练习等等。
母子之间常有道德方面的敌对现象,而父子之间则为智慧的对立。
叔本华《论天才》:天才不但需具备非常发达而敏感的脑髓(母亲所遗传),同时亦须具有特异的心脏跳动,以赋予蓬勃的精力,亦即要有热情的意志和活泼的气质,这是从父亲所遗传的。„„所以,通常都是父母亲在精力较旺盛时所生的儿子(长子)禀赋较佳。
9.人生的空虚与烦恼
个体的生存从形式方面看,是不断地被埋葬在死亡的过去中,是一连串的死亡。
欲望又是基于困乏和需求——亦即痛苦。„„反过来说,若是欲望太容易获得满足,可怕的空虚和苦闷将立刻袭来。„„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和倦怠之间摆动;这二者就是人生的穷极要素。
一个人若有巨大的苦恼时,则对比它小的苦恼就几乎毫无察觉;反之,在没有大苦恼时,即使一丁点儿的不愉快,也会使他痛苦不堪。一种即使想象起来亦足令人不寒而栗的大不幸,一旦降临于实际生活,从发生以至克服它的期间,我们的全体气氛并未有任何改变;反之,获得长期所急切等待的幸福后,亦不会感到有何特别的愉快欣慰。
我们也不能断言:某人遭遇到偌大的不幸,恐怕会闹自杀吧!或者,这是芝麻小事,大概不致造成自杀吧。
佩脱拉克:“一千个享乐,也不值得一个苦恼。”
一切事情通常皆不完整、而令人迷惑,愉快的事情总掺杂着不愉快,享乐通常不过只占一半,满足反而形成一种妨碍,安心伴随着新的负担。
与其说人类的生存是一种赠物,莫若说是一种负债契约,负债的原因是由于生存的实际要求、恼人的愿望及无限的穷困。
乐观主义对人生的状态表示欢迎,并把幸福列为它的最高目的。„„但通常这些东西不会赋给任何人的,因此人们转而认为自己碰上霉运。„„实际上把劳动、缺乏、穷困、苦恼以及最后的死亡等等,当做人生目的,才是正当的。
10.对求生意志的肯定
动物的生命仅等于一瞬间而已,因为它们只有现在的意识,而无过去、未来或死亡的意识;我们不妨称之为“永恒的瞬间”或“永久的现在”。
11.死亡
伊壁鸠鲁:“死是与我们无关的事情。” 并加注释说:”因为我们存在时死亡不会降临,等到死神光临时,我们就又不存在了。即使丧失什么,也不算是灾祸。”
老人的蹒跚脚步,或蹲在角隅休息的身子,不过是他昔日的影子、他的幽灵而已,这里面又还有什么值得死亡去破坏的东西呢?
四、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看到这里,我有些不耐烦了,就顺手翻了下前言想获得一些总体性的认识,结果得知是被改编过的,气愤之中就把它扔到床下去了。然而前面的一些观点终究还是颇有启发,虽然我不想看最后一部分,但还是不得否认此书帮助我理清了一些生活中的基本问题。我还是又捡了回来,而且借给朱宁同学去看了。)
前言里写道“叔本华作为唯意志主义哲学的代表人„„”我对这个首次听说的主义感到很茫然,此前只晓得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不得不说我所接受的哲学教育不但是有限的,还是片面的。马哲的文星星老师在前几节课一直在介绍哲学史的一些基本情况,我想不妨试问一下,而且最后还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答复。以下是我对文老师的回答的复述:
唯意志主义哲学,即意志是万物的始基。主要观点为人生是痛苦的。人生在世,总是充满了各种欲望,而欲望却又不都是容易满足的,而这欲望的不满足即给人带来痛苦。快乐来自于欲望的满足,但仅存于一瞬间,因为人马上会生发出新的欲望,从而又陷于了为满足欲望的求索之中。正如叔本华所言,“人生的目的并不在于增加自己的快乐,而是尽可能避免可能发生的痛苦。”
第二篇:叔本华人生价值观
收稿日期: 2010-10-30 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 的性质,并且也仅仅是为主体而存在。”[1]26“那认识一 切而为任何事物所认识的,就是主体。因此,主体就是 这世界的支柱,是一切现象,一切客体一贯的经常作为 前提的条件,原来凡是存在着的,就是对于主体的存 在。”[1]28他认为,这个世界是“完全实在的”但它自始 至终永远以主体为条件,“它是随最早一只眼睛张开 而开始存在的,没有认识这一媒介,它是不能存在 的。”“没有这主体就不能是什么。”[1]63可见,叔本华从 主体出发,主张整个世界只不过是与主体发生关系的 客体,只不过是直观者的直观,只不过是表象而已。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叔本华认为探寻人和世界的 本质不能从人的理性中去寻找,而应该从人的非理性 中去寻找,所以在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之后,他进 一步从人的非理性因素中探讨表象背后的东西,即意 志,并提出“世界是我的意志”的论断。他认为意志是 人和世界的本质、是真正的“自在物”、是整个宇宙间 的真理。他说,物体世界除了表象之外,在它的最内在 的本质上,它就是我们直接在我们自身中发现为意志 的东西。客观世界是意志的客体化,万事万物都有意 志并都受其意志支配。因此,万物的本源是意志这一 定论最终成为他理解人生与世界的理论根基,且为他 的人生走向悲观主义奠定了基础。
2·意志使人走向悲观、痛苦。在意志本体论的基 础上,叔本华强调意志的本质是生存意志。它是一种 非理性的、盲目的、不可遏止的冲动,是永远不能满足 的欲求。叔本华说:“意志是没有一切目的、无一切止 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1]235所以,叔本华把意志 归结为一种欲求,而欲求就是痛苦。他说:“欲求和挣 扎是人的全部本质„„但是一切欲求的基地却是需 要、缺陷、也就是痛苦;所以,人从来就是痛苦的,由于 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1]427“一切追求挣 扎都是由于缺陷,由于对自己状况的不满而产生的,一 天得不到满足,就要痛苦一天,况且没有一次满足是持 久的,每一次满足反而只是又一新的追求的起点,追求 和挣扎没有最后的目标,所以痛苦也是无法衡量的,没 有终止的。”[1]424。“一切满足或人们一般所谓幸福, 在原有意义上和本质上都只是消极的,无论如何决不 是积极的”,幸福“永远是一个愿望的满足。因为满 足,亦即缺陷”“缺陷即痛苦”[1]25-564。因此,世界本原 是意志,意志的表现形式却是欲求,人作为意志的表象 从来都是挣扎于欲求之中。人彻头彻尾都是欲求的化 身,人就是这样带着如此多的欲求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所以人的一生在推陈出新的严苛要求之下维持自己的 生存通常都是充满忧虑的。同时,为避免来自四面八 方的各种危险,还需时时刻刻警戒着、小心翼翼迈出人 生之步,因为世界到处都是灾难、敌人和恐慌。人,从 来都是可悲的。人生就是在无止境的欲望和暂时的快 感之间不断流转。偶尔的欲望得到满足,却又发现这 种满足的快感只是暂时的,而暂时的欲望满足之后又 会带来新的欲望,引发新的痛苦。所以,叔本华说“任 何人生彻底都是在欲求和达到欲求之间消逝的”。[1]429 欲望是无穷的,痛苦也是无止境的,人生也因此而 痛苦。
(二)悲观人生的解脱———否定意志
叔本华认为,人生虽然是痛苦、悲惨和不幸的,但 人们仍然可以寻找自我解脱的方法。在他看来,解脱 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意志的暂时否定———艺术;二是意 志的绝对否定———禁欲。
1·艺术。叔本华认为真正的艺术是超越自我意 志的,无论是艺术的创造者还是欣赏者都是怀着一种 超意志的理念去看待艺术的,而艺术却又能使人享受 短暂的愉悦、获得短暂的解脱,尤其是作为诗的顶峰的 悲剧和作为艺术最高形式的音乐。悲剧的目的就是 “表现巨大的不幸”,这种不幸不是罕见的现象,而是 人类生存最无法抗拒的本质。而音乐使我们抛开了主 观的意志,从充满不幸、痛苦、悲伤的日常生活中,获得 美的愉悦、恬静的快感。艺术使人忘我、让人舍欲,正 所谓:“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 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2]172正是如 此,才能所求生命中暂时的快乐和安慰。
2·禁欲。叔本华认为艺术只能使人暂时解脱痛 苦,而禁欲却能使痛苦的人生获得彻底的解脱,因为禁 欲是对生命意志的彻底否定。叔本华认为禁欲可表现 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自愿放弃性欲。因为性欲是生命 意志最强烈的表现,性欲能使一个个生命诞生,这终究 又是延长了个体的痛苦。因此应该放弃性欲,这样才 能断绝痛苦的延续。二是甘于默认痛苦。叔本华认为 一切诱惑都是恶魔的化身,因此人们在品尝无比痛苦 之前,必须先力争毁坏意志,渐进地经过各种痛苦阶 段。在人们体验到痛苦及乃至绝望之后,能够悄然返 回自我的人,即可认清自己和世界,进而改变自己所有 的本质,超越自身和一切痛苦,进入无比崇高、平静和 幸福的境域。最后一种是死亡。叔本华认为死亡代表 着一种极乐,因为人死了,因我而存在的世界也就消失 了,意志也就泯灭了。他说“随着意志的取消,意志的 整个现象也取消了;末了,这些现象的普遍形式时间和 空间,最后的基本形式或主体和客体也都取消了。没 有意愿,没有表象,没有世界。”[1]25-564
三、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的价值向度
尽管叔本华对人生与世界的看法是悲观的,但我
们还是要用理性的、辩证的思维与态度去评价其悲观 主义人生观。
(一)科学定位“悲观主义”,探寻积极价值
1·直击现实、反思人性。对于叔本华的悲观主 义,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毕竟他这种悲观主义是基于自 己身处的时代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自私无情、贪婪狂妄 的本性,更是基于对人类普遍命运的反思。他这种人 生反思直击人类的现实处境,是对普世的实实在在的 困惑,而并不是无缘无故空洞的感伤。因此,尽管叔本 ·44·
思想表现得那么庸俗和陈腐,但在现实生活中所 浮现出的形态各异的人生困惑向世人证明,叔本华的 悲观主义并不是一无是处,而是有相当的启发意义。纵观现实社会我们会发现为名为利、争强好胜、拜金主 义、享乐主义、精神空虚等等人性的蛀虫。许多人因这 些人性蛀虫而一生烦恼痛苦不堪、欲望难以满足,处于 贫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处于空虚和无聊之 中。这些人性蛀虫从哪而来?说到底是滋生于人的无 止境的欲求。很明显,这就是人性丑恶的一面。叔本 华对人生悲观痛苦的揭示,无疑是告诫人们在物欲横 流的现实社会中不要为物所惑、为人所恨、为情所困, 而要擦亮眼睛、清洗头脑、反思人性、鼓起勇气、敢于直 面与挑战人生。
2·立足现实、关爱人生。现实是物欲横流、争名 夺利,人生是虚无痛苦、空虚无聊。叔本华的这种揭示 告诉人们:现实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寻求解脱。如上 文所述,叔本华寻求人生解脱主要是依附于艺术和禁 欲。他认为艺术是超意志的,能使人忘却所有,能使人 生得到暂时的快乐和解脱。艺术的境界是这样的: “对内忘却生活之欲,成为纯粹的认识主体;对外忘记 一切物质关系,体悟永恒之生命,物我为
一、物我相
忘”[3]129而禁欲却要求永远否定人一切无止境的不当 欲求,以达到对意志完全否定,最终达到身心的健康、心灵的安宁、人生的平静。这里隐含着这样的思想:人 应该敢于面对痛苦的人生,勇于寻求痛苦的解脱之道, 要关爱自己、关爱人生。它给我们如下启发:面对人生 中的痛苦要敢于寻求解脱、要有所为或有所不为,用智 慧战胜意志和痛苦以寻求人生的解脱。(二)理性看待“悲观主义”,避免消极价值
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的本质是生 命意志,生命意志的主要特征就是无意识、无止境、盲 目的欲求和冲动。人和世界万物的本性都是为生命而 进行挣扎和奋斗,这整个过程因受意志的主宰而凸显 得如此痛苦,所以叔本华认为一切生命的本质就是苦 恼,每个人一生的痛苦远远多于快乐。他说:“我们的 诞生就已把我们注定在死亡的掌心中了;死亡不过是 在吞噬自己的捕获品之前,逗着它玩耍一会儿罢了。在这未被吞灭之际我们就以巨大的热诚和想方设法的 努力来延长我们的寿命,愈长愈好,就好比吹肥皂泡, 尽管明知一定要破灭,然而还是要尽可能吹下去,吹大 些。”[1]426-427正是这种对于生命的无限欲求造成了人 生的痛苦。人的欲求皆出于需要,也就是出于缺乏,即 便是人的全部愿望都得到了满足,那么随之而来的又 是困乏和空虚无聊。“困乏是平民群众的日常灾难, 与此相似,空虚无聊就是上层社会的日常灾难。”[1]429 “一切满足或人们一般所谓幸福,在原有意义上和本 质上都只是消极的,无论如何决不是积极的”,幸福
“永远是一个愿望的满足。因为满足,亦即缺陷”,“缺 陷即痛苦”[1]25-564叔本华就此论断,人生是痛苦,人生 无幸福、人生无快乐。他说:“人生原来就是这么一场 悲惨的梦。”[4]155 叔本华的如上论述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我们
应该要更加科学、更加理性地看待其“人生痛苦论”。首先,叔本华认为欲望即痛苦,缺陷即痛苦。从逻辑上 说,这是不成立的,因为痛苦是因为欲望受阻而不能实 现的心理反应,而快乐是欲望实现的心理反应。因此 不能说欲望即痛苦(或快乐)。例如,我们人作为存在 物都有食欲,在此我们绝不能说食欲就是痛苦,而应该 说我们没吃着、没吃饱、没吃好才是痛苦。所以,不能 说欲望即痛苦(或快乐),至多只能说欲望是痛苦(或 快乐)的源泉。其次,叔本华认为痛苦是积极的(强), 快乐是消极的(弱)。这也值得商榷,因为痛苦与快乐 都仅仅是欲望受阻与实现的心理反应。所以,痛苦与 快乐的强弱标准便是所实现的欲望与受阻的欲望之强 弱。那么,究竟人生受阻的欲望强还是实现的欲望强 呢?答案当然是对自己实现的欲望强。因为,从根本 上说,每个人最强烈的欲望便是求生欲望。因此,每个 人只要能够生存,只要生存欲望得到了实现,那么即使 他的其他欲望都不能实现,他所得到的快乐必然强于 他所遭受的痛苦,因为毕竟他还活着,从某种意义上说 活着就是最大的快乐。最后,叔本华认为人生目标的 实现过程是追求欲望满足的过程,因此这个过程充满 的都是痛苦。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其实,追求目的 实现、欲望满足的过程,既非纯快乐,也非纯痛苦,而是 既有痛苦又有快乐的。因为:一方面,追求欲望满足过 程的方向和结局显然是快乐而非痛苦的。比方说,考 博士这个方向和考上博士这个结局显然是快乐的,如 果说这个方向和结局都是痛苦的,那考博士还有什么 意义呢!另一方面,在追求欲望满足的过程中,成功必 然多于失败,从而快乐必然多于痛苦,否则便不可能实 现目的以达到欲望的满足———这样的话,人的主观能 动性便被扼杀了,结果只能令人怀疑人存在的意义!因此,整个人生是快乐的,而非痛苦的!总之,叔本华作为西方伟大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家,其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他的唯意志主义映射 了人生是痛苦的结论,这种悲观主义人生观在当代社 会固然有很多不可取之处,诸如认为人生是虚无、是痛 苦、是无聊等等。但其唯意志悲观主义人生观却赋予 了人直面现实、看破红尘、自我反思、敢于奋争的勇气。参考文献: [1]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 书馆, 1982.[2]许文雨.人间词话讲疏[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 1983.[3]黄文前.意志及其解脱之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 社, 2005.[4]叔本华论文集[M].台北:志文出版社, 1984.责任编辑:陶晖 ·45·
第三篇:读叔本华《人生的智慧》有感
读叔本华《人生的智慧》有感
亚瑟·叔本华,德国哲学家,他被认为是唯意志论的最重要倡导者之一。唯意志论主张意志先于或高于理智。在现代哲学中,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开始不断强调意志的重要作用。叔本华也因他的悲观主义而闻名,他的悲观主义与他那个时代欧洲大多数人所持的乐观主义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他的作品起初并没有得到承认,但是在他晚年时这些作品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理查德·瓦格纳、弗里德里希·尼采,以及托马斯·曼受到叔本华思想的影响。
弗洛伊德对叔本华的评价中说的那样,“叔本华对人的潜意识和最内在心理的洞察是许多精神分析学者所不能及的”。希望透过他的作品,能找到让大多数心灵宁静和升华的捷径。
我在读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一书时对他的幸福观印象最深。叔本华把幸福观分为绝对和相对两个观点,到现在我都还没有完全认同叔本华的绝对幸福观,即幸福是虚幻的,而痛苦才是具体存在的。但也不反对,主要是找不到反对的理由。相对观是幸福的原因存在于我们的自身之内,而不是自身之外,从理论上我赞同这个观点,但现在却没办法在认同的基础上去实践,换句话说,我还对他的观点存有一丝怀疑、一丝侥幸,这种认同还没到骨子里去,我需要时间来消化和沉淀,或许待自己真正读懂他的思想后我会认同,倘若这样,那便是最好的收获。
叔本华认为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三项内容,一是人的自身即在最广泛意义上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潜在发展。二是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三是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即人们对他的看法,可分为荣誉、地位和名声。在这其中,人与人之间的第一项差别是大自然划分下来的,由此可推断,这些差别比起第二、三项的差别于造成人们的幸福抑或不幸福会产生更加根本和彻底的影响,因为后两项内容的差别纯粹出自个人自己作出的判断和决心。同时,在他看来人的内心快乐或痛苦基本上就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产物。而人自身之外的所有事物,对于人的幸福都只发挥间接的影响。每个人所生活的世界首先建立在这个人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之上。浅显的说,正如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皮囊,每个人也同样囿于自己的意识。一个人只能直接伴随他的意识而生活,外在世界对他帮助不大。
接着叔本华分别针对人的自身的东西与幸福的关系做了分析。首先是个性与幸福的关系,他借助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一书中的观点来表述,即构成现实的客体部分掌握在命运的手里,因此是可以改变的;但主体部分是我们的自身,所以,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不可改变的。
叔本华的这句:“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属于他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决定了”。这理论的虽然东西听得迷迷糊糊,不过想起来还确实是。他在说个性对幸福的影响时顺便说的这句话,让我感受挺深。他说:“人的幸福取快于我们的个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却只是考虑运气、拥有的财产,或者我们在他人心目中所呈现的样子”。想想在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值得可怜啊!前段时间网上传出的那个宁在宝马车上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的女孩和那几百万专职的彩民等等,他们的幸福基础是多么的脆弱。
下面这段精彩的言论我虽然没有完全消化,不过读完却从心里产生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除了佩服叔本华的语言天赋和对人性的深度洞察外,还是佩服。他说:“一个人的自身,亦即当这个人单独一个的时候陪伴自己的、别人对此不能予夺的内在素质,其重要性明显胜于任何他能够占有的财物和他在他人眼中呈现的样子。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独处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乐;但对于一个冥顽不灵的人,接连不断的聚会、看戏、出游消遣都无法驱走那折磨人的无聊。一个善良、温和、节制的人在困境中不失其乐,但贪婪、妒忌、卑劣的人尽管坐拥有万千财富都难以心满意足。如果一个人能够享有自己卓越的、与众不同的精神个性所带来的乐趣,那么,普通大众所追求的大部分乐趣对于他来说,都是纯属多余的,甚至是一种烦恼和累赘。苏格拉底在看到摆卖的奢侈物质品时,说道:“我不需要的东西可真不少啊”。
在表述个性不可更改而是去发挥时,叔本华引用了歌德的名段:歌德说:“在你降临世上的那一天,太阳接受了行星的问候,你随即永恒地遵循着让你出世的法则茁壮成长,你就是你,你无法摆脱你自己的师贝尔和先知。时间的力量都不能打碎那既定成的、已成活的形体。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充分发挥我们既定的个性”。因此,我们应该循着符合我们个性的方向,努力争取得到适合个性的发展,除此之外则一概避免。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与我们个性吻合的位置职业和生活方式。
健康与幸福的关系我们比较好理解,去医院走走,听听那些病人的心声或者想想自己生病时的第一意识,就知道健康对幸福来说是何等重要了。用叔本华的话说:“人的健康尤其远远地压倒了一切外在的好处,甚至一个健康的乞丐也的确比一个染病的君王幸运”。
就财富和幸福的关系上,叔本华认为:“真正称为财富的,亦即过分的丰裕盈余,对我们的幸福却帮助不大”。我也认为财富的多少与幸福的大小不成正比,有基本的财富保障我们的生活必需品这个度内的财富才与幸福的大小关系紧密。毕竟,生存是人的第一要素。接着叔本华聊到:“所以很多有钱人感觉不快乐,因为他们缺乏真正精神方面的熏陶和修养,没有见识,也因此缺乏对事物的客观兴趣而只有这些才可以使他们具备能力进行精神活动。财富除了能满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以外,对于我们的真正幸福没有多大影响。相反,为了保管好偌大的财产,我们会有许多不可避免的操劳,它们打扰了我们舒适悠闲的生活”。对于人的幸福,人的自身确实较之于人所拥有的财富更为重要,但是,常人追求财富比追求精神情趣要来劲千百倍。
关于幸福观就暂到此,总结一下,幸福来自自身之内,而非自身之外。
第四篇:读叔本华《人生的智慧》有感
以前很少看哲学书,主要是那些哲学咱看不懂。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贴近俺们的实际,前几个月看了他的几本书,有点感觉。这里简单记录一下读他的《人生的智慧》(韦启昌译)的一点感受:
1.对待健康:叔本华认为人的幸福来自于“健康的身体加上健康的心灵”。保持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人的健康远远压倒了一切外在的好处……,一个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和地位所不能替代大”。
那么看看哲学家给出的健康方法:避免一切纵欲放荡行为、烦心和剧烈的情绪动荡、长时间的精神紧张;每天至少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勤洗冷水澡;节制饮食等。看来跟门口乘凉的大叔大妈给出的建议一样啊,果不然贴近咱老百姓。
大叔的生活确实极有规律:早上7点到8点起床,洗完冷水澡后喝上一杯咖啡。然后埋头写作一直到中午,这段时间禁止任何人打扰。之后吹笛半个小时娱乐,午饭后阅读到4点,然后不管天阴下雨,铁定出门快速散步,身后跟着他的卷毛狗“小叔本华”。晚上准时去图书馆,之后去剧院或音乐会。晚上9到10点回家,躺在床上看古印度的《吠陀》几页后睡觉。当然他活了72岁,也不算很长寿。
即使哲学家们不说,我们也知道健康的重要,但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所以需要时时提醒注意健康,建议爱坛也开设“健康养生”栏目,督促大家保健。
2.对待物质财富:物质财富除了能满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外,对于我们真正的幸福没有多大影响。相反,它还会打扰我们悠闲自由的生活。
大叔说:“我们看到很多人像蚂蚁似的辛勤劳作,从早到晚盘算着如何增加他们的财富。一旦脱离了那狭窄的挣钱领域,他们就一无所知。他们的精神空白一片,对挣钱以外的一切事情毫无感知”。
3.对待别人的看法:不要太过于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否则它会导致虚荣和奢侈。我们的忧心、烦恼、操劳、愤怒和恐惧也与此相关。
“几乎所以的人毕生不息地奋斗,历经千难万险,最终的目标就是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为什么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是由于“人们头脑里面的见解和认识,绝大部分往往是黑白颠倒和虚假荒唐的,这些见解不值得我们重视”。只要抛弃对名誉的最求,我们的生活才会宁静,就像隐居的人一样,他们不用生活在别人的视线里。
4.对待生活:大叔认为生活是痛苦的而非幸福的。“快乐只不过是一场幻梦,但痛苦却是真实存在的”,他认为幸福是带有否定意义的、暂时的,而只有痛苦才是肯定的、永恒的。
“我们不要把目光盯着追求生活的快感和乐趣上,而是尽可能地注意逃避生活中数不胜数的祸害”,“这个世界所能给予我们的最好东西,不外乎就是一种没有痛苦的、宁静和可以让我们勉强活下来;我们必须限制对这个世界的期望和要求,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把握实现它们
".其实,想幸福很容易,“谁要是摆脱了过分的期待,除了自己已经拥有的以外,不再奢望更多,那么,他就能够安然无恙地生活下去。”, 要避免很不幸福额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不要要求很幸福。
那么我什么时候是幸福的呢?大叔给出的回答是 “如果微不足道的烦恼都让我们感受得到,那就意味着我们正处于安逸、舒适的状态了——在很不幸的时候,我们是不会感觉的这些小事情的”
人们都说叔本华是悲观主义者,我怎么倒觉得其理论实质带有乐观的色彩。只有你把自己放置于低的位置,一旦有些许上升,便能感觉到意想不到的快乐。相反,你的期望很高,结果多半是希望的幻灭,很少有超出预期的幸福感。
第五篇:读叔本华《人生的智慧》感
引用韦启昌在译叔本华的《论道德与自由》对叔本华的一些解读来开始我的读后感吧,对于任何高深、复杂的思想体系,要三言两语的所谓概括而又不损害其神韵,以致让读者先入为主,几乎是不可能的,读叔本华《人生的智慧》感-论幸福观。叔本华作品中的朴素的深刻,与那些骗子的复杂的肤浅成对照。连韦启昌这种有学术基础和见解的学士在专门研究叔本华的哲学时,为不损害其作者思想的神韵,都尽量采用引用叔本华优美话语,我就更不用说了。所幸我是带着自身的目的和根据我自身的素质能力来解读的,没有想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还原叔本华思想的意思。而是像弗洛伊德对叔本华的评价中说的那样,“叔本华对人的潜意识和最内在心理的洞察是许多精神分析学者所不能及的”。希望透过他的作品,能找到让我自己心灵宁静和升华的捷径,这便是我的目标。
叔本华把幸福观分为绝对和相对两个观点,到现在我都还没有完全认同叔本华的绝对幸福观,即幸福是虚幻的,而痛苦才是具体存在的。但也不反对,主要是找不到反对的理由。相对观是幸福的原因存在于我们的自身之内,而不是自身之外,从理论上我赞同这个观点,但现在却没办法在认同的基础上去实践,换句话说,我还对他的观点存有一丝怀疑、一丝侥幸,这种认同还没到骨子里去,我需要时间来消化和沉淀,或许待自己真正读懂他的思想后我会认同,倘若这样,那便是最好的收获。
叔本华认为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三项内容,一是人的自身即在最广泛意义上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潜在发展。二是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三是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即人们对他的看法,可分为荣誉、地位和名声。在这其中,人与人之间的第一项差别是大自然划分下来的,由此可推断,这些差别比起第二、三项的差别于造成人们的幸福抑或不幸福会产生更加根本和彻底的影响,因为后两项内容的差别纯粹出自个人自己作出的判断和决心。同时,在他看来人的内心快乐或痛苦基本上就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产物。而人自身之外的所有事物,对于人的幸福都只发挥间接的影响。每个人所生活的世界首先建立在这个人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之上。浅显的说,正如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皮囊,每个人也同样囿于自己的意识。一个人只能直接伴随他的意识而生活,外在世界对他帮助不大。
接着叔本华分别针对人的自身的东西与幸福的关系做了分析。首先是个性与幸福的关系,他借助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一书中的观点来表述,即构成现实的客体部分掌握在命运的手里,因此是可以改变的;但主体部分是我们的自身,所以,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不可改变的,读后感《读叔本华《人生的智慧》感-论幸福观》。
叔本华的这句:“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属于他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决定了”。这理论的虽然东西听得迷迷糊糊,不过想起来还确实是。他在说个性对幸福的影响时顺便说的这句话,让我感受挺深。他说:“人的幸福取快于我们的个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却只是考虑运气、拥有的财产,或者我们在他人心目中所呈现的样子”。想想在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值得可怜啊!前段时间网上传出的那个宁在宝马车上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的女孩和那几百万专职的彩民等等,他们的幸福基础是多么的脆弱。
下面这段精彩的言论我虽然没有完全消化,不过读完却从心里产生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除了佩服叔本华的语言天赋和对人性的深度洞察外,还是佩服。他说:“一个人的自身,亦即当这个人单独一个的时候陪伴自己的、别人对此不能予夺的内在素质,其重要性明显胜于任何他能够占有的财物和他在他人眼中呈现的样子。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独处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乐;但对于一个冥顽不灵的人,接连不断的聚会、看戏、出游消遣都无法驱走那折磨人的无聊。一个善良、温和、节制的人在困境中不失其乐,但贪婪、妒忌、卑劣的人尽管坐拥有万千财富都难以心满意足。如果一个人能够享有自己卓越的、与众不同的精神个性所带来的乐趣,那么,普通大众所追求的大部分乐趣对于他来说,都是纯属多余的,甚至是一种烦恼和累赘。苏格拉底在看到摆卖的奢侈物质品时,说道:“我不需要的东西可真不少啊”。
在表述个性不可更改而是去发挥时,叔本华引用了歌德的名段:歌德说:“在你降临世上的那一天,太阳接受了行星的问候,你随即永恒地遵循着让你出世的法则茁壮成长,你就是你,你无法摆脱你自己的师贝尔和先知。时间的力量都不能打碎那既定成的、已成活的形体。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充分发挥我们既定的个性”。因此,我们应该循着符合我们个性的方向,努力争取得到适合个性的发展,除此之外则一概避免。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与我们个性吻合的位置职业和生活方式。
健康与幸福的关系我们比较好理解,去医院走走,听听那些病人的心声或者想想自己生病时的第一意识,就知道健康对幸福来说是何等重要了。用叔本华的话说:“人的健康尤其远远地压倒了一切外在的好处,甚至一个健康的乞丐也的确比一个染病的君王幸运”。
就财富和幸福的关系上,叔本华认为:“真正称为财富的,亦即过分的丰裕盈余,对我们的幸福却帮助不大”。我也认为财富的多少与幸福的大小不成正比,有基本的财富保障我们的生活必需品这个度内的财富才与幸福的大小关系紧密。毕竟,生存是人的第一要素。接着叔本华聊到:“所以很多有钱人感觉不快乐,因为他们缺乏真正精神方面的熏陶和修养,没有见识,也因此缺乏对事物的客观兴趣而只有这些才可以使他们具备能力进行精神活动。财富除了能满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以外,对于我们的真正幸福没有多大影响。相反,为了保管好偌大的财产,我们会有许多不可避免的操劳,它们打扰了我们舒适悠闲的生活”。对于人的幸福,人的自身确实较之于人所拥有的财富更为重要,但是,常人追求财富比追求精神情趣要来劲千百倍。
关于幸福观就暂到此,总结一下,幸福来自自身之内,而非自身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