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推进情况汇报5篇

时间:2019-05-15 16:1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推进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推进情况汇报》。

第一篇: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推进情况汇报

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推进情况汇报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项目上级仅下达我县2012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投资计划。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三委厅【091号】文件转下达了项目投资计划,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1204号】文件批复了实施方案。

一、建设地点

部分村、社。

二、建设内容及规模

1、新建高产稳产粮田2000亩,新建及整治田间排灌渠系22.9千米,配套渠系建筑物430处,新建及整治蓄水池67口,新建及整治山坪塘40口,新建及改造提灌站4座,新建及整治石河堰2座,新建田间作业便道5千米,新建及修复机耕道17千米,土地平整1200亩,地力建设20000亩。

2、建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1个、监测点4个,购置仪器设备11台(套)(其中包括购置监测采样交通车1辆);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购置设施设备75台(套)。

三、投资计划

项目概算总投资1098万元,包括:

1、田间工程1000万元(工程费用92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46万元,预备费34万元)。

2、农技服务体系费用98万元,包括:①基层水利服务体系22万元(工程费用21万元、其它费用1万元),②耕地质量监测站建设76万元【工程费用72万元、其它费用1万元、预备费3万元)】。

四、项目进展情况

根据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农经(20102)230号】文件和【发改投资(2012)154号】文件规定,“路、水、土”等田间工程全部通过公开招标落实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目前,田间工程、农机通道、地力培肥、水利服务体系规划的建设内容已全部完成,县已组织了县级初验。仅耕地质量监测站还正在建设中,该监测站用地已落实,建设方案已编制完成,已报省上相关部门,待批复后实施。

第二篇: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

提示:在中央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下,今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一举扭转了下滑局面,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态势已经形成。但与此同时,专家提出,越是形势好,越是不能松劲,当前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将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市场化的思路,协调好粮食增产与粮食优质化的关系。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

设丝毫不能松劲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粮食总产量基本上呈现了“一年减两年增”3年一次的周期性波动。但是,从1997年开始,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都有了明显的负向调整:增产的时间缩短、增产幅度减小,减产的时间拉长、减产幅度变大。从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态势看,近年来,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对于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不可等闲视之。此外,下列三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我国对于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更应未雨绸缪、警钟长鸣,做好预防不测的准备。一是最近二三十年来,世界粮食产量增长趋缓、农业技术的增产效应减弱,这种现象极有可能继续下去;二是自1999年以来,各年粮食减产及粮食产不及需的情况,不仅出现在我国,同样出现在世界;三是从中长期的角度看,我国从世界市场上适度扩大粮食进口,即使不会面临进口总量的限制,也要防止面临运输可能性的制约。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应该突出重点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涉及的内容很多,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应该突出重点。就我国而言,重点应该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稳定或适度增加耕地面积,通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防止工业化、城镇化过度挤占耕地,破坏基本农田,损害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在此方面,近年来中央采取的宏观调控和治理整顿措施,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应该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

第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我国近10年来各年粮食产量与成灾面积的关系,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国粮食增产的年份,同时也是成灾面积减少的年份;减产幅度比较大的年份,同时也是成灾面积比较大的年份。粮食产量与成灾面积之间呈现了高度一致的反向变动关系。比如,2000年和2003年的粮食减产幅度分别达到9.1和5.8,这两年的成灾面积分别比上年增加764万公顷和520万公顷;2002年的粮食产量比上年增加近1,该年的成灾面积也比上年减少447万公顷。2003年,我国较上年减产粮食2600多万吨。有关专家估计,该年因灾比常年多减产1000万吨。可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对于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积极意义。

第三,强化科学技术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支撑作用。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制约,可能大于耕地面积的影响。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浪费都比较严重的国家;今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还将导致工业与农业之间、城镇与农村之间的水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在普及科学的发展观、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的同时,加大对水资源等紧缺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组装集成及其推广应用力度,提高耕地质量和基本农田的产出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抗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进一步为增强粮食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

用市场化的思路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我国粮食价格长期低迷,而粮食种植成本却在不断攀升,挫伤了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是导致近年来粮食连年减产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有三个。第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其抗灾减灾的能力,以降低农民的粮食生产成本和粮食经营风险。二是加强对种粮农民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如今年出台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业税减免等措施,对于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三,积极促进粮食的转化和加工,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来拓展粮食的市场空间,提高其增值能力。

按照市场化的思路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需要协调处理好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之间的关系。粮食主产区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际上是对粮食主销区的粮食安全做贡献。在鼓励粮食主产区稳定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要适度强化主销区在维护国家或省域粮食安全中的责任,包括投入责任;鼓励粮食主销区的地方政府及其储备粮系统,甚至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与主产区之间加强合作,在主产区建立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当然,对于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的定位、作用和相互关系,也应将市场化的思路和国际化的视角结合起来,加强中长期研究。

按照市场化的思路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要协调处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与粮食增产的关系。各年的粮食产量,不

仅受到粮食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影响,还受到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农民投入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那么,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必然导致一定时期内粮食产量的趋势性上涨。鉴于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减产,2003年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三大主要粮食品种(水稻、玉米和小麦)同时减产的格局。所以,在短期内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回升,是其必要性,但

是,促进粮食产量的稳定回升,应以尊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农民对粮食种植的选择权为条件;在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同时,对此也应从长计议,由“藏粮于仓”适度转向“藏粮于地”、“藏粮于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藏粮于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藏粮于适应农村发展新阶段要求的健全的粮食市场宏观调控体系”;将主要通过生产环节要粮食安全,同通过改善粮食物流体系和流通体系要粮食安全有机结合起来,不应苛求通过层层下指标的方式,保证每年的粮食增产。

协调处理粮食增产与粮食优质化的关系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仅是一个数量的概念,也应该包括质量的内容,即粮食优质化、专用化和多样化。协调处理增加粮食产量与粮食优质化的关系,要吸取过去的教训,防止为片面追求粮食增产而导致粮食品质下降;将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与促进粮食向优势产区的集中结合起来。要防止为片面扩大市场短缺品种的粮食生产,而盲目推动这些品种的粮食生产向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过度扩张。为此,要加大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实施力度,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逐步建立鼓励主产区稳定增加粮食生产的内在机制;在粮食主产区重点建设若干个优质专用粮食产业带和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基地。

防止为片面追求粮食增产而导致粮食品质下降,其重要途径之一是,结合加强农民培训,促进农民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推动常规农业和有机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的有效结合和良性互补,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效益。当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农业技术体系,大致有常规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技术农业三大类。常规农业技术体系广泛使用化肥、农药,它在我国的广泛应用,虽然促进了农业或粮食增产,却也导致了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的低效高耗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扩大化。目前,我国农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不及发达国家的40,化肥中氮、磷的当季回收率分别仅为30和不足20。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越来越强,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的严重超标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与在我国普遍应用的常规农业技术体系的后续影响有很大关系。有机农业和生物技术农业的技术体系,有利于克服常规农业技术体系的缺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上,也有诸多不足之处。因此,比较理想的方式是,在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和生物技术农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将常规农业和有机农业、生物技术农业有效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三者的互补效应,促进农产品优质化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持续协调推进。

第三篇:如何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如何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郭武

当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耕地资源匮乏,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及水资源缺乏。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可采取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依法保护耕地及稳住种粮面积。要坚持耕地保护目标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土地管理法》、新修改的《农业法》、新制定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建立严格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的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目标责任制度。要搞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这部分耕地的生产能力;要有效管理和利用耕地,实行严格的耕地管理制度。要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各地要对土地二轮承包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违反法律和政策的坚决予以纠正,并追究责任。要下大力稳住粮食种植面积,稳住至少1.1亿公顷的粮食种植面积,这是我国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达到预期产量的基本保证。

二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农业物资装备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粮食生产后劲。要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升粮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要依靠广大农民和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资购买农业机械。当前要加大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补贴,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农机“110”热线和农机服务队的作用。要通过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粮食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加快防洪工程和大型控制水利枢纽的工程建设。

三是加大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提高粮食的单产水平。粮食农业是一个资源消耗产业,在有限的水土资源条件下,实现粮食的持续增产,根本出路是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单产。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扩大良种补贴的范围,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与生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宣传普及工作,而是一个复杂的由潜在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取决于科技成果过硬可靠和生产发展需要,一经推广使用便可能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果,同时还决定于外部因素,特别是相应的物资配套和政策环境。四是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也是粮食生产的利益主体,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就应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确保农民的利益,提高其积极性,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五是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和对粮食生产县的扶持。保护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是国家商品粮源的重要保证,是国家粮食供求关系稳定的关键。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改变商品粮主产区对国家提供商品粮多、贡献大,但地方经济发展缓

慢的状况,实现商品粮主产区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六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离不开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的服务作用,因此还要做好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荒漠化治理工程。

(作者单位:河北省粮食局直属机械化粮油储备库)

发表于《河北经济日报》2012年10月30日08 / 8 版

第四篇:关于提高荆州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

关于提高荆州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

作者:黄孝荣文章来源:荆州市农业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抓紧实施粮食战略工程,推进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加快落实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以县为单位集中投入、整体开发,今年起组织实施。荆州是一个以水稻生产为主的粮食大市,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也是全国优质水稻优势产区。全省46个粮食生产大县荆州市占了7个。全市常年粮食总产占全国7‰、占全省16%左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从实际出发,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提高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粮食生产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一、主要成效

为推动荆州市粮食生产发展,近年来,以“荆州粮食走向全国”为目标,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粮食生产取得了明显成效,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1、粮食面积稳中有增,生产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746万亩,比“十五”期间最低的2003年增加132万亩,增21.5%。

2、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近六年来,国家投入近40亿元资金对我市的大江、大河、水库进行了整治,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全市农田抗灾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有效灌溉面积和排涝面积达64%,粮食产区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由原来的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

3、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国家通过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等综合措施,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4、实用技术大面积推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一是近几年来全市共选育、引进、示范、推广粮食作物新品种30多个,到2007年,以两优287、丰两优香1号、Q优6号、两优培

九、中9优288、金优928等为主的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发展到460万亩(其中国标二级以上300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85%以上。二是水稻轻简栽培达到310万亩,其中,早、中稻直播100万亩,早、中、晚稻旱育抛秧140万亩,早、中、晚稻免耕栽培10万亩,机械插秧60万亩。三是稻田高效种养模式面积达到200万亩。其中,虾稻连作90万亩,鸭稻共生50万亩,稻田养鱼10万亩,油瓜稻、麦瓜稻、油豆稻等50万亩。四是测土配方施肥应用面积达到600万亩,其中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360万亩以上,占水稻面积的65%。五是全市机动喷雾器社会保有量超过10万台,水稻植保机防面积达到1500万亩次,达70%以上。六是今年全市共建成并通过“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优质稻生产基地90万亩,累计达到400万亩,占稻田总面积的75%。全市有40个稻谷加工产品通过ISO、HACCP国家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80个优质稻米产品获得“三品”标志。七是水稻机耕面积达到80%,机整面积达到80%,机插面积达到10%,机收面积达到90%。

5、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粮食经营方式发生较大转变。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湖北福娃集团、湖北洪湖浪集团和湖北汉科生物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三大粮食加工转化工业园区,打造了一批市场知名的粮食品牌,其中福娃牌大米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二、存在问题

1、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据统计,2003年末全市耕地面积比1995年减40.6万亩,平均每年以4-5万亩递减。近两年,随着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耕地面积虽有所增加,但从长期来看,土地刚性减少的趋势仍未改变。

2、农业生产设施老化。主要是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涵闸、泵站等排灌设施不配套,大多数中小沟渠淤塞严重,部分农田沟渠不通。目前全市沿江、沿湖和骨干排灌渠道的病险涵闸达五分之二,排涝泵站及机电设施老损率达70%,26处大中型灌区的骨干建筑物坏损率近40%。

3、种粮比较效益较低。初步匡算,近几年水稻平均亩产550公斤,市场收购价每公斤1.6元,一亩水稻毛收入880元,扣除种子、农药、化肥等开支280元,纯收入只有600元;棉花籽棉平均亩产250公斤,市场收购价每公斤5.6元,一亩棉花毛收入1400元,扣除种子、农药、化肥等开支400元,纯收入1000元;水产品每亩纯收入1400元以上;蔬菜每亩纯收入1500元以上。2008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较大幅度上涨,增加了粮食生产成本,减少了种粮收益。

4、品种品质结构不合理。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发展不够,全市常年需要饲料粮10亿斤以上,但目前本地玉米、大麦等饲料作物生产总量不足3亿斤,远远不能满足本地饲料工业的需要。品质结构不合理,尽管全市稻谷品质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但国标一级以上的高档优质稻仅占10%左右,绝大多数仍为普通优质稻,同时不同品级粮食的混种混插,导致粮食品种异化、纯度下降、品质提前退化。

5、技术推广难度增大。一是种粮比较效益低,粮农增加投入、精管细管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农村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增多,在家种田劳动者科技素质下降;三是基层农技推广力量不足,科技到户率不高;四是对单项新技术进行组装整合不够,缺乏从种到收的一整套复合技术。

6、稻米加工多而不强。目前,全市现有粮食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实际加工量只占加工能力的50%左右。这些加工企业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只有29家,数以千计的加工主体是遍布城乡的组合米机和黄谷米机,由于加工设备简陋,加工档次低,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产品缺乏竞争力。同时,在精深加工方面,还存在食用粮加工多、以粮食为原料的系列食品开发少,主产品加工多、副产品加工少的现象,精深加工潜力远远没有挖掘出来。

三、基本思路

提高荆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思路是:认真贯彻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综合效益和增加粮农收入为目的,以水稻生产为主体,以产业发展为重点,扩大种植面积(主要是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再生稻、实行旱改水),优化品种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壮大产业增加效益,努力实现品种优质化、种植规模化、操作轻简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到2020年力争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90万亩,总产达到100亿斤,比2007年增产30亿斤左右。主要增产途径是:一是发展超级稻面积200万亩。二是调减棉花扩大粮食。三是扩大早晚稻连作面积。四是发展中稻再生稻60万亩。五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六是实行以薯代麦。

四、对策措施

1、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的新“圈地运动”。将基本农田保护落实到农户和田块,不准擅自改变其用途。引导农民科学调整结构,向水面、林地进军,切实解决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争地的问题。强化土地专项资金征收管理,严格执行耕地“占一补一”制度,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2、改善粮食生产基础条件。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科学规划,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3、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一是优化粮食区域布局。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配置资源,实行科学化布局、区域化生产。二是优化品种结构。适应市场变化,不断调整粮食品种布局,逐步建立起“三粮”分离、比例合理的良性结构。三是优化品质结构。按照普及三级稻、发展二级稻、主攻一级稻的要求,突破性发展优质稻生产。进一步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不断提高稻米品质,着力打造“荆州米”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4、推广普及实用技术。深入实施种子工程。以中国名牌“荆楚牌”水稻种子为重点,积极培育、引进、示范、推广一批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特别是要加大超级水稻品种的选育和配套技术研发力度。认真组织实施“沃土工程”。加强地力监测,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秸杆还田技术,不断改良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切实加强植保工程建设。加强病虫害测报、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大力推广机械植保技术,实行机械防治、统一防治。大力推广轻型简化栽培技术。主要是水稻机械直播、旱育(抛)秧、免耕栽培、机耕机整机插机收等技术。大力发展优化模式。重点推广鸭稻共生、虾稻连作等种养优化模式。大力开展标准化生产。制定全程保优技术操作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

5、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切实抓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农民,努力提高实用技术到田入户率。

6、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一要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二要强力推进深加工发展;三要加快粮食产业链条的整合和配套;四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以福娃大米荣获“中国名牌”为契机,加大品牌资源的整合力度,形成具有荆楚特色的粮食品牌;五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开展订单生产,使龙头企业和农民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

7、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根据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突出水稻特色,搞好区域布局,建设一批优质水稻生产板块和专业生产乡(镇)村。

8、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建立长效扶持粮食生产的激励机制;二是提高种粮的补贴额度;三是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四是加大对种子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等项目的投入力度。(作者系荆州市农业局副局长)

第五篇: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分析与建议

一、制约粮食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我们这个区域粮食生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地域、技术、劳动力等诸多因素影响,加快粮食生产发展步伐任重道远。

1、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严重不足。农村青壮劳动力逐渐向大中城市转移,常年在家务农种粮的劳力主体成为老人和妇女。种植技术的欠缺,新品种、新模式的增产技术运用难度日益加大,给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带来了潜在的隐患。

2、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农资价格上涨导致种粮比较效益不高。受市场和自然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农资价格不断攀升,粮食生产的效益仍然不高,且有下降趋势。据今年3月中旬对我镇农资价格调查,小麦种子价格平均上涨15%,化肥上涨20%,柴油、电费。上述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3、粮食单产水平提高不快。虽然粮食单产年年稳中有升,打破纪录,但增幅甚微,农民收入水平不高。14、部分农田基础设施年久老化导致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仍是粮食生产的最大障碍。

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议

笔者认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切实保护耕地资源,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2、积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高旱涝保收能力和高产稳产良田比重。

3、充分利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广泛运用机耕、机播、机收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4、加强基层农技体系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更好地开展农业技术服务,为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5、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增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办法,促进土地合理流转。不断扩大粮食生产规模经营,发展一大批粮食生产专业户和专业化合作组织。

6、努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条。以粮食加工企业为依托,把粮食生产、转化、加工、流通各个环节紧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提高粮食附加值,增强粮食产业的竞争能力。

7、积极创新政策扶持。国家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政策的落实,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是由于是按计税面积和承包土地面积分配,特别是在土地流转的情况下,种粮补贴资金未能真正到达种粮者手中,因此要积极创新直补方式。使一系列种粮补贴政策逐步向合作社倾斜,提高种粮合作社的补助标准,鼓励规模经营,鼓励粮食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粮食生产,鼓励粮食加工企业从事粮食深加工,延长粮食产业链条。

下载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推进情况汇报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推进情况汇报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了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这对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全面、协调、......

    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了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这对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全面、协调、......

    加强粮食生产能力的调研思考[优秀范文五篇]

    粮食、能源和水被称为人类生存三大基本物资,也被当今世界各国称为三大战略物资。如果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粮食就是基础的基础。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1974年第一次......

    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了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这对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全面、协调、......

    河南省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农村水利处 时间:2010-12-30 浏览 1915 人次 河南省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项目建设......

    粮食先进县汇报材料

    **县粮食生产先进县材料**县总面积约8848平方公里,全县辖5乡4镇,170个村委会,共有农业人口8万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该县共有可耕地面积63万亩,实际耕地42万亩,年径流量3.5亿......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汇报材料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汇报材料 ----中国共产党******总支委员会 各位领导: *******厂是一家综合性的企业集团,主要产品以“玉门关”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兼营建筑、运输、矿业开......

    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汇报

    凤栖街道二O一一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今年以来,我们街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纪委的精心指导下,我们按照市、县纪委提出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