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珠海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时间:2019-05-15 16:0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完善珠海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完善珠海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第一篇:关于完善珠海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关于完善我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珠府案[2010)32号

市人大常委会:

现将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关于完善我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议案的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和建设的情况

为全面提速城镇污水处理百分百达标、河涌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的建设,保证我市“十二五”期间实现治污侏洁持续性达标,市政府加强领导,成立了由霍荣荫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市区两级治污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市、区两级“涉水治污”设施的投资建设、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市政府研究并批准了《珠海市2010—2012年各区治污工作任务表》,作为对各区治污工作目标、年度计划进行全面考核的指标。市治污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区及水务集团研究制订《西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推进计划表》,排出重点工程的节点,明确各个节点的完成目标、时间、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截至2010年9月底,我市已建成投运污水处理厂8座,设计日处理总规模达46.8万吨.其中:

东部中心城区5座。吉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4.8万吨、香洲污水处理厂日处理8万吨、拱北污水处理厂日处理13.5万吨、南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5万吨、北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5万吨。

西部地区3座。斗门井岸污水处理厂日处理2.5万吨、高栏港南水污水处理厂日处理5万吨、三灶污水处理厂日处理3万吨。

目前已完成调试的污水处理厂2座,将在年底前投运。其中,平沙水质净化厂日处理3万吨、新青水质净化厂日处理3.5万吨。

预计至年底,全市投运污水处理厂10座,实现日处理能力 53.3万吨,建成污水管网总长580公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80%。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东部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情况。

1.拱北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改扩建工程。工程设计规模为每天5.5万吨,于2008年8月动工,2009年7月完工,共完成投资 9191万元。

2.前山、拱北污水管网工程。一期工程包括拱北A、B标段和前山标段,项目批复概算投资8725万元。其中:拱北A标段建设水湾头、粤海东路2座污水泵站和粤华路等5条道路污水管;前山标段、拱北B标段实施白石冲、桂花路、翠屏路排洪渠和拱北情侣路沿岸截污,配套湾六路转输管,扩建岱山路污水

泵站,截止2009年12月底已全部完成三个标段并通水。二期工程主要对上冲污水泵站、梅界区域排水规划控制范围的污水次干管、支管配套街坊井接驳;对具备实施条件的排洪渠进行截污改造。二期工程总投资10573万元,现正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3.南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东线、西线污水主干管共23公里,以及8座污水提升泵站,总投资1.18亿元,已于2009年1月完工验收。

4.北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工程总投资1.17亿元,建设污水主干管10公里和污水提升泵站3座。具备施工条件的路段已全部完工,累计完成投资7528万元。剩余路段待建管网按该项目工程规模调整方案批复后再行建设。

5.城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消毒工艺改造工程。该项目累计投资总额945万元,其中香洲厂一、二期和拱北厂三期除磷脱氮工艺均完工通过环保达标验收。吉大厂消毒工艺已完成,除磷脱氮改造工程总投资约为650万元,现已完成施工图及概算编制,拟上报审批。

6.污水厂污泥集中处置工程。市政府已授权伟力高生物科技公司投资建设运营,合同规模为每天100至150吨,总投资4095万元。工程现已进入环保验收阶段,目前已达到每天处理污泥130吨,待生产运行稳定后,逐步增加污泥的运送量到该厂处置。

7.情侣路沿线排水口整治改造工程。包括情侣路污水系统及沿线排污口整治、侨苑污水泵站及配套管线、湾仔沙泵站及配套管线、吉大路和景山路污水管网改造、海滨北路雨水渠修复整治。工程概算投资约3985万元。于2010年7月8日动工,计划2011年6月完工。

(二)西部地区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情况。

1.金湾区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情况。

(1)三灶水质净化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三灶水质净化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每天3万吨,概算为9461万元。于2008年12月施工,2009年11月全部完工,2010年6月21日通过环保验收。配套管网工程包括新建污水收集管道20公里、泵站2座,清淤及修复旧管20公里,概算为8953万元。项目分三个标段,累计完成投资4028万元,总体工程完成45%。

(2)红旗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工程。现已完成初步设计编制,概算已报市发改局审批。

2.斗门区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情况。

(1)新青水质净化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新青水质净化厂一期设计规模为每天

3.5万吨,概算为11176万元。于2009年4月底施工,截至2010年9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0952万元,总体工程完成98%。配套管网工程包括新建污水收集管道12公里,总投资6619万元,截至2010年9月底累计完成投资6288万元,总体工程完成95%。

(2)白蕉水质净化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该厂一期设计规模为每天4万吨,总投资10048万元,目前处于前期阶段。项目于今年9月27日完成施工招标,中标价为6274万元。配套管网工程包括新建污水收集管道40公里、新建污水泵站2座,总投资1.8亿元,工程于10月8日上网施工招标,预计10月29日开标。

(3)富山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该厂一期设计规模为每天4万吨,概算为11779万元,现正对施工图初稿进行内部审查。配套管网工程计划投资4.2亿元,目前正进行初步设计编制工作。

3.高栏港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情况。

(1)南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该厂一期设计规模为每天5万吨,概算为11767万元。于2008年4月动工,2009年7月完工调试,10月29日竣工验收。进水管工程完成投资694万元,总体工程完成60%;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新建污水收集管道 13.7公里,目前总体工程完成99%,现已完成闭水试验;南水镇污水管道提升泵站工程总投资3600万元,总体工程完成99%。

(2)平沙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该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每天3万吨,概算为7078万元。于2009年10月施工,现已完成清水调试,等污水进场后可进行污水调试,总体工程完成 98%。该厂进出厂管工程总投资650万元,现正进行进厂管与原平沙镇施工完成的污水管网接口施工,总体工程完成95%。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1.项目建设用地问题。由于西部地区多项污水处理项目规划建设用地属于农用地,相关征地办理手续较为繁琐,耗时较长,加上征地拆迁、青苗补偿难度大,有少数村民社会意识薄弱,阻挠施工队进场,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为此,市政府霍荣荫常务副市长牵头协调,决定由国土部门先办理相关临时用地手续,在年底前完成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的报批手续,以保证厂网项目能够按时动工建设。同时,要求斗门区政府配合,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保证工程按期推进。

2.项目前期工作审批程序进展缓慢。富山水质净化厂管网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至今仍未通过斗门区政府审批。市政府要求斗门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快协调,加快前期有关手续的办理工作,保证工程按时开工。

3.项目融资问题。为解决污水处理项目特许经营谈判在付费标准、进水水质、保底水量等方面存在的争议,市治污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本市、区污水处理的实际,制订了《西区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合同付费标准意见》并专题上报市政府审定,积极推进特许经营谈判和合同签署工作。

二、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和建设的情况

我市现有7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即市垃圾发电厂、西坑尾垃圾填埋场、斗门黄杨山垃圾填埋场、桂山岛垃圾填埋场、外伶仃岛垃圾填埋场、东澳岛垃圾填埋场、大万岛垃圾填埋场。2009年共处理生活垃圾78.37万吨。其中,西坑尾填埋场处理34.08万吨,垃圾发电厂处理18.09万吨,黄杨山填埋场处理17.52万

吨,四个海岛垃圾填埋场处理1.82万吨,其余通过分选回收6.86万吨。目前,我市只有垃圾发电厂和西坑尾垃圾填埋场基本符合国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要求,斗门黄杨山垃圾填埋场和四个海岛垃圾填埋场为简易填埋,不符合国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标准。因此,2009年我市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6.18%,基本满足国家环保模范城复检要求。为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百分百的目标,我市今年投入2亿元,明年计划投入6亿元,重点推进垃圾发电厂设备大修及技改项目、茶冷迳垃圾处置场建设等9项改造建设工作,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项目规划和建设情况。

1.垃圾发电厂设备大修及技术改造项目。2000年7月,市垃圾发电厂建成投产,每天处理生活垃圾600吨。根据2002年1月开始实施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市垃圾发电厂的环保设施需进行锅炉炉膛和烟气达标改造以及飞灰固化改造,工程总投资为5886万元,于2009年11月开工建设,2010年9月底基本完工?进入试运营。

2.西坑尾垃圾填埋场续建工程。该场B区续建工程(含洗车台、计量站等),填埋库容116万立方米,投资3112万元,于2009年11月开工建设,计划2010年11月底完成。

3.西坑尾垃圾填埋场渗漏液处理工程。该工程处理规模为每天1000立方米。首期规模为每天340立方米,投资3500万元,于2009年7月开工建设,计划2010年11月底完成。

4.沥溪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该工程封场面积10.74万平方米,一期工程总投资1130万元。包括封场覆盖系统、填埋气体导排系统、地表水导排系统、封场绿化、环境监测等工程,于2009年11月开工建设,现已完工。

5.沥溪垃圾填埋场渗漏液处理改造工程。该项目于2008年1月单独立项,总投资300万元。包括改建调节池、处理车间、供电系统、道路及绿化等。2008年4月,国家公布了修订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提高了水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原立项方案需要调整,现进行调整方案的报批工作。

6.斗门黄杨山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该填埋场为过渡时期简易填埋场,每日收纳斗门区生活垃圾500吨,待茶冷迳垃圾填埋场建成启用后,由斗门区政府开展封场工作。

7.万山区垃圾处理设施项目。目前,我市海岛垃圾均采取简单填埋的方式处理。为保护海洋环境,市政府计划参照香港离岛的做法,在万山、桂山、东澳和外伶仃岛建设4座垃圾压缩中转站,对海岛垃圾进行压缩、打包,并购置一艘运输船,将垃圾运输上岸,送西坑尾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发电厂进行处理。项目投资 2600万元。现四个海岛垃圾压缩中转站的建设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由于涉及方案调整,正在进行方案调整的论证工作。待垃圾处理设施建成后,即结束四个海岛的垃圾简易填埋,并开展封场工作。

8.西部固废无害化处理中心(原茶冷迳垃圾处置场项目)。该中心位于斗门镇八甲村茶冷迳山沟,项目总投资48857万元,包括垃圾焚烧、填埋、利用余热发电和市政配套等项目,焚烧规模为每天1200吨,填埋规模为每天1000吨。2009年6月,市政府明确水务集团为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等工作。目前,正在加紧推进项目审批,首期应急填埋工程将于今年12月底前投入运营。

9.医疗垃圾焚烧厂项目。该项目位于斗门镇八甲村茶冷迳山沟,分两期进行,共建设2条生产处理线,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 10吨,项目投资3000万元。首期工程计划于2011年年中投入使用,处理能力为每天5吨。目前正在加紧审批。

(二)存在问题。

1.西部固废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的环评、征地工作受阻,尤其是环评公众参与方面的工作。当地村民特别是在影响范围内的汉坑村村民不同意该项目选址斗门镇八甲村茶冷迳,致使该项工作进展缓慢。

2.万山区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和沥溪垃圾填埋场渗漏液处理改造工程,由于涉及方案调整,正在进行方案调整的论证和设计工作。

3.医疗垃圾焚烧厂项目与西部固废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相同,由于环评、征地工作受阻,难以在今年建成。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市政府要求相关部门要积极沟通、密切配合、特事特办,争取西部固废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首期应急填埋工程于今年12月底之前投入运营,保障万山区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和沥溪垃圾填埋场渗漏液处理改造工程建设尽早开工建设,力促医疗垃圾焚烧厂项目首期工程于2011年年中投入使用。

2.完善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启动西坑尾垃圾填埋场粪便处理项目,每天处理能力150吨,投资估算1680万元。计划建设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每天处理能力100吨,投资估算7300万元。

3.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目标,市政府已经批准《珠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实施方案》,争取用10年的时间,到2020年,实现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建设更加优美的城市环境。

珠海市人民政府

二○一○十一月三日

第二篇: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日期:2007-11-26

为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关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各项指标,加快环卫设施建设,依据《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固体废弃物处理规划》,特编制我市“十一五”时期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十五”期间,我市不断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9座垃圾处理设施,新增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3000多吨,处理率比“九五”末期提高了近40个百分点,全市80%的垃圾在正规垃圾处理场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一)生活垃圾产生量。

2005年北京市生活垃圾日产生量约14710吨(537万吨/年),2004~2005年餐厨垃圾日产生量约为1214吨(44万吨/年)。其中:

— 城区日产生活垃圾10490吨(383万吨/年),餐厨垃圾976吨(36万吨/年);

— 郊区县日产生活垃圾4220吨(154万吨/年),餐厨垃圾238吨(8.7万吨/年)。

(二)垃圾处理现状。

1.收集运输设施。

北京市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工作由专业环卫作业队伍完成。农村实现密闭化管理地区,一般采取村收、镇运、区处理的管理模式,有部分地区以村为单位组织收集和运输。为减少运输车次、提高运输效率,北京市配套建设了6座大型垃圾转运站,转运能力5860吨/日。

2.垃圾处理设施。

我市现有生活垃圾设施17座,日总处理能力10350吨,其中堆肥800吨/日(占总处理能力的8%),焚烧220吨/日(占总处理能力的2%),填埋9330吨/日(占总处理能力的90%)。

2005年北京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1.2%,其中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1%,郊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46.6%。

3.粪便处理设施。

2005年,北京市城区及新城日均清运粪便4700吨,其中城区4080吨,郊区新城620吨。建成投产粪便消纳站13座,为城区服务的9座,郊区4座,总处理能力5200吨/日。城区粪便集中处理率95%,郊区粪便集中处理率50%。

4.餐厨垃圾处理厂。

我市已批准建设两座餐厨垃圾处理厂,为合理利用资源,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与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相结合,既可以提高生活垃圾的有机物含量,又可以共用部分设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两座餐厨垃圾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400吨。

5.建筑渣土处理设施。

北京市建筑渣土具有专门管理机构,实行渣土消纳许可证和渣土砂石运输车辆许可证核准制度,2005年渣土产生 量约5000万吨(含开槽土),登记消纳量为3500万吨,建筑渣土处理方式主要是在指定地点填坑消纳(全市共有21个消纳点)。

6.融雪剂搅拌站。

目前,北京市城区有融雪剂搅拌站5座,储剂能力为5000吨,4小时内融雪剂最大供应能力为8500吨,可解决1100万平方米道路的融雪剂液覆盖,只能满足城区车行道(4730万平方米)实际作业需要的22.9%,不能满足我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

二、垃圾产量预测和存在问题

(一)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

人口数量、居民炊事用能结构、冬季取暖形式等是影响生活垃圾产生量和理化特性的关键因素。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按照常住人口1650万并综合居民生活水平、居住条件、燃料结构变化情况预测,2010年我市生活垃圾日产生量16620吨(607万吨/年)。

— 城区生活垃圾日产生量8930吨(326万吨/年);

— 郊区县生活垃圾日产生量7690吨(281万吨/年)。

如果按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800万计,生活垃圾日生量将达到18215吨(665万吨/年)。

— 城区生活垃圾日产生量9820吨(358万吨/年);

— 郊区县生活垃圾日产生量8395吨(306万吨/年)。

(二)存在问题。

1.处理设施能力不足。

随着我市人口的不断增长,2010年全市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将达到16000—18000吨,而目前设施日处理能力是10350万吨,随着8座垃圾处理场的陆续关闭,处理能力缺口将进一步加大。此外,由于历史上缺少规范化处理设施而形成的大型垃圾堆仍在污染环境和地下水,进一步增加了设施需求。

2.设施分布不合理。

目前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10350吨/日,郊区县服务能力不足2550吨,现有设施中80%以上处理的是城八区的垃圾,过去农村地区垃圾处理主要以简易填埋为主,未达到无害化要求,随着农村垃圾纳入城市化管理,要求尽快增加设施处理能力和调整垃圾处理设施的整体布局。

3.处理技术单一,资源化、减量化水平低。

我市垃圾处理90%是靠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处理量仅占10%,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减量化、资源化水平低。直接填埋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水分的原生垃圾,作业难度大、填埋场安全隐患多,同时填埋产生的渗沥液、沼气处理水平低,严重污染周边环境。

4.设施建设用地日益紧张、选址困难。

随着北京市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功能的增加,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同时用地制度不断完善和生态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增加了设施建设用地选址的难度。如果不改变传统的以卫生填埋为主的垃圾处理模式,不仅浪费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将面临着垃圾处理设施离城越来越远、运输和处理成本不断增加,填埋场无处建设等问题。

5.政策保障机制不健全。

一是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不健全,收费标准不统一,征收率较差,垃圾处理资金缺口大,不足以补偿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成本及企业的合理盈利,不利于形成社会资金参与垃圾处理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二是由于此类项目建设用地选址困难,城四区垃圾处理设施均建在其它远郊区县,这些设施对建设地点产生不同程度的环境影响,亟待建立相应的环境补偿机制。

三、总体思路及目标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协调发展的原则,科学调整垃圾处理工艺,加快生活垃圾由分散处理向集中处理转变,由以填埋为主的方式向资源综合利用方式的转变。初步建立起城乡统筹、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处置集中、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现代化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努力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23座,改扩建3座,其中:焚烧厂4座(新建),综合处理厂10座(新建),填埋场12座(新建9座,扩建3座),形成焚烧处理能力7200吨/日,堆肥处理能力8050吨/日,填埋处理能力6050吨/日。另外,“十一五”期间将陆续关闭8座垃圾处理设施。到2010年,全市共拥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32座,处理原生垃圾总能力18395吨/日,城区、郊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9%、80%。

四、主要任务

2010年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以综合处理为主,大幅度减少原生垃圾直接填埋处理量。形成多个大型垃圾综合处理中心,通过垃圾分类与焚烧、堆肥、填埋等工艺的有机结合,统筹资源,发挥各类设施的优势,提高垃圾资源化率和土地利用率。同时加快现有垃圾处理设施的改造,执行严格的污染控制标准,有效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产生二次污染。重点加快以下领域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强垃圾转运设施能力建设。

我市现有生活垃圾转运站主要服务于城八区,随着郊区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农村地区普遍采取“村收、镇运、区处理”的模式,同时为整合区县间土地资源,应加强各地区垃圾转运能力,以实现垃圾集中综合处理。拟新建、扩建7座大型垃圾转运站,日增加4860吨的转运能力,新建垃圾转运设施应设有垃圾分类功能,以提高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水平。

(二)提高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能力。

生活垃圾的处理受到分布状态和运输条件的限制,同时考虑到尽量减少生活垃圾填埋量,延长填埋场使用寿命,加大垃圾焚烧、堆肥等方式的处理量,规划2010年形成北部阿苏卫、东部高安屯、西部六里屯、南部南宫——董村几个大型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城区垃圾通过焚烧、堆肥、填埋工艺处理的比例达到4:3:3,提高城区垃圾的资源化水平;郊区县逐步形成相对集中垃圾处理设施,打破区县的限制,建设垃圾综合处理设施。到2010年前新建或改扩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26座。

(三)推动郊区粪便处理设施的建设。

为提高郊区粪便处理能力,“十一五”期间,拟新建9座粪便消纳站,新增日处理能力3400吨,主要位于延庆、怀柔、大兴等郊区,解决部分区县目前没有粪便处理设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率为零的问题。到2010年城八区、新城地区粪便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8%、85%。

(四)完善相关环卫基础设施。

我市现有融雪剂搅拌站不能满足冬季所需融雪剂的需求,拟新建11座融雪剂搅拌站,可解决3833万平方米道路的融雪剂液覆盖,占目前城区道路车行道除雪面积的81%,建成布局合理的融雪剂溶液生产供应系统,提高城市除雪作业快速处置能力。

拟建设建筑渣土综合利用设施4座,主要分布在昌平、丰台、房山及朝阳等地区,总处理规模10000吨/日(不含开槽土)。

拟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厂3座,主要分布在朝阳、海淀、大兴等地区,总处理规模1000吨/日。

(五)加快原有设施改造。

加大对现有垃圾处理设施的改造力度,改造现有垃圾填埋场的沼气收集、利用系统,渗沥液处理系统;对现有粪便消纳站逐步加装粪渣制肥装置;在有条件地区的垃圾楼,试点安装垃圾分类装置等。

五、主要措施建议

(一)提高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

一是将加大宣传教育,在小区及公共场所设置垃圾分类收集装置及分类收集运输车,继续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小区、社会单位的垃圾源头分类工作,减少进入生活垃圾收集系统的总量;二是在垃圾楼、转运站、综合处理厂等处安装垃圾分类装置,通过机械化分选等不同工艺实现垃圾收运中间环节的分类减量,提高垃圾的资源化水平;三是按照《关于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产业化发展试点方案的实施意见》,建立和完善环卫专业的回收系统与社会的物资回收系统相结合的垃圾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二)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垃圾处理的副产品附加值低,主要依靠收取垃圾处理费(由财政支付)来运营,可再生能源法出台后,提高了垃圾焚烧发电的上网电价,垃圾焚烧厂在运营中可以有部分收益,但也不能满足运营需求。因此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市政府投资为主,区县配套为辅,适当吸纳部分社会资金。

(三)加强项目前期手续工作。

目前,我市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存在征地难、相关手续办理不适应工程建设要求等问题。为保证垃圾处理设施能够及时的支持我市环境卫生工作,需加快设施征地、规划等前期工作,力争在“十一五”时期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四)加大科技攻关力度。

加大对不同垃圾处理技术的攻关力度,加快对垃圾压缩中转站降噪除臭技术、垃圾分拣处置工艺以及再生利用技术、渗滤液处理、沼气利用、垃圾堆肥、焚烧发电等技术及垃圾收集处理信息网络技术等的研发,为我市垃圾处理提供先进、适用的垃圾处理技术支撑。

(五)改革完善环卫设施运营管理体制。

根据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和增量改革、存量试点的原则,逐步完善环卫作业市场。推进区县环卫作业队伍的企业化转制。环卫设施建设坚持政府投资为主,继续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新建项目试点实行特许经营,通过招标确定投资建设和运营者;对现有垃圾处理设施运营进行改革试点。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吸纳社会资源参与环卫设施经营,吸引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体制,不断提高我市环卫设施的运营水平。

(六)探索我市垃圾收费机制。

为加快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步伐,更好地促进本市垃圾处理设施项目的市场化运作,深化我市环卫体制改革,减轻财政压力,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探讨垃圾处理费用收取方式与分配原则。

对城四区下放垃圾处理的事权及财权,研究建立经济补偿机制,由垃圾产生区县向设施所在区县支付合理的经济补偿,平衡区县间的利益关系。

对区县垃圾排放实行总量控制,核定垃圾排放控制指标,探索实施阶梯式收费方式,超限额部分实施加价收费。

六、实施进度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环卫及生活垃圾设施的建设项目实施进度见附表。

第三篇:郴州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情况汇报

郴州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情况汇报

近年来,郴州市在扎实推进“两城”建设的过程中,认真执行省三年行动计划,将节能减排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精心组织,紧密配合,全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截至2011年2月,2010年12月计划竣工的城镇污水建设项目全部投入运行,圆满完成省、市目标任务,所有新建项目实际处理年负荷率均达到设计能力的60%以上,并通过环保验收。目前,中心城区及9个县市城区基本建成了高标准的污水处理设施。近期,根据国家及省有关要求,我们对郴州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郴州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现状

(一)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

2008年以来,郴州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按照省、市统一规划,我市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1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8.54亿元,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21万吨,配套管网363.1公里。截至2011年2月底,累计完成投资9.08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6650万元,地方资金3.18亿元,申请银行贷款3.35亿元,其他资金1.88亿元。完成配套管网建设374公里。

1.郴州市污水处理厂(一期)扩建工程。工程于2008年12月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3945万元,其中厂区投资4182万元,管网投资9763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388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300万元),建成日处理污水能力4万吨,完成配套管网40公里,2009年11月30日投入运行,12月通过环保验收。2010年实现COD年削减量1454.16万吨,削减率为81%,出水水质均达国家一级B标准。

2.郴州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总体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生活污水18万吨,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4.5万吨/天,二期工程4.5万吨/天,三期工程9万吨/天。一期工程于2008年12月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24887万元,其中厂区投资10717万元,管网投资1417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2410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400万元),建成日处理污水能力4.5万吨,配套管网25.25公里,厂房建设已于2010年12月29日完成竣工验收,管网铺设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截至2011年3月,该厂共处理污水139.38万立方米,预计可实现COD年削减量1204.5万吨,削减率为79%,出水水质均达国家一级B标准。

3.桂阳县污水处理厂。计划总投资8070万元,其中厂区投资3107万元,管网投资4963万元,实际完成投资8570万(其中中央投资600万元),建成日处理污水能力3万吨,配套管网38公里,项目于2008年12月开工,2009年9月进行试通水,2009年10月通过环保验收,12月投入运行。2010年实现COD年削减量1329万吨,削减率为81.3%,出水水质均达国家一级B标准。

4.永兴县城污水处理厂。项目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生活污水4万吨,近期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2.5万吨,计划总投资6520万元,其中厂区投资3629万元,管网投资2891万元,实际完成投资838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50万元),建成日处理污水能力2.5万吨,配套管网44公里,项目于2008年11月动工,2009年10月底竣工调试运行,2010年10月所有分项全部验收完毕。2010年全年实现污水处理686万吨,实现COD年削减量892万吨,削减率为83.9%,出水水质均达国家一级B标准。

5.宜章县污水处理厂。项目总体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生活污水4万吨,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7946.54万元,其中厂区投资3352.41万元,管网投资4594.13万元,实际完成投资814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900万元),建成日处理污水能力2万吨,配套管网44公里,项目于2008年12月开工,2009年9月完成主体工程及全部附属配套建筑设施,2009年11月试通水,12月通过省、市工程竣工验收和环保验收。2010年全年实现污水处理609.8万吨,实现COD年削减量1117万吨,削减率为81%,出水水质均达国家一级B标准。

6.嘉禾县污水处理厂。计划总投资5226万元,其中厂区投资1871万元,管网投资3355万元,实际完成投资668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00万元),建成日处理污水能力1万吨,配套管网20公里,项目于2008年12月动工,2009年11月完成厂区全部建设及部分配套管网铺设并投入试运行,2010年后续配套管网正在建设当中。2010年全年实现污水处理246.07万吨,实现COD年削减量383万吨,削减率为83.3%,出水水质均达国家一级B标准。

7.临武县污水处理厂。项目总体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生活污水2万吨,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4990万元,其中厂区投资2100万元,管网投资289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511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00万元),建成日处理污水能力1万吨,配套管网42公里。项目于2008年9月开工,2009年10月试通水,12月工程全部竣工,2010年1月正式投入运行。2010年实现污水处理285万吨,实现COD年削减量484万吨,削减率为87.2%,出水水质均达国家一级B标准。为满足城市扩容需要,该县计划新建或改造排污管网68.51公里,总投资6396.15万元,目前前期工作进展较快,计划2011年全面动工,2013年完工。

8.汝城县污水处理厂。项目由UNIAO生化处理工艺调整为CASS处理工艺,排污管网24公里调整为44.5公里,计划总投资4323万元调整为5017万元,其中厂区投资1517万元,管网投资350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583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00万元),建成日处理污水能力1万,配套管网44.5公里,项目于2008年9月动工,2009年10月试通水,2009年12月投入运行,2010年1月通过竣工验收。2010年已完成污水处理量252.02万吨,实现COD年削减量307万吨,削减率为80%,出水水质均达国家一级B标准。为进一步完善配套管网建设,该县计划2011-2013年,对老城区雨污合流排水管网逐步改造,对新城区主、支管网进行收集建设,实施县城二期配套管网建设项目,规划建设管网53公里,计划投资6890万元。

9.桂东县污水处理厂。计划总投资4250万元,其中厂区投资2400万元,管网投资185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425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00万元),建成日处理污水能力1万吨(远期规划为1.5万吨/日),配套管网28公里,项目于2009年4月开工,10月竣工试运行,11月通过环保验收,2010年1月通过项目竣工验收,正式投入运行。因受6.20特大洪灾影响,污水处理厂停产6个月,2010年11月底恢复生产。2010年1-6月实现COD年削减量149.9万吨,削减率为84.5%,累计处理污水110.94万吨,出水水质均达国家一级B标准。

10.安仁县城污水处理厂。计划总投资4500万元,其中厂区投资2200万元,管网投资230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58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00万元),建成日处理污水能力1万吨,配套管网48公里,项目于2009年2月正式动工,2009年10月完成主体工程建设,2009年11月完成环保验收并投入正式运行。2010年全年完成污水处理量340万吨,实现COD年削减量434万吨,削减率为85%,出水水质均达国家一级B标准。为满足城市扩容需要,该县2011年计划新增污水处理配套管网45公里,项目计划总投资4100万元,目前前期工作进展较好,计划2011年全面动工。

——2008年以前建成项目。省三年行动计划前,我市已建成郴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和资兴市新区污水处理厂。2000年,郴州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开始启动,计划实现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24万吨,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为12万吨/天工程,分两步实施,先期的8万吨/天工程于2002年10月动工,2004年完成并投入运行。资兴市新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一期工程(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未纳入)投资3500万元,于2005年开工建设,2006年7月通水调试,2007年投入运行,2008年启动城市污水管网建设,计划建设管网总长72.09公里,至2010年已建成43.74公里,完成投资4500万元。资兴市新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自2007年1月运行以来,负荷率从2007年的50%逐步提高,2010年达到103%以上,完成污水处理量375万吨,年COD减排量700吨以上,出水水质均达国家一级B标准。

——前期工作项目。截至2010年底,我市污水处理设施2011年计划开工项目5个。

1.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三星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计划总投资5253万元,其中厂区投资2237万元,配套管网投资3015万元,建设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分二期建设,第一期建设为1.5万吨/日。项目已完成选址、环评、立项、征地等工作,计划2011年7月开工建设。

2.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固废无害化治理及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工程。项目已列入我市“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投资估算40000万元,目前正在编制环评和可研等,计划2011年开工,2013年完工。

3.资兴市鲤鱼江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4500万元,一期建设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已完成可研环评、国土预审等前期工作。资兴市城市管网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6339万元,建设配套管网47.41公里,项目已完成可研、环评、国土预审等前期工作。两项工程计划于2011年开工建设。

4.资兴市兴宁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3144万元,其中厂区投资1427万元,管网投资1717万元,建设配套管网19.67公里,建设日处理能力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已完成环评、可研、国土预审等前期工作。工程计划于2011年开工建设。

(二)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情况

1.运营方式。郴州市污水处理厂和临武县污水处理厂(均由南方水务有限公司特许经营)、郴州市第三污水处理厂(由湖南国水水处理有限公司特许经营)、桂阳县污水处理厂(由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院和长沙国祯水处理公司合作特许经营)、宜章县污水处理厂(由宜章恩孚恒发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特许经营)厂区部分均以BOT模式建设和运营,有效解决了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瓶颈问题。资兴市新区污水处理厂、安仁县污水处理厂、桂东污水处理厂(正在实施托管运营)、永兴县污水处理厂厂区采取由政府投资和管理的运行模式。汝城县污水处理厂(由广州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托管运营)、嘉禾县污水处理厂(由湖南湘牛水务有限公司托管运营)厂区采取政府投资建设社会化运营的方式。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均由当地政府全额出资建设。

2.收费情况。目前,全市污水处理费已全部按省、市政府要求开征,其中郴州市、桂阳县、永兴县、宜章县、安仁县、汝城县征收标准为0.8元/吨,嘉禾县、临武县、桂东县征收标准为0.6元/吨,资兴市征收标准为0.5元/吨。征收所得污水处理费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厂及管网的运营和维护。

3.单位处理成本。管理费(办公、工资、监测等费用支出);生产费(电费、养护和耗材费等支出);手续费(水费代收、承包商利润等费用支出);债务利息支出共同构成污水处理单位成本。目前,郴州市污水处理厂单位处理成本0.912元/吨、郴州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单位处理成本0.8元/吨,桂阳县单位处理成本0.945元/吨,安仁县单位处理成本0.75元/吨,桂东县单位处理成本0.69元/吨,嘉禾县单位处理成本0.94元/吨,汝城县单位处理成本1.13元/吨,宜章县单位处理成本0.45元/吨,永兴县单位处理成本0.8元/吨,资兴市新区污水处理厂单位处理成本0.52元/吨。各地污水处理费主要与水费一并征收,实行收支两条线。目前,各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维持在较高水平,存在收支不平衡的现象。

二、存在问题及困难

(一)污水收集处理效果不够理想。由于各地配套管网建设不完善,地方污水处理设施规划不尽合理,雨污、泥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合流现象较严重,造成污水收集浓度偏低,影响污水处理效果,要进行雨污、泥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分离提质改造,成本比较高。汝城县、桂阳县、宜章县、临武县、郴州市本级污水处理设施存在此类问题较为突出。

(二)项目调度难度大。为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筹集难的问题,一些地方污水处理设施采取BOT模式建设和运营,同一项目不同阶段由建设方、运营方、行政管理方分别管理,涉及部门单位、特许经营企业多而复杂,不利于项目统一管理,不利于项目综合调度,及时掌握项目的准确信息,了解第一手资料。

(三)项目建设资金紧张。污水处理设施属公共基础设施具有投入大、运行成本高、收益较慢的特点,截至目前,由于缺少上级资金支持,地方财政投入不足,现有城镇污水处理收费较低,我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更多依赖于银行贷款及单位自筹,造成项目筹资困难,建设资金缺口大。

(四)项目实际建设投资偏大。一方面,由审批部门在批复项目时未充分考虑我市山地地形对配套管网建设的影响,对我市的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的总投资规模进行了较大核减,造成实际投资超过批复的投资规模;另一方面,在项目建设中由于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的影响,产生了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造成项目施工难度大、工艺变更大、实际投资大。桂阳县、安仁县、嘉禾县、汝城县、宜章县、永兴县、临武县等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实际投资均突破了批复投资规模。

(五)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水平不高。从已投产运行的污水处理设施来看,BOT模式运营的污水处理设施无论是人员素质还是管理水平都相对较高,政府运营的污水处理设施则普遍存在人员素质差、责任意识差、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

(六)运行电费成本高。目前,我市运营中的污水处理厂电费开支占总运营成本的比例都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过高的电费成本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营。安仁县污水处理厂由于执行非普工业用电价格(0.778元/度),电费成本约占运行总成本费用的40%,过高的电价不利于各地污水处理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资金扶持和投入力度。建议中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范围,以利于加快我市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和提质改造,推进城镇雨污分离管网系统建设,提升污水处理负荷率,并启动城镇人口3万人以上的重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二)建立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建议中省根据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每年核定减排量,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奖励扶持,建立完善奖励补助机制,减少地方的资金压力。同时对污水处理厂按处理污水量实行电费运行补贴,或制定切合实际的用电价格规定,降低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成本。

(三)科学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建议中省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指导,提供更多政策性融资平台,推进银企合作,科学指导特许经营,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

第四篇: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

附件1:

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

“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部分:“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

一、总则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范围

(四)规划年限

二、现状及问题

(一)基本情况(以城镇水环境现状与分析为重点)

(二)“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三)供排水现状和污水处理现状(2009年)

1、城镇供排水现状与分析

2、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现状与分析

3、污泥处理处置现状与分析

4、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现状与分析

5、城镇污(排)水管网现状与分析

(四)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三、需求预测

(一)人口预测

(二)供水量预测

(三)污水排放量预测

(四)污水处理情况预测

(五)排水管网预测

(六)污泥处理处置预测

(七)再生水利用预测

四、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规划目标

(二)重点任务

1、建设内容

2、项目构成及布局

五、投资规模与资金筹措

六、实施计划

七、保障措施

八、效益分析(着重分析主要污染物削减效果)第二部分: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

一、总则

(一)规划依据 列举但不限于以下依据:

1、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2、国家相关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3、全市城镇体系规划、各区县总体规划,以及各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规划、排水工程规划、排水管网规划等;

4、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5、本地区水环境功能区划、质量和排放标准,水环境容量、污染物总量削减和改善要求,环境保护目标;

6、城镇给水工程、环境保护、道路交通、水系防洪等专业规划。

(二)规划原则

1、加强评估,总结经验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3、管网配套,泥水并重

4、严格标准,控制投资

5、削减总量,改善水质

(三)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本行政区内县城、建制镇。

(四)规划年限

其中规划现状年为2009年,规划期为2011年一2015年。

二、现状及问题

(一)基本情况

本地区域概况、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包括:地域、面积、人口、社会经济、城镇、河流所处流域、河流湖泊状况、水环境情况等。重点做城镇水环境现状分析。结合水系分布,说明本地区水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水质状况及主要受纳水体水质要求和应执行的标准等;要特别说明所处流域的水污染防治要求、城镇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要求与标准。

(二)“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未到“十一五”末,可先按2006-2009年统计)

1、对照《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十一五”建设规划》和《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以下统称《“十一五”规划》)中本地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对主要评价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情况,现状总规模、污水处理能力、实际处理量、处理率等目标实现情况,配套管网及污泥处理处置情况等。

2、对照《“十一五”规划》项目清单,对本地项目建设及布局情况(包括进度、规模、投资完成、资金来源及落实、运行效果等)总结。

3、规划实施效果总结,包括污染物减排量,出水达标情况。满足地方减排目标情况等。

4、对实现污水治理目标保障措施的评价及调整意见

(三)供排水现状和污水处理现状(2009年)

1、城镇供水现状

主要包括现状用水人口、供用水总量、用水普及率、人均用水指标等。

2、污水排放现状

主要包括污水排放量(工业、生活)、主要污染物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构成、进入管网的比例等。

3、污水处理设施状况

本地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数量,总设计处理能力(立方米/日)、实际处理量,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况、运行负荷率,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情况,按县城、建制镇划分的污水处理率、污水再生利用率。在建污水处理设施数量、投资等情况。

已建设或正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城镇数量,所占比例。按流域划分的污水处理设施数量及总处理能力,污水处理率。

4、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主要包括污泥产生量、实际处理量、处理处置方式、无害化处置率、处理处置成本及利用情况等。

5、污水再生设施及利用现状

本地已建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数量,总设计处理能力(立方米/日),实际处理量,设施运行状况,按设县城、建制镇划分的污水再生利用率。

按流域划分的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数量及总处理能力,污水再生利用率。在建污水再生设施数量、投资等情况。

6、城镇污(排)水管网现状

已建污水管网状况,一、二级干管长度,管网覆盖率等。

7、建设资金和运营成本分析

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和投资方式,国债支持项目数量及投资,国债支持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状况和运营成本分析。

8、管理体制

现行污水处理管理体制状况,分析利弊。

污水处理收费状况(收费标准、开征和收缴情况)。

(四)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及原因

1、简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的主要经验;

2、简述并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以典型事例加以说明;

3、结合城镇、流域水环境保护要求以及现状问题,在把握和确定水污染防治目标和技术需求等方面提出建议。

4、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运营的主要经验和问题。

三、需求预测

以过去5年(2005-2009年)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

(一)人口预测

结合各级规划,分析2015年城镇化率、建成区城镇人口、总人口、用水人口等。

(二)供水量预测

按照各地实际,科学确定各类用水指标预测值,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数据,确定城镇区域内的供水量。需分析现状和历史规律,测算规划年的水量,防止过分超前。考虑到本规划涉及的范围主要是城镇基础设施的服务区域(包括规划区内主要自建设施的服务范围),因此,在水量和工程规模预测时,应以供水、排水管网的服务范围作为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服务范围,以实际用水人口和供水量作为基本参数。

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一定的方法(例如用水人口预测法、综合指标法、万元产值预测法等)预测供水量,分工业和生活用水量。

(三)污水排放量预测

污水排放量预测可在用水量基础上通过供水量与污水量的折算系数计算得出,也可以通过污水量排放数据进行趋势性分析,并通过人口和城镇化率数据变化趋势进行简单相关性校验。

污水处理量通过趋势性分析和实际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综合判断。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和节能减排要求,提出污水再生利用总量、利用率等预测值。

(四)处理情况预测

结合现状要求,预测当地水体要求、水环境容量、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城镇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程度、污水处理后排放标准(出水水质要求)等。

(五)排水管网预测

按照城镇建成区管网普及率和目标要求,确定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及城市配套污水管网新建、改建规模需求(城镇配套污水管网是指非指定服务于某污水处理厂的管网,或先建设污水管网后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情况)。管网需求要落实到各级城镇,并按照主管、支管等分级别提出。具体指标可反映排水管网长度、覆盖率等。

(六)污泥处理处置预测

对污泥产生量、处理处置量进行分析预测、并对可能的处理处置方式进行分析说明。

(七)再生水利用预测

对再生水利用量、利用水平进行分析预测。

四、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必须考虑城镇污水处理厂厂址、布局和设计能力,与流域、区域规划中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需求相结合。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及发展特点提出具体规划目标,但至少包括以下主要可量化考核的指标(指标包括重点流域规划范围地区):

1、新建(自2011年起开工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数量、规模、投资。

2、改扩建(2010年前已建成,为满足新要求进行的改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数量、改扩建前后规模、改扩建投资。

3、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预测实际处理总量、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污泥处理处置总量、污泥无害化处置率、污泥污水再生利用总量、再生利用率。

4、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标准,通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主要污染物的削减量和削减比例,以及扣除新增污水排放量后的主要污染物削减量和削减比例。

5、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及城市配套污水管网总长度、管网覆盖率等。

(二)重点任务

要充分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环境容量及重点流域的特殊环境需求,根据当地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设定的“十二五”建设目标,按城市(县城)污水处理厂、建制镇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污泥处理处置、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等分类统筹提出本行政区“十二五”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及相关建设内容。要以项目为依托,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上述分类,根据实施的紧迫性排序列出本省“十二五”期间建设规划项目。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估算完成建设方案的投资需求,分析运营费用,提出资金筹措建议。具体包括:

1、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

2、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投资

3、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含再生水配套管网)建设投资

4、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投资

5、城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投资

六、实施计划

从安排、部门职责、分级落实、考核指标等方面提出规划实施安排的初步意见。

七、保障措施

结合本地实际,从加强组织领导、保障项目投资、规范项目建设、加强技术支撑、加强运营监管、强化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保证规划顺利实施的措施。

八、效益分析(着重分析主要污染物削减效果)备注:规划文本中,涉及定量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内容,除需对全区(县)总体情况进行表述外,还应按县城和镇二个层面分别表述。

第五篇:关于《关于加强项目争取和建设管理工作的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文 件(十八)

关于《关于加强项目争取和建设管理工作的

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2010年2月在奉节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奉节县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为了抢抓中央扩大内需、移民后期扶持等历史机遇,争取更多的项目和投资落户奉节,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项目争取和建设管理工作的议案》。2月17日,县人大常委会以《关于交办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议案的函》(奉人发[2009]5号)交办给县人民政府。县政府将议案办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引起了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高度重视。议案办理过程中,人大常委会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并组织专题视察,提出整改意见,跟踪落实相关事项,有效地提高了议案办理质量。发改委作为议案的具体承办部门,做了大量艰苦扎实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得力措施,议案办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1—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议案办理责任

项目争取和建设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任务艰巨,责任十分重大,必须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了县政府争取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发展改革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主要职责为,掌握政策信息,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中央和重庆市的投资动态;协调相关部门及时编报项目,完善项目申报材料,争取新增中央投资资金大于平均份额;督促已下达计划的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及时开工,早日建成形成实物工作量,产生投资拉动效应;牵头做好竣工项目的检查验收工作,确保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发挥效益。

(二)认真落实议案办理责任。县人民政府根据议案的内容,落实县发改委为具体承办部门。县发改委高度重视议案办理工作,落实投资科为具体承办科室,并明确了专人负责。发改委于3月份起草了《〈关于加强项目争取和建设管理工作的议案〉的办理方案》,经县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审核后,于4月份提交给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县政府以奉节府函[2009]91号《奉节县人民政府关于报送〈关于加强项目争取和建设管理工作的议案〉的办理方案的函》报送县人大常委会。

(三)努力争取项目投资。根据议案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努力争取各类项目落地,全县共争取各类资金15亿元,仅发改委这条线就争取资金7.55亿元。一是全年共争取四批次

—2—

新增中央投资项目297个,其中学校、医院、计生站等社会事业项目44个,廉租住房、安全饮水、农村沼气等民生项目225个,基础设施、生态环保项目28个,争取投资3.85亿元,超过了全市区县平均份额。二是争取世行、亚行贷款指标1.2亿元。使用世界银行贷款的朱衣试验区供水项目,总投资额4400万元,争取到世行贷款2000万元,2010年初可开工建设;使用亚洲银行贷款的农村道路和供水工程,总投资额2.2亿元,争取到亚洲银行贷款1亿元,发改委牵头配合市亚行技术援助专家,完成社会调查、环境影响公众参与、水源保护及水平衡分析、移民安臵等十多个专题,目前已进入征地动迁论证阶段。三是争取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缺口资金1.5亿多元,其中丝绸厂滑坡、猴子石滑坡一期治理工程追加投资1520万元,猴子石滑坡治理工程调概后追加投资4244万元,二期地灾搬迁避让项目补偿标准增至三期补偿标准差额投资6318万元,其他地灾治理工程投资3037万元。四是争取其他各项资金1亿多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920万元,生态移民资金330万元,库区产业发展基金6380万元,青莲溪水库项目国家开发银行贷款3106万元。

二、认真筛选策划项目,积极申报重大项目规划

(一)认真筛选投资项目。筛选了一批涉及生态农业的脐橙、蔬菜、畜牧、油橄榄、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品基地项目,生态工业的能源、绿色食品加工、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环保型建材、船舶制造及矿山机械、特色旅游产品加工、轻纺等工

—3—

业项目,生态旅游产业项目,商贸物流业等80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750亿元,现正在进一步审查、论证。

(二)努力落实国发3号文件确定的项目。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安排部署,起草了《奉节县贯彻落实〈意见〉工作任务分解表(草案)》和《奉节县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2009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草案)》,明确了我县城乡统筹改革近远期工作目标任务164项,策划筛选了180余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350亿元。我们将举全县之力,不遗余力地推进实施这一批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项目,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三)强化重大项目申报工作。一是努力衔接报批华电奉节电厂项目、朱衣胡家坝隧道、卧龙岗滑坡、风力发电等重大项目。二是努力争取郑—渝—昆铁路和安—张—常铁路从奉节过境。联合巫山、云阳、兴山、巴东等兄弟区县,到国家和重庆市等地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工作,起草报送了一系列相关报告材料,并联合致信温家宝总理、张德江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和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得到了中央领导、重庆市领导及国家相关部委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三、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强化项目储备

(一)组建了项目前期工作机构。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发展改革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政府办联系发展改革工作的副主任、发改委主任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

—4—

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负责充实和完善全县重大项目储备库,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后续支撑动力;指导和协调行业部门策划重大项目,开展各行业项目的前期工作;在领导小组领导下,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行业部门开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情况实施考核。

(二)加大2009年我县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卧龙岗滑坡、煤炭储运基地、船舶工业基地、渝东旧货市场暨物流配送中心、重煤集团青龙矿区开发、石煤综合利用等项目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重庆华电奉节电厂已选定康乐镇横路村、草堂镇柑子村两个厂址,奉节县内需出文件已全部出齐,于7月31日通过国家电规总院评审。现正在进行环评、大件运输、接入系统三个专题报告,环评科研机构已进场。已投入前期工作经费150万元。

(三)加强了项目储备,充实完善了项目库,为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提供了强力支撑。一是完成三峡库区移民后续工作规划相关工作。编制完成《三峡库区奉节县产业发展总体规划》。45个专项规划中共策划了移民安稳致富、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三大类重大项目276个,上报国家182亿元,目前,项目清单正待国家核准。二是编制完成《奉节县2009-2012年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共储备社会事业项目500多个,总投资170亿元。三是编制完成《奉节县2009-2020年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共储备项目300个,总投资120亿元。四

—5—

是编制完成《奉节县2009-2020年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共储备项目150个,总投资90亿元。五是牵头编制了《奉节县农村初级中学校舍改造工程规划(二期)》、《奉节县中小学寄宿制建设工程规划(二期)》、《奉节县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二期)》、《奉节职业教育规划(二期)》、《奉节县物流规划》、《奉节县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一批改善社会事业基础设施,促进上档升级的专项规划,储备重大项目近150个,投资总额20亿元。

四、加强项目建设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一)成立了全县建设项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发展改革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主要职责是:探索建设项目实施及管理办法,加强在建项目和已建项目的监督管理;贯彻落实《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招标投标行为;在领导小组领导下,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二)加强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的实施管理。我县前三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共265个,总投资34203.1万元,已全面实现“三个百分之百”目标,已完工项目233个。第四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32个,总投资424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038.8万元,市级配套160.1万元,县级配套353.1万元,业主自筹695万元。中央和市级配套资金已到位,县级配套资金353.1万元已纳入县财政预算,资金计划已下达。业主自筹和农民投劳折资695万元,现已分解落实到相关项目业主,按工程进度自筹

—6—

到位。现已开工建设24个,完工10个,即将开工项目8个。

(三)牵头抓好招投标管理工作。贯彻执行《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会同县监察局、县国土房管局、县建委、县交通局、县移民局、县水利局等部门,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投标的监督管理。《奉节县国有投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初稿已完成,正在广泛征求意见之中。

五、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为了将议案中的相关事项落到实处,县政府从三个方面给予保障。

(一)提供人员保障。根据全县争取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项目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配备专职工作人员5人。现已落实部分工作人员,机构改革后县政府还将进一步考虑人力调配问题。

(二)提供经费保障。2009年县级财力十分紧张,但县政府还是千方百计提供经费保障,从县财政预算安排三个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经费200万元,专项用于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和全县重大项目的策划、筛选、前期咨询、项目申报、对口衔接、建设管理等工作。今后,每年都将安排不低于此标准的专项工作经费。

(三)提供激励保障。建立健全项目争取和建设管理的激励机制。县财政局牵头,相关部门协助,研究激励机制,制定

—7—

专项考核办法,建立项目争取和建设管理的专项奖励基金,每年用于考核部门的专项经费原则上不少于100万元。2009年各部门在策划项目争取资金过程中,经费严重不足,县政府从专项经费中已经列支60万元,下一步还将继续加大投入。

各位代表,该议案针对性很强,对于抢抓扩大内需、三峡后续建设、库区产业扶持等机遇,争取国家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落实议案各个事项的过程中,已经取得初步成效,2009年资金争取、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落实该议案的各个事项,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坚持不懈地长期努力,才能将我们的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因此,在今后几年的工作中,县政府将继续把议案的办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逐项落实议案事项,精心组织实施,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办理质量,不仅向代表们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而且要不断地加强议案提出的各项工作,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发:全体代表

奉节县第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秘书处 2010年2月印

(共印350份)

—8—

下载关于完善珠海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完善珠海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