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行业支持新农村建设落实中小企业项目贷款情况的通报
文章标题:银行业支持新农村建设落实中小企业项目贷款情况的通报
今年以来,全市7家有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___市金融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市委办发〔2006〕88号)和全市首次经济金融服务信息发布会议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加强政、企、银之间的沟通联系,筛选确定重点支持的贷款项目,加大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总
体上工作进展顺利。按照市政府的安排,近期,市政府督查室、___银监局就金融业支持新农村建设,落实中小企业项目贷款情况进行了督查。现通报如下:
一、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
为理顺工作关系,加强组织管理,___银监分局及时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工作办公室。各金融机构按照国家信贷政策和各自的工作职责,扎实开展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5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支持新农村建设贷款136192万元,比年初增加53318万元,有效解决了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一些资金需求。
(一)成立了泾川县汇通村镇银行,打造新的新农村建设融资平台。
按照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条件的有关规定,___银监分局积极争取将___市列为全省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试点城市,组建了泾川县汇通村镇银行,成为全国第一家由国家开发银行控股成立的村镇银行。该银行成立仅仅三个多月时间,积极推行了整村推进战略,在泾川党原乡丁寨村、城关镇五里铺村等五个村开展了农户信用评估工作。目前已评估工商企业60多户,评定农户信用户500多户,贷款授信1200万元,已经发放220万元。同时,为支持___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条件,给___市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公司和___市人民医院发放临时周转贷款5000万元。
(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全力以赴探求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农业发展银行继续把支持粮油购销作为信贷主体业务。在认真做好储备贷款业务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对发展前景好,经营效益稳定且改制规范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及时建立信贷关系。选择一批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流通企业给予支持。按照拓展商业性贷款业务的要求,考察了具有区位优势的“___红牛”、“___金果”等品牌企业。1——5月份,共计发放粮油购销贷款8785万元,加工贷款5060万元。
工商银行按照银行支持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要求,成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领导小组,制定了营销方案,建立了相关制度。围绕小企业贷款进行了信用评级,培育扶持一些小企业发展壮大,已给巨星制衣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000万元。
农业银行进一步明确为农服务的宗旨,发挥网点面向农村的优势,以延伸产业链和促进产业升级为出发点,树立支持“精品农户、种养大户、超前消费”的意识,完善信贷运行机制,简化信贷管理手续,前5个月发放农户贷款3221万元、消费贷款13774万元、小企业贷款13335万元、经济适用房开发贷款18000万元。
中国银行着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居民住房安置,发放住房按揭贷款800万元。
建设银行积极支持华亭县东升实业集团公司、静宁县大红碗食品公司、___景兴食品公司、___佛明制药公司等一批企业,向上上报授信700万元,目前到位资金400万元。同时,制定了崇信县锦屏镇马沟村帮扶方案,对该村林果、蔬菜、劳务及学生上学进行了支持。
城市信用社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大力支持___市福利制革厂、西开牧业清真牛肉公司、静宁陇原红果品公司等企业及___市农技学校教学建设,发放贷款1100万元。
农村信用社作为全市面向“三农”的金融机构,发挥点多面广、信息直接对接等有利条件,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100个示范村,作为信贷支持的试点单位,全方位支持了新农村建设,前5个月,累计发放支农贷款56937万元,其中农业经济组织贷款4331万元、农村工商业贷款453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33929万元、农户联保贷款873万元,农村其他贷款17335万元,助学贷款16万元,目前尚有贷款余额26882万元。
二、经济金融信息发布会签约项目的落实情况
全市首次经济金融服务信息发布会后,各银行机构高度重视,立即抽组专人深入企业进行调查,对申请贷款项目逐一审核研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争取给申请项目以最大支持,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___银监分局先后两次召开专门会议,督促各银行机构加快工作进度,落实项目贷款。目前,经济金融信息发布会上的36个贷款项目的调查、审核工作及部分项目的贷款发放工作已基本完成。
(一)已经发放贷款予以支持的项目9个
发放贷款4260万元。其中:农业发展银行项目4个,贷款2560万元;农业银行项目1个,贷款100万元;建设银
第二篇:2010年支持新农村建设总结
2010年科技局支持新农村建设总结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布署,我局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认真做好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将我局一年来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效总结如下:
一、认真履行职责
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我局与有关部门合作通过科技下乡和科技活动周等形式推广普及农村科技知识,并参与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组织、指导全县农民科技知识培训。以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为主要目的,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科技下乡”和“科技活动周”活动,全年共培训学员2000人次,发放各种科技资料3000余份,科技书籍500余本,种养光盘500余片,受益群众达1万余人;每个月不少于二次到挂点村开展工作,了解民情,帮助村班子支部建设,指导村级抓好以油茶、毛竹为特色的创业项目,带动村民致富。
二、积极开展帮扶,做好挂点村工作
为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帮扶工作,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两位副局长为副组长,其他人员为组员的驻村工作组,并多次下到我单位帮扶的新农村建设点指导工作,同时我局还在有限的资金上拿出了***元帮扶资金帮助挂点村***村和灾后重建村**村。今年我局帮扶点在我们的帮助下,该村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勤劳致富奔小康的良好气氛。村级财务管理严格,所有账目有票有据,定期公开;村党建工
作有声有色,“创建和谐社区”成为该村的一品;社会治安稳定有序、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也是十分出色;林业、林政管理到位;班子团结为民办实事,今年该村 “五新一好”目标按二类村完成良好。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助村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建设发展目标和计划,搞好村庄建设规划。重点要做好科学规划、施工管理、资金统筹等工作,把实事办实、办好。
2、采取有效形式推进各项工作。结合实际情况,搞好调查研究,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多研究些点子,多出些思路,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3、加大培训力度,对想要培训的农民进行培训,满足农民发展生产的知识需求。
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日
第三篇:市发改委抓项目争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
市发改委抓项目争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
市发改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任务,以夯实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为目标任务,认真落实项目,努力争取资金,为我市“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结合发展改革部门的职能职责,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作目标,开拓创新、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全面开展好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调查研究,扎实做好项目工作。牢固树立“大项目拉动大投入,带动大发展”的思想,仔细分析并正确把握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内涵和实质,根据中央和省的投资导向和原则,深入农村第一线,结合实际,重点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强调查研究,以帮助解决农民的生产生活困难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切实做好农业农村项目的规划论证工作,切实做到项目论证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
三是积极衔接汇报,竭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大力加强项目的衔接和汇报工作,按照项目审批、核准的要求,协调完善土地、环保等相关手续,加快项目上报进程。力争所报项目实现早上报,早审批,早开工建设。经努力,2006年市发改委共争取到农业农村建设项目资金16460万元,其中:水利工程建设资金3644万元,生态环境建设资金3232万元,农村扶贫项目资金1549万元,农田建设资金450万元,农村电网完善工程项目资金540万元,农村公路建设资金5880万元,农村初中改扩建项目资金40万元,乡镇卫生院等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资金1085万元,农村计生服务网络建设资金40万元。
市发改委将继续围绕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这一目标任务,积极组织实施好项目建设,使其早日完工,早出效益。同时,加快项目的报批,争取更多项目,实现项目建设的良性循环。
第四篇: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一、建立有效的金融支持机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经济的长发展。没有农民生活的富裕小康,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和谐只能是空中楼阁。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对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如果因把资金集中在城市、集中在大项目、大企业而导致三农融资不足。后劲乏力。出现金融服务畸形发展的局面,不仅将限制金融的发展,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出现结构性失衡。因此。建立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支持机制,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是进行市场调节。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采取行政手段促进金融支农的同时,运用市场手段。利用利率这个价值杠杆,使金融支持“一农”能够获得丰厚的收益,矫正农村金融资源配用利益机制,吸引金融机构向农村倾斜,将信贷资金投向农村,从而实现平等竞争,互动选择。一方面,使金融机构感到支持“三农”有利可图,乐于投人;另一方面,在资金充裕。服务机构众多的条件下,客户可以进行比较,选择自己满意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价格。
二是纳入法制轨道。引导金融机构把资金投向“三农”,不能只靠宣传,也不能只靠市场手段,还必须有一定的法律保障。国家应该就农村的融资制定相关法规,依法规范农村的融资行为,依法管理金融市场。依法保护融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健全的法制,可以让农村得到相对优质的金融服务。也可以免除金融经营者的后顾之忧。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同时,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和生态环境。
二、全社会金融机构齐心合力
支持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各类金融机构共同的责任,涉农金融机构责无旁贷,其他金融机构也应该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是一项浩大而长期的系统工程,为此提供持续的金融支持,就成为城乡金融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所以,必须依靠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互动共促,政策金融、开发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合力支持,才能完成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
首先,金融要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主线,以创新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支撑。以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确保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其次,要建立政府、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推动,相关部门配合,各金融机构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三是按照国家对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和要求,在发挥主力军及支柱作用、政策导向作用、重要补充作用、保障和支撑作用五个层次上细化各金融机构的支农措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积极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稳步推动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加大农村消费贷款支持力度,促进农民消费升级和农村经济增长;农业银行系统重点在支持县域经济和业务发展上实行金融资源倾斜政策,打造经济强县和产业集群县(市),着力打造一批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保险公司要加大农业保险创新和推动力度,积极研发涉农保险品种,扩大保险覆盖面。
三、要从重点特色上实现突破
一是要加快金融创新,提高服务水平。经济欠发达。但人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金融机构可以在支持农村劳务输出上作文章,制定相关办法,严格资金管理,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工作的开展,支持当地建立劳动力输出基地。农村信用社应加快结算、汇兑渠道、工具的联网升级进度。拓展业务品种,为农村在外地就学、打工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二是结合本地实际,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结合本地开发的旅游产品,如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开展金融服务,突出旅游特色;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联系,随时掌握政策信息。稳妥慎重地支持经营合法、管理规范、效益良好的氽业。突出资源特色;在产品加T、制造业相对成熟或正在起步但前景可观的地区,可予以金融支持,突出产业特色。总之。各金融机构应根据本身的职能定位,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合理确定金融支持的重点,开展行业特色、地域特色或产品特色服务,让信贷资金收到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切忌“撒胡椒面”式的信贷投入。
四、建立农村资金回流和有效投入机制
近十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格局,撒并了一部分基层服务网点,但新的相匹配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及时设置,大大增加了农村融资的难度。同时,农村资金大量流人城市,形成了资金来自农村,农村融资却极其艰难的局面。要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设想。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贷款利率市场化。不如此。农村金融商业上的可持续性将难以为继。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一方面,冈为贷款难,许多农村企业担忧的不是利率高低,而是能否取得贷款;另一方面,因为农村贷款相对额度小。但管理成本高,加上利率低,收益也不高,金融机构普遍不愿在农村发放贷款。如果贷款利率随行就市,“三农”贷款效益可观,各家金融机构自然有积极性向农村投入。才会出现“心往农村想、钱往农村投”的可喜局面。成立农村信用担保中心。以农民的房屋使用权和房基地等,通过发证确权等方式,促使农民将自己的资源转化为金融机构认可的、可流转的、叮抵押、可用来担保的资产;吸收以亲友链、社区链、企业链为主的担保成员,相互制约,相互担保。发挥集政策性担保与商业性担保于一身,中小氽业、农户融资与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担保职能作用。政府建立激励机制。采取灵活的市场化手段和经济手段,鼓励农村资金回流到农村,通过财政资金的注入,有针对性的促进和引导金融资金向农村的投入。另外,可将某些给农业的补贴转移为金融部门的贷款贴息或贷款风险准备金,调动金融机构服务的积极性。同时,地方政府要注意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经营。避免强制干预带来的伤害。采取有效措施,为金融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激励会融机构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持续的金融服务。
增设新的金融机构。鼓励支持在农村开设村镇银行等新的农村金融机构或其他民问融资组织,以拓宽融资渠道,引进金融竞争,激发金融机构的创造力,提升服务水平。综上所述,不仅有利于融资、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的不断繁荣,农村资金的回流也就顺理成章。
市场化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经济金融有着本质上的诉求。要做到切实维护农村经济与社会稳定,既要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又要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更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促进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五篇:农发行如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近公布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拓宽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2005年中央1号文件也明确指出,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在完善运行机制基础上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拓宽业务范围。这一系列政策和要求为农发行发展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
给农发行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无论机制体制,还是功能和业务范围,都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对农业的支持不够直接、有力,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主要表现为支农的广度不够,主要支持传统的粮棉流通领域,支持范围受到严格限制;支农的深度不够,主要支持传统粮棉产业化和加工企业,仅限于农业的产后服务,产前、产中尚未涉及;支农的力度不够,主要支持企业流动资金,技改和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农田基本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因此,改革发展是农发行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农发行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功能,拓宽业务范围,完善经营机制,尽快打造成“建设新农村的银行”。
要调整农发行职能定位,把农发行定位于“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由于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特殊职能,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政策导向、政府调控、示范引导、信用保障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迫切需要完善农业发展银行职能,明确其功能定位。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考虑到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需求状况,应把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实行所有农村和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归口农业发展银行统一经营和管理。要根据新农村建设需要,重点围绕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与集约型农业发展、农村扶贫开发等领域,增加中长期开发性贷款投入,支持农村的综合性开发。
要拓宽农发行业务范围。农发行应在逐步调整定位的基础上,扩大业务范围,完善服务功能,担当起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在目前继续巩固现有的粮棉油购销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棉油加工企业贷款,以及畜牧、水产养殖和农业种籽贷款等业务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批准,拓宽业务范围,重点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应主要增加开办以下贷款业务:国家确定的中小型农、林、牧、水利、水电基建和技改项目贷款;乡村道路、通信、电网建设和改造项目贷款;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贷款;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贷款,重点包括国家确定的林业、治沙项目贷款,山区综合开发项目贷款,牧区草原建设和改造项目贷款等。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建设中有偿还能力的重点项目贷款。
要加快改革步伐,完善经营管理机制。结合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现状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农业发展银行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总体构想为坚持政策性银行办行方向,按照建设新农村需要和要求借鉴国外农政策性金融管理经验,拓宽业务范围,完善服务功能;整合组织机构,调整业务流程,完善营运机制;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努力构建现代银行的基本框架,逐步把农业发展银行办成发展空间合理、治理结构科学、体制机制健全、经营管理规范、操作手段先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使农发行真正成为引导资金回流农村的重要载体、政府支农不可或缺的农村开发性、农业服务型金融机构,建设新农村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