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住院患者饮食制度
住院患者饮食医嘱实施制度
一、饮食制度
1.患者入院当日,主管医生在医嘱单上为病人开出饮食医嘱,包括禁食、基本饮食、治疗饮食、特殊饮食等。
2.主管医生开具饮食医嘱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病情及治疗计划
(2)营养状况或需求
(3)饮食爱好、民族及宗教信仰
(4)病人年龄
(5)病人的食物过敏史等因素
3.当班护士将填好的膳食通知单及时交给本病区配餐员,如果病人饮食医嘱为基本膳食,配餐员为患者订单,并由餐饮中心安排好住院患者的临时用餐。
4.对于主管医师开具的特殊饮食及治疗饮食医嘱,当班护士填好的膳食通知单,临床营养科营养师通过信息系统或电话会诊,汇总饮食医嘱,营养师对患者进行床旁会诊,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特殊饮食方案。
5.营养师将为患者制定的膳食治疗单,转交餐饮中心配餐员,汇总后由专职厨师制作,并按要求下送至病区患者。
6.如需更改饮食医嘱,主管医师填写更改的膳食通知单,配餐员及时将更改的通知单送交营养师,及时调整患者饮食。
7.膳食通知单及膳食治疗单应定期归档、存留。
二、饮食服务
1、按饮食医嘱配备有利于病人健康的食物,不提供含酒精成分的饮料。
2、自备饮食病人须经主管医生同意并按医嘱要求准备。
3、严格遵守医嘱供应饮食,按时提供。
4、对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护士协助进食。
5、医务人员观察病人进食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第二篇:门诊、住院患者随访制度
门诊、住院患者随访制度
为了切实搞好优质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进一步加强对随访患者规范管理,特制定如下规定:
1、不定期对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随访。
2、随访内容包括: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意见及建议;医护人员仪容仪表、服务态度、医院就诊环境、服务标示等方面进行督察,提出整改措施。
3、随访时耐心听取患者提问,对治疗原则部清楚的不得随意敷衍,要慎重回答;对当时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需要谨慎,不能简单判断和随意指导,应采取联系主治大夫。
4、随访人员必须做到热情、礼貌、不与 患者发生争执。
5、对患者及家属的投诉要及时调查核实情况,随访人员及时向医院汇报,医院根据患者的投诉和不满意问题进行调查核实,情况属实的对责任科室或个人进行处理,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6、对随访情况要及时记录在案,每工作日结束前要进行当日工作小结。
第三篇:住院患者请假外出制度
住院患者请假外出制度
一、对医务人员的要求
(一)住院患者原则上不得同意请假外出。
(二)住院患者因特殊情况确需离院外出时,当班主管医生(工作日白天为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夜间、双休日及节假日为三唤及以上医师)须评估其病情并作出是否准予请假的决定。对病情许可请假离院的患者,当班医生应向患者及其委托代理人详细告知患者目前状况、离院后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及注意事项,留下患者有效的联系方式,履行签字手续。
(三)患者履行请假手续离院时,当班医生应认真做好病程记录,并将《住院患者外出请假单》保留于病史内。
(四)患者逾期不归,当班医生须主动联系患者或其委托代理人,督促患者及时返回医院。
(五)若遇特殊情况科内无法解决,当班主管医生应及时向医务科或总值班报告。
二、对住院患者的要求
(一)患者住院期间未经医院同意不应随意离院。
(二)住院患者因特殊情况确需离院外出时,须向当班主管医生(工作日白天为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夜间、双休日及节假日为三唤及以上医师)请假,征得同意后,填写《住院患者外出请假单》,留下有效的联系方式,由患者及其委托代理人共同签名后方可离院。
(三)请假外出患者应严格遵守请假时间,按期返回医院。
(四)患者在离院期间应注意安全,如果出现病情变化应及时返院诊治。
(五)患者在离院期间出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情况,医院对此不承担责任。
第四篇:住院患者出入院相关制度
留观管理制度
一、凡不具备收住入院条件,院外观察达不到目的者均应收留观。
二、专科待床留观病例,必须有首诊医师开出医嘱,并向急诊值班的外科或内科医师当面交接病情、门诊病历、所有检查资料和注意事项。
三、专科医师在未同急诊值班医师交接病情的情况下,不得随便将病人领进观察室。
四、对留观病人,首诊医师应开出观察医嘱,每天不得少于两次巡视、两次病情纪录。
五、病人留观的次日,上级医师查房确定其去留,对需留院观察治疗超过48小时者,则转给当日病区值班医师负责。并建立相应病历。
六、如遇大批病人留观,其处理由科室统筹安排。
入院管理制度
一 总则
1.医务科、护理部、医疗科室、医院总值班、住院处及急诊收费处通力合作,保证有住院指征的患者一天24小时均可及时入院就诊。
2.本院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方有资格收治其专业范围的患者,所有住院证上必须写明入院初步诊断或收住的正当理由,并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以下解释工作:
(1)住院的理由;
(2)患者病情和治疗计划;
(3)治疗的预期结果;
(4)初步估计的住院费用;
(5)其他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做出住院决定的信息。
3.医院应关注那些在就医和入院治疗过程中存在某些困难的患者如老年人、残疾人、语言交流和听说功能受损者,并给予一定帮助。
4.在专科病床已满的情况下,各病区根据病情性质就近安排至相关的病床。
5.所有患者入院前需交纳预交款,对于病情不稳定但急需抢救的患者,必须先实施抢救措施并及时办理入院手续。
6.医院应首先保证急诊、手术预约患者入院。普通患者入院采取预约制,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由各科护士站统一安排,护士长负责。
7.医保患者携带医保卡及身份证可在住院处办理相关手续。住院处工作人员对持医保卡人员要进行严格审核,并积极为其办妥有关手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凭身份证和住院证办理入院。
8.传染病员住院,必须严格按《传染病法》由专科收治。
9.为保证急危重症抢救患者及时入院,各病区需预留1~2张抢救病床。
10.突发紧急事件协调机制:白天向医务科汇报;晚间向总值班汇报,争取第一时间妥善处理、杜绝隐患。
二 门诊患者入院程序
1.医生在初步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对确需住院治疗的患者,根据医院提供的服务范围和设施能否满足其诊疗的需求,如能满足其需求,则决定患者入院并开具住院证。
2.入院患者持住院证,到相应病区按制度办理入院手续。病区护士热情接待,有空床位时,登记床位,告知入院流程;无空床位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并与值班医师做好病情评
估,开启预约登记。
3.患者去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填写入院前的有关信息,支付费用。
4.住院处把患者的信息输入医院信息系统。
5.病区护士收到入院单后,热情接待,带患者到床位并妥善安排,测T、P、R、BP、体重并记录。主动介绍入院须知、有关制度、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完成入院宣教工作,并协助患者熟悉环境。对急诊手术或危重患者,须事先做好器械、药品等的抢救准备,并与护送者做好交接班工作。
6.负责通知主管/值班医生查看患者,并及时执行医嘱。
7.护士按要求全面评估患者,对患者所提出的要求和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并作出答复。
8.主管/值班医生于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查看患者,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进而制定诊疗计划并开立医嘱。若有多位新入院患者需要查看时,根据病情轻重、危重患者优先的原则先查看病情危重的患者,并做好其他患者及其家属的解释说明工作。
三 急诊患者入院程序
1.重危、急诊手术患者应先通知病房或手术室做好抢救准备,由急诊科医护人员护送,到达相关病房或手术室,运送途中携带必要的抢救器材及物品。
2.家属办理床位登记、入院和交费手续:白天——住院处,夜间及节假日——急诊收费处;无家属时由急诊科护士为患者办理床位登记和入院手续。
3.对于有入院指征的急诊患者,如因医保付费问题或其他原因,患者或其家属拒绝入院,必须在病历记录上签字或由医生说明患者或其家属拒绝入院原因并由患者或其家属签字。
4.创伤患者经急诊处理病情稳定、无入院指征者,告知注意事项后可让其离院,必要时留急诊观察室观察。
5.有入院指征的急、危、重、抢救患者,急诊科护士通知相应科室护士/医生,做好患者接收准备。应通知以下内容:
(1)患者姓名、性别及年龄;
(2)收治的专科/医生;
(3)患者诊断及病情;
(4)需要准备的物品及设备。
6.急诊护士护送患者至病区,并与病区护士做好交班工作;病情需要时,应由专科医生陪同。
四 预约住院的规定及流程
针对部分科室床位紧张、患者入院难的情况,特制定以下规定及流程:
1.各科应优先保证急诊、手术预约患者入院,尤其急危重症抢救患者、急诊留观达72小时患者,相应专科要保证及时入院。
2.普通入院患者若有病床可直接入住;若无空床位,则采取预约制:
a.各科护士站建立《预约住院登记本》。内容包括:预约时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初步诊断,联系电话,开具住院证医师,入院时间及备注等。护士接到入院证后,向患者说明入院预约规定,并将相关信息登记入《预约住院登记本》。急诊留观患者、ICU转普通病房需在备注栏注明。
b.有空床位时,按先来后到的顺序由主班护士联系患者,及时入院。其中优先安排急诊留观患者、ICU转普通病房患者。
3.各科床位由护士站主班护士统一安排,医师不得无理阻碍。护士长、科主任定期检查,避免出现无正当理由不安排住院情况出现。
出院管理制度
一、对于符合出院标准,当天出院的病人,主管医生原则上在上午开出出院医嘱,并与责任护士协调出院过程,协助联系提供患者需要的服务。
二、病情尚不允许出院但病人/家属要求出院,充分告知病情、劝阻无效者,主管医生必须在病历中记录并由病人本人或家属签名。应出院而不出院者,通知家属、所在单位或相关部门接回或送回。
三、主管医生与责任护士根据病人出院后治疗需要及病人/家属的知识水平,以简明易懂的方式,提供适合病人需求的出院指导,如目前的治疗计划、随访的时间和次数、复查的时间和项目、康复保健指导及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医疗帮助。
四、病人离开医院前,主管医生应把已完成的出院小结交给病人/家属,另一份保存在病历中。
五、出院前病人结清所有费用,医院各相关部门须协助病人完成交费、盖章、病例复印等出院相关事宜。
转科管理制度
一、入院后如无特殊原因一般不转科,但在下列情况下病人可被转科:
1、住院病人多,男女病床不均衡。
2、入院后诊断改变,如以内科病入院,需外科治疗。
3、有特殊治疗需要,如感染控制问题。
二、患者转科,须经接受科室会诊同意,主管医生告知病人或其家属转科,并开具医嘱。
三、责任护士通知病人或其家属转科,并协助整理个人物品。
四、对于转科的病人,如需转至另一楼层,则应处理如下:
1、护士通知住院部,联系转科时间,负责结算本楼层费用。
2、责任护士转运前评估病人并记录,检查护理记录是否完整,根据病情需要必要时准备合适的转运工具。
3、责任护士电话通知转入科室应做的准备工作。
4、责任护士携带病人的所有医疗护理记录参与护送病人转运,责任护士与转入楼层的护士交接班。
5、转入楼层护士立即通知医生,责任护士立即评估病人,并记录评估结果。
五、转科小结由转出科室医生在病人转出前完成,内容包括:说明病人住院及转科原因、症状体征及重要的阳性发现、诊断、所接受的有意义的检查、治疗、手术及其它操作、病情进展、药物及其它治疗情况及当前病人健康状况等;并且,转出科室负责完成病人转出前的所有医疗记录并由上级医生审核修改签名,如没有及时完成,转入科室有权拒绝转入(危重患者除外)。接收科室的医生必须重开医嘱,并在班内完成接科小结。
转院管理制度
一、医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病员,由科内讨论或由科主任提出转院,经医务科报请院长或主管业务副院长批准后可实施转院,并由经治医师记录入病历。急诊转院可简化程序,但仍需院长或主管业务副院长同意。
二、病员转院,如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和危险过后,再行转院。
三、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应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向病人或其监护人告知转院必要性、转运途中的危险、转往医院名称、地址等,征得病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后方可转院,并在病历中记录医患沟通情况,由病人或其监护人签字。
四、急诊、危重病人转院应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对方同意后方可转院。
五、凡决定转院的病员,经治医师必须书写较为详细的病情摘要,并经主治医师、科主任审查、签字。有医护人员护送的,病情摘要由医护人员转给转入医院;没有医护人员护送的,病情摘要应交病人家属随病员转去。同时经治医师应在病历中书写转院记录。
六、病人转院应有其监护人或家属护送。较重病人转院或病情确需转院,但又无监护人或家属护送的,医院应派具备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护送,应准备好相应的抢救物资、器械、药品。
七、病人转至医院后,护送医护人员应主动向接诊医师介绍转出医院名称及护送人员姓名;提交病情摘要,详细说明病人基本情况,转院原因、诊断治疗情况;出示相关检查结果(含放射平片、cT片)。在征得转人医院接诊医师同意后,护送医护人员才能离开转入医院,并将转院情况如实记人病历。
八、病人转至医院后,转人医院接诊医师不得拒收、拒治或推诿,应及时接诊、处置病人,主动询问病人病情等相关情况,并应在病历中详细记录接诊情况及时间,双方交接情况等。
九、对病人及其家属未经医院同意,自行转院时,医院仍应提供病情摘要,并应在病历中详细记录,由病人或其家属签字。但不适用本规范其他条款。
十、严禁医师以转院名义推诿病人,对违反本规范,发生推诿病人,延误病人治疗造成损害的,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五篇:住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住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为准确识别患者身份,防止医疗差错事故发生,防止窃用医保,农保及保险费用。护理人员在首次接待入院患者时准确无误的核实患者的姓名、床号、性别、住院号及诊断,并安排好床位; 二,患者床尾有身份标识牌,注明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护理级别,确认患者的身份; 三,床位医师,核对病员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后进行诊查,开医嘱及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四,在标本采集,给药,注射或输液以及其他治疗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无误核实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和年龄,确认患者身份; 五,实施护理技术操作前同样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及床号; 六,急诊、手术室、产房及病房各科转科,首诊科室的护士,陪同病人携带病历送往接诊科室,双方确认患者身份; 七,抢救室危重病人均配带“腕带”,注明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诊断,以确认患者的身份 八,产房新生儿出生后佩带“腕带”,注明母亲姓名、床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作为确认身份的依据; 九,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前护士核实病人真实身份,给患者佩戴“腕带”,注明科别、姓名、床号、病区、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以确认患者身份; 十,手术室护士,麻醉医师,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麻醉方式、手术部位,手术前手术医师进一步核对,回病房时,麻醉医师与病房护士核对病人信息,清醒后病房护士进一步核对; 十一,“腕带”质量要求要高,松紧适度,字迹清晰,不易涂抹,不伤害患者皮肤;
无名患者的身份识别方法
一、身份确认前
1、急诊护士接诊身份不明患者后首先确立无名氏。
2、由急诊护士给患者戴上腕带并注明姓名(无名氏、性别、诊断)。
3、如需急诊检查、手术、住院、各类申请单均填无名氏、性别、诊断等,并报告医院行政值班/医务科/保卫科。
4、保卫科根据患者随身携带的相关物品,证件及时联系患者家属。
二、身份确认后
1、联系患者家属,确认患者身份,并换上标有患者正确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的腕带。
2、未住院的无名患者如在离开急诊室时其身份已得到确认,急诊室护士应在急诊病历上记录,并通知医生更改患者信息,由医务科盖章确认。
3、如患者已住院其身份已得到确认,经主管医生确认在住院证更改并签字,患者凭身份证去医务科、住院处更改相关信息。
4、如无名氏出院,出院后其身份已得到确认按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