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医患关系的多维思考及对策(调研文章--覃伟凇)

时间:2019-05-12 23:5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当前医患关系的多维思考及对策(调研文章--覃伟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当前医患关系的多维思考及对策(调研文章--覃伟凇)》。

第一篇:对当前医患关系的多维思考及对策(调研文章--覃伟凇)

对当前医患关系的多维思考及对策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区卫生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覃伟凇

医患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其表现形式及内涵必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医疗市场的不断发育,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调整医患关系的法律的不断出台,使得当前的医患关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一、当前医患关系现状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2006年以来,我区各级医疗机构共发生医患纠纷38起,其中发生在二级综合医院35起,占92.11%;发生在乡镇卫生院3起,占

7.9%。没有发生打砸医院事件,打伤医务人员1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1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51万元。院内调解1起,经法院裁决1起。病患者及其家属因医疗纠纷前往医院寻衅滋事者明显增多,有的甚至威胁医生,冲砸医院,医疗纠纷引发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全区范围内医疗纠纷数量明显上升,但医疗事故并没按比例上升。这反映技术问题不是主要原因,而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

此外,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现行医疗卫生体制、法律环境、医院管理、医务人员以及患者自身等,都对医患关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扩大的趋势,对医疗纠纷的发生、发展以及最后的结局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医患关系恶化成因的多维思考

(一)医患关系恶化成因的社会及心理分析

医患关系的恶化、医疗纠纷的发生是社会及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医患双方角色意识的差异与归因偏差。医疗实践证明,不少医患冲突是医患双方对医疗行为所具有的不同角色意识导致对相同问题不同的归因所引起的。由于医患双方专业分工、专业知识背景差异及各自权益的不同,面对同一个有争议的诊疗结果,就存在归因的认识性与动机性偏差。对医方从专业标准角度归因为正常的诊疗结果,患者却可能归因为医方诊疗的失误或事故,片面地追究医方责任。与此同时,双方表现在社会层面的一致偏差,如患者对现代诊疗结果的过度期望,也是产生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

医疗服务补偿行为引发的积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被推向市场,国家实行差额补贴,财政补偿不足,必须靠医院增加收入来弥补。医院在强调社会效益的同时,必须谋求经济效益,这必然带来医患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与此同时,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医疗卫生行业很大程度上具有垄断特征,难以提高公共支出效率,这就必然涉及医保、医药以及患者之间的利益调整,势必会增加医患之间、医保之间、医患与医保之间的利益矛盾和摩擦。

医学模式演化过程中伴随的负面效应。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出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趋势:一是医患关系的物化趋势,主要在医患双方对物理、化学等检测诊断的依赖性;二是医患关系的分解趋势,即如前所述的医患双

方角色意识的差异与归因偏差;三是患者与疾病分离趋势,这说明医患双方在协调和交往的相互作用和人际吸引的程度上有待一个逐渐产生、发展和升华的过程。这三种趋势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得医患双方情感交流日趋减少,医患关系日趋冷漠,以致在一定条件下引发或激化了医疗纠纷。

(二)医患关系恶化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卫生事业的发展,医患关系的改善,应该重视相关的经济因素。医患关系紧张的经济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医疗服务市场机制的发育不够健全、完善。在完全市场竞争中,完备的信息剥夺了任何交易者的优势;资源的自由流动消除了任何可能的差异,从而使市场机制有了自然淘汰过量服务的功能。市场上的供应者和需求者只能按市场价格成交。但医疗服务市场具有垄断性和信息不对称性的特点。医疗服务市场虽然有很多竞争者,但医疗服务本身的差异性很大。不同医疗机构或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由于在服务质量上的优势,使得一些医疗机构具有较强的市场势力,加上较强的地域性所形成的市场垄断地位,以及医疗服务供应者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供应者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替需求者作出消费决策。这说明医疗服务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卖方垄断市场,而垄断性又会导致服务价格高,服务质量差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

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医疗服务市场机制的发育不够健全、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这种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信息不对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前者是指优质的医疗服务质量被劣质的医疗服务质量所替代;后者是指医院会给患者提供一些不必要的、过度的医疗服务,如开大处方、开昂贵药品等等。医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往往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降低了医疗服务效率,损害了患者利益。

(三)医患关系恶化成因的法律角度分析

从法律视角来审视医患关系恶化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医患双方的主体地位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医疗主体对患者的平等主体意识滞后。目前,虽然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主体平等地位和知情同意权已被许多立法所确认。但是,作为医疗主体的医院。却依然缺乏对现行法律和现时医患关系特点的清晰认识,仍以“家长”自居,缺少对患者主体权利和其自身体验的充分尊重,缺少对医患关系改善与医疗纠纷预防的主动意识和行为,这就为医患关系埋下隐患。

二是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目前,对医患关系的性质与调整的适用法律未成一统。对医疗纠纷的处理,医法两家难成共识。对医疗行为中经常面对的知情同意权的决定主体序位,履行告知范围、标准、要求、界定,医疗特权的范围、免责等问题,都尚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款或相关的司法解释,以至于医疗主体在医疗行为与医疗纠纷的司法实践中时常遭遇困惑或尴尬。

三、医患关系改善的多维思考及对策

医患关系的改善需要经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因此,首先是要对当前医患关系的改善进行社会及心理调适。

完善制度建设,实行规范化管理。在制度建设中,应该把研究、制定和推广科学的医疗服务规范作为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突破口来狠抓落实。

通过培育先进的文化来改善医患关系,是缓解当前医患关系恶化的有效途径。医院要加强对医务人员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教育,使每个医务人员自觉地用先进的文化素养去积极面对工作、吸纳患者、服务病人,这样,就能在医患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具有无限的人性魅力和文化底蕴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医患关系。

政府应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卫生部原党组书记高强在分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时曾经说过:“长期以来,政府对卫生投入严重不足,配臵医疗卫生资源的能力严重削弱。医院靠创收维持运行和发展,实际上是把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推向了利益的对立面,成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政府要加大投入,切实保障公民,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的基本医疗的水平,引导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和氛围。

其次,应实施对当前医患关系改善的经济调适。

建立医疗信息公开制度。医院通过适当的方式,向患者公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医疗质量统计数据、医生、专家信息以及病历记录信息,使患者掌握一定的信息,增加患者的信息量,直接缓解医患信息不对称状况,降低患者的信息搜寻成本。

加强医患沟通,建立互动型医患关系。医院应尽量保证在从患者就诊到离开医院的整个过程中,患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医务人员的安排,而是主动参与治疗;保证医患双方有大致相等的主动性和权利,双方共同协商,参与医疗方案的决定和实施,尽量缓解信息不对称。

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引进竞争机制,通过开放医疗服务市场、培育市场的多元主体,来彻底改变目前医疗市场的垄断地位。

第三,实施对当前医患关系改善的法律调适。

从立法上明确患者利益的优先性。这在最近出台的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条例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如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事故的归责适用过错推定原则,使患方处于有利的诉讼地位,加重了医疗方的责任等等。

履行双方约定的或法定的义务,避免侵犯患方的权利。医疗方必须认真履行对患方进行问诊、体格检查,作出初步诊断,实施治疗及转诊等基本义务,同时要保证患方的知情同意权、自主选择权、个人隐私权、人格尊严权等权利不受侵犯。

第二篇:对医患关系现状的多维思考节选(09年期刊)

二、医患关系恶化的社会及心理成因分析

1.医患双方角色意识的差异与归因偏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在人们的工作条件、工作经验和他们所持的态度及价值观之间存在着某种函数关系。医疗实践证实,不少医患冲突是医患双方对医疗行为所具有的不同角色意识导致对相同间题不同的归因所引起的。由于医患双方专业分工、专业知识背景差异及各自权益的不同,面对同一个有争议的诊疗结果,就存在归因的认识性与动机性偏差。医方的角色意识形成的主导思维是:是否符合专业的标准,是否是疾病的演化趋势,是否是技术水平与设备性能的问题。而患方的角色意识产生的主导思维则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权益是否受损,医方是否有责任,怎样才能获取最佳补偿。医方从专业标准角度归因为正常的诊疗结果,而患者却可能归因为医方诊疗的失误或事故,片面的追究医方责任。另外,双方的社会知觉偏差(虚假一致偏差),患方过高、过急的诊疗期望,疾病造成的情绪、行为失常,也是产生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偏对方观点)

3.医疗服务补偿行为引发的积怨:医疗卫生改革滞后,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未体现技术服务价值,医疗服务补偿不足,是目前医院普遍遭遇的难题;以高新仪器的过度配置和利用,药品的不合理使用,弥补医疗服务补偿的不足,是目前医院经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我国县以上综合医院平均急诊人次医疗费用中药费占59.9%,平均每名住院病人医疗费中药费占47.2%,远远超过了世界上多数国家药费收入比例控制在总收入30%以内的水平。设备与药品的不合理使用,不仅造成了医生过分依赖仪器检查的负性职业心理,也造成了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伴生出医疗服务价格的增长。医疗服务价格的显著提升,使单位和个人日感负担加重,从而引发对医疗服务的怨愤。

4.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对大众负性情绪的催化作用:在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随着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作用的增强和调节收人分配范围的扩大,经济利益结构分化和收人距迅速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意味着社会财富日趋向高收人者集中,两极分化日趋加大。另据有关资料显示困,目前我国已出现了大约2500万个富裕的城市家庭。„„在市场机制下,卫生资源分配取决于消费者的收人水平,收人差距的两极分化,必然导致卫生资源的分配不公。高收入者可以获得较多、较高质量的卫生服务,而低收人则相对获得较少、较低质量的卫生服务,以致形成高收人一高保健一高健康„„,低收人一低保健一低健康„„,良者越良、劣者越劣的循环状态。另外,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地位差异造成医疗消费的不公也是不争的事实。据某地区13家医院医疗费用的调查显示川,1997一姗1年间门诊诊疗的费用人次比指数,厅局级干部为2.3叨,最高达到2.997,而一般干部仅为0.751,最高也仅为0.869,可见差距之大。由于经济与社会地位差距产生的医疗消费悬殊日趋超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由此引发社会群体对社会公正信念的质疑。据1996年武汉市的调查显示,34/的市民认为自己处在一个不等的社会当中困。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面对疾病、失业、贫困、腐败等社会问题,加之医疗机构存在的体制、机制弊端或不良的经营行为,价值趋向裂变,心态失衡,情绪处在一个负性状态,以致引发紧张的医患关系,酿成医患之间的冲突。从一定意义上讲,转型社会无序的利益分化造成的卫生资源分配不公的社会问题,社会中广泛弥漫的“仇富情节”及一种与社会不满联系在一起的分层意识是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催化剂。

6.医疗主体对患者的平等主体意识滞后:目前,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主体平等地位和知情同意权已被许多立法所确认。在医疗过程中,患者主体逐渐以新的理念定位现时的医患关系,他们日趋要求医患之间的平等主体关系、相互尊重关系、参与合作关系。因此,在医疗过程中,医疗主体如果缺乏对现行法律和现时医患关系特点的清晰认识,仍以“家长”自居,缺少对患者主体权利的充分尊重,缺少对医患关系改善与医疗纠纷预防的主动意识和行为,就会为医患关系埋下隐患。(偏对方观点)

7.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目前,对医患关系的性质与调整的适用法律,诸子百家未成一统。对医疗纠纷的处理,医法两家难成共识。对医疗行为中经常面对的知情同意权的法定主体序位,履行告知范围、标准、要求、界定,医疗特权的范围、免责等问题,都尚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款或相关的司法解释,以至于医疗主体在医疗行为与医疗纠纷的司法实践中时常遭遇困惑或尴尬。(这一点能挂钩吗?好像不能„„)

三、医患关系改善的公共理性思考

1.医患关系现状是现实社会问题的外显反映:医患关系是一个以医务人员为主体的群体,同一个以患者为核心的群体之间的群体关系,是以医患双方在医疗过程中发生、以现时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为背景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和两个平等主体间的法律关系。综观医患关系恶化的成因,我们认为,目前我国医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实质上反映的是社会群体在经济状况、价值趋向、文化修养、心理状态、道德水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矛盾与冲突,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现实社会问题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反映,而并非某一主体或某一方面的原因所能涵盖的,制度缺陷,法律缺席,道德与文化乏力等社会的硬件、软件的不合格,也许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因此,将医患矛盾的主体原因归责于医疗主体是缺乏公共理性分析依据的,对医疗主体也是不公正的,期望依靠医疗主体的单方努力根本改善的观点是偏颇的。

2.医患关系的改善需要经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在我国,社会转型初期中的不规范特征,财富分配关系的恶化、失业、贫困、腐败等社会问题的存在。同时,由于医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一个民族几千年传承的“家长式”习俗文化的改变,而习俗文化与现代观念的碰撞是一个痛苦与漫长的过程,因此,医患关系的矛盾将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突出,医患关系的调整与改善也将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3.医患关系的改善有赖于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每一个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要受到各种各样具体条件的制约,医患关系是随着社会变革而演变的,医患关系的改善涉及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意识、个体社会化水平等多元因素。因而,医患关系的改善,仅仅依靠医疗主体加大自身完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赖于国家卫生行政管理加大、医疗改革加快、财政补偿合理、法律法规完善、教育普及提高、媒体理性传播、社会大众道德控制水平提升等全方位的努力,有赖于医事主体双方及全社会的关注与通力改善。

„„

第三篇:当前医患关系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当前医患关系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2014级在职博士 刘向津 中医内科 201430131174 【摘要】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复杂,医患纠纷愈演愈烈,恶性伤医事件频繁发生,医患之间缺乏必要的理解和信任。医疗活动及医院的正常秩序深受影响。医患关系已成为现阶段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共同关注点。面对医患关系紧张这一日益突出的问题,医生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与压力。所以,了解当前医患关系存在的问题,求本溯源,积极应对,努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医生沟通能力,引导和培养医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医疗活动中的一项刻不容缓的课题。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也是成为一名优秀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关键词】 医患关系,医患沟通,解决对策 【正文】

医患沟通指的是在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因素等主题,以医方为主导,通过各种有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科学地指引诊疗病人的伤病,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总而言之,医患沟通就是医患双方为了治疗病人的疾病,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在诊治疾病过程中进行的一种交流。

医患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是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与患者及其家属在信息方面、情感方面的交流,是医患之间构筑的一座双向交流的桥梁,医患沟通是良好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1]。近年来,医患关系总体上趋于好转,表现为患者趋于理性,医生趋于规范。但是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纠纷不断仍然是困扰医院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2],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医患双方的沟通存在问题[3], 于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来减少医患纠纷成为了医生关注的焦点。

1、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1.1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患沟通不够,缺乏人文关怀。医疗技术和人文关怀是医疗服务的两个方面,传统医学模式只注重疾病的生物治疗,却对社会与心理关注度不够。有些医生只重视“病”,不重视人,在诊疗时过分依赖仪器,与病人沟通少,缺乏人文怀,从而引发医患关系紧张[4]。中国医师协会对各种医疗纠纷案进行调查发现,因医生技术原因引起的不到20%,80%源于医生的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等问题。

1.2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容易引发职业倦怠,影响与患者的沟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之间信任不足,其中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医务人员中普遍存在的、被视为“职业杀手”的工作倦怠,不仅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到医学科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5]。医务人员面对长期不断的压力,如对救治病人的生命负有的责任压力;医学发展日新月异,需对知识更新不落伍的压力;社会公众评价差加上没有自己正常休息时间的压力等。医院候诊病人多,医务人员忙于应付排着长队的病人群,可能开始几个病人尚能态度和善、耐心的倾听和询问,但用不了多久,疲惫和急躁就会有所表现。这些都可能造成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影响与病人有效的沟通。

1.3医务人员未能很好地履行知情同意的法律义务。知情同意是患者自主权的重要体现,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是引发医患纠纷的常见原因。知情同意权是患者身体权、隐私权、财产权和支配权的集中体现,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侵害直接表现为对患者身体权、隐私权或财产权的侵害[6]。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解释不清楚或告知不详实,在施行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时,告知不充分,未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一旦医疗效果不尽人意,便容易导致医疗纠纷。

1.4缺乏情感交流和沟通技巧。医务人员除了要与患者多沟通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技巧,进行有效的沟通。临床上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医生本想向身患绝症的患者传递生的希望,说出却是“像你这种情况死亡率是80%”。而另一医者却能这样表述:“你的情况虽然很严重,但现代医学发展很快,治疗手段也多,重要的是你要有足够的信心,战胜病魔的机会还有20%,所以希望你不要放弃。”可见,同样的意思,两种表达方式所产生的语言效果却完全不同。1.5医患之间认识上的差异。病人对医学专业知识的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全面,在自身的疾病治疗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效果的时候就会不满,而医生就成了病人宣泄不满的对象,认为是医生的责任。病人对医生的要求过高,医生是一个正常人,需要养家糊口的,他们需要在这个职业上取得一定数量的收入,而病人却要医生成为治病不求回报的圣人。然而医患之间又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

1.5医疗制度的不完善。病人过度相信那些有名气的医生,而不信任小医生,所以导致大医院都人满为患,一些地方小医院门可罗雀。甚至一些小感冒,都要跑到大医院去看病,结果价格高了,病人又抱怨了,其实小医院一样可以治疗,而且价格又低。大医院人满为患又导致了一个问题,因为病人数量上去了,那医生给每个病人看病的时间就少了,结果病人就会感觉自己得不到重视,认为医生敷衍自己。这样就又会发生医患纠纷。

2、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措施: 2.1 建立贯穿诊疗全程的医患沟通制度

医院建立科学完善的医患沟通制度和规范,鼓励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主动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不但能将人性关爱传递给患者,而且可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技术与人文服务水平,还能取得患者与社会的信任及合作,最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7]。2.2 规范医患沟通内容,提高医患沟通效果

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过程,它既是情感的沟通,知识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医生高超的语言能力能给病人增加信心、希望和力量,表现在使病人的全身免疫能力、代偿能力、康复能力和各系统协调能力增强,能收到神奇的效果。医生对于同一病例,可以提出多种诊疗方案。因此,如果医生采取参与协商或指导——合作的新型医患模式,根据患者、疾病的个体情况设计不同的治疗方案,提供给患者知情、同意、选择的权利,必将有助于缓和医患矛盾。2.3 加强医务人员的沟通技能培训,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与技巧

医务人员必须重视诊疗过程中的沟通,知道患者想要得到什么。如实

[8]告知患者医疗风险,平静应对患者被告知后的知情不同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增进理解、促进医患和谐。

2.4 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宗旨,努力提高医务人员人文修养

医患的接触过程,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过程,它既是情感的沟通、知识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融,是让患者理解医疗服务的唯一途径。以病人为中心的沟通模式是由美国医学会研发的一项伦理促进项目,其宗旨在于探讨医疗机构面对多样化的病人群体时,如何开展有效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沟通[9]。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沟通交流时,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耐心倾听病人述说,尊重病人的想法。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按法律、法规、诊疗规范完成医疗行为,做到尊重生命、尊重尊严、竭力为生命而为,把医学人文精神落实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中,体现在医疗服务的流程中,以便减少医患纠纷。

2.5 丰富医患沟通形式,延伸沟通内涵

作为医患沟通的主要类型之一,非语言性沟通常因其自身的非语言性而被许多医务工作者所忽视。但是,恰当的非语言性沟通对提高医患沟通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医患交流中,如能对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准确理解、认识并运用自如,对促进医患沟通有重要价值。

2.6完善医疗制度。我国应该要建立起完善的医疗制度,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要对药物价格进行严格的控制,让病人看得起病,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病人就诊过程中挂号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的现象。

医疗活动中医患矛盾在所难免,但医务人员在与患者交往中真诚关心患者、体谅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多数医患矛盾是可以避免的。当前较为复杂医疗环境下,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沟通技巧,化解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1] 张殷平.医院政风行风建设的治本策略[J].中国医院管理, 2007,27(6): 57-58.[2] 许戈良.拿什么拯救你医患关系[N].健康报, 2008-3-11(1).[3] 张淳瑜,闽钟炎,薛迪,等.医疗服务供需双方对医疗纠纷成因的认识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7, 23(7): 451-453.[4]董云萍.医患关系的物化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J].医学与社会,2009,22(1):22-24.[5]田国强.职业倦怠对医患关系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09,22(6):57-58.[6]董雷.浅议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性质及赔偿[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12):35-37.[7]邵志民.医师行为与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5):347-348.[8]李静.浅析医患沟通中的语言表达技能[J].医学与社会,2009, 22(10):57-58.[9]唐健.美国医学会以病人为中心的沟通模式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1):76-78.

第四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调研文章

和谐医患关系是指以医生为中心的群体(医方)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患方)在医学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协调匀称的相互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指在医学活动的过程中医生与病人之间结成的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和睦、融洽的一种人际关系。和谐医患关系是医疗救治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接诊怕患者找茬,患者就医怕医生不负责任,两者戒备猜忌,不仅失去建立和谐关系之基础,更遑论共御疾病。那么,医患关系趋紧根源何在?破解这一难题,切入点在哪里?**区作为承担着管理城区、服务居民的主导力量,如何构建新时期新形式下和谐医患关系?我们深入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当前医患关系现状

目前,市区绝大多数病人和家属对医院的评价是比较满意的,但医患关系也出现了一些不协调、不平衡以至于紧张的局面。2006年以来,我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医疗纠纷(含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的举报投诉)呈多发态势,并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暴力索赔”现象突出。主要表现为纠集众人围堵医院、砸烂医疗设施、吵闹滋事等。椐统计,2006年以来,我区各级医疗机构发生“暴力索赔”事件共21件,持续时间为30分钟至一年不等,多数为几小时到十多天,医疗秩序受到严重扰乱。

二是“医闹”呈职业化发展。所谓“医闹”,就是用“闹”的方式解决医疗纠纷。群体性特点十分突出,纠纷参与人数众多,少则十余人,多则上百人,并且有职业化倾向,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条龙”服务,有不法分子介入,组织分工明确,有人负责“宣传”,有人负责“坐阵”,有人负责“围攻”,有人负责“谈判”,高价索赔后,进行利益分成。

三是卫生信访案件突出。由医患纠纷引起的上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因医患矛盾引发的医疗纠纷;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职业病鉴定和免疫规划不良反应鉴定引发的鉴定争议纠纷;因医疗机构改制影响群众利益和分配不公引发的矛盾;因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工作不到位和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工作不力,群众健康受到损害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据不完全统计,市区因医患纠纷引起的卫生信访案件占到了70%以上。

二、发生医患危机的根源

一是缺乏信任。患者及家属不相信医院和医生的能力水平、职业道德和敬业水平,医生担心患者和家属的承受水平、接受能力等等,医护人员没有安全感,许多医疗纠纷不仅仅是医疗事故引起的,更多的是由于医患双方沟通不足、缺乏信任造成的。不少患者对医院存有敌意和戒备心理,一进医院就带上录音笔或摄像器材,以随时保存证据。中国医师协会2004年《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将近3/4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医院平均每年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起,打伤医师5人。2006年****医院因为病人家属冲击医院,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医院在无奈之下,发给临床一线医护人员每人一顶钢盔,以求自保。

二是信息匮乏。包括错误的信息和信息表达不畅,例如对于病情究竟是要告知家属还是病人本人、什么情况下可以告知病人本人、什么情况下不可以、用什么方式告诉病人病情;又如在医疗过程中,对于什么病,做什么检查,开什么药,各是什么收费价格,或病历书写用什么字体、病程记录应该详细到什么程度,医疗质量风险环节应该以什么语言介绍等等,对于病人来说,都是秘密,在多数情况下,医生、医院没有告知,大众媒体也没有告知。

三是没有完善的技术标准。发生矛盾,产生异意,以及一些医疗事故,谁对谁错,现有技术和手段,很难界定清楚,这期间可能有医院基础条件问题、医生医术问题、患者自身问题、不可抗力等等一系列很难量化的因素。

四是缺乏严格的法律规范。个别医生在利益诱惑面前,职业伦理就会苍白无力;没有自觉的职业道德意识,法律规范就只是一种权益之计。医生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清晰的,规范医患之间的法律法规也有一些,但是没有抓住关键。

此外,医患个体差异如个性冲突、不同的价值体系和对立的知觉,医患角色矛盾冲突如医患期望不一致、感受差异、换位思考不足等都是医患之间信任危机愈演愈烈的原因。

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议与对策

一要抓前提,加大执法执纪力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在卫生系统加大行风建设力度。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要以“三优一满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良秩序,让人民群众满意)活动为载体,继续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把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作为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重要方面,切实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和监督落实。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在全

区各级医疗机构全面实施《河南省便民惠民医疗服务四十条》,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实惠。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活动,通过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增进理解与沟通,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基础。

二要抓基础,规范医疗收费行为。要认真落实“以政府为主导,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努力降

低虚高药品价格,保证基本用药,减轻患者负担。要认真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对违纪违法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要完善计算机收费管理系统,继续实行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公示制和“一日清单制”,严禁科室收入分成和私设小金库。

三要抓保障,强化行业管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切实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要坚决整治乱行医、乱治病的非法行为,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全、优质的就医环境。要把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非法医药广告等,作为卫生系统纠风工作的重点,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同时,严格民营(私立)医院、个体开业门诊的规范管理,确保群众就医安全。

四要抓提升,创新医院文化。先进的医院文化是生产力,也是战斗力。医院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沟通,转变服务作风,注重诚信服务,要以文化创新为先导,努力塑造医院品牌。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理念,营造人性化服务氛围。要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医疗服务过程。要树立弱者更受关爱的理念,营造尊重病人、照顾病人、体贴病人的氛围。树立高尚的医学伦理道德理念,严禁滥检查、乱用药、开大处方、开单提成等行为。

五要抓沟通,健全监督机制。对药品和一次性耗材、医疗服务价格要进行公示,对贵重药品、特殊检查和医保等征求患者意见;主治医师要主动向出院患者发放名片和联系电话,定期进行电话回访或上门回访,增进医患双向沟通;维护患者权利,保证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要召开住院患者、家属座谈会,病区每月组织一次集中沟通,认真听取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建议,真心为患者解决问题,让患者安心就医等。建立医患沟通制度,规范医患沟通内容、形式,增强沟通意识,提高沟通能力;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及时受理、处置病人投诉。

第五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调研文章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调研文章免费文

秘网免费公文网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调研文章2010-06-29 18:45:40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调研文章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调研文章(2)

和谐医患关系是指以医生为中心的群体(医方)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患方)在医学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协调匀称的相互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指在医学活动的过程中医生与病人之间结成的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和睦、融洽的一种人际关系。和谐医患关系是医疗救治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接诊怕患者找茬,患者就医怕医生不负责任,两者戒备猜忌,不仅失去建立和谐关系之基础,更遑论共御疾病。那么,医患关

系趋紧根源何在?破解这一难题,切入点在哪里?**区作为承担着管理城区、服务居民的主导力量,如何构建新时期新形式下和谐医患关系?我们深入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当前医患关系现状 目前,市区绝大多数病人和家属对医院的评价是比较满意的,但医患关系也出现了一些不协调、不平衡以至于紧张的局面。2006年以来,我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医疗纠纷(含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的举报投诉)呈多发态势,并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暴力索赔”现象突出。主要表现为纠集众人围堵医院、砸烂医疗设施、吵闹滋事等。椐统计,2006年以来,我区各级医疗机构发生“暴力索赔”事件共21件,持续时间为30分钟至一年不等,多数为几小时到十多天,医疗秩序受到严重扰乱。

二是“医闹”呈职业化发展。所谓“医闹”,就是用“闹”的方式解决医疗纠

纷。群体性特点十分突出,纠纷参与人数众多,少则十余人,多则上百人,并且有职业化倾向,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条龙”服务,有不法分子介入,组织分工明确,有人负责“宣传”,有人负责“坐阵”,有人负责“围攻”,有人负责”谈判”,高价索赔后,进行利益分成。

三是卫生信访案件突出。由医患纠纷引起的上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因医患矛盾引发的医疗纠纷;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职业病鉴定和免疫规划不良反应鉴定引发的鉴定争议纠纷;因医疗机构改制影响群众利益和分配不公引发的矛盾;因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工作不到位和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工作不力,群众健康受到损害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据不完全统计,市区因医患纠纷引起的卫生信访案件占到了70%以上。

二、发生医患危机的根源

一是缺乏信任。患者及家属不相信医院和医生的能力水平、职业道德和敬

业水平,医生担心患者和家属的承受水平、接受能力等等,医护人员没有安全感,许多医疗纠纷不仅仅是医疗事故引起的,更多的是由于医患双方沟通不足、缺乏信任造成的。不少患者对医院存有敌意和戒备心理,一进医院就带上录音笔或摄像器材,以随时保存证据。中国医师协会2004年《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将近3/4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医院平均每年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起,打伤医师5人。2006年****医院因为病人家属冲击医院,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医院在无奈之下,发给临床一线医护人员每人一顶钢盔,以求自保。

二是信息匮乏。包括错误的信息和信息表达不畅,例如对于病情究竟是要告知家属还是病人本人、什么情况下可以告知病人本人、什么情况下不可以、用什么方式告诉病人病情;又如在医疗过程

中,对于什么病,做什么检查,开什么药,各是什么收费价格,或病历书写用什么字体、病程记录应该详细到什么程度,医疗质量风险环节应该以什么语言介绍等等,对于病人来说,都是秘密,在多数情况下,医生、医院没有告知,大众媒体也没有告知。

三是没有完善的技术标准。发生矛盾,产生异意,以及一些医疗事故,谁对谁错,现有技术和手段,很难界定清楚,这期间可能有医院基础条件问题、医生医术问题、患者自身问题、不可抗力等等一系列很难量化的因素。

四是缺乏严格的法律规范。个别医生在利益诱惑面前,职业伦理就会苍白无力;没有自觉的职业道德意识,法律规范就只是一种权益之计。医生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清晰的,规范医患之间的法律法规也有一些,但是没有抓住关键。

此外,医患个体差异如个性冲突、不同的价值体系和对立的知觉,医患角色矛盾冲突如医患期望不一致、感受差异、换位思考不足等都是医患之间信任危机愈演愈烈的原因。

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议与对策

一要抓前提,加大执法执纪力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在卫生系统加大行风建设力度。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要以“三优一满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良秩序,让人民群众满意)活动为载体,继续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把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作为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重要方面,切实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和监督落实。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在全

下载对当前医患关系的多维思考及对策(调研文章--覃伟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当前医患关系的多维思考及对策(调研文章--覃伟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医患关系谈谈对当前医学人文精神的思考

    谈人文精神的自我构建 自古以来,医学就被认为是最有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医生是富含人情味的职业。医生从古至今就享有“白衣天使”“妙手仁心”各种赞誉。可是这些年以来医患......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和对策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和对策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对于更好地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

    当前医患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医患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医患关系现状不容乐观,紧张的医患关系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长期发展形成的。笔者分析医患关系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医疗体制......

    对当前医患矛盾尖锐问题的思考

    对当前医患矛盾尖锐问题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复杂,医患纠纷愈演愈烈,恶性伤医事件频繁发生,医患之间缺乏必要的理解和信任。医疗活动及医院的正常秩序深受影响。......

    从医患关系谈谈对当前医学人文精神的思考2

    谈人文精神的自我构建 自古以来,医学就被认为是最有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医生是富含人情味的职业。医生从古至今就享有“白衣天使”“妙手仁心”各种赞誉。可是这些年以来医患......

    对当前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的思考(思想汇报)(优秀范文5篇)

    对当前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的思考 作为一名医学生,虽然我们现在还是天天坐在教室里学习理论,未到临床工作,可是关于当前医疗制度改革还是会经常关注,而且也时不时从老师那里获得......

    当前医患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合集五篇)

    当前医患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医患关系现状不容乐观,紧张的医患关系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长期发展形成的。笔者分析医患关系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医疗体制......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思考(精选5篇)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思考1医患关系的现状 目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去年6~7月份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了相关的调查,据调查统计的数据: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