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管理优化路线图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3 00:3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为的管理优化路线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为的管理优化路线图》。

第一篇:华为的管理优化路线图

华为的管理优化路线图

诞生于1995年的《华为之歌》唱道:“学习美国的先进技术,吸取日本的优良管理,像德国人那样一丝不苟、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但华为最终决定向美国学管理。

□ 驱动力:“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没有任何公开的证据表明任正非是管理专家,在此前,他仅仅是个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但是,华为的管理优化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关键是,任正非对管理的重视,尽管许多人更愿意为他贴上“毛式风格”的标签。

在任正非心里,只要有利于实现“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的光荣与梦想,一切的改变和改革都是必要和必需的。不必继续追问这个理想背后的根源与动机,关键在于华为正在被理想驱使,并努力奋斗。

分析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华为管理的转折年代,此前是英雄主义至上。这点从李一男创下的晋升记录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华为,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毫无章法可言,随意性显而易见。

但是这丝毫不代表任正非对管理的忽视(至少从哲学上或者心理准备上),“绝不让雷锋穿破袜子,绝不让焦裕禄累出肝病”,同时,“对人的能力进行管理的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英雄主义之所以盛行,一方面,与华为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华为面临的商业生态和产业特征,密不可分。

时至今日,电信业务仍然被视为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产业,要求国资绝对控股。任正非的光荣与梦想,在创业初期遭遇了极大的挑战。一方面是深圳地产和股市的“炒风”,无论如何都是个诱惑(即使任正非本人,也必须面对来自部分属下的压力),甚至当时的联想也曾试水房地产。放弃“倒买倒卖”套利来实现“日进斗金”机会的任正非,把利润全部用于研发,也仍然还需要去其他企业拆借利息高达20%~30%的贷款,因为此时的华为还无法获得惜贷的银行的借贷。此外,宏观上以紧缩银根为主,国家也对新开工的项目严格限制。至于市场,通讯设备的采购权,则掌握在县市一级通信部门手里,直到1996年,电信设备采购权才上报到省市一级,购买模式逐步转向招标。

这就能充分解释,华为为什么在这个前期是英雄主义至上、公关营销主打了。思科等跨国企业在90年代初已进入中国,其行业的技术密度和创新需求之高,“市场如此规范,竞争对手如此强大”,这使得华为不得不选择这种“市场突破能力强、短期见效快,与员工长期高负荷工作;战略协同能力弱,员工升迁靠提拔,涨薪靠部门上传纸条、论功行赏”的“人治”模式。

□ 管理进阶“路线图”

1995年是华为管理进阶的起始年。这一年关于管理的关键词是:员工100%持股、产品多元化、发放股权凭证、发起“华为兴亡,我的责任”的大讨论、大规模推行ISO9001标准、《华为之歌》诞生、要求办事处搬到当地星级宾馆办公。此外,聘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团进行人力资源咨询,成立工资改革小组,设计工资分配方案。年底,任正非提出重建企业管理系统。1996年1月,任正

非要求总裁办牵头制定一个《华为基本法》。

位于深圳龙岗区的华为坂田基地的道路,以中外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如贝尔路、祖冲之路、张衡路、居里夫人路等等。这在知识密集型企业至少算不上奇异,但是这也充分说明了任正非对知识的看重,一些畅销书称他为“知识的信徒”。事实上,更应该说他是科学的信徒!他愿意听取管理研究者的意见,因为他把管理看作科学,而非不可复制的修炼或智慧的感悟。这比起那些动不动就张口闭口说“管理是艺术”之辈而言,显然深刻和冷静得多。既然任正非能成为优秀的科技工作者,那么他就至少有足够的智商成为优秀的管理思想、方法的琢磨者和实践者。

出国参观,客观上也论证了任正非对管理功用的期待。如果说任正非面对地产泡沫,能“像蜘蛛丝一样地抹去”,那么,对于与世界级领先企业的差距,任正非则像纪昌练箭——“将最小的虱子看成车轮一样大”。

有理想的人对差距的感情不言而喻。他看到一个日本老人,用牙签叉起散落在草坪上的碎纸屑时感叹:“日本如果不富,简直天理难容。”

1997年,孙亚芳(现任华为公司董事长)邀请日本神户钢铁的岩谷真子为华为市场部培训,岩谷坦诚华为七大问题,核心是管理效率低下,劳动生产率低下。以签订商务合同为例,华为所花的时间是日本平均水平的5倍。任正非在听完报告后说:“一本权威的管理杂志曾提到,一个企业的问题中只有15%是普通员工的失误,而85%源于管理者和管理制度。华为到了在管理上认认真真下

功夫的时候了!”

我们不妨来看看华为的管理优化进阶路线,这里可以看出华为管理优化的基本精神。首先,管理优化在其销售额相对较少的时候,就已经开始,1995年华为的销售额为14亿元;其次,管理优化并非一开始就目标清晰,不乏放弃曾经“看上去很美”的做法,比如《华为基本法》。再次,利益的分配机制优化贯穿始终,甚至在1995年前这个“英雄主义年代”也一以贯之;最后,在精神或者说管理哲学上,贯彻职业化、国际化和现代化,在实践上表现为信息化,决策机制的民主化(如“经营管理团队”的成立)。

□“风雨兼程”

观察家认为,华为的制度引入和管理优化的脉络,是淡化英雄色彩,走职业化之路。“只有破除了狭隘的民族自尊心,才是国际化;只有破除了狭隘的华为自豪感,才是职业化;只有破除了狭隘的品牌意识,才是成熟化。”任正非在1997年诠释“英雄”为“英雄是一种集体行为”,“当代中国更迫切地呼唤英雄的群体,华为青年应该成为这样的英雄”。1998年他说“不做昙花一现的英雄”之后,就很少再提“英雄”二字。“狼”在2001年前后就不再提及。“千手观音”、《可可西里》被作为教材出现在华为的内刊上,“组织绩效”的话题被不厌其烦地提及。有人甚至说,“如果华为还有英雄的话,也就只剩下任正非自己了!”

因为华为的过去太成功了,所以偏离过去成为“冒天下大不韪”之事。孙亚芳在1997年感慨:“在管理过程中,我们正逐步地抛弃单纯的感性管理,逐步地转入理性管理,在市场部将会涌现

出一大批职业经理人。”但是已经“草莽”这么长时间了、“江湖义气”很久了、“土八路”已经端了这么多炮楼了。再有,“先固化、后优化、再固化”这种“削足适履”,与取得胜利的“农村包围城市”所蕴含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如此背道而驰!“我们切忌产生中国版本、华为版本的幻想。”这是对国人潜在的自信甚至自负沉重的打击,“中体西用”仍然是一件值得愉悦的事情。

事实上,不服气的人大有人在!“道不同不相为谋”,1997年,管理变革发起之时,30%市场主管离开原有岗位,其他部门的人事冲击几乎形成风暴。据报道,在IPD项目(跨团队产品研发管理模式)推行日益深入的2001年前后,软件及芯片部不少核心研发人员因为有着过去的个人英雄情结,无法接受向流程和组织妥协,所以离开了华为。任正非在非公开场合也谈到过,这场持续而作风强硬的管理变革的代价,是让当时大概2000名管理干部“走人”。众所周知,任正非是“群众运动”的“爱好者”。有分析指出,华为在管理优化进程中,“群众运动”方式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人们很关心华为的“后任正非时代”。显而易见,经营管理团队的设立,与党的领导体制有相似之处。人们很担心,任正非已经年过花甲、而接班人尚无端倪,任正非回答:“接班并没有什么难,他只要比较民主,而且会签字就行。”人们仍然担心华为,就像现在人们担心中国一样。如此举重若轻地回答这个沉重的问题,是不经意间流露的真实,是对华为“去英雄化”的初步胜利的悠然自得。即使发生意外,华为也依然在“基本路线不动摇”的设计中前行。■(原文资料:《管理学家》2007年03月,文/邓中华)

第二篇:华为管理

任职资格管理被任正非视为华为过去十年的三大成功变革之一,对华为成功迈入全球市场居功至伟,其两大特点就是“管好大脑,看好手脚”,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高速成长过程中的人才解决方案;这也标志着华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从绩效考核过渡到了任职资格管理......

华为公司任职资格管理解密

——管好大脑,看好手脚

德为咨询:豆世红 谢安

本文摘要:

1.知识经济下,对人的管理是21世纪管理的中心

2.华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从绩效考核过渡到了任职资格管理

3.德为咨询归纳出任职资格管理的两大使命:管好大脑,看好手脚

4.任职资格管理被任正非视为华为过去十年的三大成功变革之一

一、要管“事”,更要管“人”

在员工的管理方面,我们发现,国内企业往往过于关注对“事”的管理,却忽视对“人”的管理,导致管理失衡,矫枉过正,效果不佳。

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和管理变革,国内的不少企业已经引进了或者正在引进西方较为成熟的一些管 理方法和手段,例如基于职位评估的薪酬管理,基于关键绩效指标(KPI)的绩效管理以及与之挂钩的激励手段如项目奖、提成奖等,这些管理手段已经被证明在 过去的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发挥了较大的效用的,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也有其不足,即上述管理手段主要基于职位,或基于事件(如KPI),实际上是偏重 对“事”的管理方式,而知识经济条件下,对人的管理将成为管理的中心(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因此国内企业在进入21世纪以来,普遍遇到了同样 的发展瓶颈,即缺乏对“人”的有效管理手段,例如员工职业化程度不高,所需要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不能满足业务的需要,对人的评价不到位,没有有效的员工 发展通道,激励失衡、好的经验无法传递等等。

比较普遍的表现有以下方面:

1、就事论事

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公司的及时交货率越来越成问题,老板心里愤怒不已,把下属叫过来就是一 顿大骂,可是骂完之后还是但解决不了问题,因为老板没有那么多精力去了解分析这些具体问题,更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而下面的人在被骂后就开始兜圈子,理由 一大堆,不去主动分析解决问题。做的稍微好点的老板,可能会考虑引进绩效考核来进行管理,例如将及时交货率作为KPI进行管理和考核,这样做或许在短期可 以取得一定的成效,却还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员工还是没有办法去分析、解决问题。这种就事论事,头痛医头的简单的管理模式很常见。他们没有考虑到,事是人做 出来的,要把事做好,须从人的管理开始,这其实是一个关于员工的责任、权利、做事的方式(职业化)的系统问题,骂一通或简单的设置几个指标,只涉及了问题 冰山的一角,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

2、短期行为

基于岗位评估来确定岗位价值,通过绩效考核来确定员工的回报,是中国很多企业在管理基础很薄 弱的情况下需要跨越的一个阶段,这是一个从没有规范到有规范的过程,但是它并非员工价值衡量和价值分配的理想模式,因为这是一种做的好就奖励,做不好就惩 罚的管理思想,依旧是以事为中心,它无法解决员工的长远发展需要和激励问题。这种管理方式要求在评价期内(一般时间较短,例如绩效考核周期一般为3个月)对员工有比较精确、量化的评价,而人恰恰是不能在短期内精确评价的,华为的任正非就指出,管理其实就是一个在混沌中探索的过程,管理的突破就犹如从一个混 沌进入另一个混沌;而日本企业则从来不对员工进行考核。因此,对人的管理需要平衡好短期与长期,对人的评价尤其要注意精确与模糊的平衡,否则,在短期内硬 是要求做出精确评价,必然是鼓励短期行为。

因此,岗位评价与绩效考核或许有必要,却并非终极目标与手段。很多公司将其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奋斗目标,不惜代价在上面精益求精,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此外,提成等手段被很多企业广泛采用,在企业的特定阶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带来了很多问 题。员工做一天算一天,没有安全感,不可能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有时会急功近利,过多的短期行为则导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法提升,不能满足企业基业常青 的发展目标。安然就是一例,这家公司由于过于追求业绩,对高业绩的经理人采取重奖,导致经理人共同把公司的短期业绩做到虚高,以从公司的股票中套利,导致 公司轰然倒塌。

3、本位主义

有的企业建立了简单的考核指标,推行了绩效考核,但发现考核还不如不考核。主要问题就在于考 核指标是基于职位要求设定的,但是在当前市场需求变化非常快的情况下,公司内的责任、任务、活动却是灵活的,事实上,那些对市场反应快的公司的一个显著特 点就是,多数员工都在不同的项目里工作,而不是在部门里工作,因此,当前的考核与公司目标往往背道而驰。于是考核指标的设置不幸成为跨部门合作的障碍,导 致员工各扫门前雪,以完成个人考核指标为中心而非完成公司的目标为中心,甚至为了考核结果比其他人好,互相拆台。不少人又会想到,设定跨部门考核指标不就 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只要深入做过考核的人都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依旧不是根本解决之道。

以上种种,表明员工没有与公司拧成一股绳。公司只关注“事”,较少关注“人”,公司没有很好 的关注员工的想法,没有很好的管理员工的大脑,没能把公司的目标转化为每个员工的使命。我们经常在提“以人为本”,实际上我们对以人为本既了解得不够深,更没有找到好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来加以落实。

这实际上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管理命题,即目前的管理手段还具有工业时代的显著特征,强调对 “事”的关注,而知识经济下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需要新的管理模式,强调以“人”为中心,这种管理模式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答案。华为从绩效考核转向任职资格管 理,可以说正是这个转变的一个重要探索,应该说,任职资格管理是中国企业在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上的最佳实践之一,它被任正非视为华为过去十年的三大成功变革 之一,也备受业界推崇和效仿,已经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在这个管理命题上,日本企业也已经跨出了成功的一步。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指 出,21世纪最大的管理挑战就在于,传统的以西方为代表管理模式已经在应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上遭遇了瓶颈,过于强调分析、量化、逻辑、系统的管理方式带有 较强的物理性和数学性,关注的是“事”,但是这与人的特征,特别是知识工作者的特征是不吻合的,人身上所具有的价值观、使命、人的才能、不同人员的风格等 软性因素,恰恰是无法用上述“硬”的方式来衡量的。反之,日本企业为代表的强调终生雇佣制、集体价值观的管理方式,非常注重“人”的因素,有利于组织的稳 定性、和谐性、协调性,恰好与解决这些西方企业面临的问题的方向相对应,因此德鲁克预言21世纪的日本企业的管理一旦取得突破(即解决终生雇佣制和人力资 源的流动性问题),将是世界学习的榜样。可以说,对人的管理,东方人的思想更具有优势。

下面,我们就从这个问题出发,来探讨一下华为的任职资格管理。概括一点说,华为的任职资格管理可以用“管好员工的大脑,看好员工的手脚”两点来形容。

二、管好员工的大脑

很多公司认为公司的目标是高层的事情,员工只需要接受目标分解下来的工作分派即可,结果就是公司目标、政策不稳定,在员工眼中一变再变,员工看不到方向和希望,缺乏对公司的认同和信任感。

这实际上漠视了员工的需求,而事实上,要使员工的工作卓有成效,他们必须首先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要做什么,没有任何员工可以不带着自己的大脑和信念而工作。

德鲁克指出,要发挥员工尤其是知识工作者的创造力,就不能把他们当作“雇员”,而要把他们当 作“志愿者”来管理。他们需要知道整个组织的使命,并且深信不疑。郭士纳受命重建IBM的时候,首先是提出了8条管理原则做为IBM的核心文化,在以后的 十年间,我们看到了这些原则带来的巨大变化。正是因为市场的不确定性,员工不应该由一些条条框框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必须是共同的使命和愿景,以及之下具 体的管理原则来作为他们的“基本信仰”,形成工作中的动力杠杆。

因此,管理员工首先要管好员工的大脑,要明确公司的使命、愿景和发展目标,并共同制定实施策略。

以华为为例,通过建立基本法,在一场70%以上的员工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中,共同完成了这个 过程。实际上,基本法并不解决任何具体问题,但可以说把华为上万人形形色色的思想整合到一个共同的框架内,在刚刚进入市场经济不久而处在混沌状态的的众多 中国企业中,基本法如一道耀眼的强光,划亮了华为上万员工的共同前进方向。

虽然不一定每家公司都有精力和能力做这种大运动,建立基本法也不是唯一的途径,但是,毫无疑 问的是,任何公司必须将公司的目标内化为员工的使命,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以促使员工自我负责、自我发展,这样,公司才可能使员工的努力工作、积极创造成为 自发行为,而不必受困于或过度依赖于发奖金、处罚等胡萝卜加大棒之类的外在手段。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进一步把目标的实现与员工的利益联系起来,确保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 值分配规则的清晰、稳定。华为的任职资格体系较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在有的公司,工程师就是工程师,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变化,员工越做越没有希望,而在华 为,工程师被分为五级,从初级工程师到专家,能覆盖员工整个职业生涯阶段的能力、责任与贡献的特点,同时,除了上述的技术通道外,有管理潜质的技术人员也 可以申请往管理方向发展。通过任职资格的认证,处在不同等级的员工获得相应的回报,从初级工程师的一般性薪酬福利到专家所能获得的股权、专业决策权、配备 技术助理等政治待遇,这符合公司的业务需求,也涵盖了员工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个人需求。

这样,就形成了公司与员工共命运的管理机制,每个员工都主动想策略、找问题,员工基于使命和责任来工作,才能最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共同成长。

这样也就避免了传统绩效考核中那种上级不断的想提高目标,下级则不断的找借口和理由降低目标的博弈局面。

三、看好员工的手脚

在前面的那个关于公司的交货及时率的案例中,员工之所以不能有效的分析解决问题,而是找理由 兜圈子跟老板周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员工不知道怎么做,以及怎么做才能做的最好,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高层介入对事情的处理,很可能就弄错了方向,越管 越乱是理所当然的。多数企业在绩效方面表现不佳的一种问题恰恰就在此,即员工想做好,但是没有办法做好。

反观餐饮业巨头麦当劳,光就如何制作一个汉堡,操作手册就有一本书厚,而正是职业化的操作手册,成就了一个西方快餐巨无霸。

很多公司高层或培训师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在阐述某个问题的时候,到兴致上,需要在白板上比 划比划以增强效果,可是拿起白板笔写不上两个字就发现没墨水了。在华为,基本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在有关的作业指导书上,非常清楚了提示了在会议或培 训前,秘书需要检查白板笔有无墨水,在会议或培训前30分钟需要将白板笔倒立竖放,以便墨水倒流到笔尖,书写流畅。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成功做法和最佳实践的 作业指导书(这里指

因此,在具体到如何把工作做好的问题上,管理员工还需要管好员工的手脚,即需要把如何做、如何做好整理成规范的操作指导书。华为的一些主要职位族都 建立了操作指导书,例如上面提到的秘书操作指导书,就是华为从国内各大知名院校招聘了以硕士学历为主的数百名毕业生,进入秘书工作岗位,在实践中整理出来 的;而对于技术类岗位、管理类岗位的作业指导书,则由外部顾问、内部专家、优秀员工代表等共同在最佳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演绎和归纳等方式做出来的。

这样,员工才能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事情做对、做好,最后,通过检查、检查、再检查,公司的管理水平、职业化水平就会节节提高。

四、华为公司任职资格管理体系的特点

综上所述,华为任职资格管理体系主要解决了在中国的职业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工业经济转向知识型经济的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手段不能解决的员工管理问题,即由以事为中心转向更为关注人的管理模式,这是符合知识经济的本质要求的。

概括来说,它主要解答了以下两个重要的问题:

1、将公司的目标使命化

我们知道,只有真正从内在动机方面管理好了员工,外在的管理要素(如奖励、惩罚)才能发挥作 用,任职资格所明确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以责任、员工能力、贡献为核心的任职资格标准及相应的评价手段和价值分配机制,正是通过将公司的目标与员工的个人 需求和利益捆绑在一起,从而将公司的目标内化为员工个人的使命和责任。这样,公司无需时刻挥舞大棒或利用胡萝卜,而员工自然会积极努力,无所不能,才能达 到公司管理的高等境界——无为而无不为。

2、将工作行为职业化

同样,员工也需要知道如何把事情做好,通过对成功经验的总结或学习借鉴,制定规范的作业指导 书,可以培养员工的职业化行为。我们需要了解,职业化的工作水准并非一定要非常优秀的员工才能做到,它也不是聘请一两个培训师来讲几堂课所能解决(外部的 经验不一定能在本公司获得成功),只有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适当的进行借鉴,总结出职业化的行为,让员工持续的坚持这些行为,自然会形成习惯,从而形成职 业化的素养。通过对作业指导书(亦即做事的方式)的不断优化,公司的职业化水平、工作效率自然会不断提高。

第三篇:华为管理之道

中西合璧的任氏管理

任正非坦承“在管理上,我不是一个激进主义者,而是一个改良主义者,主张不断地进步。我们要的是变革而不是革命,我们的变革是退一步进两步。”在“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原则指导下,华为创造出了熔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与西方先进管理模式于一炉的“任氏管理法”。

专注战略廓清前进道路。华为向全世界公开宣告“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开始时,公司内很多人对此大惑不解,因为进入信息服务业对企业有形产品的销售是一个极大的利好。但任正非的解释是,我们把自己的目标只定位为设备供应商,就是要破釜沉舟,把危机和压力意识传递给每一个员工。还有,一旦进入信息服务业,自己运营的网络使用自己的产品,压力从何而来?那样下去华为必死无疑。

不可移易的《华为基本法》。1998年3月,历经三年讨论、修改,十易其稿后,总计六章103条的《华为基本法》出台,《华为基本法》是迄今为止中国现代企业中最完备、最规范的一部“企业基本法”,其内容涵盖企业发展战略、产品与技术政策、组织建立原则、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等。正是通过制定《华为基本法》,任正非完成了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系统思考,也使华为从“机会主义”价值认识中走出,建立了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核心能力,对华为十多年的高速成长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让国外先进管理模式在华为落地生根。华为率先引进美国HAY公司的薪酬和绩效管理方法,“我们引入美国HAY公司的薪酬和绩效管的目的,就是因为我们看到沿用过去的办法,尽管眼前还活着,但是不能保证我们今后继续活下去。现在我们需要脱下草鞋,换上一双外国的鞋,但穿新鞋走老路照样不行。换鞋以后,我们要走的是世界上领先企业走过的路。这些企业已经活了很长时间,它们走过的路被证明是一条企业生存之路,这就是我们引入HAY系统的唯一理由。”任正非还说:“当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规范了,公司成熟稳定之后,我们就会打破HAY公司的体系,进行创新,促使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裂变,促进企业的再次增长。”成功引进后,再打破,再创新出自己的体系,这正是任正非让华为换上“美国鞋”的真正目的。

创建属于自己的矩阵式组织结构。电信行业是一个急剧变化的行业,相关企业每3个月就会有一次大的技术创新,建立一种既可保持相对稳定,又可迅速调整的组织结构势在必行。华为初创时期,由于员工数量不多,部门和生产线比较单一,产品的研发种类也比较集中,组织结构采用的是大小事务高度集中的直线式管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直线式管理的弊端暴露无遗。为此,华为结合公司实际,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矩阵结构组织管理体系,该体系由按战略性事业划分的事业部和按地区战略划分的地区公司组成,事业部和地区公司承担集团实际盈利的责任。实践中,当该结构网收缩时,各部门就会叠加起来,意味着部门、岗位和人员要精简;当该结构网扩张时,意味着部门、岗位和人员要增加。在这一过程中,流程始终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

大力整合公司产品开发模式、理念与方法即IPD。通过与IBM在IPD整合过程中的合作,华为的研发流程发生很大变化,以前研发项目的负责人全部由技术人员担任,现在则强调产品研发团队负责人一定要有市场经验。新的IPD成功导入后,任正非趁热打铁对ISC流程进行改造,把原来的生产部、计划部、采购部、进口部、认证部、外协合作部、发货部、仓储部等合并为“供应链管理部”,有效地改变了以往流程模块间相互分割的局限性,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创建IFS(集成财务转型)管理。新的财务管理流程体系取代原来的横跨各业务部门的一体化销售模式后,为华为的效益最大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8年8月,在中国电信一期CDMA网络300亿元设备招标中,华为以7亿元超低报价胜出。当时,不少业内人士担心这种低价“圈地”行为不仅无钱可赚,还有可能导致华为的现金流危机。然而,财务决算出来后,2008年华为的营业利润率比上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销售收入增长比成本增长高出3.4个百分点,费用率由上年的28.47%降至26.7%。

坚持“客户比天大”的营销之道。首先是与普遍客户搞好关系。华为规定,在处理客户关系时,必须一视同仁,不能轻视订单量小的普遍客户,不能只重复地接触个别的高层领导。每一个客户经理、产品经理每周必须要与客户保持不少于5次的沟通。其次,营销人员必须要以宗教般的虔诚感动客户。具体要求为四个“基于”,即基于客户需求导向的组织建设,产品投资决策、产品开发决策,构筑客户关注的质量、成本、可服务性、可用性、可制造性和人力资源及干部管理。

第四篇:向华为学管理

向华为学管理

--读《华为三十年》有感

华为从6人的“小作坊”起步,一路跋山涉水,越过层层阻碍,逐步发展壮大。如今全球员工达18万人,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在使用华为提供的服务。《华为三十年》向我们展示了华为发展简单历程,虽是冰山一角,却也令人震撼。讲述西方公司发展及管理经验的图书层出不穷,基本大同小异。唯独华为,以独特的管理模式令我们向往。

一、人才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学习。

说实话,任何企业对人才的引进和培训都比较重视,但是又有几个是有始有终的呢?华为公司将人才的管理做到了极致。一是敢为人先,善于储备人才。你看,1998年的万人招聘震撼了全国,大手笔一样的储备人才,在当时就已经遥遥领先很多其他公司。多年来,华为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办法,从开始的院校定向培训到后来的华为大学,已经建立起了具有特色的培训体系。储备人才又不是空话,华为公司还敢于舍得,就是新员工培训期间工资福利也照发不误,这一点也是留的住很多人才的原因。二是培训人才有手段。华为的员工培训时间是5个月,培训分为军事训练、企业文化、车间实习、技术培训、市场演习五个部分。这些培训培养了员工团队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以使新员工很容易就融入华为的生活。三是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任正非曾经说过“华为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国家优良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企业文化。”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对利润的追求竟然不是首位,这一点也许就是以退为进,眼光长远。《华为基本法》对利润目标有这样的表述:“我们将按照我们的事业可持续成长的要求,设立每个时期的合理利润率和利润目标,而不是单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大眼界,布大局面,这才是大企业的境界。华为一步步用文化推进华为管理的改进和提高,使华为文化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生生不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华为在全球有18万多员工,一再强调要做世界的华为,企业文化淡化民族情结,是多元的、开放的,容纳各种观念。所有的一切只看对企业是否有用,是真正的纯真的商业文化。这样的文化氛围,确保了华为人“狼性”,也是真正不断激励华为向前的巨大动力。

二、激励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华为公司的激励制度一直是众多公司借鉴的榜样。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股权激励。任正非最早使用了奖金酬劳分红制度,据说98.6%的股票都归员工所有,他本人只有1.4%。正是舍得才真正造就了华为式的管理向心力。奖金酬劳分红制度等于是把员工的个人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紧紧绑在了一起,员工以公司为家的意愿就十分强烈,甘于努力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一方式,现在很多公司企业都在使用,我们局也已经采取好多年了。但是,华为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公司效益的提升,老员工收入越来越高,奋进精神也渐渐变弱,新员工与老员工之间差距越拉越大,不利于整个企业的发展。从2008年开始,华为公司实行饱和配股制,及规定员工的配股上限,每个级别达到上限后,就不再参与新的配股。这一规定对激励新员工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二是奖励机制。华为公司一直把“小改进,大奖励”作为公司一个长远的政策。任正非善于发动群众力量,擅长调动集体智慧。他鼓励大家提建议,哪怕是小小的一条,只要产生效益,就会给予较大奖励。人多力量大,每人一点小小改进,产生的效果也是非常惊人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许某个员工的提到的小建议就可能避免失去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几亿的损失。

三、灰度管理哲学值得我们学习。

灰度管理是华为公司在遭遇快过文化冲突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灰度指的主要是内部管理上的开放、妥协和宽容。华为全球化发展,必须要做到求同存异,灰度管理强调的就死这种兼容并包、和谐协作的宗旨。灰度管理哲学大致有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管理员工要尽可能曲线求成。要敢于妥协,这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从林智慧,明智的妥协是一种适当的减缓,只要能保住主要目标,可以以进为退,通过适当的交换做出适当让步,实现“双赢”和“多赢”。二是管理过程中,要坚决反对完美主义。要想人尽其才,首先就是要摒弃完美主义心理,心存包容和宽容,善于引导改造,并及时提供员工个性发挥和施展个人才华的空间。

华为任正非的企业思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段仍会影响着我们,想要借鉴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但是我个人认为,最最紧要的是应该好好学习关于人才和激励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因为只有不断地、充分地调动起每个员工的工作激情,那么企业才会一直保持活力向前发展。

第五篇:华为的供应链管理

华为的供应链管理

会计1304

吴鑫狄 0202130430 华为在本土企业中可以说是做的最好的在供应链管理方面上最好的了。

1998年8月,华为与IBM公司合作启动了“IT策略与规划”(IT S&P)项目,开始规划华为未来3~5年需要开展的业务变革和IT项目,其中包括了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ISC(Integrated Supply Chain,集成供应链)、IT系统重整、财务四统一等8个项目,IPD和ISC是其中的重点。IBM全球服务部负责的IT战略与规划项目启动后,IBM派出了10位以上顾问常驻华为,顾问费开支巨大。此外,华为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配合IBM项目组的管理工程部,也有300多人。内部人士的估计是,整个变革项目的费用不低于10亿元。期间华为的平均营业收入大概是200亿元左右,而且还经历了2002年营业收入下滑的“华为的冬天”。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就是供应链的竞争。而公司产品的成本不仅是生产成本的体现,也是供应链在公司以外环节的成本与效率的体现。

降低运营成本最核心的就是重整供应链。1999年,IBM顾问在对华为的调查中发现,华为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与业内先进公司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华为的订单及时交货率只有50%,而国际上领先的电信设备制造商的平均水平为94%;华为的库存周转率只有3.6次/年,而国际平均水平为9.4次/年;华为的订单履行周期长达20~25天,国际平均水平为10天左右。通过考察,IBM顾问指出,华为的供应链管理仅仅发挥了20%的效率,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基于此,ISC流程被提上日程表。ISC流程的概念就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也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ISC要求把公司运作的每个环节都看成是供应链上的一部分,不管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在公司以外的合作伙伴那里,都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以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经过IBM专家的研究和论证,他们认为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的领先和市场的优势。在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只要牢牢把握住核心竞争力,其余非核心部分完全可以外包出去,让那些专业公司分包。在流程再造过程中,按照IBM专家的建议,华为对公司的组织机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把原来的生产部、计划部、采购部、进出口部、认证部、外协合作部、发货部、仓储部统统合并。华为成立了一个统一管理供应链业务的部门,叫做“供应链管理部”,由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担任部门总裁。而这个部门的设置,绝对不是简单地把分散在不同系统的部门合并起来,或者换一个名称,而是把供应链管理当做了公司降低成本、库存,提高供货质量、资金周转率、供货速度以及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公司主要从供应链上获得成本优势,而不是像“血汗工厂”那样靠“压榨”工人来获利。这就是为什么华为人的工资奖金比别人高,而生产成本却比别人低很多的根本原因。

2000年前后,华为公司通过业务外包,进一步将非核心业务“砍掉”。这一次主要涉及公司的生产环节,包括制造、组装、包装、发货和物流。为了平稳过渡,也为了妥善分流和安置原部门有关人员,华为出台了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鼓励原部门主管和骨干内部创业。注册成专门为华为公司服务的EMS代TT厂,或者其他服务商,业务上受华为公司供应链管理部管理,经济上独立核算。没有了华为的员工身份,这些内部创业的工厂所雇用的员工就和社会上的平均成本扯平了。而创业团队就变成了股东和管理者,实现了平稳过渡,保障了改革后华为产品的EMS生产(代工生产)质量,同时也把制造成本结构性地降了下来。在深圳市就有大大小小上百家分包商专门为华为服务。这样做不仅发挥了专业分工的优势,而且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管理难度,提高了华为供应链的竞争力。现在华为基本实现了零库存和一周内交货的快速反应能力。

目前,华为变成了一个真正没有生产车间,也没有库存的ISC管理典范。保留的只是两项核心业务,一个是市场,一个是研发。因为华为一向认为市场是公司的生命线,所以公司38%的人力资源都投在了市场部。即便是这样,华为的市场订单在履行中也有很多业务被分包出去,如工程安装、设备运行维护、客户接待、客户培训、市场调查等,都会经常分包给那些专业的中小企业。这样做华为不仅可以减少工资支出,而且可以控制居高不下的差旅费。通过专业分工和公开招标,大大降低了市场运作成本,同时提高了服务质量与效率。

虽然研发业务属于核心业务,公司也投入了48%的人力资源,但是华为仍然把那些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的纯软件业务外包出去,因为这些工作只要“软件灰领”就能够胜任。华为给予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熟手”工程师的外包工资是每月8000~10000元,而改革前华为自己雇用的初级工程师的人均成本是一年20万元,外包可以节约将近一半的成本。2005年,华为的外包工程师人数据说有2万多人,仅这一项就为华为节约了20亿元。也许,华为的研发部门以后会演变成没有软件程序员编制的部门,令人难以想象中国最大的“嵌入式软件”制造商几乎没有软件编程工程师。华为保留的是“核心业务中的核心业务”——系统分析师、架构设计师以及产品项目经理,因为他们决定了企业的先进性和竞争力。而软件编程工作则变成了“核心业务中的非核心业务”,完全可以交付给批量生产和成本相对低廉的“软件工厂”的“软件灰领”去做。

与“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的变革相比,变革“集成供应链”流程对华为的挑战要大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它变革的覆盖范围更广,既包括公司内部的销售、采购、制造、物流和客户服务等多个业务系统,同时还包括企业外部的客户和供应商。因此,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影响整个ISC链条运作绩效的改进。“集成供应链”要运行良好就需要整个产业环境所有环节运作能力的提升。在中国,企业外部环节(客户和供应商)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整个绩效的改进。

而且,虽然当时全球范围内“集成供应链”的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不同市场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型差别很大。与“集成产品开发”在IBM已经成功实施多年的成熟度相比,IBM自己也还正在实施自己的“集成供应链”项目,所以华为没有现成可以学习的模板,只能在供应链理念的指导下,以华为以及客户的现实为起点摸索着开展。

实际上,华为请IBM带给自己的集成供应链,所指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采购环节,而是包括1998年8月,华为与IBM公司合作启动了“IT策略与规划”(IT S&P)项目,开始规划华为未来3~5年需要开展的业务变革和IT项目,其中包括了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ISC(Integrated Supply Chain,集成供应链)、IT系统重整、财务四统一等8个项目,IPD和ISC是其中的重点。IBM全球服务部负责的IT战略与规划项目启动后,IBM派出了10位以上顾问常驻华为,顾问费开支巨大。此外,华为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配合IBM项目组的管理工程部,也有300多人。内部人士的估计是,整个变革项目的费用不低于10亿元。期间华为的平均营业收入大概是200亿元左右,而且还经历了2002年营业收入下滑的“华为的冬天”。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就是供应链的竞争。而公司产品的成本不仅是生产成本的体现,也是供应链在公司以外环节的成本与效率的体现。

降低运营成本最核心的就是重整供应链。1999年,IBM顾问在对华为的调查中发现,华为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与业内先进公司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华为的订单及时交货率只有50%,而国际上领先的电信设备制造商的平均水平为94%;华为的库存周转率只有3.6次/年,而国际平均水平为9.4次/年;华为的订单履行周期长达20~25天,国际平均水平为10天左右。通过考察,IBM顾问指出,华为的供应链管理仅仅发挥了20%的效率,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基于此,ISC流程被提上日程表。ISC流程的概念就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也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ISC要求把公司运作的每个环节都看成是供应链上的一部分,不管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在公司以外的合作伙伴那里,都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以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经过IBM专家的研究和论证,他们认为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的领先和市场的优势。在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只要牢牢把握住核心竞争力,其余非核心部分完全可以外包出去,让那些专业公司分包。在流程再造过程中,按照IBM专家的建议,华为对公司的组织机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把原来的生产部、计划部、采购部、进出口部、认证部、外协合作部、发货部、仓储部统统合并。华为成立了一个统一管理供应链业务的部门,叫做“供应链管理部”,由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担任部门总裁。而这个部门的设置,绝对不是简单地把分散在不同系统的部门合并起来,或者换一个名称,而是把供应链管理当做了公司降低成本、库存,提高供货质量、资金周转率、供货速度以及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公司主要从供应链上获得成本优势,而不是像“血汗工厂”那样靠“压榨”工人来获利。这就是为什么华为人的工资奖金比别人高,而生产成本却比别人低很多的根本原因。

2000年前后,华为公司通过业务外包,进一步将非核心业务“砍掉”。这一次主要涉及公司的生产环节,包括制造、组装、包装、发货和物流。为了平稳过渡,也为了妥善分流和安置原部门有关人员,华为出台了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鼓励原部门主管和骨干内部创业。注册成专门为华为公司服务的EMS代TT厂,或者其他服务商,业务上受华为公司供应链管理部管理,经济上独立核算。没有了华为的员工身份,这些内部创业的工厂所雇用的员工就和社会上的平均成本扯平了。而创业团队就变成了股东和管理者,实现了平稳过渡,保障了改革后华为产品的EMS生产(代工生产)质量,同时也把制造成本结构性地降了下来。在深圳市就有大大小小上百家分包商专门为华为服务。这样做不仅发挥了专业分工的优势,而且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管理难度,提高了华为供应链的竞争力。现在华为基本实现了零库存和一周内交货的快速反应能力。

目前,华为变成了一个真正没有生产车间,也没有库存的ISC管理典范。保留的只是两项核心业务,一个是市场,一个是研发。因为华为一向认为市场是公司的生命线,所以公司38%的人力资源都投在了市场部。即便是这样,华为的市场订单在履行中也有很多业务被分包出去,如工程安装、设备运行维护、客户接待、客户培训、市场调查等,都会经常分包给那些专业的中小企业。这样做华为不仅可以减少工资支出,而且可以控制居高不下的差旅费。通过专业分工和公开招标,大大降低了市场运作成本,同时提高了服务质量与效率。

虽然研发业务属于核心业务,公司也投入了48%的人力资源,但是华为仍然把那些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的纯软件业务外包出去,因为这些工作只要“软件灰领”就能够胜任。华为给予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熟手”工程师的外包工资是每月8000~10000元,而改革前华为自己雇用的初级工程师的人均成本是一年20万元,外包可以节约将近一半的成本。2005年,华为的外包工程师人数据说有2万多人,仅这一项就为华为节约了20亿元。也许,华为的研发部门以后会演变成没有软件程序员编制的部门,令人难以想象中国最大的“嵌入式软件”制造商几乎没有软件编程工程师。华为保留的是“核心业务中的核心业务”——系统分析师、架构设计师以及产品项目经理,因为他们决定了企业的先进性和竞争力。而软件编程工作则变成了“核心业务中的非核心业务”,完全可以交付给批量生产和成本相对低廉的“软件工厂”的“软件灰领”去做。

与“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的变革相比,变革“集成供应链”流程对华为的挑战要大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它变革的覆盖范围更广,既包括公司内部的销售、采购、制造、物流和客户服务等多个业务系统,同时还包括企业外部的客户和供应商。因此,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影响整个ISC链条运作绩效的改进。“集成供应链”要运行良好就需要整个产业环境所有环节运作能力的提升。在中国,企业外部环节(客户和供应商)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整个绩效的改进。

而且,虽然当时全球范围内“集成供应链”的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不同市场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型差别很大。与“集成产品开发”在IBM已经成功实施多年的成熟度相比,IBM自己也还正在实施自己的“集成供应链”项目,所以华为没有现成可以学习的模板,只能在供应链理念的指导下,以华为以及客户的现实为起点摸索着开展。

IBM带给自己的集成供应链,所指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采购环节,而是包1998年8月,华为与IBM公司合作启动了“IT策略与规划”(IT S&P)项目,开始规划华为未来3~5年需要开展的业务变革和IT项目,其中包括了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ISC(Integrated Supply Chain,集成供应链)、IT系统重整、财务四统一等8个项目,IPD和ISC是其中的重点。IBM全球服务部负责的IT战略与规划项目启动后,IBM派出了10位以上顾问常驻华为,顾问费开支巨大。此外,华为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配合IBM项目组的管理工程部,也有300多人。内部人士的估计是,整个变革项目的费用不低于10亿元。期间华为的平均营业收入大概是200亿元左右,而且还经历了2002年营业收入下滑的“华为的冬天”。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就是供应链的竞争。而公司产品的成本不仅是生产成本的体现,也是供应链在公司以外环节的成本与效率的体现。

降低运营成本最核心的就是重整供应链。1999年,IBM顾问在对华为的调查中发现,华为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与业内先进公司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华为的订单及时交货率只有50%,而国际上领先的电信设备制造商的平均水平为94%;华为的库存周转率只有3.6次/年,而国际平均水平为9.4次/年;华为的订单履行周期长达20~25天,国际平均水平为10天左右。通过考察,IBM顾问指出,华为的供应链管理仅仅发挥了20%的效率,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基于此,ISC流程被提上日程表。ISC流程的概念就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也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ISC要求把公司运作的每个环节都看成是供应链上的一部分,不管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在公司以外的合作伙伴那里,都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以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经过IBM专家的研究和论证,他们认为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的领先和市场的优势。在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只要牢牢把握住核心竞争力,其余非核心部分完全可以外包出去,让那些专业公司分包。在流程再造过程中,按照IBM专家的建议,华为对公司的组织机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把原来的生产部、计划部、采购部、进出口部、认证部、外协合作部、发货部、仓储部统统合并。华为成立了一个统一管理供应链业务的部门,叫做“供应链管理部”,由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担任部门总裁。而这个部门的设置,绝对不是简单地把分散在不同系统的部门合并起来,或者换一个名称,而是把供应链管理当做了公司降低成本、库存,提高供货质量、资金周转率、供货速度以及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公司主要从供应链上获得成本优势,而不是像“血汗工厂”那样靠“压榨”工人来获利。这就是为什么华为人的工资奖金比别人高,而生产成本却比别人低很多的根本原因。

2000年前后,华为公司通过业务外包,进一步将非核心业务“砍掉”。这一次主要涉及公司的生产环节,包括制造、组装、包装、发货和物流。为了平稳过渡,也为了妥善分流和安置原部门有关人员,华为出台了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鼓励原部门主管和骨干内部创业。注册成专门为华为公司服务的EMS代TT厂,或者其他服务商,业务上受华为公司供应链管理部管理,经济上独立核算。没有了华为的员工身份,这些内部创业的工厂所雇用的员工就和社会上的平均成本扯平了。而创业团队就变成了股东和管理者,实现了平稳过渡,保障了改革后华为产品的EMS生产(代工生产)质量,同时也把制造成本结构性地降了下来。在深圳市就有大大小小上百家分包商专门为华为服务。这样做不仅发挥了专业分工的优势,而且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管理难度,提高了华为供应链的竞争力。现在华为基本实现了零库存和一周内交货的快速反应能力。

目前,华为变成了一个真正没有生产车间,也没有库存的ISC管理典范。保留的只是两项核心业务,一个是市场,一个是研发。因为华为一向认为市场是公司的生命线,所以公司38%的人力资源都投在了市场部。即便是这样,华为的市场订单在履行中也有很多业务被分包出去,如工程安装、设备运行维护、客户接待、客户培训、市场调查等,都会经常分包给那些专业的中小企业。这样做华为不仅可以减少工资支出,而且可以控制居高不下的差旅费。通过专业分工和公开招标,大大降低了市场运作成本,同时提高了服务质量与效率。

虽然研发业务属于核心业务,公司也投入了48%的人力资源,但是华为仍然把那些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的纯软件业务外包出去,因为这些工作只要“软件灰领”就能够胜任。华为给予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熟手”工程师的外包工资是每月8000~10000元,而改革前华为自己雇用的初级工程师的人均成本是一年20万元,外包可以节约将近一半的成本。2005年,华为的外包工程师人数据说有2万多人,仅这一项就为华为节约了20亿元。也许,华为的研发部门以后会演变成没有软件程序员编制的部门,令人难以想象中国最大的“嵌入式软件”制造商几乎没有软件编程工程师。华为保留的是“核心业务中的核心业务”——系统分析师、架构设计师以及产品项目经理,因为他们决定了企业的先进性和竞争力。而软件编程工作则变成了“核心业务中的非核心业务”,完全可以交付给批量生产和成本相对低廉的“软件工厂”的“软件灰领”去做。

与“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的变革相比,变革“集成供应链”流程对华为的挑战要大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它变革的覆盖范围更广,既包括公司内部的销售、采购、制造、物流和客户服务等多个业务系统,同时还包括企业外部的客户和供应商。因此,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影响整个ISC链条运作绩效的改进。“集成供应链”要运行良好就需要整个产业环境所有环节运作能力的提升。在中国,企业外部环节(客户和供应商)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整个绩效的改进。

而且,虽然当时全球范围内“集成供应链”的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不同市场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型差别很大。与“集成产品开发”在IBM已经成功实施多年的成熟度相比,IBM自己也还正在实施自己的“集成供应链”项目,所以华为没有现成可以学习的模板,只能在供应链理念的指导下,以华为以及客户的现实为起点摸索着开展。

实际上,华为请IBM带给自己的集成供应链,所指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采购环节,而是包括了从采购、库存管理、生产制造,一直到产品交付与售后服务的所有业务环节,其原则是通过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保证实现供应链的两个关键目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任正非就曾经说:“ISC(集成供应链)解决了,公司的管理问题基本上就全部解决了。”括了从采购、库存管理、生产制造,一直到产品交付与售后服务的所有业务环节,其原则是通过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保证实现供应链的两个关键目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任正非就曾经说:“ISC(集成供应链)解决了,公司的管理问题基本上就全部解决了。”了从采购、库存管理、生产制造,一直到产品交付与售后服务的所有业务环节,其原则是通过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保证实现供应链的两个关键目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任正非就曾经说:“ISC(集成供应链)解决了,公司的管理问题基本上就全部解决了。”

附录信息:据IBM顾问介绍,华为在重整供应链之前,其管理水平与业内其他公司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华为的订单及时交货率只有50%,而国际上其他电信设备制造商的平均水平为94%;华为的库存周转率只有3.6次/年,而国际平均水平为9.4次/年;华为的订单履行周期长达20~25天,国际电信设备制造商平均水平为10天左右。重整供应链的目的就是为了设计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成本最低的集成供应链,为华为早日成为世界级企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载华为的管理优化路线图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为的管理优化路线图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华为绩效管理分析

    绩效管理作业 李静 1417421057 肖昕宇1417421049 韦春艳 1417421012 刘虹 1417421066 华为公司绩效管理分析 一、公司背景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

    283 华为市场需求管理规定

    市场需求管理规定 公司各部门: 本规定明确了市场需求管理的各项活动内容、相关部门职责及绩效评价方法,用于指导市场需求管理各项活动的开展。 一、市场需求定义: 通过市场......

    华为管理优势[合集五篇]

    看任正非如何管理华为 华为取得既往成功的关键因素,除了技术、人才、资本,更有管理与服务。人才、资金、技术都不是生死攸关的问题,这些都是可以引进来的,而管理与服务是不可照......

    华为采购管理指南

    华为采购管理指南 华为作为管理网络倡导者、实践者和领先者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了建立国际竞争力,不惜高价从知名的跨国公司IBM请来顾问帮助建立起自己的采购系统,以求更好发......

    关于华为敏捷项目管理

    华为公司项目管理 关于华为敏捷项目管理 IPD – 集成产品开发,华为花重金从IBM购买的一套产品集成开发流程,业界有一本书,PACE讲的就是这一套IPD流程,而IPD并不去讲你的开发要怎......

    华为资料管理方案

    华为资料管理方案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公司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维护公司合法权益,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公司各级部门及......

    华为十大管理思想

    华为管理要点(任正非)一、均衡发展,就是抓短的一块木板 在管理改进中,一定要强调改进我们木板最短的那一块。全公司一定要建立起统一的价值评价体系,统一的考评体系,才能使人员在......

    华为培训管理规定

    华为公司员工培训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宗旨 为贯彻公司人力资本的不断增值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指导思想,建立持续、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和学习型组织,贯彻公司战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