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十一五十大农业科技成就
贵州十一五十大农业科技成就
贵州省“十一五”农业科技十大成就(事件)公众投票排名前十的项目为:烤烟漂浮育苗技术、安单玉米杂交良种、无性系引领茶产业、农村信息传播服务、小土豆变增收金蛋、太子参在国内领先、抵御极端气候灾害、水稻新品种和栽培、牧草新品种的选育、高油高蛋白油菜种。它们以科技支撑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十一五”期间对贵州农业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二篇:科技成就美好未来
科技成就美好未来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兴安镇苍德小学 六年级 张首博
指导教师 张书巧
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这个时候总有特殊的一课。他就是《开学第一课》。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我们共同领略了科技的美好。
科技成就美好未来,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探索精神是其中最灿烂的一枝。千百年来,人类用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不断扩展着对神奇大自然、对奇妙的科学以及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在永不停顿的对未知领域的探究中,人类建构起了多姿多彩的迷人世界。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就摆脱不了农业社会的贫穷与落后;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没有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工业革命;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没有我们当今的电子时代和五光十色的舒适生活。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赶上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这不光光是我们的祖先在进化时选择了发展,选择了进步,也包括了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我们今天的日子是由多少辛勤的科学家用智慧甚至生命换来的。生活如此舒适,生活如此惬意,生活如此美妙,我们的平均寿命比古代提高了30岁,看望亲友甚至不用出家门,这不都是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吗?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学改变了我们的命运。“知识就是力量”,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何能在世界面前挺起胸脯?因我们的科技在不断地发展!我们的科技在不断地进步!创造向未来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一位学者画了四种不同的图形,让人们在其中选出一种与其余三种不同的图形。于是人们便根据自己对此不同的认识,各抒己见。这样,一道题得出了不同答案。这件事足以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创新,答案就会笼统单调;没有创新,世界就不会丰富多彩;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发展进步。创新是丰富生活的手段。没有创新,我想,世界上第一盏电灯还没有诞生,我们还要在煤油灯暗淡的光下生活一辈子;第一架飞机还没有出现,人们要经过几个月乃至几十年的历经艰辛,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目的地;没有创新,社会便不会如此现代化,人们之间的联系也不会如此紧密。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应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去装饰我们的生活。古之人尚知创造,今天的我们又哪里能抛弃创造、抛弃创新呢?创新是生活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因此,创新还应破除旧观念、老框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迈出前进道路上坚实的步伐,走向新世纪。
第三篇:航天科技成就
·从东方红到嫦娥 毛泽东 : “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 早在 50 年代末期,毛泽东就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从此,我国科学家们就为之辛勤工作。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滩,面对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建设者们历 尽千辛万苦,战胜重重困难,终于建成了一个个新的试验场区和测控点站,为卫星发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卫星 临近发射前周总理还指示:在发射场要一丝不苟地进行检查。举国努力之下,东方红一号在 1970 年顺利发射升空,开创我国航天事业大旗。...[详细] 东方红一号 1970 年 4 月 24 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东方红 1 号卫星重 173 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 441 千米、远地点 2368 千米、倾角 68.44 度的椭圆轨道。它测量了卫星工程参数和 空间环境,并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直到今天,东方红一号还运行在轨道之上。“ 长征 ” 运载火箭 航天事业,最重要的工具就是火箭。中国自 1956 年开始展开现代火箭的研制工作。1964 年 6 月 29 日,中国 自行设计研制的中程火箭试飞成功之后,即着手研制多级火箭,向空间技术进军。经过了五年的艰苦努力,1970 年 4 月 24 日“长征 1 号”运载火箭诞生,首次发射“东方红 1 号”卫星成功。中国航天技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如今,“长 征”系列火箭已经走向世界,享誉全球,在国际发射市场占有重要一席。...神舟系列 ·神舟一号发射升空 神舟一号飞船座舱内放置有一个高 1.7 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神舟五号载人飞行 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完成了 21 小时 23 分钟的太空行程,开创中国航天新一页。·神六宇航员返回地面 神六航天员从返回舱首次进入轨道舱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和日常生活活动。·神七开创太空行走 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 19 分 35 秒。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起飞过了 9165 公里。· 2003 年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实现 历史将铭记那一刻:2003 年 10 月 15 日 9 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 小时 23 分钟的太 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2005 年 神舟六号尝试太空生活 船,还是那艘“船” ;箭,还是那支“箭”,从“五”到“六”,不过一个小小的数字增加,而从神舟五号到神 舟六号,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大步:飞行人
数从一人到两人,飞行天数从一天到多天…… ·2008 年 神舟七号实现太空行走 神舟七号航天员在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并按预定方案进行太空行走后,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轨道舱。这 标志着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取得成功。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嫦娥 ” 奔月承载大国千年之梦 “嫦娥”奔月,不仅寄托着国人探秘月宫的渴望,更承载着国人征服苍穹、向往外太空的大国之梦。为了这个 梦想,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默默地挥汗躬耕。从楼兰敦煌的飞天壁画,到中国近代的鸟人试验;从明朝官员万 户把自己绑在椅子上,点燃椅背上的 47 支火箭,到 29 年前,中国专家欧阳自远在 0.5 克月岩石上的辛勤钻研;再从 “神五”“神六”飞天,到今天的“嫦娥”奔月……中国人一路走来,沉着而充实。...[详细]、·嫦娥一号,完成既定目标 嫦娥一号,嫦娥总师欧阳自远称,“嫦娥一号”的任务完成的都非常出色,原定的四个科学目标顺利完成。第一,获得了 月球 0 度到南北纬 70 度之间的全月面图,第二,测定了月球表面的多种元素分布以及所含的矿物。第三,完成了研 究月球内层土壤各个地方的厚度,以此估算月壤中氦-3 的资源量和分布特征。这是我们首次尝试,世界上其他国家 没有做过,我们也较好的完成了这项任务。第四,完成了月球环境探测,了解了月球表面以及空间的数据。
·载人登月尚无时间表,中国仍需努力 载人登月尚无时间表,嫦娥一号已经完成任务,嫦娥二号也即将升空,但载人登月目前还没有时间表。总师欧阳自远表示,“嫦娥二 号”还将延续“嫦娥一号”的科学目标,对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做更进一步的科学探测。对于我国何时能够实现载人登月的问题,欧阳自远指出,首先要完成无人探测阶段,之后才能实施载人登月,否则 就是冒险。我国会认真加快自己的速度,但没有定下具体时间。
· 2011 年我国将发射神八天宫等 20 余颗卫星(船)
2010 年 12 月 28 日 17:23 人民网我要评论(0)字号:T|T 人民网北京 12 月 28 日电(记者赵竹青)2011 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将迎来以神舟八号、天宫一号为 代表的二十余颗卫星(船)的高密度发射任务。这是记者在今天下午该院举行的“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上获悉 的。2010 年全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顺利完成了以嫦娥二号、北斗二号为代表的 14 颗卫星连续发射成功,取得了卫星出场和发射“双破十”的历史最好成绩,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2011 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院将迎来以
第四篇:航天科技成就
·从东方红到嫦娥
毛泽东:“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早在50年代末期,毛泽东就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从此,我国科学家们就为之辛勤工作。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滩,面对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建设者们历尽千辛万苦,战胜重重困难,终于建成了一个个新的试验场区和测控点站,为卫星发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卫星临近发射前周总理还指示:在发射场要一丝不苟地进行检查。举国努力之下,东方红一号在1970年顺利发射升空,开创我国航天事业大旗。...[详细]
东方红一号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东方红1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它测量了卫星工程参数和空间环境,并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直到今天,东方红一号还运行在轨道之上。
“长征”运载火箭
航天事业,最重要的工具就是火箭。中国自1956年开始展开现代火箭的研制工作。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程火箭试飞成功之后,即着手研制多级火箭,向空间技术进军。经过了五年的艰苦努力,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诞生,首次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成功。中国航天技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如今,“长征”系列火箭已经走向世界,享誉全球,在国际发射市场占有重要一席。...神舟系列
·神舟一号发射升空
神舟一号飞船座舱内放置有一个高1.7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
·神舟五号载人飞行
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完成了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开创中国航天新一页。
·神六宇航员返回地面
神六航天员从返回舱首次进入轨道舱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和日常生活活动。
·神七开创太空行走
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公里。
· 2003年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实现
历史将铭记那一刻: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5年 神舟六号尝试太空生活
船,还是那艘“船”;箭,还是那支“箭”,从“五”到“六”,不过一个小小的数字增加,而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大步:飞行人数从一人到两人,飞行天数从一天到多天„„
·2008年 神舟七号实现太空行走
神舟七号航天员在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并按预定方案进行太空行走后,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轨道舱。这标志着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取得成功。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嫦娥”奔月承载大国千年之梦
“嫦娥”奔月,不仅寄托着国人探秘月宫的渴望,更承载着国人征服苍穹、向往外太空的大国之梦。为了这个梦想,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默默地挥汗躬耕。从楼兰敦煌的飞天壁画,到中国近代的鸟人试验;从明朝官员万户把自己绑在椅子上,点燃椅背上的47支火箭,到29年前,中国专家欧阳自远在0.5克月岩石上的辛勤钻研;再从“神五”、“神六”飞天,到今天的“嫦娥”奔月„„中国人一路走来,沉着而充实。...[详细]
·嫦娥一号,完成既定目标
嫦娥总师欧阳自远称,“嫦娥一号”的任务完成的都非常出色,原定的四个科学目标顺利完成。第一,获得了月球0度到南北纬70度之间的全月面图,第二,测定了月球表面的多种元素分布以及所含的矿物。第三,完成了研究月球内层土壤各个地方的厚度,以此估算月壤中氦-3的资源量和分布特征。这是我们首次尝试,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做过,我们也较好的完成了这项任务。第四,完成了月球环境探测,了解了月球表面以及空间的数据。·载人登月尚无时间表,中国仍需努力
嫦娥一号已经完成任务,嫦娥二号也即将升空,但载人登月目前还没有时间表。总师欧阳自远表示,“嫦娥二号”还将延续“嫦娥一号”的科学目标,对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做更进一步的科学探测。对于我国何时能够实现载人登月的问题,欧阳自远指出,首先要完成无人探测阶段,之后才能实施载人登月,否则就是冒险。我国会认真加快自己的速度,但没有定下具体时间。
·2011年我国将发射神八天宫等20余颗卫星(船)2010年12月28日17:23人民网我要评论(0)字号:T|T
人民网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赵竹青)2011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将迎来以神舟八号、天宫一号为代表的二十余颗卫星(船)的高密度发射任务。这是记者在今天下午该院举行的“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上获悉的。
2010年全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顺利完成了以嫦娥二号、北斗二号为代表的14颗卫星连续发射成功,取得了卫星出场和发射“双破十”的历史最好成绩,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2011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将迎来以神舟八号、天宫一号为代表的二十余颗卫星(船)的高密度发射任务。
颁奖会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2010年发射型号两总代表为“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获得者颁奖,对以他们为代表的广大研究院青年员工在全年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给予充分肯定。颁奖现场还举行了2011年发射型号青年突击队决战宣誓仪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领导向2011年发射型号青年突击队授旗,并通过播放视频短片,表达了全院干部职工征战2011年的信心与决心。
第五篇:林下再造广西大农业
林下再造广西大农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2011-10-08 来源: 广西日报
——林改后林下经济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60岁的田林县农民李易勇,10多年前从不适宜生存的大石山区搬迁出来,利用荒地种竹收笋谋生。如今他家竹林发展到150多亩,长年投入两个劳动力,其它不用什么投入,一年卖笋收入10多万元,每亩纯收入600元以上。“种竹好过种田,竹农赛过神仙”——生活在秀丽又“长”钱的竹林里,住着家用电器应有尽有的新楼房,李家其乐无穷。
在被授予“中国八渡笋之乡”称号、竹林面积已有30万亩的田林县,作为当地农村经济支柱的“竹笋采集加工”,只是广西业已成型的多种林下经济模式之一。在八桂大地,林下经济正如雨后春笋般成片涌现、竞相“冒尖”。
接力林改——绿了群山富了民
2008年开展试点,2009年扩大试点,2010年全面推进,累计投入超过15亿元,超过100万人投身其中„„在五级书记抓林改的高位推动下,广西这个“后来之辈”一跃变成全国林改“后起之秀”。
截至今年8月31日,全区累计完成勘界确权1.98亿亩,占全区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8.5%;全区累计完成登记发证面积1.85亿亩,占全区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2.2%,全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
“山定权,地生钱。”林改不仅激发了农民造林护林的热情,更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的财路。林下经济接力林权改革,在八桂大地蓬勃发展,成为广西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有林才有菌,有菌就有钱”。在保护红椎林的同时培育红椎菌,成为浦北农民致富的一大产业。浦北县龙门镇平黄村红山村吴永左、吴永右兄弟俩,2010年卖菌收入均接近5万元。
林场叫“六万”,八角有“六万”,林下搞种养,每户赚“六万”——这首顺口溜,说的是自治区直属的国有六万林场,其拥有6万亩八角林,25户职工在部分八角林下种花、养鸡、养猪,去年实现净利润150万元,平均每户净收入6万元。
无独有偶。同是自治区直属的国有派阳山林场,其八角林下放养的鸡,由于常年拣食八角落果落叶,肉质中天然带有八角之香,市场售价比普通放养鸡高出一倍多,且出栏多少都不够卖。目前派阳山林场利用八角林250亩放养土鸡5万只,年产值500万元,亩均产值两万元——相当于八角亩产值的25倍之多!更妙的是,林下养鸡后,八角林地肥变多虫变少,亩产从100公斤提高到250公斤。
据统计,2010年全区林下经济产值135.8亿元,涉及林地面积1300多万亩、专业合作社1461个、企业1546个;全区参与林下经济的农民近100万户、300多万人,林农依托林下经济实现人均收入1000元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实现林下经济产值145亿元,全年有望超过200亿元,经济总量和综合效益在全国呈现“领跑”态势。
强力推动——五级书记抓“林下”
广西林下经济势如雨后春笋,得益于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
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发展林下经济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自治区主席马飚、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多次前往林区一线调研,了解民意,研究政策,作出部署,提出“五级书记抓林下经济发展”。
2010年6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首次全区林下经济发展现场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林下经济健康发展。2010年10月,广西出台全国第一个以省级政府名义印发的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的文件——《关于大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实施一系列力度大、覆盖面广的林下经济鼓励政策。今年,全区各级财政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的资金达3.5亿元,仅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的资金就有1.5亿元。
全区倾力打造林下经济发展十强县,培育林下经济发展十大龙头企业,评选林下经济产品十佳品牌,建立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林下旅游示范基地,带动全区林下经济发展。
浦北县提出要像抓好工业园区一样抓好林下经济产业区,推出多重贴心服务。去年,浦北为林农办理林权抵押贷款905万元,让“活树变活钱,林子变票子”,一下子解决了农民想搞林下经济却手中缺钱的问题。
为把林下养鸡做强做大,容县对在山上修建标准鸡舍的养殖户给予30-50元/平方米的补助,对存栏肉鸡1000羽以上的给予2-5万元的贴息贷款扶持。近两年来,容县农信社发放规模养殖贷款1.6亿多元,全县初步建成5个林下养殖示范区和9个林下养殖规模示范镇。
据林业部门调研和统计,全区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有9000万亩,约占林地总面积的38.5%,相当于全区耕地总面积近1.5倍。“突出典型示范,突出龙头带动,突出产业特色,突出产品标准,突出品牌打造——这是今后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陈秋华这样表示。
“百花齐放”——无限风光在林间
林下放养鸡鸭鹅、猪牛羊,林下种植粮果菜、菌药茶,林下经济在各地争奇斗艳、五光十色。
“目前,广西林下经济发展初具规模,呈现三大区域、四大类型、八大模式的发展格局,显露再造广西大农业的发展趋势。”自治区林业厅分管林下经济工作的副厅长韦纯良介绍说。
三大区域分别是桂东南外向型林下经济产业带、桂西南林下特色种养区和桂东北森林旅游区。四大类型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旅游和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四大板块。八大模式分别是林菌、林药、林花、林禽、林畜、林蜂、藤芒编织、森林旅游等。
各地林下种植主要品种有70多个,前十大产品为红椎菌、西瓜、香菇、木耳、竹笋、金花茶、沙姜、甜茶、兰花、金银花。林下养殖主要有15个种类,包括鸡、鸭、鹅、鸟、火鸡、鸽、鹿、猪、牛、羊、兔、奶水牛、竹鼠、青蛙、蜜蜂等。
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涉及藤芒编织和松脂、竹笋、食用菌、药材、野菜、蜂蜜、甜茶等采集加工;森林旅游主要有城郊“林家乐”、森林休闲游等。
据统计,2010年全区林下经济总产值中林下养殖独占六成,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占二成五,其余一成五为林下种植和森林旅游。林下经济产值超10亿元的有浦北、岑溪两县市,超5亿元的有合浦、藤县、八步、平南、兴业、永福、容县、博白等8个县(区)。
“一县一产业”、“一乡一名品”,林下经济优势产业带和产业集中区正在展现雏形。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忻城金银花、金秀绞股蓝、大瑶山甜茶、永福罗汉果、田林八渡笋、马山黑山羊、南丹瑶鸡、容县霞烟鸡、天峨六画鸡、环江菜牛等十大名品,大都来源于林下种、林下养。
9月28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和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联合发文,启动广西发展林下经济“千万林农千元增收”工程:从2011年起,用5年时间,争取全区林下经济面积发展到5000万亩,年产值500亿元;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累计2000万林农实现人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
●短 评
“冒”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林下种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得益彰,值得大力推广,引导各地因地制宜,把林下经济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培育。
调查表明,同一片树林,林下养殖亩产值往往相当于多倍的林木林果亩产值,林下种植的亩产值也不逊色于传统模式经营的林地甚至于耕地;进行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发展森林旅游,收获林地林木的附加值,更是一种额外“增值”。
广西64%的土地为林业用地,林地面积2.34亿亩,其中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有9000万亩——相当于全区耕地面积近1.5倍。这是一个不应忽视的大数字!
耕地面积不可能再增加,因地制宜利用好适宜种、适宜养、适宜游和有副产品适宜采集加工的林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路子。
目前全区还有7600多万亩条件适宜的林地有待利用,充分利用这片广阔的宝地发展立体林业、循环林业、生态林业和复合林业,将广西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让农民走出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新路子,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广西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