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推进南阳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加快推进南阳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访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南阳市委书记李文慧
全国两会期间,推动“绿色发展”,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再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南阳市委书记李文慧就南阳市加快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李文慧介绍说,南阳市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和核心水源地,又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既是生态富集区,也是生态高度敏感区。南阳市为此确立了牢固树立生态发展观、环境大局观、绿色政绩观,以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为载体,培育壮大生态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把南阳建设成为水清天蓝、山川秀美、经济发达的生态城市的目标。《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区域生态网络,建设黄河中下游、淮河上中游生态安全保障区”,“构建伏牛山、桐柏大别山和太行山山地生态区”。南阳市就位于伏牛山、桐柏山之间,因此,加快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既是南阳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立足生态优势,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的现实选择和需要。南阳市近年来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工作中,主要是做好“加、减”
两篇文章。加,就是增绿。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以“蓝天、碧水、安静、绿色”工程为载体,加快林业生态市建设,突出抓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鸭河口水库水源地和淮河源头生态保护,搞好伏牛山生态屏障、桐柏淮河源防护体系、平原生态体系“三区”绿化,组织实施山区生态林建设、生态廊道建设等生态工程,把南阳的“氧吧”建好,生态之“肾”养好,让南阳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减,就是减排。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力推进节能减排,把南阳建设成为山水与园林相间的生态文化城市,让南阳更加光彩照人,更加美丽动人。“十一五”期间,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减排7.5万吨和9.5万吨,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的减排任务。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到调水水质要求;白河出境水COD达标率由75%提高到100%,氨氮达标率稳定在89%左右;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稳定在90%左右,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市环境质量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
李文慧认为,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要创新发展模式,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致力打造生态产业体系,构建生态战略功能区,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全面创建南阳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
李文慧介绍说,南阳市拥有110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70%以
上是农民。结合筹备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农运会,城市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破解人多地少矛盾、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必由之路。我们决定全面实施城乡建设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构建具有南阳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的决定性力量。近年来,南阳建设工业强市实现了新突破。2011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10亿元,增长21.8%,实现利润180亿元,增长50.4%。14个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858亿元,投资总额跃居河南省前列。李文慧表示,要坚持做大总量、优化结构并重,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支撑“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要组建专门推进班子,加速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电力能源、冶金建材、油碱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光电三大战略新兴产业,重点抓好126个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力争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纺织服装3个产业实现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
李文慧介绍说,去年,南阳粮食总产达118.7亿斤,连续8年增产,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全市确立了林果、畜牧、中药材
等绿色支柱产业。有32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省级认定;20多个农产品获得了全国首批统一标志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代农业是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基础,更是农民就业、致富的有力支撑。必须珍视和发挥南阳农业的巨大优势和潜力,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紧紧围绕“保粮食、调结构、促增收”目标,实行示范带头、项目支撑、科技引领、重点突破,抓好粮食生产,培育壮大畜牧、蔬菜、花卉、茶叶、种苗、中药材等高效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步伐,努力使现代农业为南阳创造更多财富,为农民带来更多实惠,为农村带来更大繁荣。
近年来,南阳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成功申报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这是致力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新成绩。李文慧说,南阳以“生态大市、绿色南阳”为目标,突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淮河源头和鸭河口水库水源地等生态建设,依托国家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启动实施了山区生态林体系建设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通道绿化工程、环城防护林及城郊森林、城镇绿化及林业产业等6大工程,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一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造林433.97亩,林地面积由2006年的1110.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443.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4.51%提高到37%,先后获得“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等荣誉称号。
李文慧介绍,要将污染减排作为推进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通过减排,优化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积极探索环境管理新机制,加大监管能力建设,确保天蓝地绿水清。“十一五”以来,南阳市淘汰规模以上制浆能力20多万吨水泥立窑生产能力,506万吨合成氨生产能力,8.1万吨小火电86兆瓦。对285家企业进行限期治理,对31家企业进行停产治理,对17家企业进行深度治理。同时,严格项目审批和环境准入关,坚决杜绝新上“两高一资”项目,有效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李文慧介绍,根据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南阳市目前正在加紧编制完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规划,力争6月份完成编制规划。并以争创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行清洁生产,构建循环经济链。目前光电、水电、抽水蓄能、可再生能源、中医药开发、机械制造、汽车配件、天然碱等一批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污染排放强度小的企业集团逐步发展壮大,全市经济质量和产业结构不断得到提高和优化,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局面初步形成。相信通过推进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一个经济协调科学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的新南阳必将会更加让世人瞩目,必将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提供持久清洁的水源。
第二篇:着力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
着力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调研与思考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16:16 作者:洛桑·灵智多杰
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脆弱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一条重要途径。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黄河及其主要支流洮河、大夏河的发源地,长江主要支流岷江等河流的上游地区。面积4.4万多平方公里,占甘肃省总面积的10%;平均海拔高达3000米,是高寒低温、阴湿多雨、雷暴等灾害性天气多的大陆性气候地区,也是江河源生态环境脆弱区。州内地广人稀,天然草地、森林、湿地资源丰富,水域面积达47.55万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0.8%。其生态变化对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将产生跨区域的重大影响,事关中华民族的生态安全。其中,黄河在州内玛曲县流经433公里,径流量增加108.1亿立方米,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184.13亿立方米的58.7%,占黄河流域总径流量的1/6,被誉为“黄河蓄水池”。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口增多和草原过牧超载、乱采滥挖等掠夺式生产,使本来就十分脆弱且极不稳定的生态环境急剧退化。目前,全州已有90%左右的草地不同程度退化,20世纪四五十年代风吹草动、牛羊肥美、没有一点沙化的玛曲县草场平均沙化率达21.8%;森林覆盖率已由解放初的48%下降到目前的19.85%;水土流失面积20世纪80年代初仅为0.8万平方公里,现在已达到1.18万平方公里;黄河干流年平均流量20世纪70年代是472.6立方米每秒,2000年降到303.0立方米每秒。
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加剧了该州高原气候的干旱、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导致近年来黄河在玛曲县的水源补给量减少15%左右、长江上游支流白龙江流量下降20.6%、黄河支流洮河流量下降14.7%、大夏河流量下降31.6%,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草地、森林、湿地水源涵养的生态功能,容易引发黄河、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和河口断流。这种严峻的生态状况,已经非常迫切地摆到我们面前。
令人欣慰的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将生态保护列为重点工作之一,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促使我们根据甘南州的实际,认真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出路。该州地处藏汉民族交流的前沿地带,具有衔接内地、辐射藏区的特殊区位优势;境内资源丰富,交通又较其他藏区便利;经过建国50多年的发展,在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中,现实经济实力和未来发展潜力都有一定的优势,并且积累了一些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互动发展的经验。因此,我们认为可以把甘南州建成民族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以保护江河源区的生态平衡,对周边其他地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优化产业结构,突出发展重点。这是建立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关键。2004年,甘南州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47.83%,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1.64%,第一产业贡献率为10.54%。很明显,作为传统的畜牧业地区,农牧业贡献率偏低,二、三产业也存在结构不合理、层次水平低、牧业不优、工业不强、特色少和服务滞后等问题。单一的经济结构是支撑不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的,要适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生态经济的突破口在于发展特色经济,有特色就有优势,就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甘南州各县市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关键是要从全州、全省和临近省份分工体系中明确自己的产业定位,利用当地资源,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及时打破“小而全”、“大而全”的常规发展格局和自我平衡的思想模式,使县域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参与资源优化配置,打造特色产业体系。要立足于草地、森林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州情,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生态畜牧业作为主要任务,努力繁荣农牧区经济,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要向农牧林业生产的深度发展,打好绿色牌、特色牌,积极发展农畜产品的基地化、专业化生产,优化农牧林业布局,全面提升农牧林产品的质量。加快草业发展,建立草地培育体系。通过恢复更新天然草地,培育高产优质人工草地,建立饲草料储备基地;发展现代化草产品加工业,包括干草加工、草粉、草块、草颗粒加工和青贮及半干贮、秸秆氨化等,实现草业产业化。发展生态畜牧业及其加工业,通过发展养殖大户、专业村和专业乡,集中连片搞育肥,建设牛羊肉、鲜奶、绒毛、育肥等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以牦牛、藏羊、鹿等为主的特色畜牧业,紧紧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做大做强特色畜牧业,走以科学饲养、市场化取向、集约化经营为主的舍饲路子,改变靠天养畜、借场放牧的传统做法。改造、兴建和引进一批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同农牧民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基本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牧户的产业化结构。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促进城乡联动、工牧对接,推动传统牧业向现代牧业转变。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不断优化畜种、畜群结构,扩大报酬率高、效益好的优质牲畜品种的养殖,实现牧区畜牧业和农区畜牧业的优势互补与快速发展。实施禁牧、休牧、轮牧等合理利用草地措施,促进草原休养生息,逐步把甘南草原建成我国西部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
要正确处理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牲畜生产能力与调整产业结构的关系,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通过封护、保护现有天然林的生长条件、物种资源,使残次林尽快恢复成林。全力管护、经营好现有的天然林,以天然林资源为核心的甘南原始森林肩负着促进本州可持续发展乃至保障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安全的双重使命。作为经济有效的营林策略和手段,实施封山育林有助于尽快恢复和扩大本区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综合效能。应积极发展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基地建设,发挥其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积极培植和适度发展以食用山珍、野生药用资源等植物资源为原料的特色林副产业以及森林旅游业。部分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后,种植条件较好的农业区应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扩大优质粮食、油料、药材、蔬菜和优质牧草的种植比重。切实加强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发展小型水利工程,加快农牧村人畜引水工程的建设和改造。
甘南州工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作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靠工业经济的振兴来带动。应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采金业、金银首饰加工业及建材业。黄金开采应加强管理、提高采选的技术含量,以减轻采选业造成环境破坏。对一些效益低而对草原破坏大的采矿业要限制发展。优先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水电、藏医药、农畜产品加工、优势矿产品开发等先导产业。甘南州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61万千瓦,可利用量215万千瓦,目前仅开发利用6.566万千瓦,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优势还不明显,应进行一江三河(白龙江、洮河、大夏河、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电梯级开发,加快水电开发的步伐。利用现代先进的光热、光电转换技术,在边远山区和牧区大力推广太阳房、太阳灶、太阳能光伏电源、太阳能暖棚、太阳能温室,进而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太阳能开发产业。加快中藏药新产品的开发及研制,做大做强藏医药业。大力发展食用菌、红景天、人参果等高原特色资源加工业以及矿泉水、植物保健饮料等具有高原特色的系列饮料产业。加快新技术产品开发,开发血清蛋白等生化制品及食用干酪素等产品,采用多种形式,同境外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联合进行新的生物、生化产品的开发研究。
甘南州宗教文化浓郁、自然风光奇异、民俗风情独特,发展生态旅游业得天独厚,应积极开发民族风情草原风光旅游,以甘南州丰富的牛羊骨角、树根、林区剩余物、洮砚石等为原料,发展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和旅游纪念品;积极引导鼓励不同经济形式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组建旅游开发服务集团公司,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同时,搞好商贸流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以各县(市)城以及区位、交通、物产等条件优越的乡镇为重点,分层次建设一批规模不等、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专业化市场和商业网点,鼓励发展适应牧区生活方式的“流动商店”,加强城乡交流和商品交换,盘活牧区商贸流通;鼓励和扶持个体、私营运输业的发展,为城乡交流提供便利条件。大力发展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为产业转换、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构建支撑生态经济的骨干体系。甘南州各个县域都有不同的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都有自身的比较优势,要认真加以分析,充分挖掘利用,科学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点。一是构建自然资源梯次转化的支撑点。甘南州具有水力、旅游、矿产、畜牧、山药及山野珍品等五大资源优势,关键是把资源优势经过复合式梯次转化,变成经济优势。二是构建农牧业经济的结构支撑点。农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整个经济发展的走向。要在完善和实施农牧优势互补试点工作基础上,确立龙头企业在农牧业产业化建设中的先导地位,重点扶助华羚、首曲、草原兴发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尽快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牧户”的大农业发展体系。三是构建生态型工业经济的结构支撑点。工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解决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工业发展了,才能反哺农业,繁荣第三产业,推进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传统农业主导向新型工业主导转变的过程。要坚持走“夯实基础、扩大规模、增加总量、提升质量”的工业发展之路,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市,要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实现产品升级换代。传统农牧业比重大的县市,要积极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提高农牧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四是构建生态经济市场体系的支撑点。市场体系不完善是制约甘南州经济发展的又一痼疾。要构筑以县城、建制镇为依托的专业市场、特色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体系。重点培育粮食、蔬菜、禽畜、物资的物流市场以及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产权交易的生产要素市场。市场建设要依照与地方产品相结合的原则,发展特色农牧业,增强市场与地方经济的关联度,构建特色市场与特色经济相互促进、联动的产销一体化格局。五是构建生态经济骨干基地支撑点。甘南州经济要实现大的发展,必须有一批龙头集镇和经济强村来引领和拉动。要按照经济关联程度、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大小以及现有产业规模等实际情况,对经济强镇和经济强村进行经济功能规划与定位,予以重点扶植。通过它们带动周边村户,形成某种特色产业规模经济小区,进而形成若干经济发展的骨干基地。
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充分调动民资民力,把非公有制经济培育成发展生态经济的增长点。民营经济是一种成本低、见效快,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经济类型,民营企业家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引领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之一。要出台鼓励政策,营造良好环境,引导民营经济和民营资本进军当地优势产业,发展科技型、规模化、公司化的水电业、畜牧业和种养业。甘南州大多数民营企业还存在着规模小、布局散、水平低、质量差、污染重、管理水平和市场意识跟不上等问题。要把扶持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为其发展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政府部门应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建立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帮助其做出正确的决策减少失误。同时,要加强对民营企业主的教育和引导,增强纳税意识和法纪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以鼓励民营经济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要唤醒广大群众强烈的发展意识和市场主体意识,鼓励个人去寻求就业机会,去办企业,搞实业,创造财富,增加收入。
把牧民定居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牧民定居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主要途径。要制定牧民定居、生态移民住房、牲畜暖棚建设资金的倾斜政策;建立饲草料基地,解决牧民定居后的生产自给问题;加快牧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结合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牧区的实用增产技术示范推广和普及力度,为舍饲圈养提供技术保障。通过这些措施,把牧民定居、生态移民的产业选择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推进牧民定居的进程,建设生态小城镇。
优化发展环境,健全政策和资金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诸系统的协调,同时不断地进行内部与外部的变革,以保证人类社会发展的和谐和有序。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健全环境与资源、经营与管理、经济发展与市场机制、就业环境与城镇建设、技术与信息、制度与法律等支持系统的政策体系建设;加快能源、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甘南州是欠发达地区,建立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最大障碍是思想障碍。当地政府部门特别是干部职工,要彻底解放思想,用科技知识武装农牧民,转变当地农牧民的思想观念。群众是发展经济的主体力量,要唤起广大农牧民的主体意识,把建设美好家园和自己健康富裕作为一种社会责任,一种公民义务,切实从“靠山吃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中走出来,人人都来保护生态环境,人人都来发展商品经济,做生态保护、市场经济的主人。
(作者:中共甘肃省委常委)
第三篇:论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4篇全)
强化认识是前提
—— 一论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
在全市人民满怀激情喜迎第七届全国农运会举办的关键时刻,省政府出台〔2012〕65号文件,把《南阳市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总体方案》列入全省战略,支持南阳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对南阳来说,是大事、是好事、是喜事,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热潮。
省政府〔2012〕65号文件饱含着省委、省政府对南阳的深切期望和殷殷重托,是指导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全市上下要立足新的战略起点,在“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上下足功夫,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和精神,为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作出贡献。
要珍惜机遇,乘势而上,率先突破。
从“边缘”到“主体区”再到“先锋”,南阳以矫健的姿态“三步跨栏”,续写着一千万南阳人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史诗和不朽传奇。
在“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征程上,市委、市政府以总揽全局的战略眼光,带领全市人民主动参与、积极融入,凝聚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南阳主体区的强大合力,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建设大潮。国务院〔2011〕32号文件、省政府〔2011〕9号文件和省政府〔2012〕65号文件的相继出台,为南阳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如今,勇立潮头的南阳已高擎起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的大旗,向着既定目标迈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阳人倍感自豪又深知肩上责任之重。要十分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乘势而上,先行先试,奋发有为,全力做好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这篇大文章,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趟出一条科学发展的崭新路子。
要审视市情,学以致用,“弯道超越”。
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的理念在渐进中升华。去年,国务院出台的32号文件,提出“构建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建设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省政府出台的9号文件明确提出,南阳要“创建河南省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总体方案》进一步阐述了南阳建设高效生态示范市的任务、目标、方法和途径。我们要结合市情实情,对照这些重要文件,扎扎实实研究和学习,全面领会精神实质,并指导实践。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促进生态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探索“三化”协调发展方面仍面临着巨大压 1
力。《总体方案》为南阳的发展装上了“航向标”,方向明确干就有准头,做就有劲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富民强市的目标,全面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弯道超越”,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贡献力量。
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砥砺奋进。
南水北调,国脉所系。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和水源地核心保护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京津,是政治使命,必须牢记。
粮食稳定,国之根本。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南阳粮食总产量占全国1%。牢牢守住1302万亩基本农田这根“红线”,同样是政治责任,南阳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保水质、保粮食,使命在肩;要致富、保民生,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在生态与发展之间有没有一条和谐相伴、共赢共进的道路可走呢?探索和实践告诉我们,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是南阳的不二选择。要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支持南阳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的战略机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中原经济区生态安全屏障。要巩固南阳的农业基础地位,促进高质高效发展,为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创造经验。要切实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开创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率先突破。要努力把南阳培育成带动中原崛起的西南增长板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中原经济区联动发展格局。
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65号文件精神,勇于实践,积极探索,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路,加快开放富裕魅力和谐新南阳建设。①5
科学定位是基础
—— 二论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
省政府《关于印发南阳市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总体方案的通知》对南阳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做了清晰的战略定位: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在生态系统建设、生态产业体系构建、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互动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努力把南阳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区域增长极、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作出重要贡献。
这一战略定位,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精神的持续和提升,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南阳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延伸和具体化,是省委、省政府立足于南阳发展的实际,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南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个大局中提出的更高要求。这一战略定位,进一步确立了我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晰了我市加快中原经济区南阳主体区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思路和举措,为我市经济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政策支持。
我市地处豫鄂陕毗邻地带,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辖市,是全省粮食核心生产区之一,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和淮河发源地,产业基础较好,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经济总量居全省前列,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明显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水平低、粮食增产难度大、生态保护任务重等矛盾和问题,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和生态保护压力。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有利于我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开创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培育带动中原崛起的西南增长板块,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而使我市形成与中原经济区联动发展的格局;有利于我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我们要准确把握这一战略定位,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落实这一科学定位,须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要树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着力构筑生态安全和农业粮食安全保障;着力构建生态系统和生态产业体系;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推动生产要素集聚优化配置,培育现代产业集群,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着力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加快形成有利于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落实这一科学定位,须履行全新使命,勇于先行先试。《总体方案》在生态系统建设、生态产业体系构建、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互动等方面赋予我市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全新使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加强区域合作联动,加大移民后期扶持力度,从而构建绿色安全生态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高效生态产业体系、生态宜居现代城镇体系、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和移民安稳致富保障体系。而完成这些重任,实现这些目标和蓝图的前提,就是先行先试。我们要在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上下功夫,认真学习、全面领会、深入研究《总体方案》,理清加快发展的思路,精心制定具体方案和实施办法,在“行”上做表率,在“试”中求突破。
落实这一科学定位,须吃透文件精神,争取政策支持。我们要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注重运作、突出运作、科学运作,在具体中突破、深入和落实;要把原则规定变为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细化为规划、措施与项目。各地各部门要坚持自身发展和政策帮扶相结合,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要加强与省直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结合自身的条件和优势,进一步明确所在地区、所在部门的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要切实把主要精力用在加快发展上,增强责任意识,转变作风,抢抓机遇,把外部支持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巨大动力。
战略已定,南阳正在行动。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不懈地落实好《总体方案》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中原经济区高
效生态经济示范市而奋力拼搏。①2
突出重点是关键
——三论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
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创造示范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新模式意义重大。贯彻落实好豫政〔2012〕65号文件精神,突出重点是关键,我们必须认真对照《总体方案》,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牢牢把握工作重心,找准主攻方向,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推进,把省政府的关心厚爱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
突出重点,必须把握基本原则。豫政〔2012〕65号文件支持我市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这对南阳来讲,是机遇、是载体、是民生、是担当。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我们必须把握好基本原则,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树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着力构建生态系统和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坚持强化载体,推动转型升级。以城市新区、城市组团、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为载体,着力推动要素集聚优化配置,培育产业集群,加快转型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坚持节约集约,实现内涵发展。严格执行产业政策、投资强度、能耗评估等准入门槛,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改革开放,增强活力动力。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全面开放、带动全局,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加快形成有利于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突出重点,必须找准努力方向。突出重点,就是要盯紧重点工作推进和重大事项落实不放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在生态系统建设、生态产业体系构建、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互动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努力把南阳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区域增长极、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瞄准前进方向,构建六个体系,是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的工作重点、主攻方向、关键环节。在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各级党员干部要善抓“牛鼻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绿色安全生态体系;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生态宜居现代城镇体系;加强区域合作联动,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大后期扶持力度,构建移民安稳致富保障体系。
突出重点,必须讲究方法举措。要把《总体方案》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既善于抓住全局,又善于找准着力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样才能达到举重若轻、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关键环节,明确工作重点,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推动重点工作强势突破,从而带动全局工作整体推进。要强化责任心。一项工作要想干好,必须用心、用力、用策、用责,忠实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勇抓发展之要,勇挑发展之担,勇履发展之责,拿出一股锐劲、一股韧劲、一股闯劲、一股狠劲,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强力推进,把《总体方案》中提出的一系列目标任务、重大举措细化、量化、具体化,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个人,一件一件抓落实。要按照“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和“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要求,坚持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持之以恒做、遵循规律做、开拓创新做、尽心尽责做、求实求效做,用我们的心血和汗水,有效运作,务实重干,推动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尽快取得实效。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实现新跨越!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我们要紧紧抓住重点不放松,把《总体方案》中涉及的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努力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所作为、走在前列、率先崛起。7
转变方式是根本
——四论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
随着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示范市上升为全省战略,南阳吹响了传统农区率先践行和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的嘹亮号角。
高速前行的列车飞驰了30多年,需要检修;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习惯思维,需要改变;原有的增长方式,资源、环境难以支撑,需要扭转„„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示范市,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纵观大局。南阳不仅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生态富集且敏感,而且是“中州粮仓”,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环顾周边。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襄阳、洛阳发展势头强劲,平顶山、驻马店、信阳等市正在蓄势崛起,在“转变方式”的新征程中,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区域竞争中,早转变,早主动,早发展,早受益。
审视自我。南阳大而不强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增长速度不快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结构不优、城镇化水平和对外开放度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破解制约发展瓶颈,改变落后状况,南阳不转不行,慢转更不行。
因此,转变发展方式是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破题的根本思路,是在新一轮发展中弯道超车、晋位升级的快捷通道,是加快开放富裕魅力和谐新南阳建设的行动指南,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南阳主体区的不竭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南阳等不起、慢不得!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就要突出领导方式转变的关键作用。要把转变体现在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上,体现在继续解放思想上,体现在增强宗旨意识上,体现在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上,体现在改进工作作风上。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传统思维方式和常规模式,树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着力构建生态系统和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就要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上下功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治本之策。要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把投资重点放在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薄弱环节上,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要运用现代科技、物质装备和管理技术改造提升农业,以优质粮食和生态畜牧业为重点,以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和农业产业化集群为载体,实现传统农业向绿色、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转变。要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着力培育新能源、光电、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坚持规划引导、技术引领、重点突破、壮大规模,构建以战略新兴产业为先导,以战略支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就要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加快形成有利于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推进我市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战略,加快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就要以改善民生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理念,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在富民、惠民、安民上,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转变是真功夫,转变是真水平。在“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南阳一定能“转”出一片新天地!5(本系列评论刊完)
第四篇:加强涉农领域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加强涉农领域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张华贤(代表民革宿迁市委)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宿迁生态示范区建设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成败在农村。建议:一要持续建设一批宿迁式的特色美丽乡村。全力建好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实施水体治污责任制,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二要深入实施一组系统化的土壤提质工程。建立土壤环境大数据检测系统,持续推进土壤酸化改良、测土配方施肥、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运用,探索建立可推广的土壤修复工程样本。三要努力造就一支职业化的新型农民大军。科学界定职业农民内涵,实施分类式专业化培训,培育一大批生态农业CEO和职业化农民。四要加快打造一批叫得响的生态农业品牌。通过实施创牌辅导、载体帮导、文化助导,创建一批涉农“三名商标”和农副产品商标发展示范园区。五要积极建设一批连片化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坚持规划先行、长期稳定,集中多方力量,聚集要素资源,渐进式推进区域集中连片开发。六要全力建成一批定制式的中央厨房供应基地。通过在京东平台打造“农品宿迁馆”等形式,着力把宿迁建设成为若干大中城市的生态食品基地。七要创新组建一个市场化的新农村建设集团。统筹实施新农村区域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与农业产业化。八要探索设立一个保障性的新农村投资公司。设立
政府引导资金,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规范吸纳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成事。
细化环保责任清单
严守生态环境底线
董振班(代表民进宿迁市委)
为构建齐抓共管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建议:一要全面排查梳理,厘清责任边界。系统梳理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江苏地方法规以及市委、市政府制度性文件,厘清有关主体环境责任边界,制定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二要制定地方法规,弥补立法空白。消除责任空档和盲区,为各地各部门履行环保职责提供法律依据。三要细化责任清单,压实环境责任。环境保护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责任清单应涵盖工业、农业、服务业、群众生活等诸多污染源的防治,大气、水、土壤、声、电磁等诸多环境要素的治理与保护,将其无一遗漏地分解到各具体部门,实现环境保护责任全部门、全要素的全覆盖。四要加强信息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生态环境的良好局面。
构建产业政策指导体系 推动生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周朝明(代表市工商联)
为把宿迁打造成苏北乃至淮海经济区重要的生态经济产业基地,建议:一要管控生态空间,加快主体区域建设。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套,统一优惠政策,着力建设宿迁生态经济产业园核心区及其拓展区。二要创新管理体系,探索生态发展新路。建立绿色发展考核体系,强化绿色发展导向。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农业、旅游、环保等方面职能。完善园区财税管理体系,吸引绿色高端企业入驻创业。三要提升服务能力,提升生态产业效率。遵循“政府推动,市场引领,企业运作,社会参与”原则,加快生态经济产业示范区硬件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协调指导生态产业发展。
抢抓机遇
齐抓共管 做好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大文章
丁晓平(代表沭阳县政协)
为广泛营造发展生态经济的浓厚氛围,齐心协力做好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这篇大文章,建议:一要树立法治意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积极性。加快构建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集中力量解决影响突出的水、气、土污染问题。二要坚持生态优先,抓好生态规划建设。以宿迁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为统领,分类编制各县区、各乡镇发展规划,突出8个生态经济示范镇的引领带动作用。三要注重特色打造,加快生态产业发展。深入挖掘各地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电商产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四要完善考核机制,形成齐抓共管氛围。进一步完善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考核制度。对所有新引进的项目,实行谁引进、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环境保护责任制,从源头上杜绝污染项目。
发展现代服务业
培育宿迁绿色发展新动力
郑干先(代表泗阳县政协)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建议:一要培育生态旅游特色品牌。坚持“全域旅游”理念,按照“整合提升资源禀赋,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强市”总体目标,大力实施“旅游+”行动,促进农旅融合、工旅融合、三产融合,着力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业体系。二要完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加快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提升智慧产业服务支撑能力,做好现代服务产业配套,积极引进补链、延链、强链项目,形成要素齐全、功能齐备、设施完善、服务到位的产业链。三要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依托京东集团优势资源,全面加强与电商企业战略合作,推进网络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平台建设,积极培育网创主体,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深度融合。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江耀武(代表泗洪县政协)
当前,生态旅游面临着结构不合理、配套功能不完善、投入不足、环境保护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议:一要优化生态旅游规划,统筹协调做好环保、城建、产业结构调整等发展规划,努力做到“多规融合”。二要严守环境底线,调整产业结构,综合治理“气、水、土”等突出污染问题,坚决杜绝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三要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完善生态旅游配套功能,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推出适应不同群体游客的娱乐项目。四要扩大生态环境的对外宣传,从自然资源、城市风貌、地域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塑造我市生态形象,提升生态宿迁的知名度、影响力。
建设电商名城
打造生态立业新支柱
仲
林(代表宿豫区政协)
为放大电商名城效应,着力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版块,建议:一是加快项目推进,做强做优电商载体。研究制定电商园区发展3—5年规划,重点加强电商场馆、创业孵化园、无人仓储、配套街区等配套设施项目建设。二是强化龙头带动,全面提升电商招引质效。依托园区平台,借助“京东”品牌,拉长电商产业链;广开门路,深挖资源,积极促成腾讯与宿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争取1—2年内实现园区入驻电商企业境外上市零的突破。三是融合线上线下,激发网络创业活力。利用园区创业谷的创业孵化功能,构建集网店运营、品牌推广、创客路演、导师指导、投融资等一体化服务模式,不断孵化更多的本地电商企业。四是创新政策驱动,扶持保障电商集聚。建立电商产业专项资金,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创投资金支持力度,促进智慧物流、绿色包装、新能源车辆等绿色高端产业发展。对宿迁电商产业园参照省级开发区管理。搭建资本、信息、人力资源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培育一批互联网小巨人。
聚力生态经济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宿迁
朱振方(代表宿城区政协)
为渲染生态宿迁底色,真正把宿迁建成江苏“生态大公园”,建议:一要以优质生态为基础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下决心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治味“四大战役”,从严把好项目审批关口,切实抓好企业排污整治,持续改善生态质量。二要把加快发展作为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核心要义。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引进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打造一批生态风情旅游景点,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生态宜居家园;发挥地区优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激光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注重绿色建材、智能电网等特色产业园建设,彰显特色品牌。三要突出法治引领,筑牢生态屏障。完善环保制度体系,落实生态建设责任,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让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强化信息支撑
发展生态经济
徐洪清(代表市政协科学技术界)
发展生态经济,做好“互联网+”这篇文章,信息技术是重要支撑,建议:一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守护宿迁的“碧水蓝天”。加大蓝天卫士、国土卫士、水域保护监控平台等信息化应用的部署,丰富监测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为行政执法和环境治理提供事实依据。二是进一步夯实“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加大政策支持与投入力度,将信息基础建设纳入各级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水、电、汽、路、城乡建设统筹考虑,加快打造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信息基础设施。三是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一方面深入开展“智慧旅游景区”建设,重点推进景区门禁、智能监控、智能导览、景区安防、智能停车场等系统建设;另一方面加强旅游大数据挖掘应用,通过景区客源、游客群体、游客喜好、景区对比等多维度分析,有效提升景区管控、引导、服务能力。
加强土壤环境信息监测 夯实生态经济现实之基
史余强(代表市政协教育界)
通过监测土壤环境状况,实现优化土壤环境质量,切实构建我市全方位的生态安全体系,建议:一是建立土壤环境信息监测系统,科学布局土壤环境信息监测点,建立土壤环境信息数据库和土壤取样收集库。二是开展土壤环境信息科学分析。探索将土壤环境分为“优先保护”、“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三类,加强应用分析,形成分类清单,强化精准治理。三是强化对生态产业分类指导。推动土壤环境监测信息共享,为治土企业开展土壤治理和修复提供精准服务。开展土壤环境数据分析,为优化特色农业布局和生产绿色安全农产品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健全土壤环境信息监测的政策法规。确保土壤环境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支持生态经济发展
钱国华(代表市政协经济界)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生态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建议:一是着力加强生态融资项目对接。围绕生态经济发展目标,分别列出支持、限制和淘汰的产业、企业及项目名单目录,并定期发布。加大企业环保信息披露力度,有效发挥金融杠杆在限制“两高一剩”中的重要作用。二是着力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创新排污权、碳排放权、节能减排收益权等质押融资产品,将信贷资源更多地向绿色产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领域倾斜。积极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新试点工作,借助“三进三帮”农户新信息,加强与农商行“阳光信贷”系统的对接,有效支持农民发展农村电商、高效农业、生态旅游等致富项目。三是着力加强绿色金融配套机制建设。设立绿色金融发展引导基金,建立绿色金融风险分摊补偿机制。
发展生态高效农业
助推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刘万江(代表市政协农业和农村界)
我市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较好,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得天独厚。建议:一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扶持优势主导产业,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支持、鼓励发展旅游、观光、生态等多功能创意农业。二是推进生态高效农业发展。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推广农业清洁化生产,加大“三品一标”创建力度,提高宿迁生态农业核心竞争力。三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规划布局,整合项目资金,扩大投资规模,提高建设标准,进一步夯实生态农业发展基础。四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建立产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协调创新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开发宗教文化资源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仲启双(代表市政协少数民族、宗教界)宗教旅游是重要的旅游品种。宿迁宗教文化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够深入,宗旅融合有待加强。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宗教文化资源配置,准确定位宗教旅游在宿迁特色生态产业布局中的目标追求和发展战略。二是加强宗教、文化、旅游等部门的协作联动,深入挖掘和整理我市宗教历史名胜、名人,经典故事、传说掌故。三是加强宗教场所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推出宗教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开发具有宿迁特色的宗教文化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旅游日用品等,打造宿迁特色宗教文化旅游品牌。四是重点对古运河沿线的皂河龙王庙行宫、极乐律院、真如禅寺、大王庙、洋河古镇、泗阳天后宫等宗教资源进行景点化整合开发,打造古运河沿线宗教历史文化景观带。
用科学规划指导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张宜球
当前,我市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中,还存在着边规划边建设、先建设后规划、规划建设各行其是等问题。建议:一是编制经济示范区规划建设导则,明确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目标、基本原则、建设内容、建设要求、建设时序、保障措施。二是推进“多规合一”,以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为指导,协调融合各类规划,形成一张蓝图。三是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加快推进专项规划编制,协调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矛盾。四是重视项目规划编制,做好具体项目的规划设计,提升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五是重视规划实施,在编制前明确规划目的和编制要求,在编制中采集好基本数据,了解真实民意。规划成果应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组织专家评审,并及时公布。严格按照规划实施,确保规划严肃性。
以上14篇为大会口头发言,配照片刊发,以下8篇为书面发言。
民盟宿迁市委建议:一是科学立规,完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结合“三进三帮”活动,建立生态经济“大数据”,编制“接地气”的规划。以生态经济示范区规划为统领,对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全面梳理、深度融合,编制“相融合”的规划。统筹编制凸显区域特色的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提升、农民脱贫增收等规划。二是优选产业,构建宿迁特色生态产业布局。着力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发展、绿色工业转型升级、活力三产繁荣发展。三是创新机制,建立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保障体系。探索建立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生态经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经济考核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创新以市场为核心的投融资、生态补偿和公众参与等机制,实施利于生态经济建设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支持政策。
九三学社宿迁市委建议:一是加强空间布局管控。把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优化区域空间开发的关键抓手,进一步研究调整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实施差别化区域发展政策,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二是制定正负面清单。针对各地重点发展的“2+1”产业、8个先进特色产业,制定正面清单,招引符合产业定位的优质项目;制定负面清单,严控恶臭项目、环保安全高风险项目、高能耗低效益项目进入。三是加强项目落地评估。重点对拟落户项目的产业政策、环境影响、经济效益、规划布局、安全生产、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把好工业项目落地关口。四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苏宿园区和高新区为示范,不断巩固和提升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成果,逐步建立园区发展与区域发展的联动机制;以绿色示范企业建设为载体,带动更多企业逐步完成生态化改造。
市政协工青妇、科协界建议:一是进一步优化生态布局。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立足不同主体功能分区,引导分类发展。完善空间治理体系,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二是进一步壮大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产业,推动产业向结构“轻”、模式“绿”、质量“优”转变。发展“互联网+”产业,重点依托电商示范基地,大力发展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经济,做大做强保险小镇等新业态。发展“旅游+”产业,加快全域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乡村特色旅游发展,构建“旅游+”产业生态圈。三是进一步加强生态治理。严把项目环保准入关,提升生态承载能力,整治环保突出问题。
市政协台侨联界建议:一是加强生态建设的宣传教育,在全市上下营造浓郁氛围,强化生态思维,形成共识、凝心聚力。二是将生态立市上升到六大发展战略之首位,突出其引领地位和特殊意义,不断强化全民的生态意识,提高加强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三是对现有涉及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在认真疏理的基础上结合宿迁市情,进行完善充实,形成适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法规体系。四是重视、保护和发展我市特殊的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尤其在乡村要留下乡愁、留下印迹、留下历史。
市政协文化艺术界建议:一是大力宣传生态立市第一战略。要从全局上提升生态立市的战略地位,从文化上形成生态立市的科学共识。以生态经济发展为题材,广泛创作歌颂生态立市的时代作品,营造生态立市的浓厚氛围。二是强力抓好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加大原生态资源保护力度,强力整治环境污染,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三是培育生态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生态特色的农牧渔业,培育一批地方生态农业优势品牌。发掘独具地域特色的休闲游、乡村游项目,走农旅融合之路。四是强化政策支撑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提供保障。
市政协社会科学界建议: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健全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明确公众参与生态环保的权利义务。把握关键,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生态是核心,确保生态资源逐年增加;转型是关键,推动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生态环保型转变,推动农业由分散单一品种种植向集中高效经营转变,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业是根基,把产业培育和打造作为生态经济发展的支撑;富民是目标,通过生态产业的发展,实现环境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市政协医药卫生界建议:一是抓观念转变,提高全民生态意识水平。加强对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营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抓规划先行,推动生态经济长久发展。进一步完善全市生态建设规划,并把生态的价值追求作为其他各领域规划发展的前置条件。建立第三方专家评审机制,切实加强规划前期评估、过程监督、事后评价。三是抓发展主体,构筑生态经济骨干框架。以谋划推进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为抓手,带动生态经济示范区整体建设。建立落后产能常态化淘汰机制和主动退出激励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市县乡三级污染物收集处置能力和新兴能源供给能力。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着力降低医疗污染。
市政协常委郑路建议:一是理清家底,梳理现有产业项目。既找准产业发展短板,发现配套产业服务链的不足,又摸清家底查漏补缺,为下一步产业规划布局提供信息支撑。二是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各地在发展特色产业时,必须注重打造具有地域标识性的特色优势,做足“生态+特色”的文章,使地域标识深入人心。三是统筹规划,凝聚区域发展合力。组建工作组,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基础设施、配套产业链的建设力度,蕴涵产业发展定力和耐力,力争在形成集群规模后制定产业标准。
第五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富锦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富锦,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厅字〔2015〕1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谋划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追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保护生态不计其利、面向未来不计其功的责任担当全面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基本方针实现由“环境换增长”向“环境促增长”转变,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为基本动力实现转型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重大突破,以彰显巴山蜀水生态文明精髓为特色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科学合理的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美丽富锦建设取得新成效,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全面推行,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市打好生态本底,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蓝天净土。
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建立。基本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关键制度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二、加快建立统一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
(一)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落实主体功能定位。全面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富锦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利用。推进市、县落实主体功能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加快推进绵竹市等地“多规合一”试点工作,适时扩大试点范围。严格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区域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布局必须符合主体功能定位。
控制土地开发强度。重点开发的城镇化地区,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和影响;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要增强农产品生产能力,加强面源污染治理,防止污染转移和扩散;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理念,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和环境生态功能。
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全面评价我市全域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开展国土综合整治。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严格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扩大城乡绿色空间,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二)科学划定资源环境生态红线
严守资源消耗上限。合理设定资源消耗上限,加强能源、水、土地等战略性资源管控。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耗强度“双控”制度,将节能评估审查作为控制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和增量的重要措施。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确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规划城市建设和重大项目,应进行水资源论证,确保与本地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实施永久保护和用途管制,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管控,对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加大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将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各级地方政府环保责任红线,合理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实施成渝城市群(富锦)国家重点控制区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实行脱硫脱硝并举、多种污染物综合减排,加强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等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全面推进涵养区、源头区等水源地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取缔饮用水水源地所有排污口。严格实施农产品产地安全区划和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强化农产品产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风险评估。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科学划定林地和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红线,确定生态红线区划技术规范和管制原则、措施,制定生态红线管理办法,出台征占用生态用地禁限目录,强化执法监督,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三)构建新型绿色城镇体系
加强绿色城镇规划。认真落实《富锦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严格管控城镇开发边界,科学确定城镇终极规模,构建合理的区域城镇体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四大城市群,高水平建设天府新区,合理引导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加强城乡规划“三区四线”(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绿线、蓝线、紫线和黄线)管理,杜绝大拆大建。提倡城镇形态多样性,延续城镇历史文脉。
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科学确定城镇开发强度,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建成区人口密度,从严供给城市建设用地。合理确定新区建设规模,强化新区产业支撑,推动产业和人口同步聚集,有序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大力实施城镇生态园林建设工程,积极推动城市湿地公园、山体公园和绿廊绿道等具有地域景观文化特色园林建设,持续推进园林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抓好“百镇建设行动”300个试点小城镇建设,发挥好21个市级重点镇建设示范作用和小城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重要节点作用。
切实加强城镇管理。依托山体、水系、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镇绿地系统,划定并强化城市绿线管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便捷的交通体系,加快成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提高城镇供排水、防涝、雨水收集利用、供气、综合管廊、市容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推进遂宁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四)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科学编制乡村规划。落实科学规划理念,坚持规划先行,调整完善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对新村聚居点、旧村落和传统村落进行整体规划和统筹布局。研究制定富锦市乡村规划标准,提升全市乡村规划编制水平。加快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传承农耕文化和农村民居特色,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特色乡镇、精品村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保护传统村庄院落民居,加强农村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推行农村雨水收集工程及农田径流回收工程建设。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大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业态,提升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文明村镇建设,稳步实施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创建活动。突出抓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五)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中国制造2025富锦行动计划》,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推动页岩气、节能环保装备等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加快油气化工、钒钛稀土、饮料食品、汽车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着力打造成都汽车制造、绵阳电子信息、德阳重大装备制造、攀西战略资源开发等产业基地,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加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动态监测,建立完善预警机制。严把行业准入关,各地、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或备案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积极支持和推动产能过剩行业实施兼并重组或转产升级,引导企业主动退出产能过剩行业。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强制性标准约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做好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安置工作。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全面提升能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效率,减少煤炭消费,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加快推进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为重点的水电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因地制宜适度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有序控制煤电建设。推动川东北、川中、川西等全国重要天然气生产基地建设,促进川南页岩气综合开发利用。优化城乡用能方式,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应用和能源转化利用方式变革。
(六)加快发展绿色产业
发展节能环保低碳产业。建立节能环保产品推广目录,引导绿色消费,推动高效清洁节能锅炉、节能电机、大气污染防治、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装备规模化发展,建设成都、自贡节能环保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基地和成都、泸州绿色建材产业化示范基地等一批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加强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天然气发电等新材料、新装备的适应性研发和应用。建设智能电网,积极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推进建筑光伏发电一体化。在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城市群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推进公共领域和公共场所应用新能源汽车,引导鼓励新能源汽车进入个人消费领域。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加快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以研发设计、技术孵化、检验检测、商务咨询、软件外包等为重点,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运用现代服务理念、现代经营模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交通运输、商贸流通、旅游休闲等服务业。推进文化创意、会展业、餐饮业等特色服务业转型发展,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推进农业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依托农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乡土文化等资源,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以及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林产业。培育农产品品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七)推动科技创新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需求,突破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推动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科研活动特点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快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全市高端产业向自主研发跨越、产业链两端延伸、价值链高端提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加快“互联网+”发展。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加强互联网在建设、交通、教育、健康、安全、人口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综合集成,提升政府公共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产业创新牵引升级、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区域创新发展示范“四大科技创新工程”,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培育以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一批国家、市级绿色制造技术、节能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加快天府新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绵阳科技城、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重点区域建设,推进成都等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四、推动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体系
(八)协同推进节能减排
推进重点领域节能。组织开展国家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和市千户工业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计划,逐步提高节能标准。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立健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进一步丰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形式,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市级示范、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以县为单位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进全市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优化运输方式,推广节能与新能源交通运输装备,发展甩挂运输。提高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水平。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农业生产设备。开展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活动。
继续强化总量减排。强化结构、工程、管理减排,加大高污染物排放行业淘汰力度,全面推进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城市、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和乡镇、农村居民聚集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研究出台机动车增量控制措施,全面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油、柴油。依法开展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汽车,开展船舶污染防治。强化农业园污染防治,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比例。重点行业全面建成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中控系统,建立健全总量预算管理、初始排污权分配、总量前置审查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扩大IC卡刷卡排污试点范围,持续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大力实施锅炉窑炉改造、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建设节能重大技术示范工程。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电机、锅炉、汽车、照明等产品。组织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等替代工程,抓好重污染行业、工业园区管控,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实施水泥、玻璃、钢铁、火电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等减排工程。强力控制秸秆焚烧、工地和道路扬尘、餐饮油烟等面源污染。
(九)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
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进煤炭、化工、建材等行业绿色发展,实现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继续深入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加快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峨眉山市工业集中区等市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工业园区结构调整、工程建设、管理强化和科技创新,促进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减少污染物排放。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种植、养殖业,深化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发展畜禽、水产清洁养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积极推进绿色印刷。大力发展低碳旅游、生态旅游,推进国家(市)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推动零售批发、餐饮住宿、现代物流业循环发展,促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
推动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和商贸等领域,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在矿产资源、产业废物、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建设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企业,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加大选矿废渣、冶炼废渣、粉煤灰、煤矸石、矿井水等大宗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力度,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拓宽秸秆综合利用领域。率先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提高资源产出率,全面提升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深入开展循环经济示范。继续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建设,推动形成典型案例。加快建设攀枝花、德阳和攀钢集团、川威集团、钢城集团等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富锦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富锦保和富山再生资源产业园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州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成都、绵阳、南充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广元、德阳国家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加快内江等市级循环经济示范市(县、区)、富锦新津工业园区等市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
(十)加强资源节约
加强水资源节约与替代。加强用水需求管理,以水定需、量水而行,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加强用水定额管理,促进人口、经济等与水资源相均衡,全面推进和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节水技术装备支撑,推广高效节水技术、设备和产品。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城市节水,推进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淘汰高耗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低耗水产业,创建一批节水型示范企业。严格控制缺水地区、水污染严重地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及脆弱区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加强工业用水统计、监察。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设和污染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城乡水源工程建设,鼓励建设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和第二水源,保障城镇供水安全。积极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在成都、自贡等缺水城市开展雨水和中水回用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回用率。
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管控、市场调节、标准控制和考核监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健全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体系,积极探索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建立建设项目用地全程管理机制、项目用地“后评估”制度、低效利用土地退出机制,全面建立产业园区土地利用绩效评估制度。构建节约集约用地长效监督机制,开展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改革试点。积极争取开展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大力推进城市立体开发和闲置用地综合整治,拓展资源利用新空间。
加强矿物综合开发利用。发展绿色矿业,按照综合勘探、综合开采、综合利用的原则,加强矿产资源特别是低品位、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开采回收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积极推进我市钒钛磁铁矿、稀土矿、有色、稀有金属矿和川南硫煤矿绿色矿山及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加强矿山固体废物、尾矿和废水利用。着力推进矿产资源就地转化、深度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五、积极构建生态环境安全体系
(十一)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积极开展绿化全川行动,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继续实施《富锦市湿地保护条例》《富锦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20年)》《富锦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扎实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若尔盖草原湿地、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秦巴生物多样性、大小凉山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推动长江、金沙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沱江、雅砻江、涪江、渠江8大流域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生态带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等典型生态系统建设,对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实施强制性保护,推动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
推进生态工程建设。继续加强森林、湿地、草地等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二期、新一轮退耕还林、森林经营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湿地保护力度,健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启动退耕还湿。加大荒漠化治理和修复力度,深入推进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恢复综合治理工程。完善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基本草原划定和保护工作,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推进草畜动态平衡,加强草原鼠虫害治理,有效遏制草原退化。因地制宜推进小流域、重要湿地和河湖库综合治理,加快建设汶川、芦山地震灾区生态恢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增强生态系统功能。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水资源保护,实施地下水保护和监测,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强化农田生态保护,全面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大退化、酸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和农用残膜资源化循环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耕地质量、草原生态、外来物种调查监测,建立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严格落实天然水域禁渔期制度,强化水下工程作业项目对渔业资源的补救措施,保护和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健全生物安全查验机制,加大基因、物种、典型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保护力度,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加快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应急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重要河湖生态水量保障机制。
(十二)全面推进污染防治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源防治。实施区域联防联控,以“减排、抑尘、压煤、治车、控秸”为重点,认真抓好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污染治理,逐渐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持续推进水污染治理。认真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岷江、沱江、渠江、涪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和生态敏感区水污染治理。加强良好湖库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排污管理。加强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实施雨污分流,加强污水配套管网和垃圾收转运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垃圾收集率。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提高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管理水平。加快推进藏区、彝区县城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有序建设城市生活垃圾环保发电设施。
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认真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健全土壤环境监测制度,在典型地区组织开展土壤污染修复试点示范,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治理,推进重点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开展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建设。探索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妥善处理处置矿渣等固体废物。严格辐射安全许可制度,加强核设施运行监管。
(十三)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减缓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调整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降碳工作,全面控制工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等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草原、湿地碳汇,有效减缓二氧化碳、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促进全市碳排放总量尽早达峰。积极开展低碳城市、小城镇、社区、园区、企业试点示范。
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调整种植制度、选育抗逆品种、开发生物技术等适应性措施,推进农牧业适应能力建设。加强森林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岷江—大渡河干旱河谷、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示范工程,促进自然生态恢复。实施《富锦市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行动计划》。加强防洪、抗旱工程体系建设,减少水资源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和适应能力。
推动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探索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工作机制与政策法规体系、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机制、碳排放总量控制与配额管理机制、碳排放权交易运作机制等,建设富锦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加快构建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体系,推动建设西部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六、努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十四)健全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标准
全面清理现行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中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内容。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节能评估审查、节水、应对气候变化、生态补偿、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根据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等,修订我市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加快完善标准体系,在能耗、水耗、地耗、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等方面,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加快组织制定地方标准;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结合实际需要依法制定实施更加严格的地方标准。实施能效和排污强度“领跑者”制度,加强对现行地方标准的复审工作,加快地方标准升级步伐。根据法律法规,适度提高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建设标准。探索在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环境风险高的地区执行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十五)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加快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明确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坚持并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土地用途转用许可管理。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进行建设与保护,在禁止建设区严禁各类建设开发。实施差别化土地供应管理,严格执行限制和禁止用地目录,禁止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要求的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供地。严格节能评估审查、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制度,强化矿产开发准入管理,科学合理设置矿业权。
(十六)推行市场化机制
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综合环境服务等市场化机制。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培育壮大节能服务产业。优化电力生产运行方式,推进替代发电,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资源,按机组能耗能效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依次调用化石类能源发电资源。组织开展低碳产品认证,推进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社会力量投入环境污染治理。推行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鼓励采用多种建设运营模式开展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业园区污染物集中治理,推进环保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服务。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探索实行新建项目的污染物总量指标通过交易方式有偿获得。积极探索研究节能量、碳排放权、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
(十七)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制定出台富锦市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方案,明确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权利义务,建立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和生态补偿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在森林、草原、湿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渔业资源和重点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开展试点探索,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结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归并和规范现有生态保护补偿渠道,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其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体系,实行城乡统筹的环境保护公共事务管理。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补偿。开展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试点,按照要求建立独立公正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
(十八)健全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绩效目标考评指标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实行差别化的政绩考核制度,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评价其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切实落实生态安全责任制,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破坏生态环境、背离绿色发展理念的行为依法依规坚决查处。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建立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问题线索移送制度,对党员干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违规违纪问题线索,要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依纪依法实施责任追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力的,要及时诫勉谈话;对不顾资源和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对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要依纪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监管责任。
七、树立生态文明社会风尚
(十九)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生态文明教育实施办法,鼓励学校开发生态文明相关教育资源,将生态文明理念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干部生态文明意识。组织好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树立理性、积极的舆论导向,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市情宣传,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报道先进典型,曝光反面事例,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二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
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广泛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等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过度包装。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出行,倡导绿色生活和休闲模式,严格限制发展高耗能、高耗水服务业。在餐饮企业、单位食堂、家庭全方位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二十一)着力培育生态文化。
深入挖掘巴蜀文化中的生态元素,夯实生态文化有形载体,进一步丰富生态文化内涵,精心打造天府之国、巴山蜀水、茶马古道、大熊猫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将生态文化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打造生态文化地标和景观廊道,加快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打造“巴蜀画风”和扶持地方戏剧工作,创作一批文化艺术作品,创建一批教育基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化的需求。大力推进文化、生态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生态道德,构建生态文化体系,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十二)鼓励公众积极参与。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扩大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制度,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有关组织可提起公益诉讼。在建设项目立项、实施、后评价等环节,有序增强公众参与程度。引导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
八、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二十三)加强统计监测。
建立健全全市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快推进对能源、矿产资源、水、大气、森林、草原、湿地和水土流失、沙化土地、土壤环境、地质环境、温室气体等的统计监测核算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准确性、及时性,实现信息共享。加快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在线监测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开展全天候监测,健全覆盖所有资源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体系。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健全环境与健康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开展全市生态状况调查和评估。地方各级政府在安排预算内投资等财政性资金时,加大对统计监测等基础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
(二十四)加强预警调控。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设定承载能力上限,切实提高环境监测系统科学分析潜在环境风险、准确预测各类环境问题的能力。建立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大气、地表水、土壤等的预警监测,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接近或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及时采取区域限批等限制性措施。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等制度,建立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及城乡建设和消费领域全面加强用能管理,对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地区及时预警调控。
(二十五)强化执法监督。
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实行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加大环境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禁止无证排污和超标准、超总量排污,违法排放污染物、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依法依规从严惩处。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强化对资源开发和交通建设、旅游开发等活动的生态环境监管。加强行政监察,对群众反映强烈、环境污染严重、长期不解决或屡查屡犯的环境违法问题进行挂牌督办。加强执法监督,及时纠正执法主体不合法、程序不规范、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作为失当等行为。建立领导干部干涉行政执法登记制度,确保资源环境监管机构独立开展行政执法。建立健全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畅通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移送渠道。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环境应急处置救援队伍建设。
九、切实加强组织实施
(二十六)强化统筹协调。
成立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快制定富锦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调配合,勇于探索创新,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对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负总责,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
(二十七)完善政策措施。
深化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定价要体现基本需求与非基本需求及资源利用效率高低的差异,体现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调整矿业权使用费征收标准。提高生态资源配置的税收调控能力,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再生资源产业的扶持力度,全面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政策,大力促进节能减排。认真执行国家关于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落实节能环保、新能源、生态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信贷政策窗口指导,完善融资对接机制,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融资支持。推进银行间市场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加大金融对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广绿色信贷,探索排污权抵押等融资模式。推进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环境保护黑名单制度。扩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提高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水平。
(二十八)加大资金支持。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对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加大市级财政资金投入,充分发挥现有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生态旅游区建设、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先进适用技术研发示范、监测执法能力建设等。
(二十九)开展国际合作。
以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并按程序申报举办生态文明建设国际论坛、研讨会等活动,宣传展示富锦形象。在国家统筹部署和指导下,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对话交流和务实合作,广泛引进资金、先进技术装备、专业人才和管理经验。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鼓励优势产业和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选择有市场、有资源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全方位的国际合作。对走出去的企业按规定给予资金支持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提高我市参与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水平。
(三十)加强区域合作。
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沿江市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地根据自身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禀赋、主体功能定位等,加强与邻近或相似地区的横向协调配合,研究制约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共性问题,采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参与项目开发等方式,共同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三十一)抓好贯彻落实。
各级党委、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根据本方案,结合工作实际,抓紧提出本地区、本部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与本方案相衔接的区域性、行业性和专题性规划,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要求,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情况要及时报市委、市政府,同时抄送市发展改革委。市委、市政府将就贯彻落实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