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实现和谐首善
如何实现和谐首善、繁荣舒适的目标
和谐首善,“和谐”是与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和要求是一致的;“首善”即最善之意,是从精神文明层面去理解和阐释的,善的意义很宽泛,比如,爱护花草树木是善,不乱到垃圾、不随地吐痰、举止文明是善,乐于助人、乐善好施也是善。和谐首善就是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文明发展,营造一种最尚礼、最文明、最和谐的社会环境。繁荣舒适,报告里的“繁荣”并不是单指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简单意义上的繁荣,而是囊括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改善民生等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全面繁荣;舒适则可概括为经济发展成果更广泛惠及于民的体现,包括群众的生存环境、居住条件等全方位的改善和提高。
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必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筑好“金凤巢”,吸纳大项目――建设“省级优秀经济开发区”。如何让经济开发区真正成为经济迅速崛起的强劲引擎?“必须从环境、项目等多方面着手,下大力将其建成省级优秀经济开发区,吸纳更多好项目入驻”要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总抓手,通过多种科学招商途径,招引一批大项目、培育一批大产业。尤其以大力发展钢制品及装备制造、建材及玻璃深加工、商贸物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百亿”产业为基点,着力引进一批投资额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同时,进一步加大园区硬件建设力度,将投巨资继续完善园区道路、供电、供热、网络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实现“九通一平”,增强开发区吸纳力。将南和打造成邢台市最强“经济增长极”。同时,借助邢黄铁路南和编组站、邢临高速东出西联之机,建设出口保税区和海关口岸,发展现代物流业,逐步建成冀南“出海口”、商品市场和物流中心。融入邢台市主城区,建成“后花园”――创建国家级“四城”。从“四城”建设上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按照“旧城改造上水平,新城开发出品位”原则,大力实施县城 “西进、北跨、东拓、南越”战略,构建城区路网新格局,加快实施广场、游园等一批公共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集中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扩面工程,完善城市功能,使产业、人口向城镇集聚;同时,全面提升城市绿地覆盖率,大力实施环城水系建设,增强城市灵气。极大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环境。
南和是传统农业县,农业资源优势明显,要在发展城郊型、新型农业及综合开发上持续发力,重点发展设施蔬菜、苗木花卉等特色高效农业。高标准建设闫里、郝桥史召、贾宋三大万亩蔬菜基地,大力推广无公害集成技术,无害化、标准化种植,培育有机蔬菜产销基地;加快建设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冷库等配套设施;建立健全蔬菜风险补偿等各项保障机制。同时,围绕建设“绿色南和”、“森林南和”、“生态南和”目标,引导鼓励群众发展苗木花卉种植,重点在“两围”、“两沿”建设苗木基地,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采摘园、立体生态养殖、农家乐等高效特色农业经济,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经过几年时间,逐步把特色农业铸造成群众致富的“聚宝盆”。
撑起“民生伞”,创造新生活――打造“邢台市教育强县、邢台市卫生强县、省级社保养老先进县、全国文化大县”。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卫生”,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形成以县医院为龙头,中医院、妇幼保健站、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为网点的卫生服务网络。通过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设,彻底解决群众入学难、就医难问题。继续提高城中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标准,扩大覆盖面,逐步加大“扶贫济困”力度,确保贫困弱势群体“过得有保障、活得有尊严”。同时,加大对观音文化、宋?文化的开发宣传力度,将其逐步建成南和文化名片;并将建成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文体中心,大力实施县林场影视基地、仿古街建设、白雀庵扩建和古兴林国重建工程,打造知名旅游景点。通过几年努力,打造成“邢台市教育强县、邢台市卫生强县、省级社保养老先进县、全国文化大县”。发展无止境,南和再发力;新城正崛起,南和正腾飞。凭借实实在在的“一四七”工程,勤奋创新、奋力赶超的南和人,正用五彩笔墨精心绘制着一幅“和谐首善”“繁荣舒适”的魅力新城。
第二篇:以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首善环境1
以高标准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首善环境
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美丽天津·一号工程”的总体部署和河西区打造“首善之区”的要求,我区着力加强了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努力为全民创造“空气清新,交通便利”的良好出行环境。本人对于区内现有的基础设施现状进行了调研,也有一部分个人不太成熟的见解,现将调研的有关内容报告如下:
一、我区重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以及与区内各委办单位紧紧围绕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着力打造现“美丽河西”、“首善之区”的目标,在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条件、规范行政审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一)区域路网逐步完善,辖区交通状况进一步改善
按照《河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加快城市路网建设成为了提升区内整体宜居程度的重要手段。在规划中提到的梅江国际会展中心的周边路网,例如:莹波道、江湾路已经基本构建完成,对于会展中心的国际化会议中心的功能性,以及接待会议便利度有了显著提升。在陈塘科技商务区以行政许可中心为轴心的发散式建设中,今年崇江道、崇岩西路以及崇岩东路,现已规划完成,后期准备正式进入路网建设阶段。东江道(洞庭路以西)、怒江道(洞庭路以西)、内江路在完善零星工程后已正式投入使
用,服务于商务区内和周边地块的通行。在海河后五公里的整体规划中,我区也依托将来该区域作为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充分考虑周边市内三甲胸科医院和环湖医院日后的通行要求,于2012年开始规划建设周边路网,现已基本建设完成。在城市快速路改造中,尤其是通行压力较大的东南半环,自2013年起已逐步进行道路面层的维修和铺筑,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坐落在我区范围内的快速路通行能力。在支路改造中,一批与百姓出行切身相关的路网改造工程也陆续上马,环湖中路、环湖西路、谦福道、艺林路、等10余条道路也于近年内全部改造完成。
(二)依法征地拆迁有序开展,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为配合文化中心周边改造的总体要求,自2012年起,我区启动了对八大里片区的房屋征收工作,规划范围为:东至尖山路,南至平江道,西至隆昌路,北至四中南围墙、爱德里,工程占地26公顷。规划地上总建筑面积约75.6万平方米,现征收工作进展顺利,为文化中心功能性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地铁等公共枢纽交通的建设中,以地铁5、6号线为代表的宾水道体院北片区房屋征收工作现已完成,地铁施工已进入实质阶段。
(三)提高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区管理水平
一方面区内各相关委办、局等单位以数字化城市监督和指挥为核心,完善数字城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公安、交通、执法等信息平台及政府热线互联互通,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网格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尤其是在市容环境综合治理、汛期的道路通行和积水片摸查中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从另一层面加快推进了河西区高标准、现代化城市管理的进程。进而提高了管理的效率、相关部门的联动性和处置问题的针对性。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我区城市运行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城市运行管理的精细化、使城市环境更加干净整洁、优美有序, 城市运行更加安全平稳、保障充分,城市运行与城市管理工作整体迈上了新台阶,具体有以下几项举措:
1、加快推进公共交通和静态交通建设,合理布局公交站点和停车场(楼),计划新增公交始发站3个、停车场(楼)9处。计划新增人行过街天桥6座,新建变电站7个,也已在规划建设当中。
2、进一步加强户外广告牌匾管理,加大整治力度,特别是加强新增违法广告的监管,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形成“美丽河西”的城市景观。
3、进一步加强路灯、夜景照明设施管理,保持夜景照明等设施的完好率,创造和谐美观的城市景观。
4、是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严格按照城市道路养护质量标准,在每年年初以春季会战为起点,对市政道路,区内排水,城市绿化等进行养护。近年来,为打造宜居城区,我区又大力进行了社区、旧楼区的提升改造,努力打造精品示范宜居小区。优化百姓的出行环境。从而在各方面保持了道路各部位技术状况的良好,提高道路设施的完好率,确保了城市道路设施通畅安全。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绿色生态系统
继续发展以热电联产为主导的城市供热体系;全面完成10吨及以下民用集中供热燃煤小锅炉并网任务。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与监管,确保辖区内无劣Ⅴ类水体,工业废水稳定达标排放。实施安静工程。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排放的有效控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企业间产业生态链,开展城市道路防尘喷淋、大型供热站再生水利用项目,建立一批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示范单位。推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培养和强化全社会节约意识,构建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的发展模式。优化“一岸、三核、四带、五路、二十四园”的规划布局。重点建设海河西岸、尖山、柳林和陈塘庄四个片区景观绿地。到2015年,全区绿地面积达到1195.75公顷,绿地率达到38%,人均公园绿地10.63平方米,实现全区范围内每500米内有1000平方米以上街旁绿地,1公里内有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绿地,3公里内有20万平方米以上的区域性公园,10公里内有市级公园或大型风景区的绿色生态目标。
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区内建设管理力量有待加强,管理体制亟待突破。随着我区市政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建设力度的加大,任务重,高级专业人员较少,对于高标准的城市建设规划,已难以适应需求,在管理机制、运行模式中、交叉环节中的管理力量需要加强。
(二)区内建设项目规划的整体性有待提高,对于先急后缓,问题突出的补位,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优势,深入解决基础设施现有缺陷,对于比较迫切解决的改造项目应拨付相应的专项资金,将招商引
资与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并解决,争取做到高投入、高产出。
三、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既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加快昌平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提高城市品位,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现代化城市意识和大局意识。基础设施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标志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与进步,只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才能逐步推进现代化城市进程;然而建设现代化城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全民的支持参与,因此建议区政府及市政市容管委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工作,一是要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宣传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征得全民对市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努力拓宽投融资渠道,改变市政建设单纯依赖财政投资资金不足状况。一是要用足用活现有的城市建设资金政策,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对城市收费项目进行细化。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切实可行的资金收缴、管理和使用办法,把该收的收上来,足额用于城市建设,形成良性循环。激活民间资本,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和民营企业家积极将资金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市场机制,广开投资渠道,采取特许经营权转让、冠名权转让等方法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努力缓解建设资金紧张状况。
(三)要进一步重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配套设施建设。一
是要坚持配套设施与重点工程同时规划、同时立项、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整体效能的发挥。二是要综合考虑城市主干管网铺设、维修、管理,建议在每年的适当时候,对已规划拟于近期施工的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公告,要求管网管理部门按公告时间提出管网铺设、维修计划,切实杜绝“拉链”马路。建议成立河西区的地下管网的信息专管部门,一方面进行现状地下管网的情况,尽可能详尽、准确的整理和归档,建立完整台帐。另一方面对于新建项目的地下管网,纳入现有行政审批的管理范围,增加先到该信息管理部门进行登记,领取凭证后到相关管理部门办理手续等环节。信息管理部门在收到申请后应及时更新台帐内容。
(四)要进一步充实市政基础设施管理队伍,探索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一是要结合我区实际,配齐配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队伍,提高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二是要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调动和发挥各有关部门的作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三是要借鉴其他区县先进的管理方法,积极探索和改革城市管理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不断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为我区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三篇:实现社会和谐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理想社会。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自觉、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的根本前提,是不断深化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根本基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站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社会建设理论的视角,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条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公平正义,激发社会活力,建立起在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统一中,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利益关系格局。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方 略,全面形成安定有序的局面,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矛盾调节机制。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倡导诚信友爱,并由此入手,使人的自身发展 逐步走向全面、和谐,不断塑造互帮互助、融洽相处的新型主体。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自觉统一、和谐相处,切 实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文明发展道路。
第四篇:浅论监狱人民警察如何实现内心和谐
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矛盾凸显的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加剧,社会矛盾增多,物化、庸俗化、冷漠化、无责任化、虚假化的社会现象蔓延,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使得人们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特别是,当事不如人意时,更容易产生焦躁、郁闷、消极、悲观、失望、激愤甚至仇视等情绪,如果调整不好,对己、对人、对社会都
会产生消极影响。可以这样说,今天的人们随时随地都面临着调节自己的心态、不断促进内心和谐的现实需要。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维护者和实践者的监狱警察,不断调节自己的心态,实现内心和谐,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充分发挥个人潜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在履行监狱工作使命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保障,更是成就监狱事业的动力源泉。
一、关于内心和谐的主要内涵
所谓人的内心和谐,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内心活动处于平衡自然、协调统一的状态,并对外界事物抱有平静适度、热情友善的态度。用温家宝总理的话说,“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
内心和谐是一种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具体体现在:对待自己,坚持自省、保持清醒。对待他人,包容,理解、尊重、帮助、赞美、诚信。对待社会,宽容大度、尽职尽责,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以包容的心态面对新生事物,以积极的姿态紧跟时代步伐,常怀感恩之心和责任之心,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对待困难,坚韧不拔,知难而进。对待挫折,百折不挠、决不言败。对待荣誉,欣喜有度、不骄不躁。
二、监狱警察内心和谐的基本要求
就监狱警察来说,内心和谐就是要加强修养,进行经常性的心理调节,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观察世界,以平和宁静的心态思考问题,以乐观豁达的情怀对待生活,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对待工作。用理性引导偏激,让冷静战胜浮躁,以恬淡取代痴迷。其基本要求是:
(一)监狱警察对待自己的心态要和谐
作为一名监狱警察,要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潜质应有清醒的认识。要有自知之明,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信,更不能夜郎自大。根据实际,准确定位自己的志向和目标。同时还要做到“四个反思”,一是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认识,看是否与时代和社会发展同步,做到与时俱进;二是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看是否符合监狱警察身份的要求,有没有失范的行为;三是经常反思自己的业务能力,看是否胜任本职工作,并与监狱事业的发展相适应;四是经常反思自己的心态,看自己的内心是否和谐。唯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励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朝着自己确定的志向和目标,坚实地迈进。
(二)监狱警察对待他人的心态要和谐
监狱警察要正确的对待他人,与人为善、见贤思齐。一是以诚待人,以信对人。孟子曾经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就是说,襟怀要坦坦荡荡,讲话要实实在在;赞扬人不华丽溢美,听意见要虚心认真;策略灵活不世故圆滑,内外有别不故弄玄虚。确实做到诚恳待人,平等待人。有了这种诚恳待人的态度和作风,就容易取得别人的理解和信任,就容易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就会使自己的内心经常处于和谐的状态。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不讲诚信,说和做严重脱节,这样的人,其心态,不可避免地要经常处于一种疑虑、猜忌、烦躁、愤懑的状态,那么就不可能实现内心和谐。因此,监狱警察应把诚信真正成为自己内心的价值尺度。二是以大局为重,不以自我为中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的个性和特色也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个人的特色和个性应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与他人和谐相处为原则,把个人融入团体之中。想问题,办事情,应从大局出发,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多做点换位思考,把自己和他人放在大局中,寻找处理相互关系的平衡点,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可以和睦相处的人。三是善于合作,理性竞争。一个人应该善于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学会同不同风格的人合作。对于不好相处和合作的人,需要宽容、忍让;需要理解、谅解;需要和而不同、不同能和。团结好相处的人做好事情,团结不好相处的人搞好关系,这可能是一种无奈但又是一种充满智慧的选择。合作与竞争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一种常态,竞争并不是一件坏事,可怕的是恶性竞争与无序竞争。因此,监狱警察应以公平价值为取向,文明竞争、理性竞争,在竞争中和谐,在和谐中合作,作为一种美好的追求。
(三)监狱警察对待困难和挫折的心态要和谐
监狱警察对待困难,要知难而进;对待挫折,要愈挫愈奋。一是遇到困难不泄气。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诸如:工作条件差、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工作难度大等等。面对难题,人的心态尤显重要。实践反复证明这样一个命题:遇难而退,悲观泄气,放弃努力,就会山穷水
尽;知难而进,坚韧不拔,用智慧战胜困难,就会柳暗花明。因此,监狱警察要敢于正视困难,面对诸如:普通罪犯和特殊罪犯并存、罪犯维权中合法和非法手段并用、罪犯的可改性和难改性交织、执法风险和执法难度加大等复杂局面和难题,要有迎难而上的气魄、战胜困难的信心、坚韧不拔的斗志、解决难题的智慧。二是遭受挫折不消沉。世间原本少有笔直平坦的道路,人
生之路更是布满坎坷,走弯路、受挫折在所难免。问题是在遭受挫折之后如何对待?古今中外一些成功人士,对待人生挫折的态度是值得借鉴的。如美国前总统林肯,他在当选总统之前30年里,经历过失业、经商失败、爱人死亡、精神失常、发表演讲失败、竞选国会议员失利、角逐副总统失败等难以数计的挫折,但他毫不泄气,愈挫愈奋,勇往直前。这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我们监狱警察队伍中,也有不少警察,在遭受挫折后,不气馁,不消沉,汲取教训,加倍努力,奋发向上,用智慧谱写新的篇章,重新赢得了组织的信任,群众的好评。因此,监狱警察在挫折面前,应当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百折不挠,决不言败;决不能遭遇挫折,就一蹶不振,从此消沉,甚至颓废,一事无成。要知道,只有经受住风雨,才能见彩虹。三是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不抱怨。公平公正,作为一种整体目标和价值追求,不容质疑。但现实生活中绝对公平公正往往不易做到,如评价不公、待遇不公、执行制度不公、处理不公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由多种必然和偶然因素形成的现象,一时也难于消除,解决这类问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因此,作为一名监狱警察,当遭到误解、受到委屈、遇到不公正的对待时,应当风物长宜放眼量,始终保持豁达的情怀,不作过度的反应,不当的攀比,不发过多的怨气,通过正当的途径,陈述自己的理由,诉说自己的请求。同时,要相信是金子总有发光时,只要自己追求过,努力过,就无怨无悔。
(四)监狱警察对待事业的心态要和谐
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监狱的工作质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的文明与进步。这说明监狱事业既崇高又神圣,既光荣又艰巨。因此,做为一名监狱警察,应不但强化职业负责的理念和维护稳定,造福社会的敬业精神,为监狱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一是常怀责任之心,致力于职责,尽力于事业。责任之心,是一个人立身与做事的基本条件,一个常怀责任之心的人,就会把工作看成追求和奉献,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充分享受工作带来的自豪感、成就感、愉悦感。一个不怀责任之心的人,就会对工作的内容、工作的形式、工作的环境等缺乏更多的视觉的认识与调整,就会把工作当作一种负担,就会缺乏工作的热情与激情,自然就会丧失工作的乐趣。因此,监狱警察应常怀责任之心,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本职岗位,施展才智,有所作为,有所成就。二是利用现有的资源把事情做成,而不是消极等待。在监狱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每个岗位,都会有成就事业的条件和平台,关键是如何认识和把握,用个形象的说法,就是如果有了桔子,就做桔子汁,就别再嚷嚷怎么没有苹果、香蕉啊?因此,监狱警察应当认真寻找和把握本职工作的过程与促进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结合点,不见异思迁、不好高骛远、消极等待,充分利用岗位现有的条件,做点事情,做成事情。比如:或者留下一点声音,或者留下一点思想,或者留下一点财富,或者留下一点记忆等等。充分利用岗位现有的资源,发展自己,这不仅会使自己价值最大化,而且还会不断促进自我价值的提升。三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监狱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要以包容的心态面对监狱体制改革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对出现的问题,不要抱怨、指责、逃避,而是要用建设性的精神去正视问题。同时,对监狱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要保持足够的信心和耐心,这是因为解决问题,需要条件、需要时间、需要等待。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监狱警察,应以积极的态度,有一份心,尽一份力,为监狱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增辉添色。
(五)监狱警察对待得与失的心态要和谐
得与失问题,原本就是和谐的对立与统一,俗话说:有得必有失,只是看得与失的比重,来求证我们的取舍。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得有失的。因此,作为监狱警察,要理性平和的对待得与失,既要因得到而知足,也不要因失去而惋惜。否则,生活就会失去和谐,人生就会失去韵味。一是宠辱不惊,淡化得失。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最终又将赤条条地离这个世界而去。无论是谁,最终都要还原于土地。人皆因平凡开始,最终又回到平凡。小人物是这样,大人物也是这样。这是人生的法则,也是人生的规律。因而,一切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都是身外之物,过眼烟云,实在不必看得太重。《红楼梦》里说:“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这虽然有些消极,但其中内涵的人生哲理是很深刻的。人生在世的确需要达观、超脱、豁达一些,不必为利益得失、职务升降等而耿耿于怀、戚戚切切。人的一生既有得意,也有失意,这都是人生之常态。因为,一个人的命运既决定于自己的主观努力,也决定于客观的外在环境和机缘,后者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因此,在得失面前应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观天上云卷云舒。”二是淡泊私利,志逾鸿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的利益有关。因此,我们不能一概否定个人的利益,不能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但是,人类并不是某一独特利益垄断的天下,而是许许多多利益共享的天下。一个人在考虑和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也要顾及别人的利益和国家的法律规范,不能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更不能视法律法规如儿戏,为所欲为,贪赃枉法。如果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对个人名利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甚至勾心斗角,不惜损害集体、伤害同志、危害国家,那无疑是很不好的,甚至是有罪的。作为一名监狱警察,决不能利益当先,为名利所困惑,被名利所驱使,更不能见利忘义。应当时时注意,用高尚的精神境界来稳稳地驾驭着自己的名利之心,把主要心思和精力集中到为社会为事业作奉献上,靠奉献赢得名利,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志逾鸿鹄,行若赤金”。“志”就是有远大、高尚的追求,“行”就是有坚毅、纯洁的品位,作为一名监狱警察应当具备这样的修养和素质,这才是一个人内心和谐的最高境界。
三、监狱警察实现内心和谐的主要途径
人的内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高境界。那么作为一名监狱警察如何做到内心和谐呢?
(一)立德修身,是监狱警察实现内心和谐的根本
古人说:德,国家之基也。可见,推崇德治是中国的传统。道德对社会具有积极的规范、教育、导向作用。所以,道德历来成为人们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乃至治国安邦的重要工具。做事先做人,为人重修德。一个自身和谐的人,是一个重于修德、以德为本的人。因此,监狱警察要实现自身的和谐,必须在立德、自律、修身上下功夫。一是要立德。德,指思想政治素质,它包括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包括事业心、理想、信念、情操等。由于监狱警察在特殊岗位上承担着特殊的责任,因而监狱警察的道德较之于一般公民而言,其要求更严,标准更高。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高度来认识立德。以个人立“德”,立的是“小德”、“私德”;以人民立“德”,立的是“大德”、“公德”。立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伴随人的一生,它依赖组织教育、同志的帮助、舆论的监督,更要靠自身的努力。因此,监狱警察应从加强学习入手,理解“八荣八耻”的丰富内涵,熟知“八荣八耻”的基本内容,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谦诚态度,反躬自省,不断进取,努力把自己修炼成为一个内心和谐的人。二是要自律。自律,就是要能够自觉地遵循法度,自我约束,严格要求自己,以“八荣八耻”规范自己的言行,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认真履行职责。作为一名监狱警察要真正做到严以律已,还必须“五官”端正:“眼不偏”,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地域看发展,不偏不倚看他人,视野开阔看全局;“耳不软”,既要有从谏如流的胸怀,又要有辨别真伪的能力,不偏听偏信,能容逆耳之言;“嘴不浮”,讲话实在不浮夸,敢讲真话、心里话。同时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手不长”,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告诫,不该拿的不拿,不该要的不要;“腿不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干工作,做事情,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干出实效。同时要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三是要修身。监狱警察要注重自己的品行修养,洁身自好,修身养性,把道德实践,当作确立道德信念、提高道德水准、陶冶道德情操、形成文明道德风尚的必经途径,把“八荣八耻”的要求内化成为自觉行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坚持学习,是监狱警察实现内心和谐的动力之源
学习不仅是社会进步,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也是人达到内心和谐的力量之源。只有孜孜不倦刻苦学习的人,才能使思想不断升华、灵魂不断净化、思想境界不断提高;只有孜孜不倦刻苦学习的人,才能使知识与学问不断丰富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和本职工作的规律认识不断深化、适应竞争社会的生存本领和适应本职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只有孜孜不倦刻苦学习的人,才能保持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否则,思想观念就会陈旧,精神世界就会空虚,能力素质就会下滑。因此,监狱警察要达到内心和谐,就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学习、善于学习。一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视学习为一种觉悟、修养、境界和责任,把知识当成可以随身携带、终身享用不尽、随时可以增值的无形资产。珍惜时光,减少应酬,排除干扰,挤出时间多学习,无论是数九寒冬,还是三伏盛夏,始终做到学习不间断。二是要确立学习重点。作为一名监狱警察应当学习政治理论,学习监狱工作和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学习科学知识以及解决自身实际问题所需的知识。三要善于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吸收、消化中深化,在深化中指导实践,解决问题。切实使自己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进步。以通过学习,来达到与时俱进地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素质之目的。
(三)积极实践,是监狱警察实现内心和谐的关键
无数事实说明: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精神的形成,是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升华的。因此,监狱警察要达到内心和谐,必须身体力行,积极实践,自觉行动。一是要在日常生活小事中以内心和谐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实现内心和谐,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日常生活琐事中处处留心,看自己是否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事情上;看自己独处一地一时一事的行为是否影响情绪,是否与内心和谐的要求相违背,看自己是否最大限度地减少引发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只有这样,才会有好心情,去享受处事的过程,愉悦每一天。二是要在本职工作中时刻以内心和谐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实现内心和谐,离不开社会的实践。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一个人才能逐渐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离开了社会实践,人的行为就无所谓善恶,自然就谈不上培育内心和谐了。本职工作,是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监狱警察要在职业的实践中,确立内心和谐理念,按照内心和谐的要求,塑造知足、感恩、达观的心态,塑造喜悦、乐观、向上的心态,使自己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当中,做到开启心灵,永驻芳香;洗涤心灵,保持高洁;人自为本,尽心尽责。同时,要在本职工作的实践中,经常查找影响自己情绪和心态的消极因素,找到培育自己和谐心态的最大切入点,努力使工作、生活、情感达到有机统一,意识与行为达到有机统一。三是要善于用以内心和谐的要求,来思考、分析、判断每天面对的各种现象和各种信息,明辨是非,去伪存真。通过思考,来不断提高自己调节心态的能力。
监狱警察实现内心和谐,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必须坚持不懈、始终不渝地进行修炼,用自身的和谐去促进社会的和谐。
第五篇: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和谐发展
近年来,山东**市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穿并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走一条经济加快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发展之路。
推进经济跨越发展
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根本保障是经济发展。基于这种认识,**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经济发展作为强市富民的第一要务,用经济的率先发展、跨越发展支撑和保障统筹发展,努力实现“两个高于、两个确保”,即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增幅高于全省30强、高于全国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平均水平,确保在全省30强、在全国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的位次不断前移。
为此,**市紧抓制约发展的要害和症结,提出并确立“重点是工业,关键是项目,根本在投入”的工作思路,把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和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工业强市上,放在多上项目、上大项目、多投入、大投入上,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强劲势头。
依靠工业的支撑带动,全市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在全省30强中,**主要经济指标位次快速前移。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2003年的第12位跃居2005年的第7位。在2005年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评比中,**居第40位,3年前移28个位次。在2005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评比中,**跻身百强,居第81位。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市确立以建设现代化工业为主导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打造区域统筹发展龙头,增强城市的产业支撑力、经济辐射力、文化影响力。
科学规划定位,着力彰显城市特色。委托同济大学重新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城区三面环山环水、山水城相间相融的自然环境风貌,把城市景观重点放在园林绿化、山水开发和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基础设施建设上。
加大投入,提升城市的档次和品位。2003年以来,累计投入近30亿元,重点实施城市道路、绿化、亮化、净化和旧村改造工程。新建和改造一批道路骨干工程,拉开了城市发展的框架。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新建一批花园式居住小区,旧村改造率超过85%。开工建设**、新汶两个污水处理厂、两个净水厂和城市天然气工程,水、电、路、暖、气、通信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加快开发区建设,搭起经济发展的平台。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城市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加大市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3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7.5亿元,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7平方公里,进区项目124个,2005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6亿元,利税5.9亿元。全面加快新一轮小城镇规划建设,打造城镇隆起带。依托京沪、济新、蒙馆3条干线公路,加快形成一批工业主导型、商贸流通型、生态文明型的新型城镇。通过投入开发,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8.6平方公里,人口达39万,城市化水平达47.5%。2004年以来先后获得山东省园林城市、省适宜人居环境奖、省首届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2005年又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是全国入选的5个县级市之一。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在推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市把人与社会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2003年以来,累计投资近亿元,新建和扩建改造学校172处,彻底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较好完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推进卫生事业发展,80多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3次成功举办全国少儿体操比赛,涌现出毕文静、王峰等体操、跳水世界冠军。**被命名为“全国体操之乡”。大力实施“民心工程”,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农村,重点解决好路、水、电、医、学等实际问题,基本完成县乡以上公路升级改造和村村通油路、通客车,解决了194个村24万人的吃水问题。在城区,从群众关心的城市环境、交通秩序等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先后4批筛选确定出67件实事,认真加以解决。
大力加强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维护群众切身利益。2005年,全市新增就业再就业人员2.9万人,新增市外劳务输出3万人;完成各类社会保险金征缴2.9亿元,比2000年增加2.1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下,实现了“两个确保”。加大对干部工资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乡镇机关干部历年拖欠的养老保险金基本得到清缴。
扎实建设“平安**”
按照“不出事,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稳定保发展,以稳定促发展,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实现“三无两确保”目标。
 
;坚持严打、严管、严防,2003年以来全市共摧毁带有流氓恶势力性质的犯罪团伙76个,刑事和治安案件发案率连年大幅度下降。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天”字号工作,对所有的煤矿、非煤矿山、化工企业派驻安全督查员,严管理、严检查、严追究,连续7年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高度重视,落实责任,信访稳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