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会2004年工作总结
奉化市教育学会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在奉化市教育局领导下,在宁波市教育学会的指导与奉化市社团管理部门的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的显著成绩。做为学术性团体,一年来在深入普及教育科学知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普及教育科学知识,增强科研意识
在深入实施“科研先导特色兴校
”工程中,组织会员学习教育部编写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和新课程改革文件,有效地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学会秘书长深入中小学宣讲素质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价值观。目前,全区教育工作者的学习风气和科研意识普遍增强,“科研兴校”战略基本确立。90以上学校都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主导性研究课题,使一批学校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走出困境,得到发展,广大教师都感到教育科研有用、管用,校长、园长们认可教育科研在学校生存和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二、教育科研过程和方法得到优化,卓有成效地提高了教育质量。由于近两年来突出抓了教育科研的应用性和实证性,强化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区局组织力量率先在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中深入实践,搞调研和实验,这两年来,无论是选题立项,还是确定研究方法及成果表述形式,越来越突出在实践中研究,在应用中推广,使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指导功能。目前在天津市规划办和天津市教育学会立项的49项课题中,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的急待解决的课题有36项,占74。南开外中关于学生主体性表现和2000届毕业生质量的调查、南江里小学关于小学生学习方式和分层次教学的调查等,都在学校教育改革进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高兴地看到,南开区的教育科研正从“写论文”向“做课题”的方向转化。
三、教育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和优化,专兼群的学术群体基本形成。
去年5月,教育学会配合教育中心,为21所学校挂牌建立教育研究实践基地,为推进学术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8个专业委员会中的9个专业召开了学术年会。去年10月又调整完善了学会的学术委员会,补充了一批中青年学术委员。11月注册发展了170名新会员,目前会员总数达到了3850人。特别是各中小学、幼儿园的会员,活跃在教育改革第一线,潜心研究,积极实践,为南开区教育科研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年南开区教育学会6人被天津市教育学会评为先进个人,奉化教育学会评为先进学会。
四、教育科研成果越来越多,越来越优。
在2002年和2003年全市“新世纪杯”论文评选和教育教学成果认定中,奉化区的申报数量和入选质量都位居前列。今年十月在全市青年教师学术讲坛比赛中,5名青年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奖,奉化还荣获唯一“突出贡献奖”。奉化的研究性学习和科学探究课的研究和实践,在全国第五、六届主体教育研讨会技压群雄,受到高度评价;一批小学、幼儿园在“做中学”科学教育中的实践成果,受到教育部和中央教科所的充分肯定和赞誉;在刚刚颁奖的天津市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中,南开区申报的“学科德育”、“乐园教育”等四项成果分获一、二等奖。去年12月底奉化教育学会隆重举办了第九届学术年会,表彰了26个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和72项优秀科研成果。市领导出席了大会,都认为是一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年会。
当然,在我们充分看到成绩和发展的同时,还在看的困难和问题:教育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的活动开展的还不平衡;课题立项和管理仍需讲求实效,使其在提高教育质量中有更显著的效益;群众性教育科研在选题立项及成果评选中还一定程度地存在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现象;一些学校的特色项目和特色建设仍进展缓慢;教育科研队伍偏于老化,亟待充实新生力量。这些问题需要学会配合区教育科研部门认真反思和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五、南开区教育学会工作的基本经验
第一,紧紧把握最前沿的先进课题与南开区教育改革实践相结合,是学会学术活动的方向。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必须抓住国内外教育研究最先进的,又必须具有南开区“土特产”特色,才能使南开区教育“全市领先、全国一流”,才能成功地、创造性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二,坚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发展服务,为学校的发展服务是教育科研的主潮流和大趋势。教育学会工作一定要从封闭的书斋和楼阁中走出来,到火热的教育改革实践之中,到充满活力的师生之中,才能有用、管用,才能充满一片生机。
第三,坚持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理论服务、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持,是教育科研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方面要主动服务,积极参与教育局及各部门工作的论证服务;另一方面要争取支持,依靠教育行政推动学会工作,离开教育行政“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能的。
第四,不断强化群众性教育科研是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关键和前提。任何优秀成果都需要专家和名师的指导,但更重要的是广大会员的参与和实践这个“大底盘”。实践证
明,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群众性学术研究越活跃、越广泛,这个地区的学校的成果就越丰富,教育质量就越高。
第五,从教育改革实践出发,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为归宿是学会工作的永恒主题。尤其是市级学术研究必须以应用研究为重点,始终着眼于学校发展需要什么?促进学生发展需要什么?解决教师在教育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成果不是打印在纸上的表述,而是转化成促进教育发展的“生产力”,成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先导和力量。
第二篇:教育学会工作总结[定稿]
武安市教育学会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工作实效性为重点,坚定不移地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市”和“人才兴市”战略,积极发挥学会指导、协调、服务教学的职能作用,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教师素质,加强科学研究,推进校本革命,创建高效课堂,完成了本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实施综合改革实验项目研究
今年,市教育学会、教育局成功申报和承担了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我们以“县域三级课程优化组合研究”为突破口,全面启动了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管理与培训”、“教研组织和活动模式”、“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幼儿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农村低龄住宿生学校生活与存在问题”等7个研究项目,同时,根据我市实际,又确定了“职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机制研究”。确定了40所实验校,组建了研究团队,实施了全程管理,现已制定了48个研究方案,举办实验启动论证会,开展了武安市实验区教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为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质量提高等教育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二、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开展了新课程改革培训,组织部分校长、教师先后到山东、上海等地学习考察。同时邀请全国教育专家、课改实验校校长进行了专题讲座;开展了国家课程计划的执行现状研究,了解了学校对国家课程执行情况,找出了问题症结,研究了相关政策,确保了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和开好。同时,加强了校本课程的研究,重点开发《太极拳》、《书法》、《国学》等校本课程,开发了一套符合地域特色的系列化校本课程材料,先后在实验小学、实验中学、阳邑镇南西井中心小学等校召开了课改研讨会,分别召开初中、小学校长论坛,推进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强化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指导
针对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深入了开展教师、教研教改、课堂教学“三大革命”,组织会员深入学校,倾听教学意见,展开教学对话,举办专题讲座,随堂听课评课,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及时发现、解决课堂教学的新问题,做好指导工作。先后编写“通案”3万余节,制作优质课堂教学录像120节,同时开展了“走进名师课堂随笔征文”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名优教师课堂教学实录,通过“观一观、议一议、仿一仿、创一创”等过程,广泛开展反思和评议,与名师的课堂教学找差距,收到征文560多篇,促进了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初步改变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效率不高的现状,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四、加强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加强了“十一五”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对承担的河北省教育学会10项科研规划课题,进行了阶段总结,听取了课题负责人情况汇报,观摩实验教师专题研究课,查看课题研究档案资料,并在研究方法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同时优化成果管理。认真总结研究成果,今年,有四项教育科研成果获河北省第五届教学成果奖,三项科研成果获邯郸市教学成果奖。同时,通过办好学会内刊《武安教育》,开展报告会、展示会、观摩课、研讨会等方式,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了研究的效益。
第三篇:教育学会工作总结
青岛李沧区教育学会自成立以来,在省、市教育学会的具体指导下,致力于繁荣全区广大教师的群众性学术研究活动,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教改实验和学术交流活动,搭建多种平台,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研究、发展、服务、展示的机会。努力探索适应李沧区经济发展的教育理论并付诸实践,为李沧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被评为山东省教育学会先进单位。
一、课题带动,全区教科研工作蓬勃开展
十一五期间,李沧区教育学会共承担4项省课题,60项市课题,77项区级课题的管理工作。采取重点课题带动战略,为基层学校和教师搭建科研发展平台。
其中山东省规划重点课题《创建教育品牌与推进李沧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研究》、《经典诵读与区域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研究》和青岛市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区域“三三三”教研工作模式的实践研究》等课题作为研究的重中之重。区教育学会积极组织全区各会员学校和广大会员参与各级课题研究,全区40余所中小学30多所幼儿园,校校有课题,教育科学研究蔚然成风,科研成果显著。
在五年一届的山东省第二届省级教学成果评比中,我区课题成果荣获二等奖。在山东省创造教育研究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区教体局获得“全省创造教育工作优秀组织特别奖”,实验小学和青岛东川路小学获“全省创造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青岛李沧区第二实验小学等五所小学获得“全省创造教育工作优秀组织奖”;8人获“全省创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1人获成果评选特别奖;78篇文章获优秀科研成果奖;50篇论文入选《创造教育:理论实践与教学设计》一书。《漫画教学与德育》课题研究,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专著,获省教育学会成果二等奖。学会还承担了20xx年5月,中央教科所的 “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教研工作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大会” 在我区召开,我区的“决战课堂‘三三三’教研模式”在大会上做典型发言并得到高度评价,我区也被中央教科所的课题组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课题协作区,我区经验在《有效教研》杂志上刊登。
20xx年4月,青岛永安路小学、青岛四流中路第三小学、青岛第六十二中学被评为青岛市教育管理(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青岛李沧区教体局教研室陈杰等6人被为青岛市教育管理(教育科研)先进个人;青岛李沧区教体局教研室姜岱尧主持的课题《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等4个课题在青岛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中分获二、三等奖。
学会每年都在全区会员、教师中进行学术论文评选活动,进行学术交流。近两年来,会员们共撰写了近300篇学术论文,其中150余篇在不同刊物发表或获奖。十一五期,全区老师平均每年共撰写1500余篇论文,其中获奖率高达80%以上。
二、教改实验,提高区域教育教学质量
学会经过大量调研发现课堂教学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学习参与的深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问题突出。倘若教师能把握好教学的目标,教学组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会加强;倘若目标当堂能达成的话,那么学生在课后的负担就会减少,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都入到实践活动中,就会有更多的自主空间。还有我区特殊的区情、校情、教情、学情都促使我们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为切实推进这项工作,区教育学会在区教体局《在全区中小学中开展“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的意见》的指导下,依托学科攻坚基地学校,组织重点实验教师队伍,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学科建模
各学科首先围绕如何将课程标准与每节课教学目标相结合,研究如何把课程标准中的大目标细化成教研组、教师可操作的小目标,建立了基于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基本目标,同时下发每个学科的《学业水平评价标准》,作为学校教学管理、教师备课、集体备课、单元达标、阶段性质量检测的参考。在此基础上,各学科教研员结合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年段进行了学科建模研究,真正引领各学科教师走上了在教学论指引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如小学语文,针对“低中高”三个不同年级段,建立了三种不同操作策略。截止目前,各学科均建立自己的操作模式,有的学科建立了3—5种适应于不同教学内容的模式,初步实现了课堂教学从无型到有型的转变。
(二)制度备课
为保证实验的推广,我们从有效教学的角度实施了制度化备课,把集体的智慧和个人的智慧有机结合起来。一是“三定三统一”的备课要求,即,集备要做到“三定”:定课时、定教学目标,定测标题;“三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单元达标计划、统一教学案格式。二是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有效结合,提倡“一课三研”的备课方式。三是活用课时教学案。统一以活页表格的形式制定教学案,该教学案既可以是教师的“教案”也可以是学生的“学案”,具有双重功能。“教学活动”分“学习活动”和“活动意图”两部分,坚持以学定教的原则,先设计学习活动,对主要学习活动环节应注明活动意图,提高教师课堂教学预设的目的性;强调写课后自我评价反思。
(三)有效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瓶颈问题,我区重视集中力量加强了这一方面的研究,完善了“目标导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修订了《李沧区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制定了《李沧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汇编了《课堂教学评价与纪实手册》,并在全区进行推广。该标准采用“3+1”的模式设列。即“教师维度”、“学生维度”、“师生互动维度”三个维度和“教学特色”一个层面。在实施过程中要求:①各学科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自觉对照《李沧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备课上课,对每节课及时进行课后反思。② 学校领导干部按“三跟进”的要求带着研究任务走进课堂,使用《课堂教学评价与纪实》手册记录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后根据《李沧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并提出教学建议。③各学科教研员和相关科室人员要依据《李沧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加强对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的指导,年末区教体局组成评审小组,按一定的比例对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抽查。
(四)骨干带动
各学科从确立重点实验教师开始,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实验,近几年涌现出大批骨干教师,总结了“目标导学”有效教学策略,带动了全区教师的专业发展。几年来,李沧区已经涌现出18位全国、省、市优秀教师,4位省级特级教师,实现了特级教师零的突破。xxxx年来,8位教师获省级教学能手,71位市级教学能手,先后有8位教师获得全国学科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迄今为止,在当前新课程所开设的所有学科的省级比赛一等奖中,都有我区的教师,举行过市级以上公开课349节,3000多篇论文在市级比赛中获奖,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经典诵读,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之路
围绕承担《经典诵读与区域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研究》省级重点课题,启动了李沧区千册教师教育图书漂流活动,开展了教师、学生、家长层面的阅读情况问卷调查,组织了“同读经典、共话教育”读书演讲和读书征文活动,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一)每周一读
以青岛市教科所编写教师阅读刊物《每周一读》为主要蓝本,组织全区教师进行阅读和学习。各校积极响应,做到了全区教师人手一本,成立了各种读书组织,比如各校的青年教师读书会、骨干教师读书会、领导干部读书会,有学校甚至把《每周一读》列为学校行政办公会和全校教师会的必学内容。以此为基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展示活动:每年在全区中小学教师中开展教师《每周一读》读书演讲比赛活动,全区所有学校都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形成了学校有演讲,区片有比赛,全区有展示的读书演讲热潮。每次全区大的教育会议,都会安排优秀教师做读书演讲展示。区教育学活积极推进“十二五”读书实践活动的开展,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二)图书漂流
20xx年以来,积极开展青岛市教科所倡导的“千册教育图书漂流”活动。成立李沧区教育读书会,各校发展2-3名会员,每个会员捐赠1-2本精品教育图书,区教研室、教育学会也捐赠一部分,共计300册,再把这些图书在各校流转,以各校的读书会员为引领,结合学校的学习型组织,开展团队研读,撰写读后感。每所学校都组织了多个教师研读团队,跟教师的读书演讲一同,多次进行团队研读比赛,全区共有30余个团队共近300名教师参与了团队研读活动。每年的教育学会年会,都有教师个人演讲展示、团队研读展示,大大推动了我区老师的读书热情。
(三)共话教育
在读书的同时,开展“阅读经典,共话教育”主题活动。各校要求教师们在读的同时写读书笔记和教育感言,在此基础上,区教育学会组织教师们把优秀读书的感悟写征文,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此项活动,得到了全区教师们的积极响应,一线教师全部撰写,学校择优推荐到学会进行评选,每年参与评选的征文都有几百篇之多。通过这些活动,使教师的阅读学习落到实处,加深了教师们对教育的理解,加深了教师们的文化素养,提高了教师们的专业化水平。
(四)读书实践
“十二五”伊始,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李沧区中小学教师“十二五”读书实践工程实施方案》,并责督各校认真落实各项举措。4月19日,李沧区中小学教师“十二五”读书实践工程启动仪式在青岛第六十一中学举行。创新性地开展了“同读教育经典,实践课堂教学”读书实践课展示活动,青岛第六十一中学教师胡大海、潘宏达结合对《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教后学》、《听余映潮老师讲课》等书籍的阅读感悟,分别展示初中数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与初中语文《陋室铭》一课,在实践中解读了我区教师“十二五”读书实践工程的目标及意义。
为进一步落实我区中小学教师“十二五”读书实践工程有关要求,切实发挥好已配备图书的功效,区教研室利用期初视导的机会,对学校读书实践工程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针对督查的结果做了如下的调整完善措施:
1.完善图书种类、补足图书数量,建立借阅登记制度。
2.要把握好读书实践工程的时机,健全学校的学习型组织。尤其要注意加强教研组建设,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把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结合“大练兵”磨课活动,认真准备读书实践课。
3.健全教师读书笔记制度。各校要根据实际,规定教师每个月所作读书笔记的篇数或者字数。
4.建立优秀论文和读书人物推选制度。
四、名家讲坛,引领教师人文素养发展
为提高我区教师的人文素养,分享名家、学者的人生智慧和创新的学术思想,整体提升我区教师人文素养,开拓教师视野,经教体局同意,我区教育学会从20xx年起举办开放性“名家讲坛”系列活动。本系列活动定期邀请社会各界学者、名家赴我区进行精彩讲座。我区先后邀请到了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剑冰先生、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名师支玉恒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刘儒德老师、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先生等人到我区讲学。这些报告和讲座大大提高了我区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了老师们的专业华水平,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课堂的理解,受到广大老师们的欢迎。
五、创建品牌,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
围绕《创建教育品牌与推进李沧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研究》,开展了李沧区教育品牌评选活动,评选了品牌学校、品牌教育活动、品牌教师和品牌学科。课题扎实深入推进,拉到了区域教育研究力的提升,李沧区涌现出一批特色学校和品牌学校,如“乒乓汾阳”、“艺韵永安”、“书香浮山”等校园品牌不断为国家、省输送专业人才,“科技徐水”在全国头脑奥林匹克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获得去美国参赛的资格,“樱桃山楂剪”等四项学生作品获得国家专利;“书香浮山”为学生奠定终身发展之基。
在引领学校品牌化发展的同时,学会自身也在不断发展,注重自身的品牌建设。五年来,学会走“规范发展,科学发展、品牌发展”之路,多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年检中被评为“优秀等级”,20xx年,李沧区教育学会先后被为山东省教育学会和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先进基层学会”。
尽管我区教育学会在促进李沧区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教育对我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第四篇:教育学会2004年工作总结
开拓进取争先创优——**教育学会2004年工作总结
2004年**教育学会工作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全教会”和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以及“三个代表”的要求,按照市教育学会的安排部
署,深入扎实地开展学会工作,开拓进取,争先创优,全力推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为促进我县教育的改革、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坚持“三个致力于”的学会工作总体思路,创造性的开展学会工作,认真抓好目标教学、新一轮高中课改试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初高中毕业班教学指导、第四届中青年教师“双优课”和第八届教研教改“双成果”论文评选等项工作。
二、总体工作目标: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工作都要立足于出成绩、出成果、出队伍、出名师、创一流,为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研究的长远发展而有序的开展工作。
三、工作方法:抓住两头、当好中介、深入实践、调研分析、把握整体、突出重点、网络联系、集思广益。
四、具体措施和要求:
(一)积极围绕素质教育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
本学期,教研室要多次召开工委、乡镇(校)业务校长会,各学段各学科要多次召开中心教研组长和兼职教研员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传达上级精神、布置工作任务、传递教改信息,并通过不同形式组织好全体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举行教材教法辅导和专题讲座。(1)小学学段进行新教材辅导。(2)初中学段除暑期对六年级教师进行培训外,还要分阶段对六年级语、数、外新教材进行辅导和初三年级教学辅导。(3)各学科教研员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写出本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意见。部分学科举行“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题讲座。(4)如何撰写教改试验方案和加改实验报告。
积极探索“轻负高质”的途径和措施。教师要按照《天津市九年义务教育学科素质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认真钻研大纲,吃透教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突破备课和讲课两个环节,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学期初,教研室将制定《蓟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以此作为我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狠抓课程计划的落实。各校要切实上好考查科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准随意增、减课时,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课外作业总量。教研员下乡检查指导教学,要把检查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并将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向主管领导汇报。小学学段结合上学期县教研室对全县小学考查学科质量考查的检查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向全县通报。
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设好活动课,加强中小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教研室要加强对活动课的研究与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指导学校把活动课程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上。要认真开展“创新周”活动。各校要根据县教委要求,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做到“活动时间、内容、指导教师、学生”四落实。创新成果包括: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研究性论文、科技方案设计、科幻作品等。要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9月上旬,乡镇中小学以工委为单位(国办校以校为单位),将创新成果集中展示与交流。9月中旬,将优秀创新成果报教研室参加县级评眩
根据县教委关于开展第四届中青年教师“双优课”评选活动的通知精神,认真开展好“双优课”评选活动。各工委、乡镇教委和国办校要制定好实施计划,成立评审小组,广泛发动。做到人人展示,层层评选,发现典型,推出优秀。本学期完成工委和国办校级的评选工作,并将参加县级评选的“双优课”人选报县教研室。要结合评选市、县级教改积极分子活动,深入开展“名师创名法”活动。要结合评选市、县级教改积极分子活动,深入开展“名师创名法”活动。要结合评选市、县级教改积极分子活动,深入开展“名师创名法”活动。
根据市局精神,继续举办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今年的竞赛范围为小学五年级语文、数学,初三年级语文、外语四科。各校要认真组织,做好辅导工作,加强对特长生的培养,力争取得好成绩。加强对山区、库区和边远地区学校的教学指导,教研员要多听推门课,从中发现问题给以及时反馈和指导。把教研工作重点放在教
第五篇:市教育学会2013工作总结
**市教育学会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工作实效性为重点,坚定不移地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市”和“人才兴市”战略,积极发挥学会指导、协调、服务教学的职能作用,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教师素质,加强科学研究,推进校本革命,创建高效课堂,完成了本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实施综合改革实验项目研究
今年,市教育学会、教育局成功申报和承担了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我们以“县域三级课程优化组合研究”为突破口,全面启动了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管理与培训”、“教研组织和活动模式”、“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幼儿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农村低龄住宿生学校生活与存在问题”等7个研究项目,同时,根据我市实际,又确定了“职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机制研究”。确定了40所实验校,组建了研究团队,实施了全程管理,现已制定了48个研究方案,举办实验启动论证会,开展了**市实验区教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为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质量提高等教育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二、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开展了新课程改革培训,组织部分校长、教师先后到山东、上海等地学习考察。同时邀请全国教育专家、课改实验校校长进行了专题讲座;开展了国家课程计划的执行现状研究,了解了学校对国家课程执行情况,找出了问题症结,研究了相关政策,确保了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和开好。同时,加强了校本课程的研究,重点开发《太极拳》、《书法》、《国学》等校本课程,开发了一套符合地域特色的系列化校本课程材料,先后在实验小学、实验中学、阳邑镇南西井中心小学等校召开了课改研讨会,分别召开初中、小学校长论坛,推进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强化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指导
针对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深入了开展教师、教研教改、课堂教学“三大革命”,组织会员深入学校,倾听教学意见,展开教学对话,举办专题讲座,随堂听课评课,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及时发现、解决课堂教学的新问题,做好指导工作。先后编写“通案”3万余节,制作优质课堂教学录像120节,同时开展了“走进名师课堂随笔征文”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名优教师课堂教学实录,通过“观一观、议一议、仿一仿、创一创”等过程,广泛开展反思和评议,与名师的课堂教学找差距,收到征文560多篇,促进了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初步改变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效率不高的现状,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四、加强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加强了“xxx”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对承担的河北省教育学会10项科研规划课题,进行了阶段总结,听取了课题负责人情况汇报,观摩实验教师专题研究课,查看课题研究档案资料,并在研究方法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同时优化成果管理。认真总结研究成果,今年,有四项教育科研成果获河北省第五届教学成果奖,三项科研成果获邯郸市教学成果奖。同时,通过办好学会内刊《**教育》,开展报告会、展示会、观摩课、研讨会等方式,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了研究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