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对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教育管理调研报告
一、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基本情况
州到我市“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共688人,分别来自13个县,分布在市区和6所职业技术学校。其中,来自城镇79人,占总人数的11%,来自农村479人,占总人数的70%,来自牧区130人,占总人数的19%;家庭富裕95人,占总人数的14%,家庭一般352人,占总人数的51%,家庭条件差241人,占总人数的35%;男生411人,占总人数的60%,女生277人,占总人数的40%;党员1人,占总人数的0.15%,团员422人,占总人数的61%;14岁以下10人,占总人数的2%,15岁至18岁565人,占总人数的82%,19岁至25岁,占总人数的16%。
二、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市司法局调研组就你对“9+3”免费教育计划赞成吗?你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吗?你对学校的伙食满意吗?就读学校领导老师对你关心爱护吗?就读学校同学对你们热情友好吗?派驻学校的干部老师对你们关心吗?能跟上学校的学习进度吗?对学校的教学安排有何意见和建议等8个问题设置了问卷调查表,对藏区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表688份,收回688份。对“9+3”免费教育计划赞成688票,占总票数的100%;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628票,占总人数的91%,基本适应的60票,占总人数的9%;对学校的伙食满意615票,占总人数的89%,基本满意的73票,占总人数的11%;就读学校领导老师关心爱护688票,占总人数的100%;就读学校同学热情友好638票,占总人数的93%,基本友好的50票,占总人数的7%;派驻学校的干部老师关心688票,占总人数的100%;能跟上学校的学习进度233人,占总人数的33%,基本能跟上455人,占总人数的67%;对学校的教学安排没有意见和建议的688票,占总人数的100%。调查结果显示:这688名藏区学生对“9+3”免费教育计划是赞成的,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学校的伙食满意,认为就读学校领导老师对他们关心爱护,就读学校同学对他们热情友好,派驻学校的干部老师对他们关心,对学校的教学安排没有意见和建议,主要问题是学习上还不能很好的跟上进度。
三、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接纳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6所职业学校的领导、老师、学生及相关人员的座谈、走访和调查,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纪律意识差,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存在,课堂秩序差,多数学生喜欢不假外出上网;
(二)男生不良习惯多,吸烟现象比较普遍,部分男生酗酒严重;
(三)情绪易冲动,思想较极端,和汉族同学,藏区同学之间存在吵架、打架等不安全苗头隐患;
(四)卫生习惯差,不爱护环境卫生,乱扔乱丢现象存在。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调研组通过对问题认真梳理,仔细分析,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思维认知具有的本民族的传承性。藏区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受本地区、本民族的影响,传承了祖辈、父辈的一些固有的、习惯的对事物的错误认知,但他们认为自己的这种认知是正确的,并一一贯之,没有得到彻底纠正。比如大碗喝酒,发生矛盾动辄挥拳动刀,他们认为是一种豪爽的表现,是够哥们、讲义气的表现。
(二)行为方式受民族宗教习俗的约束性。藏区学生从小的错误行为更多的是受到宗教戒律和民族道义的谴责和惩罚,而父母和长辈不会更多的用法律法规来教育、引导和惩处他们,从而导致他们法制观念淡薄,遇事不会首先想到法律后果,更多的是考虑会受到本民族宗教或长者的什么惩处。
(三)处于青春期所具有的判逆性。藏区学生都处在青春期,思想活跃,想法单纯,遇事冲动,行为偏激,对政府、学校、家长的安排不愿服从,要逆其道而行之,认为才显示出自己的个性,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
(四)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随意性。在的688名藏区学生中,有130名来自牧区,占总数的19%,这些学生从小在比较偏僻、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下成长,其团体意识淡薄,服从意识差,集体荣誉感不强,喜欢用极端的或强硬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存在,证明自己在同学中的“领头”地位。
四、各校已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教育手段和措施
全市6所接纳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的学校,都能立足实际,结合校情,结合藏区学生的现实表现,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定,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其主要做法是:
(一)接纳藏区学生的各地教育部门和各学校,都成立了“9+3”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了做该项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确保了该项工作组织健全、人员落实、责任到位。
(二)市司法行政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聘请法制副校长的通知,各校都按通知的精神要求,完成了法制副校长的聘请工作,
第二篇:藏区9+3学生给学校的感谢信
尊敬的学校领导、敬爱的老师们:
你们好!
我们是在九寨天堂洲际大饭店实习的31名同学,离开学校已经一个多月了,不知你们工作生活可好,我们非常想念你们。
我们全体同学怀着感激和喜悦的心情向领导和老师汇报,我们已经在九寨天堂洲际大饭店顶岗实习近平半个月了,工作和生活都很如意,我们都愿意在这好好实习,做一名优秀的员工,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和政府、以工作成绩向学校领导和老师同学汇报。
曾记得两年前的今天,我们还是一名初中学生,那时家乡来了很多领导和老师,到我们那宣传“9+3”政策,鼓励我们走出藏区,掌握一门本领。
在学校学习的两年,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领导和老师的亲切关怀,感受到学校同学的帮助和鼓励。
我们不会忘记,是谁一次次地来学校看望我们,是谁牺牲了家庭和休息时间陪我们度过每个周末,又是谁每逢节假日给我们精心安排各种活动。我们更不能忘记,在我们生病的时候,老师陪伴在我们身旁,眼中充满了焦急和担心;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在我们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时候,哪怕只是一点点,来自全校师生的夸赞的眼神;我们不应该忘记,在我们犯下错误的时候,甚至很严重的错误的时候,得到的是老师们的教诲和同学们的宽容。是你们,给了我们太多的勇气去面对,给了我们太多的信心去成长。
在学校,我们学会了做人,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技能,是党和政府给了我们到内地读书的机会,是学校和社会给了我们成长成才的平台,更是数以万计的师长和朋友们给了我们大家庭的温暖。还记得刚到内地学习那会儿,我们生活不习惯,语言不适应,学习跟不上,我们觉得自己和校园格格不入,甚至觉得同学们看我们的眼神都不对劲,慢慢的,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们适应了、熟悉了,和大家融入了一起。在学校里,“五项教育”和“三禁两不”成了我们的德育教育主教材,《爱我中华》和《歌唱祖国》是我们放歌的主旋律,每月一次的学生翔云艺术团文艺汇演成为我们活动的舞台,这些教育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温暖,更让我们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决心,我们为祖国而自豪,我们因第一批享受“9+3”惠民政策而自豪。
记得在实习临行前的欢送会上,全校同学冒着大雨为我们送行,我们胸戴大红花倍感骄傲,董校长亲自为我们入党的同学领誓,那一刻我们在心中再次唱响“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在临行前的那天晚上,很多领导和老师都来了,和我们一起开茶话会,载歌载舞,一片欢乐的海洋;在来九寨沟的路上,何主任和酒店领导沿途的关爱,因为我们的伙伴高原反应而休克,那焦急和心疼的眼神,我们感受到了如父亲般的温暖。
到了这儿,酒店领导和培训老师嘘寒问暖,讲课仔细入微;带队老师24小时陪伴我们,和我们同吃同住,每天晚上和我们座谈,给我们讲故事,谈经历,鼓励我们成长成才;部门领导和老员工待我们
如同家人一样,没有了上下级之分,手把手教我们操作,给我们纠正错误,鼓励我们尽快找到工作状态。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两年过去了,我们从不懂事的孩子变成了今天的一名饭店员工,这一路走来,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回忆,留下了太多的脚印,我们相信,每一天的经历都将成为我们永远值得怀念的点点滴滴。
请党和政府放心,我们不再是两年前的我们,我们已经有了勇气和信心,已经开始学会适应社会、追求自我;请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放心,昨天我们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将以我们为荣;请家乡父老和阿爸阿妈放心,你们养育了一群优秀的藏羌儿女。我们一定会好好工作的,为了回报党和政府,为了感激学校和老师,更为了我们自己的未来,我们一定会努力的。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感恩的心、感谢命运。感谢“9+3”政策,我们愿做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
最后,祝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幸福安康;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祝福我们的母校蒸蒸日上!
九寨天堂顶岗实习全体学生
杨富梅代笔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第三篇:关于开展藏区“9+3”学生培养和就业情况调研的通知
关于开展藏区“9+3”学生培养和就业情况
调研的通知
有关区县团委:
为进一步掌握藏区“9+3”学生基本情况及就业现状,按照团省委相关要求,团市委决定进行专题调研,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调研的重点和方法
(一)调研的重点内容。要结合共青团工作实际,体现共青团工作特色,突出共青团工作成效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调研:
1、“9+3”学生培养和就业的基本情况;
2、“9+3”学生培养和就业的主要成效;
3、“9+3”学生培养和就业的主要经验和方法;
4、“9+3”学生培养和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5、完善“9+3”学生培养和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二)调研的主要方法。
1、走访调查本地藏区“9+3”学校,掌握学生基本情况;
2、走进有藏区“9+3”学生就职的企业,跟踪服务调查学生就业现状;
3、收集并统一管理已创业的藏区“9+3”学生的项目信息。最后将整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价,将本次调研结果形成报告,并报送至团市委,团市委将上报团省委。
二、调研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一)调研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收集掌握第一手材料,确保调研的真实性。要立足全面,重视发现典型,研究不同情况,保证调研结论的科学性。
(二)最后形成的调研报告要简明扼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字数不超过5000字。
(三)各有关区县接到此通知后,应当立即抓紧时间展开工作,于2012年5月21日上午12:00前将调研报告报团市委。
联 系 人:张黎、代强 联系电话:0825—2988556 电子邮箱:sngqt@126.com
团市委青少部 2012年5月16日
第四篇:对藏区教育的几点看法
对藏区教育的几点看法
道孚县一中教师 格让格登
现在社会上,确切地说在教育教学领域,不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什么是藏汉双语教学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可以说直接决定了教学方法,即教学模式的差异。而选择什么样的双语教学模式同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及民族文化传统和语言文字实际应用程度息息相关,所以,作为决策者需要谨慎行事。就四川藏区而言,在藏汉双语教学领域,目前使用范围相对较广的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即在各级各类民族中小学,以藏语文授课方式为主,除汉语文外,其他学科全部用藏语言文字进行教学;第二种模式,即以汉语文授课方式为主,除藏语文外,其余学科均用汉语言文字进行教学。至于在以上两种教学模式中,到底哪一种模式更符合藏汉双语教学的发展规律,更有利于藏汉双语教学的长足发展,是非常值得每一位真正关心藏汉双语教学工作的人去深思的问题。本人才疏学浅,更谈不上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但作为一名基层民族教育工作者,不仅有义务,而且更有责任去关注这个问题。因此,谈一谈自己对藏汉双语教学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藏汉双语教学中应以母语教育为主
要开展好藏汉双语教学,我认为,在以上两种模式中,必须而且只能采用第一种模式。也就是,在藏区现有的各级各类民族 中小学,普遍地应以藏语文授课为主,除汉语文外,其他学科全部用藏语言文字进行教学。说得再简单一些,就是藏汉双语教学中应以母语教育为主。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开展双语教学,应该从母语的发展前景着想。首先,因为语言文字(母语)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且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对任何民族而言,都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为了母语的纯洁优美和生存发展,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尊重她、爱惜她、保护她,而绝不能轻视她、肢解她、蹂躏她。其次,辨证地说,语言文字(母语)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交际工具,而且也是民族传统、文化观念、道德准则、思维模式的载体,她构建了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形成了这个民族特有的印记。学生学习母语的过程,是本民族文化的一个教化过程,同时也是他自身丰富自我精神体验、培养自我精神、形成自我个性生命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母语教育的实质就是精神教育,而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任何形式的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精神教育已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再者,不论任何民族,其语言文字(即母语)都承载着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倘若一个民族的语言被同化、被别的语言所取代,那么,民族文化的传承将会就此终止,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我国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余光中先生说过:“外语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母语才是我们的根本。”日本著名文化教育学家岸根卓郎也说过:“丢弃母语,就是通往毁灭文明的捷径。”他们强调的 无非就是母语教育的重要性。当然,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需要在借鉴和交融中与时俱进,但作为少数民族更应该树立语言文字的主权意识,认识到母语教育的重要性,防止在强势语言的侵蚀中丢失自我,失去母体文化的生存根基。因此,在双语教学中,绝不能伤害母语教育,绝不能以牺牲母语教育为代价,这是任何双语教学都必须要注意和遵从的一个基本前提。藏汉双语教育也不例外,母语和第二语言的重要性绝不能本末倒臵。
2、开展双语教学,应该从教育的发展规律出发。通常情况下,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依据社会的需要,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开发其体力和智力的活动。开发人的智力离不开语言,而思维作为一个系统而言,语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语言就是思维的工具。进而言之,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母语和思维的联系是一种自然的联系。因为,一个人从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他的母语,可以说母语为他认识世界打开了大门。而第二语言(或外语)和思维的联系却要把思维从一种语言的基础上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基础上,并且这个过程是离不开母语的。鉴于此,许多中外学者也曾阐述过母语教育的重要性。如:“母语对于大脑的发育和培养一个人的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母语比第二语言更能充分细致地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地方文化”(游如杰)。“母语教育是提供优质教育和实现基本教育需要的条件”;“当第一语言有坚实的基础时,第二 语言的良好说写技能就更容易形成”(钟启泉)。“没有母语的训练,一个人是不能达到素质的提高的。爱因斯坦如果不用母语——德语来思考,是达不到他的高度的”(李宇明)。由此可见,在藏汉双语教学工作中,作为教育者能否正确认识母语教育的重要性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尊重教育规律,以教育规律指导我们的双语教学工作,即在藏汉双语教学中应以藏语言文字教学为主,因为任何时候母语教育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
3、开展双语教学,应从学生的语言环境出发。双语教学模式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所以,作为双语教学的实践者,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绝不能脱离其赖以生存的语言条件。我国现行的双语教学,因地域的差异其代表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内陆地区的双语教学主要是针对汉语和英语(或其它外语)而言的,在内陆地区推行用英语为主进行授课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因为英语在我们国家完全是一门“外语”,学生缺乏英语环境。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所谓双语教学,主要是针对汉语和各少数民族语言而言的。在这些地区汉语的普及程度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和外语不同,少数民族学生并不完全缺乏汉语环境,和外语相比汉语对他们来说只能是“第二语言”。基于这种现实,我们就很有必要从学生的实际语言环境和藏族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特殊规律出发实施双语教学,而不能完全照搬内地的教学经验。更何况,出于对母语教育的重要性的考虑,国内许多学者和专家早已对内陆地区以英语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诸多质疑,引 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至此,我们很有必要在自己的双语教学领域中妥善处理好母语与第二语言的关系,进而努力去构建一个适合本地区实际语言环境的双语教学工作局面,而绝不能将第二语言和外语混为一谈。
当然,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藏汉双语教学中强调藏语言文字教学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排斥和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间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是丰富和发展民族教育所必须的。特别是在多民族国家里学习主流文化是必须的,这对少数民族的成员来说尤其重要。在我国,党和国家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相关政策、法规中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允许各民族母语教育的生存和自由发展正是我国民族平等政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但是,由于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且汉语作为一种优势语言,其语言文字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可以说汉语是各少数民族一个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学习汉语对发展和繁荣本民族地区的科学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民族之间的交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不论怎样,这并不能成为忽略母语教育的理由。作为母体文化的根基,无论任何民族,母语教育的重要性被怎样强调也是不为过的。正如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长夏鋳同志在全国高校第四届藏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所说的:“作为21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第一是要强化母语能力,当母语有了坚实的基础时,不论学习民族传统文化,还是接受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或掌握现代科技就要容易的多,可以少走弯路。……综观世界形势,一个人,一个民族,不学自己的语言就站不起来;不学通用语就走不出家门;不学外语就走不出国门。”因此,在藏汉双语教学中,我们只有尊重教育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有希望培养出真正兼通藏汉双语的新型人才,使我们的民族教育能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而服务。
二、实施藏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国家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各类高效优质的教育资源顷刻间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偏远落后的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园,为农村牧区的基础教育尽快步入先进的现代教育轨道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同时也为帮助农村中小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效解决我国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师资短缺、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川藏区的双语教学作为发展地区民族教育事业的支撑体系,近年来,借助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有利形势,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是有目共睹的实事。但作为母语教育的藏语言文字教学,由于深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实现现代化教育的进程中却显得举步维艰,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与压力。从目前四川藏区双语教学实际与现代教育技术在藏语言文字教学领域的运用现状来看,确实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1、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淡薄。要推进四川藏区双语教学的 现代化进程,教师是关键。而作为教师能否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去面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否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又是教育教学工作能否真正取得成效的先决条件。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全面实施,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占有上的差距,在帮助农村牧区学校改变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上起着积极地作用。但四川藏区的各级各类中小学,特别是在边远落后的基层学校,由于地处边远、信息闭塞,加之深受旧教育观念和旧习惯势力的影响,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十分淡薄,偏远的农村牧区学校仍然是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为主。就拿条件相对好一点的乡级中心学校来说,学校即使装上了远程教育设备,但老师们的教学习惯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革新进程十分缓慢,造成了基层教育整体面貌远远落后于城镇教育面貌的现状。
2、教师应用远教资源能力滞后。四川藏区的双语教学工作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作为教师首先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这一点固然重要。但另一方面,优质高效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能否真正落实到课堂,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应用远教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为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曾在加强教师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总之,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始终将提高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课堂教学能力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常抓不懈,作为学校也根据上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开展工作。但是,大多数基层学校因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淡薄,加之学校硬件设施落后、信息流通不畅 等原因,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收效甚微。部分学校甚至由于对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使为数不少的教师对先进的远教设备“敬而远之”,造成了基层教师应用远教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远远落后于城镇教师的现状。
3、藏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城乡信息资源占有的不均衡是造成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信息条件闭塞的农牧区学校师生获取信息滞后的问题,让农牧区学校的师生也可以像城市的师生一样,通过远程教育网络获取更多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缩短农村与城市占有信息资源的差距。但是,从目前四川藏区双语教学实际与现代教育技术在藏语言文字教学领域的应用现状来看,作为母语教育的藏语言文字教学,由于深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要尽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着实存在着不少问题与困难,其中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匮乏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如上所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对汉语教学而言,即使在农村牧区教师也有很多机会和途径收集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学生也基本上能够享受到远程教育服务和多媒体教学。但在藏语言文字教育教学领域,教学资源可以说仍然处于空白状态,教育教学资源的极度匮乏,使得不少双语教师不能正视教育现代化的深远意义,造成了农村牧区的广大藏语文教师无法转变教育理念,更不能充分掌握和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现状。
三、搞好藏汉双语教学的对应策略
针对四川藏区的双语教育现状,如何正确处理现代教育技术 在藏语言文字教学领域的应用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对这项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基层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淡薄,是造成基层教育教学质量长期落后于城镇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因之一。而造成基层教师现代教育观念淡薄的原因虽然涉及到各方面的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信息闭塞所造成的。由于信息闭塞,基层教师每天只能生活在狭小的校园空间内,无从得知外面的世界,更谈不上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革新。为此,笔者以为,作为学校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宣传教育力度,具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教师业务学习活动,将宣传和介绍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最新教育发展形势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
2、加强培训,提高能力。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深入实施,远程教育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教育资源,老师的教学内容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能否真正落实到课堂,服务于教学,决定于教师有无能力将各种资源转化为自身的东西,借助多媒体技术充分应用于课堂教学。因此,在这一点上教师利用远教设备开展课堂教学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认为,上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在强化培训力度的同时,需要具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各级教研单位组织成立由优秀教师组成的送教小组,小组成员分片分区到薄弱学校进行巡回授课,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重点扶助基础差的学校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二是扎实开展 好校本培训工作。通过一线教师带动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帮助老教师的方式,达到全校教师共同提高的目的。
3、充实资源,发挥效益。因为教育资源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现代教育技术在藏语言文字教学领域的应用,所以,加强资源建设工作势在必行。但是,要建立一整套完整而系统的藏语教育教学资源体系,并非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依笔者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从政府部门和教育单位两方面入手,做到双管齐下,方能取得成效。首先,作为学校要结合实际,在现有的基础上开发并建立自己的藏语教育资源库,与此同时要求教师在实践中通过编译、译制、自制等手段开发自己的课件,并将其充实到学校的资源课件里,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其次,作为国家和政府部门要尽快将藏语教学资源库建设列入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加强藏语言文字教学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组织专业人员研究开发藏语言文字教学课件,建立藏文文理科课程教学素材库和课件库,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服务于所有使用藏语言文字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只有这样现代教育技术在藏语言文字教学领域应用滞后的现状才能得以改观;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开阔藏族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充分享受最优质的教学资源,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第五篇:浅谈彝区“9+3“学生教育教学工作
浅谈四川省彝区“9+3”学生教育教学管理
四川核工业技师学院 魏世龙
摘要:彝区“9+3” 免费教育计划是我省一项重要的教育惠民工程,是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推进彝区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安康的重要举措。我校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和要求,“实行分散安排、正面引导、定时定人帮扶”管理制,秉承“以人为本,脚踏实地,重修养、创特色、求实效”的工作理念,坚持“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积极推进彝区“9+3”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和“制度化”,以尊重、关爱为重点,培养彝区学生和内地学生情感,让彝区“9+3”学生尽快适应学习、生活环境。下面我将针对我校彝区“9+3”学生的现状谈谈对他们的教育管理经验:
Abstract: Yi “9 + 3” free education plan is in our province an important education Huimin engineering,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education in ethnic area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s an important decision of the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and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plan, is to promote the Yi area across the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achieve healthy and enriching.Our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superior departments in charge of the spirit of the document and requirements, “decentralized arrangement, positive guidance, timing and helping people” management system, adhering to the “people-oriented, down-to-earth, rebuilt, creating characteristics, seek practical results” philosophy, adhere to the “management education, education and service to educate” the purpose of,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s in the “9 + 3” Yi “standardization,” fine “and” institutionalized “, on the school management system, to respect, caring for the key, culture of Yi students and mainland students' emotion, let the Yi area” 9 + 3 “as soon as possible to adapt to the learn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Below I will talk about my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Yi region ”9+3" students for their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 关键词:彝区学生 教育教学 管理
Keywords: management of student education in Yi region 2014年,四川省委、省政府为了促进彝区发展,帮助彝区老百姓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实行“9+3彝区免费教育计划”,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是一项民生、民心工程,是四川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创举。从2011年开始我校招收彝区学生已近千人,对彝区学生的管理我们一直都在探索与总结,有收获更有付出,有亮点更有迷茫。现对我们前期的工作进行梳理,其目的是让我们在以后的彝区“9+3”学生管理工作中做的更好。
一、彝区“9+3”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总体指导思想
一是坚持高度重视,特别关注与平常心对待,常态化管理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二是树立危机意识,统筹规划,全面提升管理;三是建立健全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群策群力,协同配合的管理与工作机制;四是坚持民族团结,树立多元化和谐共处理念;五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人文精神关怀、发展培养人;六是贯彻因材施教,坚持技能为本思想,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七是坚持混班混住,分层教学;八是认真抓好各方面,各层次的总结交流、积累、分享经验,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改进工作。
二、彝区“9+3”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相关要求
彝族地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普遍较差,容易冲动,因此,引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唤醒学生的良知,做到思想上对学生循循善诱,情绪上妥善安抚,学习上严格要求,促使学生由“被管”到“不用管”,由“被迫”到“自发”、“自愿”,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这便是我们的管理目标。
(一)、制度管理是核心
1、加强制度建设,确保管理无漏洞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强化“五项教育”,明确“三禁两不”。同时要对彝区“9+3”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假日安排都做详尽规划,落实专人负责,让彝区“9+3”学生在学习上有指导,行为上有规范,生活上有帮扶,心理上有疏导。制定出学校“9+3”学生的管理办法和违纪学生的处理办法;细化管理办法、各班级制定出班级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办法实施。
2、实行操行分考核制度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操行评分考核办法”,坚持全面、客观、公正、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位学生的操行分实行累计,严格按照操行分成绩对学生进行奖惩;操行分的考核要涵盖行为习惯、奖惩制度、上课纪律、卫生制度等方面。
(二)、入学教育是关键
彝区“9+3”学生来自地广人稀的大凉山地区,由于特殊的生长环境使他们缺乏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与方法,来到新的学校后,适应新的环境较慢,自我封闭,再加之因为自己民族的原因,内心有着极强的自卑感,过分自卑又导致他们过分敏感,因而特别注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也因此形成了极强的自我防卫意识,一旦有对自己不认同的现象,他们极易冲动,甚至不惜以命相拼,如果在酒后出现问题更易发生刑事案件。入学新生必须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军训,将国防知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和纪律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校史校情教育以及入学教育等全面融入军训中,经过一个月的军训,使彝区“9+3”学生明白纪律观念、团队意识、大局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三)、落实责任和坚强的教师管理团队是保证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彝区“9+3”工作顺利进行。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为成员的“9+3”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细化措施,确保“9+3”工作顺利进行。
2、学生管理部门要集中优势力量负责“9+3”学生进行管理与服务。
3、要构建“一帮一”结对帮扶的管理模式。干部与彝区“9+3”重点学生结对,老师与彝区“9+3”学生结对,内地学生与彝区学生结对,彝区优秀学生与彝区后进学生结对。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给予学生周到的关怀和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促进汉彝地区相互了解,加深友谊,增强学生民族团结意识,帮助“9+3”学生融入到学校的环境和生活,让“9+3”学生真切感受到家的温暖。
4、建立安全预案,强化安全预警。制订详细、周密的安全预案,有针对性的对重点地段、重要时段进行安全管理,做到每日必查,防患于未然,确保彝区“9+3”学生管理工作万无一失。
5、重视投入,加强防范。加强“三防”投入。在人防方面:要安排干部值周,明确值周教师、值班教师、宿舍管理员和保安的值班时段和值班职责;在物防方面:添置监控设备,实现校园监控全覆盖。安排校园内外巡逻,确保校园24小时有人巡逻、校外学校放假时段有人巡逻。在技防方面:强化门卫管理,加强校园保安人员的防暴技能培训,配齐、配足技防设备。
(四)、务实有效的工作思路与方法是确保彝区“9+3”学生素质和技能提高的手段。总体原则: 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提倡师生平等,宽严有度管理。
1、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建立档案、科学管理。要真正管住学生、管好学生,班主任要很快的了解学生成长经历,兴趣爱好,个性特色等;学生处要对重点人物进行全面了解,建立彝区“9+3”学生详细的个人档案。入学时填写“新生入学政审表”、签订“学生家长责任书”和“学生自律保证书”。入学后,详细记载彝区“9+3”学生的体质健康检查情况和文化知识检测情况,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制定详细的科学管理方案。
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和讲座,如“积极心理态度的培养”“塑造成功的自我形象”、、“人生发展目标和学习计划策略”等;针对“9+3”学生思想实际开展挫折教育,消除“9+3”学生与内地学生的心理隔阂和挫折感,避免“9+3”学生与本地学生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同时开展法纪教育,建立“警校共育办公室”。特别注重教育和引导“9+3”学生人格,让学生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处事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防范和克服不良行为习惯,杜绝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3、转变学生的思维定势(自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 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班主任认真仔细的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重抓理想信念教育。理想教育是立身处世的基石,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因此,帮助“9+3”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成了我们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这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耐心细致的教育学生,让他们知道他们来内地学习党和政府给予他们的关心,学校老师给予他们的帮助,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确为什么来这里学习,该学什么,学成之后有什么用,以此唤起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
5、实施“9+3”学生自我管理,提升彝区“9+3”学生光辉形象。鉴于彝区“9+3”学生与内地学生性格的差异,内地学生在管理彝区“9+3”中容易发生摩擦,甚至发生冲突。在彝区“9+3”学生中选拔表现优秀的学生作为学生干部,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各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同时做好优秀的彝区“9+3”学生入团、入党的工作,让他们成为彝区“9+3”学生中的光辉旗帜,全面引领彝区“9+3”学生。
6、活动的开展。根据学生的爱好、特点,在可控的情况下大量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兴趣小组,班级要让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宏观布置与把控,学生独立组织、设计和开展。
7、分层教学、分类培训。彝区“9+3”学生入学的基础普遍较差,基础知识薄弱,汉语水平较低,有的同学根本无法与别人交流,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对学习的茫然,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来这里学习,也不知道怎样学习,该学习什么,学了之后有什么用处,学习习惯极其差,自由散漫。分层教学、分类培训便成了重中之重。针对彝区“9+3”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差异,通过文化测试、分析,划分不同层次。根据学习成绩的具体情况和兴趣爱好,制定周密计划,安排实施分层教学和分类型培训,按照 “三个偏重”(理论学习偏重基础、技能偏重演示模仿、实验偏重动手操作)的原则推进教学,提高彝区“9+3”学生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8、社会联动,警校共育,确保形成教育合力。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将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教育学生,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动联系政府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构建和谐育人环境。邀请派出所等法律工作者开展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和校规校纪的学习,增强彝区“9+3”学生的法纪意识,树立民族习俗 不能凌驾于法纪之上的观念,培养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9、突出重点,全面预防,确保实效。扎实开展五项教育与“三禁两不”治理工作,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地方、重点人物,注重苗头问题,纠纷及时处置、矛盾妥善化解、违纪学生按章处理,决不拖沓。
总的来说,彝区学生单纯、可塑性强,“9+3”学生的管理不能被动地严防死守。能否做好“9+3”学生管理工作,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管理杠杆的支点就是要让每个彝区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建立自信。彝区“9+3”学生管理不是遥不可攀的难题,只要我们用心,一定可以做出管理的特色。只要我们用心去思索,去行动,相信这些学生完全能够成为建设他们家乡的栋梁之才。
致 谢:
本论文在撰写中,得到了四川核工业技师学院教育教学部主任兼一校区校长 解学义 的具体指导,并对论文的修改提供了宝贵的意见,谨此表示致谢。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小凉山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意见 [2]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深入开展“五项教育”的实施意见 [3] 薛景,《21世纪彝族文化研究综述》,1002-6956(2010)
[4] 王远杰,《论彝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课堂教学策略》,1673—189(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