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业南沙新区的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
南沙新区的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南沙新区的定位
2011年8月20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政府在北京联合举行“广州南沙新区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成果发布及研讨会,提出广州南沙新区的总体战略是,用40年左右时间,将广州南沙建设成国际智慧海滨城市、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枢纽,在经济、社会、环境、国际化等方面达到香港及其他国际先进城市水平。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规划》,南沙新区发展总的战略定位是:立足广州、依托珠三角、连接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建设成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和新型城市化典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本文将主要讨论南沙区的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的建设。构建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指出构建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就是要学习借鉴港澳和国际先进的社会管理经验,不断拓展与港澳社会管理合作的领域,积极引入港澳社会管理机构和人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形成法制完善、充满活力、和谐稳定的高效社会管理体制。而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的构建涵盖了创新社会治理结构、优化社区服务、强化社会管理保障三个部分。本文将主要探讨南沙新区的社区服务优化的进展以及不足。
3优化社区服务
3.1 建设现代化幸福社区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中指出建设现代化幸福社区就是要创新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大力推进服务供给多元化。推进公共服务无偿与低偿方式相结合,积极探索社区服务机构收支平衡的运营模式。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为主体,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形成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志愿服务有机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教育、医疗、养老及无障碍设施等,营造优质社区生活环境。建设国际高
端健康社区,健全社区卫生保障体系,充分满足社区中外居民的医疗保健需要。促进多元文化融合,鼓励社区内公益性文化、教育、体育等社区组织开展文化体育交流活动。
3.1.1 幸福社区服务建设的成就。⑴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南沙区城乡社区服务逐步向均衡化、一体化、普惠化方向发展,初步构建起南沙区社区服务设施体系。95%的城镇社区已建立星光老年之家,100%的村(居)都建有文化阅览室,90%的村(居)都建有社区小广场、球场等体育休闲设施。社区公共服务站、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文化站、卫生服务站、社区服务信息网等公共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初步实现城乡社区服务全覆盖。全区先后建成用于镇(街)和村(居)两级的综合服务中心,镇(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村(居)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区、镇两级财政每年投入资金用于镇(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村(居)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购买专业服务和奖励考核。以“一镇(街)一品牌”为目标,以各镇(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按照“统一标准、有所侧重、特色发展”原则,开展社区服务品牌建设系列活动,初步建成东涌镇“新候鸟计划”、珠江街“家长导航”、南沙街 “农村医务社工”、龙穴街“幸福传递工程”等一批社区服务品牌。
⑵ 建设港澳社区服务合作平台。南沙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充分利用《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特殊政策,开展与香港、澳门社区管理服务跨境合作,推动社区管理服务与港澳的对接与融合,形成港澳特色鲜明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南沙镇(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了由香港、新加坡资深社工介入的合作、管理、督导、评估机制。南沙着眼于城乡居民需求迫切的社区服务,以“青少年、长者、残障人士、新广州人”四个群体为切入点,引进港澳社工机构,共同打造港澳合作创新项目示范点,计划三年完成孵化计划“实践示范与服务标准齐发”的目标。
⑶ 以人为本的社区服务建设。2011年南沙区获得联合国“全球最适宜居住城区奖”金奖,是我国目前获此殊荣的仅有的三个城区之一。近年来,南沙区荣获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1个,“广东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25个,2012年荣获广东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区。2012年全区连续12个月“零发案村(居)”15个,“无毒社区”75个。
3.1.2 不足
南沙新区的社会服务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垃圾处理、体育设施的建设为例解读。
⑴垃圾处理。广州南沙区作为 2005 年新成立的区级政府,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
市生活垃圾问题也日益严重,南沙区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仍然在停留在单一的填埋阶段。
南沙区城市生活垃圾日产量约 350 吨,由于区内没有垃圾终处理设施,2012年以前,各镇(街)日产垃圾量全部经南沙水牛天临时垃圾转场中转后,运往广州市兴丰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2012 年开始,南沙区推行生活垃圾压缩外运模式,各镇(街)生活垃圾不再送到水牛头垃圾中转站进行中转站,全部运至港区、沙螺湾压缩站,压缩处理后运至白云区兴丰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另一方面,据市城管委预计,广州市兴丰垃圾填埋场将于 2014 年底满容封场。届时,南沙区将面临着垃圾处理出路问题。因此,南沙区迫切需要科学的城市垃圾管理思路、措施。近两年来,政府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开展了“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垃圾分类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一场围绕“垃圾分类”为核心的垃圾分类收集行动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力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但这一措施的效果还不明显。区内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处理设施迫切需要极力推进建设。
⑵ 体育设施。社区体育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南沙社区体育组织以业余性和自发性组织为主,缺乏政府的引导和参与,社区体育锻炼人群的职业、年龄、项目、性别、活动时间、运动强度有显著差别,场地器材比较单一,以室外水泥篮球场和健身路径为主,室内器材设施严重不足,经费来源主要靠政府拨款,其他渠道非常有限,且缺乏监控。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者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严重不足,质量等级不高,技术水平较低,指导项目有限,开展比较集中的体育项目有:广场舞、健身操、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太极拳、游泳和骑自行车。社区之间体育发展不均衡严重。
3.2优化人口服务管理
科学编制人口规划,围绕产业发展调整人口结构,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在南沙新区定居生活。构建全覆盖的人口服务管理新机制,探索建立人口评估机制,实现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与人口、产业变动相协调,居住人口规模和就业人口规模相协调。建立健全南沙新区港澳及外籍人士服务和管理体系,完善出入境、旅客通关、居留等服务措施,实现对户籍和非户籍居民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推动在南沙新区居住人员积极融入社区,保障在南沙新区居住的人员享受公共卫生、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
⑴ 就业保障问题
由于存在路径依赖和制度惯性,南沙新区仍有一些无形的、不成文的"先本地后外地“的做法。流动人口与本地劳动力就业权益差距主要体现在就业限制和就业歧视中。
从职业进入来看,目前南沙新区流动人口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等相对低端行业,本地劳动力则相对集中在金融业和管理技术岗位。南沙新区流动人口之所以主要分布在低技能岗位,主要在于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较低,缺乏一定技能或者是在寻找工作时缺乏就业信息和求职途径。从劳动时间和强度来看,由于南沙新区流动人口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等相对低端行业,普遍劳动时间较长且劳动强度较大,他们往往需要通过加班或从事粗重的工作来获得更多的收入。从工资待遇来看,流动人口工资普遍低于本地人口,同一岗位,企业招聘一名外地人的成本要比招聘一名本地人的成本低很多,由此可见流动人口工次水平较低。从福利保障来看,许多流动人口的就业单位正规化不足,因此他们很可能未能享受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统筹保险。即使在一些比较正规的单位,其补贴福利、休假福利、退休福利、培训福利和设施福利等,与本地人口也存在一定落差。保险基金收支失衡,重赔付轻预防等问题。
⑵社会保险问题
当前,虽然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总体上,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问题依然突出,备受关注。养老保险方面,尽管国家制定了不少政策来推动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但存在参保率不高、覆盖面较窄、退保现象时有发生等普遍问题。制度上存在的障碍造成了参保率低,而流动性的特质对参保行为影响突出。医疗保险方面,南沙新区流动人口从事脏乱差的工作不在少数,导致疾病侵害和职业病风险性较大,相对而言,更需要医疗保险的保障。但是实际上,流动人口参加医疗保险的总体水平较低。
⑶子女教育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不仅是能不能上学还包括能不能上好学的问题,能不能到教育资源好的正规学校上学的问题。南沙新区流动人口子女普遍存在“入托入学难,限制多,学费、捐助费高,不能享受义务教育”的困扰。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权利缺失。目前我国只实行9年制的义务教育,即只包括小学和初中,没有包括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国家在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方面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公平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机会在流动人口子女中普遍缺乏。即使流动人口子女能在南沙新区接受高中教育,高考时也必须回原籍升学,不能参加广州统一高考。义务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作为一种纯公共产品的义务教育,对于在城市生活的流动人口子女来说,理论上他们在义务教育上与城市孩子应该同样享有平等的机会。但现实是南沙新区的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仍只能进入民办学校,或者要交大笔的费用才
能进入本地的公办学校,而这往往是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流动人口所难以承担的。
⑷住房保障问题
一方面,鉴于南沙新区流动人口在收入方面大部分处于中低水平,难以进入房地产市场购买商品住房;另一方面,从现有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政策来看,只有拥有本地户籍的中低收户才能享受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流动人口是被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政策排除在外的。因此,南沙新区流动人口居住状况主要表现为较多集中居住在城中村或边缘地带,以出租屋、工棚和集体宿舍为主,居住条件简陋拥挤,环境卫生较差等问题。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间的居住差异与隔离现象将不利于流动人口的本地融入。目前,南沙新区虽然已逐步将流动人口纳入住房公积金的覆盖范围,但这仅仅是在政策层面上的覆盖,实现起来,则是困难重重。有的用人单位不重视,社会责任意识差;有的是企业经济效益不好;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法律法规的支持,流动人口不属强制性缴存对象,用人单位没有强制性义务为流动人口缴存住房公积金。因此,相当部分流动人口享受不到住房公积金低息的优惠贷款。
⑸医疗服务问题
医疗服务和卫生保健问题不仅影响流动人口自身的健康状况,而且影响南沙新区全体居民的健康水平。因此,医疗卫生服务是流动人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市民待遇项目。尽管近年来南沙新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已经逐步将流动人口纳入其中,但在流动人口大部分“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健康意识”三低和地方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流动人口的医疗服务情况仍不尽如人意。一是孕产妇保健服务不足。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强、就业方式非正规化、法律意识淡薄等特点,难以享受到生育保险等待遇;二是儿童保健服务不足。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强、家庭收低和家庭保健意识薄弱等,其0~6周岁儿童保健服务时在质和量上都将受到限制;三是健康意识与教育不足。流动人口一般稍感不适或小病不会第一时间到医院检查,而是往往会拖一段时间才治疗,另由于缺乏有效的获取健康手册等宣传资料和健康指导的途径,流动人口对相关的健康知识与服务认知不足;四是经费与医疗救助不足。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设施和经费投入等大多以本地人口数量为标准,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经费缺乏保障,针对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政策也难以覆盖至流动人口,因而流动人口普遍医疗服务获得水平和获得率均较低,多局限于疾病预防和计划免疫等几个服务项目。
⑹教育培训问题
当前,流动人口的学习需求主要有三类:一是提高技术技能的职业技能类教育培训;二是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三是用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的休闲类教育。南沙新区的流动人口大都以就业为目的,因此他们的社会活动多以寻求工作岗位为主,人们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大多数都是以提高技术技能的职业技能类教育培训为主。目前,南沙新区针对流动人口的教育培训的组织主体主要有四种:社区、政府机构、用人单位和专业培训机构。通常社区、政府机构和用人单位组织的教育培训是免费的。但由于大部分流动人口居住在非正规社区,或者其用人单位培训意识薄弱等,他们很难获得相关教育培训的信息,即使有强烈的受训意愿,往往会因无法获得相关信息或无法与工作时间协调而错失机会。
“社区”虽然是城市发展中的微观尺度,但是却关系着城市中的“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城市的发展需要“人”的支持,也是为“人”服务。近些年,南沙新区实现了快速,但是仍面临着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在快速发展中兼顾发展的质量,仍是南沙新区面临的挑战。
第二篇: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关于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的汇报材料
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我镇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该项工作,重点从优化服务和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两个方面入手,着力提高工作水平,为地区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三项服务,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服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镇始终将民生工程作为工作首要目标,今年,更是加强了民生工作落实力度,使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促进非农就业。一是坚持“以培训促就业”,开展实用技能培训,特别是紧盯北京现代三工厂和印刷产业园在建企业的需求开展培训,引导劳动力到高端产业、高效企业、高薪岗位就业,累计培训劳动力245人次,完成上级下达的培训就业指标任务的131%,全镇“纯农就业家庭”实现了“动态归零”。二是为劳动力安置转移搭建平台,举办**镇招工招聘会,实现51名劳动力就业;还积极组织镇域劳动力参加南彩、杨镇等乡镇举办的招聘会,拓宽就业渠道,全镇实现转移就业180人。三是就业转非工作有序开展,截止目前,已实现67人就业转非,完成全年指标(88人)的83.8% ;“绿色就业”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一是积极宣传城乡医疗保险各类政策,增强群众的投保意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6%,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特困家庭医疗救助实现100%,以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二是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划拨10万元对镇域80岁以上老人进行补助,扩大补助范围(往年只针对90岁以上老年人补助)。三是依托 1
**区慈善协会**分会,吸引社会资源助推慈善事业,拓展救助范围,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赠活动,为各类困难群体捐赠救助款物价值10万余元。四是落实“九养”政策,增设老年人餐桌、电器修理等服务项目。
(三)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快人口、教育、医疗等工作发展。坚持利益导向机制,深入推进优质服务,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达 96.9%,农村新生儿入非率达100%;立足培育新型农民,依托“兴农讲堂”,邀请中国农科院、市农科院、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的专家授课,向群众传授园林绿化、保洁等专业知识,提升镇内劳动力就业技能;与中日友好医院等知名医院联合开展2次义诊活动,累计为400余名群众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二、完善五项机制,推进社会管理精细化
镇党委政府将建立工作长效机制作为提高社会管理实效的保障,通过完善五项工作机制,提高了社会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和精细化水平。
(一)完善基础事务管理机制。一是完成换届选举工作,此次换届选举,我镇共设立大选区3个、小选区19个、投票站19个,拟选举区人大代表6人、镇人大代表48人。为了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重点从健全组织领导、出台应急预案、规范工作流程和加强外围安保四个方面入手,多次召开换届动员会和部署会,确保了换届选举一次成功,为镇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按照北京市关于建立村务监督委员的要求,作为**区的试点乡镇之一,我镇在15个村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完善了软硬件条件,其职责主要是对村务决策、村级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村级重大事件进行监督,收集、受理村民意见和建议,提高村民自治水平。三是结合“小金库”治理工作,积极推进在线审计,提高财务管理的透
明度。
(二)完善社会面防控机制。一是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投入力度,按照“以专带群,专群结合”的原则,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整合治保、民调和专职巡防队力量,建立专群力量“同步部署、同步上勤、同步调整”的工作机制;加快科技创安步伐,目前,我镇电子监控探头达到304个(镇级39个、村级177个、企业88个),技防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减少了可防性案件的发生。二是全面开展“打非”工作,对镇域企业、出租房屋、违法建设等领域开展隐患排查,累计检查47家企业,排查隐患94处,责令28家企业当场整改、19家企业限期整改,现已全部复查完毕,消除了安全隐患,净化了镇域经济市场秩序。三是构建大安全工作格局,镇相关科室部门年初与各村委会和镇内企事业单位签订安全生产、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责任书,每月召开企业负责人交流座谈会,总结安全生产检查情况;定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联合执法检查,对不规范及违法行为及时进行纠正。
(三)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推进信访代理制度,完善镇村两级信访代理机构,充分发挥村级便民服务室的“调和”职能,及时接待群众来访,倾听群众诉求,引导群众通过合理、合法途径反映利益诉求;实行包村工作月报制度,包村组长每月填写包村工作月报表并上报镇组织部,详细记录各村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基本情况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在下月报表中详细说明问题解决的程度和结果,实现对工作的动态管理,搭建镇村联系的桥梁。
(四)完善矛盾多元化调处机制。一是继续落实信访、纪检、综治、司法、民调“五位一体”的联合办访工作制度,加强责任村及责任部门与信访部门的联动、村级信访信息员与镇信访办的互
动,形成以信访维稳部门为主,全镇上下整体联动、紧密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二是继续落实《**镇重大决策信访风险评估机制》,按照“谁决策、谁评估、谁负责”的原则,着力减少决策出台过程中的涉稳风险,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发生。三是发挥信访信息员作用,及时发现信访和纠纷苗头,协助参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构建多元的矛盾调解机制,信访总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继续保持“三无”态势,为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一是实行联审制度,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重点引进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实地建厂企业,吸引高端人才,抬高低端行业的准入门槛,逐步减少和消除小、低、散等低端业态,着力构建“数量与地区承载力相适应,质量与经济结构相协调”的流动人口格局。二是坚持“村企联管”和“四集中”管理制度,做好基础信息登记工作,严格落实房屋租赁登记和流动人口“二次登记”制度,加强对信息的动态管理;推进两个村的村级综治办规范化建设,实现一站式办公,下移流动人口管理的关口。三是开展流动人口调研工作,今年6月份,镇主要领导分批次与15个村书记、镇域重点企业负责人开展流动人口专题会议,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方法,探索好措施、好方法,并逐步写入村规民约,发挥群众参与流动人口管理的主体性作用。四是坚持寓服务于管理,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对流动人口给予帮扶,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增强流动人口的归宿感,促进流动人口逐步融入镇域环境,与本地群众和谐相处。
三、紧跟发展形势,谋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发展
我镇党委、政府在下一阶段工作中,认真总结并推广我镇在精细化管理、矛盾调处、农村基础事务管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
理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探索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的新途径,创新服务项目,加强社会管理,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探索创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深化网格化管理理念,以村为单元,划分若干工作网格,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人、地、物、事、组织、服务资源、管理项目等纳入其中,打造区、镇、村“三级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的精细化和动态化。二是突出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完善各级就业帮扶体系、加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力度,促进我镇劳动力充分、优质就业;大力推进就业转非工作,使农民进入城镇职工基本保障体系,与城镇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水平。三是建立社会保障全覆盖工作体系。继续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方面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九日
第三篇:创新社会管理 服务流动人口
创新社会管理 服务流动人口
人口流动是与城镇化进程伴生的人口现象,对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流动人口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我国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中,育龄群众占大多数,少数地方因流动而超生、因超生而流动的现象还比较突出。这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前不久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贯彻落实这一精神,要求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近年来,湖北省结合实际大胆探索,着力破解难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
破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难题。按照全国“一盘棋”的要求,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新机制。切实强化政府流动人口社会管理职能,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服务流动人口的合力。根据流动育龄群众规模大、流出范围广的特点,主动与全国24个流入地省份开展区域协作,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联合会,采取“立足企业建协会,选聘法人当会长,围绕服务抓管理,抓好管理促融合”以及派驻计生联络员等措施,协助流入地做好工作,有力推进了流动人口自我管理、协助管理,既提高了流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质量,又促进了流入地和谐稳定。
破解人口流向引导难题。开展人口流动迁移与空间分布研究,严格执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控人口总量,引导人口有序流动,逐步形成促进人口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同向流动的机制。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引导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区域的居民自觉降低生育数量。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统一城乡户口登记管理制度。鼓励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吸纳外来人口定居落户,推动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流动人口实现本地化;引导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逐步自愿、平稳、有序转移。结合全省工作大局,努力提高武汉城市圈聚集产业、吸纳人口能力,促进生态脆弱地区人口转移,鼓励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南水北调工程沿线、鄂西边远山区农业转移人口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构建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格局。
破解流动人口享受政策难题。着眼于帮助流动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遵循“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原则,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现管理,保证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等切身利益。加强城镇流动人口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建立计划生育服务站、流动服务车、社区服务网点,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可及率,全面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奖励优待,让更多的流动育龄群众共享公共服务。
破解流动人口动态管理难题。完善流动人口全员统计信息制度,建立健全以全员人口数据库为基础、以信息互通为纽带、以业务规范为依据、以层级监管为保障的机制体系,完善流动人口动态监控、绩效评估和统计分析监管平台,推动信息流与业务流融合。实行电子办
证,实现一孩《生育服务证》现居住地办理、《婚育证明》异地输出,进一步优化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坚决制止要求育龄妇女返乡接受计划生育服务的现象,减轻流动人口负担。
破解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维护难题。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因计划生育引起的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坚决纠正损害流动人口利益的不正之风,为其融入城市生活提供切实保障。
(作者为湖北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第四篇:统一战线如何服务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社会管理与创新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凝聚强大力量。这与统一战线工作“增进团结、维护稳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根本任务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总结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特殊规律,准确把握统一战线服务社会
管理的功能定位、对象重点、方式载体,努力形成推进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合力,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贡献。
一、支持民主党派积极参与社会管理
各民主党派要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当好参谋,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中的民主监督,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发挥重要作用。支持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搭建民主党派“知情问政”平台,深化参政议政委员会专题调研制度;拓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渠道,完善民主党派向党委和政府报送社情民意的制度和渠道;协助党委和政府疏通民主监督的渠道,保障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功能;进一步完善民主党派和政府部门对口联系制度;推动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
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管理服务,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组织、群团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工商联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支持工商联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共同推动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
三、发挥新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按照“以社团为纽带,以社区为依托,以网络为媒介,以活动为抓手”的要求,通过深入开展调研、加强队伍建设、搭建服务平台、培育树立典型等一系列工作,将游离于传统统战工作体系外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纳入街道、社区、楼宇等社会领域党组织工作范围,密切与新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系,实现统战工作的全覆盖;建立健全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机制,扩大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覆盖面,加强中介组织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化建设;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外代表人士的管理和服务,建立新社会组织党外代表人士与党委政府沟通联系的渠道,为其有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创造条件。
四、完善统战工作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加大社区统战工作力度,以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区管理,反映社区民意,同时加强统战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统战工作网络。通过落实统战政策、规范阵地建设、健全组织网络、搭建活动载体、完善工作机制等,进一步完善统战工作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第五篇: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方案
卫水字„2010‟16号
卫辉市水利局
关于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根据《新乡市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任务分解实施方案》(新办文„2010‟56号)的要求,卫辉市水利局决定成立社会服务管理创新领导机构,并制订以下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争创全省文明单位为契机,探索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新机制和新举措,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促进水利局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建立与“新农村、新水利”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1
为目标,以解决当前社会服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努力构建以规范和谐的管理体系为基础、以数字化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为手段、以广泛参与的社会动员体系为支撑、以统筹有力的综治维稳工作体系为保障和以全覆盖的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体系为统领的社会服务管理“五大体系”,力争在新时期为水利工作的发展实现新突破。
三、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田振东
副组长:李道鸿闻喜明
成员:王建中李建华火炜张春华王全芳
张开琴连胜李海霞
四、工作内容
1、构建数字化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一是以“一个网络、多个平台、集成应用”的思路,成立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按照新农村、新水利发展的宏伟思路,建立乡、村上下对应的数据库和电子图层,做到资源共享。二是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的指挥高度、组织协调、监督评价功能,对辖区内的责任主体管理标准化和考核评价标准化。三是充分水利局帮农、爱农、护农的作用,做群众的贴心人,用爱心、诚心、热心积极协调各种关系,充分发挥政府与群众的“润滑剂”作用,通过服务找差距,通过服务促管理。四是建立通报制度。利用公示栏及内部办公网,每月通报各情况。建立奖励制度。根
据每周月报及季度汇总的情况,对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等级评定,优秀的予以奖励,差的进行通报批评;建立例会制度。通过月例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研究问题,交流工作,探究方法,使数字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有布置、有落实、有总结,有提升。
2、构建统筹有力的综治维稳工作体系
(1)推行矛盾多元调解工作模式,努力实现“四个完善”,打造立体司法调解格局。
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形成一直素质过硬的调解队伍。目前松西社区已经成立了居民事务协调委员会,使每一位人民调解员均具备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始终坚持“以防为主”,努力使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民事案件转为刑事案件的发生。
(2)完善重点地区动态排查整治和联合执法的工作模式。定期排查确定治安重点整治地区和整治工作重点,3、构建规范和谐的管理体系
(1)加强规范化建设,改善办公环境,重新合理布局,充实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2)健全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一是以政府服务、便利服务、公益服务为主要内容,打造服务圈;全面满足群众各方面生活需求。通过协会式管理模式,吸纳服务商,开展定时上门、预约、代办等各方面服务。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整合地区教育资源,联合外部
教育资源,加强对工作者的针对性培训,并通过岗位技能大赛评选岗位能手,优秀人才到街道挂职锻炼,提升工作站位水平。二是加强对新大学生的培养锻炼和实际能力培训,使他们的优势充分发挥,成为工作的新骨干。三是加强与本市和外地优秀工作者的交流学习,促进水利工作者的理念更新,眼界开阔,能力增强。
4、构建广泛参与的社会动员体系
(1)健全社会动员网络。构建分层分类、条块结合的立体社会动员网络,单位、个人参与,投入地区社会建设共同问题,充分发挥社会建设协调委员会及分会的作用,更多的处理地区社会建设重点、难点问题为纽带,构建地区性社会动员网络。
(2)培育社会动员载体。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枢纽型”组织为依载体,加快完成志愿者组织机构的调整,进一步深化志愿者分类管理,开展志愿者之星、优秀志愿者团队等评选活动,调动单位职工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5、构建全覆盖的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体系
(1)构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新体系。加强“两新”组织党建,积极探索规模以下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有效形式,不断深化社会工作党委各项工作。
(2)深化党建工作新机制。规范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推行党建考评机制,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深化党务公开,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切实加强机关和退休党支部的组织建设。
(3)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党员在群众中的表率作用、党组织在社会群体中的旗帜作用,形成党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良好局面。
五、实施阶段
(一)研究部署阶段(2010年9月中旬)
学习研讨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完成《卫辉市水利局关于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意见》,确定需要重点突破的工作任务,结合部门职责,做好任务分解。
(二)重点突破阶段(2010年9月下旬)。召开服务管理创新推进大会,部署工作任务。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工作部署,研究、制定落实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在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动员、社区建设和社会领域党建等领域的探索创新取得初步成效,培育一批勇于创新的典型。
(三)总结提升阶段(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按照“五大体系”和“五大突破”创新的要求,按专题分别进行经验的提升和总结,形成水利局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的工作经验。
(四)全面推广阶段(2011年3月开始)。认真总结提升前一阶段各类典型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水利局全面推开。
卫辉市水利局
二〇一〇年四月八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