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下图书馆工作计划

时间:2019-05-13 10:1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2012学年下图书馆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2012学年下图书馆工作计划》。

第一篇:2011-2012学年下图书馆工作计划

攀枝花市第四小学图书室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图书室将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图书室的标准扎实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图书室的育人功能。以《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为依据,根据学校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认识新时期学校对图书室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学校图书室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图书室在教学、科研和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图书资源的使用价值,使图书室的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图书室工作。

三、具体工作:

(一)、加快建设,提高标准。

1、加强图书室工作人员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要认真学习《中小学图书室(室)规程》和各类业务书籍,按时参加区组织的图书管理员培训,确保图书室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

2、进一步推进学校图书室现代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图书室现代化设施的完善,提高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图书管理系统要更新完善设施,保证使用中万无一失。

(二)、规范管理,认真服务。

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和学生开展外借、阅览、宣传推荐工作。本学期调整学生借还书的周期,增加借阅量,保证让学生能看上书、看好书。图书室的开放确保定时准时。

(三)、加强指导,开展活动。

要建立固定的宣传阵地,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文献知识和图书室知识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包括阅读内容、读书方法、读书卫生知识等方面的指导。要经常宣传好书、新书,向学生推荐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刊。充分发挥图书室的教育指导功能,加强教育指导。

(四)、加强研究,科研管理。

在加强学习的基础上要加强研究,掌握科学管理的方法和策略,提高管理能力水平。

四、每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订图书室工作计划,布置本学期图书室工作。

2、做好假期出借图书的还书工作。

3、开放学生阅览室,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组织好学生的阅读。

4、小图书管理员培训。

三月份:

1、对教师和学生开展外借、阅览、宣传推荐工作。

2、开展新书简介,推荐书目。

四月份:

1、读书节活动:好书推荐,班级故事会。

2、整理学生阅览室图书。

五月份:

1、读革命书籍,讲革命故事。

2、配合学校大队部组织开展好捐书献爱心活动。六月份:

1、清理图书、资料(收回)。

2、图书室工作总结。

3、做好假期借阅安排。

第二篇: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作用和地位)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作用和地位 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正在从传统的手工管理的服务模式走向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新时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功能是虚拟图书馆和实体图书馆功能的总和。本文介绍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并指出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也明确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建设与创新之路。

关键词:网络环境 图书馆 必要性 功能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空间,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服务机构,也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众所周知,图书馆事业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程度。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更是教育竞争的时代。人才教育离不开图书馆教育,图书馆教育将直接影响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认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整合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深层次、多功能的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随着计算机应用到图书馆界,图书馆突破了物理馆舍的界线,极大地拓宽了信息交流范围。网络时代图书馆也就是数字化图书馆,它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图书馆所有的馆藏实现数字化,能方便高效地为读者提供大量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网上服务,它是理想的现代化图书馆模型。和传统图书馆比较,它有以下一些特点:

1、文献信息源极为丰富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包含的文献信息源不仅是馆藏信息,更重要的是网络信息,图书馆也不再局限于有形实体的收藏,而且还包括虚拟网上无形信息资源的收藏。

2、文献载体收藏丰富多样

文献载体收藏也丰富多样。随着科技的进步,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载体也趋于多样化。图书馆的收藏不再仅是馆藏图书,还包括数字信息资源库,这个库里可以有声音、有文字、有图像,简言之是多媒体数字信息资源库。

3、服务方式快速便捷

信息网络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全新的信息。图书馆网络化是顺应教育发展形势的一大举措,网络化给图书馆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是图书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网络化使图书馆变成了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阅读场所,使网络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4、操作管理智能化

传统图书馆的操作以人工机械为主,网络时代图书馆的各项常规管理都可在服务器上实现操作的自动化。电子书目和电子原文通过网络同时出现在计算机界面上,方便选择,有利于馆藏信息资源的建设。智能联机编目更使外借工作变得轻松自如,网上借阅使读者足不出户

便能获得所需的资料。高新信息技术使图书馆本来繁杂的管理变得轻盈,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大提高。

5、馆员素质要求综合化

传统图书馆以“人—书”联系为主,素质要求不高,而网络时代图书馆工作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不仅需要信息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图书馆网络化是顺应教育发展形势的一大举措,网络化给图书馆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是图书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网络化使图书馆变成了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阅读场所,使网络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因此,是传统意义上图书馆的一次完全的更新换代,也称得上是一次革命。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性

有人曾经说“在今后的20年内,世界上大部分的知识会被数字化并提供获取,人们期望在网上免费阅读文献,就和在图书馆免费阅读一样。”如果真的那样,那么图书馆在这样一个计算机时代是否还有其存在的必要呢?

首先,我们从图书馆产生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图书馆一产生,就以非商业化地全面地收集保存文化信息,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服务为目的。因此图书馆是一种纵向信息交流机构,其社会作用是后起的信息机构都不具备的特征。

其次,图书馆是社会文化和知识中心。尽管人们已开始习惯用互联网获取知识,但是,只有图书馆才是社会信息的发散地和信息源。

例如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就一直与纽约公共图书馆、哈弗大学图书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等签有协议,需要把他们的馆藏文献数字化,充实互联网的信息量。无论有多少知识进入互联网,图书馆仍将在未来多年发挥重要作用。

再者,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传承者。虽然图书馆一般不直接从事于知识的创新活动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研究,而是主要致力于知识和图书的保管、归纳、整理和传承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图书馆,人类的知识和成就才能被一代代传承下去,文明才不会倒退。而互联网络上的资源大多数是自由信息,时效性短,权威性差。用户共享网上信息时还需要增加大量的查询、选择和控制工作。这需要用户掌握电子计算机的知识和有关查询信息的技巧,这些并非一朝一夕就被广泛接受的。且数字化信息只是对现有各种信息资源的补充和丰富。目前全世界的数据库已达9000多种,记录总数超过50亿条。但人类有史以来积累的文献信息量不知要大多少倍。何况是否所有的信息都有可能并有必要数字化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综上所述,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环境为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数字化信息资源与传统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应该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关系。因此,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功能和地位

网络化是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一大基本特征,但绝不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全部内涵。其实,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功能是虚拟图书

馆和实体图书馆功能的总和。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和作用并未丧失,反而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1.传统的文故贮存功能

在网络时代仍需保持传统图书馆的文献贮存功能,体现了贮存功能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在现代社会,海量的电子数据丰富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储备,使得贮存功能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通过网络平台向需求者提供文献信息并提供特色服务,从而促进知识的创新与发展。

2.信息枢纽功能

图书馆能利用各种渠道的文献信息,为读者架构起丰富而全面的资源结构,进而满足读者获取知识的需求,这体现了一个图书馆最基本的社会职能。传统图书馆,大量急需的资料被隐藏,读者查找起来是既费时又费力;而在数字化网络体系中,计算机检索系统使图书馆改变了被动局面。数字化的电子数据丰富了图书馆馆藏资源,读者可以利用功能强大的检索系统,享受多种数据库提供的信息资源服务。

3、知识服务中心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一方面,用户获取的网络资源中常常篇幅多、资源庞杂、质量良莠不齐,使得希望获取的知识难以发现和利用。作为知识中介的图书馆,其传统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满足不了用户深层次的知识需求,所以要研究新的信息环境下信息生产与服务的特点,明确用户在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中对知识需求的特征,开展网络专题知识组织与个性

化知识服务系统的开发研究,满足用户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需求。图书馆要想更好地发挥知识服务功能,就必须实现从文献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转变。此时图书馆的核心定位也必须顺应时代发生根本的转变,由“文献中心”演变成“知识服务中心”,图书馆今后的发展只有朝这个方向去转型,才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

4、现代教育中心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图书馆所处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为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深化和拓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图书馆由于自身专业的优势,对分散在各个领域的各种信息资源有重点地采集、整合、开发和知识重组,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全面准确、高质量的综合知识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用户获取知识的效率。随着数据库技术和云计算等先进科技的发展,图书馆之间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快捷地共享数据和信息资源,从而扩大整个社会获取知识及接受教育的机会,满足读者接受教育的需求,而且突破了传统的地域和时间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不仅延长了为用户服务的时间,还能为用户提供各种远程教育,实现了教育方式的自主性、教育空间的无限性、教育手段的灵活性和效益性,成为信息网络时代最为便捷、最有成效的教育方式。现代图书馆将兼有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的功能,但与这些机构不同的是,图书馆除了保存功能外,更加重视藏品的利用。人们可以将其中的一些艺术复制品像图书一样,借回去欣赏一段时间,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从这个意义上说,图书馆还将成为重要的素质教育中心。

5、文化休闲中心

现在的图书馆,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为读者提供各种文献资源借阅服务的机构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城市或社区的文化活动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当地或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图书馆搞各种专题展览,举办各种知识讲座、视听欣赏、多媒体娱乐等等。实际上,这不是对图书馆功能的削弱,而是对图书馆职能的拓展。新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应该关注自身的文化休闲功能的发挥。作为一种内在精神需求,休闲服务同样体现了图书馆的人文关怀,但是需要正确定位,必须注意和谐有序地发挥图书馆整体文化功能,妥善处理发挥文化休闲功能与履行其他职能的关系。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机构,毕竟不同于其他行业或组织,有其自身的特点,所开展的休闲服务也必须符合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和发展规律,只能是一种文化休闲服务。

以上对图书馆各种功能的定位,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文化教育功能,而是在社会文化服务体系中构建一种持久的文化形态与文化环境,读者在其中不仅可以学习与进步,还能进行化休闲与娱乐,这才是新时期下图书馆的职责所在,也是其竞争力和魅力所在。

四、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建设与创新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应该理解为是虚拟图书馆与实体图书馆的总和,它不仅拥有现实的自然平台,而且还拥有虚拟的数字平台,这样就为经营好图书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用创新的精神,以人为本,经营好图书馆。

1、转变办馆思想,完善服务模式

观念上的落伍是最大的落伍。图书馆人已经意识到了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变革的影响, 现在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已远不是管理信息、进行藏书和简单的利用服务,而是可以为用户进行选择、获取和利用不同的信息源提供参考和服务。一些先进的、正确的新思想、新理念被引入图书馆界,逐渐形成了信息价值观, 改变了传统的“馆本位”和“书本位”的观念;形成了大图书馆观的信息共享意识。图书馆在服务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读者不断变化的服务需求。要处处为读者考虑,在硬件上,在办证条件和借阅时间上应更为宽松,还可推广无证阅读;在馆藏文献的采集上,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尽可能通过网络由读者参与采集。在软件上,读者将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利用广域信息服务系统、万维网等导航软件方便读者检索信息。图书馆应该认真做到按读者和用户的需求快捷地组织信息资源和提供服务,这是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最大魅力——以最快的、最直接的方式为读者组织信息资源和提供服务。

2、突破独立发展,实现共建共享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必须克服对文献资源的保守主义、形式主义和本位主义思想,通过合作分工收藏,以网络化建设为主,形成一个完整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传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以纸质文献为主,开发方式多数还是以手工居多。在这种馆藏结构相对原始的情况下,各馆之间的信息很难实现共建共享。在网络环境中,对图书馆的评价标准已不仅仅要看馆藏数量,更重要的是看馆藏资源结构以及新型信

息资源的使用环境。这就使得纸质文献已不再是单一化的馆藏,还包括了可以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等虚拟馆藏。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必须纳入“共建共享”的全国一体化状态。虽然现实条件下尚不能做到这一点,但我们选择了另一种模式,即首先是地区性实现“共建共享”,然后再达到全国性的一体化。

3、提高馆员素质,建立特色馆藏

传统图书馆馆员主要对书刊进行采集、编目、排架、借阅服务等,主要是手工操作,馆员的文化知识普遍不高.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将从简单重复的借还服务,转移到智力型多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信息的来源、加工、传递及获取的途径和方法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将有更多的馆员从事信息的组织工作,这必然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一代馆员需要既懂得图书馆学、情报学等专业知识,又要学会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他们应是信息海洋中的导航者和服务者。现代化技术下的文献资源共享,必须形成自己的馆藏特色,也只有具备特色馆藏才能形成优势。花费大量资金重复建设收集其他馆已拥有的贵重资料,不仅意义不大,并且造成本馆经费紧张。在有限的财力范围内,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建设特色馆藏上。建立特色馆藏文献要既全又新,特色馆藏文献多以专业或专题为主线,借助现代化的设备,采用多媒体技术或网络技术等先进的信息处理和传播手段来整序加工,通过数字化来提高传输速率,满足特色服务的需要。

数字化和网络化开拓了图书文献机构的全新空间,给传统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赋予了崭新的内涵。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只有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和传统图书馆互相结合,相互补充,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篇:MOOC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思考论文

一、MOOC概述

MOOC,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的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人们为此将2012年称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之年。MOOC由5个主要元素组成:教师、学习者、主题、学习材料和情境。MOOC的特征是在线学习设计、大型、免费,由于课程免费、便捷、容易注册,使得学习者既可以免费获取知名高校的学习与教学资源,还能根据自身学习目标、已有知识技能和兴趣进行参与行为的自组织活动,这一重要基础使得MOOC受到了市场欢迎。由于其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对教育界影响深刻,如使得全球资源走向了开放存取、有效的降低了教育成本、推动了教育模式变革等。可以预见,随着MOOC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必将颠覆现有的教育模式,成为高等教育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图书馆在MOOC中的作用

(一)担当版权清理顾问。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教学所使用的资源与传统情况有所不同,会受到种种限制。图书馆馆员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作为版权顾问来协助慕课教师进行教材资料的筛选。课程讲座使用的资源、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以及课程材料的归属是版权问题涉及的主要方面,但课程材料的归属通常可以通过教师与学校或MOOC提供商的协商来确定,因此前两者是版权问题所重点关注的,图书馆在版权使用方面的服务也主要针对前两者进行。

在版权清理方面,美国的图书馆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其中以杜克大学图书馆为例,除了做好资源使用请求和寻找替代资源外,还在图书馆成立了版权指导服务部门即版权和学术办公室。该部门一是进行版权许可咨询、版权问题答疑;二是给MOOC教师编写了合理使用资源的参考指南列表。该指南列表涵盖了教育工作者和图书管理员所需的版权知识,内容非常具体详细。譬如MOOC教师在做资源选择时,图书馆馆员会让MOOC教师认真考虑有些资源是否是课程中所必需的;它们是否可以在知识共享、公共领域、其他开放途径,以及在版权所有者许可下找到无版权问题的替代资源。另外,该指南详细阐述了“合理使用”的规则与边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主要是为在校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料并提供学习场所,但是缺乏开展版权指导、教育、咨询的经验,尤其是没有图书馆行业性版权政策的导向。因此,对图书馆来说,把慕课版权处理融入其日常工作中,这对图书馆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

(二)进行信息素养培训。图书馆介入MOOC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开设自己的MOOC课程。而“信息素养”课程则是图书馆当仁不让、责无旁贷的首要选择。图书馆既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信息检索、信息管理等专业知识,还可以通过讲座、网上教学、专题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的信息素养培训服务,将信息素质与终身学习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目前,在MOOC教育支持方面,图书馆还能够在MOOC课程制作过程中搜集、管理MOOC课程所需的信息资源。对教师来说,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服务一般都能满足教师的需求,另外还能够帮助其提高信息获取水平和MOOC管理能力。对学习者而言,图书馆提供的嵌入式咨询及其信息导航等服务,既可以为其信息检索和信息利用等活动给予相应指导,也可以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等。此外,还可以在图书馆站及各种论坛、服务平台等页面发布MOOC服务的使用指南、MOOC学习的平台新消息、接收用户咨询及反馈的信息、FAQ、课程讨论、甚至于课程本身,以促进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

(三)给予课程方面支持。图书馆对MOOC最为传统和直接的支持工作是为学习者提供MOOC学习的场所和网络软硬件平台,为教师提供资源和技术方面的帮助。事实上,支持工作贯穿课程的始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阶段:

1、课程前期,图书馆不仅能够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还能结合课程特点提供课程资源使用方面的咨询和指导。早期的MOOC以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课程为主,其授课教师对于MOOC所需的媒体和技术较为熟悉。随着MOOC的迅速发展,课程涉及的专业领域也不断拓展,一些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课程也加入进来。另外,图书馆还支持实施了“学术技术专家项目”,在该项目一些“嵌入”教学部门为其提供技术支持的图书馆员也将为该部门的MOOC开发给予帮助。

2、课程中期,图书馆馆员除继续提供技术类支持外,还要积极发挥“信息咨询专家”的作用。他们可以与学习者直接交流,提供建议和指导,也可以与教师及MOOC提供商合作,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信息方面的问题并做出解答,形成文字资料后作为课程的一部分,供学生们参考。

3、课程后期,图书馆的服务。主要包括两种:第一,搜集、整理和保存MOOC中产生的有用的信息资源。MOOC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信息内容,既包括教师制作的视频音频和使用的文字材料,也包括学生产生的内容(如作业),其中不乏有价值和需要长期保存的资源。图书馆长久以来就肩负着保存机构信息和知识资源的重任,因而有必要对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整理和保护,将其纳入高校的机构知识库中,实现其价值和长期可用性;第二,分析相关的学习数据,为课程提供反馈和评估依据,便于教师改进。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分析是高等教育领域数据挖掘的新趋势,有助于实时追踪教学情况,为课程决策和完善服务。目前,存储和分析MOOC教学中产生的数据的情况还比较少,图书馆可以将其作为信息服务的一部分,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教学参考资源建设。MOOC倡导的问题导向、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要求教学参考资源更趋向于数字化,体现为知识关联、富媒体、社交化,并集学习工具于一体来发现知识,这让开放式数字教参资源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把课程资源纳入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图书馆还不多,开放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分析、揭示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图书馆现有的教参服务包括纸本及电子教参服务,前者呈现服务区域固定、借阅期短、供不应求等特点,而后者虽以数字化形式揭示,但几乎均未与课程管理系统融合,仅图书馆独立系统使用,且资源类型主要以图书、文本为主,未考虑诸如网络课件、音视频多媒体资料等多种教参类型,服务成效无法保障。单一化是目前国内教参服务的主要问题,尚不足于支持MOOC教学。高校图书馆要融入MOOC,就必须以MOOC网站为依托,建设以知识点为构架的数字化教学素材的集合,建设开放型的动态多媒体资源库,将人员、设备系统、教学资源等进行优化融合。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已经开始多方合作,探索数据信息自动交互和动态融合的电子教参资源服务。

三、图书馆参与MOOC发展的思考

(一)加强合作,形成知识储存的共同体,共享优质资源。这既包括与教师的协作,又包括与其他校内部门的协作,还包括与校外图书馆等实体的跨机构协作。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积极参与校内的版权教育,它与学校法律顾问办公室合作,为教师提供与在线学习有关的版权问题的指导方针和建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参与了一项多机构的合作项目,从可访问内容和研究技巧方面制定为MOOC提供支持的最佳实践。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应聘请各种专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积极构建专家咨询网上平台,学生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实时在线视频咨询专家,这样既免去了时间、空间的困扰,又能够为师生读者提供更加专业的信息服务。当前,面对MOOC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影响,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只依靠自身的人力、技术和信息资源就能提供有效的服务,协作活动不可或缺。

(二)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完善图书馆技术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各高校图书馆的多媒体和计算机互联网设施往往是新世纪初时置办的,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的慕课教学与学习。慕课是全球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的产物。为更好地适应慕课海量数据的需要,图书馆必须加强硬件设施、管理系统的更新和维护,实行关联技术,重新组合图书馆内各种载体如书、报、期刊、音视频资源、数据库资源及相关知识服务体系,建立大数据资源处理平台,实现从人找数据到数据找人的智慧型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为慕课学习者提供高智能的技术服务体系。

(三)积极转变管理理念、服务理念,做到积极主动服务。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积极转变管理思想,从上到下营造“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一切”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是高校图书馆MOOC服务良性运转的首要前提。近几年的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都围绕在线开放课程展开,2013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主题为“开放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2015年11月西北大学承办的第八届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就直接命名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推进会”。可见,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已经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前,高校图书馆要看到MOOC对高等教育以及自身服务带来的影响,但是每个图书馆的情况以及校情存在较大差异,至于是否要立即开展M00C服务以及要开展哪些MOOC服务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条件成熟的可以在原有MOOC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服务力度,拓展服务内容;条件暂不成熟的可以考虑从宣传MOOC、推荐MOOC、提供MOOC学习空间等做起,由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步推进MOOC服务的开展。

四、结论

MOOC是一种新兴的课程模式,在近两年才得到迅猛发展和广泛关注,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慕课将会成为一种主流的学习方式。MOOC打破思维定势创造了崭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也深刻影响着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优质教育将不再是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可以无限制地接受最高水平的教育和指导。而图书馆也应转变管理思维和服务理念,拓宽图书馆员的服务视野,提升图书馆员的职业精神和业务素质,主动嵌入式地积极服务于慕课课程,为慕课课程提供高水平的智慧化服务。

第四篇:全媒体视野下图书馆服务的未来

“全媒体”视野下图书馆服务的未来

张芳宁

2012-11-26 16:41:28 来源:《情报资料工作》2011年04期

【英文标题】The Future of Library Servic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Omnimedia

(Chang'an University Library, Xi'an, 710064)

【作者简介】张芳宁,女,1980年生,长安大学图书馆馆员。长安大学图书馆 西安 710064

【内容提要】 文章基于全媒体信息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阐述了全媒体概念及图书馆应用全媒体服务的案例,分析了全媒体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六项主要特征,提出信息传播已进入全媒体时代,应重新思考图书馆服务的未来。

Based on the influence on library from the omnimedia, the paper narrates the concept of omnimedia and the cases of omnimedia services in library, analyzes the six main characters of library services under the omnimedia era, puts forward that libraries should reconsider the future of the services since information propagation has entered the omnimedia age.【关 键 词】图书馆服务/全媒体/服务特征library service/omnimedia/service characteristic

2010年12月15日,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先生在“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启动仪式”讲话中指出:“以3G、智能移动终端以及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使信息的传输渠道变得更为多元化,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1]。“全媒体”是信息、通讯及网络技术条件下各种媒介实现深度融合的结果,是媒介形态大变革中最为崭新的传播形态[2]。全媒体信息环境将改变图书馆的服务形态,图书馆唯有敏锐把握变化的时代方位和传媒格局,调整信息服务方略,才能适应全媒体发展趋势,成功迈向未来。“全媒体”概念

“全媒体”概念在业界还存在着争议,具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兰为代表的“营运理念(模式)说”,她认为,“全媒体”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媒体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是传媒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强调从总体上看全媒体传播在落点、形态、平台上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另一类是以南京政治学院周洋为代表的“传播形态(模式)说”,他认为“全媒体”概念是媒体走向融合后的产物,是综合运用各种媒体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来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是一种新的传播形态。目前看来多数专家认可“传播形态”说,认为全媒体就是在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前提下,在多种媒体传播手段基础之上,进行媒介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是人类掌握信息流手段的最大化集成者,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乃至通讯媒体的全面互动、互补、互溶的融合模式。通过提供纸媒、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多种类、多方式、多层次的传播形态,使受众获得海量、实时、快速的媒体体验[2]。

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无论是纸媒、广电媒体还是新兴的网络、手机等媒体,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尽情发挥各自的优势。全媒体时代展示了互联网、广电网和电信网三网合一,电脑、电视和手机三屏合一的图景,也展示了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以互联网、手机、移动新媒体共存融合的图景。图书馆“全媒体”服务发展概况

未来图书馆发展应该向什么方向延伸?我国图书馆专家杜定友先生说:图书馆是社会的大脑;Carter Allan M.的名言: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阿根廷国家图书馆前馆长博尔赫斯则认为:天堂应该就是图书馆的模样。从大脑到心脏再到天堂,是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也是必经之路。随着全数字化时代、全媒体化时代、全文献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从角色定位、工作职能、服务要求到外在形态都会发生变化[3]。我国已有多家图书馆通过积极探索和努力,在向全媒体形态转型方面取得可喜成果。

上海图书馆的全媒体时代经历了较长发展过程。2000年12月,启动城市中心图书馆建设,开创了将物理空间、网络空间和社会空间融为一体的服务新形态;2001年,推出了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并将触角延伸到了世界各国;2003年,推出系列电子剪报服务和手机图书馆服务;2010年,推出的手持阅读器借阅服务,为全媒体时代图书馆服务增添了新的内容[4];2010年世博会前夕,“24小时自助图书馆”亮相上海街头,读者可以全自助式办理证件、查询目录、借书、还书、续借、预约等[5]。“上海之窗”是上海图书馆2002年开始组织实施的文化交流项目,截至目前已进驻全球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61家图书馆,累计赠书两万多册[6]。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图书馆不仅保存了国际展览局的大量纸质图书、杂志、报告、档案,还保存了大量照片、实物、模型、广告、证章、票券、视频,并积极搜索、保存网上世博会的所有知识信息[4]。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先生2010年11月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做“图书馆发展展望”讲座时,阐述了图书馆发展的范式转换,认为现代图书馆应该从图书馆业务为中心转换到以读者需求为中心,收藏全媒体资源,建立复合型知识空间[7]。

2010年,国家图书馆启动全媒体服务工程[8]。在“十二五”期间,将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核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以技术手段使全国分散异构的数字图书馆系统连接为一个超大型数字图书馆,并将跟进以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协同发展,服务范围将覆盖互联网、电子政务外网、卫星、移动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等,最终实现全国每个机构、每个家庭、每个公众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数字图书馆[9]。该工程将建设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数字信息保存基地,构建支持数字资源采集、加工、保存、服务的技术支撑平台[10]。到“十二五”末,数字资源总量将达到10000TB,实现全媒体服务[11]。此前,作为“掌上国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图手机门户WAP网站正式改版上线,新增了诸多服务功能,可及时为读者提供在线讲座、在线展览、在线阅读、书刊推介、讲座预告等服务[12]。2010年10月,国图启用《国家图书馆全媒体编目规范》。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先生认为:要加快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加快建设分级分布的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加快建设覆盖全国的“全媒体”数字图书馆网络体系;加快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开放式信息服务平台[13]。

杭州数字图书馆可谓全媒体时代数字图书馆的样本,于2010年12月正式开通。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了以往数字图书馆基于Internet服务模式以及局限于物理馆内使用的限制,拓宽了局限于个人电脑的用户终端。在全媒体环境下,实现了所有杭州地区的IP地址用户,可通过网站平台免费获取各种资源;所有注册用户都可通过手机平台使用数字图书馆服务;所有杭州有线电视用户,都可24小时点击杭州数字图书馆服务。这样全时空的数字信息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了数字图书馆超越时空限制的优势,实现了服务的免费、无限制和无障碍,彰显了信息公平。上海图书馆系统网络中心副主任赵亮表示,杭州数字图书馆前瞻性地把握了“全媒体时代”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趋势。杭州数字图书馆创造性的开拓了图书馆通过全媒体传播渠道提供服务的新模式,具有全免费、多终端、免注册、全时空、资源多样化、覆盖各类人群的特点。尤其是电视服务终端的推出在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属首例,也是国内首家实现三网融合、三平台运行的数字图书馆[14]。图书馆“全媒体”服务特征

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先生在《世博启示录》中说:“托马斯·库恩把新老两个模式的转换叫做范式转换,范式转换指的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不是单纯的相加或减少。今天图书馆正处在范式转换进程中,正在从一个纸质媒体时代进入一个全媒体时代。这两种模式的图书馆之间不只是量的差异,而是质的根本变化”[15]。物理图书馆在实现物联网应用后服务将全面智能化,结合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即时性、大容量、互动性、多样化、个性化,物理图书馆服务与数字图书馆服务将进入到协调发展的全媒体时代。结合“百度名片”对“全媒体”的诠释,笔者认为全媒体时代图书馆服务将呈现以下主要特征。

3.1 立体化服务

全媒体在对同一信息需求的服务中综合运用多种途径和终端,以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载体,全时段、宽用户、立体化地进行信息服务,共同建构一种全景化的立体服务格局。服务形式上呈现三维空间效果,让用户置身各种不同形式信息的包围之中,全方位感受和体验服务成果。这种多视角的特点,营造出全方位,立体化覆盖用户面的信息服务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既有文本的摘要和深度分析、图表的示例和横纵向对比,又有音频、视频的场景再现和专家讲座等。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服务形式:文本、图像、图表或是音视频,还可以发表自己关于信息的认识和结论。以往的数字图书馆用户服务大多基于Internet服务模式,用户终端主要是个人电脑。但随着传播方式的变革,手机、数字电视、电子阅读器、智能移动终端等新媒介将成为重要的信息服务工具。

3.2 互动性服务

全媒体服务吸收了互联网、手机等具有的互动优势,使传受双方互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既丰富了信息内涵,又拓展了信息空间。博客、微博、网帖和即时在线成为用户的信息发布平台,人人都可以成为一名信息传播者,实时、时尚、快捷、联动,创享信息服务的全新体验。在网站、手机等媒体发布信息时配上跟进式的信息产品,延伸了全媒体信息的价值链。图书馆在全媒体服务中择优选择信息群,为用户挖掘丰富而有特色的知识产品,产生立体互动的服务效果,可极大地满足用户需求。而用户也可以对复杂性专题知识提供新视角和新见解,使用服务平台发表言论,形成意见,发动公众讨论,寻求解决方案。

3.3 聚合性服务

全媒体服务是集互联网、电视、手机等全方位、全媒体、互动性传播信息的聚合性服务,它的技术手段最全、信息载体最全、用户覆盖面最全。除了传统纸媒、声像外,还有视、听、光、形象、触觉、互动等新媒体表现形式,可谓丰富多彩,大大增强了服务效果。全媒体时代图书馆将实现三网融合和多载体聚合服务,实现包括数据库、媒体、人与人之间的聚合服务,实现包括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的聚合服务,实现包括人工服务与数字服务、大众服务与个性化服务、公益性服务与增值服务等聚合服务。全媒体不是各种媒体的简单组合,而是共存互补、有机结合,它强调的是特性不同、传播力不同、影响力不同的各种信息介质的聚合,是多载体、多媒体、多空间、多时间、多形式等聚合服务的选择。

3.4 同一性服务

全媒体服务强调对信息资源的同一发布,通过同一平台实现一次性无缝采集所有形式的信息资源,打造一条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发布信息储存.信息多次发布”等环节的信息服务链条,实现将同一内容信息同时发布在纸质媒体、互联网、手机、手持阅读器等媒体上的形式,从时间维度上看,全媒体强调同步,从空间维度上看,它意味着同一信息在不同载体上的呈现。图书馆将数字电视平台、智能移动终端平台与网站平台整合而成的多平台的综合性数字图书馆,为用户提供开放、便捷、触手可及的多样化资源,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有线电视、手机等途径享受图书馆的服务。全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三屏合一”甚至“N屏合一”成为可能,信息内容在同一时间可以分别通过各终端获取,甚至可以在几个终端间进行切换获取。

3.5 个性化服务

全媒体服务整体表现为大而全,而针对用户则表现为超细分服务,适应用户个性化趋势。全媒体时代用户个性化特征更加突出,可以利用手机、iPad获取自己想要看的咨询。在微博传播形态里,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一个小平台,一个自媒体,一个微媒体。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带来用户时间和空间的碎片化,用户在全媒体情景下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习惯也是各不相同的,全媒体为不同用户可提供适合的接受信息方式,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

3.6 多元化服务

(1)服务途径多元化。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途径也在延伸和复合化,全媒体服务在图书馆与用户间构建了多向的、交互的传播模式。读者可以到物理图书馆借阅印刷型图书或借手持阅读器阅读,可以利用就近的24小时自助借阅机查阅并借还印刷型图书,可以利用自助漂流机下载或传递拥有知识产权的图书和论文;可以利用电脑、电视、手机、移动阅读器等查询图书信息,听数字讲座,查数据库文献,咨询网上专家,欣赏知识网页等[4]。

(2)信息形态多元化。在全媒体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逐步进入集互联网、电视、手机等全方位、多媒体、互动性的全媒体存贮格局。上海图书馆正在积极策划完整地保存网上世博会的所有知识信息,博客、推特也将成为收藏品。随着数字技术和传播格局的进步,图书馆可以谋求通过纸媒、手机、网络和广电传媒逐级发布、传播信息,满足不同用户的多元信息需求。

(3)信息内容多元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内容的多元化源于全媒体信息量的无限增长。传统媒体资源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技术,主动与新媒体链接;新媒体充分利用自身的传播优势,发挥即时性、便携性、互动性等优势,谋求全媒体联动服务。

当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形态并存、功能互补、边缘融合、影响叠加,这是全媒体时代的重要特征。在全媒体信息环境下,一切媒体都是传播信息的,信息提炼成为知识,知识提炼成为文化,文化提炼成为智慧。图书馆当以三网融合的力度、手机传播的速度、覆盖用户的广度、信息资源的深度、卓越服务的高度共同营造全媒体服务的良好氛围和最佳效果。我们要从全媒体视野思考、设计图书馆服务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婉莹.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启动[OL].[2010-12-15].http://news.163.com/10/1215/14/6NVOHQRT00014JB5.html.[2]罗鑫.什么是“全媒体”[J].中国记者,2010(3):82-83.[3]雨悦.从大脑到心脏再到天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必经之路[OL].[2009-11-19].http://.[15]吴建中.世博启示录[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第五篇:探究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文献的传递策略

探究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文献的传递策略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化,我国网络通讯也在不断地飞速发展。我国当前的图书馆已经基本上进入了自动化管理模式,电子文献传递作为当今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共享的一种新型模式,逐步成为了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各种类型的文献传递服务平台的构建,让文献传递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对我市图书馆电子文献传递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图书馆电子文献传递服务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图书馆 电子文献 传递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031-01

电子文献传递属于自动化传递范畴,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采用的服务手段,它基于数字化技术,把文献通过计算机网络、全文数据库系统以及电子文献传递系统等把文献传递给用户使用,来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利用电子文献传递服务不仅可以缓解图书馆经费困难等尴尬局面,还有利于加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

一、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的实现方式及意义

1.实现方式

由于当前我国图书馆广泛开展网络化建设,让大多数图书馆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图书馆内部资源网络。如果进一步把因特网与HTML超文本信息链以及图、文、像、声为一体的多媒体等各项最新技术与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充分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子文献传递真正发展成为机器可读文献的网络传递。电子文献传递服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实现方式:①人工辅助方式。用户在获得文献线索后,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方式来通知图书馆,图书馆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把全文数据通过电子邮件方式等方式来发送给用户。②自动化方式。用户在网络上可以通过二次文献数据库获取得到检索结果后,直接选择相似的功能来向全文数据库系统发出订购信息,这个时候电子文献传递系统会自动对用户进行资格认证和结果检查以及电子付款,然后再把存储在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献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给用户,这时用户收到电子邮件就可以通过解压来进行阅读全文。③网络访问方式。用户通过网络浏览器来进行获取文献线索,然后通过网络授权登记后就可以在网络上直接阅读或者下载全文数据来进行参考或者阅读。

2.意义

当前文献信息产品已经成为了一种昂贵的产品。由于我们现在处于信息发达且越来越重要的时代,社会信息需求量大,造成了信息载体与信息服务供不应求,导致出版物的价格幅度在逐渐上涨,而且它的上涨幅度已经超过了图书情报机构经费的增长幅度。为了解决以往出现的这些问题,图书馆把文献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全文数据库系统以及电子文献传递系统等把文献传递给文献需求者手中,这样不仅实现了即时传递到需求者手中,还能够让需求者不需要花钱就可以对文献进行复制。所以,只有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文献资源共享才是解决需求者与图书情报机构之间供求矛盾的唯一途径,电子文献传递服务为共享文献信息资源提供了有效手段的同时,还解决了经费日益紧张以及书刊订数减少等情况出现,给图书馆开创了一种新型的业务形式。

二、电子文献传递的现状

1.国内图书馆现状

我国当前图书馆已经成立了全国性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与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电子文献传递服务工作的发展十分迅速。我国科技信息保障体系与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启动,标志着在资源建设方面将会涌现出一批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的核心单位。比如: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以及北大图书馆等文献传递服务开展得比较好。电子文献传递由于数字化技术的文献提供,它满足了用户对文献资料的需求,成为了我国当前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一项主要形式。所以,我国国内有很多图书馆加大了对电子文献传递服务人才的高档设备的配置,有的是自己图书馆开发的电子文献传递系统,有的引进了适合通过扫描方式进行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的国外软件,这样促进了我国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的迅速发展。

2.我市图书馆现状

我馆(内蒙古包头市图书馆)办馆的目标是为了不断的满足读者对书籍阅读的需求。我市图书馆自建馆以来,顺应时代的发展,数字化管理不断进取、发展完善,我馆占地面积为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7268平方米,多年的办馆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的办馆特点,具有丰富的馆藏典籍,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来实现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并且积极的进行文献开发。目前藏书达48万册,其中包括各类中文图书、包头地方文献、蒙文图书报刊、电子图书以及少年儿童图书报刊等。在2003年10月开通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包头市分馆,已经有网络全文图书5万多册,据统计,我市图书馆在未来总藏书规模可能达到160万册,为全市人口提供免费服务。

三、优化电子文献传递的策略

1.整个图书馆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完善服务设施

提高员工对文献重要性的认识,冲破传统观念的管理体制,图书馆人员只有认识到电子文献传递服务工作在整个图书馆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只有做好了电子文献传递服务工作,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图书馆服务读者的价值。除了上述之外,图书馆配备先进的开展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的各种电子文献传递软件,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资源,来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性。所以,图书馆软件设备的配置也是不容小觑的。

2.要全面提高我市图书馆内工作人员的素质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文献的传递以及相关咨询都是在网络过程中进行传递的,文献传递服务工作涉及的环节有很多,因而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熟悉馆藏,了解各类信息源的特点,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检索技术的同时,还能够充分发挥信息的分析功能。所以,图书馆内的工作人员进行文献的处理,收集以及传递信息的能力都时刻影响着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工作效率与传递服务的质量。因此馆内工作人员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对于有效地传递文献资源信息起着关键性作用。

3.要呼吁制定新的图书馆评估体系内容革新

我市当前图书馆评估体系大体上还是偏向于重藏轻用,从而造成了整个图书馆的经营效率低下,读者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等问题出现。因此,我认为应该通过图书馆专业协会的管理者,来进行呼吁制定新的图书馆评估体系,来导向图书馆的电子文献传递工作,把文献传递的费用联系起来,一切从读者的角度考虑,为读者尽快地找到他们所需要的资料而服务。以评估来导向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工作。

四、结束语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数字化和远程通信技术为文献传递服务发展创造的机会,要有意识地利用国外的电子出版物来为我市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准备充分的数字化资源,还要利用电子型资料的优势来实现快速低价的打印输出,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建立高效率的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系统。

参考文献

[1]刘泳洁:电子文献传递服务产生动因[J]电子技术及信息科技――《图书馆》,2005年21期;

[2]杜传丽:图书馆文献传递障碍及对策[J]济南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下载2011-2012学年下图书馆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2012学年下图书馆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信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论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信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摘要:在图书馆产生、发展的较长一段时期内,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包括图书馆服务,均是以书为本,以“藏”为图书馆的首要任务。但现代图......

    全民阅读环境下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角色的定位研究

    全民阅读环境下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角色的定位研究 关键词:社会化服务;视障读者;角色定位摘要:文章介绍了全民阅读环境下视障读者群体的阅读障碍,分析了视障读者阅读的特点,对全民阅......

    全民阅读环境下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模式的转变与创新

    全民阅读环境下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模式的转变与创新 关键词:全民阅读环境;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模式;转变与创新摘要:文章阐述了全民阅读环境下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意义,分析了全民阅读......

    协同育人、产教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转型思考专题

    协同育人、产教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转型思考 摘 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在这种办学模式的推动下,图书馆作为学校资源中心、学习中心、信息中心,如何......

    梦里书馆ycp范文

    年级专业:06汉语言文学2班 姓名:余翠萍 联系方式:*** 梦里书馆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是没有图书馆的。县里也没有一个公共的图书馆。那时我还小,不曾因此感到特别遗憾或......

    点点熊童书馆

    点点熊童书馆 点点熊童书馆致力于推广普及亲子阅读文化。我们面向0-12岁儿童及父母,提供图书借阅与亲子阅读指导;开展中英文故事会、绘本、音乐剧等活动,让孩子在丰富的语言、......

    高晓松杂书馆序

    高晓松 乙未十月,止于大雪,客机折戟埃及,平民溅血巴黎。天地不仁,举世惶惶。居庙堂者全无庙算,处江湖者粪土江山。或曰大限将至,争诵末世遗文。 同月,于京郊,于天之角,大藏家献书百......

    读书馆读书活动策划书

    读书馆读书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确读好书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知识就是力量”,读书更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