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上册 看一看教案 北京版
看一看
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关于图形方面的知识掌握的情况。
2.使学生了解自己课间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能力及创新能力。
教学具的准备:
七巧板一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你们都喜欢什么游戏?你们喜欢玩玩具吗?你们都喜欢什么玩具?看,老师这儿有一个玩具,你们认识吗?(七巧板)
二、探索新知
问:你认识这些图形吗?说说你是怎样分的?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指名说(如长方形等)。
摆一摆(七巧板)
动手把形状相同的分为一类。
小组合作。
画一画
你能画画吗?画出自己认识的图形。
出示立体图形。
问:你认识这些图形吗?这些图形跟上面的图形有什么不一样吗?
摸一摸,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不同。
三、巩固练习
做游戏:在黑板上画出平面图形让学生指。
四、小结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教案 北京版
认识〉、〈、=
教学目标:
1.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学习“〉、〈、=”三种符号。
2.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3.能够比较1—5各数,能够运用三种符号。
4.初步体验到结论的不确定性。
5.培养学生做文明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件)
游泳馆里要举行游泳比赛了,红队和蓝队排好了队伍,站在旁边的小猫咪着急了,大叫不能比赛,不能比赛,为什么不能比赛呢?
二、新授
1.学生说出理由:人数不一样。
2.谁大谁小?
3.用大于号连接,教读法。
4.还可以怎样表示?怎样用符号表示?(像这样较小数在前面,较大数在后面我们用小于号连接)
5.再来几人可以比赛?如何表示(小组讨论)(如果两部分同样多,就可以用等号连接)
6.书写指导〈、〉号书写,要注意笔画斜着点,重点指导起笔、收笔。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填一填。
注:教学生学会看懂题意(横看竖看)。
2.填数。
3.比较大小。
4.多个数怎样比较大小?
注意指导学生方法的运用。
5.方框里可以填几?
6.猜猜图中共几人?说想法。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
把今天学的知识讲给家长听。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上册 连加教案 北京版
连加
教学目标:
1.理解连加的意义,能正确读算式,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
2.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连加的意义,并能够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连加的含义,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连加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中认识连加
(课件)你们看谁来了?噢,是兔老大和老二拔完萝卜正往家里走呢,它们有什么收获呀?
二、新授
1.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知道他们两个合起来拔了5个萝卜,你是怎么算的。(加法)2.继续听,“大哥二哥等等我呀,”谁追来了?它拔了几个?现在它们应该向妈妈说一共拔了几个萝卜,你是怎么算的?
3.它用了两个算式,谁能用一个算式就表示出三只兔子一共拔了几个萝卜?算式中的每个数分别表示谁拔的萝卜? 4.意义
(1)今天学的跟以前学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呢?你真善于观察。
(2)用两个加号把三部分连着加起来,把这样的算式叫连加(课题)。5.算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先算两个数相加,把两个数的得数记在脑子里,再加上第三个数。6.你还能列式吗?
三、练习
1.(1)口算:(课件)你们看,小狗汪汪正瞪圆了眼睛看你们,看你们上课这么长时间坐姿还那么精神,它带来了一些题。
(2)读题说得数。
(3)说说算法。
2.判断:(课件)汪汪看你们算的又对又快,自己也想算两道,对吗?错在哪了? 小狗明白了:今天我们学的是三部分相加,它点头向你们表示感谢呢。
3.口算:我们不像小狗那样马虎,再算几道,有信心吗?直接说得数。4.数形结合
老师这儿有几个图形,你们认识它们吗?图形还可以表示数呢。5、1、3,你们想象一下,这三个图形结合起来会是什么样呢?看看,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帆船表示几?你能列出算式吗?我们要像小船那样,乘风破浪,继续前行。
5.添数(课件)
(1)苹果+3+4=8(2)4+4+草莓=8(3)3+()+()=7(4)()+()+()=9(说想法)6.买商品(课件)
妈妈给你10元钱,你打算买什么?(可以买不同的,可以把相同的商品一样多买几个)
四、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
第四篇:青岛版2017一年级上册科学3《看一看》教案
第3课 《看一看》 教案
一、教材分析
《看一看》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位于教材第8至9页。本课建议教学时间为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道眼睛的作用。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热爱观察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观察。
2、理解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观察顺序,知道不同的方法观察到的结果不同。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上课之前,学生准备好本节课要用的学具:镜子、七巧板。师:镜子和七巧板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学生纷纷将自己的学具展示给老师看。
师:很好,都准备的很充分,下面我们就一起带着学具走进科学的课堂吧!
2、活动过程(1)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镜子,通过镜子看一下我们自己的眼睛。
生按照老师的引导面着自己的镜子看自己的眼睛。师:从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发现…… 生2:我发现……
生纷纷积极举手回答自己的发现。
(2)师:那我们的眼睛有哪些本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七巧板,看看七巧板有哪些颜色?哪些形状? 生:红色、绿色、黄色、蓝色…… 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通过眼睛看到的。教师引导学生并总结:
用眼睛看七巧板的颜色、形状等,就是在观察。教师向学生明确,这就是眼睛的本领:观察。
(3)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你有哪些发现: 生1:前两幅图都是松树,后两幅都是花生; 生2:第2和第4幅图片,是对1和3的放大; 生3:……
学生积极回答自己的发现。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在观察时,我们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等方法进行,并且不同的观察方法,得到的结果不同。
(4)师:既然我们的眼睛这么重要,那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呢? 生1:做眼保健操; 生2:写字姿势要正确: 生3:不走路看书: 生4:……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并展示如何保护眼睛:正确做眼保健操;正确的读写姿势;不要躺着、走路、坐车时看书;看书一小时后要远眺几分钟等。
三、拓展活动
师:同学们,请仔细找一找,图中有哪几种动物呢?
通过拓展活动,使学生明确眼睛的作用和重要性,知道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激情。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上册 分类 3教案 北京版
分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投影仪、图片、铅笔、纸货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中引入分类,初步理解分类的意义
师: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吧!
你们在超市里都看见什么了?
那么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说明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要想把物品摆放整齐,就要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一类一类(分类)摆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板书课题)
那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初步学习分类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马大哈超市,你们想去看看吗?这样摆好不好?怎么不好?
那么咱们来帮他整理整理,这个超市的左边是一个冰柜,这是冰柜上的广告画,右边是一个货架。
谁来整理一下?(学生对货架上的物品进行整理)
为什么把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摆在一起?(强调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通过同学们的帮助,货架上的物品摆放得既整齐又美观。
二、动手操作,巩固分类方法
如果让你当一名超市里的售货员,你打算怎样摆放货架上的物品?
1.小组创作将物品分类。
下面咱们亲自动手摆一摆。
你们要摆放的物品都在纸盒里,先把所有的物品倒出来,分一分,看哪些物品放在一起比较合适,再摆一摆,看摆在哪一层比较合适,确定后再贴一贴。每个物品的背面有一个双面胶,把上面的小白纸撕下来,就可以贴在这个纸货架上了。
下面4个人一组,看哪组合作得最愉快。
2.学生汇报。
师:有哪个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组货架摆放的情况。
还有哪个组?(学生介绍小组分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