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国税与发展
“看国税与发展——
纳税人观察团在行动”活动体会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601班小记者 马 菁
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可是,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平时与税务方面的接触并不多,只是简简单单地知道父母经常要交税。而这次参观活动,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
2013年4月9日,我作为一名湖州晚报的小记者,来到了湖州市国税局,参加湖州市国税局第22个全国税收宣传月的启动仪式。湖州市国税局邀请了由市民组成的纳税人观察团,一起关注国税发展、体验纳税服务、感受国税文化。活动中,工作人员及领导为我们介绍了近年来在“优服务 创品牌”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绩,我们也听取了关于吴兴国税发展近况的介绍,以及在组织收入、国税文化建设、廉政建设、文明创建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在“优服务 创品牌”依法、依规、公正的倡议下,纳税服务的针对性更强、服务更好。而从2003年正式成立吴兴国税之后,年税收收入便增加了四倍多。“您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行动,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目标。”这不仅仅是他们的口号,更是他们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目标。他们在创新服务载体的同时,弘扬湖州国税精神。一些企业代表和纳税人观察团成员也积极发言,谈谈对国税部门工作的感受,以及对国税工作的一些小建议。
虽然,我们小学生现在不需要交一些个人所得税,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个守法的小公民。在本次活动中,我对纳税的意义以及过程已经有了深刻的印象,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就可以向朋友、向长辈大力宣传税收小知识。“纳税人观察团”在会议中建议国税局向社区的居民以及厂里的干部宣传一些优惠政策;而作为一名小记者,我觉得应该在会议结束之后向身边的人介绍税收的一些优惠政策,也可以向自己身边的人谈谈湖州国税的发展方向——简化办税流程,完善办税缺点,做到0差错,0投诉。
我相信,在这次的活动之后,我不仅仅是接触到了几个新的词,还开拓了视野,感受到了湖州国税的精神。在《湖州国税之歌》中,我默默在心中宣誓,我一定要做一名守法小公民,更做一名税收宣传员!
第二篇:看联想发展
柳传志应对联想危机的启示
摘要:通过介绍柳传志在2009年重新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帮助深陷金融危机的联想走出困境的事件来分析市场领导者如何迎接挑战,渡过危机。以及阐述我从中获得的启示。
关键字:柳传志
联想集团
应对危机 启示
柳传志: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联想集团非执行董事,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2009年2月5日下午重新出任),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董事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下,2008年、2009年联想集团连续出现季度财报大幅亏损。具体情况如下:
1、截至2008年12月31日的第三财季(自然季度为2008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本季度中,联想集团销售额为35.9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4.93亿美元下跌了20%。同时亏损9671.9万美元,其中每股亏损1.09美分,这是联想11个季度来首次亏损,去年同期联想盈利1.72亿美元。
2、全球四大区销量均下降,亚太区下降最多
(1)在联想集团大本营,大中华区第三季度销售额为16亿美元,占集团全球总销售额45%。由于经济危机影响持续,集团在中国的总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该区整体市场销量下降7%)。
(2)集团在美洲区的总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6%(该区整体市场销量下降3%)。
(3)欧洲、中东及非洲区第三季度销售额占集团全球总销售额的20%。个人电脑总销量年比年下降3%(该区整体市场销量上升1%)。
(4)联想在亚太区内的个人电脑总销量年比年下降23%(该区整体市场销量下降4%)。
此次国际经济危机对联想的打击会非常大。因为联想的国际客户主要都是大的商业客户,这是联想并购IBM PC的业务基础。现在经济危机出现以后,这些大的国际客户削减成本的主要方式,首先就是削减IT的成本,再不行才是裁员,联想能否渡过此次危机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就在这关键的时刻,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在2009年5月2日,重新复出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挽救联想目前面对的困境。柳传志复出后,面对危机局势,针对联想当时现状采取的策略有:
(一)对联想集团高层做出调整:当时的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则取代阿梅里奥担任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阿梅里奥将以顾问身份服务于联想公司。同时联想集团企业运营高级副总裁Rory Read被任命为新设立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Rory Read将继续其领导全球运营的职责,同时负责部分全球职能。
第三篇:九江国税发展提升年
九江国税“发展提升年”活动
工 作 简 报
第16期
九江市国家税务局机关效能
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11年11月20日
要 目
●市局直属税务分局积极服务企业发展提升 ●德安县国税局开展系列回访活动提升纳税服务质量 ●共青城国税局四创新深入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 ●都昌县国税局开“绿色通道”架起征纳连心桥 ●修水县国税局“同城通办”让纳税人省时又省心
市局直属税务分局积极服务企业发展提升。该局根据辖区内一些企业进行整体搬迁,迁至工业园区这一情况,除提前上门做好税收政策宣传和业务辅导外,还专门编印了《最新税收优惠政策汇编》手册,该手册共分6大类35项3万多字,详细介绍了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和办 1 税程序,手册每年更新一次,免费送至各个企业财务人员和高管人员手中。同时定期进行走访和座谈,及时了解企业服务需求,帮助企业解忧排难。近3年来,在该局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共有50多户企业享受了2亿多元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解决了企业资金难题,加快了企业技术革新和发展提升。(唐煦光)
德安县国税局开展系列回访活动提升纳税服务质量。今年以来,该局开展了回访纳税人系列活动:一是税收政策落实回访。检查是否及时将国家税收政策落实到重点税源企业。二是纳税服务评价回访。每季度末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等形式,深入了解全局纳税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服务工作中的不足。三是建议意见落实回访。对纳税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做到件件有落实,坚决杜绝敷衍了事、走过场。四是廉洁从税回访。通过不定期走访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开通廉政投诉信箱和投诉电话等形式进行廉政监督回访,检查国税干部是否做到廉洁从税、严格执法。在系列回访活动中,该局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并针对回访收集到的2个方面4个问题进行了重点整改,得到纳税人的认可。(简裕琳 牟晓兰)
共青城国税局四创新深入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一是创新学习形式,着力素质提高。采取听讲座、经验交流、集中培训与开展读书活动相结合等形式,努力提高国税干部服务大局,服务经济、服务群众的本领。二是创新工作方法,着力效能提速。全面推行推行现场办公制度和首问负责制度,强化服务措施,落实服务责任,有效解决企业在税收和经营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切实解决纳税人关注的焦点、热点 问题。三是创新监督模式,着力行风提质。改变以往监督模式,由被动监督变为主动实地检查,由专项工作检查变为各项工作同查,由定期监督变为不定期或突击检查。四是创新绩效考核,着力作风提升。把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实行绩效考核与奖励工资挂钩,奖优罚劣。考核频率由考核变为每月或每季考核,考核方式除了领导考评,还增加民主测评,通过不计名投票的方式,促进评先评优的公正(邵俊 吴昊)
都昌县国税局开“绿色通道”架起征纳连心桥。日前,一个专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纳税人设立的办税服务“绿色通道”落户在都昌县国税局办税服务厅。这是该局继推行纳税提醒服务、假日预约服务、上门涉税服务之后增加的又一特色服务举措。“绿色通道”的开通,适应了特殊群体纳税人的个性化需求,在征纳双方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胡永敏 冯笑斌)
修水县国税局“同城通办”让纳税人省时又省心。长期以来,受属地管理的限制,纳税人要到主管的税务机关办理涉税业务。从今年7月起,修水县国税局推行“同城通办”业务,打破地域和主管税务机关的限制,纳税人可就近选择办税服务厅办理涉税业务,这种由“定点办”变“选择办”的“同城通办”办税方式, 对纳税人来说,既降低了纳税成本,又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得到了纳税人的一致好评。该县会计师事务所的黄女士兼职了三个企业的会计,以前每到办税期,我分别要跑宁洲、杭口、黄沙三个分局,派辆专车都要跑上一天,现在 3 到城区办税大厅一趟,三户企业的涉税业务,不到二十分钟就全办妥了。(胡朝阳 游福文)
抄送:市纪委、监察局,市效能办,江西省国税局效能办,市局特约监察员,局领导,局内各单位,各县(市、区)国税局
第四篇:江西国税发展提升年
江西国税“发展提升年”活动 工 作 简 报 第23期
江西省国税局机关效能
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11年12月28日
西湖区国税局推进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做法
为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强化对部门权力运行的内部制约和监督,优化权力配置结构,促进国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西湖区国税局结合本局实际,从四个方面扎实推进部门内控机制建设。
一、认真贯彻惩防体系《工作规划》。把贯彻落实《工作规划》列入党组的重要议事日程,树立“防风险、抓管理、促规范、上水平”的工作理念,提高干部职工识别风险、规避风险、化解
(肖飞利、朱瑞春)
报:省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省行政投诉中心、省政府纠风
办、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组监察局、省委、省 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纪委、省监察厅
送:局领导、省局特约税务监察员、局内各部门、各市、县(区)
国税局
第五篇:仇和现象看管理与发展
从仇和新政看管理与发展
仇和新政百日昆明的温水烧成热水
4月5日,距去年12月28日仇和就职昆明市委书记刚满百日。在这100天中,仇和的影响力已通过各级政府机关,传达至黎民百姓。“昆明的温水一下子被烧成了热水”,昆明一名官员说,“仇和的到来,让昆明整座城市动了起来。”对急如闪电的仇和新政,社会有赞有弹。面对外界评价,仇和在2月14日的一次大会上表明态度:“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允许在探索中有失误、不允许无所作为。”
从“仇旋风”到“仇河长”
仇和提出河长制治污,他本人任盘龙江河长,市长任新宝象河长
今年1月17日,仇和新政中最具分量的规划框架出台,3个指挥部、一个领导小组成立。它们分别涵盖4个领域:城乡规划建设及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滇池治理、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和城中村改造。这4个领域都是昆明长治难愈的顽疾,仇和亲自担任指挥部“政委”。
仇和宣布,在太湖治污中行之有效的河长制将被引入滇池治理,入湖河道流经区域的党政“一把手”要对辖区水质和截污目标负总责:盘龙江河长仇和,新宝象河长张祖林,大观河长杨远翔„„
让村民拆一次富一截
“一旦发生地震,城中村将成为坟场”,仇和提出5年改建336个城中村 一位官员说,在仇和来之前,关于城中村的提法是整治,但由于各方利益纠葛,一直停留在讨论上。仇和一提出就有明确的时间表:5年内改造重建336个城中村。
仇和刚到昆明就去地震局调研。他说,自己吓出一身冷汗,因为昆明就坐落在地震带上。“一旦昆明发生地震,那昆明的城中村将成为坟场。”
在市民看来,敢于动城中村这个硬骨头,说明仇和的魄力和胆识。2月27日,7个城中村开拆。昆明市政府办公厅秘书长陈勇表示,城中村改造政府不追求任何赢利,要让村民拆一次,富一截。
公布党政一把手电话
仇和的电话是0871-3101175,市长张祖林的电话是0871-3135514 1 “软环境”在昆明已成为一个流行词。仇和在昆明公开领导电话,精简行政审批,一线工作法都被归为软环境建设之列。
2月4日,昆明市委、市政府规定,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的“一把手”要在媒体上公开亮相,并将姓名和联系方式一并公布,接受监督。仇和在公布各级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电话后,2月19日,他将自己和市长张祖林“下班以后”的工作电话也公布了,专门接听每天下午6点以后至次日早8点30分以前的来电。
仇和的电话是0871-3101175,张祖林的电话是0871-3135514。这样一来,昆明市委书记和市长的工作电话24小时全天候开放,24小时有人值班接听。
市长接待日怕踩伤人
首个接待日,百姓对地方政府充满期望,每人都问“我的事能不能解决”
除公布各级领导的电话,仇和还在每月的20日设立市长接待日。3月20日,首个市长接待日,来访人数依然让人吃惊。陈勇本是陪市长接待,但人数太多,怕踩伤人,他只能去维持秩序。
陈勇说,看到当时的场面,老百姓对地方政府的期望,“让人觉得挺难受的”,几乎每个人上来问的一句话就是“我的事能不能解决”。1/3的公务员要去招商
“奖要奖得心动,罚要罚得心痛”,仇和把招商任务逐级分下去
李伟明(化名),昆明某区负责人。他说,仇和现在基本上已成了“167工作坊”,也就是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6个小时。更让李伟明感觉有压力的是,晚上还组织强化学习招商引资技巧或政策法规。
不仅是李伟明有压力,仇和“三分之一公务员去招商”的言论让所有公务员心里发慌。全市成立了35个招商局,每个局必须抽调3-5人进入招商局招商。
对招商,仇和说过,奖要奖得心动,罚要罚得心痛。他要明确“一把手”在招商引资中的第一责任。昆明的各区各个单位都在签订责任书。招商的责任被一级一级地分下去,街道办事处也要承担分下来的招商任务。有的公务员也明确表示不喜欢这种形式。但在昆明市政府专家组成员熊思远看来,这种形式是锻炼干部市场意识的一种很好的办法。
教改医改的温柔一刀
仇和在昆明的医改和教改比宿迁要温和很多,并没有一卖而光,允许股份制改造
进入3月,熊思远发现仇和终于要在医改领域推进改革了。他说:“当年仇和最有争议的地方就是对医院和学校的拍卖,‘仇卖光’就是这样得来的。”
“社会办医院,政府管医院”的“宿迁形式”在昆明上演。3月3日,一份《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出台,提出的初步目标是,到2012年,民营医疗机构资产占全市医疗总资产的比例达到70%以上。但熊思远发现,这次医改比宿迁医改要温和许多。在昆明医改的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强调,医改不是对医院一卖了之,更多的是医院内部机制的改革。
昆明教改比医改更温和更有耐心。2月26日,昆明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的教育改革文件只是强调了允许“国有民办”、允许“股份制改造”。
李伟明说,仇和在医改和教改的方案中,强调的是政府应承担的公共职能不要打折扣,在保证这个的基础上,引进民间力量,扩大资源增量。5个倒逼拷问“一把手”
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社会倒逼部门、以下级倒逼上级、以督察倒逼落实
针对各领域改革的推进,仇和于3月1日推出 《昆明市领导干部问责办法》,以此加强对改革措施的监督。全市各级机关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将依照办法问责。
昆明市监察局局长丁仕凯曾说,如今行政工作主要有“五办”、“五倒逼”的具体方针。“五办”是:对基层、企业、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 “立即办”;对老大难问题“主动办”;对带普遍性的问题“上门办”;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跟踪办”;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问题“公开办”。“五倒逼”是指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社会倒逼部门、以下级倒逼上级、以督察倒逼落实。
两次跟偏的**
长期以来形成的唯上不唯下的体制,让下面的和尚把经念歪了
仇和对官员的严格在3个月里遭遇到了两次**。
一个是元旦前,仇和到富民县调研,与随行官员共进午餐。席间,仇和提议每盘菜放一双公筷、一个公勺,吃不完打包带走。元旦后,富民县召开大会,县政府办公室发布文件规定,在公务员中推广“同桌同餐、公筷公勺、剩菜打包”,违反3次,单位领导将被撤职。
另外一个事件引起更大争议。2月20日,在一次专题讲座上,一个姓蒋的干部打瞌睡,仇和对他提出了批评。两天后,这位干部被要求辞去职务,并全县通报。
这两件事情引发了关于仇和人治和唯上级论的质疑。熊思远认为,这是有的干部长期以来形成的看上级脸色的习惯,“跟仇书记跟偏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唯上不唯下的 3 体制,下面的和尚把经念歪了。冀望打好昆明底子
对于仇和得罪官不得罪百姓,市民表示赞许,认为他是在做实事。
仇和对企业家的重视影响着官员的态度。仇和在一个场合碰到云南白药厂党委书记,他主动询问白药厂有什么困难。党委书记就说白药厂的土地手续问题几十年一直没有解决。仇和听了后,立刻找了相关秘书,并告诉党委书记,晚上10点就会开会解决你的问题。晚上10点,仇和打电话给该党委书记称,问题已解决。
仇和得罪官不得罪百姓,昆明的多位市民表示赞许,认为仇和是在做实事。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担心。“我们老百姓要的是结果。”市民化有才说,看到结果才算真正成功。
昆明一个网友曾在论坛上写道,希望仇和能在昆明待够10年,把昆明的底子打好。
旁观者说
吕日周:请关注仇和慈的一面
吕日周,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曾轰动全国的小说《新星》中改革者李向南的原型之一。4月2日,吕日周在中国行政学院讲课,主要就是讲对仇和改革的一些看法和思考,讲题是《求天求地不如求和》。
吕日周说,在改革创新中,必须有人带头。这种行动,可叫“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任何个人是没有力量的,不是仇和有多了不起,而是他代表了人民,人民支持他。每一项改革,只有人民得利才会成功。之所以有争议,是在利益调整中,要把计划经济的权拿出来交给市场、交给人民而遇到的暂时的痛苦,这不是改革的对立面,改革唯一的对象就是旧体制。关于仇和,新闻界更多关注他严的一面,几乎没有关注他慈的一面。仇和在宿迁时,一名干部住医院,他去看过3次。目前,对仇和慈的一面反映得太少了。
“仇和对老百姓好,对官员苛刻”
主席台上的仇和突然指着台下一位正在打瞌睡的青年干部说:你站起来,你是哪个单位的?你是来开会还是来睡觉的?
一时间全场目光聚集到仇和手指的方向,惊醒的青年干部慌忙起身,面对仇和的询问不知所措,稍后在旁人的催促下他报出了所在单位。“好,你坐下。”仇和说。2月20日下午,在昆明市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专题讲座上发生的“瞌睡门事件”,再次显示了仇和整肃官场风纪的凌厉性格。事发两天后,那位蒋姓青年干部所在的呈贡县召开县纪委会议,蒋被要求辞去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职务,此事还向全县干部通报。昆明官场似被猛击一掌,“压力大啊,‘人人自危’哪!”一位市里的局级干部感慨万分。10年前,仇和在江苏沭阳任县委书记时,一位副县长开会迟到,仇和抬腕看 4 看表:“你迟到5分钟,站着听吧。”岁月流逝,这位中国改革风云人物的刚正秉性依然纤毫毕现。
去年12月24日,仇和甫抵昆明就旋风般走访市属各部门和区县,行动之迅猛、思维之敏捷,让习惯于慢条斯理的昆明官场受到空前的震撼。此前,关于仇和将主政昆明的传闻不胫而走,当地官员们更多的是对这位“改革猛人”的好奇,有的县区还派员到仇和曾任职的宿迁考察取经,仇和的改革故事激动人心,但他们还没有真切感受。令人始料未及的则是“仇旋风”的强劲势头丝毫不减当年,昆明的官员们很快明白,仇和还是那个仇和。履新60天的仇和用行动警醒下属,如果一个官员不能尽到民众公仆的职责,他的仕途就到了终点。
“仇旋风”初次拂面而过,有心理准备的辖区官员便闻风而动。昆明新城所在的呈贡县新年伊始就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针对酒风盛行的陋习向全县官员下达“禁酒令”,规定除非接待县外来客或协调重大事项,公务员一律不得饮酒,并规定了惩戒条款。该县财政局局长尹宏说:“现在吃饭都是拿茶杯碰碰,意思一下。晚饭也不敢喝,晚上经常通知开会,脸红脖子粗喷着酒气进会场就完蛋了!”该县县委书记曾告诫说,会带着电视台记者暗访,发现违规饮酒者就曝光。这位书记还在一次全县干部大会上用目光仔细搜寻打瞌睡者,“如果发现有人睡觉,今天就免两个给你们看看!”会场里人人振作精神,无一懈怠。
也有把事情做过头的。今年元旦前两天,仇和到富民县调研,与随行官员共进午餐,餐桌上摆了17道菜和一道面点,席间仇和提议,能否每盘菜放一双公筷、一把公勺,吃不完的菜打包带走。富民县立即行动起来,1月7日召开全县干部动员大会,县委领导亲自部署,要求以此为契机“培育文明就餐新风尚”,同时还成立了领导小组,县政府办公室发布2008年1号文件,规定首先在公务员中推广“同桌同餐、公筷公勺、剩菜打包”,随后再推广到全县,违者轻则批评教育,违反三次单位领导将被撤职。富民县的这一超常举动受到网上热炒,舆论认为仇和的建议无可指责,只是以政府文件、大会动员的方式落实领导建议很有“作秀”的味道,反而让仇和下不来台。对此,昆明一些市民开玩笑地说:“看来,官员的理解力亟待提高。”
昆明官员的问题,市委自己总结出四点:思想解放不到位,理念观念落后;深化改革不到位,体制机制不顺;作风建设不到位,执行力不够强;严肃执纪不到位,工作效率不高。丁仕凯告诉记者,昆明市委正在采取“五办”和“五倒逼”来改革官风。
“具体就是,对基层、企业、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立即办”;对老大难问题“主动办”;对带普遍性的问题“上门办”;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跟踪办”;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问题“公开办”。”
丁仕凯说,““五个倒逼”是指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社会倒逼部门、以下级倒逼上级、以督察倒逼落实。”
他还介绍说,行政问责范围已经从全市各级行政机关扩大到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所属机构,工青妇和公立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也在其中,“凡是党能领导的地方都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据透露,两个月来,昆明市已经对全市506项市级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只保留197项。对17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面清理,只保留95项,决定免收77项。
丁仕凯说:“免收费用由市级和各县(市)区财政给予相应的经费安排。政府增加了点行政成本,市民就减少了支出成本。”
潮打春城。昆明新一轮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正在渐显。
2月29日中午,记者走出市委大院,坐出租车回办公室,司机是一个中年男子,“您在市委工作吧?”不等记者回答,他马上说:“现在当官不好当了吧?是该好好整治整治了。”
这是个随机采访的好机会。记者赶紧说:“我不是当官的,我是记者,您详细说说您的看法。”他马上打开话匣子:“别的不说,就说规划,您看看———”他用手指着车窗外一处正在开挖的街道,“就是这样,这个城市20多年没有一天是完整的,这农民盖个鸡圈脑子里还有个大致的规划,也不能年年拆,年年建。这都是我们纳税人的钱呢„„”。
用纳税人的钱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或许这就是新一轮改革瞄准的民生目标。就在记者发稿的时候,3月20日,昆明市迎来了首个市长接待日,很多市民深夜排队等候市长接待,向市长反映急难问题。昆明市还专门设置了候访休息室„„
据悉,仇和对富民的举措一直保持沉默,但日前在昆明市的“两会”上,他脱稿表示,公筷公勺的建议初衷是杜绝浪费,吃不了的才打包带走,但富民县发文件的做法不妥。
仇和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给温吞已久的昆明官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官员们真切地感受到当官不是美差,而是苦活儿、累活儿。仇和要求所有领导干部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着,他自己以身作则,并经常在凌晨一两点还打电话布置工作,一位市委 6 常委说:“凌晨我才接到仇书记的工作安排,早晨6点半他又来电话,他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这种敬业精神令人佩服!”知情者说,由于层层要求,昆明市大多数机关干部的手机彻夜不敢关闭,唯恐领导找不到,贻误事情“乌纱”难保。
仇和的“一线工作法”颠覆了昆明官场的传统行政模式,“干部在一线工作,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他在市委全会上对城市管理部门说,你们的办公室就在街上,你们不应该只坐在办公室里,要批文件晚上回办公室批。“要延长自己的政治生命,反正都是60岁退休,争取每天多做几件事。”一位副市长说,不到一个月仇和给她的批示就有100多个。
仇和在一次大会上说,年终要考核,如果大家不努力,到时在座的有人就撑不到底了。当时全场哗然,议论沸腾。相当一部分作风庸懒拖沓的官员自知大势不妙,或反躬自省,或主动适应,甚至抵触情绪也逐渐消融。
昆明约有300个“城中村”,长期以来一直是这座著名旅游城市的“疮疤”,屡遭诟病,政府似乎无可奈何。仇和在他的施政纲领中掷地有声地提出,5年内基本改造完“城中村”,市民备感惊喜。官渡区率先行动,2月23日与33家企业签约,采取政府主导、吸引社会资本等方式,誓言5年改造辖区内102个“城中村”。一位私营地产公司董事长感慨地说,以前向政府提议参与“城中村”改造无人理睬,现在政府主动找上门来,“仇书记就是不一样啊!”
云南省和昆明市的高级官员对仇和在昆明推行的新政颇多赞誉,官方、民间支持的声音占据着舆论的主流。云南省省长秦光荣近日对本报记者说,“我在省委常委会上说,省里一定要支持仇和!”昆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红苹对本报记者感慨:“能和这样有水平、有能力的市委书记共事是幸福的!”她说,仇书记的工作节奏极快,“我现在连高跟鞋都不敢穿,办事一路小跑生怕跟不上。半夜三更电话一响,不是市委秘书长就是仇书记秘书打来转达仇书记的工作安排。”媒体海量刊载了市民对这位新任市委书记的正面评价,情真意切、厚望殷殷,他们从不同角度感受到了昆明公务员队伍的变化。一位基层官员说,如今不像以前那样办事四平八稳了,加班加点,晚上经常开会,有时甚至到凌晨1时,“当官累啊,以前嫌官小,现在嫌官大,官越大越辛苦,责任越大!”昆明市另一位局级干部说,仇书记上任后,昆明官场正气激扬,就连那些有怨气的官员也不得不承认,“仇书记对公务员要求严得几近苛刻,但他对老百姓是真好。”仇和在昆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闭幕式上的感言,充满对百姓疾苦的切身感受,切切真情催人泪下,“他对老百姓的好是发自肺腑的。”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1月20日,49岁的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仇和当选为江苏省副 7 省长,顿时引起内地媒体热议。十年中,仇和为实现宿迁从谷底奋起的种种努力引已发起太多的争论,使他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符号的政治明星。有观察家说,仇和晋升副省长折射出内地干部评价体系的日益成熟,和用人导向上的微妙变化,值得细细揣摩。
围绕着仇和的一切争议都是从江苏省最穷的市—宿迁开始的。1996年宿迁建市初期,人均GDP还不到江苏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排在苏南、苏中和苏北之后,被称为江苏经济的「第四极」。4年改革沭阳翻天变化
1996 年9月,仇和任宿迁市副市长。三个月后,他主动要求担任宿迁市最大、也是最乱、最穷的县—沭阳县书记。4年后,那个当年被很多人认为「就是神仙来了也搞不好」的沭阳县发生了巨大变化:580多公里的水泥路面交通网从无到有,破败凋敝的县城、集镇建设一新,上千家加工企业「冒」了出来,还有240多名问题官员被抓或被处分。
仇和坚信,工业化是投资的乘数效应,城市化是消费的乘数效应,而市场化是工业化、城市化二者的综合乘数效应。于是,他在宿迁始终坚持工业突破第一、招商引资挂帅。为此而推动的大规模拆迁让仇和处在舆论的焦点,「仇和望一望,拆到南关荡」、「拆了你莫哭,没拆你莫笑,那是仇和没看到!」面对异议,仇和的逻辑是:在宿迁这个农业大市,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工业和城市。建设小城镇,鼓励农民进城入居、进城入市、进厂就业,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由此,仇和主张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到城镇 投资兴业、安居创业,变纯生活性消费为生产性投资,增强财富积累的有效性。从前告状人如今诚服
沭阳县的一位前政协高层说,以前仇和刚搞小城镇建设时,很多人到处告状,认为他在「瞎折腾」。但后来那些告状者自家的房子搬到镇上后,日见升值。一位当年带头告状的老同志笑称:「看来当年是我们落后了,没有仇和看得远。」
经过4年卧薪尝胆,长期处于谷底的宿迁,经济与人气发生了巨变。5年中,宿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6%;财政收入破天荒地达到25亿元。
仇和在宿迁时的秘书谢新松说,仇和博览群书,仅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中文版就看了7个版本,《世界通史》看了3个版本。而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政府的革命》一书中提倡的「用企业家的眼光来审视政府的运作」。仇和把宿迁看成一个大企业集团,从投入产出、投资回报、成本核算的角度来审视地区发展,使成本最低化,产出、回报最大化。
争议仇和:探索vs蛮干
从2000年开始,宿迁市通过净资产转让、无形资产竞拍,股份合作制和兼并托管三种形式,将全市135家公立医院中的124个乡镇医院和9个县级以上医院进行了产权置换。医疗事业基本实现了民营、股份制,政府资本完全退出。
这个改革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反对者认为这是政府在甩包袱,很可能会破损害医疗的公平性。但仇和认为,社会事业政府包办的最终结果只能是穷人受损、富人得益、官僚得利。基本医疗应该放开,在充分竞争中实现消费者与服务提供者的利益均衡;公共卫生则须由政府负担,由财政托底。
最后,宿迁的社会医疗投入持续增长,在全国医疗服务价格持续飙升时,宿迁的医疗服务价格持续5年下降,一些在苏州、南京打工的宿迁籍患者甚至跑回宿迁看病做手术。而最令人担心的农村公共卫生建设,也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防保网络体系。
干部任免条例全国推广
而在政治领域,仇和在沭阳县书记任上就在全县推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解决群众与干部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这一做法得到中组部充分肯定,任前公示制后来被写进干部任免条例,并在全国推广。
从仇和的升迁可看到,内地现在宁用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争议」干部,不用「宁肯少干事,甚至不干事、千万别出事」的「稳妥」干部。仇和升迁与其说是对仇和个人的肯定,不如说是对仇和所释放出来的改变落后县市依靠自己、敢闯敢干的探求精神的肯定。
他是体制内官员,但他的许多做法又与现行官场制度背道而驰
“实在抱歉,仇书记暂时不打算接受媒体采访,两年内他不会接受采访的。”这是仇和秘书对我们采访要求的回复。
仇和,现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在担任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时曾以“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而闻名。
在中国官场,很少见有一位地方官员职位的变迁引发媒体和网民的关注。仇和从宿迁市委书记,到江苏副省长,再到昆明市委书记,一路走来,不但媒体广泛报道,而且网友也热议其中。
改革者、酷吏、官员秀„„在一个地方大员身上如此多的标签让人们目不暇接,争议的仇和留给了人们无尽的仇和式的争议。他是体制内官员,但他的做法又与现行官场规则背道而驰,这种个人化的施政做法显然不是既有制度所能催生的。
他的明星之路起步于宿迁,最发达的江苏省里最不发达的地区。9年里他从沭阳县委书记升任为宿迁市市长、市委书记,在他的任内,各种激进甚至带有一定程度挑战意味的做法,很快就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1998年,宿迁市下属的沭阳县,给教师下达“招商引资”任务,结果引起集体罢课,此事被央视《焦点访谈》披露;
1999年,又是沭阳县,将犯有小偷小摸等行为的人,在电视上予以亮相、念检讨书,取名“沉重的忏悔”,此事被《南方周末》曝光;
2002年,宿迁推行1/3干部离岗招商、1/3干部轮岗创业,政府催生了上千“官商”,这同样引起媒体集中轰炸。
2003年,宿迁强行推进教改医改,变卖幼儿园和医院,引起激烈争议。从7月12日至10月2日,短短两个半月时间,被很多官员视为“政治杀伤力极大”的《焦点访谈》,三次聚焦宿迁。江苏一位官员评价,如此高频率关注一个地区,实属罕见。而所有这些引起争议的事件,背后都站着同一个人——仇和。
宿迁市委副秘书长申思春对记者表述了他对仇和的评价——“破局者”。“在宿迁这样一个不发达地区,不用一些特别的做法,只会越来越落后。”
仇和面临的困境是中国不发达地区的官员所共同面对的——如何能使自己的辖区用最快的速度追赶上先进地区。
仇氏“新政”并没有脱出“一把手”的长官意志。他是用传统的强力政治的手段推行自己的理念。他甚至会在查官员是否在岗时查到下属如实回答“我在尿尿”。
在经济改革上,他又显然是一位自由市场经济的追随者。打破官办学校和医院体制,至今在中国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他所留下的大力招商的模式至今仍在宿迁实行,他的继任者张新实甚至提出官员要为企业做“帮办”的狠话。
2006年,当仇和升迁江苏省副省长时,波士顿大学的傅士卓(Joseph Fewsmith)教授就发表议论说,仇和的升迁引发了中国改革方向的争论,但是“中国可要比宿迁市大得多”。在担任副省长的两年多时间里,仇和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举措。
出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后,久违的“仇氏旋风”再度刮起。上任伊始,仇便放出狠话:“到昆明工作,人地两疏,和大家无亲无故;从未共事过,与大家无恨无怨;只身一人,无牵无挂;工作一定能无私无畏。”
有陪同仇和下乡考察的官员说,有一次他去一个县视察,该县长以高标准的酒宴招待他,他当场就问:“是你买单还是我买单?”2月16日,《昆明日报》用4个整版,10 详细公布了昆明市所有党政机关一把手的联系电话和职务分工。在民众抢购下,《昆明日报》不得不加印了3万份。
接着就是“瞌睡门”事件,在2月20日召开的昆明市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专题讲座上,呈贡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蒋文辉在会上打瞌睡,被仇和毫不客气地“揪”出来,当场勒令辞职。昆明市已从各部委办局抽调了100多人培训,并组成35个招商分局,分赴全国各地展开拉网式驻点招商。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昆明市招商引资任务将是2007年的两倍。仇和 官员
1957年出生。历任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江苏省副省长等职。他在主政宿迁时的一系列超常规的激进改革,使他被称为“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2007年12月,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
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激进的仇和成名了;在一个更显赫的位置上,他还能保持这种激进吗?
这本是江苏省内的一次普通工作会议,但却吸引了全国很多媒体的关注,甚至一些海外的媒体都发表了相关的评论。
标题无一例外凸现10月9日这次会议主持者的名字:副省长仇和,曾经的中国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
成名仇和本是农民出身,1957年出生在江苏盐城滨海县农村。1978年他考上了大学,这成为仇和人生第一个重要转折点。作为当时稀缺的大学生,他进入省农科院工作,两年升为副处级。
1996年,仇和作为江苏省派出深造人员,从美国学成归来,并在39岁的时候担任宿迁市副市长兼下属的沭阳县县委书记。2000年,仇和升任宿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8个月后,他被任命为宿迁市委书记。
在地理版图上,仇和所在的宿迁市在省内都是个默默无名的地方。这个10年前新建的地级市历史短,虽说行政级别和江苏的苏州、扬州一样,但名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更要命的是穷,在江苏这个富裕省份,如果说宿迁在江苏有什么特点,那就是“突出”的穷。1996年宿迁建市初期,人均GDP还不到江苏省平均水平的1/3,仅相当于中部地区的1/1.7,被称为江苏经济的“第四极”。这个排在苏南、苏中和苏北之后,既穷且大的宿迁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板。
然而就是在这个“穷乡僻壤”,仇和的命运在2004年发生了转变,依靠一系列激进的人治色彩浓厚的改革措施,他一举成名。
2002年,宿迁推行1/3干部离岗招商、1/3干部轮岗创业,政府催生了上千“官商”; 2003年,宿迁市强行推进教改医改,变卖幼儿园和医院,引起激烈争议。从当年的7月12日至10月2日的短短时间内,央视《焦点访谈》三次聚焦宿迁。
“仇和望一望,拆到南关荡,仇和手一挥,拆到沂河堆。”“拆了你别哭,没拆你别笑,那是仇和没看到。”民间段子如此描述。
2004年2月5日,一位南方的记者发表了《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一文,迅速引起全国性的轰动。
仇和出名了,一场关于“仇和现象”的讨论随之而来。
视察
2004年5月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造访宿迁,视察当地城乡状况之余,和当地百姓进行直接交谈,而仇和也当面汇报了自己的工作。
一位陪同视察的宿迁市级官员回忆,胡锦涛当时听得很认真,也问得很细,但没有表态。“仇书记汇报时,胡总书记问到了公推公选等政治民主制度建设的情况。”
此后发表的报道称,仇和理解胡总书记当时的话的含义是,“选一个人,是机制,选一套班子,就是制度了。”
5月6日,新华社公开报道了胡锦涛此次视察工作。报道引述胡锦涛的话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内在统一的,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实实在在地创造业绩。切实转变干部的工作作风,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扎扎实实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宿迁市委副秘书长刘斌就此理解为,对仇和所做的改革不要去争论法律依据,这些改革本身就是破除不规范的东西,消除矛盾,在制度无法推动制度建设的情况下,试图用人治的方式最终推动制度的建设、健全。
此后,包括审计长李金华等在内的省部级官员有近40人次到达宿迁,其中国家各部委、中纪委、中组部的副部级以上官员有15人次之多。
升迁
2006年元旦,严肃的仇和一反常态,给宿迁的每个官员都寄去了一张贺卡。而跟随他多年的身边工作人员,也出现了新的工作安排。
1月20日上午8点30分,江苏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进入选举程序,要从两名候选 12 人中投票产生新任的副省长,仇和名列其中。
当时仇和坐在主席台的第四排,穿一件藏青色西装,配上一条灰色带花纹的领带,白色的衬衣袖口特别醒目,而他一如既往地表情严肃。
9点投票开始,大会共发出736张选票,收回有效票733张——仇和得票541张。
9点50分左右,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宣布仇和当选江苏省副省长,负责协调苏北发展、城乡建设、交通、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
在10月9日的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仇和的讲话一如既往的严厉,要求用“最坚决、最严格、最彻底”的措施,彻底整治“小化工”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
对仇和而言,治理工业污染的困难并不比他之前遇到的麻烦小。
化工行业是江苏省的“第一排污大户”和生产安全事故高发区,江苏上下一直有整治化工行业的呼声,但多年来始终未见显著成效。
在激烈的言辞之后,是否有激烈之举?这个问题的答案目前还不得而知。
论昆明吏治新政
丁亥岁末,苏省大员仇和者奉派署理昆明,迄今仅一月有余。虽然,则政令频出,滇省震动,坊间哄议,褒贬参半,抑扬兼备焉。
该员下车伊始,访民情于陋巷,查吏治于衙司,阔论愿景于广众,切责惰政于府衙。草民殷殷冀望,吏员惕惕唯谨。新春甫过,布公吏员电话于报章,厉行官吏问责于禁制。以是观之,则戊子以后,春城吏员等或将如履薄冰也。
盖昆明谓之春城也,则春之惰,春之乏者,亦四季如春也。是以民惰官懒,庸常亦如春也。民之惰者,乃无争之驯良;官之懒者,其尸位而蹒跚。是故,睡美人污水沐浴,大省府昼夜壅车。飞花之市,彩云共红尘起舞;温良之乡,城管并小吏逞凶。诸如此类,难以尽书者也。
仇和以吏治为先,或将开滇省吏治之新局也。坊间或有讥评,以为非治本之良策也。余则谓:当此变局之际,首盼明君,次盼清官,再次侠客,此之谓草民三愿,三中得一,足矣。所谓治本之策,良有以,然形格势禁,非朝夕之功也。
是以仇和之吏治新政,可期可赞,拭目以待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