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梨园春》看豫剧的传承与发展简介
从《梨园春》看豫剧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自1994年《梨园春》栏目开播以来,小至中原地区,大至全国甚至海外,掀起了一股豫剧热。较之当下一些地方戏的衰微,《梨园春》可谓是树立了一个传承民间文化的很好的典型。
【关键词】:豫剧梨园春
前言
有人曾说:“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了解戏曲。”戏曲最可贵之处,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人生百态,历史百态大多是由戏曲展示出来的。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文化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古希腊戏剧、古印度梵剧并列称为世界三大戏剧源流。中国戏曲的包容量很大,几乎涉及到我国所有的文学体裁,如诗、词、赋、小说、散文等;也几乎综合了所有的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杂技、武术、曲艺等等。这种兼容并蓄,极大丰富了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的商业化、模式化、快餐化,人们往往无暇顾及这种古老的艺术,加之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流行因素的冲击使得戏曲的发展空间不断缩小,人们纷纷认为现在已无人看戏,观众大量萎缩,这样的怀疑确实有其道理,现阶段的社会条件乃至戏曲本身都存在着种种问题。豫剧也像很多剧种一样,也陷入了不景气的状态,剧场冷清,观众锐减。但伴随着社会各界的努力,加大对戏曲的宣传以及普及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戏曲在城市中的生存空间,尤其是电视节目《梨园春》的成功更是给豫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豫剧概述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因河南省简称“豫”,在解放后而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豫剧形成后,根据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 “祥福调”;以商丘为中心的 “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 “豫西调”;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沙河调”。其唱腔属于板腔体,唱词通俗易懂,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独特的板式结构和比较完整的音乐程式,分为四大板
类: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飞板等。豫剧的伴奏乐器分文武场面,文场有二弦(后因二弦音色尖噪而代之以板胡)、三弦、月琴,武场常用的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小锣(又名堂锣或手锣)、手镲、梆子、手板等。豫剧的行当和班社按照俗话说就是:“四生四旦四花脸,八个场面俩箱倌”。四生是大红脸、二红脸、小生、边生;四旦是正旦、小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因为是男八女四的行当,把四生四花脸叫做外八角,以男角为主的戏叫做“外八角戏”。
豫剧较为代表的曲目有:《对花枪》、《三上轿》、《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陈三两爬堂》、《三哭殿》等。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等,移植演出的有《罗汉钱》、《小二黑结婚》、《五姑娘》、《祥林嫂》、《红色娘子军》等,其中《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唐知县审诰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等均被摄制成电影,在群众中颇有影响。
二、现阶段豫剧发展中的问题
豫剧这个如此古老并如此有魅力的艺术形式为什么会遭遇如此的尴尬局面?笔者尝试性的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人们审美心态的物欲化、冷漠化、躁动化使得很多人失去冷静、用心的去聆听这种古老艺术,从而使得豫剧的艺术魅力大量流失。
2、观众断层。随着时间的推移,喜欢戏曲的老观众逐年减少,大多数青年耳濡目染的是情歌狂舞,醉心痴迷的是武打格斗,对豫剧是一无所知,甚至歌戏不分,豫剧京剧不分。不了解就不会热爱,不知道就不会喜欢,这样的群体,怎么会主动地进人剧场呢?
3、剧目内容贫乏,表现形式单一。当今豫剧舞台上上演的剧目,虽不乏精品,但多数剧目内容空泛,脱离生活,与当代观众有一定的距离,有些反映的事与老百姓、与现实生活毫无关联的内容。同时,大部分剧团的包装更新跟不上,使得舞台上的演出效果大打折扣。
4、人才匾乏,流失严重。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人才是事业兴盛的要素。
在豫剧的鼎盛时期,剧作家王镇南、樊粹庭、陈宪章、杨兰春,豫剧大师常香玉、“豫剧皇后”陈素真、“洛阳牡丹”马金凤、“十八兰”之首崔兰田、“污泥不染一身洁”的阎立品等五大名旦,以及文武小生赵义庭,名净李斯忠、王在岭,大头老生徐树云,须生唐喜成,名丑高兴旺、牛得草等,共同在戏曲舞台上辛勤耕耘,致力于豫剧事业,献身于豫剧事业,才使得豫剧远播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就了豫剧的璀璨与辉煌。而今天,不少有作为的剧作家、演员改行转路,拍电 影、写小说、拍电视剧、经商下海、弃艺从政。而这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笔者在2009年初的寒假到开封采风时曾听当地的一位剧团演员说起这样的状况,现在国家对这些团体的投入不是很理想,06年在河南召开中央文化会议,将各个剧团推向市场,中央拿河南当试点,河南拿开封当试点,以前是国营团体,演不演出都发工资,现在要是没有演出就没有工资,这虽然有利于演员进步,但是由于现在公家组织的演出少,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时演出多一点,还是在农村社团演,一个月最多不过一千元,只靠这点收入生活根本没有保障,所以现在团体也是面向市场,自谋生路了。相信这样处境在全国的其他省市一定也不少见。
三、《梨园春》——让戏曲走向大众成功的代表
自1994年《梨园春》栏目开播以来,小至中原地区,大至全国甚至海外,掀起了一股豫剧热。较之当下一些地方戏的衰微,《梨园春》可谓是树立了一个传承民间文化的很好的典型。
豫剧的衰落是在20世纪80年代,但是一批豫剧艺术家仍然不改对戏曲的热情,苦心钻研,勤练唱功:常香玉、阎立品、马金凤、牛得草、王善朴、魏云、马琳、高洁等都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精湛的表演艺术为人们所称道。而一些戏曲理论家也开始关注戏曲的生存状况:河南艺术研究所谭静波等人在全国几个地方专门就民众与戏曲的关系作过调查。结果表明,民众中喜爱戏曲的人所占比例依然很大。这一调查证实了戏曲这一传统艺术的观众审美群体具有长期的稳定性,戏曲市场表面的不景气只是由于传播渠道上的不畅通、传播工作的不协调所致,多年来的“观众萎缩”、“无人看戏”的说法,是被宣传者夸大了的舆论。而当多数电视人被这种“假象”所困而不敢打“戏曲牌”时,河南电视台的决策者独具慧眼,开办了《梨园春》栏目。《梨园春》栏目开播以来引起了社会上的极大反响:
爱听戏的多了。就笔者出生的洛阳来说,茶余饭后,都能听到板胡的韵律,都能见到喜爱豫剧的人三五成群地在吊嗓子。豫剧在洛阳如此,开封更是如此,郑州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梨园春》的举办标志着豫剧开始了它的整合复兴期。
笔者认为,《梨园春》的走红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立足传统,准确定位。在中原一带,豫剧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清乾隆年间(1736-1755)的河南梆子,延续到清末,河南各地就已出现了专门的演出团体。所以在这里豫剧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并且立足于河南方言基础上的豫剧,唱来朗朗上口,在河南群众中间,无论雅俗,都能信口来一段儿。
2、舞台形式多样。首先,这一特点体现在《梨园春》的主持人身上。在传统的戏曲演出中,贯穿演出的大都是类似于报幕员的角色。《梨园春》则突破了这一传统模式,在主持人人选上选用年轻且更有活力的新人,使舞台气氛更加活跃。其次,擂台赛形式的引入。擂台赛是河南民间的传统竞技形式,至今在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还上演着打擂招亲的节目。《梨园春》引入擂台赛的机制后,观众的心理期待提升,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驰骋的演员们则更加卖力,生怕负于他人。而贵重奖品的设置也无疑增加了场内场外的参与热情,不单是河南人积极报名参加这个栏目,省外的一些豫剧迷也积极报名参加,为广大戏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甚至时不时还有外国友人前来捧场,可见其影响力之广,无形中为豫剧做了广泛的宣传。
再次,时尚因素的引入。在人们的印象里,戏剧总给人以“土”的印象,《梨园春》打破了这一传统,在包装设计上为节目增加了一些时尚元素,这在2005年梨园春在网络上发布的广告中可见一斑: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将于7月3日第332期开始进行全面改版。改版后的《梨园春》在环节设置上有别于原来的综艺晚会风格,加大了娱乐游艺的成分,变观众的被动欣赏为主动参与,同时打出了“戏曲也疯狂”的娱乐口号。目前,栏目组开始向全社会征集《梨园春》卡通形象,要求该形象在具有鲜明戏曲特点的同时,又要具有时尚色彩。在这种新的理念的关照下,《梨园春》借助现代先进的传媒方式——电视、网络,打造了戏曲栏目收视新高。随着《梨园春》收视率的提高,其演出范围也不断扩大,据《梨园春·大记事》显示: 2000年3月,赴新疆乌鲁木齐慰问演出,同年7月河南省内涝灾,组织赈灾义演;2001年5月,举行《梨园春》北京戏曲周 ,同年8月赴兰
州慰问演出;2002年《梨园春》台湾戏曲周;2004年纪念常香玉专场晚会;2005年8月,由13名擂主参加表演的《梨园春》版《红灯记》在河南省人民会堂连演5场。《梨园春》正凭借自己的文化特色,立足河南,迈步走向全国。
结语
在人类诞生以来的漫长历史中,人类创造了无数可以引以为傲的文化遗产。近些年,由于社会变化极快,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处于被边缘被消解的地位,虽然联合国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唤起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流失现象的重视,但在对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如何进行有效保护的具体措施方面,仍然有待相关文化机构继续研究探讨。自1994年《梨园春》的出台,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梨园春》植根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老艺术家以及新秀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展演的空间,而且以经济为推动力,先进的传媒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新的时尚元素的引入都无疑为豫剧增加了新的生命力。虽然从形式上《梨园春》与《青春版牡丹亭》有所不同,但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的成功经验有力地向人们证明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与现代并不存在绝对的鸿沟。这也向世人昭示着“不要盲目否定传统”的价值观,因而,《梨园春》留给人们的不但有优秀的豫剧文化的复兴,更有对如何传承中国优秀民间文化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豫剧传统剧目汇编》第10集
【2】《开封市戏曲志》开封市文化局戏曲编辑室1988年版
【3】《关于豫剧的源流和发展》
【4】《豫剧文化概述》 谭静波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
【5】《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6】《梨园春的传播学思考》 卢焱,蒋愈红广播与电视2003(9).
第二篇:传承与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 MBA研究生学术报告总结
第 次
XXX
一、学术报告时间
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
三、学术报告题目
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
五、本人体会
六、学院相关专业教研室评语及成绩
一、学术报告时间
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
张应杭教授浙江大学四大名嘴EMBA主讲
董晓宇教授清华大学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杨继瑞教授重庆工商大学校长
三、学术报告题目
《传承与发展》
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
张应杭教授《儒、道、禅与管理》
全面阐述了儒、道、禅三种极具代表性的东方哲学理念和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报告从总体上讲述了中国式管理的基本特点,然后分门别类地讨论了儒家、道家和禅的理念,中间穿插了教授自己的感悟和海外对儒道禅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一起搭建一个中国管理理念的平台。
董晓宇教授解读《十八大后企业与政府新关系》
概述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对中国、东南亚和欧美的政企关系做了对比,并找到了引起这些差异的环境因素。着重介绍了中国特殊环境下存在的特殊的政企关系,揭露了民营企业在特殊的政治背景和扭曲的经济环境下所遇到的困境。在十八大召开后的大背景下,政企之间的关系有望获得新的突破,教授以国企改革为例,深入剖析国企改革的思路、内容以及期间产生的利益纠葛,引出当下民营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复杂性和转型期两者之间关系的处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市场化改革带来了新突破,也为民营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力促企业、政府双转型。
杨继瑞教授《中国经济若干问题及走势》
从五个问题着手深刻剖析中国经济走势。第一个问题:解析2014年中国GDP增幅。
1、从长期趋势来看,我国经济仍处于调整期,或称“第二轮调整型增长期”;
2、2014年我国经济依然存在着“换挡期”的下行压力;
3、2014年支持我国经济向上的因素主要是出口状况稍好以及今年的政策效应与改革红利逐步释放。第二个问题:中国
2014财政政策抉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4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财政货币政策延续“一松一紧”搭配。调整支出结构,扩大减税力度。当前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而减少政府干预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大减税规模,明年财政政策应向减税倾斜,加快营改增改革进程。第三个问题:2014年中国货币政策抉择。201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方面,要保持流动性适度充裕,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一手抓风险防范,一手抓促进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把钱用在刀刃上。“稳”字当头 注重风险防控。由于影子银行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防范金融风险压力加大,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存在趋紧压力。同时,潜在的通胀压力也会限制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人民币在2013年高歌猛进,人民币兑美元近期加速升值。预计2014年对人民币继续升值,即期汇率达到5.95。第四个问题:2014年中国改革的重点、热点。
1、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着力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和结构优化,改善投资管理和服务;
2、要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积极拓展出口市场,强化多边双边及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对外开放向纵深拓展。(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
3、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4、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下大气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5、要坚持绿色低碳清洁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狠抓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毫不放松抓好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6、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出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落实和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7、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事业改革发展;
8、住房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化,行政手段调控将逐步淡出。第五个问题:中国2014最值得关注的产业投资领域。环保产业投资;文化产业投资;消费服务业投资;医疗产业投资;养老产
业投资;现代农业投资。
五、本人体会
在听完张应杭教授的报告后,我觉得从儒道禅的层面来看待管理问题,让自己的眼界开阔了不少,不再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那点琐碎小事。儒家道德心的三大修持原则(德性立身、以和为贵、中庸为美)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的三大法宝,以道德心、和谐心、平衡心为立世之本、处世之道,凡事顺其自然,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活自然能美好很多。道家的自然而然、阴阳和谐、虚静守弱和佛家的守持戒律、离相禅定、智慧度愚痴,同儒家的原则归根结底都述说着同一个意思。由此可见,世间道理本出同源,不过是表述方式和传诵方法不一样罢了,只要守住本心,宽容待人,凡事顺势而为,自然能水到渠成。
董晓宇教授精辟地总结了当前中国政企之间的现状与困境:离不开、靠不住,扭曲的主体和扭曲的关系。当前,在中国的经济环境下,政府的调控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不但表现在产业的调控方面,同时政府每年将大量的扶持资金花费在扶持项目上,几乎每个部门都掌握了专项资金。由此,政府部门成为了企业争相结交的单位。对政府部门而言,掌握了专项资金,就相当于掌握了权力。企业希望从政府部门获得利益,如土地、扶持资金等,这是双方关系的基础。政府扶持一个企业的方法会很多,决心会很大,同时要破坏一个企业的决心也会很大。利益与破坏并存,使政府与企业进入了一个相互博弈的阶段。政府扶持一个企业,希望企业能多缴税,多用人。而企业则是通过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合作,少缴税,多拿扶持资金。当各地政府大兴建设时,优秀企业奇货可居,是招商引资的主要对象,企业可以坐地喊价,但当企业出不了效益,政府开始采取手段进行清退,这就是所谓的资源优化。
杨继瑞教授分别就2014年中国GDP的可能增幅、政府实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最值得关注的投资产业等五个方面与我们进行了分享。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2013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呈低速复苏态势,发达经济体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但增长后劲不足,新兴经济体整体增速虽仍较快,但下行压力加大,加上大国的宏观政策有可能调整,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进一步加
大。中国尽管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为世界87位。总体上看,世界经济复苏弱势难以改变,美国量宽政策退出预期增强加大了世界经济走势的变数,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根据这一背景和中国国内经济态势,2014年中国经济总体上呈现一个“换挡调整期”。2014年重在坚持“稳中求进”,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的关系。首先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稳增长是调结构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与调结构可实现内在辩证统一。从当前的经济工作排序来看,应是调结构第一,稳增长第二。一切为了结构优化升级,稳增长是支撑条件。
六、学院相关专业教研室评语及成绩:
评语:
成绩(百分制表示):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第三篇: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文化产业发展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文化产业发展
日前,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开幕,温家宝总理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产业被重点提及,其发展也备受关注。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指出,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文化产业依然是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且文化产业将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及经济硬实力的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从政府工作报告所涉及到的文化产业的具体内容看,文化产业将继续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发展重点。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方面,国家将继续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文化服务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国家将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文化市场,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创造文化品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等。政府工作报告不但在宏观上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指导,还在具体地提及了重点发展的文化行业子行业。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及体育产业等文化子产业被具体提及。从09年年末开始,文化产业相继出台了扶持新闻出版产业、电影产业及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三方面的政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对这三个产业的发展已经有所侧重,而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这三个产业,可以说是对这三个产业被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发展的肯定。此外,09年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超万亿,在GDP中的占比达到近3%,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亿,同比增长43%,从产业的规模和增速上看,重点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及体育等产业,契合实际。
蔡灵还指出,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做到了宏观与重点的结合,即要求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实力的提升,也要求突出重点子产业的发展,有条件、有实力的产业应充分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并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整体上处于平衡状态。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09年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超万亿,GDP占比达到近3%,新闻出版产业对文化产业总产值在GDP中占比的进一步提高有显著贡献。
2010-03-09来源: 和讯网
第四篇:从经济形势看工行发展
从经济形势看工行发展
——支行“我的工行我的梦”演讲发言稿
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一名工行人,我的中国梦就是在为工行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努力的过程中展现自我价值。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梦想是航灯、是前进的动力,而要想实现梦想就必须探索实现梦想的方法和增长实现梦想的本领。兵家打仗讲究“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而商家闯市场同样需要洞悉国内外经济形势、外部营商环境、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自身优劣势。从宏观层面上看,而今世界经济仍将延续低速增长态势;全球金融形势有所好转,但出现动荡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动力略显不足,出口额因主要贸易市场购买力下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倾销案频频而有所回落;内需提振因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收入水平低、贫富差距大、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而效果不佳;投资依然大部分集中在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大、回报率低、期限长的项目之中,虽然今年中央旨在调整经济结构,有意控制GDP增长速度,而把稳增长、控通胀放在第一位,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要达到预期目标,相信也是压力重重。从微观层面上看,制造业营商环境持续恶化、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人力资源成本持续上升、转型升级压力重大,大量资金去实向虚,今年经理人采购指数为50.46,同期为51.23,增长速度在放缓。这说明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并不好,同时我们也得面对改革所带来的挑战。7月,国务院发布金融改革国十条暨《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其中第九条,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这无疑将加大行业竞争。央行出台“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控制总量”的信贷新政、银监会八号文件控制理财比例、贷款利率解禁等金融新政,均在撼动银行传统盈利模式。经营困境摆在这里,我行提出经营转型恰逢其时,那我们的转型突破口在哪里?我们怎么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怎么在改革浪潮中依然能够引领市场,不被淘汰?依我拙见,突破口就是以优质服务留住客户、以产品营销固化资金,实现银行与客户间的双赢。所以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切实转变本位观念,一切从客户角度出发,规范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大堂管理、压降可分流率、提高自助机具使用率;加强员工业务素质培训,提高业务素养、压降业务办理差错率,使进出我行客户能够得到安全、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二是,想方设法让客户认同我们的产品,认可我们的思想,让客户自愿放心地把资金交给我们去打理,做客户的财富管家,从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不厌其烦地向客户宣导我们的价值理念、营销我们的各种产品,做好不同风险偏好、不同等级客户的资金配置,最大化地将客户资金通过产品固化在我行。三是,要紧盯市场需求,创新银行产品,提供差异化服务。2013年6月17日,阿里巴巴在支付宝的基础上推出余额宝,用户在支付宝网站内就可以直接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同时余额宝内的资金还能随时用于网上购物、支付宝转账等支付功能。累计转入资金规模66.01亿元,余额宝只用了18天就将合作伙伴天弘基金的增利宝货币基金推上了中国用户数最大的货币基金宝座。这让银行业震惊、倍感危机与挑战的同时更要有所启发,凭借我行强大的后台研发团队、一线营销人员和广大客户群,是完全有能力制造下一个“余额宝奇迹”的。
数以几十万计工行人的梦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工行梦,数以几十万计的工行人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工行梦,我的梦和工行梦不分彼此、紧密相连,我必将努力工作、好好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工行的转型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第五篇:从湖南湘乡看县域经济管理与发展
从湖南湘乡看县域经济管理与发展
湘乡,湘军故里,楚南重镇,古称龙城。位于湖南省中部,北邻韶山22公里,东距长沙80公里,为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和休闲旅游城市。总面积2012平方公里,人口98万,下辖3乡15镇4个街道办事处。据历史数据,湘乡市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161.77亿元,同比增长14.8%,“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97亿元,同比增长4.3%,“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74.64亿元,同比增长23.1%,“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1.2%;第三产业增加值50.16亿元,同比增长12.5%,“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9%。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比2005年下降6.8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22.9%,比2005年下降5.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9%,比2005年上升7.7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46.1%,比2005年上升5.9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2%,比2005年下降0.9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31%,比2005年下降0.7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83,比上年上涨3.83个百分点;其中居住价格指数为106.1,比上年上涨6.1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中仅烟酒及用品比上年下降3.12个百分点。
最近几年,湘乡农业经济增长平稳,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劳务经济稳中有升,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商品市场活跃,消费需求两旺,招商引资保持较快增长,旅游业快速发展,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运行平稳。但光荣中总有瑕疵,在县域经济良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一些问题,在这里,借此机会,我将我自己的所见诉诸笔端,才疏学浅,还望见谅!
县域经济是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繁荣一方、稳定一方的经济保证,大量的国计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依赖于县域经济的管理和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重点在工业经济,难点在农村经济。至少在现阶段,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仍然是“三农”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转变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要大张旗鼓地坚持以工业主导的思想不动摇。也正是在从农业向工业转变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些问题:
一:受到固有条件的限制。湘乡地属华南湘赣丘陵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总面积为2012平方公里,有耕地42667公顷,有林地面积82667公顷。湘乡处于湘中丘岗向湘江河谷平原的过渡带,为雪峰山东北余脉和越城岭北端余脉所夹峙。西部和南部较高峻,东部和北部较平缓。最高点是褒忠山的三尖峰(又名白沙井山),海拔802米,最低处于涟水出境处的新研文佳滩附近,海拔41米,落差达到了761米,全市海拔高程在100米以下,相对高差小于10米,地面坡度小于5度的平原有500平方公里;海拔高程100—150米,地面坡度5—15度,相对高差10—60米的岗地约600平方公里;海拔高程120—300米,地面坡度15—25度,相对高差60—200米的丘陵有450平方公里;海拔300米以上,地面坡度25度以上,高差200米以上的山地有400多平方公里。这样的地理环境阻碍了交通,为经济发展制造了障碍。耕地面积的不足也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针对此现象,湘乡市国土部门必须:
1、狠抓队伍建设,确保国土资源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立一流形象为目标。讲团结,形成班子整体合力;讲学习,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讲廉政,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2、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积极推进土地市场化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本农田“五不准”占用制度,做到“组织领导、基础建设、制度保障、管理措施”四到位,推行“三严、两查、两重、一否定”的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3、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保证国土资源管理有序进行,强化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力度。
二:政府机构臃肿,人员浮躁,办事不力。这一问题湘乡市政府已经认识到并且开始着手整治,于2012年中进行了镇级政府人员的考核与机构精简,但是力度还不够,仍需继续努力。
湘乡市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一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实行集体领导和“一支笔”审批制度。全县人事编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取消部门的调配权,组织、人事、编制、劳动、财政等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相互约束机制:县财政局拟定财政预算和核拨经费的主要依据是机构编制;只有在县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同意设置的机构和核批的人员、编制范围内,县人事局才能核定人员工资,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才能办理劳动和社会保障手续。二是实行用编计划管理。每年年初,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用编需要和单位编制空缺、上年减员情况等方面,制定用编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计划服从编制,增员服从计划,配员服从结构”,真正做到既管用编数量,又管人员结构。三是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始终把“编制实名制管理”作为编制工作的重点来抓,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进行了全面、准确的实名制登记,做到了县机构编制部门的人员编制台帐与各单位的底册一致。通过编制实名制管理,可以有效地突破过去“人头会计”的局限,切实把住了人员管理的主动权。预计通过以上措施,湘乡市可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净减人员1700多人,按每人每年2.5万元开支计算,每年节约财政开支4250万元。同时还腾出了编制引进了人才,通过用编计划管理列出用于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的专项编制,可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00多名。高科技人才的引进不但可以优化湘乡市的人员编制结构,还可为湘乡市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对湘乡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如2010年工业局引进的高素质人才发挥专业特长,对接中央和省市政策完善了项目库。通过考察论证,提出了全县两个陶瓷节能项目改造方案,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获得批准,解决了项目改造资金2100万元。项目改造后每年可节约原煤1.7万吨,节电909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6.8万吨。
三:湘乡市的农业产业化程度不够,农业水平不发达,目前大部分农业尚处在小农经济时代,与当代经济发展趋势不符,也不利于湘乡市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我认为,湘乡市必须“跳出农业抓农业”,要以工业化理念办农业,立足农业资源、面向农村发展工业,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增长点和重要抓手。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工农互促。
首先,湘乡市应当大力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增强县域经济驱动力。针对湘乡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重点突破,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大龙头”和规模型产业基地,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其开拓市场、招商引资和科技创新能力,促使企业快速发展,促进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力争三年内全县培育2-3家年营销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0家年营销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以带动湘乡市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湘乡市应当大力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呈现出异乎寻常的竞争优势,成为带动一个地区经济腾飞的骨干力量,湘乡市粮食集群建设已初见端倪,这给湘乡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以工业园区为依托,以农业集群建设为重点,延长粮食产业链,争取在3-5年内把我县粮食产业集群打造成为粮食加工行业内的“航空母舰”,使粮食成为我县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其次,湘乡市应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县域经济新动力。农村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县域经济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建设乡村福地为抓手,以“福山、福水、福人家”为主题,建设乡村旅游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湘乡市农村经济发展潜力所在,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准确定位,通过特色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再其次,湘乡市应当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农村组织的凝聚力。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县已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仅27个(成员人数在100人以上15个),累计发展会员6004人,但大部分专业合作组织仍是松散型,真正与基地、农民紧密联系的不多,下一步,在专业组织发展上,一方面要突出量的扩张,另一方面重点是规范内部建设,引导各类专业组织加强对成员在生产、收购、加工等方面开展有效服务,积极探索在专业合作组织内部建立对组织成员的返利分配制度。另外,湘乡市还可以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增强农民主体创业能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一是要建好培训基地。进一步办好湘乡一职等职业教育,强化各类培训基地建设,加大“阳光工程”实施力度,在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基础上,加快湘乡市的皮革、服装等特色劳务品牌的形成;二是要发展劳务输出组织。以培训基地为依托,加快建立基地型、中介型、市场型劳务输出组织,实现劳务输出由零散化向集群化转变和自发性向有序性转化。三是把劳动力创业培训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大对15个示范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四是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努力营造“返乡创业光荣,建设家乡有功”的氛围,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发展民营企业,在一些具备条件的乡镇,可设立农民创业园区。
除开上面提到的三个问题,我也认为,湘乡市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要求,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模式和管理方式,把县域经济调整到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轨道上来。
首先,湘乡市管理人员应当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在县域经济的管理和发展中的内涵,科学发展观对管理和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发展评价体系等做出了新的回答,与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一,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由人来推动,同时又要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终体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其二,强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应该是全面的而不能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是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在内的统一体系。其三,强调发展的和谐性。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是协调的、和谐的,不能只注重一个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单一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发展的本质和社会进步程度。其四,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具有全局和战略眼光,既要考虑当前,还要考虑今后和资源、环境的保障能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使传统县域经济发展思路面临转型压力,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转到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共同进步,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转向注重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如何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转向注重节能环保产业开发,等等。这种与科学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思路的确立,需要一个较长和痛苦的过程,也是县域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其次,湘乡市应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推进,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基础,是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城乡一体,工农兼施的区域经济总和。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强县富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国务院相关政策法规,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及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为各地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湘乡市应当抓住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面对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立足开发我市优势资源,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的原则,不断深化市情认识,丰富完善发展思路,按照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城镇增容”三大目标,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科技兴市、旅游活市”四大战略,落实“开放带动、产业带动、项目带动”三大举措,抓好“农业产业开发、工业经济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旅游和水力资源开发、城镇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六件大事的总体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狠抓重大项目建设,统筹发展县域经济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健康发展。
最后,湘乡市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凝聚合力,推进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一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对县域来说,科学发展不仅要发展生产、积累财富,更要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活更加殷实。
以上就是我关于湘乡市县域经济发展与管理的几点拙见,不等高雅之堂,还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