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教案
分类
教学内容:课本第42页,43页例1,以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
1、学会、掌握含有两个因素(形状一样、大小相同)的分类标准。
2、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分析、思考。包括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属性。
教学重、难点:
学习分类的方法,推广使用教学中学习的直觉思维方式和策略。教学关键:
加强观察和操作活动。
教具准备:
1、课件。
2、圆形,三角形图片。
学具准备:
两种颜色的圆形和三角形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师:孩子们,春游好玩吗?小明也去春游了,回家后,他把自己看到的美丽景色拼成了一幅画,你们想看看吗?
(电脑出示由图形拼成的一幅画)
师:这幅画中有你认识的哪些图形朋友?
生:„„
师:怎样才能知道他们各有多少个呢?
生1:我们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怎样数才不容易出错,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2:先分类,再数。
(电脑演示把图形按形状分类的过程。)
师:是这样吗?现在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2、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数图形个数的时侯用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
生:分类。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分类(板书:分类)。
3、提出问题
师:请孩子们继续观察这些图形,你还想到了什么?
生:这些图形还可以怎样分呢?
二、自主探索,形成结论。
1、独立思考
师:对呀!这些图形还可以怎样分呢?老师把其中的一些图形装在了信封里,就放在每个小组的课桌上,你们想试一试吗?(想)请组长把这些图形拿出来,放在纸板上。先观察这些图形,再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分?
2、合作讨论
师: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
3、交流争论
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准备怎样分?
小组1:我们小组准备先把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再把每堆中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
小组2:我们小组准备先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再把每堆中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
师:孩子们的想法真不错。就按你们的想法小组合作在纸板上分一分。
(学生分类,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师:都分好了吗?看一看你们分出的图形,现在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现在分出来的图形,不仅颜色相同,而且形状也相同。师:看一看你们纸板上的每小堆图形,都是颜色和形状都相同的图形吗?
生:是。
师:你们能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的吗?
小组1:我们小组是先把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再把每堆中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
(学生小组展示。边展示,边介绍分的过程。)
师:其他小组呢?你们的分法和他们一样吗?
小组2:我们小组是先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再把每堆中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
师:你还可以怎样分?
小组3:我们小组是直接把红色圆放在一起,白色圆放到一起,红色三角形放在一起,白色三角形放到一起。
师:从这些分法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我知道要把颜色和形状都相同的图形放到一起有多种分法。
4、形成结论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的分法。请大家看一看数学书第43页,你和哪个小朋友的分法是一样的?(学生看书后回答)
三、创新反思,应用拓展。
1、应用。
(1)课堂活动1:
师:现在请孩子们看屏幕(屏幕出示课堂活动1图片)一起来读一读要求吧!
学生读题后,师问:什么样的图形才能放在一起呢?(生: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图形才能放在一起。)也就是说除了形状相同,大小也要相同的图形才能放在一起,对吗?(对)师:那你能把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吗?请你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学具分一分。边分图形边把自己分的过程说给自己的小伙伴听。(学生汇报,电脑集体订正。)
师:孩子们都能很好的根据两个因素把图形进行分类了,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请看屏幕:
(2)屏幕显示课堂活动第2题图片。
师: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是什么问题吧!
生读题:“把既能飞又有羽毛的圈起来。”
师:这道题是让我们把既能飞,又有(羽毛)的圈起来。也就是说要同时具备能飞又有羽毛这两个条件的我们才能圈,对吗?(生:对。)好的,请孩子们翻开书44页第2题,自己圈一圈好吗?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点名回答,电脑订正。
师: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问题。
(3)屏幕显示活动第3题。
师:多么可爱的羊呀,你能把它们分一分吗?
请孩子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说一说你的想法。
集体交流。
师:你是怎样分的谁来说一说?
生1:„„
生2:„„
2、拓展
师:说的真好!请孩子们再来看一看这幅图,你能用我们这节课学的知识把这些图形再分一分吗?(学生说,电脑显示把这些图形分成几类)
师:孩子们,我们今天学的是什么知识?(分类)小明今天也学习了分类的知识,他回到家里,才发现自己的房间真乱啊。(电脑出示一间非常零乱的房间。)
师:你认为小明会怎样整理房间?
(学生说)
(说完后,电脑演示整理房间的过程和整理后的房间。)
师:现在你觉得小明的房间怎么样?
(学生回答。)
师:看来,分类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你能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今天学的知识?
生1:„„
生2:„„
生3:„„
3、反思
今天,孩子们用学到的知识成功地解决了很多问题。你能谈一谈你的收获吗?
第二篇:西师版一年级下册教案分类与整理 教案
分类与整理
【教学内容】
教材第87~88页例
1、例2及练习十八第1题、第2题。
【教学目标】
1、学会、掌握含有两个因素(形状一样、大小相同)的分类标准。通过具体、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初步的分类与整理意识。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思考,包括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属性进行分类与整理
3、通过具体、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初步的分类与整理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分类的方法,推广使用教学中学习的直觉思维方式和策略。难点:掌握多种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出示一张整理好了的文具店照片和一张凌乱的文具店照片
小鹿文具店
小熊文具店
学生比较,更喜欢选择哪个文具店买文具,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出示无颜色的三角形、圆形和有颜色的三角形和圆形
展示按形状分类的图形。
3、提出问题
师:请孩子们继续观察这些图形,你还想到了什么? 生:这些图形可以怎样分呢?
二、自主探索,形成结论。
1、独立思考
师:对呀!这些图形还可以怎样分呢?老师把其中的一些图形装在了信封里,就放在每个小组的课桌上,你们想试一试吗?(想)请组长把这些图形拿出来,放在纸板上。先观察这些图形,再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分?
2、合作讨论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3、交流争论
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准备怎样分?
小组1:我们小组准备先把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再把每堆中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小组2:我们小组准备先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再把每堆中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 看一看你们分出的图形,现在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现在分出来的图形,不仅颜色相同,而且形状也相同。小结 要把颜色和形状都相同的图形放到一起有多种分法。
三、创新反思,应用拓展。
1、应用。
(1)课堂活动1:
师:现在请孩子们看屏幕(屏幕出示课堂活动1图片)一起来读一读要求吧!学生读题后,师问:什么样的图形才能放在一起呢?(生: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图形才能放在一起。)也就是说除了形状相同,大小也要相同的图形才能放在一起,对吗?(对)师:那你能把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吗?请你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学具分一分。边分图形边把自己分的过程说给自己的小伙伴听。(学生汇报,电脑集体订正。)
师:孩子们都能很好的根据两个因素把图形进行分类了,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请看屏幕:
(2)屏幕显示练习十八第1题图片。
先一起来看看是什么问题吧!读题:“把既能飞又有羽毛的圈起来。”
理解:这道题是让我们把既能飞,又有(羽毛)的圈起来。也就是说要同时具备能飞又有羽毛这两个条件的我们才能圈,对吗?翻开书90页第1题,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八第二题 学生汇报结果并说出自己分分类的理由。
四、课堂总结
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请大家总结这节课的收获,说出自己还存在的问题。
五、课外练习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后回家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房间。
第三篇:一年级下册数学 分类与整理 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那里,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
2.让学生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六一“节快到了,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漂亮的气球来装饰我们的班级,请看。(出示课件情景图片)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揭示课题:为了更加明确每种气球的数量,我们先把大家买来的气球进行分类,整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分类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我想知道这每种气球都有多少个呀!我可怎么办呀!那我怎么分类呀!快出个注意。
师:那今天呀!同学们就帮老师按形状来给这些气球分类,老师呀!都给每组同学准备了这些气球,一会就按照形状把这些气球分一分,数一数,整理一下以后呢!然后把你们分的结果记录在这张白纸上好吗?听清楚我的要求了吗?现在开始。
1.分一分
2.生:动手操作
3.汇报交流分类的结果。
(1)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分类的结果:你是怎么样分的?
师:好了,同学们我们就整理到这,现在停下你手中的工作,一起来看王老师这,1,2,3,我看这位同学坐的真精神,老师看到你们整理得特别的好,现在我拿一位同学的作品。
学生汇报:介绍
师:同意吗?你们发现吗?他把图形的圆形放在一堆,心形放在一堆,毛毛虫形放在一堆。
师:他整理得好不好,好的话给他鼓鼓掌。
师:你们能一眼看出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多?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少?
学生汇报:
师:我这边也有一个作品。
师:为了让我的图看上去更清晰,我要在我的图上画上一条线大家我是从这数的,然后在底下做个标记,我的一列是为了让我们的图更清晰。
4.交流其他分类的方法。
小结:师:同学们,你们真棒,不紧紧是把这些气球进行了分类,而且呀还把他们整理成图。
好了,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见过这种分类的现象。
生1:垃圾的分类
师:你们见过吗?垃圾分类是怎么样的。
(出示课件:垃圾情景图片)
生2:超市的分类
师:你们去过吗?我也找到一些超市的分类。为什么苹果,香蕉,橘子为什么都放在一块呢?(出示课件:超市情景图片)
生1:医院的药也要分类
(出示课件:医院药情景图片)
师:你们看分类不紧紧是垃圾也可以分类也可以让我们环保。超市的分类可以方便我们来取物品。说明分类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真大呀!是不是啊!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29页练习七的第1题。
师:把车图上颜色,并数一数有几辆车。学生动手涂色,再汇报。
2.完成课本第29页练习七的第2题。
(1)按水果种类分一分。
师:按照水果的种类分一分,数一数,再分别填一填,苹果,桃子的个数。
学生操作,汇报,交流。
(2)按卡片形状分一分。
师:按照卡片的形状分一分,数一数,再分别填一填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的个数。
学生操作,汇报,交流。
3.完成课本第30页练习七的第3题。
师按照树叶的种类分一分,涂一涂,再填一填每种树叶的片数。
学生操作,汇报,交流。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个别汇报
第四篇: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导语: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39名,从上期期末检测试卷分析,对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掌握还好;但是口算能力还要加强,学生对解决问题中拿去多少,剩下多少,求原来有多少的题型解决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部分学生的思维还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生口算能力、学生小组合作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认识人民币、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分类与整理和总复习以及三个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整册教材是以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主要内容去联系各部分知识,不仅体现了数学知识结构内部的逻辑性,同时还体现了学生认知发展过程,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机结合的整体体现。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能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发现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
4、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法,体验算法的多样。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化。
5、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并了,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爱护人民币。
6、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在动态中学会看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知道珍惜时间。
7、通过操作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并理解”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二)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的思考。
3、在认识图形以及辨认方向与位置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例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第五篇:西师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找春天》
教学内容:找春天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能说完整、清楚的话。
3、感受春天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会想、会说。
课前准备: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简单的课间 教学过程:
一.老师在上课时播放<<春天在那里>> 师:小朋友,你们注意听了吗,刚才是放的什么歌曲啦? 生:<<春天在那里>>师:是的,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旁,请同学们找找,他们都藏在什么地方啦?生: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请跟老师一起去找春天.二.让同学们在音乐里找春天
1.放第一组的声音,几组鸟鸣声.(老师引导学生听.找)2.你们都听到了些什么啦?想到了些什么啦?生: 老师小结板书。请同学起来学学各种鸟叫声.3.放第二组的声音,溪流小鸭的声音.4.你们听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啦?生: 老师小结板书。请同学起来学学他听到的声音。
5、放第三组声音,小雨青蛙的声音.6.你们听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啦?老师小结板书。请同学起来学学他所听到的声音。7.同学们真棒,找到了这么多春天的声音,那么同学们都喜欢春天吗?生:喜欢.8.那么你们能找到那些关于描写春天的歌曲和诗词啦?生: 9.老师这里有一首大家都熟悉的诗.<1>欣赏<<春晓>> <2>请同学们有节奏地朗诵这首诗。
<3>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描写了美丽的春天,你能找出诗中那些句子是用声音来描写春天的?生: 很好同学们回答的真对.10.既然大家都这么喜欢春天,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春天吧!播放音乐<<春天举行音乐会>> 11.请同学们仔细听这首曲子的特点.〈让学生从声音感受春天以来到〉生: 老师小结,这首歌曲活泼明快,歌中模仿了春雨,春风,春雷,春水的声音.表现了人们对春天的热爱之情.12.小朋友们,现在春姑娘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了。
老师:请小朋友拉好手,到校园里春游。小朋友仔细看看,你看见了什么美丽的景色?”
学生甲:“老师,我看见花开了。”
学生乙:“我也看见了,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白的。”;
学生丙丁:“花儿上还飞着蝴蝶呢。” ;
“还有小蜜蜂。”
学生甲:“我看见小草发芽了,柳树长叶了。”
学生乙:“小溪里游着几条小鱼。”
老师:“小朋友都找到了春天,看见了春天,春天真美呀”。
作业:同学们美丽的春天带给了我们快乐,我们是不是应该送给她礼物啦?下课以后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送给春姑娘礼物吧,<老师提示,可以写一句话,作诗,唱歌,画画等> 小结:同学们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在这时我们更要细心观察,这样你便会得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快乐.春姑娘无私的将美丽快乐奉献给了我们,我们一定要向她学习.《春来了》
教学内容:学唱<<报春>> 教学目标:
1、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2.在音乐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在听赏中能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受音乐的快慢、强弱对比。并能用跑、跳、蜜蜂飞舞等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变化。
3、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报春》。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报春》并能用动作(或律动)主动参与表现音乐中的快慢、强弱变化。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体验和表现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并能大胆、自信、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教学过程: 1.听<<春之声圆舞曲>>进入教室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春天!师:春天美吗?生:美!师:你们能说说春天有些什么美丽的景色吗?生:<各种花开了,小鸟也回来了> 师:恩,同学门说的很好,那么老师现在有一个关于鸟的谜语要给大家猜一猜,你们能猜中吗? 谜语:一只小小鸟,冬去春又来,布谷布谷叫,催着春耕忙.生:布谷鸟.3.恩,同学们真棒!布谷鸟的叫声就仿佛告诉大家春天来了,美丽的景色来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吧.老师播放美丽春天的课件请同学们欣赏歌曲<<报春>>让同学们有节奏的拍手.〈1〉师:这首歌好听吗?生:好听。那你们听见布谷鸟的叫声了吗?谁能模仿出音乐中布谷鸟的叫声啦?在远处叫和在近处叫有什么不同啦? 请同学分别模仿在远处的叫声和近处的叫声.4.请同学再次欣赏,感受音乐的强弱关系,以及音乐特征? 〈1〉有谁能告诉我这首歌曲的音乐特征啦? 生: 师点评:说的很好,这首歌曲愉快活泼,旋律优美舒展,歌词布谷鸟的叫声使整首曲子充满了情趣.〈2〉有谁能划出这首曲子的拍子
生:师:这是一首三拍子的音乐。〈复习三拍子的强弱关系。老师做示范〉
5.学唱歌曲
〈1〉学生跟琴一起哼唱曲调二或三遍 〈2〉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颂歌词 〈3〉加入
歌
词
跟
琴
演
唱,老
师
加
以
纠
正。
〈4〉加入感情演唱 在唱布谷时,要唱的有弹性,跳跃,四分休止要唱 出来,还要用高兴的心情去演唱整首曲子。老师范唱。
〈5〉学生一起跟琴唱一遍,然后让他们轻唱一遍。〈6〉分组表演,其余的同学伴奏,按三拍子的强弱关系来。6.同学们春天真美啊,老师这有一首好听儿歌要送给春姑娘吧。老师出示儿歌请同学一起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7.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你们都是那春姑娘的好伙伴,大家可以自由的模仿春天里的声音,种子发芽的动作等等。
小结:同学们,春天美吗?生:美,因为春天有红的花、绿的草,还有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师:是呀,春天有很多种美丽的花呀,草呀,同学们你们能举出多少种啦,下课以后请大家去收集吧!
《杜鹃圆舞曲》
教学内容:欣赏《杜鹃圆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让学生感受3/4拍的节奏以及三拍子舞曲的特点。
2、引导学生听辨出《杜鹃圆舞曲》各部分不同的情绪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能用不同的动作加以表现。
教学重点:
感受三拍子乐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乐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让同学们随着音乐《报春》走进教室,学生们纷纷模仿出春天各种小动物和植物发芽的动作。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听春天
1、师:同学们,布谷鸟清脆的叫声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小草发芽,鲜花盛开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多彩的春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景色里去吧。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杜鹃圆舞曲》,并随着音乐律动,感受三拍子的特点。
〈1〉师: 你喜欢这首乐曲吗?生:师:听完这首乐曲后,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啦?你会选择那一种表情啦?生:
〈2〉 你们为什么是要选择这样的表情啦?你能告诉大家吗?生:
师小节:这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所作的一首管弦乐曲,以手风琴为主要乐器。乐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景象,婉转的模仿杜鹃的叫声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
2、同学们,在音乐中布谷鸟多次出现,仿佛和我们做谜藏,你找到他了吗?
下面让我们再次欣赏,听听乐曲是怎样描写杜鹃的啦?你可以用你最喜欢的图形画出“你知道乐曲中几次杜鹃鸟的叫声”。
生:(老师将同学中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师总结:杜鹃鸟的叫声贯穿整首音乐,它是这段音乐的主线、、、、二、找春天
师:春天,杜鹃快乐地歌唱,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同学们想一想,除了杜鹃给我们报春外,你还能从哪里找到春天?
[教师可以播放有关春天的课件或录音,启发学生找春天] 生:花红了,草绿了,燕子飞回来了。。。
三、画春天
1、刚才我们一起听了《杜鹃圆舞曲》,一起感受了浓浓的春意。此时此刻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你能试着用彩笔画一画吗?(放音乐让学生展开想象)
2、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展示交流 小节:同学们,春天真美啊,每一位同学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春天。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那个春天而喝彩吧,你们可以扮演春天里的任何动物和植物的形象(学生扮着各种小动物走出教室)
《春天的理想》
教学内容:学唱《我和小树来比赛》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我和小树来比赛》,引导学生立志像春天的小树苗一样,长成祖国的栋梁之材。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歌唱《我和小树来比赛》
一、组织教学
二、教学过程
同学们,春天这么美好,我们在美好的春天里应该做些什么?你知道3月12是什么日子吗?生:„师:在这天我们该做些什么啦?生:..1、同学们说的很对,如果我们不植树,不保护环境,以后的春天会是怎样的啦? 生:„
2、同学们都很热爱春天,下面就让我们唱着快乐的歌儿一起植树去吧!播放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
(1)你们谁能告诉我这首歌曲的特点啦?
生:师点评:这首歌曲旋律流畅、节奏鲜明活泼,表现了小朋友在春天植树的好心情。学生跟着琴一起用“啊”哼唱歌曲的旋律2至3遍
(2)学生朗读歌词
3、老师教唱歌曲2遍
(1)跟琴演唱歌曲,强调要注意歌曲的情绪。老师首先范唱一遍。(2)学生有表情地清唱一边
(3)分组表演,(一组唱时另一组跟琴做动作)4.创编舞蹈表演
(1)两名学生为一个小组进行创编。老师可在这个过程中加以提示(2)请跳得好的小组到台上来表演。其他的同学在下面自由表演。
老师小节:同学们,小树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快乐成长,我们小朋友也应该像小树一样,在党的阳光、雨露滋润下,茁壮成长,要像小树一样成为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