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六讲课件讲义范文

时间:2019-05-13 10:2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六讲课件讲义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六讲课件讲义范文》。

第一篇:2013年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六讲课件讲义范文

同程教育()专注于个性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今同程,为明天!

2013年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六讲课件讲义

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6讲课件讲义

(八)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

1、土地法规与政策的制定

在土地管理中,组织立法和制定综合性政策是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包括:

1)组织开展土地管理中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的调查研究;

2)组织编制土地立法规划,组织拟定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草案和行政规章;

3)负责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中的使用解释工作,研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草案与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

4)办理依法由国土资源部受理的行政复议工作;

5)组织开展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2、地籍管理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其主要内容有:

1)开展初始土地登记,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租赁、授权经营及划拨等各类土地权属变更登记,土地使用权出租、抵押登记,土地用途变更登记及其他变更土地登记工作;负责土地证书监管。

2)研究解决历史遗留和新出现的土地权属问题的政策界限,负责确定土地权属,承担调处重大土地权属纠纷;开展土地确权、土地权属纠纷调处工作。

3.开展全国土地资源调查、变更调查及土地条件调查等专项调查工作,负责对土地资源状况进行评价。

4)开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及时提供建设用地规模扩展等监测数据及分析成果;开展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土地权属状况及其变更情况的统计工作,及时开展统计分析,提供耕地变化为主的土地资源利用统计数据。

5)建立地籍信息资料公开查询制度及土地登记查证制度;掌握地籍管理工作动态,开展调查研究。例题:()是土地管理的基础。(2002年土地管理基础试题)

A.地籍管理

B.地价管理

C.土地执法监察

D.农地用途管制

答案:A

解析: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

3、土地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

在土地管理中,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计划是土地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计划的具体内容是:研究全国和重点地区国土综合开发的政策措施,编制全国性及区域性的国土观划和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拟定土地供应政策;指导、审查和编制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复垦规划、土地整理规划、未利用土地开发规划等专项规划。

4、耕地保护

国土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土地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保护耕地。耕地保护的内容包括:

1)拟定实施耕地特殊保护、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理和复垦的政策;分析耕地增减动态,研究制定宏观调控和加强的措施。

2)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推进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监督等于作。

3)拟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技术和方法,制定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制度和措施。

同程社区(club.toonedu.com)教育培训互动交流平台同人网()教育培训网络营销平台

4)对已批准的各类建设项目涉及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措施的审核和监督检查工作

5)依据耕地数量变化情况的监测结果,对耕地总量减少的地区,提出限期采取补足措施的建议,并监督实施和组织验收。

5、农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征用

农用地转用是现状的农用地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规定的批准权限报批后转变为建设用地的行为。又称为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1)拟定农地转用管理办法,拟定农地转用审查报批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拟定征地管理的有关政策和办法;拟定建设项目征用土地的审查报批管理办法。

2)承办需报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农用地转用、征地和土地开发的审查、汇总、报批工作。

3)指导征地制度改革,依法推行统一征地制度,规范征地程序和办法拟定征地补偿费用计算、使用和管理办法。

6、土地供应和市场管理

土地供应和市场管理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内容有;

1)制定地价体系和地价管理制度,开展土地分等定级、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和地价指数的评定与监测。

2)制定建设用地供地标准和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指导和规范国有建设用地的供应。

3)制定并组织实施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出资等管理办法和地产交易规则,规范土地市场,完善市场体系。

4)负责公布土地市场运行动态,预测土地市场发展趋势,研究和提出调控土地市场的措施。

5)制定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目录并组织实施,制定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及改变用途的政策和管理办法。

6)制定乡(镇)村用地管理办法,指导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管理及审批工作,指导各地制定乡镇各类建设用地标准、占地补偿办法及补偿标准,制定和组织实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办法,制定鼓励城乡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的政策和管理办法。

7、土地执法与监察

土地执法监察是实现国家土地管理职能,保证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全面实施的基本途径,其具体内容包括:

1)监督检查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

2)受理对土地违法行为的检举、控告;

3)调查土地违法案件;

4)受理不服土地行政处罚决定申请复议的案件;

5)指导、监督检查下级土地管理部门的土地监察工作;

6)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土地行政管理人员在依法执行职务时遭受打击报复的案件。

例题:土地执法与监察的具体内容包括()等。

A.监督检查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

B.受理对土地违法行为的枪举、控告

C.调查土地违法案件

D.受理不服土地行政处罚决定申请复议的案件

答案:ABCD

(九)我国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了解)

我国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采取垂直统一管理的方式,在中央成立国土资源部,下设国土资源部、局等等,由上至下统一管理。

现行土地管理体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198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之同程社区(club.toonedu.com)教育培训互动交流平台同人网()教育培训网络营销平台

后,由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所确定实行的全国土地统一管理的体制。

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为了加强对全国土地的统一管理,决定成立国家土地管理局,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条也明确规定:“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1998年,国务院组建了国土资源部,实行陆地与海洋,土地与矿产的统一管理,更体现全国土地统一管理的力度。

全国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体制,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一是我国人地矛盾的内在需求。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土地管理首先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保证有限的土地养活众多的人口,切实保护耕地。耕地的保护实质就是协调好吃饭与建设,做到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吃饭与建设的关系协调,就要求对全国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筹兼顾、合理配置。二是维持我国土地公有制的客观需要。土地公有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要维持和巩固土地公有制,就必须坚持土地统一管理,分散或分割管理会导致公有制的名存实亡,统一管理有利于土地的合理配置和土地利益的合理分配,兼顾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与发展,从而发挥土地公有制的优越性。

历史的实践也证明,土地由各部门分管,或统管与分管相结合体制,不但不能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反而造成政出多门、相互扯皮和土地管理的无序状态。过去,由于国家和各级政府未设置统一的土地管理机构,各部门自己管地,各自为政,自立条例、规定。凡涉及征地、批地的部门,都插手地政工作,要管都管,要不管都不管。所以,土地分散多头管理,不能有力地贯彻、执行国家制订的土地法规、条例和政策,不能强有力地制止乱占耕地和滥用土地的行为发生,致使国家土地资源不断遭到浪费和破坏,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也不断受到侵犯。

根据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国土资源部代表国务院负责全国土地管理工作。全国地方各级政府从1986年开始已按《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成立了具有统管职能的土地管理机构。一般各省、自治区级的土地管理机关为厅级;地、市级土地管理机构为处级单位;县级土地管理机构为科级单位。根据国土资源部的“三定”方案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各司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国土资源部设14个职能司(厅、局)。其中有6个职能司(厅、局)与土地管理直接相关,承担着相应的土地管理职责。

l.政策法规司。组织起草有关土地资源的法律法规草案;组织协调部内有关立法工作;组织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办理有关行政复议事宜;调研和起草综合性的土地资源政策。

2.规划司。组织研究全国和重点地区国土综合开发整治的政策措施,起草编制全国性及区域性的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拟定土地供应政策;指导和审核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复垦规划、土地整理规划、未利用土地开发规划等专项规划和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参与报国务院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核工作。

3.耕地保护司。拟定耕地特殊保护和鼓励耕地开发政策、农地保护和土地整治政策、农地转用管理办法,拟定未利用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开发耕地规定;指导农地用途管制、组织基本农田保护。

4.地籍管理司。拟定地籍管理办法,拟定土地调查、动态监测、地籍调查和统计的技术规范、标准并组织这些千作;拟定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和权属纠纷调处规则和权属管理办法,承担调处重大土地权属纠纷。

5.土地利用管理司。拟定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管理办法,指导基准地价、标定地价评测。

6.执法监察司。组织对执行和遵守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拟定土地执法监督和土地违法案件查处的规定,组织开展对土地利用规划、农地转用、土地征用、土地资产处置、土地使用权交易行为的监督监察,依法组织查处重大土地违法案件。

同程社区(club.toonedu.com)教育培训互动交流平台同人网()教育培训网络营销平台

例题:根据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代表国务院负责全国土地管理工作。

A.建设部

B.国土资源部

C.土地管理局

D.土地管理部

答案:B

解析:根据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国土资源部代表国务院负责全国土地管理工作。

(十)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了解)

1、土地管理是协调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

伴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日益突现,人地矛盾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人地矛盾不仅表现在各部门各产业之间对土地需求的矛盾上,也表现引人与人之间对土地需求的矛盾上。人地矛盾是社会其它具体矛盾的一个主要根源。

土地管理通过协调人地矛盾,从而成为协调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

2、土地管理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随着人口的剧增,各项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耕地的锐减,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人口、土地、粮食、环境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也日益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而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必须依赖土地的科学管理。

3、土地管理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

人类历史上发上的动荡和战争,主要源于自然资源的争夺和饥荒,这两点都与土地管理密切相关。土地管理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

例题:下列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正确的是()。

A.土地管理是协调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

B.土地管理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C.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没有任何关系

D.土地管理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

答案:ABD

解析: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有密切关系。

(十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管理的演变历程(了解)

1.1949一1978年,重要法律《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1949年7月,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下设内务部。内务部下设地政司,作为全国土地管理机关,主要负责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城市房地产管理、土地征用和房地产交易管理、土地租税、城市管理规划及考核等。之后,土地管理逐步向各部门分散。1952年,城市营建规划及考核移交新成立的建筑工程部;1954年,撤销了地政司,在农业部设土地利用总局;1956年,在土地利用总局的基础上成立农垦部,主管全国所有荒地和国营农场建设工作;城市房地产管理下作移交新成立的城市服务部,内务部仅保留土地遗留问题处理和部分征地划拨等于作。

1962年颁发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案草案》,明确了农村集体土地的范围,基本形成了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土地管理体制。

2.1979一1986年,重要法律《土地管理法》

文革时期,许多地方的土地管理机构被解散,土地管理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1979年,国务院设立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下设土地资源组,由农业部牵头起草土地利用分类标准、调查规程,并开展土地详查试点,在试点实践基础上修改并颁布土地调查的技术标准,提出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调查的报告。1984年,国务院批准部署在全国开展土地调查工作。1982年修订了《国同程社区(club.toonedu.com)教育培训互动交流平台同人网()教育培训网络营销平台

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同年,改革土地管理体制,1982—1986年国家实行所谓城乡分管的体制,地方的农业部门建立了土地管理部门,而城市内部则保留了房地产管理局,部分恢复了地政管理职能。1986年,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要求强化土地管理,刹住乱占耕地之风。同年,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了全国地政和城乡地政统一管理的原则。

3.1987一1990年,重要法律《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直属国务院的国家土地管理局正式成立,接着地方各级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也相继成立。1988年,修改《土地管理法》,确定了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土地使用权可依法转让的原则;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1990年,颁布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城镇土地有偿使用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4.1990年以后

1990年以来,我国土地管理千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为主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土地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土地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健全,耕地保护制度逐步完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进一步规范,土地利用规划和用途管制得到落实。

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制度。土地使用权可以出让、转让、出租、抵押。从1997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决心用世界上最严格的措施来管理土地、保护耕地。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进一步明确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包括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应该说,宪法的修改和几部重要法律法规的出台,为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土地使用制度变革的主要内容是变无偿、无限期、无流转的行政划拨供地,为有偿、有限期、有流转的出让供地。但基于我国的现实,大量的建设用地仍然实行划拨供地。因此,这一阶段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突出特点在于,制度格局上的划拨制度与有偿使用制度并存,且划拨制度作用的覆盖面大于有偿制度。

2004年,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实行省以下土地垂直管理体制,以进一步加强国家对国土资源的宏观调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近年来,中央把国土资源部门作为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参与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从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实施管理,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制度,健全土地节约利用和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的责任制度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土地管理思路,为下阶段中国土地管理明确了方向。

例题:()年,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实行省以下土地垂直管理体制,以进一步加强国家对国土资源的宏观调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A.2001

B.2002

C.2003

D.2004

答案D

解析:2004年,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实行省以下土地垂直管理体制,以进一步加强国家对国土资源的宏观调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同程社区(club.toonedu.com)教育培训互动交流平台同人网()教育培训网络营销平台

同程社区(club.toonedu.com)教育培训互动交流平台)教育培训网络营销平台同人网(

第二篇:2013年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四十讲课件讲义

同程教育()专注于个性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今同程,为明天!

2013年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四十讲课件讲义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精讲班第40讲讲义

第三部分《国土资源信访规定》

一、《国土资源信访规定》出台背景实施时间:

国土资源部令第32号《国土资源信访规定》,于2005年12月29日国土资源部第2次部务会议修订通过,2006年1月4日发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二、重要条文学习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国土资源信访行为,维护国土资源信访秩序,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信访条例》和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国土资源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处理的活动。

本规定所称信访人,是指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三条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二)畅通信访渠道,方便信访人;

(三)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四)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

(五)坚持依法行政,从源头上预防导致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发生的矛盾和纠纷。

第四条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信访工作绩效进行考核。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一)在国土资源信访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

(二)信访人反映的情况,提出的建议、意见,对改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有重要贡献的。

第二章信访工作机构和人员

第六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利工作、方便信访人的原则,确定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工作人员,设立接待场所,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

第七条国土资源信访工作人员应当熟悉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具有较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实事求是,廉洁奉公。

第八条国土资源信访工作机构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受理、交办、转送国土资源信访事项;

(二)承办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交办的国土资源信访事项;

(三)协调处理重要国土资源信访事项;

(四)督促检查国土资源信访事项的处理;

(五)研究分析信访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本部门提出完善政策、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六)对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信访工作进行指导。

第九条信访工作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参加会审会等有关会议,阅读相关文件,查阅、复制与信访事项有关的文件、凭证。

第十条国土资源信访工作人员应当做到: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格依法行政;

(二)认真处理人民来信,热情接待群众来访,依法解答信访人提出的问题,耐心做好疏导工作,同程社区(club.toonedu.com)教育培训互动交流平台同人网()教育培训网络营销平台

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

(三)保护信访人的隐私权利,不得将举报、控告材料、信访人姓名及其他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送给被举报、被控告的对象或者单位。

第十一条国土资源信访工作人员享受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有关的岗位津贴和卫生保健福利待遇。

例题(判断):信访工作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参加会审会等有关会议,阅读相关文件,查阅、复制与信访事项有关的文件、凭证。()。

答案:√

解析:信访工作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参加会审会等有关会议,阅读相关文件,查阅、复制与信访事项有关的文件、凭证。第三章信访渠道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通过互联网或者发布公告等方式,向社会公开下列信访信息:

(一)信访工作机构的通信地址、电子信箱和投诉电话;

(二)信访接待的时间和地点;

(三)查询信访事项处理进展及结果的方式;

(四)与信访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

(五)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

(六)其他为信访人提供便利的相关事项。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政务信息网络资源,建立国土资源信访信息系统,实现与本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上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互联互通,为信访人在当地提出信访事项、查询信访事项办理情况提供便利。

第十四条国土资源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输入信访信息系统。信访人可以持有关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的投诉请求受理凭证,到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信访接待场所查询其所提出的投诉请求的办理情况。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制度。主要负责人应当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国土资源信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第十六条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信访接待日制度,由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协调处理信访事项。信访人可以在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公布的信访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当面向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反映信访事项。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可以就信访人反映的突出问题到信访人居住地与信访人面谈沟通。

第四章信访事项的提出

第十七条信访人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不服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可以向有关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信访事项。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向有关机关提出。

第十八条信访人提出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

第十九条信访人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取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等书面形式。信访人提出投诉请求的,还应当载明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

对采用口头形式提出投诉请求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记录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

第二十条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设立、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五人。

例题(判断):信访人提出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答案:√

解析:信访人提出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第五章信访事项的受理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收到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或者人民政府、人民政府的信访工作机构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应当进行登记。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制作《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告知书》,在十五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

(一)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二)属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

(三)依法不属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处理的部门或者人民政府提出。

信访人重复提起的信访事项仍在办理期限内的,信访工作机构可以不再书面告知信访人。

第二十二条依照法定职责属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有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十五日内分别按照下列方式处理:

(一)属于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制作《国土资源信访事项转送书》,直接转送有管辖权的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涉及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的信访事项,应当转送其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二)属于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直接报送有管辖权的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三)情况重大、紧急,需要反馈办理结果的信访事项,制作《国土资源信访事项交办书》,直接交由有权处理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有权处理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在指定办理的期限内,向交办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交《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办结报告》,反馈信访事项的办理结果;

(四)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受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并制作《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受理通知书》,书面告知信访人;

(五)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该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作《国土资源信访事项不予受理通知书》,书面告知信访人;

(六)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属于征地补偿标准争议,有关人民政府已经或者正在依法进行裁决的,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作《国土资源信访事项不予受理通知书》,书面告知信访人不予受理。

依照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接到转送、交办信访事项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国土资源信访事项转送书》或者《国土资源信访事项交办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告知信访人。

第二十三条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通报信访事项的转送、交办情况。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告转送、交办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

第六章信访事项的办理和督办

第二十四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信访事项,应当听取信访人陈述事实和理由;必要时可以要求信访人、有关组织和人员说明情况;需要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的,可以向其他组织和人员调查。

第二十五条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需要举行听证的,依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中依职权听证的程序进行。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规定第二十八条、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时限内。

第二十六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依法受理的信访事项,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分别做出以下处理,并制作《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书面答复信访人:

(一)请求事实清楚,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予以支持;

(二)请求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据的,应当对信访人做好解释工作;

(三)请求缺乏事实根据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不予支持。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照前款第(一)项规定,作出支持信访请求意见的,有关机关或者单位应当执行。

第二十七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收到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答复。第二十八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内办结。情况重大、复杂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

第二十九条信访工作机构受理信访事项后,发现信访人就该信访事项又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有关部门已经受理的,信访工作机构可以决定终止办理。

第三十条信访人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之日起三十日内,请求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复查。原办理机关为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向省级人民政府请求复查。

收到复查请求的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制作《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复查意见书》,书面答复信访人。

第三十一条信访人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复查意见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复查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请求复核。复查机关为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向省级人民政府请求复核。

收到复核请求的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复核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复核意见,制作《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复核意见书》,书面答复信访人。

第三十二条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发现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督办,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未按规定的办理期限办结信访事项的;

(二)未按规定反馈信访事项办理结果的;

(三)未按规定程序办理信访事项的;

(四)不执行信访处理意见的;

(五)收到督办文书,未在规定期限内反馈办理情况的;

(六)其他需要督办的情形。

第三十三条信访人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出的复核意见不服,或者信访人在规定时限内未提出复查或者复核请求,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有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制作《国土资源信访事项不再受理通知书》,书面告知信访人不再受理该信访事项。

第三十四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的《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复查意见书》、《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复核意见书》、《国土资源信访事项不予受理通知书》和《国土资源信访事项不再受理通知书》,应当加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印章。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国土资源信访分析统计制度。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向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送国土资源信访情况、季度分析报告。

国土资源信访情况分析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受理信访事项的数据统计;

(二)信访事项涉及的领域和地域;

(三)信访事项转送、交办、督办情况;

(四)信访事项反映出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政策性建议;

(五)信访人提出的改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建议及其被采纳情况。

例题:信访人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之日起()日内,请求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复查。

A.30

B.45

C.60

D.90

答案:A

解析:信访人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之日起三十日内,请求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复查。第七章信访秩序的维护

第三十六条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对其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

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成立处置群体上访事件应急组织并制订应急预案。对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国土资源信访工作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其部门负责人。有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认为必要的,应当立即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并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良影响的产生和扩大。

第三十八条信访人不遵守信访秩序,在信访过程中采取过激行为的,有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及时采取劝阻、批评、教育等措施;对拒不听从劝阻,可能导致事态扩大的,有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建议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训诫或者制止。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超越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或者拒不执行有关机关作出的支持信访请求意见的,依照《信访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办理信访事项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收到的信访事项不按规定登记的;

(二)对属于其法定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的;

(三)未在规定期限内书面告知信访人是否受理信访事项的;

(四)推诿、敷衍、拖延信访事项办理或者未在法定期限内办结信访事项的;

(五)未在法定期限内将处理意见或者复查意见、复核意见书面答复信访人的;

(六)对事实清楚,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投诉请求未予以支持的;

(七)对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隐瞒、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的。第四十一条信访工作人员处理信访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二)作风粗暴,激化矛盾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或者有关情况透露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的。

第九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本规定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例题(判断):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成立处置群体上访事件应急组织并制订应急预案。()。答案:√

解析: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成立处置群体上访事件应急组织并制订应急预案。第四部分《土地登记规则(修正)》辅导

一、《土地登记规则(修正)》出台背景实施时间:

【标题】土地登记规则(修正)

【颁布单位】国家土地管理局

【颁布日期】1995-12-28

【实施日期】1996-02-01

【有效性】有效

二、重要条文学习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

根据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国家土地管理局对1989年11月18日颁布的《土地登记规则》作了补充和修改。现将修改后的《土地登记规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土地管理局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中国经济史第六讲讲义

中国经济史第六讲讲义

第六讲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的经济发展

本讲内容:

一、一五(1953-1957)时期的经济发展

二、大跃进运动的兴起及后果

三、国民经济的大幅度调整

四、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状况的恶化

一、“一五”(1953-1957)时期的经济发展

(一)“一五”计划的制定

1、背景:为适应计划经济建设的需要。

2、提出:

(1)1952.8形成《关于编制五年计划轮廓的方针》、《中国经济状况和五年建设的任务(草案)》等文件。

(2)1953年始对草案做修改。

(3)1954.9,陈云领导的“五年计划纲要小组”向中央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初稿)》。

(4)1955.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通过,并正式公布。

3、任务:

(1)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2)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化,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化,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

(3)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地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础。

(二)“一五”计划时期的方针措施

1、实行粮食、食油和棉花的统购统销。

2、有关农业投入和农业生产方面的政策。

3、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强化对基本建设的管理。(1954.9设立建行)

4、利用原有企业的生产能力。

5、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三)“一五”计划时期的主要成就

1、初步建立了独立工业体系的基础。

表现一:基本建设规模扩大。

表现二:工业技术水平提高。

表现三:工业生产的增长。

2、其他部门的发展。

表现一:农业、林业和水利建设的发展。

表现二:运输业的发展。

表现三:商业、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

表现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大跃进”运动的兴起及后果

(一)“大跃进”运动的酝酿

1、“大跃进”运动的酝酿是从批评“反冒进”开始的。(1957.9-10,八届三中全会,毛泽东)2、1957.11,毛泽东,苏联,15年,钢产量赶超英国。

3、1957.12.2,刘少奇,正式宣布毛泽东提出的口号。表明不顾我国实际急于求成的思想在中央内部已占主导地位。为大炼钢铁做了准备。

4、1958.5,八大二次会议认为我国正处于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批反冒进、观潮派,提出插红旗、拔白旗,鼓励说假话、瞎指挥,左倾思想发展到相当严重程度,推动了大跃进的发展。

(二)“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1、八大二次会议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迅速展开。

表现在全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高速度。

2、工业方面,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要求7年、5年以至3年内提前实现原定15年钢产量赶超英国的目标。

3、农业方面,提出“以粮为纲”的口号,要求5年、3年以至1、2年达到12年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产量指标。

(1)1958.6.12.新华社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首放小麦亩产3530斤的“卫星”,紧接着全国“卫星”指标不断升级。

(2)1958.9.18《人民日报》报道,广西省环江县红旗人民公社发射的“中稻高产卫星”亩产竟达13万多斤。

(三)“大跃进”运动的后果

1、造成了经济效益低下,损失浪费严重。

2、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3、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

﹡中央对此严重后果有所察觉,1959,毛,庐山谈经济工作,重轻农;庐山会议中断了纠错进程,1960新的大跃进发展到高潮。

三、国民经济的大幅度调整

(一)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

1、工农业比例失调。

1957-1960,工业总产值增1.3倍,农业降22.7%.

2、积累与消费比例失调。

基本建设规模过大,积累过高。

3、国家财政赤字严重,市场商品供求比例失调。

三年财政赤字总额169.4亿元;市场商品奇缺。

(二)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

1、1960.9中央正式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基本内容: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失衡的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建设取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3、国经济调整的全面展开主要采取的措施:

(1)通过调整人民公社管理体制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和降低农业税实际征收率等措施进一步调整农村政策。

(2)通过精简职工1940万人和减少城镇人口2600万人的措施,增加农业生产第一线劳动力,减少了国家工资开支和商品粮供应。

(3)通过大幅度地压缩基本建设投资和大批 停建缓建工程项目,缩短基本建设战线,提高

基本建设的经济效益。

(4)进一步改进财政收支不平衡,稳定市场物价,抑制通货膨胀。

(5)降低工业生产发展速度,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关停并转一部分亏损企业,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完成1、1963-1965年的三年调整工作是在“五反”(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四清”(清思想、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反修”、“反单干风” 等运动不断开展的情况下进行的,虽受到了各项运动的影响,仍取得了较大进展。

2、主要表现:

(1)工农业生产接近或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65全国工农业生产总值达2235亿元)(2)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恢复正常。(工农业总产值比重由78.2:21.8到62.7:37.3)

3、财政平衡,市场稳定,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四、“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状况的恶化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后果

1、1966.5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集中反映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方针、政策的《五一六通知》,并成立中央文革小组。

2、1966.8.1-12,北京,八届十一中全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猛烈批刘、邓,毛个人领导一切,文革在全国迅猛展开。

3、毛视学生为文革突击力量。1966.8.1,亲自给 清华附中的“红卫兵”写信,支持其造反。八次接见全国1100多万红卫兵。

4、1967-1968是文革十年中最混乱的两年,打倒一切,国民经济急剧恶化。

工农业生产大幅下降;财政收入减少;文教事业受摧残。

(二)国民经济在逆境中“两起两伏”

1、1969,三结合,政治形势稍稳,国民经济有所回升。至1973,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国民经济出现转机,是文革中形式最好的一年。

2、1974.1,极左思潮再次猖獗,批林批孔运动开展,国民经济遭到破坏。

3、1975,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国民经济开始走上恢复发展轨道。

4、“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开始,生产处于停顿状态,1976,国民经济被拖到了崩溃的边缘。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情况的基本估计

1、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给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障碍。

2、经济管理体制僵化,经济效益全面下降。

3、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4、某些领域仍有一些进展。如成昆线等新线建成通车;南京长江大桥交付使用等。

四、“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状况的恶化

评价:文革时期是建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遭受挫折和损失最严重、最持久的时期之一,由于毛泽东在左倾思想指导下,错误地发动和领导了这场不可能有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作用的政治运动,以及经济思想脱离客观实际,片面强调备战和高指标、高速度,忽视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留下了极为惨痛的历史教训。

第四篇:物业管理实务精讲班第31讲课件讲义

物业管理实务精讲班第31讲课件讲义(环球职业教育在线)

物业管理实务精讲班第31讲讲义

内容提要

一、内容提要

1.员工的招聘与解聘

(1)员工招聘计划的制定

(2)员工招聘的组织实施

(3)员工的解聘

2.员工的培训及管理

(1)培训体系的建立

(2)培训的分类

(3)培训的内容

(4)培训计划

(5)培训的组织与实施

3.员工薪酬管理

4.员工的考核与奖惩

二、考试目的和考试要求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要测试应考人员对物业管理企业员工的招聘与解聘、培训与管理、员工薪酬管理、员工考核与奖惩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考试基本要求

掌握:员工招聘的组织与实施,培训管理的组织与实施。

熟悉:员工招聘计划的制定,员工的解聘,培训的分类及内容,员工薪酬管理的内容,员工的考核与奖惩。

了解:员工培训计划,员工薪酬管理的体系设计。

考题类型要求

本部分考题类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

三、内容辅导

第十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对企业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随着物业管理市场的不断规范和发展,对物业管理企业的运作要求越来越高。能否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管理,已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极其重要的战略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非常丰富,本章主要介绍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员的招聘与解聘、人员的培训及其管理、人员的考核与奖惩等问题。

招聘计划的制订

第一节

员工的招聘与解聘

一、招聘计划的制订(熟悉)

物业管理企业的招聘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管辖项目类型、物业面积的大业主构成情况、收入与消费倾向、消费特点等制订招聘计划。其内容包括:

(1)计划招聘人员总数和人员结构,包括专业结构、学历结构等;

(2)各类人员的招聘条件;

(3)招聘信息发布的时间、方式与范围;

(4)招聘的渠道;

(5)招聘方法。

招聘的组织实施

二、招聘的组织实施(掌握)

(一)公布招聘信息

物业管理企业可通过一定渠道或选择一定的方式,公布有关招聘信息,包括招聘的时间、招聘的职位、招聘人员的数量及相关资格要求等。

(二)设计应聘申请表(注意:有可能考)

招聘信息发布后,求职者通常会寄来个人简历。为了保证应聘人员提供信息的规范性,企业在招聘活动开始时要组织人员设计应聘申请表。

1.应聘申请表应反映的信息

不管何种形式的申请表,一般都应能够反映以下信息:应聘者个人基本信息、应聘者受教育状况、应聘者过去的工作经验以及业绩、能力特长、职业兴趣等。

2.设计应聘申请表的注意事项

在设计应聘申请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内容的设计要根据职务说明书来确定,按不同职位要求及不同应聘人员的层次,分别设计应聘申请表。

(2)在设计申请表时要考虑申请表的存储、检索等问题,尤其是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

(三)对应聘者进行初审

初审是对应聘者是否符合职位基本要求的一种资格审查,目的是筛选出那些背景和潜质都与职务所需条件相当的候选人。

1.审阅和筛选简历的方法

(1)分析简历结构。简历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应聘者的组织和沟通能力。

(2)重点看客观内容。简历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主观内容和客观内容两部分。在筛选简历时应重点查看客观内容。客观内容主要分为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个人成绩四个方面。主观内容主要包括应聘者对自己的描述,例如本人活泼开朗、工作能力强等对自我的评价和描述。

(3)判断是否符合职位技术和经验要求。在客观内容中,首先要注意个人信息和受教育经历,判断应聘者的专业资格和经历是否和应聘岗位相符。如果不符合要求,就没有必要再查看其他内容,可以直接筛选掉。

(4)审查简历中的逻辑性。在工作经历和个人成绩方面,要注意简历的描述是否有条理,是否符合逻辑。

(5)对简历的整体印象。通过阅读简历,看是否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2.筛选申请表的方法

(1)判断应聘者的态度。在筛选申请表时,对那些填写不完整和字迹难以辨认的材料可以直接将其筛选掉。

(2)关注与职业相关的问题。在审查申请表时,要分析背景材料的可信程度,要注意应聘者以往经历中所任职务、技能、知识与应聘岗位之间的联系。

(3)注明可疑之处。在筛选申请表时,应标明疑点,在面试时作为重点提问内容之一加以询问。

(四)确定选拔方法

物业管理企业要根据应聘岗位的特征、参加招聘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及应聘者的数量和层次确定选拔方法,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选拔方法。

1.面试

面试是面试者通过与应聘者正式交谈,达到客观了解应聘者业务知识水平、外貌风度、工作经验、求职动机、表达能力、反应能力、个人修养、逻辑思维等情况,并对是否聘用作出判断与决策的过程。

(1)面试的方法

一般可在面试前先确定要提的重要问题,列成提纲,按提纲提问,同时针对不同的岗位要求和应聘者具体情况,在面试中提出针对性问题,全面了解应聘者的情况。

(2)面试的程序

面试程序一般包括五个步骤:准备、营造和谐气氛、提问、结束及复审。

2.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来测量被试者智力和个性差异。

(1)智力测验

智力是指人类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能力等。

(2)个性测验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特点的总和。通过个性测验可了解一个人个性的某一方面(如人际关系等),再结合其他指标,考虑此人适合担任哪些工作。

(3)特殊能力测验

特殊能力指某人具有的他人所不具备的能力。

3.知识测验

知识测验的目的是了解应聘者是否掌握应聘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般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进行。

4.劳动技能测验

在招聘操作层员工时,可根据应聘岗位的需要,对应聘者进行劳动技能方面的测验。

(五)人员的录用

人员录用是人员招聘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涉及人员选择之后的一系列有关录用事宜,如通知录用人员、签订试用合同、安排员工的初始工作、试用、正式录用等。

员工的解聘

三、员工的解聘(熟悉)

员工的解聘即物业管理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员工的解聘包括员工辞职、辞退和资遣三种情况。

(一)员工辞职

辞职是指员工要求离开现任职位,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退出企业工作的人事调整活动。辞职的管理应注意:

(1)员工不符合辞职条件的,人事管理部门不能同意其辞职。如劳动合同尚未到期,与企业订有特殊工作协议等情况。

(2)员工辞职时,人事管理部门和有关用人单位应督促其办好有关工作移交及个人财物清理。

(3)物业管理企业在员工人职时即应明确告知,员工辞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企业。

(二)员工的辞退

员工的辞退就是终止劳动合同。辞退员工必须慎重考虑,恰当处理。—般而言,对无重大过失者,不要使用辞退的手段。但若出现下列情况,应对当事人予以辞退: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员工的资遣

资遣是企业因故提出与员工终止劳动合同的一项人事调整活动。资遣不是因为员工的过失原因造成的,而是企业根据自己经营的需要,主动与员工解除劳动契约。

1.资遣程序与审核权限

资遣程序是企业人事调整中自上而下的过程。人事部门接到资遣通知后,确定资遣人员,并呈报有关部门主管核实。资遣审核权限与其他人事调整工作相类似。

2.资遣费的发放

资遣费是给资遣人员的经济补偿。资遣费的发放标准应根据各地劳动行政部门的规定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发放。总的原则是:资遣人员服务年限长、贡献大、地位高,资遣费的发放标准就高。

第五篇:经济法基础讲义42-46讲

201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基础班讲义(四十二)

(三)商业汇票的承兑(P132)(2007年判断题、2008年多选题)1.提示承兑期限

(1)见票即付的汇票:无需提示承兑

(2)定日付款或者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到期日前提示承兑(3)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自出票之日起1个月内提示承兑

【解释】如果持票人超过法定期限提示承兑的,即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

【例题·判断题】商业汇票未按照规定期限提示承兑的,持票人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2007年)【答案】√

2.付款人对向其提示承兑的汇票,应当自收到提示承兑的汇票之日起3日内承兑或者拒绝承兑。

3.记载事项

(1)付款人承兑汇票的,应当在汇票正面记载“承兑”字样并签章。(2)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应当在承兑时记载付款日期。

(3)汇票上未记载承兑日期的,应当以收到提示承兑的汇票之日起3日内的最后一日为承兑日期。

4.付款人承兑汇票,不能附有条件;承兑附有条件的,视为拒绝承兑。

【相关链接1】背书时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具有票据上的效力,即不影响背书行为本身的效力,被背书人仍可依该背书取得票据权利。【相关链接2】保证不得附条件,附条件的,不影响对汇票的保证责任。

(四)商业汇票的保证(P133)1.保证人

(1)国家机关、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作为票据保证人的,票据保证无效。

(2)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在法人书面授权范围内提供的票据保证有效。2.记载事项

(1)未记载被保证人的,已承兑的汇票,承兑人为被保证人;未承兑的汇票,出票人为被保证人。(2013年不定项选择题)(2)未记载保证日期的,出票日期为保证日期。

(3)保证人未在票据或者粘单上记载“保证”字样而另行签订保证合同或者保证条款的,不属于票据保证。

【例题·单选题】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票据记载日期中,属于必须记载事项的是()。(2013年机考)

A.承兑日期 B.保证日期 C.出票日期 D.背书日期 【答案】C 【解析】(1)选项A:汇票上未记载承兑日期的,应当以收到提示承兑的汇票之日起3日内的最后一日为承兑日期;(2)选项B:保证人在票据或粘单上未记载保证日期的,出票日期为保证日期;(3)选项D:背书未记载日期的,视为在票据到期日前背书。

3.保证责任

(1)保证人应当与被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2)保证人为2人以上的,保证人之间承担连带责任。(3)保证不得附条件,附条件的,不影响对汇票的保证责任。(4)保证人清偿汇票债务后,可以对被保证人及其前手行使追索权。

【例题·多选题】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票据保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2011年)

A.票据上未记载保证日期的,被保证人的背书日期为保证日期

B.保证人未在票据或粘单上记载被保证人名称的已承兑票据,承兑人为被保证人 C.保证人为两人以上的,保证人之间承担连带责任

D.保证人清偿票据债务后,可以对被保证人及其前手行使追索权 【答案】BCD 【解析】(1)选项A:票据上未记载保证日期的,以出票日期为保证日期;(2)选项B:未记载被保证人的,已承兑的汇票,承兑人为被保证人;未承兑的汇票,出票人为被保证人。

201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基础班讲义(四十三)

(五)商业汇票的付款(P139)

1.商业汇票的付款人是承兑人。(2011年不定项选择题)

2.远期商业汇票(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汇票到期之日起10日。如果持票人超过提示付款期限(10日)委托其开户银行收款的,其“开户银行”(对委托收款的申请)不予受理,但在作出说明后,“承兑人或者付款人”仍应当继续对持票人承担付款责任。

3.付款人的审查义务

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付款时,应当审查票据背书的连续,并审查提示付款人的合法身份证明或者有效证件。如果存在“背书不连续”等合理事由,付款人可以对持票人拒绝付款。【相关链接】以背书方式转让的票据,背书应当连续。持票人以背书的连续,证明其票据权利。非经背书转让,而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票据的,依法举证,证明其票据权利。

4.商业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的付款人开户银行收到通过委托收款寄来的商业承兑汇票,将商业承兑汇票留存,并及时通知付款人。付款人收到其开户银行的付款通知,应在当日通知银行付款。如果付款人在接到通知日的次日起3日内(遇法定休假日顺延)未通知银行付款的,视为付款人承诺付款。

5.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于汇票到期日未能足额缴存票款时,承兑银行仍应向持票人无条件付款,但对出票人尚未支付的汇票金额按照每天万分之五计收利息。(2013年判断题)

【相关链接】国内信用证的申请人交存的保证金和其存款账户余额不足支付的,开证行仍应在规定的付款时间内进行付款,对不足支付的部分作逾期贷款处理。

【例题·判断题】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于汇票到期日未能足够缴存票款的,承兑银行可以向持票人拒绝付款。()(2013年笔试)【答案】×

【解析】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于汇票到期日未能足额缴存票款时,承兑银行仍应向持票人无条件付款,但对出票人尚未支付的汇票金额按照每天万分之五计收利息。

6.支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主要区别(1)出票时的记载事项不同

①支票的金额、收款人名称,可以由出票人授权补记。

②银行承兑汇票的金额、收款人名称,不能授权补记;未记载的,该汇票无效。(2)出票人资金不足

①支票的出票人账户资金不足,属于空头支票,银行作为付款人(并非债务人)不会垫款。

②银行承兑汇票中的承兑银行是主债务人,如果出票人的账户资金不足,承兑人不得以其与出票人之间的资金关系对抗持票人,银行必须无条件当日足额付款。(3)超过法定提示付款期限时

①支票的持票人超过10日提示付款的,银行不予付款。

②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超过10日提示付款的,在作出说明后,承兑银行(主债务人)仍应继续付款。

(4)票据权利的消灭时效不同

①支票的持票人对出票人的票据权利,自出票之日起6个月不行使而消灭。②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对出票人的票据权利,自到期日起2年内不行使而消灭。

(六)商业汇票的贴现(2008年单选题、2011年不定项选择题、2012年多选题)(P140)【解释】贴现是指持票人在商业汇票到期之前,为提前获得现金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而发生的背书转让行为,即持票人以贴息为代价将票据权利背书转让给银行,以提前获得现金。

1.贴现条件

(1)持票人是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企业法人以及其他组织;(2)持票人与出票人或者直接前手之间具有真实的商品交易关系;

(3)持票人应提供与其直接前手之间进行商品交易的增值税发票和商品发运单据复印件。

2.贴现利息

实付贴现金额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至汇票到期日前1日的利息计算。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的期限以及贴现利息的计算应另加3天的划款日期。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向乙企业购买一批原材料,开出一张票面金额为3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出票日期为2月10日,到期日为5月10日。4月6日,乙企业持此汇票及有关发票和原材料发运单据复印件向银行办理了贴现。已知同期银行年贴现率为3.6%,一年按360天计算,贴现银行与承兑银行在同一城市。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银行实付乙企业贴现金额为()元。(2008年)

A.301680 B.298980 C.298950 D.298320 【答案】B 【解析】实付贴现金额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1日的利息计算。本题中贴现日是4月6日,汇票到期前1日是5月9日,一共是34天。企业从银行取出的金额=300000-300000×3.6%×(34÷360)=298980(元)。

3.贴现的收款

贴现到期,贴现银行应向付款人收取票款;不获付款的,贴现银行应向其前手追索票款;贴现银行追索票款时可从申请人的存款账户直接收取票款。

【例题·多选题】关于商业汇票贴现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2012年)A.贴现是一种非票据转让行为

B.贴现申请人与出票人或直接前手之间具有真实的商品交易关系 C.贴现申请人是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企业法人以及其他组织

D.贴现到期不获付款的,贴现银行可从贴现申请人的存款账户直接收取票款 【答案】BCD 【解析】(1)选项A:贴现是指票据持票人在票据未到期前为获得现金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而发生的“票据转让行为”;(2)选项BC: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向银行办理贴现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企业法人以及其他组织;②与出票人或者直接前手之间具有真实的商品交易关系;③提供与其直接前手之间进行商品交易的增值税发票和商品发运单据复印件;(3)选项D:贴现到期,贴现银行应向付款人收取票款;不获付款的,贴现银行应向其前手追索票款;贴现银行追索票款时可从申请人的存款账户直接收取票款。

201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基础班讲义(四十四)

(七)追索权(P134)1.追索权的行使条件(1)到期后追索

票据到期后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向出票人、背书人以及票据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

(2)到期前追索

在汇票到期日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持票人可以行使追索权: ①汇票被拒绝承兑;

②承兑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的; ③承兑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

④承兑人或者付款人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的。2.被追索人(2013年不定项选择题)

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

(1)持票人可以不按照汇票债务人的先后顺序,对其中任何一人、数人或者全体行使追索权;

(2)持票人对汇票债务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已经开始进行追索的,对其他汇票债务人仍然可以行使追索权。

3.追索金额(1)首次追索权

①被拒绝付款的汇票金额;

②汇票金额从到期日或者提示付款日起至清偿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计算的利息;

③取得有关拒绝证明和发出通知书的费用。

【解释】追索金额包括汇票金额、利息和费用,但不包括持票人的“间接损失”。(2)再追索权

①已经清偿的全部金额及其利息; ②发出通知书的费用。4.行使追索权的程序(1)取得相关证明

如果持票人不能出示相关证明的,将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但主债务人仍应当对持票人承担票据责任。(2)发出追索通知

持票人未按照规定期限(3日)发出追索通知的,持票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权。因延期通知给其前手或者出票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承担该损失的赔偿责任,但所赔偿的金额以汇票金额为限。

【相关链接】持票人对前手的首次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3个月。

201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基础班讲义(四十五)

六、票据权利(★★★)

(一)票据权利的概念(2010年判断题、2011年单选题)(P124)

持票人的票据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第一次权利)和追索权(第二次权利)。1.付款请求权,是指持票人向汇票的承兑人(付款人)、本票的出票人(付款人)、支票的付款人出示票据要求付款的权利。

2.行使付款请求权的当事人可以是票据记载的收款人或者最后被背书人。

3.行使追索权的当事人除票据记载的收款人和最后被背书人之外,还可能是代为清偿票据债务的保证人、背书人。

【例题1·判断题】代为清偿票据债务的保证人和背书人不是行使票据追索权的当事人。()(2010年)【答案】×

【解析】行使追索权的当事人除票据记载的收款人和最后被背书人之外,还可能是代为清偿票据债务的保证人、背书人。

【例题2·单选题】甲公司持有一张商业汇票,到期委托开户银行向承兑人收取票款。甲公司行使的票据权利是()。(2011年)

A.付款请求权 B.利益返还请求权 C.票据追索权 D.票据返还请求权 【答案】A 【解析】付款请求权是指持票人向汇票的承兑人、本票的出票人、支票的付款人出示票据要求付款的权利。在本题中,持票人甲公司委托其开户银行向承兑人收取票款,行使的是付款请求权。

(二)票据权利的取得(2013年单选题)(P125)1.票据权利的取得方式

(1)依法接受出票人签发的票据;(2)依法接受背书转让的票据;

(3)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的票据。2.不享有票据权利的情形

(1)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

(2)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票据法》规定的票据的。

【解释】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则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但是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1)如果前手是善意的、已付对价的当事人,享有完整有效的票据权利,无偿取得之人也享有同样的票据权利;(2)如果前手是因欺诈、偷盗等取得票据的,不享有票据权利,无偿取得之人也不享有票据权利。【例题1·多选题】甲受乙胁迫开出一张以甲为付款人,以乙为收款人的汇票,之后乙将该汇票赠与丙,丙又将该汇票背书转让与丁,以支付货款。丙、丁对乙胁迫甲取得票据一事毫不知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甲有权请求丁返还汇票 B.乙不享有该汇票的票据权利 C.丙不享有该汇票的票据权利 D.丁不享有该汇票的票据权利 【答案】BC 【解析】(1)选项B:因欺诈、偷盗、胁迫、恶意或重大过失而取得票据的,乙不得享有票据权利;(2)选项C: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丙的前手乙不享有票据权利,丙也不享有票据权利;(3)选项AD:丁属于善意的、已付对价的正当持票人,享有100%的票据权利,甲无权请求丁返还票据。【例题2·单选题】张某因采购货物签发一张票据给王某,胡某从王某处窃取该票据,陈某明知胡某系窃取所得但仍受让该票据,并将其赠与不知情的黄某,下列取得票据的当事人中,享有票据权利的是()。(2013年笔试)

A.王某 B.胡某 C.陈某 D.黄某 【答案】A 【解析】(1)持票人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胡某),或者明知有上述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陈某),不享有票据权利;(2)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在本题中,黄某无对价取得票据,其是否享有票据权利取决于其前手陈某;既然陈某系恶意持票人,不享有票据权利,黄某也不享有票据权利。

(三)票据权利的补救(2008年多选题、2010年多选题)

1.票据丧失后,可以采取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诉讼三种形式进行补救。【例题·多选题】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票据丧失后可以采取的补救措施有()。(2008年)

A.挂失止付 B.公示催告 C.普通诉讼 D.仲裁 【答案】ABC 【解析】票据丧失后,可采取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诉讼三种措施进行补救。2.挂失止付(P126)

(1)只有确定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的票据丧失时,才可进行挂失止付。具体包括: ①已承兑的商业汇票; ②支票;

③填明“现金”字样和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 ④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

【例题·多选题】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票据中,在丧失后可以挂失止付的有()。(2010年)

A.银行承兑汇票 B.支票 C.商业承兑汇票

D.未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 【答案】ABC 【解析】只有确定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的票据丧失时才可进行挂失止付,具体包括:(1)已承兑的商业汇票;(2)支票;(3)填明“现金”字样和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4)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

(2)挂失止付并不是票据丧失后采取的必经措施,而只是一种暂时的预防措施,最终还要通过申请公示催告或者提起普通诉讼。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的3日内,依法向票据支付地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提起普通诉讼,也可以在票据丧失后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提起普通诉讼。

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自收到挂失止付通知书之日起12日内没有收到人民法院的止付通知书的,自第13日起,不再承担止付责任,持票人提示付款时即依法向持票人付款。(3)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在收到挂失止付通知书之前,已经向持票人付款的,不再承担责任。但是,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以恶意或者重大过失付款的除外。

201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基础班讲义(四十六)3.公示催告

公示催告,是指在票据丧失后由失票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人民法院以公告方式通知不确定的利害关系人限期申报权利,逾期未申报者,则权利失效,而由人民法院通过除权判决宣告所丧失的票据无效的一种制度或者程序。(1)申请

申请公示催告的主体必须是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的最后持票人。(2)受理

人民法院决定受理公示催告申请,应当同时通知付款人及代理付款人停止支付,并自立案之日起3日内发布公告,催促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收到人民法院的止付通知后,应当立即停止支付,直至公示催告程序终结。未经发出止付通知的人民法院许可,擅自解付的,不得免除票据责任。(3)公告

公示催告的期间,国内票据自公告发布之日起60日,涉外票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90日。在公示催告期间,转让票据权利的行为无效;以公示催告的票据贴现、质押,因贴现、质押而接受该票据的持票人主张票据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公示催告期间届满以后人民法院作出除权判决以前取得该票据的除外。(4)判决

利害关系人应当在公示催告期间向人民法院申报,人民法院收到利害关系人的申报后,应当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并通知申请人和支付人。没有人申报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作出除权判决,宣告票据无效。判决应当公告,并通知支付人。自判决“公告”(而非作出)之日起,申请人有权向支付人请求支付。利害关系人因正当理由不能在判决前向人民法院申报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判决公告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起诉。

【解释】利害关系人在人民法院作出除权判决之前申报权利的,人民法院应通知其向人民法院出示票据,并通知公示催告申请人查看该票据。如果该票据就是申请人申请公示催告的票据,人民法院应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并通知申请人和付款人。如果该票据并非申请人公示催告的票据,人民法院应裁定驳回利害关系人的申报。

4.普通诉讼

普通诉讼是指以失票人为原告,以“承兑人或者出票人”为被告,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其向失票人付款的诉讼。

七、票据责任(P128)(★★★)

1.票据债务人应承担票据义务的情形(2008年多选题)(1)汇票的承兑人因承兑而应承担付款义务;(2)本票的出票人因出票而承担自己付款的义务;(3)支票的付款人在与出票人有资金关系时承担付款义务;

(4)汇票、本票、支票的背书人,汇票、支票的出票人、保证人,在票据不获 或不获付款时承担付款清偿义务。

【例题·多选题】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人员中,行使付款请求权时,对持票人负有付款义务的有()。(2008年)

A.汇票的承兑人 B.银行本票的出票人 C.支票的付款人 D.汇票的背书人 【答案】ABC 【解析】付款请求权,是指持票人向汇票的承兑人、本票的出票人、支票的付款人出示票据要求付款的权利。

2.对人抗辩(P129)

(1)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进行抗辩。

(2)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

(3)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除外。

下载2013年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六讲课件讲义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六讲课件讲义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热点课程第六讲-学生讲义

    我国慈善机制建立与完善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

    教师招聘教育学基础精讲班讲义题目范文

    下列象中,不属于教育象的是() 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B.初生婴儿吸奶 C.成人学开汽车D.木匠教徒弟手艺 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A.教师和学生 B.教师和教科书C.学生和教科书......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精讲班第32讲课件讲义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精讲班第32讲讲义 长期应收款与长期待摊费用第三节 长期应收款与长期待摊费用 【2007年试题】 综合分析题 资料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

    物业管理综合能力精讲班第36讲课件讲义

    物业管理综合能力精讲班第36讲课件讲义(-中国物业管理教育网-)物业管理综合能力精讲班第36讲讲义 保安监控系统 第三节保安监控系统一、保安监控系统概述 保安自动化系统主要包......

    英语口译二级精讲班第8讲课件讲义

    英语口译二级精讲班第8讲课件讲义(环球职业教育在线)英语口译二级精讲班第8讲讲义 主题练习(下)主题练习——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精讲班第14讲作业卷

    试卷名称: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精讲班第14讲作业卷 开始时间: 2009-7-10 15:22:36 答题时间: 150分钟 试卷总分: 150 考生姓名: 标准题得分: 0 评分方式: 自动 考试评语: 结束时间: 20......

    Scratch编程第六讲生日贺卡讲义

    软件编程系列课讲义Scratch前置课第六讲:生日贺卡一、教学目标1、重点掌握播放声音()和播放声音()等待播完之间的区别,掌握重复执行()次、广播【广播()、当接收到()】、显示和隐藏积木脚......

    第六讲 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讲义范文合集

    第六讲 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关联词,指连接上下文,起联系作用的词语。 小学常见的关联词语 1、并列 „„一面„„一面„„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 „„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