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零用钱支出数据》第2课时 - 教案稿(Excel图表创建)

时间:2019-05-13 10:1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统计零用钱支出数据》第2课时 - 教案稿(Excel图表创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统计零用钱支出数据》第2课时 - 教案稿(Excel图表创建)》。

第一篇:《统计零用钱支出数据》第2课时 - 教案稿(Excel图表创建)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两课评比 —— 计算机教案

项目4-3统计零用钱支出数据(第2课时)

——Excel图表创建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EXCEL图表的作用

2.能够熟练辨识EXCEL图表中的元素

3.熟练掌握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的操作

4.理解并掌握图表类型(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选择原则

5.理解并掌握图表源数据的选择方法

 能力目标

1.在自主性、协作性环境下,学会自主探究,学会与人协作

2.在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 情感目标

1.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的良好品质

2.通过本教学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 重点难点

 重点

1.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的操作

2.图表类型的选择(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

3.图表源数据的选择

 难点

图表类型和源数据的选择

 教学手段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交互环节。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学习,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任务结束后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和评价。

 教学准备

准备教学素材:零用钱使用情况统计表.xls,教学课件

准备教学环境:检查计算机网络教室、调试电子教室软件、FTP服务器等。准备学案:重要的概念的描述、任务的描述和相关讨论题的陈述。

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与新课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零用钱使用情况统计表”的数据处理。可当我们想分析这堆数据的时候却发现,它是那么的凌乱,一下子也摸不着头绪。怎么办呢?幸好Excel给我们准备了非常方便的工具——图表。

注: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组预先准备好的数据表与图的对比图像,让学生理解:图来源于表格数据,却能更直观、清晰地反映数据的含义。趁此机会向学生展示几种图表的类型,说明各种类型的图表所具有的数据表现优势。示例图表选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任务实施

1.任务1:图表元素的辨识

1)请你在“图表元素辨识.xls”中提供的几张图表中寻找如下元素: 图表区、绘图区、图表标题、分类轴、数值轴、分类轴标题、数值轴标题、图例、基底、背景墙、主要网格线、次要网格线、系列、角点、系列轴

2)讨论:这些元素哪些是各种图表所共有的?

3)讨论:分别选中各种元素后单击右键,弹出的快捷菜单有何异同

点?

(回答要点:基本都有×××格式和清除,有的元素,如图表区、绘图区还有其它的菜单项)

注:分发任务前,教师介绍寻找元素的方法(鼠标Tip)。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任务结束后由学生代表演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本任务重点要学生得出结论:1.各种图表都有各自的图表元素,但有些公共元素是大家都有的,如图表区、绘图区、图表标题、图例等。2.选中某个元素后单击右键,可以对此元素进行清除、格式化等操作。

2.任务2: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

1)打开“自主学习图表创建.xls”的“任务2”工作表,采用SUM

和AVERAGE函数完成相应单元格结果的计算。

2)结合其中的样张和课本P196页的创建图表说明,自主学习利用

“图表向导”完成图表的创建。

3)讨论:为什么制作学习用品折线图时,需要选择“姓名”列和“学习用品”标题行?

(回答要点:图表中的分类轴信息来源于姓名列,图例来源于标题学习用品)

注:强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要利用向导中的图表预览功能,观察不同选项在图表中的不同表现。在完成额定要求的同时,多多观察题中未提及的选项的作用。

3.任务3:知识应用

打开“自主学习图表创建.xls”文件,将“任务2”工作表中的数据复制到“任务3”工作表A1单元格开始的区域,并在“任务3”工作表中完成下面的任务。

本任务由四个并行的任务组成,班级座位邻近的四个同学作为一组,选择其中的1到2个任务合作完成。

完成任务的同时思考并讨论:

a)选择数据的时候,除了需要的数值数据,还需要选什么?不选会怎样?

(回答要点:还应该选择对应的行、列标题,否则分类轴和图例的说明异常)

b)图表向导第2步“图表源数据”中的“系列产生在”选项,更改它会

引起图表哪里的变化,你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解释“系列”的含义吗?(回答要点:更改这个选项会引起分类轴和图例的内容交换,绘图区也会发生变化。系列的含义见后教师课堂知识总结教学环节)

c)说明为什么使用相应的图表类型,还可以使用其它类型吗?

(回答要点:参见P198页表4-3-1,可以)

d)为了图表所表达的含义完整、清晰,请在图表向导步骤3中合理设置

图表选项。一般必须要有的图表元素有哪些?

(回答要点:一般标题都要设置完整,大多有坐标轴,网格线要适度,基本都有图例,数据标志和数据表依情况而定)

【任务说明】

1)子任务1:利用“平均值”数据创建分离型三维饼图

2)子任务2:利用张俊同学的数据创建簇状柱形图

3)子任务3:利用合计数据创建三维簇状条形图

4)子任务4:利用全部学生的所有开支项目数据创建堆积柱形图

注:教师可以提示掌握程度好的学生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外,可以自主选择更有难度或感兴趣的任务。任务完成后由各组派1到2名代表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回答上面提出的四个问题。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价,可以就各标题的拟定、图表元素的选舍、元素对象的比例调整等方面提出意义和建议,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和点评。

 教师课堂知识总结

1.创建图表前应仔细分析,确定绘图应使用的数据区域。在选择单元格的时候应该将必须的标题信息包含在内,因为标题信息同样要在图表中表现出来。

2.根据图表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图表类型的选择,熟悉三种常见图表类型的适用性。以任务3为例说明图表类型的选择原则。

(要点:见课本P198页,表格4-3-1)

3.回顾和总结“系列”的概念

(要点:位于图表分类轴上不同类别的数据中,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组数据称为一个系列,在图表中通常表现为相同颜色的一组,或是位于同一根趋势线上的一组。再结合这一组数在数据表单元格中的位置来说明为什么说来源于“行”或“列”。)

 课后作业布置

利用上次课的课后作业所计算的数据,绘制如课本P200页的“用电趋势图”。另外思考并实践,有没有其它的图表类型来表达数据,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 教学反思

本节课尝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任务之间的层层递进,通过任务的实现,完成知识、技能、情感目标的达成。

本节课在任务选择上遵循先易后难、层层递进,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三项任务将本课所需达成的技能目标贯穿其中,内容选择有思考性、趣味性,利于进行讨论和评价。

第二篇:《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数据,并感知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继续用给定的统计表整理、呈现所收集的数据。

2.通过对数据简单的分析,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在预测和决策中的作用,初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教学难点:

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我们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请想一想应该怎样选好呢?

【设计意图:积极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师:请想一想用什么办法选好呢? 学生可能回答(互动点):(1)我们可以举手表决。

(2)我不同意你的方法,这样有时会伤害到他们的,我认为用投票选举最好。师:对我也觉得这种方法比较好,请同学们在纸条上写好选票,我来收。师:同学们票是选完了,怎样才能知道结果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们来统计选票数。师:怎么统计?应注意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老师我们向选三好生那样进行唱票,有2人在黑板上记录,1人唱票,1人监督,其他同学可在纸上记录。要注意的是每个同学都要认真统计,不能出现错误,数据不准的话,还得重新唱票,那很麻烦。

师:你的办法很好。请看我这有3个同学统计的结果。(课件示出书中第3页的记录结果)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我发现第一位同学是写“正”字纪录的,第二位同学是画“√”记录的,第三位同学是画“○”记录的,而且他们都写得很整齐。

师:请大家看一看,你认为哪种记录方法好呢?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互动点):

(1)我喜欢画“√”记录的,这样记录快。(2)我喜欢画“○”记录的好数。

(3)我不同意你们的想法,我认为写“正”字记录的最好,因为一个“正”字是5笔,代表5票,5个5个地数又好数又不易错,而且占得地方少还节约纸。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你们都同意吗?好下面大家把他们记录的数据整理好,填入教材第3页的表中。

师:同学们看看表中数据,我们应该选谁参加比赛呢?

学生回答:陈小菲。

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书上第3页)学生可能回答(互动点):

(1)我是这样想的:如果这两位同学把票都投给王明明,王明明只有17票,可陈小菲的票数还是比王明明多,还是陈小菲参赛。

(2)如果这两位同学给王明明和陈小菲各一票,王明明16票,陈小菲23票,还是陈小菲参赛。

(3)我是这样想的:这两票无论都给谁都不会影响陈小菲参赛的结果,因为陈小菲比王明明多7票。

师:看来同学们都善于观察思考才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你们表现得非常好!下面我们继续完成下面各题。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都有了选三好生统计票数的经验,在这里我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亲再次回忆和感知统计数据方法的多样性,并优化记录方法,感受用写“正”字方法纪录的好处。】

三、巩固学习

1.完成第3页“做一做”(如下图)

师:同学们应该怎样调查谁最喜欢去哪里春游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认为举手选择自己最喜欢去的地方,数一数有多少人去,这个方法省事只要一数就好。

师:同学们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全班答是。(“全班答是”要删除)

师生进行数据收集、记录。并填写表格及回答问题。(做后订正)

2.完成书第4页的第3题。(如下图)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指名学生台前来讲他的解答过程。

3.完成书第4页的第1题。(如下图)

师生进行数据收集、记录。并填写表格及回答问题。(做后订正)引导学生思考,空白格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进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课尾梳理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指一名学生上台前来梳理,其他同学听后补充或纠正。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梳理本课所学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五、板书设计

第三篇:《匆匆》教案(第2课时)

《匆匆》教案设计(2)

第二课时

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

1.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各组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选重点记录在黑板上。

二、感悟道理,感受情感

结合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师生重点品味以下句子:

1、出示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①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②指导朗读。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几个问句)③师: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用一连串的追问表达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请你反复读两遍,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

④有感情齐读本段。

2、出示句子:“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①读句子,思考: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溜”字你体会到什么?

③作者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

④指导朗读: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让我们读出这种感慨和留恋。把重点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

3、出示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 ①读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

②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 ③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

④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在 时候,时光又 溜走了。)

4、出示句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①指名读句子,体会作者感情,谈谈自己的感受。②写话练习: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 我能做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③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①作者再次用轻烟,薄雾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反复吟读第三四自然段。

②通过刚才的学习体会,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除了刚才我们体会的句子以外,这篇文章还有许多的妙处呢?我们再来朗读全文,再仔细品味一下作者对匆匆而逝的时光而发出的感叹!

三、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

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体会作者排比、比喻、拟人等写法的精妙)2.有感情朗读交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出示《明日歌》 ①自读。

②浅谈自己的体会。

2、分发资料学习梁实秋的《时间即生命》,思考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以及在表达的内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课外推荐阅读: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选》中还有《踪迹》,《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

4、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吧,出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选自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断)

五、课外延伸,结合实践。

以“时间”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散文。(体会文章感情,学习散文写法)

【教学反思】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课文了解作品内容,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而“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如何围绕重难点,落实教学的实效性,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找准新旧知识的契合点。

二、读写结合:

叶圣淘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怎样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呢?著名作文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因为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地吸收课文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从课文里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仿写,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而要真正学会仿写,关键是老师要指导帮助学生品评其中的好词佳句,学习其立意和写作技巧等,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课堂练习中,我让学生将自己说的句子写下来,落实了写。从读到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生本、师生、生生”多维对话的平台,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佳径。在本堂课中也得到了的体现。

总的来说,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一定要注意拓宽学习资源,让课内外有机的结合,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在充满活力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现高效课堂。

第四篇:《中庸》第2课时教案

《中庸》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天命之谓性,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主要句子。

2.借助译文,了解《中庸》第一章(中和是天下的根本)的大体内容,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3.感悟文中所讲的中和是天下的根本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能背诵主要句子。

感悟文中所讲的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并能指导自己的行为。【学具、教具准备】

PPT、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听读

1、出示原文,教师范读。

天命之谓性,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1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学生听录音。

二、再次感知

1、请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去读?

2、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3、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4、指名学生诵读。

5、学生评议。

三、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4、运用各种方式练读。(分组读、男女分读、齐读等。)

5、指名读。正音正字,指导语气停顿。

6、全班齐读。

四、检查朗读,感悟文意

1、指名朗读。

2、学生自由说理解。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师出示译文并小结。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6、通过读译文了解其内容,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五、讨论交流,理解文意

1、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这段话的意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全班交流。

六、总结背诵

熟读成诵,练习背出韵律、背出感情。

第五篇:第2课时电动势(教案)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第2课时 电动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电动势的的概念及定义式。知道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3.通过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对电源及电动势概念的理解。4.了解生活中电池,感受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动势的的概念

难点:对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制作成WORD、PPT、FLASH等课件)

(一)复习上课时内容

要点:电源、恒定电流的概念

(二)新课:

第二节、电动势

(在了解学生自学的基本情况之后,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问题】1.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形成是什么?(自由电子)

2.在外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3.电源是靠什么能力把负极的正电荷不断的搬运到正极以维持外电路中恒定的电流? 结合课本图2.2-1,讲述“非静电力”,利用右图来类比,以帮助学生理解电路中的能量问题。当水由A池流入B池时,由于重力做功,水的重力势能减少,转化为其他式的能。而又由于A、B之间存在高度差,故欲使水能流回到A池,应克服重力做功,即需要提供一个外力来实现该过程。抽水机就是提供该外力的装置,使水克服重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重力做功、克服重力做功以及重力势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在做此铺垫后,电源中的非静电力的存在及其作用也就易于理解了。

两者相比,重力相当于电场力,重力做功相当于电场力做功,重力势能相当于电势能,抽水机相当于电源。从而引出— 1.电源(更深层的含义)

(1)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

(2)非静电力在电源中所起的作用:是把正电荷由负极搬运到正极,同时在该过程中非静电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

【注意】在不同的电源中,是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再与抽水机类比说明:在不同的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不同---引出 2.电动势

(1)定义: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所做的功W与被移送的电荷q的比值叫电源的电动势。(2)定义式:E=W/q(3)单位:伏(V)(4)物理意义:表示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非静电力做功)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电动势越大,电路中每通过1C电量时,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数值就越多。

【注意】① 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电源本身)决定,跟电源的体积、外电路无关。

②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③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电量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

3.电源(池)的几个重要参数

①电动势:它取决于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的化学性质,与电池的大小无关。②内阻:电源内部的电阻。

③容量:电池放电时能输出的总电荷量。其单位是:A·h,mA·h.【注意】对同一种电池来说,体积越大,容量越大,内阻越小。让学生看课本的“科学漫步”之“生活中的电池”

穿插典型例题如下:

例1.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V,这表示(A)

A.电路中每通过1C的电量,电源把1.5J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干电池在1s内将1.5J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干电池与外电路断开时两极间电势差小于1.5V D.干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比电动势为2V的蓄电池强

例2.单位正电荷沿闭合电路移动一周,电源释放的总能量决定于(A)A.电源的电动势 B.通过电源的电流 C.内外电路电阻之和

D.电荷运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例3.现在的笔记本电脑都使用了锂电池作为备用电源,有一款笔记本电脑备用电池的电动势为9V,容量是4800mA∙h,正常使用时的电流是1.2A,问:

(1)(2)(3)该电池能支持电脑使用多少时间? 在1h内,非静电力做了多少功?

如果电池的内阻可忽略,那么电池输出的电能是多少?

(1)4h(2)10.8J(3)10.8J

(三)小结与交流:

(1)对本节内容做简要小结;

(2)跟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学完本课时后,对课前自学过程中遗留的问题是否解决了。

四、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电源外部存在着由正极指向负极的电场,内部存在着由负极指向正极的电场。B.在电源的外部负电荷靠电场力由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C.在电源的内部正电荷靠非静电力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D.在电池中是化学能转化为电势能

2.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反映的是

(B).A.电源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领的大小 B.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大小 C.电源单位时间内传送电荷量的多少 D.电流做功的快慢.3.关于电源电动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的电路电动势会发生改变 B.电源电动势就是接入电源两极间的电压表测量的电压

C.电源电动势表征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与是否接外电路无关 D.电源电动势与电势差是一回事

4.关于电源的说法,正确的是(B)A.电源向外提供的电能越多,表明电动势越大

B.电动势表示电源将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时,非静电力做的功 C.在电源内部从正极到负极电势逐渐提高 D.在电源外部从正极到负极电势逐渐提高

5.(课本题)手电筒中的干电池给某小灯泡供电时,电流为0.3A,在某次接通开关的10s 时间内,一节干电池中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5J

五、教学反思

下载《统计零用钱支出数据》第2课时 - 教案稿(Excel图表创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统计零用钱支出数据》第2课时 - 教案稿(Excel图表创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醉翁亭记》精品教案(第2课时)

    《醉翁亭记》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文章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 2.体会文中“醉”与“乐”的关系,......

    《比一比》第2课时教案

    1、比一比(第二课时) 萧山高桥金帆实验学校 方卫卫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边、多、少、群、颗、堆”,学会书写生字“小、少”。认识1种新笔画“竖钩”和1个新偏旁“提土旁......

    《简单电路》教案——第2课时

    《简单电路》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电路的基本组成元素。 2.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3.知道开关的作用并能控制用开关控制电流。 4.知道不能用交......

    尊严第2课时教案

    《尊严》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 3......

    《印度》精品教案(第2课时)

    《印度》精品教案(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读图分析印度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和对农业的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 知道印度实施的两次......

    象棋教案:第2课时

    象棋教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入静; 2、复习棋德; 3、复习棋盘的构成和摆棋;4、学习走棋与基本胜负和的判定; 教学准备:立式中国象棋一副,书写板一块。 (先点人数,再点名,防止......

    体育教案第2课时(模版)

    第 2 课时学习目标:基本掌握该操第三节动作并能观察评价其他同学动作;培养主动参与意识。 学习内容:出升的太阳 学习步骤: 一、 自主活动、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教师讲解强调该学期......

    《秋天》第2课时教案(最终定稿)

    传统教学中也有教学设计活动,主要是指教师的备课。接下来,小编为您介绍了《秋天》第2课时教案,感谢您的阅读!教学目标:1、会写4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2、正确、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