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的通知
国测图字〔2009〕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计划单列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测绘主管部门,局所属各单位、机关各司(室):
为加强地图管理,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和利益,促进地图市场繁荣发展,国家测绘局制定了《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以进一步完善、规范地图内容表示。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国家测绘局。
国家测绘局二〇〇九年一月二十三日
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地图管理,进一步规范地图内容表示,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和利益,促进地图市场繁荣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补充规定。
第二条 本补充规定所称公开地图,是指公开出版、销售、传播、登载和展示的地图和涉及地图图形的产品。
第三条 公开地图位置精度不得高于50米,等高距不得小于50米,数字高程模型格网不得小于100米。开本可不受限制。
第四条 利用涉及国家秘密的测绘成果编制的公开地图,在依法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地图审核前应当采用国家测绘局规定的统一方法进行保密技术处理。
第五条 公开地图不得表示下列内容(对社会公众开放的除外):
(一)指挥机关、地面和地下的指挥工程、作战工程,军用机场、港口、码头,营区、训练场、试验场,军用洞库、仓库,军用通信、侦察、导航、观测台站和测量、导航、助航标志,军用道路、铁路专用线,军用通信、输电线路,军用输油、输水管道等直接服务于军事目的的各种军事设施;
(二)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及其内部的所有单位与设施;
(三)武器弹药、爆炸物品、剧毒物品、危险化学品、铀矿床和放射性物品的集中存放地等与公共安全相关的设施;
(四)专用铁路及站内火车线路、铁路编组站,专用公路;
(五)未公开机场;
(六)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禁止公开的其他内容。
第六条 公开地图不得表示下列内容的具体形状及属性(用于公共服务的设施可以标注名称),确需表示位置时其位置精度不得高于100米:
(一)大型水利设施、电力设施、通信设施、石油和燃气设施、重要战略物资储备库、气象台站、降雨雷达站和水文观测站(网)等涉及国家经济命脉,对人民生产、生活有重大影响的民用设施;
(二)监狱、劳动教养所、看守所、拘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救助管理站和安康医院等与公共安全相关的单位;
(三)公开机场的内部结构及运输能力属性;
(四)渡口的内部结构及属性。
第七条 公开地图不得表示下列内容的属性:
(一)重要桥梁的限高、限宽、净空、载重量和坡度属性,重要隧道的高度和宽度属性,公路的路面铺设材料属性;
(二)江河的通航能力、水深、流速、底质和岸质属性,水库的库容属性,拦水坝的构筑材料和高度属性,水源的性质属性,沼泽的水深和泥深属性;
(三)高压电线、通信线、管道的属性。
第八条 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表示应当以国家依法公布的数据为准。
第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界线以及市、县级行政区界线画法,应当按照国务院最新批准发布的标准画法图绘制。
第十条 绘制中国地图(含示意性中国地图)应完整表示中国领土,不得随意压盖中国地图图形范围。第十一条 本补充规定由国家测绘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补充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规定与本补充规定有不符的,按本补充规定执行。
第二篇: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
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地图管理,进一步规范地图内容表示,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和利益,促进地图市场繁荣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补充规定。
第二条 本补充规定所称公开地图,是指公开出版、销售、传播、登载和展示的地图和涉及地图图形的产品。
第三条 公开地图位置精度不得高于50米,等高距不得小于50米,数字高程模型格网不得小于100米。开本可不受限制。
第四条 利用涉及国家秘密的测绘成果编制的公开地图,在依法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地图审核前应当采用国家测绘局规定的统一方法进行保密技术处理。
第五条 公开地图不得表示下列内容(对社会公众开放的除外):
(一)指挥机关、地面和地下的指挥工程、作战工程,军用机场、港口、码头,营区、训练场、试验场,军用洞库、仓库,军用通信、侦察、导航、观测台站和测量、导航、助航标志,军用道路、铁路专用线,军用通信、输电线路,军用输油、输水管道等 直接服务于军事目的的各种军事设施;
(二)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及其内部的所有单位与设施;
(三)武器弹药、爆炸物品、剧毒物品、危险化学品、铀矿床和放射性物品的集中存放地等与公共安全相关的设施;
(四)专用铁路及站内火车线路、铁路编组站,专用公路;
(五)未公开机场;
(六)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禁止公开的其他内容。
第六条 公开地图不得表示下列内容的具体形状及属性(用于公共服务的设施可以标注名称),确需表示位置时其位置精度不得高于100米:
(一)大型水利设施、电力设施、通信设施、石油和燃气设施、重要战略物资储备库、气象台站、降雨雷达站和水文观测站(网)等涉及国家经济命脉,对人民生产、生活有重大影响的民用设施;
(二)监狱、劳动教养所、看守所、拘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救助管理站和安康医院等与公共安全相关的单位;
(三)公开机场的内部结构及运输能力属性;
(四)渡口的内部结构及属性。
第七条 公开地图不得表示下列内容的属性:
(一)重要桥梁的限高、限宽、净空、载重量和坡度属性,重要隧道的高度和宽度属性,公路的路面铺设材料属性;
(二)江河的通航能力、水深、流速、底质和岸质属性,水库的库容属性,拦水坝的构筑材料和高度属性,水源的性质属性,沼泽的水深和泥深属性;
(三)高压电线、通信线、管道的属性。
第八条 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表示应当以国家依法公布的数据为准。第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界线以及市、县级行政区界线画法,应当按照国务院最新批准发布的标准画法图绘制。
第十条 绘制中国地图(含示意性中国地图)应完整表示中国领土,不得随意压盖中国地图图形范围。第十一条 本补充规定由国家测绘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补充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规定与本补充规定有不符的,按本补充规定执行。
第三篇: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国测图字[2009]2号
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
国测图字[2009]2号
第一条 为加强地图管理,进一步规范地图内容表示,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和利益,促进地图市场繁荣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补充规定。
第二条 本补充规定所称公开地图,是指公开出版、销售、传播、登载和展示的地图和涉及地图图形的产品。
第三条 公开地图位置精度不得高于50米,等高距不得小于50米,数字高程模型格网不得小于100米。开本可不受限制。
第四条 利用涉及国家秘密的测绘成果编制的公开地图,在依法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地图审核前应当采用国家测绘局规定的统一方法进行保密技术处理。
第五条 公开地图不得表示下列内容(对社会公众开放的除外):
(一)指挥机关、地面和地下的指挥工程、作战工程,军用机场、港口、码头,营区、训练场、试验场,军用洞库、仓库,军用通信、侦察、导航、观测台站和测量、导航、助航标志,军用道路、铁路专用线,军用通信、输电线路,军用输油、输水管道等直接服务于军事目的的各种军事设施;
(二)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及其内部的所有单位与设施:
(三)武器弹药、爆炸物品、剧毒物操、危险化学品、铀矿床和放射性物品的集中存放地等与公共安全相关的设施;
(四)专用铁路及站内火车线路、铁路编组站,专用公路;
(五)未公开机场;
(六)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禁止公开的其他内容。
第六条 公开地图不得表示下列内容的具体形状及属性(用于公共服务的设施可以标注名称),确需表示位置时其位置精度不得高于100米:
(一)大型水利设施、电力设施、通信设施、石油和燃气设施、重要战略物资储备库、气象台站、降雨雷达站和水文观测站(网)等涉及国家经济命脉,对人民生产、生活有重大影响的民用设施;
(二)监狱、劳动教养所、看守所、拘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救助管理站和安康医院等与公共安全相关的单位;
(三)公开机场的内部结构及运输能力属性;
(四)渡口的内部结构及属性。
第七条 公开地图不得表示下列内容的属性:
(一)重要桥梁的限高、限宽、净空、载重量和坡度属性,重要隧道的高度和宽度属性,公路的路面铺设材料属性;
(二)江河的通航能力、水深、流速、底质和岸质属性,水库的库容属性,拦水坝的构筑材料和高度属性,水源的性质属性,沼泽的水深和泥深属性;
(三)高压电线、通信线、管道的属性。
第八条 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表示应当以国家依法公布的数据为准。
第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界线以及市、县级行政区界线画法,应当按照国务院最新批准发布的标准画法图绘制。
第十条 绘制中国地图(含示意性中国地图)应完整表示中国领土,不得随意压盖中国地图图形范围。
第十一条 本补充规定由国家测绘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补充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规定与本补充规定有不符的,按本补充规定执行。
国家测绘局
二ΟΟ九年一月二十三日
第四篇:关于印发《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
文件名称:关于印发《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
制订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文件编号:卫基妇发[2001]45号 制订日期:2001年2月12日
关 键 词:出生医学证明
管理
补充
规定
通知
关于《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补充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公安厅(局):
《出生医学证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规定的法律证件。1995年11月6日,卫生部与公安部曾联合发布《关于统一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通知》,对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起到重要作用。5年来,《出生医学证明》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较好。但各地反映,对换发和补发《出生医学证明》的办法应做出相关规定,并进一步规范对《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为此,我们制定了《关于<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补充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严格执行。
附件:关于《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补充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出生的新生儿,应当依法获得卫生部统一制发的《出生医学证明》。为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特规定如下:
一、《出生医学证明》由合法的接生单位签发。
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单位和个人要设专人分别管理《出生医学证明》和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
二、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伪造、变造、倒卖、转让、出借、私自涂改或使用非法印制的《出生医学证明》。
三、新生儿父亲或母亲或其监护人凭《出生医学证明》,到所在地户口登记机关办理出生人口登记手续。
四、非父母户籍所在地出生的婴儿,持出生地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出生医学证明》回父母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办理出生登记手续。
不得以异地《出生医学证明》换取申报出生登记地《出生医学证明》,造成重复发证。
五、填写《出生医学证明》要求内容准确、字迹清楚、严禁涂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生医学证明》视为无效。
(一)《出生医学证明》手写时未用钢笔或碳素笔的;
(二)《出生医学证明》被涂改的、填写字迹不清的、有关项目填写不真实的;
(三)私自拆切《出生医学证明》副页的;
(四)《出生医学证明》未加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的;
(五)《出生医学证明》为非法印制的。
六、因签发单位的责任导致原《出生医学证明》无效的,签发单位应及时换发有效的《出生医学证明》。
因当事人的责任而导致原《出生医学证明》无效的,可向原签发单位申请换发。
《出生医学证明》换发后,原件自换发之日起作废,并由原签发单位存档保留。
七、《出生医学证明》因遗失、被盗等丧失原始凭证的情况要求补发的,取得原签发单位有关出生医学记录证明材料后,向所在地县(区)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补发。县(区)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申请后,经核实,情况属实的给予补发《出生医学证明》并加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补发办法如下:
(一)未报户口前遗失《出生医学证明》者,补发《出生医学证明》正副页;
(二)已办理户籍手续后遗失《出生医学证明》者,只补发《出生医学证明》正页。
补发《出生医学证明》只适用于1996年1月1日(边远贫困地区自1996年3月1日)以后出生的婴儿。
具体的补发程序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
八、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由县(区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按照印章标准及式样统一刻制备案,并将印章式样抄送公安机关户籍登记部门备案。
九、《出生医学证明》实行逐级申报订购和发放登记制度。
具体的发放程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严格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另行规定。
十、各地应当妥善运送、保管《出生医学证明》。因意外导致潮湿、破损或丢失的,应将其数量及编码报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作废。
十一、《出生医学证明》工本费按国家有关规定严格管理。
十二、本办法自2001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关于印发《嘉兴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
嘉兴学院文件
嘉院科字〔2012〕1号
───────────────────────────────
关于印发《嘉兴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
学校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嘉兴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补充规定》已经2012年第8次校长办公会议审定,现予印发,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嘉兴学院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嘉兴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补充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科研经费管理,促进我校科研活动持续健康开展,依据《浙江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政策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通知》(浙教高科〔2012〕16号)、《浙江省财政厅、科技厅、监察厅关于严肃财经纪律规范科技经费使用和加强监管的若干意见》(浙财教〔2012〕29号)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现对《嘉兴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嘉院科字〔2011〕1号)提出以下补充规定:
一、根据上级文件明确规定,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的劳务费只能发放给直接参加项目研究人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本科生)和临时聘用人员。研究生或者博士后研究人员参加项目研究的,可以在科研经费中据实安排其劳务费支出。校内人员的劳务费支出直接打入本人银行卡账户,校外人员劳务费支出可直接打入本人银行卡账户或由本人签收。
二、横向科研项目应签订符合规定的书面合同并按照有关规定和项目实际编制经费预算表,经费预算表一般不得调整或变更,如有调整应当由项目委托方提出盖有公章的变更方案。按合同规定编制的经费预算表应当列出科研业务费、设备费和劳务费等支出金额,经费开支应按照预算规定的开支范围执行。劳务费支出可直接打入本人银行卡账户或由本人签收。学校按规定提取的10%风险保证金,必须待项目结项验收提交有关材料并经科技处审核通过后予以返还。
三、单笔劳务费开支总额一般不超过人民币3万元,达到纳税标准的必须依法纳税。
四、项目负责人应做好经费使用的审核,不得把项目经费用于旅游、福利劳保、娱乐等活动,不得用于国家禁止列入的其他支出。学校计财处要严格审核,拒绝受理以下违法、违规的经费报销行为:使用虚假发票进行报销;列支与本项目无关的费用;使用项目研发期限外的不合理发票进 行报销;使用记账联发票进行报销;使用发票复印件等无效凭证进行报销;与项目无关人员进行的报销。
五、科研项目经费若要转拨,必须在项目立项中订立合同,按照合同约定并经校科技处审批同意,由校计财处集中转账划拨,严禁借协作之名将经费变相转拨、挪作他用或转入与项目无关的单位。
六、纵向科研项目结项验收合格后,A卡结余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和财政结余资金管理规定执行。B卡结余经费可提取不超过50%作为奖励经费以现金形式一次性发放给项目组人员。结余经费超过三年期限后,原有经费项目撤销,剩余经费不再为项目组(项目负责人)留用。
七、校科技处、计财处、审计处和监察处等部门按照其在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与监督中的职责和权限,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科研项目合同签订、经费使用、经费划转、资产管理、验收结题等情况进行核查,发现问题应及时予以指出和纠正。科技处应加强对科技合同制定前的预审和有关制度、纪律的告知、宣传。计财处应加强对科研经费的报销审核。审计处、监察处应加强对科研项目和经费的审计、监督。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视情节轻重,依据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本补充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校科技处负责解释。
──────────────────────────────────────────
嘉兴学院办公室 2012年6月26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