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质工作考核标准
地质工作考核标准
一、总则
1、规程规范
各地测站及技术办应具备,并执行地质工作的主要规程、规定、条例、图例等各项技术规程及其实施细则和技术补充规定。主要包括:
《矿井地质规程》;
《矿井水文地质规程》;
《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规定》;
《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
《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
《煤炭资源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规程》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
《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
《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等。
2、制度建设
站、办、组职责,岗位责任制、分工负责制,地质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资料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地质资料、技术报告的审批制度等。
3、工作计划
地质工作必须有年度工作计划,并要坚持定期会议制度,各时期工作有目标、任务、措施,并落实到人。
4、重大地质问题
生产中遇重大地质问题时,驻矿地测站地质人员应尽快入井进行写实,并在升井后立即绘制素描图和平剖面图发至技术办对应的技术负责人,该技术负责人收到资料后要及时传技术办负责人和总工程师,经审核后通知地测站报送矿生产办和总工;有疑难问题时,技术办应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复核,并根据观测及调查资料综合分析,及时编制相关图件,向矿和公司汇报。
5、资料档案化管理
各地测站的各种基础地质资料包括图纸、原始记录本、说明书、各种台帐卡片等,要求内容齐全,有目录索引,做到查找方便,实现档案化管理。
6、修改工作用图
所有地质成果图纸均应及时根据补充勘探成果和井上下地质写实成果进行修改。图件电子版和纸质版要求在成果资料出来后3日内修改完毕,未修改的图纸不得使用。
7、资料提供
加强地质资料的管理,任何人不得随意对外提供地质资料及图纸,向外提供的一切资料、图纸、报表等,均须经总工程师批准。
8、仪表器具管理
各种地质仪表器具必须保管好使用说明书,仪器日常保管与维护,应指定专
人负责,做到各种仪器设备齐全、完好,保证地质工作能正常开展。
二、矿井地质工作
1、地质报告
驻矿地测站在煤矿不同的生产阶段必须具备精查或最终地质勘探报告、建井
地质报告、各种补充勘探地质报告和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
2、现场地质工作及资料整理
1)、按《矿井地质规程》要求进行地质写实,做到及时、完整、准确;
2)、有正规的矿井地质记录本,内容符合《矿井地质规程》要求;原始记
录全面,字迹、草图清楚;每本每页按顺序编号,有目录或索引,不缺本、不少
页;按时间顺序存档,便于查找。
3)、及时整理内业资料,具备构造台帐、见煤点台帐、井上下地质钻孔成果台帐、构造素描卡片和巷道素描图。
3、地质说明书
1)、煤矿各项采掘工程在设计施工前,地测部门须按规定时间分别提交采
区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和掘进地质说明书,报地测公司总工程师
审定后及时下发矿方使用;
2)、“三书”必须做到文字、原始资料、图纸等数字相符,内容全面准确,达到规程要求。
4、采后地质总结
矿井地质人员要对采面进行动态跟踪、认真观测,做好采面地质素描,认真
分析总结回采过程中出现的地质问题,与回采地质说明书进行对比,进一步总结
工作面地质规律,按要求及时编制提交采后地质总结。采后地质总结要求在回采
工作面采完后一个月内完成编制,报技术办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后存档。
5、地质图件
各地测站和技术办应具备以下基本的地质图件:
区域地质图、井田地形地质图、地层综合柱状图、矿井地质剖面图、矿井煤
岩层对比图、松散层等厚线图、基岩等厚线图、煤层等厚线图、煤层底板等高线
图、煤层顶板岩性及直接顶厚度等值线图、井巷地质素描图等等;各种地质图件
必须种类配套、内容齐全、格式规范。工作面地质用图在日常整理资料的同时随
时修改填绘,并至少每月应全面分析修改一次;采区(盘区)地质图要求每季全
面填绘修改一次。矿井基本地质图要求每半年修改填绘一次。
6、地质预报
按要求及时提供各种地质预报。地质预报分为年、月和临时性预报三类。年
报应于上年十一月底提出;月报应于上月前22日前提出;临时预报应根据采掘
工程进度及地质变化及时提出。要求预报内容准确,重点突出,并有针对性和可
操作性。年报和月报须经总工程师审定并报神东煤炭分公司审批,临时性预报须
经总工程师审批。预报结果应保证煤矿正常安全生产,无因预报错误造成安全和
生产事故。
三、水文地质工作
1、水文地质基础图件
各地测站和技术办要具备以下水文地质图件:
综合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剖面图、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主要含水层等水位线图、含水层厚度等值线图、基岩面等高线图、煤层层间距等值线图、隔水底板厚度等值线图、突水系数等值线图、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等图件;以上水文地质图均要符合《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的要求,并及时更新。
2、水文地质成果台账
地测站应具备以下水文地质台帐:钻孔水位及井泉动态观测台帐、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帐、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帐、抽放水试验成果台帐、水质分析成果台帐、封闭不良钻孔台帐、井下突水点台帐、疏放水工程水量观测成果台帐、水文观测系统观测成果台帐。
3、水文地质原始记录
1)、原始记录内容全面,字迹、草图清楚。
2)、原始记录本要根据不同观测内容分开,记录本齐全,不少页,按时间顺序编号,有目录,便于查找。
4、水文地质观测
1)、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井要求每月观测1次矿井涌水量,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井要求每月观测2次,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要求每月观测3次,特殊情况加密观测。
2)、地面水文地质钻孔的水位观测在开采前每月等间隔观测2次,从工作回采位臵临近钻孔100米时起直到推过后100米止应每天观测1次。
3)、井下探放水钻孔水量有条件观测时应每半月与地面水文孔同步观测一次。
4)、地面沟流、泉、水井、海子每月观测一次。
5、水情水害预报
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的需要,不间断地提供水情资料和年(每年的12月底前)、季(季第一个月份的10日前)、月(上月22日前)水害情况预报,井巷接近危险地段或水情发生变化要根据有关规定提供临时水害通知单。各种水情资料、水患预报可以跟地质预报合并,内容要翔实、具体,要有超前性;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年、季、月报须经总工程师审定并报神东煤炭分公司审批,临时性预报须经总工程师审批。各类预报在期末必须要有总结和对比。
四、防治水工作
1、防治水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
防治水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要在上年年底前提出,经总工审核后,报神东煤炭分公司审批。
2、防治水建议措施
防治水建议措施经总工程师审核后向分公司提出防治水建议计划。防治水建议计划经分公司批准后,由技术办编制防治水工程设计并报分公司审批。
3、矿井井下排水系统
矿井地质人员必须熟悉矿井井下排水系统,包括排水设施、水泵类型台数、管路型号及趟数、水仓位臵容量。并根据《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及《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分析排水系统是否满足要求,必要时提出意见或建议。
4、水害通知单
贯通巷道有积水或水害情况不清时,必须在距贯通点100米(煤巷)或50米(岩巷)前,发放水害通知单;并提出排除水害的建议措施。
5、岩溶陷落柱
岩溶陷落柱影响所造成的高水位异常区和岩溶陷落柱怀疑区,必须向神东分公司提出水文地质综合勘探建议。勘探工程应遵循“先物探、后钻探”的原则,必须查清岩溶陷落柱的位臵、范围、含、导水性能及高水位异常原因,探查结束后提出成果报告及防范措施。
6、水害隐患定期排查
坚持水害隐患定期排查制度。地测站和矿方每周进行一次排查,每次排查结果均要有正规记录,内容要齐全、规范。对重点水害隐患的排查结果及防治措施,应填写水害隐患统计表,报地测公司和矿方。地质人员要对要害地段重点监测,直至水害排除。
7、水文地质异常情况
当井下出现水文地质异常情况时,水文地质技术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建议,并对井上下钻孔水位及涌水量,水质进行监测,对收集到的数据及时地进行分析、整理,提出结论性意见。
五、钻探工程地质工作
1、一般要求
1)工程设计
技术办接到专项工程计划和委托书后,项目负责人及时编制工程设计并交工程办,大、中、小型设计分别于5日内、3日内和1日内提交。如需变更设计,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2)项目负责制
钻探工程现场技术管理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现场地质鉴定员要严把技术细节,对技术管理出现失误或错误负责。项目负责人做好边勘探、边分析资料、边调整工程布臵,地质鉴定员负责监督钻机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程的规定进行施工,取全相关技术资料,对不执行设计要求和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行为有权制止并提出整改要求。
3)设计贯彻
重点地质钻探工程,工程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必须到现场召开现场会,参加人员有地质鉴定员、机长、各班班长、超过三分之二人数的钻工,组织学习贯彻工程设计,进行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人员掌握该工程目的、技术要求及安全施工工艺。学习必须有记录,参与学习的人员必须亲自签名。
4)质量事故
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事故,项目负责人要立即组织班长、机长、现场地质鉴定员开会了解事故经过,分析事故原因,并采取合理的补救和处理措施。
5)竣工通知
工程竣工后,现场施工队不得擅自离开场地,由项目负责人通知工程办对项目进行验收。
6)编制成果报告
现场施工完毕后,由技术办编制成果报告或施工总结。大、中、小型成果资料分别在20日内、7日内和3日内编制完成。报告结论明确,有针对性,能指导生产。
7)、成果初稿内部审查
勘探资料初稿编制完毕,技术办向总工程师汇报,召集工程技术人员对成果
初稿进行内部审查。技术办须在7日内(大型)、3日内(中型)和2日内(小型)按预审意见完成修改工作。
8)、报告审查会
成果资料编制完毕,技术办报告公司生产技术部,由生产部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审查会。技术办须在7日内(大型)、3日内(中型)和2日内(小型)按审查意见完成修改工作。
9)成果资料发送存档
技术办按要求复制正式成果资料,并履行签字盖章手续。然后发送给各部门和单位,同时交档案室存档。
2、煤田地质钻探工程
1)钻探原始记录
地质人员必须经常检查钻探记录,对钻具长度,机上余尺、累计孔深、采长、判层、简易水文观测等方面记录发现的问题,督促钻机记录员立即改正。
2)煤、岩芯采取率
地质鉴定员必须经常深入现场对钻探取芯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提醒钻探人员应注意事项,以保证煤、岩芯采取率达到设计要求。
3)打煤
为指导钻机准确采煤,技术办应提前编制预想柱状图。鉴定员于钻机见煤前及时下达见煤预告书,并坚持守煤制度。
4)钻孔地质编录
地质鉴定员必须及时对岩、煤芯按规程要求认真进行编录。编录过程中术语使用要规范,岩层分层要合理。岩性描述中,对于岩石结构、构造和岩相标志,煤层的结构、构造和煤岩类型及冲洗液漏失情况力求全面准确。现场形成岩芯鉴定手稿,随时在室内完成分层整理表。
5)采取煤岩芯样
地质人员要严格按照采样规范和设计要求及时采取煤芯煤样,岩石试验样,瓦斯样及其它样品,并填写样品说明书和送样清单,在规定时间内送检。
6)丈量钻具
地质人员要监督钻探人员按《煤田勘探钻孔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准确丈量钻具。
7)地球物理测井
在测井过程中,地质人员应参加测井资料的初步定性、定量解释,并与钻探成果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钻探与测井资料相差悬殊时,地质人员应协同测井人员采取措施,最后确定成果,报项目负责人、技术办主任、总工程师。
8)现场初步验收
钻孔终孔后,由项目负责和地质与钻探人员共同组成验收小组,根据《煤田勘探钻孔质量标准》进行现场初步验收,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应根据需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否则不得进行封孔。
9)钻孔通知书
地质人员应在钻孔封孔前,向钻机下达封孔通知书。钻机在接到封孔通知书后,按通知书要求封孔,并填写封孔报告书。封孔报告书经机长签字后交地质人员。
10)资料搜集整理
钻孔竣工后,钻机技术员应在2日内将原始记录整理完毕,钻孔地质人员应
在2日内将原始资料整理完毕,测井人员应在测井结束7日内提交正式成果及有关原始资料。项目负责人应在上述资料收齐2日内逐项检查核对所有的资料数据,根据《煤田勘探钻孔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对钻探工程质量进行正式验收评级,报总工程师审查。
3、水文地质钻探工程
1)水文地质编录
水文地质孔编录要求同煤田地质勘探孔,同时要对松散层岩性、基岩裂隙等的编录要更为细致。地质人员要及时对钻探施工的钻孔结构、抽水设备、管材质量、洗孔质量,抽水试验水位观测资料、原始记录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2)洗孔
水文观测孔洗孔时,返水清澈后方可结束,并由钻探技术员现场每隔1小时观测一次水位变化,观测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
3)抽水试验及水位观测
抽水试验孔必须编制抽水试验的单孔设计,在设计需要止水时,地质人员必须在现场核实管内外水位,水位变化值在规程规定的范围之内时,确认止水效果。抽水试验要通过试抽,确定正式抽水试验的合适设备,保证达到规定降深及其次数。对于不合格抽水试验应重新进行抽水试验,并做好记录。抽水试验结束后安排恢复水位观测。
4)资料提交
水文地质钻探工程的资料提交比照煤田地质钻探工程执行。
4、其它钻探工程
1)探放水钻孔
探放水钻孔如果未疏放下水,钻机不得撤离,现场施工负责人要将施工情况具实报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对钻孔所施工到的层位、岩性、含水性、透水性等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对于怀疑有水但未探放下水的探放水钻孔要安排透孔或补孔。对水小的区域应及时减孔。及时收集钻孔水量数据、及时上图并按时统计上报水量。
2)电缆孔等
与井下巷道贯通的电缆孔、地面直通式泄水孔、地面强排孔等,必须索取包括钻孔座标和钻孔结构的书面委托书,并书面委托测量单位精确定孔,钻孔开孔前必须由测量人员复测。
3)现场技术管理
地质人员在现场技术管理中应掌握钻孔的孔径、结构、深度、管材的材质规格、联结方式、止水工艺、管外的封闭方法、上下口的固定方法、遗留的问题等。
第二篇:地质技术员岗位工作标准
地质技术员岗位工作标准
1.1岗位目标
根据项目部的生产作业计划,做好地质资料的收集和水文地质情况的预测预报工作,1.2考核指标
1.2.1 每周检查一次地质收集工作,确保地质收集的准确性。
1.2.2每旬检查一次地质资料,要求地质资料全部达标。
2、职责、权限
2.1职责:
1、分析研究地质报告设计方案,提供预计地质水文资料。
2、做好日常地质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地质水文问题。
3、负责查明各类地质构造因素,岩层的层位,物理特征、稳定性,分析煤和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4、研究矿井地质水文资料,定期观测各种地质现象同时做好防治水工作;
5、搞好地质素描,图协助测量人员搞好交换图工作,6、建立健全各种原始地质资料台账,工程结束时负责提供各种地质水文资料。
2.2权限、对所作地质预报和地质素描工作负责。
3、工作内容及程序
1、每月初做好对所施工巷道的地质水文预报工作
2、每月底完成所施工的巷道的地质素描工作,确保地质素描与所施工的地质情况完全吻合。
3、月初、月中、月末作好向处上报的各种地质资料工作。
4、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
第三篇:地质勘查常用标准
地质勘查常用标准汇编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 二OO三年十二月
地质勘查常用标准汇编
主编:刘荣
副主编:周存中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
二OO三年十二月
编者的话
为了规范地质勘查活动,国家和相关部门制定并颁发了大量的标准、规范、规定、规程及办法(以下简称“标准”)。这些标准,既是地质勘查工作的圭臬,又是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文件,还可作为学习相应领域系统知识的教科书。因此,我们专门编辑了这套《地质勘查常用标准汇编》,供我局地质技术人员使用。入选本汇编的标准,力求符合以下的原则。第一,专业性,收入标准的专业领域限定在地质勘查范围,层次限定在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应知会的内容。对于更详细,更专门化的内容,比如地球物理勘查的操作方法,岩矿石测试的工作流程等,则不在本汇编收录之列。第二,实用性,包括实用和常用两个方面。实用是指密切结合地质勘查专业的需要。常用性,是指使用频度比较大。第三,权威性。收入汇编的,一般是国家标准,或者是行业标准,少量是部(委)或省(市)颁布的规定、规程、办法。它们都是经由专业人员起草,通过一定程序审定的。第四,相对稳定性。为了控制汇编的规模,在不影响原标准整体完整性的前提下,我们把标准之间的重复部分及过于专门化的内容,作了适度删节。在删节处,保持标题,并注明“(略)”字样。
本汇编共收入55个标准,分为四个分册。第一册,基础;第二分册,矿产;第三分册,方法;第四分册,其他。其中第四分册收录的,多是当前社会地质工作领域中一些尚未成为“标准”的规定、办法、技术要求等,不排除可能的异动。所以采用统一印刷,单件装帧的方法,以便适时更替增删。
本汇编由刘荣、周存中主编。第一分册由薛友智负责,第二分册由刘芳文负责,第三分册由李仕荣负责,第四分册由柏万灵负责。参加编辑工作的人员还有(以姓氏笔划为序):马建中、马辉、王小春、何德润、林慧明、周正、杨伟寿、贾平远、梁世全、董滇生、龚志大。总编纂工作由薛友智负责。
编者
2003年12月,成都
第四篇:护士工作考核标准
护士工作考核标准
1.具有护士职称,必须具有中等护士专业及以上学历,能独立胜任护士各岗位工作。
2.熟练掌握各项工作制度,并做到认真贯彻执行。
3.熟练掌握各项常见护理技术操作,程序熟练、质量标准达标。
4.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护理常规,并能应用于工作中,认真完成各项操作,并达到质量标准。
5.服务做到热情、周到,满意度达到95%。
第五篇:护士长工作考核标准
护士长工作考核标准
一 护士长工作手册;
1有;天,周,月,季,年计划及工作安排。
2学习计划;新护士岗前培训,月组织病区护士业务学习2次,有理论,有技术考
核记录
3合理分工;排班及制定各班职责,有目标 有层次,流程通畅,分工明确。做好实
习生带教工作。
4护理安全管理;住院病人采取安全措施,防跌伤,烫伤。防火防盗。加强重病人的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新上岗护士重点跟班,重点交待。节假日人员减少时重点安排薄弱环节,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隐患,保证病人的就医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5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月护理质量检查,质量改进,有记录。熟背护士长职责制度,各种技术操作规程,制订危重病人护理计划;填写护理记录单。熟悉各种休克病人的抢救措施及流程。观察及掌握病区单元的病人动态,完成日工作流程安排。6提高优质服务,要讲究实效,做到三好一满意,病人表扬,批评,评价 有记录。
有病人满意度调查。发挥责任护士作用,宣传好入院须知,健康康复指导,帮助病人做好基础护理。掌握护患沟通技巧,让病人感到医院向家一样的温馨。7有季工作总结,年总结。以上,二治疗室办公室病区;干净整洁,摆放有序,操作方便,便于管理。保持病
区床单元配备齐全,每天扫床,病人离开后铺暂空床,保持床单位干净整洁。治疗室保持清洁,相对无菌,每天做好紫外线消毒及消毒隔离措施,有记录。做好医疗垃圾分类,存放有记录。
三药品物品管理;
药品及抢救器材要经常查对,更新,补充,备用良好,不准外借外用,氧气瓶注明空满,其他抢救器材做好,清洁,保养,维修等工作。
床单元物品,要经常统计,有总数,防霉,潮,虫,必要时拆洗,通风,暴晒。防丢失。其他物品不准外借,特殊情况打条,及时归还。爱护公共财物,节约用水,电及各种材料,当好红管家。有丢失,四听从院长护理部安排;
按时参加会议,有事提前请假。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水平,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建章立制,协调好各个关系,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切实做好护理监控和护理质量管理,促进护理工作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