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9-05-13 11:4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邮政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邮政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篇:邮政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论邮政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代替金融资本的人力资源、创造力、知识以及才能等逐渐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宝贵资源,“以人为本”的发展策略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力地位的法宝之一。企业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素质,而且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保证。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到企业培训的现状,是企业调整和改革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之一。

关键词:邮政培训问题对策评估

1.邮政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1.1各个层次教育培训的人员力量比较薄弱

培训管理力量薄弱导致培训管理难以到位,2012年全县从事邮政员工教育培训的邮政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且多为兼职人员,难以保证充足的精力和时间抓好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80%县下人员很难有机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

1.2培训效果评估存在问题

为进一步了解培训效果评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该公司就培训及效果评估问题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00 份,回收94 份,访问对象为公司各单位培训主管领导、人力资源部培训科长、培训干事及培训干事,因为他们对培训方面更为熟悉。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公司培训效果评估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2.1对培训评估的战略意义认识不够

企业高层和人力资源工作者对培训效果评估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份针对企业领导和培训工作者的问卷调查表明 [1],只有10%~15%的企业培训得到了评估,60%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评估不重要。在“您在培训工作中重视培训效果评估环节吗?”这一问题的调查中,很重视的只有 5.83%,65.05%的人回答不重视。在“您所在单位对培训项目进行效果评估的比例如何?”中,51.46%的单位对培训项目进行效果评估比例为20%~40%,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对培训效果评估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1.2.2没有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流程体系,缺乏对培训效果评估结果的反馈

在调查中发现,企业虽然做了培训需求的评估,但在培训效果评估之前,有明确的培训效果评估目标的仅占35.92%。在培训效果评估调查中,66.02%的人认为在培训效果评估实践中没有事先制订具体的评估实施方案。在“您是否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反馈?”中,14.56%的对评估结果进行经常反馈,61.17%的很少反馈。

1.3 邮电企业员工就业人员的教育状况较差

根据对福建民营企业的调查[1],发现邮政企业员工的教育状况堪忧:初中文化48.64%,高中 32.44%,大专及以上 23.40%;而年龄结构分布上,年轻人(30 岁以下)在邮政企业里占了绝大多数,达到 68.32%;30~40 岁占 24.77%;两项合计占93.08%。由于邮电企业招进的员工教育水平的限制,这给员工培训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很多员工不能正确的理解,致使培训的效果较差。

1.4邮政企业的培训力度不够,管理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偏低

据对邮政企业抽样调查显示[2]:中上层管理人员中,33%是本科及以上学历,70%是大专以下学历,而这其中大部分的文凭是通过成人教育或远程函授取得的;74%的人没有受过正规的管理教育,没有很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对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也不甚了解,尤其是部分企业大多数管理人员、经理等主要管理层甚至对外语、计算机等现代工具一窍不通。

1.5邮政员工对培训缺乏深度和广度认识,导致培训工作的盲目、重复和低效 由于培训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企业针对员工岗位需求开展的有计划的培训并不多,这既不利于生产经营和业务发展,也不利于员工自身发展。在“您在培训中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的问卷调查中,有66.97%的人提到自己不知道培训的目的是什么。如,培训效果如何确定?如何选择评估效果层次?各层次使用什么样的方法等,均能说明培训管理人员对培训缺乏深度和广度认识;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培训管理者很难获得培训项目效果的有用信息,而且很难查到这方面的成功案例作为参考。其次,员工对其工作的态度不积极以及对培训的兴趣不高涨,导致企业重视应急性培训,忽视有计划有系统性的培训。现已导致以下不良现象:不少岗位员工长期得不到有效培训,即使培训了获得的效果并不佳,得到的员工业务素质不高,而某些岗位的员工成为培训的“专业户”,对培训根本不感冒,由于用人缺乏计划性,刚经过培训的人员被调往其他部门,大大降低了培训效益。培训工作的盲目、重复和低效使得这样的培训徒劳而无益。

1.6 培训形式单一,方法落后,内容陈旧

邮政人员培训偏重于课堂教学,培训时多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培训双方的交流与沟通。邮政培训模式多局限于“老师讲、学员听、考试测”的三段模式。而且培训多以理论知识为主,主题枯燥乏味,与自身特点和企业实际出入较大,联系较少,不能调动学员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所用的培训课本教材多是多期使用一套教材,内容较为陈旧和滞后。

以上种种情况说明:邮政教育培训能力受到限制,培训效果不佳,还不能适应企业发展对员工的培训需求。

2.提高邮政培训的主要措施及对策

2.1.做好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

为满足人力资源的需求,应充分考虑战略发展、绩效改进和服务能力提升等关键要求,平衡长短期目标与员工职业发展的需求。

首先对现有岗位人员进行素质调查,由在岗人员如实填报本人的素质状况,以掌握企业现有人员素质的状况。可以通过(1)现有资料分析法;(2)调查问卷法。此时必须注意两点:一是根据员工填报内容, 组织考核确认;二是这样的填报应为动态管理,每年应填报一次。[3]

其次分析员工素质现状与企业目标之间的差距,并以此确定企业的培训需求,对于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应优先考虑解决。最后与各部门、各级领导和员工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既要与员工工作要求相一致,又要与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培训是要改善绩效还是要学习“充电”,培训的课程是知识方面的还是技能方面,还是态度方面的。如果是知识方面的。采用多媒体VCD进行培训或者参加一些公开课;如果是岗位技能或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就选择内训或内训公开课。培训方式的选择,需要培训的某课程的人数较少,可选择派出参加特定主题、有实际内容的公开课;如果培训人数在6人~20人之间,可以选择内训公开课形式;如果人数在20人以上,最好引入专门的内训方式。企业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内训和外部采购同时进行,培训方式的选择可以根据不同公司的具体情况和费用预算来进行,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培训要求,使选择的目的性更加明确。[4]

2.2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

完整的员工培训体系包括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和培训管理方式等内容,培训管理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执行和培训评估等三个方面。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需要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4]。(1)培训机构。企业培训机构有两类:外部培训机构和企

业内部培训机构。企业可从其资金、人员及培训内容等因素考虑来决定选择何种培训机构。

(2)培训对象。根据参加培训的人员不同,可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普通职员和工人等四类培训,然后针对不同的受训对象设计相应的培训方式和内容。(3)培训方式。从培训的方式来看,有职内培训和职外培训。职内教育指工作教导、工作轮调、工作见习、工作指派等方式。职外教育指专门的培训现场接受履行职务所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训。

2.3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培训资源,建立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

无论采取何种培训方式,培训的实施总要由培训师来完成,因此培训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培训效果的好坏。培训师来源基本上有两种途径:一是外部聘请;二是企业内部讲师。一套完善的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培训的开发体系,从其构架来讲,内部培训师队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方式在内部挖掘培训资源,做到人尽其才。企业应充分发掘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员工,使其经过适当培训后,成为在这一领域的培训师,为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这样的培训师对企业的工作非常了解,讲课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这样既可以降低培训成本,又可以挖掘出员工的潜能和一些潜在的人才,还可以结合企业内部的技术、管理等实际情况开发出有的放矢的培训教材,从而真正能够有效提高培训效果。[5]

2.4利用现代技术方法,内容多元化,科学化

在培训方法选择上,应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工作性质的工作人员,根据培训内容选择不同培训方法。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应注重技能和实践。对技术人员和主管人员应采取送出去的培训方式,组织一些专业培训班,开展专业培训课题,参加培训探讨。[5]

2.5培训效果的评价

采用学习结果评价、行为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培训内容、目标以及效果进行评价,确保培训达到预期目标。第一阶段为学习结果评价,在培训结束后以考核进行体现,第二阶段为行为结果评价,培训结束后以日常工作考核进行体现,如,对工作效率、技能提升率、团队合作率、职业晋升率等。以便于有效改进培训质量、促进培训成果转化。

结论:

以上各个环节的充分准备,可以使现场的培训做得有声有色。但是,要想使培训真正产生效果,还是要看受训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否学以致用。同时,培训成果转化的训练在培训组织和设计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能够使企业所做的培训真正产生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孝德,张力.我国民营企业员工培训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4.01.[2]肖青.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创新的思考[J].中国培训.2005.(8).[3]桑玉贵.企业高级技能与管理人的开发[J].经济论坛.2004.(3).[4]张俊娟,韩伟静.企业培训体系设计全囊[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5]于庆俊.当前国有企业职工培训改革的构想与对策[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4.(3).

第二篇:浅析邮政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开发问题与对策

一、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功能性浅析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功能性,也就是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在当前的社会现状中具有何种存在的现实意义,功能性是考量一个制度或者一项政策是否具有存在价值的重要标准。首先,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增值的重要途径。与其他众多的有形资产一样,人力资源也存在着增值的重要问题。对于人力资源来说,增值意味着公司或者企业的增值。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主要是增长员工的各项素质和各项技能,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为整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更多有用的人才。使企业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做保障,应对其在激烈竞争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毕竟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对企业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就连美国的《财富》杂志也曾说过:“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由此,不难看出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的重要性。与其他的资产增值方式明显不同的是,人力资源增值的最好费那个发就是培训,并且这种无形的投资方式对人才知识的充实、经验的扩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从企业的战略高度出发,在制定人力资源的培训方案和培训内容的同时,可以以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为参考依据,实现人才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更加有机的融合。

其次,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是员工在企业中成长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的社会,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流动性极高的资源。这种流动性出现的原因在于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对企业的认知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工作不再是为了满足最简单的生存需求,而是个体实现其人生追求的一个过程。对于在很多企业中上班的人员来讲,虽然薪资待遇是他们判断一个岗位是否有工作必要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岗位上积累和晋升对他们来说同样重要。他们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得到提升,工作经验、专业知识的提升会让他们有更强的归属感和创造感,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不注重满足员工在自我发展上的需求,那么就有可能导致人才的大量流失。这对与企业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损失。而这种损失在根本上是可以避免的,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实现企业整体与员工个人在利益上的趋同性建设,是一种可以达到共赢的科学选择。

二、民航业中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问题分析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颖的话题,它在我国已经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成长和发展。但是,在众多的民航企业中,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发展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整个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工作无论是在执行力度上,还是在最终的实施效果上都与原本预期的目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培训与开发的侧重点存在偏差。企业培训与开发的侧重点存在偏差主要是指在当前的众多企业中,重视对管理知识的培训,而忽视了对技术知识的培训。这种偏差的表现方式一是体现在培训的内容上,二是体现在培训的人员上。对于管理阶层的人员来讲,他们获得培训的机会比基层工作人员获得培训的机会要多很多。诚然,对管理层进行培训当然是一件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科学抉择,但是对于企业来说,一个企业的发展并不能单独依靠管理层的各项工作来得以实现。企业人才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二是专业技术人才,三是技能人才。一个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这三类人才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如果单独依赖某一个类别的人才,是难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特别是对于技术人员而言,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一个企业中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强度和竞争地位,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与开发,会给企业的发展进步带来最直观的功能体现。因此,在我国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工作中,过度的偏废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都是一种损失和浪费。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与开发方案,使这项工作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化。第二,培训的目标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培训的目标设置,也就是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培训与开发的动机和目的。现阶段,企业的目标设置并不科学,这主要表现在过度的重视短期利益,不能从长远利益考虑,急功近利。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工作本身的结果就存在着一定的隐藏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可能使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立竿见影的改进效果,但是对于其他人员而言,培训的知识无法通过一种快捷迅速的外在形式呈现出来。这就会导致企业对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质疑。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并没有一定的规划,而是往往在某个项目或者某个工作需要某些知识、某项技术的时候,匆匆的对工作人员进行粗糙的培训,以应对眼前的工作。这种做法虽不算错,但是一个要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如果对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如此杂乱无章毫无规划的话,这个企业的发展前景的确是令人堪忧的。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固然要兼顾到眼前利益的保护,但是站在大局的高度对后续人才的开发与储备同样是一个企业必须考虑到的重要问题。企业必须有长远的眼光,不过度的沉迷于对眼前利益的追逐,而是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实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合理分配,如此才能使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效果发挥到极致。第三,重视岗前培训忽视在岗培训。按照一个员工在企业的发展阶段,对其的培训可以分为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这两种培训方式的原因和作用都是各不相同的,岗前培训是一个员工在入职之初要接受的一种培训,通过这个培训员工要了解所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个培训主要是为了加速新员工对企业的认知与融入而做的一个不分专业性的培训。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对员工的培训仅停留在入职培训阶段。在岗培训则是在员工已经成为公司的一员以后,对公司的发展、对自己岗位的职责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但是由于岗位职责的需求,其自身的知识应该得到进一步更新和丰富,需要企业为其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这中在岗培训往往是被企业所忽略的,因为这种培训的专业性要求较高,每一个岗位的培训知识和培训要求都各不相同,兼顾好每个岗位的在职培训,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上都要投入的更多,并且人员的高流动性使得企业对这种投入所带来的回报产生质疑。所有在当前的社会,企业重视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忽视在岗培训是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

三、如何做好民航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工作,涉及到的人员很多。要想真正的将这一工作落到实处,发挥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强大功效,就必须协同各方面共同努力,各个机构给予支持,以此来完善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和分析:第一,提高对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认识。提高对培训的认识是当前正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观念上的不重视,导致了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工作长期以来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是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工作尚未能发挥其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认识,不仅仅是企业要有正确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员工个人也应当对这一问题有比较科学全面的认识。企业对培训与开发要有正确的认识,其首要性的条件就是企业的领导阶层对这一问题有比较科学的认知态度,承认这项工作存在的必要性,然后才能在工作中对这个内容予以关注和重视。企业要正确的认识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的意义,要把它摆到一个足够的高度,把它当成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当今社会的知识资源更新得越来越快,而正是因为如此,企业就更加要端正对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的认识,企业领导更应该把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双赢目的。转变领导的教育观念,是提高职工素质的前提,领导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领导的观念就是企业的观念,提高职工素质,首先要从转变领导者的教育观念做起。企业领导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大局观念,把提高职工素质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基本策略来贯彻执行职工教育才会有一个长抓不懈的驱动力。其次,企业领导要站在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教育的投入与产出问题,并加大教育的思想资金投入,多一些职教管理的深层次思考,使职工教育始终占据重要地位。给员工获得学习培训的机会几乎同高薪吸引顶尖人才同样重要,经营即教育。教育和培训是立足未来经营的投资。避免经营政策上的“近视”,把人力资源开发当“资产”而不是当作“成本”。第二,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多元化。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并无固定的模式可循。每一个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与开发时,都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未来的发展需求以及员工的自身素质来选择不同的培训与开发方式。例如对新入职员工的入职培训,对于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根据其日后工作的性质和类别来选择合适的入职方式对他们来说有助于迅速及时的了解工作的内容和具体模式,帮助他们快速上手。对于在岗培训,其形式则是更具有多元化。按照工作于学习是否同时进行可以分为脱产学习和在职学习,脱产学习是一种更加规范的培训方式,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教学氛围都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这种学习方式成本较高,一般的企业对这种培训与开发方式比较慎重,对于岗位特别特殊的或者员工个体有显著才能的,才适用此方式。另外,培训与开发不仅限于课堂培训的形式,对相关工作进行参观访问、或者对于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或者辩论,对一些敏感问题进行案例分析等等方式,这些方式都可以用来增加员工的知识储备和知识体系的更新。创新企业培训方式企业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因素是人力、财力、物力。而人力是最具创造力,也是最具不确定性的因素,要想对于人力实效有效管理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目标。通过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可以传达企业对人的重视程度,也可以不断的更新员工的价值观念,更是使员工不断进步的重要手段,这样员工管理水平就能达到预期的要求。第三,创建良好的学习培训氛围。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学习一直是一件需要不断保持与更新的事情。企业要进步,员工作为个体也需要进步。除了企业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培训以外,一种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就是在企业内部创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塑造良好的培训文化。不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是需要不断进步的,而员工的进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因此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就变得那么重要,而良好的培训文化,更是使得员工自觉的去发起,并在培训工作中不断进步,员工进步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就提高了。特别是现在,不仅与国内的企业竞争,还要和外资企业竞争,这就使得每一个人都面临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与调整,以适应市场的竞争。因此,加强员工的培训便成为企业维持其高度工作力时所必须投注的一项活动,形成良好的培训文化,让一切都有规则、有顺序。不仅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员工也需要端正被培训的态度。正确的培训理念和良好的培训文化是培训工作顺利展开的前提。有了正确的培训理念和良好的培训文化,员工才能正确地对待培训,从而使培训工作在企业中得到大家的认同,使员工真正意识到培训对组织和个人的重要性。参考文献】1、赵丽,宁宁.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问题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5.(12).2、申彩芬.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03).3、闫树全.民营企业需要变革人力资源管理理念[J ].行政论坛.2005.(06).4、李昌明.企业人才培训的目标途径及对策措施[J].中国培训,2007.5、侯爱丽.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培训[J].治淮,2004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问题与对策杜建(临漳县地方税务局)摘要:孙子兵法上讲:“上下同欲者胜”。而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能使企业达到上下目标一致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对我国企业目前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当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环节,主要阐述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开发策略等。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策略1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情况我国培训现状的调查数据表明,虽然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已列入预算经费,企业培训的实际投入严重不足。出现这种情况的关键是培训管理薄弱,良好的培训管理体系是发挥培训战略支撑作用的基本保证。同时,为了使培训能够满足组织和个人的需要,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以保证培训的效果和效率。为了使培训能够满足组织和个人的需要,培训过程本身也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一个好的培训项目需要经过需求的评估、评估的目标、评估标准的建立、培训项目实施以及评估效果评价等步骤。但在实际管理中,不少企业的培训工作人员延续了传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使培训的效果比较差,挫伤了企业培训的积极性。企业如果不培训员工,绩效会受到影响。但培训以后的员工流失率会比较高,公司不愿意进行培训,于是,员工的流动率就更高。照此循环下去,整个行业就会出现短期交易的情况。2我国企业目前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目前我国企业人才资源培训开发的现状看,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主要存在以下两个大的问题。2.1重管理培训轻技术培训在人才培训对象方面,我国企业重管理培训轻技术培训。企业人才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二是专业技术人才,三是技能人才。我国企业对这三类人才的培养一向侧重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开发,绝大部分的培训资金用于“MBA”人才的培训。但即使是我国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因为真正的企业家队伍仅靠学校教育是培养不出来的。相比之下,我国企业的绝大多数工程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都处于原生态或自发成长状态,除了学校里学来的知识,主要就是靠企业原有员工的“传帮带”以及自己在工作中边摸索边学习。企业缺少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长远培养规划,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外出学习、开会、交流的机会基本没有,知识长期得不到更新,技术上很难站到国际科技的前沿。应该说,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技术和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较之国外企业存在显著差距,与我国企业的培训机制不无关系。2.2重视现有人才使用,轻视后备人才储蓄在人才培养观念方面,企业比较重视开发使用现有人才,对后备人才的储蓄不够重视。据有关人力资源网站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有90%的管理者认为自己的企业缺乏人才储备。过去,我国国有企业作为人才的主要买方市场,集聚了大量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并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形成了阶梯式的企业人才队伍。但是,伴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外资企业侵入、民营企业崛起,我国国有企业的后备人才大量流失,企业培养后备人才的动力不足,国企人才开始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而民企的用人机制比较急功近利,相对自主培养人才而言,他们的目光更多地盯在有经验的实用人才身上,企业人才开发往往是引进为主,自主培养为辅。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当前我国企业招聘员工的一个重要条件“有工作经验者优先”,成为阻挡大学毕业生的最大门槛。企业缺乏战略性人才储备,必然导致人力资源与公司发展脱节,人才不能满足企业扩张的需要,企业发展缺乏发展后劲。因此,我国企业必须正确对待现有人才与后备人才的关系,及早建立人才储备机制。3解决对策3.1加大人员的技能开发和能力培养员工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对全体员工知识与技能的更新和提高、创造力与创新精神的发掘和培养、行为准则与责任意识的规范和强化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培训,一方面可以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员工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因此企业应建立起规范的培训开发体系,就要根据员工的特长和企业的需要制定一个相应的培训计划,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提高员工的能力,它包括一些具体内容:第一,具体实用的培训主题,如质量管理培训、项目管理培训、营销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等。每个培训都有具体的要求和适应范围,因此就决定了培训的方式、方法和人员组成。第二,广泛的员工参与。认清员工的需求与性向,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适当的主题、深度及培训形式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对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一样进行全面培训。企业管理人员与实际操作员工最接近,其管理素质直接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因此,如何区分不同层面的管理人员并实施不同的培训内容,是目前大多数致力于培养一支出色管理队伍的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忽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常常影响到企业培训和开发的效果。第三,反馈与交流。这一点对于企业培训很重要。培训应该成为企业内部积蓄与分享力量的源泉,要及时反馈与总结,为以后的有针对地开展培训活动提供参考。针对每次培训的员工,要形成一个基本的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内容本身的可实践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程度要有全面的评价,使培训具有更好的效果。同时还应积极推行通才计划,通过培训等方式让技术工人一专多能、专业人员知识复合和技能化,挖掘每个人的潜力来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3.2实施企业接替规划企业接替规划(SuccessionPlanning,也称为“继任规划”或“接班人接替规划”),是指企业通过内部筛选确定和持续跟踪那些可能成为中、高层岗位(如营销总监、财务部经理)管理人才的高潜质员工,对其进行专门的培训与通过内部提升的方式,安排其逐步接替企业重要管理岗位的企业后备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战略与中长期经营目标,通过专业、科学的方法,分析并建立自身的中高级管理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或任职资格标准,确定企业未来所需的中高层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条件。必须强调,对于中高级管理岗位来说,管理或领导技能要比专业技术能力重要得多。其次,人力资源部门要与企业高层及各职能部门经理共同确定在短期和中长期内可能需要接替补充的关键管理岗位,随后根据能力素质模型或岗位任职资格标准,对员工实施全面的能力素质评估,找出并锁定那些具备足够的管理潜力的候选人员。为此,企业应该建立一整套评估、筛选高潜力候选人的系统制度、标准和程序,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评估、筛选或调整,以便根据变化的候选人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淘汰或补充。再次,根据能力素质评估筛选出的富有高潜力的候选人的优势、弱势、领导技巧、差距以及长远目标等,企业应该为那些高潜力的候选人员,分别制定集中化与个性化要求相结合的培训与发展规划,并投入足够的资源加以全面培养。同时,企业应该为那些候选人员提供专业的、针对性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技能类培训,包括领导力、团队建设、财务管理、人员管理、沟通与谈判能力等。此外,企业要经常性地安排候选人员参与一个个经营实践项目,接受全面的管理挑战。结束语:从整体上看,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业绩考核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如何有针对性的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将后备人才的储蓄与员工的职业生涯结合起来是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参考文献:[1]赵丽,宁宁.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尖锐情形下,每一个企业如何获取和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研究的。据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是同其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体系选择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意义在于它是人力资本存量形成的途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体现,而以企业员工培训为主要途径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是同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目标实现相联系的关键环节。正如惠普总裁维斯?普莱特所说:“21世纪的成功企业,将是那些尽力开发,储藏并平衡员工知识的组织。”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现状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现状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第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理念正在发生重大转变。面对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原有的人事管理观念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新时代要求国有企业管理者不但必须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审视企业发展战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且更要重视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充分发挥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一一人力资源的作用,以获取和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第二、国有企业正积极探索新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制度和组织模式。近些年来,国有企业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改革,一些大型企业逐步向集团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其内部的人事管理组织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创立了新的人才流动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内部监督机制和奖励机制。少数大型企业集团正向外向型的方向发展,有的已经具备跨国公司的雏形。可以说,国有企业正在努力构造新型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制度。目前,国有企业已初步建立培训开发体系,通过岗位技能培训等形式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尽管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应看到,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制度和管理组织模式尚处于积极探索阶段,还未形成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模式。

(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存在的问题虽然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理念、制度和模式发生了变化,但就目前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观念仍待进一步转变。国内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将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同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然而,在培训与开发实施中,高层领导真正重视培训与开发并给予大力支持的不多,多数的培训与开发工作最终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产生较大的功效。2、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乏综合工作能力,且不善于营造企业文化。当前发达国家的一些国际化大中型企业中,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几乎普遍具备关键性知识及技能的综合工作能力,如:交际技巧、评议表达能力、管理领导能力、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相关法规方面的基本知识、参与职能部门的目标制定工作。这些技能的具备为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管理提供了人才技术保障。然而,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普遍缺乏综合工作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工作的开展。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不善于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来营造企业文化,使职工个人价值取向与企业经营理念、发展战略难以形成一致,企业文化所应具有的动力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力功能、融合功能、约束力功能,没有被很好的挖掘出来,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成了一句空话。3、国有企业员工的培训资金投入不足、受训人员的比例偏小、开发形式单一且缺乏针对性。在美国,每年培训员工的总时间是150亿小时,平均每个员工受训时间可达15小时,每年用于正规培训的费用是300亿美元。而在我国,国有企业每年只是象征性地拨一点教育培训费,明显低于国际上的平均水平,且很多企业只进行新员工培训和行政命令培训。还有的企业只进行管理人员的培训,不能做到全员培训。即使进行的培训,由于培训形式枯燥单调,重理论不重实践,并忽视国有企业员工的年龄、学历等差异,培训内容没有因人而异,缺乏针对性。因而造成培训低效,员工培训并没有真正实现。

(三)、成因剖析造成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存诸多问题,究其原因:1、企业领导缺乏正确的员工培训观。首先,企业认为员工培训开发是一种成本,能省则省。其次,企业认为员工只要懂得和掌握某一种技术,就能终生受用,无须或很少再要进行人力投资。再次,企业对员工培训主体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培训的主体是员工自身,导致这种认识是因为如果员工要想生存和发展,员工必需自身努力学习,否则一旦你不适合岗位需要,就会自然被企业淘汰,忽视企业对员工培训的作用。2、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没有培训开发规划,缺乏对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引导。企业员工培训既是企业发展对员工技能提出要求,也是员工为适应岗位而对自身知识、技能的提高需要。我国国有企业员工培训从整体上看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既缺乏整体性,也缺乏系统性。从培训对象上看不分决策层、一般管理层和生产作业层,也不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一个专题全员参加;从培训内容上不分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基本知识、专业技能,一个报告全员参与。这种不具有针对性培训,只能流于形式,走过场。3、缺少员工参与培训的激励机制。很多员工不想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是职工接受在职培训,培训结束后,没有正规学历,接受培训往往又不能与劳动报酬挂钩,即使有培训证书,只能局限于培训企业内部有效。一旦离开培训企业,由于缺乏权威的资格证书,别的企业不予承认,也无法与报酬挂钩。在预期收益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甚至有时需要以付出部分工资为代价的情况下,工人接受在职培训的积极性自然不高。加之体制的障碍,技术与个人利益的严重脱节,使工人失去了学技术的积极性。4、缺乏科学的培训开发评价体系。我国国有企业培训开发系统的评价极不完整。首先,没有对受训者的状况进行考察,即缺培训开发前的评价,造成培训与需求的脱节。其次,培训开发过程的评价不完整,没有监测和评估,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能及时得到反馈,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企业培训效果普遍不佳。再次,培训开发效果评价几乎没有开展,以至培训没有系统的总结和分析,这也就无法对系统进行改进。而且,培训效果的测评方法单一,内容不全面,多数的培训评估仅仅对培训课程中所授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没有深入到培训学员的工作行为、态度的改变、工作绩效的改善、能力的提高和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上来,评价工作仅停留在最初的层次上。

二、创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对策

(一)培训开发体系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改善员工的硬技能固然重要,同时,改善他们的软环境,如纪律、职业道德和献身精神更为重要。提高这些软环境,对保证国有企业培训开发效果来说非常关键,因为它是对硬技能培训有效性的保障,同时也更具挑战性,因为软环境要求员工改变他们的态度。这种软环境正是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的内聚力,提高企业自我发展和适应外部的能力。建立民主和谐、团队协作、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创造出一种团体的归属感、共存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提升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个性和个人价值,在对员工的管理上要注重探究一些“软”的方式,诸如工作积极性、发挥潜能、员工个人自尊、压力管理、人际交往等。

(二)选择恰当的薪酬方式,充分发挥薪酬激励作用国有企业不仅要依据实际情况对工资制度做出应变选择,而且在薪酬设计和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应不断寻求和应用各种灵活的措施,以弥补工资制度存在的缺陷,使之激励的作用更加有效。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国有企业还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选择不同的薪酬激励方式,对企业经营者可以用年薪制、股票期权等方式,而对企业关键岗位员工也可以试行动态股权制,对于普通员工可以采用绩效津贴与技能工资挂钩以便使企业获得更高的效益。

(三)拓展培训开发职能,使其与员工职业生涯规范体系相结合在新世纪背景下,培训已经远远超越了训练员工掌握特定职位工作技巧、提高产量的传统内涵,培训地位、宗旨、职能、性质和对象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挖掘国有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潜能,使其发挥最大效能须依靠于拓展现代培训开发体系的职能,使培训开发同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结合起来,是促进员工在企业内成长的最好方式。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增强组织的自我洞察能力,将组织的战略计划、人力资源计划和职业发展计划结合起来,对员工的能力和潜力进行评估及反馈,及时提供组织内职业选择和发展的有关信息给予公平竞争的机会,为员工成长设置多种职业通道或路径。同时,鼓励员工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活动,为每一个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指导、咨询和帮助。建立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机制。

(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体系应围绕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目标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活动与其核心竟争力形成有着不可分割、直接的联系。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它一般以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为基础,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内部组织协调管理的交互作用而使企业保持持续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发展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本与知识互补体系。正因为如此,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体系必须围绕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目标进行,这样企业才能利用核心竞争力进入多个不同市场取得相对竞争优势,才能够在竞争空前的市场中获得生和继续发展的能力。面对21世纪的挑战,要使我国的国有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并具有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造就大批能适应新体制要求、能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优秀管理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了解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找出合理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持续的人力资源投资,增加人力资源的存量,改变其结构,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与世界经济形势相接轨的培训与开发机制,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势,并借助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升企业的凝聚力,留住并吸引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有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和继续发展的能力。面对21世纪的挑战,要使我国的国有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并具有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造就大批能适应新体制要求、能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优秀管理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了解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找出合理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持续的人力资源投资,增加人力资源的存量,改变其结构,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与世界经济形势相接轨的培训与开发机制,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势,并借助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升企业的凝聚力,留住并吸引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有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参考文献】1、雷蒙德.A.诺伊 著,徐芳译.《雇员培训与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2、邢传、沈坚.《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3、冷兆松.《国有企业改革新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4、孟立岩.《如何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中国培训,2005年第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8期5、张曙光. 《国企改革最大缺憾是把职工放在了一边》.中国经营报,2006年4月22日【作者简介】黄静(1981年-),安徽行政学院老师,安徽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人力资源管

第三篇:关于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2012-05-28 10:33:00 ]阅读:186作者:孙玉静编辑:studa090420

论文摘要:企业通过培训员工提升人力资本,受到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企业培训中仍存在种种误区。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转变培训观念、加强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提高培训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的有效途径。

论文关键词:企业 员工培训 人力资本 可持续发展

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除了持续不断地进行经营结构的更新改善外,不断进行人力资源开发,重视员工培训是企业保持良性运营的重要方针之一。员工培训是有效地增进员工知识技能和能力,更大程度地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提高员工满意度,增强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员工培训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素质和工作绩效并进而影响企业整体竞争力。

一、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的必要性

员工培训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培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受训者在知识、技能、态度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增强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从而使企业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1.培训是企业获得人才的保障。企业获得人才的来源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社会,其二是学校。但无论从以上哪种渠道获得的人才都不能直接成为真正意义上对企业有用的专业人才。这种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很长,而且即使科班出身也有许多缺点,不能保证立即就可以发挥作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就只能依靠企业的培训来得以提高而真正为企业所用。培训使“外部人才”转变成为“内部人才”,是企业获得优秀员工的必由之路。

2.培训能降低成本。通过培训,能够改进员工的工作表现,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管理成本得以节约。这种节约是多方面的,这不仅仅表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优化生产经营方案,保证安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还表现在由于员工工作能力的提升使工作效率的提升而带来的成本的降低,深层次的连锁效应还表现在能够对公司的政策有建设性理解从而带来的价值。

二、企业员工培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企业适时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很有必要,培训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有科

学的安排和有力的措施。不少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员工培训过程中陷入了种种误区。

1.没有健全而系统的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体系不完整,没有专门的培训部门,甚至没有专门的培训教室和培训器材,培训工作大多由企业一个部门自行组织和安排。在制度上,企业虽有培训制度,但大都不完善,企业都是重形式,轻考核,缺乏健全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仅仅把培训当做是一项任务,任务完成就好,没有及时地做出培训报告,对培训过程进行总结,针对问题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以至于受训者在业务上有哪些改进和提高,程度如何,今后的培训需要怎么改进,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管理者总是略显底气不足。

员工培训缺乏长期性系统性的规划,大多出于短期收益的考虑,企业都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只有在企业经营上出现了问题时,才组织开展一些临时的培训,结果在培训内容和方式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很多企业的员工培训都是在走形式,导致了企业的根本问题往往得不到解决,跟不上市场的步伐,常处于被动的地位,从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2.培训前缺乏科学细致的需求分析。很多培训负责人都抱怨员工每次培训都不愿意参加,即使参加了培训后也没有什么改变。结果就是企业在培训上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到头来却收效甚微。经过深入了解可以发现,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对培训进行有效地需求分析。大部分企业把培训当作“特效药”,哪里有问题就培训哪里,培训工作既没有计划,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和规范。这种哪疼治哪儿的做法使企业的培训工作既没有整体性,也没有连续性。而且员工可能会在培训过程中重复学习自己已经掌握的技能,使员工产生一种培训可有可无,培训没有效果是在浪费时间的感觉。员工不愿意参加培训,学不到工作中急需的技能和知识,这无疑违背了培训管理者的初衷。

3.培训内容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很多企业将培训当成是对外界宣扬企业形象的幌子。或者培训急于求成,在未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调研的情况下,就组织员工参加各种培训课程,忽视了培训内容对受训对像是否有指导性,且培训方式单一,造成员工参与积极性不高。培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对实际工作也没有指导作用,反而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4.培训方法单一。在实施培训过程中,对于大部分企业员工的培训方式还是以效率较低的课堂教学、知识传授为主,甚至部门培训大都是“传,帮,带”的师徒模式,忽视了运用多样化的培训手段,培训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不注重调动受训员工的积极性,没有从成人学习的特点和企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

5.培训教师队伍不稳定。每个企业无论是在技术上、工艺上还是管理上等都

有其独特之处,所以社会上的培训资源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培训需要。很多企业出于节约的本能,一般没有设置专职培训师或聘请兼职讲师,由于企业内部缺乏一支相对稳定的专职或兼职讲师队伍,平时又疏于对培训教材的开发和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培训时教材东拼西凑,难以保证培训效果。

三、加强企业员工培训的对策措施

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有资源中增值潜力最大,最具投资价值的资源。所以面对企业在培训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管理者要做的就是深挖问题出现的原因,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使员工培训获得更好的效果。

形成一个好的培训机制,能够让培训产生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培训应该分为三个阶段,从无到有、有以后从形式带动内容,再到从内容带动形式。现在企业的培训往往停留在第2个阶段:老总明白培训的重要,这里的“明白”不管来自自己内心的认识,还是对于外界的跟风,老总都会组织培训,实际这个培训有没有作用,有多大的作用心里应该有数。以下几个对策有助于帮助企业更快地从第2个阶段过渡到第3个阶段。

1.加强培训理念的转变。

(1)加强高层对培训的重视,增加培训的投资。企业管理者对培训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培训的成效,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人力资源观念:企业培训不应该是少数人的福利或奖励,而应是一个从领导到普通员工的全员培训,每次培训身体力行,带头参加,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加大员工培训的力度、频率,使员工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企业必须从高层领导做起,对员工培训给予充足的重视和恰当的培训投资。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来说,已经不仅仅是对外宣扬和沟通的工具,它更是企业加强自身发展的有利工具。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能有效地激励员工为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激发员工的创新力,为企业培训提供良好的培训氛围,还能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相互借鉴,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一些成本低、收益大的方式。

2.建立科学的员工培训体系。培训体系无非是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就是内容体系,培训什么;第二就是方法体系,用什么方法、手段培训;第三就是制度体系,培训不是某一个人的想象,或者认为重要、或者某个老板重视就去做,而是一个企业的基本制度。

企业的培训体系框架要解决四大问题:新员工培训如何系统化、管理者培训如何制度化、核心人才的培训如何专业化、技能人员的培训如何持续化。企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包括整个培训的资源系统,环境、经济和企业面临的状况,还有各个部门,将这些基础要素整合起来。有效的管理模式包括组织系统、员工发展、培训政策、培训管理、讲师管理等。

3.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培训资源,建立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无论采取何种培训方式,培训的实施总要由培训师来完成,因此培训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培训效果的好坏。培训师来源基本上有两种途径:一是外部聘请;二是企业内部讲师。一套完善的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培训的开发体系,从其构架来讲,内部培训师队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方式在内部挖掘培训资源,做到人尽其才。企业应充分发掘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员工,使其经过适当培训后,成为在这一领域的培训师,为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这样的培训师对企业的工作非常了解,讲课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这样既可以降低培训成本,又可以挖掘出员工的潜能和一些潜在的人才,还可以结合企业内部的技术、管理等实际情况开发出有的放矢的培训教材,从而真正能够有效提高培训效果。

4.加强培训效果的评估,提高培训质量。培训评估起着信息反馈作用,它主要是调查收集受训者和有关人员对培训项目的看法,考察员工在接受培训后工作态度、行为与绩效是否发生变化。为了做好培训评估,培训部门可以通过四项标准掌握培训信息:一是学员反映,即培训对象的意见可参考“现场反应度”和“内容吸收度”两项。二是知识标准,即员工通过培训获得的知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所学到的方法和技能是否可以用到实际工作中。三是行为标准,即培训后的行为变化,主要指工作中的行为、工作绩效。四是成果(投资报酬率),即培训产生的影响,包括员工满意度是否提高、企业产能及利润是否上升等。这四项标准从不同的方面提供培训信息。在员工培训的实际评估时,应将这四项标准结合起来使用,通过这些标准来检查培训效果,发现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检验培训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

5.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员工培训激励机制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调动全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二是防止部分员工在接受培训后跳槽离开。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培训激励机制,对参加培训并取得较好培训效果的员工给予各种方式的激励。如把薪酬激励、职务升迁与培训挂钩,在用人方面从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培训和用人机制,激发人才内在活力,突出“收入靠奉献,奉献靠素质”的薪酬分配观,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体现同工不同酬,同酬必同效的企业薪酬绩效结构。

四、结束语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己经从资本、物质等有形的资源转移到对素质优良的人力资本的竞争,员工培训是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企业的经营者来说,实践已经证明,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赖于卓有成效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训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具有巨大促进作用,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必须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通过有效的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员工的人力资本存量,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第四篇:员工培训问题与改进对策

员工培训问题与改进对策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

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培训费用分担不合理

企业培训采用单独承担成本,并单独获得收益的模式。由于培训经费全部由企业承担,员工在培训前后的工资水平几乎没有变化,或者变化不大,员工在培训期间的工资水平也基本不发生变化,更多的员工把培训当作一次企业发给的福利,培训与否对自身的物质利益甚至职业生涯关系也不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培训的效果、削弱了员工对培训工作积极性,给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负面影响。

2、培训的针对性不强

应在何时、参与何类培训、达到何种目标在具体运作上却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很多的培训内容具有共通性,很难区分为特定类型员工的专署课程,而作为参加培训的个体或其所在的组织对于具体的培训内容的认识则往往是模糊不清的,这很容易导致培训活动丧失其应有的针对性。培训比较偏重员工知识与技能的提高,甚至片面追求证书与学历,忽视对员工建立正确态度的培训;培训教学大纲的制定,往往是根据任课教师的经验来设置课程和教学方案,随意性大。

3、培训对象范围狭窄

有的企业在确定培训对象时只考虑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员工,每次不管培训什么内容都让他们参加,从而忽视了其他人员的培训;还有的领导认为单位的现时工作最主要,只让那些没什么事的工作人员参加培训,于是培训就集中在某些人身上,造成了“闲人培训,忙人没时间培训,急需人员不培训”的结果。

4、培训缺乏规划

只注重短期培训,不注重长期培训;培训缺乏规划,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目的、步骤,不系统,效率低下。很多情况下是出了问题后才想到培训。

5、缺乏相关配套措施

员工培训与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机制是好的,但落实不到位。培训后的考核不到位,多半是走过场,没有好的考核指标来评估员工的培训成果,结业考试也多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员工也放松了自己对自己的培训要达到的效果的要求;待遇也没和实际劳动生产率结合起来,培训后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但实际待遇并没有明显地提高,甚至根本没有变化。

员工培训对策

1、合理分担培训成本

按照贝克尔和桥本的特殊培训分担理论,要让参加培训的司机也承担一部分成本,分担培训风险;同时也分享一部分收益,这样以来不仅可以提升培训的效果,节约培训成本,重要的是可把员工和企业凝聚在一起,使二者目标一致,激励相容。

2、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不能被分割开来,要有相关的措施与之配合。培训工作要服务于企业整体战略,只有把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与企业战略规划相结合,才能量身定做出符合自己的培训体系。培训要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如招聘、薪酬、绩效管理体系等密切相关,构成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系统。

3、强化培训的组织、实施

培训准备阶段的培训需求分析,即在设计培训的内容时,以员工的需求为起点并区分培训的层次,使得各项培训课程能够满足组织与个体的需求,达到预期的目标,提升培训的针对性。把培训与员工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联系起来,把培训与履行岗位职责和追求自身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培训贯穿于员工成长的始终,并有相应的措施予以保障,这才是真正从制度层面给予员工培训以支撑,并有效的解决员工个体参加培训的动力问题。应评估受训者对培训课程、培训教师、培训安排的喜好程度;测试受训者学习到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及其掌握的程度;受训者行为变化的评估,即学员在回到工作岗位后在组织绩效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上的变化,对培训项目结果的评估,即考察培训项目给企业带来的改变,产生的积极影响等。

4、科学选拔人员进行培训

那些边际成本高的员工对培训的需求是相对较少的,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同样的培训对每一个人产生的效果也不是尽相同,边际成本低、接受能力较强的人,他们预期的边际收益也高,所以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人也比学习能力弱的人更倾向于参与培训。应挑选那些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学习能力强、有潜力并且对公司忠诚的员工参加培训,这样可使培训投资回报率更高些。

5、运用灵活培训方式

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将员工当前或未来所需的知识、技能、能力及相应的理念、价值取向等通过恰当的方式和手段传递给受训者,并为其所接受。运用多种的培训方式、培训手段对于企业培训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视听教学、模拟演习、研修讨论、职务轮换、自我测评、基层锻炼、挂职锻炼、游戏、电脑化培训、互联网培训、情景模拟、行为模拟等等,可以提高受训者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减少设备的占用时间。

第五篇: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国际大环境,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凸显不足,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薄弱环节,员工培训问题尤其突出,严重影响着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外众多企业的成功已证明,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源泉。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应在员工培训工作中探索出一条卓有成效的、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而解放思想、提高认识、科学管理,将是民营企业成功培训员工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民营企业;员工培训;企业主;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一、民营企业员工培训概述

学术界对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的界定存在争议。相对全面的观点是:民营是相对于国有、国营而言,凡不是国有、国营的,就是民营。民营不等同于私营,比私营要宽。在本文中所针对的民营企业主要包括个体和私营、国有民营、公有私营等类型的企业。

我国的《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规定:新的标准将不分各行各业分别使用的行业标准,而是统一按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的多少归类。我国企业的划分如下:特大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亿元及以上;大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及以上;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上;其余的均为小型企业。依据这个标准,我国目前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属于中小型企业。

本文将从中小型民营企业人手来讨论民营企业员工培训方面的问题。

企业员工的培训是指企业为了使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以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增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贡献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各种教育活动。培训的主体是全体员工,主要分为决策层人才培训、管理层人才培训、操作层人才培训。培训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手段,促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能力和工作态度等方面得到提升,以保证员工能够按照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成工作任务,也保证员工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满足自我成才的需要,最终达到提高工作绩效和企业素质的目标。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员工培训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才可能谈得上持续发展。员工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素质,通过培训,既可以使新员工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之中,又可以使老员工补充新知识新技能,以便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同时,培训使企业人力资本整体增值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自身的价值。其次,员工培训是一项高回报的投资。低素质的人才队伍,生产效率低下,而且会造成大量浪费。有人在对汽车行业油漆工进行分析时发现,一个技能低下的油漆工人,仅在使用油漆喷枪一项上,一年就会浪费近10万元的油漆。因此,从投资意义上说,员工培训是一项回报极高的投资。企业通过培训,使员工队伍素质得以提升,从而实现增收和节支双重回报。第三,员工培训是满足企业和员工双方需求的行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必须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这有双重意义。就员工而言,吸收新知识和新技能,以增强自身竞争力;对企业来说,拥有素质高的员工,更有利于长足发展。员工培训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枢纽。比如,电脑芯片每18个月更换一代,10年的知识大多数已经老化,而原来合格的员工,如果不经常培训,沦为不合格的员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在培训上下功夫,通过提高员工素质来提高企业效率是一种非常明智的事,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二、中国民营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民营企业因其相对弱势的地位及相对有限的资源,很难在人才市场上吸引到足够的高素质人才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所以,通过进行内部员工培训来提高员工素质,进而提高民营企业的整体素质,是一条重要途径。然而,投入不足、专业师资匮乏、培训理念落后等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民营企业员工培训作用的发挥。

现在我国的民营企业员工培训工作,或因为缺乏相应的社会化培训市场服务,或由于企业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效果并不好。员工培训跟不上,民营企业往往只能注重硬件投资。而恰恰由于不能同时提高员工的素质,企业“软件”便跟不上“硬件”发展的需要。软硬件没有结合好,导致技术改造投资的收效并不理想。于是,民营企业对员工培训的心情越来越复杂,不重视不行,重视又无从下手,造成了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主培训观念偏差。许多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员工培训是一项不经济的投资行为,一是不能立即见效,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有的甚至认为员工的成长与能力的提高是员工个人的事情;二是认为对员工培训有一定的风险,即自己培训好了的人才,可能会另谋高就,离开自己的公司。许多经营者认为解决用人问题还是招聘更合适。

此外,有些企业主没有从公司整体运营的角度,或没有从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管理环节,或没有从员工实际培训需求出发来考虑开展什么项目内容的培训,只是单纯地认为随便找几个培训项目,就能把企业的培训工作做好。因此,他们为员工设定一些培训课程,强制性地要求员工参加,变成了要员工学习,而不是激励员工自己去学习。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多数民营企业很难从外部招聘到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而低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又体现不出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于是,实际上是忽略人力资源管理,往往使得上千人的企业竟没有一位专职人事管理员。

(三)培训管理欠科学。首先,没有明确的培训目标。民营企业的业主在做培训决策时由于没有科学地对员工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培训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企业主对培训的目标是不具体的,所以人事部门和受训者大多也是完成任务式的走过场,培训师也把握不好培训内容。培训的盲目性使得培训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而实际上,培训是需要投资的。这种投资包括财力和企业主的心智。民营企业本来就对员工培训重视不够,加上投资不力,员工培训就被淡化了。

其次,不善于制定培训计划。民营企业的员工培训计划粗糙,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拟定一个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员工培训计划。民营企业的业主只关心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但这种关心也是随机的、肤浅的。比如,刚好认识某位高级人才,于是请他来讲课,至于讲课的内容,就看那位人才想讲什么了。由于民营企业员工培训的随机性和临时性,人事部门很难制订员工培训计划。至于一线操作人员的培训,业主们认为是各个车间主任分内的事情,不应再做投资。车间主任对一线员工的培训是可以有计划的,但由于没有相应的投资,缺乏激励机制,因而积极性不高,只是做些最基本的技能解说,敷衍了事。

再次,培训过程缺乏科学管理。民营企业在员工培训l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如: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在培训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培训过程中不重视学员的学习质量,培训师经常是敷衍了事;企业主及高层领导对培训不够关心,使员工对培训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最后,不重视培训效果评估。培训评估是对整个培训工作的评估,以便形成较为公正和客观的人事决策,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为晋升、轮岗及解聘提供决策依据。而在民营

企业中,只是一个简单的测试就把培训评估工作草草了事了,有的企业甚至连个测试也不做。

三、解决民营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的对策

民营企业员工培训遇到的种种问题,应该从企业主培训观念、管理层的管理方式、培训管理这三方面加以转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民营企业主要转变培训观念。民营企业主本身的素质其实就决定了企业的命运。要想对员工的素质加以提高,首先就应提高民营企业主自身的素质。这样,不仅对员工来说是一种榜样,对民营企业主来说,也是一种管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资本。

1、企业主要加强自身领导素质培训。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足够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管理经验在实践中学,但管理知识是可以通过系统地学习来获得的。民营企业主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充实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这对业主们管理好自己的公司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2、企业主必须转变对员工培训的认识。民营企业主必须转变观念,放弃“培训无用论”与“培训浪费论”,正确认识培训工作。不培训——经营不好——再不培训——经营更不好已成为一种恶性循环,要打破这种循环,一定要从培训入手。知识爆炸和科技高速发展,使得每个人的知识和技能都在快速老化,只有不断培训,才能提高员工素质从而推动企业发展。如果不通过培训来更新员工的观念和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的话,企业是没有任何竞争力可言的。

3、企业主要树立系统的培训观念。培训工作是系统工作,不能单纯地认为开展几个培训项目就把培训工作做好了。培训管理的前端是招聘管理,后端是绩效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各个环节是相互融合、交织在一起的。招聘新员工后要做的是岗前培训,对在职员工要做的是岗位技能培训和素质能力培训,绩效考核后针对绩效不佳者又要开展相应的培训课程。企业主要让培训管理渗透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要让不胜任者成为胜任者,让胜任者成为优秀者,让优秀者变成卓越者。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民营企业员工培训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尤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建立人力资源部,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对于员工培训,首先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具有战略性、整体性和未来性。这种现代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应从一种单纯的业务管理、技术性管理活动的框架中脱离出来,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相应地制定人力资源的规划和战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应将人力视为组织的第一资源,并注重开发人的潜能。传统的人事管理往往忽视人力的可开发性,引进人才时主要着眼于成熟人才的引进,引进之后将完全被视为人才来使用,对人才的培训被认为没有必要。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组织的生产效益部门之一。逐渐兴起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正是基于对人力资源的这种认识。第二,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培训。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培养需要一种正规的教育环境。具体地讲,培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就是要他们了解新的技术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要他们掌握新的管理理论和方式。所以,我国民营企业可以采用脱产培训的方式,选送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去接受人力资源专业培训,比如上研修班等。

(三)建立科学的员工培训体系。民营企业应该把员工培训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建立一个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科学的员工培训体系。具体来讲,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员工培训的需求评估。培训需求评估是做好员工培训的润滑剂。培训需求评估主要包括:(t)分析公司的战略导向;(2)管理者对培训的支持;(3)对每个工作岗位进行分析,明确胜任每个工作岗位需要符合什么要求;(4)明确哪些员工需要培训,并且分析培训是否能改善他们的现有情况。常用的培训需求评估方法有访谈、观察、小组工作和问卷调查等。

2、培训目标的确定。企业开展培训工作一定要制定一个培训目标,要让员工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应该学到什么程度。可以把培训目标分为若干层次,从某一培训的总目标直至某堂课的具体目标,层层分解,这样,就能使得员工在学习的过程中井井有条,目标明确。

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培训目标要尽可能详细,不要制定遥不可及的培训目标,并且,培训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3、拟定出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培训计划。企业中有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操作人员。他们之间又存在着年龄、学历、工作经验上的差别。要使得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课程,就需要有一个培训计划。如:企业业主自身的培训计划,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层)人员的培训计划以及普通员工的培训计划。

4、培训效果的评估。培训效果的评估是通过评估检查培训的效果,归纳经验与教训,发现新的培训需求,为下一轮培训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推动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不断走向深入。在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时,需要研究培训后员工的工作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是不是培训引起的,这些变化是否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目标,下一批受训者在完成相同的培训后是否会发生相同的行为变化等等。评估后,整个培训过程才算结束。也就是说,只有当企业能在培训和工作绩效之间建立联系时,才能确保培训是成功的。

对培训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进行评估:

(1)员工对培训项目的反应。通过交谈或者采用问卷的方法,了解员工对培训项目的看法,并将这些信息作为综合评估的参考依据。

(2)员工对所学的原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果在培训前和培训后对培训对象都进行过同样的测试,通过两次测试结果的比较,即可了解培训的效果。

(3)测定员工经过培训后在实际岗位工作中行为的改变,以判断所学知识、技能对实际工作的影响。这是考察培训效果的最重要的指标。可采用控制实验法进行测量,即将员工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为受训员工,控制组为不参加培训的员工,同时对这两组人员进行事先测试和事后测试,将两组人员的测试结果进行交叉比较,以此对培训效果作出评估。

(4)测定培训对企业经营成果具有何种具体而直接的贡献,如生产率的提高、质量的改进、离职率的下降和事故的减少等,看看有多少是由于培训引起等。

企业员工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每个员工的综合素质,在企业中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这是把企业建设成学习型企业的重要方法,能促使企业快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不断进行观念、战略、制度及市场方面的创新,并使企业在为每一个员工提供成长和成功职业机会的同时,也为自身长足发展储备高层次人才,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下载邮政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邮政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精选五篇)

    摘 要:企业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教育培训工作是造就人才、提高和发展员工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效的培训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根据企业经营现状,员工培训工作在实际......

    浅谈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下,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和生存的主导力量。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员工具有强大的执行力,这可通过企业培训来实现这......

    论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组织中的资源:人、财、物、信息中,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人的重要性,高素质、复合型、开创型的人才日益成为企业......

    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20世纪90年代,人类社会逐渐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促使企业竞争的焦点逐渐从资金、技术等传统资源转向了人力资源。人力......

    企业培训工作的问题与对策[定稿]

    浅谈企业培训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对于人才的选育用留,尤其内部人员的培养一直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课题,企业在培训组织活动中会受到方方面面的条件同资源的约束,但归结起来主要......

    浅析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问题 (毕业论文)

    毕业 论 文 浅析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问题姓 名: 指导教师: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学历层次: 完成日期: 浅析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问题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实......

    浅析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与有效培训的对策

    浅析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与有效培训的对策 浅析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与有效培训的对策 对于企业发展来讲,人才是决定性因素。人才是靠培养出来的,培训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手段。本......

    我国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论文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我国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