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城镇化进程 增强以城带乡能力
城镇化是将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社会向以城市人口为主体的社会的转变过程。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城镇建设作为转移农村人口、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龙头和载体,以建设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环境优美的“陕南山水名城”、“安康副中心城市”、“生态旅游城市”为目标,坚持一手抓县城建设,一手抓以中心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从县、乡、村三个层面强力推进,高起点规划和建设城镇,高水平经营和管理城镇,全方位开放和搞活城镇,全县城镇特别是县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镇吸纳转移农村人口的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五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近5亿元用于城镇建设,共吸纳近3万农民到城镇居住。2005年底,全县城镇人口达到6万人,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32.8%,较“九五”末提高了10个百分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规划先行,合理调控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我们按照建设安康副中心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和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始终坚持做到规划先行,切实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积极开展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抓住汉江喜河水电站将于今年6月正式下闸蓄水的机遇,为进一步加快汉江生态旅游开发,我们又响亮地提出了“环湖10万人”的城镇建设目标,将“一江两岸”直观区域全部纳入城镇规划建设范围,按照“一江两岸三区”(老城区、江南新区、杨柳新区)的格局来规划县城建设,并按照城市田园的理念,把县城城郊的杨家坝的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示范区纳入县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使其成为县城居民休闲度假观光、体念农家风情的好去处;按照建成池河、饶峰、喜河三个二级集镇区域中心和后柳、迎丰、熨斗等三个三级集镇区域中心的格局来进行集镇规划编制,努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中心镇为依托、以一般小集镇为纽带、以中心村为节点的梯次分明的城镇体系框架。在抓好城镇规划修编工作的同时,依据《城市规划法》,完善了《石泉县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实施办法》,加大对城镇规划管理力度,严格控制道路、建筑红线,对违法违规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充分发挥规划在城镇建设中的指导调控作用,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二、牢固树立经营理念,用活经济杠杆,打破融资瓶颈
为破解城镇建设资金难题,我们牢固树立“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经营城市理念,把城市当作最大的资产来经营,按市场化运作模式,挖掘和解读城市经济的内涵,把城镇有形和无形资产转化为经营资本,拓宽融资渠道,聚集建设资金,探索出了一条借助社会力量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新路子,实现了从“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向“办多少事筹多少钱”的转变,形成了城镇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土地开发经营机制。坚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将用地规划权、供地权统一收归县政府来进行挂牌拍卖和土地置换,增加土地收益。县纤维板厂是一家停产近二十年的老工业企业,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我们对企业破产后的土地进行挂牌拍卖,盘活土地资产700多万元,除部分用于政策性安置职工外,其余全部用于市政建设。人民广场和新体育场建设,则是在政府不花一分钱的前提下,采取企业垫资、置换土地的办法,建设了面积是原体育场1.5倍、功能齐全的新体育场,原体育场通过招商引资,吸纳浙江邱氏集团和本地共计近亿元的资金,建起了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集购物、餐饮、住宿、网吧、洗浴于一体的购物中心;并在其顶部建成了一个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人民广场,现已成为我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县城人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近年来,全县已挂牌拍卖土地15宗,为城镇建设积累资金3000余万元。二是捆绑项目资金。我们抓住喜河电站建设机遇,把县城堤防加固工程与老城改造相结合,实施了滨江大道改造;把库区移民安置与集镇建设相结合,相继建成了规模较大的喜河新集镇、后柳集中移民安置点和喜河王家庄新村,使2000多人得以到城镇居住;对迁移式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采取尊重群众意愿、集中建点安置的办法,已新建扶贫移民新村19个,完成移民搬迁户962户、4010人。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外来资本投入城市建设,先后吸引了北京京康公司、安康兴安地产公司等知名企业落户石泉,投资1.7亿元参与实施滨江大道开发和商住小区建设,建成了县城防洪工程和滨江新城、红花小区等一批现代化的住宅小区,目前正在进行广场路开发和滨江大道二期开发。四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引导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城市建设、人人有责”的意识,按部门的职责职权,分解建设任务,形成了城镇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向阳大街综合改造,仅驻石泉的中省市单位通过向上积极争取,就先后有上亿元的资金用于县城的市政工程建设,实现了网线全部地埋,成为陕南第一条“空中无网线”的大街,我县县城也因此被省政府命名为“2005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城市”。五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
魅力的亮点。通过改造北环路、美化向阳路、建设滨江大道,极大地提升了县城建设品位和石泉对外开放形象,吸引了一批客商来石泉投资兴业。县城北坡几十年一直是荒坡秃岭,一遇暴雨,洪水挟裹着泥沙,直接威胁到县城防洪安全,加之缺乏管理,乱埋、乱葬问题十分突出,整个北坡成了一个乱坟场。为彻底治理这一隐患,我们采取异地换土、大坑大苗等办法实施绿化,统一规划建设公墓园区,依山建起了两处人工湖;修建亭台5处,修筑了长8公里、宽5米的盘山水泥公路,沿路安装路灯,将昔日的荒坡秃岭变成了县城居民休闲、健身、娱乐的森林公园,并于近期正式启动了三期工程建设。围绕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目标,严格实施“绿线”管理,保证城市绿地不被侵占,并加强小区绿化配套建设,积极创建园林式小区,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使县城绿地面积人均达到3平方米,绿地率达到28%,塑造了出门见绿、城中有林、城在林中的绿色城镇新形象。
四、坚持从严整治,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教育宣传。我县以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和千里精神文明长廊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广播电视台等教育阵地的作用,引导群众爱护城市环境、参与城市管理,群众自觉参与和监督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二是创新工作机制。针对流动商贩利用城管执法时间上的盲区占道经营、影响市容的现象,城管部门巧打时间差,实行“延时工作制”,推行早、中、晚“无缝隙”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把市容市貌管理重心下移,落实市容门前“三包”责任制,把城市管理的触角延伸到社区。三是健全管理体制。建立以城建为主体,公安、工商、环保等部门支持配合的联动体制。对环卫保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争发包,多层面监督,较好地解决了垃圾乱堆乱放、清运不及时的问题。对园林绿化推行管护责任制和绿地认养制,实行管养分离,既减少了政府投入,又提高了城镇公用设施的管理水平。四是加强环境治理。坚持生态建城,对工厂、企业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和医疗单位废弃物焚化进行了重点监督和整治,大力实施城镇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构筑进城见林、出门见绿的绿化环境;积极向上争取,尽快建成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保证城市干净、卫生、整洁。
五、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功能,着力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为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到城镇“进得去”、“住得下”的问题,让更多的人进入城镇,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承载力。一是大力发展城镇经济。为适应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需要,我们把城镇建设与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快工业化进程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使家友商贸、民威商厦、海信超市、天成丝业、永宏丝业、雨花蚕丝品公司、力德矿业、银屏水泥等一大批民营企业相继落户石泉,同时
鼓励农民住房向集镇和中心村集中,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大力加强城镇物业管理,积极推行弹性大、灵活性强的社会服务项目,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拓宽了进城农民的就业空间,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安居乐业,增加了收入,过上了城镇居民的生活。二是加快城镇社会事业发展。为进一步增强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我县大力发展城镇社会事业,近年来仅投入城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视、交通电力、计划生育等建设的资金就达上亿元。今年,我县又启动实施了县城二小迁建、县医院扩建、中医院搬迁和“整县走”等项目。三是进一步深化改革,降低农民进城“门槛”。深化户籍管理体制改革,逐渐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最终实现城乡户籍管理一体化。以稳定农村现行土地政策为前提,妥善处理农民离土进入城镇与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关系,解决好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问题;大力推广合伙经营、土地入股等形式,引导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逐步割断农民同土地的“脐带”。尽快健全和完善城镇失业、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城落户农民的后顾之忧。
第二篇: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强以城带乡能力
文章标题: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强以城带乡能力
城镇化是将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社会向以城市人口为主体的社会的转变过程。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城镇建设作为转移农村人口、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龙头和载体,以建设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环境优美的“陕南山水名城”、“安康副中心城市”、“生态旅游城市”为目标,坚持一手抓县城建设,一手抓以中心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从县、乡、村三个层面强力推进,高起点规划和建设城镇,高水平经营和管理城镇,全方位开放和搞活城镇,全县城镇特别是县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镇吸纳转移农村人口的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五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近5亿元用于城镇建设,共吸纳近3万农民到城镇居住。2005年底,全县城镇人口达到6万人,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32.8,较“九五”末提高了10个百分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规划先行,合理调控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们按照建设安康副中心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和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始终坚持做到规划先行,切实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积极开展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抓住汉江喜河水电站将于今年6月正式下闸蓄水的机遇,为进一步加快汉江生态旅游开发,我们又响亮地提出了“环湖10万人”的城镇建设目标,将“一江两岸”直观区域全部纳入城镇规划建设范围,按照“一江两岸三区”(老城区、江南新区、杨柳新区)的格局来规划县城建设,并按照城市田园的理念,把县城城郊的杨家坝的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示范区纳入县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使其成为县城居民休闲度假观光、体念农家风情的好去处;按照建成池河、饶峰、喜河三个二级集镇区域中心和后柳、迎丰、熨斗等三个三级集镇区域中心的格局来进行集镇规划编制,努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中心镇为依托、以一般小集镇为纽带、以中心村为节点的梯次分明的城镇体系框架。在抓好城镇规划修编工作的同时,依据《城市规划法》,完善了《石泉县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实施办法》,加大对城镇规划管理力度,严格控制道路、建筑红线,对违法违规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充分发挥规划在城镇建设中的指导调控作用,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二、牢固树立经营理念,用活经济杠杆,打破融资瓶颈为破解城镇建设资金难题,我们牢固树立“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经营城市理念,把城市当作最大的资产来经营,按市场化运作模式,挖掘和解读城市经济的内涵,把城镇有形和无形资产转化为经营资本,拓宽融资渠道,聚集建设资金,探索出了一条借助社会力量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新路子,实现了从“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向“办多少事筹多少钱”的转变,形成了城镇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土地开发经营机制。坚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将用地规划权、供地权统一收归县政府来进行挂牌拍卖和土地置换,增加土地收益。县纤维板厂是一家停产近二十年的老工业企业,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我们对企业破产后的土地进行挂牌拍卖,盘活土地资产700多万元,除部分用于政策性安置职工外,其余全部用于市政建设。人民广场和新体育场建设,则是在政府不花一分钱的前提下,采取企业垫资、置换土地的办法,建设了面积是原体育场1.5倍、功能齐全的新体育场,原体育场通过招商引资,吸纳浙江邱氏集团和本地共计近亿元的资金,建起了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集购物、餐饮、住宿、网吧、洗浴于一体的购物中心;并在其顶部建成了一个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人民广场,现已成为我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县城人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近年来,全县已挂牌拍卖土地15宗,为城镇建设积累资金3000余万元。二是捆绑项目资金。我们抓住喜河电站建设机遇,把县城堤防加固工程与老城改造相结合,实施了滨江大道改造;把库区移民安置与集镇建设相结合,相继建成了规模较大的喜河新集镇、后柳集中移民安置点和喜河王家庄新村,使2000多人得以到城镇居住;对迁移式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采取尊重群众意愿、集中建点安置的办法,已新建扶贫移民新村19个,完成移民搬迁户962户、4010人。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外来资本投入城市建设,先后吸引了北京京康公司、安康兴安地产公司等知名企业落户石泉,投资1.7亿元参与实施滨江大道开发和商住小区建设,建成了县城防洪工程和滨江新城、红花小区等一批现代化的住宅小区,目前正在进行广场路开发和滨江大道二期开发。四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引导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城市建设、人人有责”的意识,按部门的职责职权,分解建设任务,形成了城镇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向阳大街综合改造,仅驻石泉的中省市单位通过向上积极争取,就先后有上亿元的资金用于县城的市政工程建设,实现了网线全部地埋,成为陕南第一条“空中无网线”的大街,我县县城也因此被省政府命名为“2005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城市”。五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在北环路改造、向北
第三篇: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以城带乡、城乡共建
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伊春市嘉荫县文明办
嘉荫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县份,全县行政区域面积6739平方公里,总人口8.7万,县辖3镇6乡、73个行政村。
嘉荫县在高起点开展文明县城建设的同时,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积极调动和发挥各级文明单位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典型带动作用,与全县各村屯结成帮建对子,统筹谋划、综合研究,使县城与乡村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推进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各级文明单位在帮建过程中,结合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以“三帮一带”为切入点,即:在发展生产上帮建、在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上帮建、在培育新农民上帮建、以民营企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引领所帮建村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全县各村屯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广大农村呈现了“环境清洁、规划齐整、绿树繁花、纯朴清新”的新形象。几年来,我县共创建省级文明乡镇3个;省级文明乡镇标兵1个;省级文明村7个,省级文明村标兵2个;市级文明村18个,市级文明村标兵9个。
一、立足实际,勇于创新,开创文明示范村帮建工程新局面
由于我县农村建设起步较晚,村屯环境面貌较差,大部分 村屯仍是道路狭窄泥泞,障子七倒八歪,村屯绿化较差,牲畜随处可见。针对这种现状,2002年,嘉荫县委、县政府多次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经过研究后发现,随着我县经济战略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广大农民在生活水平提高后,急切盼望解决治理和改善村屯环境,但由于农村基础相对薄弱,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单靠农村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广大农村的发展必须借助外力,急需实在而有效的帮助。
为加快我县农村各项事业建设及村屯文明创建工作进程,2002年2月,在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和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下,嘉荫县委、县政府决定由县文明办牵头,在全县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中选取26个单位,与26个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屯结成帮建对子,针对农村、农民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以“文明示范村帮建”为主题的文明村创建活动。为加大帮建力度,嘉荫县委、县政府在财力紧张的轻况下,每年拿出八万元,以奖代投,奖励在帮建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村屯。此项活动通过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提高农民道德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村屯环境面貌等项工作,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极大地推进了文明村镇建设步伐。2002年至2006年,通过开展文明示范村帮建工程,我县广大农村呈现了“环境清洁、规划齐整、绿树繁花、纯朴清新”的新形象。全县共整修村屯道路61420延长米,挖设边沟51250延长米(石砌、水泥边沟11000米),种植绿化树45530株,种花草22210平方米,清理垃圾1000余吨,安装路灯291盏,新建及粉刷临街铁、板杖子4.2万延长米,安装街牌198块,出动义务工16700余人次,投 入帮扶资金196万多元。
二、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深入推进新农村帮建工程向纵深发展
2006年,嘉荫县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机遇,围绕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要求,为进一步巩固文明示范村帮建的成果,全面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进程,嘉荫县委、县政府将帮建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十项工程”之一,继续由县文明办具体负责,通过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帮建村屯的典型带动下,全县各级文明单位纷纷投入到新农村帮建工作中,对全县73个行政村全部实施帮建。并以“三帮一带”为抓手,大力开展新农村帮建工程,着力解决农村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推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2006-2010年,嘉荫县委、县政府连续五年制定出台了“九补两免”、“十二补两免”、“十八项三十一条”等优惠政策,加大新农村建设投资力度,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几年来,我县的新农村帮建工程共计帮建项目115个,具体工作356项,累计投入资金1560余万元,其中物资折合556万元,帮建物资有农业生产资料、路灯、水泥、健身器材、电脑、科技图书及光盘等。
(一)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在发展生产上帮建。发展经济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快发展,农民增收,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的实现。在帮建工作中,嘉荫县坚持把引导和组织帮建对子发展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帮建的首要工作,协调、指导帮建单位千方百计拓宽农村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增收目标。每年初,在帮建工作对接会上,各帮建单位和帮建村都要对全年经济发展工作作细致的规划,针对各村的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等项实际,大力发展以优质大豆和水稻、绒山羊、民有林、袋栽黑木耳为主的“四色经济”、北药、绿色食品为主的特色产业等,帮助帮建村找准经济发展路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极大地促进了帮建村的经济发展。县交通局自2006年开始帮建青山乡建华村,为大力发展建华村袋栽木耳种植,投资30万元,为建华村修建了面积达18.2万平方米的木耳园区,购臵了喷灌设备,修建了304平方米的菌房,极大促进了该村木耳项目的发展,目前,建华村每年种植袋栽木耳502万袋,人均增收1.85万元,一跃成为全县闻名的经济大村。
(二)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在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上帮建。
嘉荫县从村民最关心、最期盼、最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薄弱、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入手,组织帮建单位在改善村屯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上下功夫。在每年的帮建方案中,要求各帮建单位指派班子成员驻村抓帮建,科学规划,切实落实基础设施项目,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资金、物资及人力上给予大力帮助。在对村屯内主要街路进行维修、绿化、美化的同时,着力解决村屯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集中清理村内柴草垛和垃圾,努力为群众营造干净、整洁的村容环境。县建设局在帮建红光乡燎原村过程中,利用自身优势,帮助村屯科学规划村整体布局,加大了绿化、美化力度,使燎原村成为道路齐整、4 绿树环抱的优美村庄。同时,将村外河水引入村中,修建了人工湖,形成了河水绕村、碧波荡漾的醉人景象。
(三)围绕提高农民素质,在培育新农民上帮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村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嘉荫县文明办坚持以农民夜校为主阵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培养农民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为培育新型农民,我们组织各涉农部门利用农闲时节,进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讲座,传播科学耕作、养殖方法,面对面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有的帮建单位还为村屯送去科技图书、光盘等先进生产资料,使农民学习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应用技术。同时,针对当前农村缺少文化设施、农民的文化生活单调贫乏,每年都组织文化下乡活动,发挥乡镇文化广播服务中心作用,帮助村民组织文化演出队伍、创办文化大院,挖掘民间艺术人才,在农闲及重要节日为村民无偿演出,如秧歌赛、农村文艺汇演等文艺表演,让广大群众经常看到喜闻乐见的节目,既满足了他们的需要、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也有效遏制了玩麻将、打扑克等赌博活动的现象,使村民们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汲取健康的精神营养。
(四)以民营企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嘉荫县通过招商引资、重点扶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一批民营企业相继落户嘉荫县,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近年来,在全县各级文明单位帮建新农村的典型带动下,以县万通祥木业、华银供热公司等一批民营企业也纷纷投 入到新农村帮建工作中来,带动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形成了“村企共建新农村”的良好局面,为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6年以来,县万通祥木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永安村结成帮建对子,多次深入村屯调查了解实际情况,为村屯提供致富项目,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同时,为解决村屯剩余劳动力无法安臵就业的问题,招收部分村民为企业员工,既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又加快了农民的致富进程。几年来,县万通祥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累计为永安村投入资金20万余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500余人次,人均增收1500元。
三、真帮实建,务求实效,新农村帮建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自新农村帮建工作开展以来,嘉荫县文明办及全县各级文明单位深入帮建村进行实地考察,科学规划,立足村实际,积极寻找农民增收致富的科技项目,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把新农村帮建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进一步积极探索帮建工作的长效机制,拓展致富门路,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使输血帮扶变为造血帮扶,切实为全县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使新农村帮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结构调整为动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把调整农业结构作为提升农业比较效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优化农业各项产业比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速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步伐。大力发展以优质大豆和水稻、绒山羊、民有林、袋栽木耳为主的“四色经济”,实行农、牧、林、副四业并举。扩大北药、绿色食品为主的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土地集约化经营道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 构,优化产业布局,现代农业格局初步形成。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07元,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二)基础设施完善,生活环境优雅。2006年-2010年,我县通过对上争取、财政投入、农民自筹等方式,累计投资7.8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环境面貌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几年来,全县新建农村住房1487栋、2108户,面积17.33万平方米,全县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81.5%,比2005年提高17.1%;硬化通乡通村公路759.3公里,通畅率和通达率都达到100%;硬化村内道路182公里,全县73个行政村,3个农场连队,3个林场所的主次干道,全部实现了硬化,有46个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修建水泥边沟8.26万延长米;完成了全县所有行政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其中,打井79眼,管网铺设75个村,水质处理20个村,全县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6%,比2005年高出39个百分点;有线电视光缆联网45个村,3322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3%;全县安装户用沼气626户,养殖小区沼气工程1处,联户沼气工程5处,并实施了1处秸杆燃料示范点项目;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了2233个,地热取暖房37户;完成村屯及道路两侧绿化14219亩,植树139万株;安装路灯1573盏,农村改厕3685个。
(三)农村文化丰富多彩,文明向上氛围农厚。为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我县多方筹资200余万元,用于新建和维修村级文化活动室,更新了VCD和彩电,赠送了乐器、音响、桌椅等文化设备。为了解各种信息,全县73个行政村全部配备了电脑并实现了上网。农村有线电视实现全县光缆联网,农村广大用户也可以看到中 央及各省的37套节目。我县连续开展了十六届科普之冬活动,编印下发《科普之冬活动教材》、《嘉荫县实用技术汇编》、《绒山羊养殖技术》、《民有林种植技术》、《北药种植实用技术》等几十套实用技术资料。闲遐时农民改变了以往打麻将、摸纸牌的旧习惯,进图书室、参加科普培训班,自编自演、上网查询致富信息等活动都在逐渐成为人们追崇的新时尚。以向阳乡农民杨胜才为代表的农民业余演出队在当地政府的帮助支持下,活动花样不断翻新,自编自演的节目增多。这种群众演自己,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人,歌颂党、颂扬社会主义的节目内容,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到目前,全县有秧歌队31个,农民文艺演出队4个,民间艺术团体1个(皮影戏),特殊人才3人,约1800人参与文艺活动。有农村剧场1个,村级活动室77个,1.99万平方米;村级活动广场73个,9.3万平方米;图书室32个,1628平方米,藏书87060册;文艺器材75件;体育器材231件。
当前,嘉荫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虽然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但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水平低的基本县情尚未根本改变,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嘉荫县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以帮建工作为契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活动。同时,虚心向先进县市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与自身实际相结合,使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再获新成果。
第四篇:以城带乡工作汇报
以城带乡工作汇报
幼儿园工作注重的是孩子们个性的发展,提倡给孩子们培养正确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我园属于一所双语幼儿园,自成立至今,我园也是一直处于摸索方法和总结经验的过程当中。
不同的地方都有着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教育模式,取长补短是工作想要提高的最佳捷径。所以我园在取得自身成绩方面的同时也选择了帮扶对象,即四十里城子中心幼儿园。其目的就是为了对自己严要求,给帮扶幼儿园树立榜样。更多的是为了在工作中相互进步,相互提高,为孩子们创立更加完美优越的学习环境。在帮扶工作当中,我园自四十里城子幼儿园新建开始,为他们手工设计了墙面装饰,美化了他们幼儿园的教室环境,支持了他们的教育工作。除此之外,我园还派了六名教师,着重以维语双语教师为主,为他们上了六节示范课,其中包括:拼音,汉语强化,美术,语言,数字宝宝练习,音乐游戏,这一工作取得了四十里城子幼儿园全体师生的好评。
在帮扶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两园孩子接受教育的能力不等,维语教师上汉语课发音不标准,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都制约和影响了我们正常的教育工作。所以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更希望在活动设计上能有所突破,把活动设计的重点放在维语教师和维语小朋友的发音标准上,利用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好孩子故事大王比赛等形式,促进和锻炼孩子及教师的普通话发音和口语表达能力,希望这些活动的设计能够使我园以及四十六里城子幼儿园的双语教学提升到更高水平,能够在周边几个姐妹幼儿园展现自己的特色,能够以标新立异的教育模式启发和挖掘孩子们的思想,能使孩子们在新的有特点的教育模式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在新理念和新纲要当中都明确指出要以张扬孩子的个性为主,在教育教学上要全面根据五大领域实施教育,尤其是在语言艺术方面,要大胆创新,鼓励维语小朋友学习汉语,强化维语教师说普通话,改变以往教学当中出现的维语教师和孩子们不敢说普通话,怕张嘴用汉语表达的局面,形成敢说,大胆说,尽情表达的新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的产生和推动下真正实现“双语”幼儿园的宗旨。
第五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十二五”规划提出,“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准确把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精神实质,需要更加注重构建城镇化战略布局,更加注重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更加注重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注重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促互进机制的形成。
一、我国城镇化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有设市城市655个,其中特大城市122个(人口超过400万的超大城市13个)、大城市118个、中等城市151个、小城市264个;建制镇19234个。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0年的47.5%,年均提高0.93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城市化平均水平,长期存在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开始扭转。
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离土不离乡”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形式,这一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65个百分点,打破了城镇化水平长期徘徊乃至逆向发展的坚冰。二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10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依托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吸纳农民工流动就业,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形式,这一时期城镇化率年
均提高1.25个百分点,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最快、转移农村人口最多的时期。三是自“十二五”规划起的未来20年。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将出现新趋势,城市群、城市圈和小城镇将成为吸纳农村人口的重要两极。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一些具有区位和产业优势的地区,已逐步形成相对集中的城市群、城市圈,如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不足4%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18%的人口,实现了全国40%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些地区以及其他大城市群周边地区,将是今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地区,城镇化水平将有一个量和质的同步提高。另一极是小城镇。目前小城镇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45%以上,小城镇企业创造的税收占全国地方税收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人口、产业和财政聚集效应正在逐步显现,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小城镇将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极。
上述三个阶段中,前两个阶段约30年时间,主要是通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为工业化提供廉价劳动力,工业化带动了城镇化。正在进行中的第三个阶段,约20年时间,则是要通过城镇化解决农村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可以说,前两个阶段是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第三个阶段,则是转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第三阶段是攻坚阶段,涉及的多是体制、机制问题,比前两个阶段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但如果政策对头,效果会更加明显。我国用50多年时间,走过国外需要百年才能完成的城镇化历程,将在中国历史上写下彪炳青史的一页。
二、“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超出预期,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引
擎,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同时存在。
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一线和中心城市的宜居、生态功能退化。由于人口规模快速膨胀,人口聚集过于集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增长不同步,交通、住房、公共服务不堪重负。有些城市的水、电、气、热、煤等供应常年紧张运行,资源承载能力逼近极限,城市的生态功能弱化。二是城市建设规划稳定性差。一些城市功能定位不清,同构性竞争导致重复建设。一些城市规划修编占地过多,用地扩张和耗费资源过度,集约化程度低。三是公共服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不少农村人口进城后的居住、生活条件较差,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这部分人群基本集中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出现缺口,一部分成为城市的边缘群体。四是社会管理滞后。面对庞大的流动人口,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对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十二五”时期的城镇化发展,要认真总结过去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妥善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大城市规模扩张与提高增长质量的关系,更加注重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我国的一线城市和中心城市,要坚决遏制城市发展中的“马太效应”,不能再走“摊大饼”式的外延扩张和人口无序增长的发展道路,而要重视内涵式增长,在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提高城市化质量上狠下功夫。大城市发展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要着力提高单位土地的人口承载能力及集约化水平。二是处理好大城市发展与中小城市、小城镇建设的关系,更加注重推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是联结农村和大城市的桥梁纽带,在城镇化
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担负着双重职责。大城市应加快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把高新科技、优质高等教育、先进文化、医疗卫生、金融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高端制造业等作为发展重点,其他产业则可有步骤地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抓住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科学、均衡布局并聚集产业,构建发展平台。三是处理好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更加注重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互进机制的形成。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的新型城乡关系,使广大人民共享城镇化成果。要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步提升城镇和乡村现代化水平。防止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忽视新农村建设,使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加强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管理,保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不以牺牲农业、农村和农民利益为代价推动城镇化。
三、“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要解决好五个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城镇化过程既要遵循规律,顺应发展,又要统筹协调,量力而行,在财力可承受、群众可接受、发展可持续的前提下积极推动。要警惕形式上的“城镇化”,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或县改市、市改区,在产业未发展,农村人口住所、职业、社会保障等都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将农民统计为市民,单纯追求所谓的“高城镇化率”,这种不反映经济社会实际发展真实水平的城镇化,没有实际意义;要警惕用高负债支撑城镇化,防止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急于求成;要警惕“贪大求洋”式的城镇化,一切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多搞实惠有用、群众欢迎的东西,少搞哗众取宠的东西。
二是规划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应按照城乡统筹、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原则,编制城乡融合、相互衔接、全域覆盖的总体规划,同步推动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社会事业规划向农村延伸,改变过去城乡规划各自为政的二元格局。应维护规划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调整,就是对经过中期评估或经济社会状况发生重大变化而确需调整规划的,也必须符合法定程序,维护规划的稳定性。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包括人大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三是户籍制度问题。城镇化意味着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相应社会管理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进城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变化,相应的户籍、住房、教育及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改革就需要跟进。“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目前,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市)出台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划分、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正逐步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生活来源)为户口准入条件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籍划分,只是打破二元户籍制度的第一步,关键是要把户籍制度与相关福利制度逐步分离,逐步弱化或取消依附在户籍上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等方面的福利待遇差异。这种分离,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迈的步子可以大一些,在特大城市,由于城市容量等因素制约,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
倾向。
四是小城镇管理体制问题。对于人口多、经济总量大的重点镇,要研究解决其“责大权小”的问题,积极探索“强镇扩权”,理顺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可考虑向重点镇下放行政执法权限,把公安、交管、环保等部门行政执法权及必要的行政许可权下放,提高其社会管理的控制力和执行力;推进镇级财政体制改革,研究按实际人口规模确定财政分配关系,减轻重点镇在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上的财政压力;根据城镇集中居住的常住人口及财政收入规模,解决其机构设臵、公共服务队伍人员编制等问题。
五是资金问题。推进城镇化进程,不仅需要增加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还要加大对进城人口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的支出,资金需求量大,这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更为突出。“十二五”时期,要认真研究解决中小城市、小城镇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在继续调整公共财政分配格局的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城镇化建设。探索市政公用事业投资体制改革,实行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要高度重视城镇化的债务负担问题,发展目标要明确,速度要适度,步伐要稳妥,使城镇化走上持续、健康、协调、均衡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