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城乡统筹先行区的几点建议区政协委员伍光文

时间:2019-05-13 11:1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建设城乡统筹先行区的几点建议区政协委员伍光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建设城乡统筹先行区的几点建议区政协委员伍光文》。

第一篇:关于建设城乡统筹先行区的几点建议区政协委员伍光文

关于建设城乡统筹先行区的几点建议

区政协委员伍光文

统筹城乡发展,是重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任务,是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实现“加快”和“率先”目标的重大举措。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要把长寿建设成为“统筹城乡先行区”,我认为,必须在分步推进的基础上实现重点突破,建议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农民工作为城乡统筹的第一群体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把农民工作为第一群体。一是农民工是农村劳动力的主体。全区41万农村劳动力,2006年已实现转移22.4万人,约占54%;按照每年新增转移1万农村劳动力的发展规划,到2011年全区将转移农村劳动力27.5万人,超过67%,农民工已成为农村劳动力的主体。二是农民工已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进城主要从事建筑、环卫、家政等工作,干的是城市人最不愿干的苦活、累活、脏活,是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据调查,在建筑、纺织和服务等行业中,农民工的比例已经超过80%。三是农民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农民工进城既学习了技能、开阔了视野、接受了现代文明、增加了经济收入,为农村土地流转实现集约经营创造了条件,也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支撑。2006年,全区实现劳务收入10.9 1

亿元,农民人均务工收入1567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四是农民工自身具有较强优势。农民工群体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具有初、高中文化的占有很大比例,有的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村组骨干,他们有文化、有追求、有干劲、有闯劲,且绝大多数是农村的精英。农民工在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民变市民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优势,具备较好的条件。五是农民工已成为联结城乡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城乡之间的矛盾都集中体现在农民工身上,如户籍问题、就业问题、保障问题、收入问题、治安问题、土地问题等。可以说,抓住了农民工问题,也就抓住了城乡问题的牛鼻子;解决了农民工问题,也就突破了城乡二元体制的最大障碍。为此,在城乡统筹中,要切实抓好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管理服务、法律维权、社会保障和创业扶持等工作,积极推进农村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劳务转移向稳定就业和人口转移转变、由外出务工向回乡创业转变。

二、把小城镇作为城乡统筹的第一平台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把小城镇作为第一平台。其一,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联结点。小城镇地处农村之头,农产品和农村其他要素通过小城镇实现聚集,向城市输送;位列城市之尾,工业产品和城市其他要素依托小城镇实现传递,向农村辐射。其二,小城镇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依托点。由于小城镇的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因而农村的二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小城镇。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我区要发展壮大农业农村经济,必须依托小城镇在农村二三产业上取得突破性发展,进而引领农村一产业由生产领域向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转变,带动农民收入增长。其三,小城镇是农村科技文化的中心。小城镇是农村区域的社会事业中心,现代文明和科学技术通过小城镇的文化、科技、卫生下乡等形式可以向农村辐射,向农村发散。其四,小城镇是农民兼业的重要场所。小城镇的发展,不仅能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拓展广阔空间,而且能让农民实现本地务工,成为“忙时务农、闲时务工”的兼业农民,进而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恋土情结等问题。其四,小城镇是农民迁居转移的首要选择。在大城市容纳有限、农民进入大城市面临巨大生存发展挑战的情况下,到地理位置紧邻着农村、生活状态接近于农村、消费水平相当于农村的小城镇定居,是农民的现实选择。事实证明,许多农民工在具备迁居条件之后,经过反复权衡,最终都将小城镇作为了自己迁居的选择。为此,在城乡统筹中,既要发展大城市,也要发展小城镇,要将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向小城镇倾斜,将工业企业向小城镇引导,以扶持培育小城镇二三产业,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就业和定居。

三、把充分就业作为城乡统筹的第一要务

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业可撑家”,“无事则生非”。就业状况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只有充分就业,个人才能获得收入、安居乐业、实现价值,社会才能和谐安宁、平稳发展、不断进步。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切实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既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责任,也是城乡统筹的首要任务。一方面,农民工进城就业不稳定。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农村劳动力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9个百分点,这使得我区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较低,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农民通过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转移的约占60%,个人外出闯荡的约占5%,这使得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较大。素质较低和盲目转移,使得我区农民工就业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增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不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即使解决了户籍、住房、保障等基本问题,农民工仍然无法立足城市。农民工被迫回流农村,必将导致农村人口转移战略的失败。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就业不充分。我区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只有0.8亩。有人用“三个月种田,三个月挣钱,三个月休闲,三个月过年”形容农村劳动力一年的时间构成,可见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十分堪忧。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问题,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障碍,也是导致部分农民游手好闲、赌博斗殴、打劫偷盗等不良现象的重要原因。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统筹城乡就业政策,把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积极的就业政策结合起来;必须注重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发展乡镇企业;必须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

四、把体制创新作为城乡统筹的第一保障

制度建设具有长期性和根本性。以往的改革大多局限于农村

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重城轻乡、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很少触及。具体表现在:一是在行政体制上城乡分治。管城市的不管农村,管农村的不管城市,导致城乡管理的割裂。同时,农村工作部门力量分散、职能交叉,导致行政效能低下。二是在公共服务上城乡区别对待。在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仍是城乡两套制度安排、两种模式运行,相互割裂、互不衔接。三是在资源配置上城乡失衡。长期的二元结构体制,造成农村人力、土地、资金等优质资源不断被城市廉价抽走,农村得不到公平补偿,使本身就贫困的农村雪上加霜;农村的发展放慢和经济萎缩,严重制约了农村消费发展,最终导致城市与工业发展后劲乏力。因此,城乡统筹改革的关键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革那些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城乡良性互动。

第二篇:某县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总体工作方案

**县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总体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重庆市建设1小时经济圈的战略部署,围绕加快**融入重庆主城区、建设重要功能区的战略目标,围绕加快“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村现代化)进程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条主线,着

力抓好“六大统筹”(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政策),奋力先行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共荣、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为探索大城市带大农村勇闯新路。

二、总体要求

坚持“规划先行、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指导、渐进突破”的非均衡发展原则,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城乡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维护城乡社会政治稳定。

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分三个时段达到以下基本目标:

到2011年,全县人均gdp在2006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8300元;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4万人,吸引外来城镇人口累计达1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农村居民基本养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82%、40%,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到2015年,全县人均gdp达到42600元;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万人,吸引外来城镇人口累计达1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城乡居民收入比从目前的2.9:1降到2.65: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农村居民基本养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88%、60%。

到2020年,全县人均gdp达到744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降到1.99:1,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达到80%,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具体指标见附表)。

三、工作重点

(一)统筹城乡建设规划,构建城乡一体的城镇发展体系

1、高度重视抓好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工作,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作为有机整体,统筹予以规划,切实解决区域分割、规划不同步、规划滞后、调规频繁等问题,着眼长远、适当超前地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的管理新体制。

2、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根据我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将全县空间区域按一、二、三产业实施优化发展、重点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非均衡发展原则制定城乡产业发展区域规划,加速推进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紧紧围绕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的战略部署和规划,抓紧修编**县区域发展总体规划。规划要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主题、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制定合理的城乡产业区域布局和城镇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战略指引。2007年基本完成区域发展总体规划框架制定。

3、按照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着眼于大幅度提高城镇化水平,完善城镇空间体系。以建设中等城市和重庆主城重要功能区为目标,进一步扩大城镇规划规模,努力形成璧城、青杠、大路等地多点向主城融入,与西永组团一起共同形成主城的副中心;以构建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发展格局为着眼点,调整小城镇建设方案,进一步突出中心镇、重点镇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修编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人口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各项分规划。2007年底前要重点开展全县新农村建设、交通建设等规划和璧城、青杠、丁家、大路等地规划的修编调整,2008年上半年前要开展对其他镇乡规划的修编调整。

4、高度重视全县城镇建设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相互衔接和有机统一。着眼城镇建设的发展态势,留足城镇发展空间。着眼长远慎重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新村建设等布局布点。

5、积极开展行政区划调整探索工作,对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行镇改街道、村改居、农村社区改城镇社区。积极推进丁家、大路镇改街道工作,大力推行璧城、青杠辖区内村改居工作,同时努力推行全县其他镇乡的村改居工作,力争五年内使全县城镇社区人口比重大于农村社区。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构建城乡一体的产业支撑体系

1、按照建设三大基地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以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机械工业园、新型建材工业园、深圳工业园、汽车零部件工业园等为载体,发展工业园区,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力争将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重庆深圳工业园建成为国务院西部办东西

第三篇:某县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总体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dxp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重庆市建设1小时经济圈的战略部署,围绕加快**融入重庆主城区、建设重要功能区的战略目标,围绕加快“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村现代化)进程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条主线,着力抓好“六大统筹”(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政策),奋力先行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共荣、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为探索大城市带大农村勇闯新路,某县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总体工作方案。

二、总体要求

坚持“规划先行、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指导、渐进突破”的非均衡发展原则,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城乡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维护城乡社会政治稳定。

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分三个时段达到以下基本目标:

到2011年,全县人均GDp在2006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8300元;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4万人,吸引外来城镇人口累计达1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农村居民基本养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82%、40%,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到2015年,全县人均GDp达到42600元;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万人,吸引外来城镇人口累计达1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城乡居民收入比从目前的2.9:1降到2.65: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农村居民基本养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88%、60%。

到2020年,全县人均GDp达到744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降到1.99:1,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达到80%,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具体指标见附表)。

三、工作重点

(一)统筹城乡建设规划,构建城乡一体的城镇发展体系

1、高度重视抓好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工作,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作为有机整体,统筹予以规划,切实解决区域分割、规划不同步、规划滞后、调规频繁等问题,着眼长远、适当超前地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的管理新体制。

2、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根据我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将全县空间区域按一、二、三产业实施优化发展、重点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非均衡发展原则制定城乡产业发展区域规划,加速推进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紧紧围绕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的战略部署和规划,抓紧修编**县区域发展总体规划。规划要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主题、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制定合理的城乡产业区域布局和城镇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战略指引。2007年基本完成区域发展总体规划框架制定。

3、按照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着眼于大幅度提高城镇化水平,完善城镇空间体系,工作计划范文《某县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总体工作方案》。以建设中等城市和重庆主城重要功能区为目标,进一步扩大城镇规划规模,努力形成璧城、青杠、大路等地多点向主城融入,与西永组团一起共同形成主城的副中心;以构建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发展格局为着眼点,调整小城镇建设方案,进一步突出中心镇、重点镇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修编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人口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各项分规划。2007年底前要重点开展全县新农村建设、交通建设等规划和璧城、青杠、丁家、大路等地规划的修编调整,2008年上半年前要开展对其他镇乡规划的修编调整。

4、高度重视全县城镇建设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相互衔接和有机统一。着眼城镇建设的发展态势,留足城镇发展空间。着眼长远慎重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新村建设等布局布点。

5、积极开展行政区划调整探索工作,对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行镇改街道、村改居、农村社区改城镇社区。积极推进丁家、大路镇改街道工作,大力推行璧城、青杠辖区内村改居工作,同时努力推行全县其他镇乡的村改居工作,力争五年内使全县城镇社区人口比重大于农村社区。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构建城乡一体的产业支撑体系

1、按照建设三大基地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以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机械工业园、新型建材工业园、深圳工业园、汽车零部件工业园等为载体,发展工业园区,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力争将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重庆深圳工业园建成为国务院西部办东西全作的示范园。以县内重要交通轴线为依托,建设产业集聚发展廊道,引导工业集约发展。围绕产业集聚促进区域内部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协作配套,形成既有产业极核又有产业分工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态势,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着力打造新兴工业基地;以温泉开发、休闲度假开发和农家乐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休闲旅游度假基地;以蔬菜、禽兔、优质水果、花卉苗木四大产业为主导,着力打造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配送基地。同时,注重推动一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等行业。

下一页

下一页

第四篇:推进我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建议

推进我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我区以建立“全省统筹城乡先行区”为目标,推动公用设施向农村对接,公共服务向农村扩展,环境整治向农村延伸,产业发展向农村辐射,巩固扩大了新农村建设成果,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融合度不断提升,加快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一、我区在城乡统筹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农村规划相对滞后。目前,常德市还没有制定一个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2008年至2030年新版《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仍然侧重于城市规划,农村规划相对滞后,仍较虚化。

2、城乡产业关联性不强。城乡产业各自为战,关联性不强。如城区第三产业发展,面临商业物流园区建设严重滞后,此类项目却迟迟不能在郊区落地。

3、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基础条件城乡不均等,医疗卫生服务的资源配置城乡不均等,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城乡不均等,如郊区还有部分农民饮水存在不安全问题,还存在“断头路”。

4、城乡社区差别大。对比城市社区,一些已经没有集体土地资源的“城中村”和“村转居”社区面临着很尴尬的境地,居民不能享受城市社区同等待遇,务农无地、就业无门,是“非居非农”的边缘人。

二、几点建议

区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全省城乡统筹先行区”的战略定位,这是立足我区经济社会和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推动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进步的良好局面。

1、进一步统筹城乡规划,形成一盘棋。加快编制城乡一体的总体规划,做到无缝对接。配合《城乡规划法》的贯彻落实,加强我区农村规划管理,在全区形成统一规划、属地管理、分级审查、强化监督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抓紧编制我区乡镇规划、村庄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合理布局居住建设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农田保护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和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在高速公路环线内480平方公里分区规划好工业园区、文化教育园区、行政和商务区、休闲度假区、专业要素市场园区等功能区。

2、进一步统筹城乡产业,形成产业链。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发展城乡关联产业。按照集约发展、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原则,加速城乡一、二、三产业对接。推动城市科技、信息等产业下乡,支持蔬菜、柑橘等优势农业产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设施化生产经营。引导农民进入二、三产业就业,让广大农民在都市经济发展中增加收入。配套三产业发展,积极引进仓储物流等项目在郊区建设。

3、进一步统筹城乡服务,形成均等化。一是基础设施同步

建设。打造通畅的交通路网,重点解决农村“断头路”问题;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积极推进水、电、气、电讯等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二是社会事业共建共享。建立对农村学校投入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教师合理流动良性机制。进一步加大城市卫生资源向农村和基层转移,加强、巩固农村卫生三级网络。三是社会保障同等对待。将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型合作医疗逐步并轨为一体化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缩小城乡养老保险在待遇上的差距,尽快实现“新农保”信息系统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系统联网,使城乡养老保险个人帐户通过与身份证相同的个人社会保障号实现对接,帐户余额随公民的流动、迁徙而划转。城乡就业同等对待,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和失业统计制度,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同等的就业指导。

第五篇:推进我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推进我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沙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刘俊兰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新九原的战略抉择和重要任务。

一、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意义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具有全局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有利于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发挥制度对科学发展的基础、引导和保障作用,推动科学发展观在我区的全面落实;有利于推动城乡资源优化配置、要素自由流动、经济互促共进、社区和谐共融,促进经济社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富民强区进程;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提升农村整体发展水平,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当前,我区已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总体上已经具备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条件和基础,但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尚未根本消除,“三农”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城乡居民平等发展、共享成果的制度政策仍不完善,城乡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影响我区和谐、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区必须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途径,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二、我区城乡统筹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1

四中全会精神,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为目标,通过“三个集中”、“三个统一”、“三个缩小”和“三个延伸”,努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联动发展、城乡和谐融合、城乡共享现代文明的一体化新型社会格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规划、严格管理的原则。统一编制城乡发展规划,制定分实施方案,全面提高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协作程度,坚持严格按科学规划办事。

2、坚持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的原则。充分考虑各苏木镇经济发展、资源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分区、分类、分布推进一体化发展,建设各具特色的城乡发展形态。

3、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发挥政府投入的拉动作用,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集聚资金,加快建设,实现市场带动力与政府支持力有机结合,多元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4、坚持富民优先、群众自愿的原则。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三)发展目标

按照试点先行、梯次推进的原则,力争一年有进展,三年有突破,六年大变化。到2015年,保障城乡一体化顺利推进的各项政策体系完全齐备,力争工业集中度达到98%,农业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0%,城镇化率达90%以上;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基本消除,基本形成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同质化的生活条件、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平等化的经

济社会权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三、当前推进我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在中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的内容很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但从目前我区城乡发展水平和现状看,当前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实施以城带乡经济互动的平台,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发展定位等因素。

1、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布局。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依靠合理的产业来支撑,充满活力且结构优化的产业经济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基础。因此,要立足本地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交通环境、优势产业等实际,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传统思维,树立城乡经济发展一盘棋的意识,科学合理地确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推动产业经济,逐步实现城乡统筹、有序、和谐发展。

2、做好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住宅、农业与生态用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做好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充分考虑城乡基本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情况,合理设计城市空间、人居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明确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形成科学、完善的规划体系,合理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

3、做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构建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在制定规划时,要统筹考虑交通、水电、能源、通

讯、商业网点等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提高总体规划的指导性和前瞻性作用。进一步完善城乡公路网,提高干线公路网等级,推进城区与镇乡实现二级公路连接和农村公路硬化,开辟公交专用线路,扩大公交覆盖面,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对接成网的交通圈。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实现“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城镇聚集”的目标。因此,要根据小城镇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实现农村资金、人才资源向城镇聚集,推动产业兴镇进程,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

1、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产业。采取以致富能人引领“一村一品”、以龙头企业支撑“一村一品”、以科技推广助推“一村一品”等有力措施,抓好无公害优质蔬菜、优质粮、优质果等基地建设,着力推进优势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基地化生产。

2、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要用工业的聚集效益转化到农业生产,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注重培植和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放大龙头企业的辐射效应,延伸产业链条,既能壮大小城镇规模,又可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专业化分工,提升城镇经济水平,带动更多农村劳动力转移。

3、建好工业园区带动产业聚集。坚持通过发展工业园区,促进特色产业聚集,以工业产业的聚集带动人口、资金、资源等要素向城镇聚集,有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三)统筹城乡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教育、就业、保障、民主管理、公共服务等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保障。

1、民主自治推进民主管理进程,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实行规划管理;实行民主管理;实行监督管理;强化财务管理;实行责任管理,全面提高村民自我教育、管理、监督、发展的水平。

2、户籍改革确保农民利益。放宽城镇常住人口的准入条件,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实行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凡在城镇有合法的职业,有稳定生活来源,有稳定住所的,其本人及其随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均可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与原有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并以此作为城镇化进程中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3、探索促进就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探索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采取政府免费培训、企业订单培训、社会义务培训等多样形式,全面提升农民就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4、统筹城乡教育,实现公平和谐。合理配置中小学教育资源,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待遇;实行农村教师公开招聘制定,进一步优化农村教师结构,充实农村教育队伍,切实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着力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让农村的孩子想城里孩子一样充分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全面接轨。

5、社会保障全面接轨。建立较高水平的新型农村养老

保险制定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定,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的长效机制以及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积极探索外来务工人员基本社会保障机制和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康复等保障机制,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最终形成完善的城乡一体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

(四)统筹城乡收入分配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必须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点,并贯穿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

1、加大财政支持“三农”力度。支持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支持农村道路、水利、公共活动场所登记处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要本着“发展小城镇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3、加大农村生态环保的投入。加大农村污染源治理力度,积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严格控制化肥、农药污染。

九原区沙河街道办事处

2010年8月19日

下载关于建设城乡统筹先行区的几点建议区政协委员伍光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建设城乡统筹先行区的几点建议区政协委员伍光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区统筹城乡发展调研报告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不能回避并且必须解决的重大历史性课题。xx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长江上游空港强区,打造xx“一小时经济圈”强势增长极,率先在xx市实现全......

    2010年浏阳市城乡统筹六大片区发展规划

    2010年浏阳市城乡统筹六大片区发展规划2011年06月26日 星期日 8:432010年浏阳市城乡统筹六大片区发展规划按照《若干意见》的规划,浏阳市城乡一体化将分为城区、新区(工业新城......

    鄱阳湖生态经济先行区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先行区 (省11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坚定不移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引领全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省......

    关于交流合作先行区建设工作汇报

    省委提出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的目标定位,为××的发展确定了目标,创新了理念,拓展了空间,取得很大成绩。但在具体政策的配套上,在措施制度的落实上,在建设规划的协调上,仍然......

    xx区开展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xx 区开展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建立和完 善城乡统筹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我区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考

    【摘 要】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重大战略任务。本文通过对**卫生事业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制约因素,探讨了一些工作措......

    关于建设区文化中心的建议

    关于建设XX区文化中心的建议近年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以丰富全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区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宗旨,积极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各种......

    关于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总结

    关于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办理情况的总结近几年来,区合管办十分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这次更是把它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