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广州新型城市化讨论的情况汇报
关于广州新型城市化讨论的情况汇报
晓港公园党支部于6月5日下午组织在职党员召开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为主题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共有9名党员参加,会议由党支部书记主持和带头讨论发言,大家认真学习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等有关文件精神,站在全局的高度,联系公园的实际,围绕新型城市化的内涵、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开展讨论,发表感言,共有三点体会、找出二个问题,提出五条建议:
一、三点体会:
(一)市第十次党代会明确了“12338”(一个奋斗目标和核心任务、“两个战略重点”、“三个城市发展理念”、“三个重大突破”、“八大工程”)的战略思路,具体就是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和“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核心任务、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为战略重点,坚持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城市发展理念,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实现重大突破,全力实施产业提升、科技创新、城乡一体、生态环保、文化引领、人才集聚、民生幸福和党建创新八大工程,大会的精神实质,集
中到一点,就是走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这是广州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个考验、资源局限、发展更新、城乡协调、民生需求、体制变革五个挑战的需要;是率先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是造福人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举措。只有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才能实现广州可持续发展、提高广州发展效益、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更好改善民生,建设幸福广州。
(二)广州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走经济低碳、城市智慧、社会文明、生态优美、城乡一体、生活幸福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经济低碳、城市智慧、社会文明、生态优美、城乡一体、生活幸福。其具有5个方面的内涵特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动力、更加注重优化发展空间、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其重点是城乡一体。
(三)要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实现路径,核心在于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关键在于推进“三个重大突破”、魅力在于彰显城市特色、重点在于实施“八大工程”、根本在于选人用人。在推进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办好民生实事的过程中,要把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作为一切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存在问题:
(一)对比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外先进城市,广州在城乡统筹、公共服务、资源环境、核心竞争力、城市规划、城市特色、治理结构、管理水平、社区建设、文明水平等方面,广州还存在不少差距。
(二)结合本部门实际,在新型城市化建设中,城市建设需要转型升级,城市公园建设管理需要转型升级,特别是公园免费开放后,如何提升公园管理、环境质量,挖掘公园特色、营造安全、和谐、低碳、智慧、可持续、幸福的新型公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三、建议:
建议一: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广州要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将城市低碳发展放在优先的位置,用城市的低碳发展带动城市的整体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有机协调,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质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建设现代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共同任务为出发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建立集群型、循环型、低碳型、生态型和可持续的城乡协调发展新模式。
建议二:结合广州的实际,要走出富有实效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有必要挖掘内在资源和优势,要充分利用和保护广州的海、江、涌、湖、山、林、天、田等地理和文物资源,多发展文化、信息、旅游、金融、服务、会展、创意、动漫、健康、养生、设计、广告、环保、节能等低碳产业,要在“交通”、“建筑”、“工业”三大耗能领域大力强化低碳发展战略与技术研究,要在城市规划中强化低碳化思维,通过交通、建筑的合理智能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的便捷性、信息的共享性,特别是通过信息高度公路、构建网络城市、物联网、家庭办公、智能办公、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流、物质流的交换效率;要构建生态的建筑空间,从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建筑施工形式等方面充分利用天然的气候环境条件和地理条件,形成良好的城市空气循环对流系统,减少对空调的依赖;要革新工业形态和实体,对工业进行低碳化的改造,通过注入集群、生态、智能、节能、可持续等理念思维来塑造新型的工业。
建议三:如果说,一个城市的低碳发展有软实力和硬实力之分,那么构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高效的政府
运作管理机制,特别是城市管理机制,在决策之前充分地沟通、协调,征求民意,形成实效的可持续性强的合理优化决策,减少面子工程、拉链工程的浪费,最大效用地用好纳税人的钱,花少钱多办事,花少钱办成事、花少钱办好事,减少人、财、物和时间的浪费,减少运作过程中的内耗和磨损,提高城市管理运行的顺畅性、和谐性、经济性,这就是城市低碳发展的软实力表现,它将成为推动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火车头。
建议四:推行新型城市化,公园作为公共场所,可发挥宣传引导作用,城市建设包括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要强化节能、节水、环保、生态、循环再生、文化、智能、均质服务、城乡一体、可持续、集约、多功能理念。
建议五:晓港公园的建设管理要发挥竹子公园的特色、强化公园的生态和文化功能、致力建设环境友好型公园、营造公园和谐环境,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种需要的 “幸福公园”,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晓港公园体验到幸福快乐和心灵愉悦。
第二篇:新形势下广州如何新型城市化
新形势下广州如何新型城市化
在新形势下,广州实现新型城市化,必须把握建设人民满意理想城市的总目标、低碳智慧幸福城市发展理念、打造岭南风格特色城市三个要点,遵循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国际视野、低碳智慧、岭南特色六项原则,着力抓好增创城市发展动力、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优化城乡发展布局、打造生态城市品牌、创造良好社会条件、建设幸福广州六项重点工作。具体来说,在价值取向上,要从“重物轻人”向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幸福作为城市发展的最高追求转变;在发展动力上,从拼土地、拼汗水、拼资源向拼人才、拼知识、拼创新转变;在城乡关系上,从城乡二元分割向城乡联动、一体发展转变;在城市空间形态上,从城市“摊大饼”式的外延扩张向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的集约高效城市发展格局转变;在城市特色上,从“千城一面”向更加注重传承岭南优秀文化、凸显城市文化特色转变;在建设管理主体上,从全能型政府向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善治模式转变。勾画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政策与制度框架。包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培育世界文化名城、推进低碳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建设智慧广州、推进民生幸福、推进“三个重大突破”、推进产业提升工程、推进科技创新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工程、推进人才集聚工程、加强规划引领节约集约用地、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建设廉洁广州、推进党建创新工程等。
第三篇: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
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
在主题演讲中,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荣誉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博士,暨南大学校长胡军教授,澳门城市大学颜泽贤教授分别发表了《广州的新型城市化之路》、《人文精神与生态意识: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情怀》、《面向城市型社会的新型城市化之路》、《城市升级与中国的新型城市化》、《如何走出半城市化的困境》、《产业转型升级与广州新型城市化》、《文化自觉: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内驱力》的演讲。嘉宾主题演讲环节由我校郑德涛书记主持。
在下午的分论坛中,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新型城市化发展”这一论坛主题,就城乡一体与生态城市建设、创新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治理与幸福广州建设、文化引领与世界文化名城培育等课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
大家一致认为,广州以全球视野审视城市发展,着眼于破解“增长停滞魔咒”和“中等收入陷阱”等世界性难题,着眼于加强顶层设计,治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城乡差别等中国城市普遍遭遇的大城市病,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城市治理、推进新型工业化、建立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等方法,探索一条有广州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闪烁着中国城市管理者对城市科学发展的最新思考和探索。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珠三角核心城市,要继续发扬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走出一条特大城市发展科学发展新路,为全国新型城市化发展提供经验、作出示范。
第四篇:新型城市化调研
新型城市化调研汇报材料
湘潭市环境保护局
新型城市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以“两型”为引领,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城市化。我市在实施新型城市化过程中应把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城市生态化结合起来,突出结构调整和城市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排放,建设宜居湘潭。
一、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和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在新型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把打造“宜居湘潭”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不断改善。
1、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按照省政府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我市启动建设湘潭市城区河西、河东,湘乡、韶山、湘潭县等5个污水处理厂建设。2009年10月,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部完成,投入运行,我市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6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8.8%。成为全省第一个全面完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地级市,2009年4月全省节能减排暨湘江流域综合整治现场会在湘潭召开,周强省长批示要推广湘潭经验。
二是大力开展蓝天工程。按照市政府《2008-2010年污染减排和蓝天碧水工程行动方案》,加快了对电厂、湘钢等重点企业脱硫设施的建设,加强重点行业工业粉尘的控制,加强了道路及建筑扬尘的控制,严格执法,分三批在城区实施推进燃煤锅炉及第二批三产业大灶改用清洁能源工作,至2009年底,完成了全市200多家企业的锅炉、窑炉及400多家第三产业的大灶改用清洁能源的工作。促进了大气质量的改善。我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较2007年增长21%,达标率为89.03%。
三是碧水行动取得重大进展。在实施污染减排和推进湘江流域综合整治,开展碧水行动中,用二年时间,完成投资达7.5亿元的13个重点减排项目,淘汰退出企业17家,停产企业6家,关停并转造纸企业30余家,限期治理企业20家,严格执法,开展长江执法行动,污染隐患大排查,湘江重金属污染调查,极大地推进了污染减排和湘江流域的综合整治。湘江湘潭段落马家河、五星、易家湾、涟水桥断面的水质状况逐步好转,2009年主要污染因子氨氮、阴离子洗涤剂的年均浓度与2008年相比均有大幅度下降,城市功能区水域水质达标,易家湾断面达到三类水质,出境断面水质优于马家河断面水质;各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达标率达到95%以上。
2、环境保护监管能力建设跨越式发展。
2008年12月,我市集污染源在线监控中心、环境数据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三合为一的自动化多功能环境应急指挥中心竣工投入使用,通过一年多的在线监控建设,该中心现已实现了对“1个河流断面、5个污水处理厂、6个大气环境质量监控站、28台套废水和废气自动监控系统以及部分企业视频系统”的24小时自动监控。占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80%左右的41家国控重点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和视频监控装置。建立了覆盖湘潭市区的高端视频,对市区内所有烟囱的林格曼黑度进行实时监控。湘潭的污染源在线监控建设成为湖南省第一个试点城市,国家环保部定于今年2月3日,在湘潭召开全国环境监测工作现场会推广我市经验,标志着我市环境基础能力建设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3、污染减排工作稳步推进。
2008年实施污染减排“双十”工程以来,我市完成减排项目13个,共计投资7.5亿元。湘钢中水回用工程、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湘潭碱业有限公司废水治理工程等,湘潭电厂完善脱硫设施等减排重点工程顺利实施投入运行,双十工程的强力推进,促进了污染减排任务的完成。2009年,主要污染物减排四项指标中SO2、镉、砷提前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名列全省前列,COD预计可完成目标。为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二、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环境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经过几年的强力推进,我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完
善,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一是我市在役使用的双马垃圾填埋场早已达到设计标高和设计库容,但由于新的城镇垃圾处置设施尚未建设,双马垃圾场仍需每日消纳近千吨城镇生活垃圾,早已不堪负荷,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二是我市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自2003年立项以来,至今仍未建成,我市的医疗垃圾采取集中收集后送株洲医废中心的处置方式,由于路途远、成本高,城区内只有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共计52家)纳入了集中收集系统,仍有很多卫生院和私人诊所的医疗垃圾处于无序管理状态,甚至有私人违法收购医疗垃圾用于生产日用品的情况。三是城镇污水处理污泥处置中心建设滞后。随着我市5家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每日26万吨的污水处理,带来每日近150吨污水处理污泥的产生,我市目前尚无规范的污泥处置中心,解决污泥的二次污染刻不容缓。四是湘江流域水质自动监控系统仍虽进一步完善。我市虽已建成对“1个河流断面、5个污水处理厂、6个大气环境质量监控站、28台套废水和废气自动监控系统以及部分企业视频系统”的24小时自动监控,但湘江流域仍有5个省控断面、3个市控断面,未实现自动监控,其水质状况只能采取每月人工采样监测分析,与新型城市化的要求相差甚远。
2、环保机构、人员不足,基层环保能力建设滞后,制约了环保的发展。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环保的职能在扩展,任务在增加,压力也随之增大。县市两级环保机构、人员严重不
足,特别是县级环保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设备陈旧,环保能力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环保的发展,影响环境质量的改善。
三、环保工作服务新型城市化的着力点
新型城市化其中主要重要内涵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可持续,环境友好。因此,环保工作必须贯彻以人为本,以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为我市经济的可持续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突出民生抓环保。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空气、水环境质量,通过不同媒介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同时对一些污染的重点区域、流域问题重点攻关,重点突破。在解决老百姓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信访、投诉问题,加强县(市)区和部门联动,改革处理的方式方法,形成快速及时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机制。
二是优化经济抓环保。按照“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促增长、惠民生”的要求,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化与美国环保协会的合作,在湘潭设立“低碳经济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潭进行学术讲座,营造舆论,大力宣传低碳经济,不断更新观念;开展循环经济,服务调结构,积极争取湖南省环保厅环保产业园落户九华,促进湘潭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继续开展湘江流域整治工作,在严格控制落后项目的同时,通过关、停、并、转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开展湘江重金属的污染治理,把国家资金支持和落地湘潭项目建设好,彻底治理好湘江湘潭段重金属的污染问题。
三是带好队伍抓环保。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五大建设,始终把廉洁自律、带好班子、管好队伍作为重点工作内容,认真履行党内廉政责任制,注重加强廉政教育、常敲廉政警钟,确保全体人员廉洁从政。
四是加大执法抓环保。进一步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要充分发挥环境监察、监测、应急三支队伍的作用。即:发挥信息中心的电子警察、支队现场监察、监测站数据保障三合为一的作用,针对企业排污口、湘江主要断面充分发挥三支队伍的协同作用。打好组合拳,加大监管杜绝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五是立足两型抓环保。拓展工作思路,探索湘潭环保新道路。探索环保新机制,在全省、全国走出一条环保的新路子。充分借助2月3日全国的环境监测工作现场会在湘潭召开的契机,不断的总结、创新,继续完善“立体环保”机制的构建,充分发挥环境监察、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控的作用,对水、气、声、渣实行全方位立体监控。
第五篇:新型城市化演讲稿
我们需要怎样的新型城市化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我们需要怎样的新型城市化》。众所周知,城市化是一个民族走向现代生活的快车道。从1949年至今,大艮的城市化取得了斐然的成绩。然而,现在也正面临着土地、资源、环境等严峻的挑战。在进入加速城市化的今天,我们如何才能利用好城市化这把双刃剑,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覆辙?我们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城市化?现在大艮正在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我认为应该按照循序渐进、集约发展的方式,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化。
我们需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城市化
随着大艮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大艮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大艮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新型城市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大艮的新型城市化只会给我们带来幸福,但大自然也在警示我们,大艮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水资源是大艮新型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关键性的制约因素,因为大艮是这个城市非常需要水,又是水资源消耗很大的地方,构建节水型社会任务非常艰巨。同时,大艮的空气污染问题也比较严重,引入PM2.5检测方法,希望可以缓解空气污染的问题。大艮的新型城市化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它的快速发展令世界为之瞩目。但最重要的是建设一个具有大艮特色的城市化,这是大艮必须要选择的一个过程。我们要想方设法解决好存在的一些不足。
我们需要和谐的新型城市化
我认为,大艮新型城市化进程一是需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绿色”为目标;二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和谐”为目标。大艮新型城市化进程的目标应该是“绿色”与“和谐”。每年都有大量外来人员涌入大艮,如何让进城农民不仅仅是外来劳动力,而是城市居民、城市主人,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新型城市化的质量都将起到重要影响。我希望农民工这个词成为一个历史,成为一个过去。当他们真正被认为是大艮的主人翁,新型城市化进程当中的一分子,我们才是真正认同了他们,希望这一天尽快地到来。我们不仅仅关心城市人口的增长、用地的扩张,同时也关心农民的转移,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健康而合理地来推进新型城市化、健康有序的来增加城市人口、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合理的迁移和转移,做好他们进城以后的生活、居住、就业、教育、医疗等等,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创造。
我们需要具有人文特征的新型城市化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容器。当城市与城市中的人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城市在人文精神方面的品位要求就会越来越高。城市特色也会越来越成为人们衡量城市品位优劣的重要标准。曾几何时,当城市建设为我们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雷同的城市规划却让大艮出现了“千城一面”。“特色危机”成了城市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城市建设中,许多文化、历史遗迹已经荡然无存了。现在除了某些传统留给我们的标识外,一个城市很难和别的城市有区别。实际上,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对于我们人类最重要的恰恰是文化和文明。欧洲对于几百年来文明的保护,应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我认为,文化应该作为新型城市化一条至高的原则。由于我们强调“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使得文化处于从属地位。对城市内部认同性的丧失,是造成“千城一面”局面的根本原因。过分地讲究多样化,就会失去内部的认同性,就是说,失去了对这个城市的气候、山川形胜,历史传统、社会文化、民风民俗等等的认同。大艮的新型城市化应该是在自然经济主导下的,具有人文特征的新型城市化。我提倡人文特征,因为人文特征的概念能够使得城市的价值最大化,它解决了大艮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解决了大艮城市同质化的问题。大艮需要这样的新型城市化。
那么,如何才能让特色城市取代“千城一面”的现状呢?首先要保护利用好大艮的历史遗迹和传统建筑,以延续地域历史文脉;其次在城市规划中,应有一批具有特色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和园林设计,构建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空间;第三充分调动城市的一些非物质因素突出城市的动人特色。文化要素、文化审美和艺术品格,以及城市所独具的特色,以城市独具特色建立起来的城市品牌形象等,应该是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特别关注的方面。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将这些要素通过艺术和美学的方式建立起城市所独有的品牌,让大艮就是大艮的品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上对得起大艮文化。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