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城市发展进程的概述。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一般是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不断增大。城市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对城市化的定义,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一般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城市化过程还包括诸如城市影响、城市传播和城市带动的外向式的扩散过程。城市化实质上就是以内向式集聚为主和外向式推延为辅的综合作用的过程。要注意城市化不单纯是农民进城,它意味着国民经济增长模式、国民生活形态和国民意识的重大转变。缺乏城市化,工业化就难以加快步伐,信息革命也难以深入发展。城市化进程虽然很需要政府的规划、指导和推动,但它更多的是通过人们趋利、求新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由“看不见的手”自然推动的一个过程。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18世纪中叶英国的产业革命,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但是,由于城市化研究的多学科性和城市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对城市化概念的界定,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马克思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美国新版的《世界城市》:“都市化是一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运动,并在都市中从事非农工作;二是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第一方面强调人口的密度和经济职能,第二方面强调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实质上这两方面是互动的。我们认为,城市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导致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变化的过程。其内涵在于,它不仅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更重要的,它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颁布结构的转化,是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化。
人口集中到城市或城市地区的过程。此过程通过城市地区数量增加和每个城市地区人口的增加而实现和发展。其特点为:(1)城市人口不断增长:1920年时,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19.4%,到1980年,上升到41.3%。(2)世界人口不断地向城市集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工业化,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了对物质和能量的利用效率,节约了空间和时间,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同时又带来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包括许多生态问题,如对城市气候、对动植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问题,流行病问题,城市质量问题。城市生态学是新兴的、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参与城市生态研究有偏重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等不同方面的人员。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
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振臂高呼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一曲美妙的乐章,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之音。正确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的予以解决,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分析城市化的含义着手,从城市化的几种不同类型讨论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以及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些问题。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人口学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2.社会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经济学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很积极意义的。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的含义做出了解释。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对城市化的规定其内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2]。
二.城市化的三种形式及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有: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旧地型城市化。在我国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区,各种形式的城市化发挥着它们各自的作用。在对三种形式的城市化的分析过程中,通过以上我们对城市化含义的了解,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各种形式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
素。
(一)集中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在这种城市化的过程中,暴露出原有的很多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1.旧的户籍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所实行的户籍制度在特定时期确实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扩展,这一制度已经成了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3]。几十年前,划出的“农村人”和“城里人”的这个鸿沟已经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城镇经济发展的障碍。众所周知,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引导农民进城、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大量人口滞留农村的局面如不尽快扭转,不仅直接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还将长期抑制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所以,我国应尽快逐步改变现有的落后的户籍制度,为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进城外来工的应享受的“国民待遇”难以实现
城市建设创造了大量的建筑业、工业等就业岗位;进城的外来工也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据北京市2003年统计资料显示,进城外来农民工对北京市2003年GDP的贡献率在10%左右。同时,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就业学到了各项非农就业技能,感受到了城市文化,领略到了市场竞争,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样,进城务工也是农民提高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中农民进城打工却受到很多不合理的限制,而且他们的工资、福利、医疗等都得不到保障。同样另外一个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难的也成为诸多媒体所关注的另一个热点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一个长远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外来工的生活、工作,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如2004年初开始报道的泉州工人严重短缺的情况,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及城市信用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招工春荒”现象在福建省泉州市2004年再次出现。原因何在?泉州市有关官员认为:一是有些小企业拖欠工人工资;二是劳动环境差;三是工资待遇低。创造好的“打工环境”,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政府责无旁贷。无论是从关怀弱势群体、以人为本的要求出发,还是从经济发展的目标出发,政府都应该拿出切实的行动来。尤其是在当前打工者尚没有完全组织起来与强势力量进行博弈时,政府的作用更显得重要。
摘 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但是我国城市化的滞后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本文从分析城市化的涵义着手,在对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进行说明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以及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几个问题。
第二篇:城市化
城市化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成不同的类型。既可以分为市场型城市化和计划型城市化,也可以分为发达型城市化和发展型城市化,还可以根据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关系考察,分为以下四种城市化:
一是同步城市化。这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加速时期,这种相关性表现得相当明显。发达国家在整个工业化中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系数极高,平均水平为0.997。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曲线几乎是两条平行上升的曲线。大部分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都具有地域迁移先于职业转换的特征。
二是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造成严重的“城市病”。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是这种城市化模式。
三是滞后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城市化模式。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突出代表。上世纪80年代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2.2%,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为19.4%。我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呈低水平上的相适应。
四是逆城市化。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等。逆城市化的倾向主要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如美国除洛杉矶以外的12个大城市的市区人口,在1950年~1971年间,城市市区人口下降了70万,郊区及卫星城人口则增加了250万。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韩国城市化有两个特点:一是城市化速度快,二是发展单极化
韩国的发展模式为大城市(首要为首都)优先发展的非均衡模式。这是由韩国产业布局的非均衡化决定的。这是韩国城市化区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特有的一面。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非均衡城市化发展很大程度上伴随着经济不景气及发展水平很低的地区。但是一个地区中心的不景气不代表所有地区都这样,其中,韩国中心城市的发展动力,从理论上讲很大程度上分担了地区中心的困难,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更有实践意义。
第三篇:城市化说课稿
《城市化》说课稿
授课班级:高一(8)班
本节课是《城市化》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城市化和世界的城市化进程。
一、教材分析
城市化和世界城市化进程,在整个《城市和城市》这一章中是重点内容,其中图表的识读在这个部分的学习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能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能据此解释不同阶段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可行性措施,使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要目的。
二、学情分析
高一各班人数多,地理基础参差不齐,加上不少学生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表达能力不够好,所以,课堂气氛难得活跃。在班主任的课堂上,很多人都想积极配合,但不少学生不敢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三、教学思路设计
本课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的方式进行,充分运用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地理教学法。通过观察城乡景观图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城市化,让学生树立起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利弊并存的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是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分析,教学难点是对城市化进程折线、曲线图的识读。围绕研究性地理教学模式“情—导—探—评”四个环节,本课的设计如下。
教学过程:
【景观图欣赏】课前滚动播放城市与农村的景观实图,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新课导入】
选取滚动播放的景观图中一幅,面向全班提问:“这是城市?”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所见景象发言。接着,再展示上海市区用地规模和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引导学生结合城市等级相关知识发言
【引出课题】以上变化都是城市化的过程。那么,到底什么是城市化呢?
(学生活动)读图2.17,思考: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的?(提供三个导读问题)
一、城市化的含义
1、概念: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的表现(本部分采取学生讨论→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城市化的水平的衡量: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学生讨论结合图2.18,城乡人口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有哪些?采取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4、城市化的意义(提问:城市化是不是件好事?——生答,并阐释。)
【承转】: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到底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呢,我们接下来探讨本节课最重要的问题:世界城市化进程。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本部分整体思路:读图 2.19、2.20,探究两个问题,然后通过完成图2.21的实际问题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探究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结合图 2.19和p33阅读材料,对p33活动题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作答。)特别强调:提醒学生注意读图思路的把握和练习。
小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主要对比城市化起步早晚、城市化速度快慢、城市化水平高低和差异的原因分析四个方面。
【承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接下来的城市化会怎样继续呢?我们接着探究下个问题:
探究2:各个国家的城市化接下来会怎样发展呢?(以导读问题引导学生先自由发言,后与图2.20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
导读:在世界城市化进程模式图上,共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特点(速度、水平)如何? 小结: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特点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深入引导:(读图思考)
1、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进程会完全一样吗?
2、世界各国城市化水平分别处于城市化进程模式曲线那一阶段? 实例探讨:(教材p34读图思考原题)【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我们学习了城市化及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希望大家能把握住读图分析的方法。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城市化的问题,看看它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请提前预习。
高
慢
城市化地域向农村推进
逆城市化现象 较高
快
人口快速想城市聚集
城市环境问题 水平低
发展速度 很慢
地域扩展趋势 城市规模扩大
常见问题
第四篇:城市化模式
点拨:在教材所列举的区域城市化几种典型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云南德宏是因为边贸发展而促进了城市化外,大多数地区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推进城市化。东北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建国后伴随着我国重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工业体系的完善而逐步推进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些老工业基地的逐步衰退,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也遇到很多新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先后出现了区域发展的三种模式:即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每种模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都有自己的特点:
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诞生在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密集度最高的江南水乡,其特点是:
第一,与“珠江三角洲模式”不同,“苏南模式”是一种依靠“内向”型经济起步,既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包括生产因素的聚集、产品市场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国外,而是依靠地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其外向性是在区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
第二,“苏南模式”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第三,“苏南模式”中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为大中城市的工业配套和拾遗补缺起步,逐步推动这一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优化。
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与“珠江三角洲模式”和“苏南模式”都不一样,是一个自下而上由农民自发推动的、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以发展小商品起步的发展模式,其特点是:
第一,与发展乡镇企业起家的“苏南模式”不同,“温州模式”的发动者和创业者是千万万万的农民,农民办企业,经营企业,承担风险,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温州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第二,与“珠江三角洲模式”和“苏南模式”不同,温州既没有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又不在城市密集、交通发达的江南水乡,远在浙江南部山区丘陵地带,交通闭塞,资源缺乏。与内地相比,惟一的优势是沿海,但义远离经济中心,发展经济的优势不多。
第三,不贪大求洋,从日用小商品起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把小商品做大,把小企业做大做强,以小商品为主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渐占领了国内国外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使温州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这是“温州模式”的突出特点。
东北地区城市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东北地区煤炭、铁矿资源的开发,铁路和港口的建设,出现一批以重化工工业为主的城市。如沈阳(机械)、鞍山(钢铁)、本溪(煤、铁)、大连(机械与化工)、齐齐哈尔(重型机械)、抚顺(煤炭与化工)等。
1949年后,东北地区国家重点建设的重要工业基地,一些城市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如长春、吉林、哈尔滨等。随着国家工业项目的布局,东北地区又出现了一些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如石油开发(大庆、辽河)、化工(辽阳)、建材(吉林、本溪)、森林工业(伊春、大兴安岭)等。2000年,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46.55%(全国为26.08%)。云南德宏的边境贸易
由于流量达十亿元计的边境贸易活动在近年剧烈扩张,云南的德宏景颇族傣族自治州,毗邻缅甸,作为改革开放之前的边疆贫困州,在1979年至1988年有了超常的发展。这十年中,该州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9.7%,而云南省仅为13.3%,全国是13.7%。以国民收入为例,全州平均增长率每年达19.6%,云南省仅为12.9%,全国平均为13.4%。国民收入增加,财政税收亦相应有了增长。这十年内,全州年财政收入增长率为21.7%,而全国仅为8.6%。其奥秘所在,便是以83%的年增长率扩张的边境贸易,拉动了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
尤其1985年德宏州全州开放为边境贸易区后,边境贸易迅速发展,不仅为地方开辟了新的财源,加快了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为国家和整个大西南地区开辟了一个新的产品销售市场和可供利用的原料基地,使德宏一跃成为云南乃至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
第五篇:城市化教案
城市化
《城市化》是一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课程。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力求通过引用各种类型图片,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比较、操作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学习。在授课过程中,通过PPT课件展示了大量的动态图片,呈现生活中放映城市化现象的相关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展示了数学的美妙,让学生形成直观上的初步认识,并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城市化的含义及标志,顺利地把握城市的概念以及性质;借助网络的强大交互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为自主并能及时得到反馈。
(一)基本信息 设计者: 班级:
学生:高一年级20人。(假设)教材:人教版必修二 教学设计指导者: 单位:
(二)教学内容分析
《城市化》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人教版教材对本条课标的达成选择了大量的资料。教材首先“搭桥”,选取了1985年和2000年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图,以读图分析、思考的形式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城市化;进一步,教材以活泼的漫画展示城市化发展的两大动力,并简单介绍城市化的意义以此作为知识的基础,接着紧贴课标的要求,提供了一系列的曲线图,并设计了读图思考题和活动题,分析不同类型的国家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同时,教材提供了英国伦敦的城市化进程的案例,再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概括出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最后,教材以一系列的图片资料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在活动题中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讨论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压力和提出缓解压力的措施。对于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提出了要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并设计了活动题,让学生对三种不同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模式进行评价,同时选取了合肥市环城公园的建设作为案例说明其中一种绿地系统模式的作用。由此可见,教材在较好的达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还上升到可 持续发展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高度上。
(三)学习者分析
根据不同的学校对教学内容的可是安排,一般情况下,城市化的内容为高一下学期学生所学习内容。高中生与初中生的区别是:高中生教初中生而言,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读图分析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他们更适合采取“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四)教学(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知识铺垫);
(2)运用资料,概括出世界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国家的城市发展进程进行对比。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和建设发展生态城市的观念。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教学难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问题激发策略: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供意义建构材料策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现象;
自主探究策略:学生结合课件与案例进行探究,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知识。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
创设意境,引入新知识。利用热播剧《欢乐颂》引出发达城市——上海,并欣赏图片——指出上海发达的方面——引出城市化。第二部分:新课讲解
1.探索新知识,形成概念。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白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下内容。师:结合课本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分析城市等级和城市数量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中代表的隐含义是什么?
生:城市等级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范围扩大,乡村变为城市。(点学生进行回答,并及时做出评价。若回答不完整,及时引导)
师:针对上述发展趋势,指出城市化的含义。
生: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集体回答)
师:根据城市化的定义,读某城市发展图,分析人口和土地的变化趋势,指出城市化的标志。生:
趋势:人口增加,土地面积扩大(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其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师:那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推力与拉力)(此活动小组讨论)生:
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 推力: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3.实践操作,再探新知。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分析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师:通过阅读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主要从城市化起步、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速度三个方面进行说明。生:
(1)城市化起步:发达国家起步早,发展中国家起步晚;(2)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水平高,发展中国家水平低;(3)城市化速度:发达国家速度慢—快—慢,发展中国家速度慢—快。
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图对城市化的阶段特征进行分析。生: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第三部分:总结回顾
回顾反思,深化提高。在此,教师将引导学生做一部分相关的练习题,对当堂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分析。第四部分:课后反馈
分层作业,促进发展。人教版必修二P35活动题,1—5题
(八)课后反思与自我评价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它代表了社会的发展,反映了全世界的城市变化发展趋势。同时,城市的变化发展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水平。因此,城市化是学生了解各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在本节课中,师生通过城市化发展的相关视频、生活实际共同探讨了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以及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在本节课中,也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生动展现城市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讨城市化的奥秘,思考城市化的发展工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以多媒体的形式播放城市化发展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课伊始,我就以多媒体PPT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生活中的城市变化的图片及视频,不仅创设了情境,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含义以及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突破传统教学的说教形式,弥补传统教学中动态演示的缺陷,我利用视频剪辑的软件优势,制作简易《城市变化》的视频,给予学生有关城市变化的视觉碰撞,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城市化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