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性垄断及其规制
论行政性垄断及其规制
[摘要]行政性垄断是旧体制高度集权、市场经济改革不彻底的产物,也是现阶段政府与市场双重失灵的表现。垄断限制了竞争,违背经济规律,妨害了公平、合理、有序的市场形成,而滥用行政权力在此基础上不仅造成了全社会福利的减少,而且加剧了社会制度公正的流失,我们有必要对这种垄断行为加强规制。
The old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monopoly is highly centralized, the market is not completely a product of economic reform, but also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at this stage double failure of performance.Monopoly limits competition, contrary to economic laws, and obstruction of a fair, reasonable and orderly market formation, and the abuse of executive power on the basis of not only caused a reduction in the welfare of the whole society, but also exacerbated the loss of a just social system, we need to strengthen regulation of monopoly behavior.[关键词]行政性垄断规避政策市场竞争
案例:2012年3月,广东省佛山交运协会下属的“驾培专业部”联合相关两个运输部门召开整合驾校招生流程的会议。议题主要围绕限定本市各个驾校教练车的数量、招生数量等,通过会议决定来确立该市的机动车培训费指导价。后,省物价局得知并展开调查,经认定包括交运协会在内的三家运输机构涉嫌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当地驾校竞争,构成行政性垄断。
行政性垄断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驾培专业部作为交运协会的办事机构,它的职能是维护交通运输事宜,符合行政性垄断主体具有公共事务职能的认定。但它却通过这种权力去限定各个驾校教练车的数量、招生数量,本质否定了驾校发展的可能性。因为历年学员充足,驾校间的竞争状态趋于破裂,该行为事实上干预了市场的正常竞争。同时由于限定人数,驾校招生市场会变得供不应求,这容易形成单方面的卖方市场。为了增加组织的年收入,商主体的趋利性会使得他们提高招生收费,此时消费者的利益遭受到极大的损害风险。依据我国反垄断法第36条规定禁止行政性垄断,省物价局作出处罚:交运协会在内的三家行政机关将每方承担35万元,共计105万元的决定。
“消除行政性垄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市场经济国家不断改善政府职能实现和维
持经济民主的过程。”行政性垄断是职能部门在计划经济之后仍然试图操纵市场的表现,是意识层次上的潜移默化。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在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本身就容易滋生行政性垄断。“中国所经历的政府多级财政分权和单一政治集中相结合的分权模式把公共部门任务目标治理变成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简单标尺竞争的机制,它是一个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高度分权的结构制造了政府间为增长而竞争的发展共识和强大激励。中国经济增长就是这个机制的产物”②由于地方政府得到了相应的行政权力却又要与同级政府间进行政绩竞争,地方价格限制、地方市场分割的形成也见怪不怪了。
行政性垄断的分类有很多种,本人将其罗列为抽象行政性垄断、具体行政性垄断和混合型行政性垄断。行政机关通过立法、规章、决定等规范性文件达成违法行政干预市场的是为抽象行政性垄断,政府限制外地商品准入、限定强制交易、部门垄断等需要具体执行的行为是为具体行政性垄断,混合型行政性垄断则指同时实施了上述两种。具体行政性垄断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是直接影响到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垄断形式,下文中所阐述的规制也主要以其为依据。
地方保护主义是行政性垄断行为中危害程度最大,也是《反垄断法》重点规制的对象之一。此类行为大多是各级行政部门通过发布不公正文件,达成限制外地商品流入本地市场,或者形成贸易壁垒拒绝本地优势产品的流出。形成地区市场分割的手段有很多,包括税收、担保、信贷、质量监督等,限制的范围也很广泛,比如说资金、技术、劳动力。地区保护主义从整体上讲它并不符合多数人的利益,他是以破坏正当的社会公益去维持本地企业的运营并谋取高额回报。①行政性垄断的规制缺陷
反行政性垄断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已有多年,但现实生活中该垄断事件屡屡发生,禁而不绝,有人说:“经济体制改革是规制行政性垄断行为动力之一,法律制度的完善是解决行政性垄断行为的重要措施,行政性垄断行为的最终解决还要依托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完成。”行政性垄断作为一种经济时期特有产物,它并不是通过手段就能够根除的,在此,笔者认为市场经济中行政性垄断的消失更像是一种进化,无用的器官在进化中自然地被更替掉。① 徐士英.政府干预与市场运行之间的防火墙对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规制[J],法治研究,2008,5② 王永钦,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J],分权式改革,《经济研究》,2007.7
(一)反垄断机构设置没有针对性。
我国关于反垄断的机构设置是“双层”和“三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即最高反垄断权力机关同具体执法机关相分离,设立反垄断委员会直属国务院管辖,议事协调国家工商总局、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员会等相关反垄断机构执法中的工作进程。由于执法部门过多,执法内容相近,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行政资源浪费、重复处罚等,给国家和相对人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行政性垄断没有专门的执法机构,它连同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并入到国家工商总局的职责里,然而作为同一部门的工作内容,你会发现具体职责细化不一。客观层次上讲,行政性垄断相对于经营者实施的垄断,后者包含垄断协议、滥用市场地位在内还有价格垄断、经营者集中等诸内容,行政性垄断相对于工商总局的其他反垄断内容,其管辖面要大、其权威性要深,故不适宜与部分经营者垄断一同管辖。其次,国家工商总局作为直属局,其机构设置决定了它与其他部门或者地方行政机关构不成隶属关系,它所作出的决定对前者部门形成不了约束力。这种垂直领导的国家机关,让它去制约其他部门是不现实的。
(二)行政性垄断认定方式不明确
反垄断机构尽善尽美,倘若不能追究相应当事人责任,规制也再无意义。相对于民法在法院认定合同之债、侵权之债所运用的过错原则、无过错原则,行政性垄断并没有形成体系的责任认定方式。责任认定更像是国际法中的连接点,后者可以把特定的民事关系同某国法律连接起来,前者则可以定义一个机构行为的合法与非法。
(三)行政性垄断责任承担不合理
目前,法律对涉及行政性垄断责任的规制不当主要表现在对实施机关的惩戒规定模糊和受害者救济不充分两方面。如我国《反垄断法》规定:“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市场竞争行为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向上级有关机关提出依法处理的建议。”工商局等执法机关在认定职能机关行政性垄断后,它并不能直接处罚该机关和行政人员,类似于检察院与法院,它只可以向该违法机关的上级机关提出建议。“上级机关不一定会偏袒下级机关,但上下级机关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大多数行政性垄断背后都存在着保护地方企业与国有企业的目的,一些行政性垄断行为甚至是上级机关指示或得到上级机关允许、默许而实施的”③因为这千丝万缕关系,行政性垄断③ 涂倩筠.论行政性垄断规制执法[J],企业导报,2012,1
1责任的认定与实施在法律明文规定下产生断位。
行政性垄断的规制建议
(一)应对行政性垄断,完善反垄断机构
1.创建独立的反行政垄断机构
笔者赞同在三部门之外设立反行政性垄断机关,级别不要求与工商总局相同,或高于司级部门。“并且,国家反垄断委员会还应统一领导其他各类反垄断机构,现有反垄断机构基本职能不变,国家工商总局反行政性垄断案件的权力收归国家反垄断委员会,但反行政性垄断案件的处理不应较其他案件具有优先性。”④将反行政性垄断机关直属于国家反垄断委员会,这不仅能将行政性垄断案件同普通垄断加以区分,做到专事专办,机构的独立还能摆脱其他机构对行政性垄断执法的影响。
2.调整反垄断委员会职能,引导网络监督
首先,反垄断委员会作为反垄断部门最高行政级别,其国务院指定的议事协调职能与实际地位是不相符合的,其次,国家工商总局所作出的行政性垄断处罚没有足够权威性,达不到惩戒规制作用,而通过由反垄断委员会下达的处罚意见书,权威性和独立性要求都更为贴切。此外,反行政性垄断本身具有公权力范畴,不保证会受行政权影响,我们需要到位的监督机制,让公权力置身阳光下。“这种监督应对是广泛的,包括媒体的监督权、公众的参与权。因此可以考虑设立行政性垄断案件信息公开制度,举报人保密制度,媒体对案件的跟踪报道及处理制度;此外,还应充分发挥网络监督作用。最后还应当完善反垄断机构自身的监督体制。”⑤
(二)行政性垄断的归责原则及责任承担
对于行政性垄断的规制,我所想到的是通过执法、适用、处罚三种流程达到减轻相关案件的再发生的机率。上文是对执法机构资格的要求,重点强化权威性、合理性,进而应对执行能力不足的问题,使反行政性垄断能够进行下去。而此间适用、处罚指的是反垄断机构对行政性垄断成立的认定方式及相干责任承担的问题。通过制定针对性强、轻重合适的责任担当形式,增加行政性垄断的成本。
1.确立行政性垄断的归责原则
有学者试图将行政诉讼法中提取的违法责任原则引申到行政性垄断的归责原则,④ 吴鹏.论我国反行政性垄断机构的设置[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即要求公权力机关及工作人员以法律为依据,约束自身行为,以违反职务作为承担责任的前提。这种原则不仅能分清合法与不合法行为,在国家赔偿与国家补偿当中严格区分,给执法工作也带来了明确意义。然而法条本身限制了规制范围,违法责任原则也只在有法层面上具有可诉性,对于法律存在的盲区,如果出现行政性垄断,这种归责认定方式显然不具备基本原则应当具有的普遍适用性。因此,有学者导入民法中的过错推定原则和举证责任倒置来阐述“追究行事责任过程中,推定行政主体具有过错,实现举证责任倒置,由行政主体承担举证责任。”⑥
2.赋予执法机构处罚权,裁量赔偿幅度
国家可以通过法律规定反行政性垄断机构可以代为实施处罚权,包括对滥用行政权力机关的处罚权和对直接责任人员的处分权。反行政性垄断机构本身是对市场负责,受市场监督的执法部门,绕开建议上级机关处理的坎能实质增加行政性垄断成本,让相关行政部门及工作人员不敢犯不会犯。
违法机关实施行政性垄断产生的非法所得如何处理呢?我国法律没有相关规定。然而对于经营者实施的垄断行为,反垄断法针对不同违法情况一一作出了规定,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没处违法所得,并处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先不说同样法律对不同主体的违法行为展现了天差万别的规定,根据立法本身是为了保护人民权利这一基本逻辑起点,行政性垄断机关就应当赔偿经营者损失的经济利益。那行政性垄断赔偿数额又如何确定呢?“在寻租空间较大,缺乏有力制裁的前提下,行政主体会选择冒险跳脱出法律的框架,产生众多行政违法案件。而惩罚性赔偿可以提高行政主体的违法成本,以高额度赔偿的惩罚机制、引导行政主体合法、⑦合理地运用行政职权。”惩罚性垄断赔偿金额应当根据行政性垄断行为的程度和社会
影响(包括经营者总损失和社会恶劣影响)制定不同的惩罚幅度,由检察院和行政相对人提出,反行政性垄断机关和法院共同执行。
参考文献: ⑥ 邓丽娟,从红云.行政垄断的归责原则若干部题研究及体系建构——立足行政责任追究观之[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4
⑦ 韩晶.惩罚性赔偿在行政性垄断案件中的制度构建[J],2009,3
[1].申聪.对行政垄断的几点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4
[2].李桂林.反垄断法损害制度研究[J]硕士生毕业,2012,6
[3].郜凌云.浅议我国行政垄断的法律救济制度[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4].邓丽娟,从红云.行政垄断的归责原则若干部题研究及体系建构——立足行政责任追究观之
[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8
[5].孟雁北.我国禁止行政性垄断行为制度历程探析[J]国际商报,2010,14
[6].高飞.中国行政垄断制度的成本研究[J]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10,8
[7].魏琼.行政性垄断新解[J]政治与法律,2010,6
[8].吴鹏.论我国反行政性垄断机构的设置[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9].魏琼.论混合型行政性垄断及其规制[J]赤峰学院学报[J],2011,4
[10].韩晶.惩罚性赔偿在行政性垄断案件中的制度构建[J],2009,3
[11].田圃德.论行政性垄断的破除与竞争机制的建立[J],专题论坛,2010,2
[12].范真.我国行政性垄断的成因及其合理化规制建议[J],政法论坛,2010,7
[13].叶卫平.司法审查与行政性垄断规制[J],法学,2009,1
[14].徐士英.政府干预与市场运行之间的防火墙对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规制[J],法治研究,2008,6
[15].涂倩筠.论行政性垄断规制执法[J],企业导报,2012,11
第二篇:剖析反垄断法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与局限性
成人高等教育
题目: 完成人: 专业: 年级层次: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毕 业 论 文(设 计)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制
剖析反垄断法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与局限性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摘要:与西方国家不同,美国和西欧都沿革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企业获得垄断优势地位基本上是市场自由竞争的结果。因此,美欧大部分反垄断立法都立足于市场行业垄断,并没有过多的牵涉到行政性因素而获得的非竞争性垄断。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许多问题,行政权力不正当地参与市场利益分配,破坏了成熟市场的培育环境,因此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是中国反垄断法的一大特色。本文首先对我国行政性垄断进行了基本界定,然后介绍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对行政性垄断规制的过程,同时明确提出,行政性垄断是反垄断立法的难点之一。最后,反垄断法对行政性垄断的专章规定虽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在我国反垄断法制定过程中,反行政性垄断是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其最终结果也是妥协的产物,本文从四方面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存在着较大局限性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行政性垄断 立法规制 局限性
2008年8月1日,“经济宪法”《反垄断法》在中国正式开始实施,以北京兆信为首的4家防伪企业当天就将国家质检总局告上法庭,状告国家质检总局涉嫌行政垄断。国家质检总局作为国家行政机关成为第一个被关注的对象值得深思。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这恰恰是当前各界对于中国特色的反垄断法是否真能执行下去的最大顾虑。
1.行政性垄断的基本界定
对于行政性垄断,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虽然人们在行政性垄断所指的基本现象上有大致相同的认识,但从众多不同的概念界定中还是可以看出它们的分歧。这种分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行政性垄断的主体的不同表述,有“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政府和政府部门”、“地方政府行政机关和国家经济管理部门”、“政府行政机关或其授权单位”、“行政主体”等多种;第二,行政性垄断是一种垄断状态,还是一种垄断行为,还是既包括垄断状态也包括垄断行为;第三,行政性垄断都是非法的,还是既有非法的行政性垄断又有合法的行政性垄断。
由于行政性垄断的实施主体除了政府和政府部门外,还包括行政机关授权的组织,因此完全可以用“行政主体”或“行政组织”来统称,以避免具体列举的不准确、不完整的问题。又由于行政性垄断和国家垄断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主体不同。行政垄断是行政主体凭借行政权力实施的垄断,其主体是行政机关及法律授权的组织;国家垄断是国家实施的垄断或凭借国家权力实施的垄断, 其主体是国家。第二,产生的根源不同。行政垄断产生的根源是局部利益与个人利益;国家垄断产生的根源是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第三,性质不同。行政垄断是非法的,国家垄断是合法的。因而, 这里的“行政组织”不包括中央政府即国务院,但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尽管广泛意义上的垄断包括垄断状态和垄断行为两种情况,但行政性垄断只是指垄断行为,即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这里显然无法适用经济性垄断中的状态概念。至于行政性垄断的性质,基于其与国家垄断的区别以及它只有能否构成的问题而不存在除外和豁免的问题,应当认为“滥用行政权力”的行政性垄断都是非法的,不存在合法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从“滥用”本身就可清楚地看出。
基于此,这里可将行政性垄断最简略地界定为:行政性垄断是指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权力排斥和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这表明,行政性垄断的主体不是一般的市场经营主体,而是除中央政府以外的行政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和中央与地方政府部门及其授权的组织;其行为也不是经营市场主体自身的经济行为,而是行政主体滥用其行政权力的行为,并由此导致对市场竞争的实质限制。这里,“滥用行政权力”是判定构成行政性垄断的基本标准。行政权力滥用虽有多种表现,但构成行政性垄断要件的行政权力滥用,仅发生在政府和政府部门对市场活动的干预中,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排除,即在一定交易领域里,使某些商事主体的经营活动难以继续进行,包括现实的排除和有发生排除后果的可能。“一定交易领域”,即成立了竞争关系的市场。(2)支配,指对商事主体加以制约,直接或间接地剥夺该商事主体在经营活动中自主作出决定的权利。至于行政性垄断中竞争的实质限制,应与经济性垄断中竞争的实质限制作相同理解,即一定交易领域内实质性地限制竞争。所谓实质性地限制竞争,是指“几乎不可能期待有效竞争的状态”。(3)妨碍,即公平竞争的妨碍性,指存在着给公平竞争秩序带来不良影响的危险性,而不必是已经发生了结果。
2.我国对行政性垄断规制的发展历程
与西方国家不同,美国和旧欧洲(指原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国家除外的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沿革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企业获得垄断优势地位基本上是市场自由竞争的结果。因此,美欧大部分反垄断立法都立足于市场行业垄断,并没有过多的牵涉到行政性因素而获得的非竞争性垄断。20年前美国出台《放松管制法》更使行政性因素远离市场,“市场之手”压缩了“政府之手”的操作空间。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不是从自由竞争逐步发展为经济型垄断的,而是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业性垄断、地域分割走向竞争性的市场经济。通常,人们将行政机关及公共组织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称之为行政性垄断,行政性垄断是中国政治和经济的一个特有现象,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密切联系的。反垄断法不仅具有反对经济型垄断的一般意义,而且还具有反对行政性垄断的特殊使命,可以说,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是中国反垄断法的一大特色。
早在1980年由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中就已经提出对行政性垄断进行规制。后来,国务院多次发布文件,禁止行政性垄断行为,如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公司的决定、禁止党政机关办公司的决定等等。1993年9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禁止行政性垄断。该法第7条对行政性垄断作了规定,即“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对于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后果,该法第30条规定,“由上级机关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同级或者上级机关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2001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对地区垄断作了禁止性规定,并详细列举了地区垄断的具体表现形式。
从上述对行政性垄断进行规制的立法情况看,明显存在着不足: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立法比较零散、不完整和不成体系:有关规定多由国务院及各部委以行政法规、规章、决定和意见形式作出,效力层次低,缺乏权威性:各部委制定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还有相互抵触之处,对法律责任的规定含糊、笼统,难以执行。
3.反垄断法中行政性垄断的立法分歧
在反垄断法的起草过程中,行政性垄断是立法的难点之一,反垄断法是否应对行政性垄断进行规制,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是行政行为,和经济性垄断不是同一类社会关系,应由行政法调整。如果将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放在反垄断法中进行规范,那么所制定的反垄断法会带有浓重的行政法色彩,失去“经济法核心”的本来面目。况且,中国的行政性垄断有非常复杂的背景,行政性垄断涉及政治体制问题,在当前中国的实际国情中,根本不是一部反垄断法能够很好解决的,而是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去逐步解决。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不到位的情况下,即使把反行政性垄断的内容纳入反垄断法,也起不了太大的实质性作用。行政性垄断涉及行政许可、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划分等许多问题,比较棘手,解决行政性垄断问题的时机还不成熟。同时,国际经验也表明,各国反垄断法都主要规范经济性垄断行为,直接在反垄断法中限制行政性垄断的情况也较少。因此,不宜将行政性垄断的规制立法纳入其中。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反垄断立法应当将行政性垄断作为规制的重点。行政性垄断与经济性垄断一样,都是一种限制竞争的行为,破坏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机制,损害的是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行政性垄断具有转化为经济性垄断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当前行政性垄断现象极为严重,危害极大,而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又缺乏系统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因而反垄断法应当对行政性垄断作出禁止性规定。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俄罗斯及东欧国家十分重视反行政性垄断问题,它们在反垄断立法时都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一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果不涉及反行政性垄断,出台的只能是瘸腿的反垄断法,中国的市场经济也就永远不能走向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因此,反垄断法作为保护市场经济活动基础的法律,应该设专章对行政性垄断做出相关规定。
最终,反垄断法以专章形式对实践中较为典型的六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予以明令禁止。针对我国行政性垄断的具体表现及其危害,反垄断法第5章对行政性垄断行为进行了专门规定,列举了行政强制交易、地区封锁(包括限制商品在地区间流通、阻碍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招投标活动、以不公平方式设定市场准入等)、行政强制限制竞争等行政性垄断行为,比较全面地涵盖了我国目前行政性垄断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反垄断法还专门针对含有限制竞争内容的抽象行政行为作了专门规定,要求“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反垄断法对行政性垄断的专章规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但弥补了以往诸多行政法规立法层次低、权威性不够的缺陷,而且对具体行政性垄断行为和抽象行政性垄断行为均作了比较全面的规定,解决了以往不同法律、法规之间缺乏协调、彼此冲突的弊端,对于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4.反垄断法对行政性垄断规制的局限性
尽管反垄断法对行政性垄断问题专章作了规定,但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在我国反垄断法制定过程中,反行政性垄断是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其最终结果也是妥协的产物,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4.1反垄断法并未使用“行政性垄断”的概念,只是提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因此,对是否存在“行政性垄断”问题仍存在着争议。有人据此提出,中国不存在所谓“行政垄断”的问题,“行政垄断”的提法是不科学、不准确的。反垄断法意义上的垄断是经营者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种行为。行政机关并不是经营者,也不从事经营活动,因此,不存在所谓“行政垄断”的问题。针对这种观点。多数人认为,在中国经济生活中,来自于政府,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以及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人为地对市场进行“条”“块”分割,这是中国及其他经济体制转型国家所特有的现象。于是,人们将借助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现象称之为“行政垄断”,可见,“行政垄断”这个概念不具有行政机关从事经营活动特征。因此,以反垄断法第3条规定的垄断行为主体须为经营者为理由,指责“行政垄断”这个提法的科学性、准确性,进而否认我国存在行政垄断的事实是不科学、不准确的。可以预见,由于反垄断法对“行政性垄断”缺乏明确界定及人们理解不一致,对今后的执法将产生消极的作用。
4.2反垄断法没有明确规定如何建立反垄断执法机关。
当前我国的反垄断执法,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多头执法”的局面:发改委负责价格垄断和与价格有关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工商部门专门查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其中可以涉及价格问题;与此同时,工商部门和商务部又可以同时审查经营者集中。按照我国现行体制,将执法权分割于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发改委,会造成权力分散,资源浪费,势必引起执法机关的扯皮,也不利于反垄断国际合作,因而权威性和独立性较低,与反垄断法作为经济宪法的地位也不相称。反垄断法能否有效规制行政性垄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垄断机构的独立性、权威性与工作效能。
4.3反垄断法对行政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的法律关系规定不够明确。
反垄断法的任务是制止垄断行为,理应关注电信、电力、邮政、铁路等行业垄断企业。然而,这些国有企业一般都有一个强势的行业监管机构,现行保险法、银行法、电信管理条例等法律和行政法规也明确规定,行业主管机关有权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其中应当包括垄断行为。在多头管辖的情况下,到底是“都要管”还是“都不管”,就成为法律尚需完善之处。在反垄断法草案的二审稿和法律委员会的审议稿中,原第2条第二款规定:“对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原54条规定:“对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有关部门或者监管机构调查处理的,依照其规定。有关部门或者监管机构应当将调查处理结果通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最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反垄断法将这些规定删除,却留下了悬念。由于没有明确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在反垄断行为上的法律关系,反垄断执法机构能否对这些被监管的行业有执法管辖权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行业监管机构在处理被监管企业与其他企业或者与消费者的争议中。往往在很大程度上维护被监管企业的利益,成为“监管者被俘获”。如果反垄断委员会和反垄断法执法机构没有权力处理被监管企业的限制竞争行为,这些行业的垄断行为将难以得到规制。4.4对抽象性行政垄断行为的规制是反垄断工作的难点。
反垄断机构只能建议实行抽象行政垄断行为的行政机关或上一级行政机关改变或撤销该行为,而无权直接责令其改变或撤销。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也明确规定法院不得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因此,反垄断执法机关对行政性垄断规制的各种努力可能会无果而终。
参考文献:
[1]郑鹏程《行政垄断的法律控制研究》,第35~36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国人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基本规则的一部重要法律,2007,第21期 [3]时建中,“行政垄断”这个提法到底讨谁嫌?,见中国竞争法网http://www.xiexiebang.com [4]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第二次审议稿和法律委员会2007年6月12日审议稿
[5] 丹宗昭信、厚谷襄儿 :《现代经济法入门》,群众出版社,1985年中文版
[6] 安建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7 [7] 余东华;于华阳,《中国商界》(下半月).2007.07.[8]李海澈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2期 [9]衣淑玲 《电子知识产权》2010年 第7期 [10]毕金平《学术界》2010年 第6期
[11]王海波 尹晓海 《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 第12期
第三篇:论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关键词】垄断;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规制
酝酿了近20年的《反垄断法》,目前 终于看到一线希望。2006年6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进行了一审。其中关于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仍和以往一样备受关注和争议。可喜的是,因争议较大在国务院审议稿中曾被整体删除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一章又重新出现在草案中,表明了国家反对行政垄断的决心。可悲的是,草案的规定基本延续了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思路,仍然坚持了行政机关内部处理机制。本文想就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的 法律 规制 问题 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的概念 正确界定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的概念是深入进行相关探讨的逻辑起点。法学界关于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概念的观点颇多,但通说一般认为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是指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权力进行的限制竞争行为,本文也采此说。详细而言,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应具备以下要件: 第一,从主体要件看,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的实施主体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指“依法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能代表国家,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以及参加行政诉讼,并能独立承受行政行为效果与行政诉讼效果的组织。”具体而言,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的可能实施者不仅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而且包括经法律法规授权而享有一定行政管理职权的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以及行政性公司和事业单位,等等。根据我国国情,中央政府不是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的实施主体。第二,从主观要件看,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的实施主体一般存在故意和重大过失,表现为行政权力的滥用。如果没有故意和过失即使形成了某种垄断状态也不构成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例如相关行政主体基于法律做出的合法垄断行为。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的主观要件向人们表明,“依法行政”和“行政垄断”的界限是清楚的。政府和政府部门依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实施宏观调控措施,是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发展 所必须的,是不能加以反对的。第三,从客观要件看,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的客观表现为严重阻碍和限制竞争。从形式看,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的方式主要有:(1)地区封锁。是指某一地区的政府或部门为了保护本地 企业 的经济利益而实施的排斥、限制或妨碍外地企业参与本地市场竞争或本地企业参与外地市场竞争的行为,是我国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2)部门分割。政府主管部门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等单位利用隶属关系限制本部门、本行业的经营者与其他部门、行业的交易,以达到有效排挤其他经营者的目的。(3)限定交易。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服务、劳务),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4)强制联合。行政机关强制本地区、部门、行业的经营者实施联合行动(如组建集团、联合定价等),以达到限制竞争的目的。(5)其他行为。主要表现为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对本应同等对待的市场主体实施不合理的歧视性待遇,典型者如对国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的歧视性做法等。第四,从客体要件来看,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一方面破坏了全国统一、公平自由、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另一方面也破坏了国家行政管理秩序。在把握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四个构成要件的同时,有必要再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认识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 第一,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的本质是对行政权力的滥用。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与经济性限制竞争行为都是滥用优势形成的,但优势滥用的形式迥异。经济性限制竞争行为源于滥用经济实力的优势,而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所滥用的优势是行政权力,即所谓超经济的力量。这是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与经济性限制竞争行为根本区别所在。比如,我国不少企业和行业协会具有行业管理职能,这些企业或行业协会的限制竞争行为可能是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也可能是经济性限制竞争行为,关键就是看其滥用的优势是行政权力还是经济优势。第二,行政权力是否滥用的衡量标准应该是《反垄断法》、法律和行政法规,而不是地 方法 规、政府规章、部门规章等。这里所说的“滥用”主要包括“不合法”和“不合理”两类。“不合法”包括没有法律授权、超越法律授权、违反法定标准等等;而“不合理”则主要是指违反市场 规律 和政府理性目标。第三,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正如它本身所标示的那样是一种行为,而不包括状态。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常常会产生垄断企业、形成市场垄断状态,人们常称这种市场垄断状态为行政垄断。因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而获益的企业,如果滥用其垄断地位限制竞争,其本质也是经济性限制竞争行为,或者说是经济性垄断。同理,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公用企业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也属经济性垄断。第四,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是违法行政行为。首先,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是一种行政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少数为具体行政行为。其次,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是违法的行政行为。最后,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以行政权力为后盾,具有行政强制性,正因如此,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是一种制度性的比经济性限制竞争行为危害更严重、更持久的限制竞争行为,它直接 影响 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自由、公平的竞争秩序的形成。
二、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规制立法现状 鉴于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的严重危害,我国从改革开发之初就开始对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进行规制,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最早在1980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指出:“在经济活动中,除国家指定由有关部门和单位专门经营的产品以外,其余的不得进行垄断,搞独家经营。”“开展竞争必须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任何地区和部门不准封锁市场,不得禁止外地商品在本地区和本部门销售。”此后,国务院又多次发布了包含禁止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 内容 的有关决定。最重要的立法是1993年制定实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2001年制定实施的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对各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地区封锁行为及其纠正措施做了详细的规定。其他一些法律法规也对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做了部分规定。如2001年生效的《招标投标法》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标投标活动不受地区或者部门的限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本系统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投标,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2003年生效的《政府采购法》也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用任何方式,阻挠和限制供应商自由进入本地区和本行业的政府采购市场。”同时,大部分享有立法权的地方也都制定了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对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做出了禁止性规定。应该说上述法律法规对规制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起到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居功至伟。但是,相对于形势的迫切需要而言,现行法律法规还存在着严重的缺陷。第一,行为种类不全面。现行法律对地区封锁规定的最为全面,对部门分割和限定交易有概括性规定,对拉郎配等强制联合行为、歧视行为等没有规定。
第四篇:中国民航业的垄断规制分析
摘 要:我国民航业的 发展 存在着与国外民航业不同的特征,长期政企不分的旧体制形成了民航业的行政垄断,这一垄断结构与民航运输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当前必须加快民航的市场化进程,提高民航的核心竞争力,降低民航经营成本,提高社会福利和消费者福利。
关键词:民航;垄断;规制
中国 民航业的 历史 与现状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原称中国民航空局)成立于1949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拥有了相当数量的机场和较为完备的航线 网络,特别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各级机构及普通公民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民航国际航线迅速增加,同时改革开放提高了国内居民收入,也使得国内航线业务愈加频繁,民航客运量在近年中上升迅速,并有望在今年内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预计客运量将超过1亿3千万人次。民航客运历年数据(国内客运)见表1。在1978年以前,中国民航业务工作、党政工作及干部人事工作直归空军负责管理,航空运输发展受 政治 因素影响较大。1978年、1980年,邓小平先后指出民航空要用 经济 观点管理、民航要 企业 化,由此拉开了民航改革的序幕。1987年,中国政府决定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为特征的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将原民航 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的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相关业务、资产和人员分离出来,组建了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此外,以经营通用航空业务为主并兼营航空运输业务的中国通用航空公司也于1989年7月成立。在组建骨干航空公司的同时,在原民航北京管理局、上海管理局、广州管理局、成都管理局、西安管理局和沈阳管理局所在地的机场部分基础上,组建了民航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和东北6个地区管理局以及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成都双流机场、西安西关机场和沈阳桃仙机场。6个地区管理局既是管理地区民航事务的政府部门,又是企业,领导管理各民航省(区、市)局和机场。2002年3月,中国政府决定对中国民航业再次进行重组。主要内容有:航空公司与服务保障企业的联合重组。民航总局直属航空公司及服务保障企业合并后于200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组成为6大集团公司,分别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成立后的集团公司与民航总局脱钩,交由中央管理。虽然我国民航分成了6大集团公司,但是可以看到,我国民航业仍是一个高进入壁垒的行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92条、第93条的规定,设立航空公司应当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适应保证飞行安全要求的民用航空器、有必需的依法取得执照的航空人员、有不少于国务院规定的最低限额的注册资本和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这从资金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对企业进入形成了一定的壁垒。同时,我国民航还面临着较高的退出壁垒,这对鼓励各种类型企业特别是民营航空企业的发展,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是很不利的,因此形成了国有企业集团缺少竞争的结构和环境。
第五篇:注会《经济法》知识点:垄断协议及其法律规制
注会《经济法》知识点:垄断协议及其法律规制
知识点:垄断协议及其法律规制
一、垄断协议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一)概念及特征
垄断协议,也称限制竞争协议、联合限制竞争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者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垄断协议具有以下特征:
1.垄断协议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者。
2.垄断协议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垄断协议为广义概念,泛指当事人之间通过意思联络并取得一致后而形成的协议、决定和其他协同行为。
(1)“协议”与合同法意义上的协议相同,既包括书面协议,也包括口头协议。(2)“决定”则是指企业集团、其他形式的企业联合组织以及行业协会等要求其成员企业共同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决议。
(3)“其他协同行为”则指经营者虽然没有达成协议,也没有可供遵循的决定,但相互间通过意思联络,共同实施的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调、合作行为。
3.垄断协议排除、限制竞争。
(二)分类
1.横向垄断协议与纵向垄断协议
(1)横向垄断协议是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的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协议,如生产相同产品的经营者达成的固定产品价格的协议。
(2)纵向垄断协议是指同一产业中处于不同市场环节而具有买卖关系的企业通过共谋达成的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协议,如产品生产商与销售商之间关于限制转售价格的协议。
2.价格垄断协议与非价格垄断协议
(1)价格垄断协议即指在价格方面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2)除价格垄断协议以外的其他垄断协议为非价格垄断协议。
二、反垄断法禁止的横向垄断协议
(一)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协议
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协议,也称价格卡特尔。实践中,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协议的表现形式多样。
1.最简单、最基本的方式如经营者之间通过协议统一确定、维持商品的价格,或统一提高商品价格。
2.也有的表现为非绝对地限制经营者的定价自由,而是对经营者定价过程设定统一的限制条件,从而实现固定价格、限制竞争的目的。根据《反价格垄断规定》,上述限制条件主要包括:
(1)固定或者变更价格变动幅度;
(2)固定或者变更对价格有影响的手续费、折扣或者其他费用;(3)使用约定的价格作为与第三方交易的基础;(4)约定采用据以计算价格的标准公式;
(5)约定未经参加协议的其他经营者同意不得变更价格等。
(二)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的协议
1.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的协议,可统称为限制数量协议,是指参与垄断协议的经营者通过限制相关市场上商品的生产或销售数量,间接控制商品价格的垄断协议。
2.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不得就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达成下列垄断协议:(1)以限制产量、固定产量、停止生产等方式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限制商品特定品种、型号的生产数量;
(2)以拒绝供货、限制商品投放量等方式限制商品的销售数量或者限制商品特定品种、型号的销售数量。
(三)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协议
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垄断协议,也称划分市场协议。
1.划分地域即经营者约定各自在销售或采购市场上的地域范围,相互不跨区销售或采购。2.划分客户是指经营者约定各自的采购或销售对象,互不向他方的客户销售或采购。3.划分产品则是通过约定各自经营的产品类型来实现互不竞争。
4.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就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达成下列垄断协议:(1)划分商品销售地域、销售对象或者销售商品的种类、数量;
(2)划分原料、半成品、零部件、相关设备等原材料的采购区域、种类、数量;(3)划分原料、半成品、零部件、相关设备等原材料的供应商。
(四)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协议
1.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协议,限制了经营者通过创新开展的竞争,保护了落后,严重伤害市场的创新能力,降低了效率,损害了消费者福利。
2.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就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达成如下垄断协议:
(1)限制购买、使用新技术、新工艺;(2)限制购买、租赁、使用新设备;
(3)限制投资、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4)拒绝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5)拒绝采用新的技术标准。
(五)联合抵制交易
1.联合抵制交易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联合起来,共同拒绝与其他的特定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
2.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就联合抵制交易达成以下垄断协议:(1)联合拒绝向特定经营者供货或者销售商品;(2)联合拒绝采购或者销售特定经营者的商品;
(3)联合限定特定经营者不得与其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三、反垄断法禁止的纵向垄断协议
与横向垄断协议发生在处于生产或者销售链条中的同一环节的经营者之间不同,纵向垄断协议发生在处于不同的生产经营阶段或者环节的经营者之间,即上下游经营者之间。《反垄断法》将其表述为“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的垄断协议。
(一)纵向垄断协议的主要表现形式 1.维持转售价格协议 2.地域或客户限制协议 3.排他性交易协议
(二)纵向垄断协议的经济效果 1.消极效果
(1)促成价格卡特尔。(2)导致市场进入障碍 2.积极效果
(1)减少“搭便车”。
(2)克服销售商加价,提升消费者福利。(3)改善售后服务。
(4)有利于经营者的市场进入。
(三)《反垄断法》禁止的纵向垄断协议
1.只有那些对竞争和效率的消极效果明确大于积极效果的纵向垄断协议才被法律认定为非法。
2.我国《反垄断法》列举了三种受到禁止的纵向垄断协议形式:(1)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2)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3)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四、垄断协议的豁免
(一)豁免的概念及其与适用除外的区别
1.豁免是反垄断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指对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由于其满足一定的条件,而不受反垄断法禁止。
2.豁免与适用除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制度。反垄断法上的适用除外是指将特定领域排除在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根本不予适用;而豁免则是在适用反垄断法过程中,发现某些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符合法定条件而不予禁止。
(二)可被《反垄断法》豁免的垄断协议类型 1.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
这类垄断协议也称为技术性卡特尔。由于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耗资和风险巨大,个别企业难以承受,因此,企业间就此达成合作协议可以得到豁免。
2.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这类垄断协议也称为标准化卡特尔和专业化卡特尔。
3.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
这类垄断协议也称中小企业合作卡特尔。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率,增强它们的竞争力,中小企业之间在生产、融资、研发、采购等领域达成的合作协议,可豁免于反垄断法。
4.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 此类协议因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可以被豁免。
5.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
此类协议也称为“不景气卡特尔”或“结构危机卡特尔”。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此类协议主要表现为出口卡特尔。出口卡特尔是指国内经营者为了确保或促进产品出口,就出口商品价格和国际市场划分等达成的限制竞争协议。
7.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垄断协议豁免的附加条件
对于上述第一至第五项垄断协议的豁免,反垄断法要求经营者应当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
五、“其他协同行为”的认定
(一)价格性其他协同行为的认定
对于价格垄断协议中的“其他协同行为”的认定,应当依据下列因素:(1)经营者的价格行为具有一致性;(2)经营者进行过意思联络。
(二)非价格性其他协同行为的认定 认定其他协同行为,应当考虑下列因素:(1)经营者的市场行为是否具有一致性;
(2)经营者之间是否进行过意思联络或者信息交流;(3)经营者能否对一致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
可见,在我国的反垄断行政执法中,“价格性其他协同行为”的认定标准比“非价格性其他协同行为”的认定标准低,因此对涉嫌违法行为人来说也更为严厉。
六、对行业协会组织实施垄断协议的规制
法律禁止的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的行为具体包括:(1)制定、发布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行业协会章程、规则、决定、通知、标准等;(2)召集、组织或者推动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协议、决议、纪要、备忘录等。
七、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经营者因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二)行政责任
经营者违反反垄断法规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尚未实施所达成的垄断协议的,可以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
行业协会违反反垄断法规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撤销登记。
八、宽恕制度
所谓宽恕制度,是指参与垄断协议的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对其宽大处理,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其处罚。
(一)“重要证据”的界定
向执法机构提供有关垄断协议的重要证据,是参与垄断协议经营者获得宽大处理的必要条件。
1.(从工商管理部门的角度)所谓“重要证据”应当是能够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启动调查或者对认定垄断协议行为起到关键性作用的证据,包括参与垄断协议的经营者、涉及的产品范围、达成协议的内容和方式、协议的具体实施情况等。
2.(从发改委的角度)“重要证据”界定为对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认定价格垄断协议具有关键作用的证据,并未把对启动调查具有关键性作用的证据列入。
由此可见,执法机构查处价格垄断协议时,其对宽恕制度中重要证据的认定标准要比查处非价格垄断协议时严格。
(二)区分情况减免处罚的具体规则
1.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垄断协议行为的规定》,对第一个主动报告所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提供重要证据并全面主动配合调查的经营者,免除处罚;对主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告所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其他经营者,酌情减轻处罚;对垄断协议的组织者,不适用宽恕的规定。
2.根据《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第一个主动报告达成价格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可以免除处罚;第二个主动报告达成价格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可以按照不低于50%的幅度减轻处罚;其他主动报告达成价格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可以按照不高于50%的幅度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