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社会在人文关怀中孕育(精选)
和谐社会在人文关怀中孕育
■ 滕朝阳
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后,去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思路。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本质上是要把关注的目光从片面追求物质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逐渐转移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和谐的总和,其中又以社会各利益主体、社会各阶层之间生存状况与发展预期的和谐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体现人文关怀。
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首先要保障群众包括生存权和发展权在内的基本权利。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可谓屡见不鲜,个别地方还比较严重或长期存在。一些地方出现“招工荒”,就与恶劣的劳动环境得不到有效整治不无关系。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没有和谐的经济环境,也就不可能构建起和谐的社会,甚至可能给社会埋下不稳定隐患。
坚持以人为本,这里所说的人,固然是指人的总和,但体现人文关怀,更应向弱者和弱势群体倾斜。农村失去土地而又别无长技的农民,城里下岗失业的困难职工,在财大气粗的业主手下工作的卑微的员工,身处险境困境中的人们,都比一般人更需要社会的救济和关爱。如果辛苦打工的农民到头来却拿不到应得的报酬,有的人仅仅因为贫困就得不到最基本的医疗救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就可能产生被主流社会遗弃之感。这种形态不是和谐社会应有的特征,在社会阶层间的过度分化与对立的基础上,也不可能矗立起和谐社会的大厦。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更要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襟。当今社会,人员流动性增强,社会活力以及不确定性也因此增强,而有的城市在人文关怀上却依然以户籍为标准,对外地人及其子女低看一眼,沿袭早已丧失现实合理性的歧视性规定,从而在“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播下引发不和谐乃至矛盾冲突的种子。没有目光四射的眼光,没有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胸怀,所谓人文关怀就很可能是一种有失公正的偏爱,所谓和谐也很可能只是一种并非完整意义上的和谐。※
第二篇:在缅怀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励志文章
缅怀先辈,是凝视我们的过去,寻找今天幸福的依据;是向“挖井人”的艰辛行礼,是向“栽树人”的奋斗致敬。清明怀古,追思远忆,让人自觉到今天的幸福和成就来之不易。放眼望去,目之所及,无不凝聚着开拓者们的智慧、汗水,甚至鲜血,闪耀着先行者们奋斗的身影。清明缅怀,重要的是在缅怀中追忆,在追忆中感恩,在感恩中珍惜,在珍惜中奋进。
缅怀
先辈,是为了以先辈们的创业精神引领今天事业的发展。历经五十五年的建设,邯钢积累起了丰厚的物质资产,也形成了“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优良传统。这是邯钢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鼓舞几代邯钢人风雨兼程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走在前人开创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把前人的事业发扬光大的时候,还需把这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
缅怀先辈,是为了树立不为任何困难所惧,相信前途终究光明的信心。前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时,走过的道路自然也都是坎坷曲折的。他们所遭遇的困难,可能比我们现在的困难还大。但他们走了过来,成功了,而且取得了令人敬仰的业绩。这暗示我们一定要坚定必胜的信心,相信我们一定也会像他们那样,通过不懈努力,越过坎坷,直抵胜利彼岸。
缅怀先辈,是为了更强烈地激励起我们的精英意识。历史潮流万千,时代风骚各异。追忆前人,更要敢于超越前人,敢于在历史的尺度上刻画出这一代人的标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就,要让我们今天的成就,成为明天的榜样。这样,当岁月的风烟大浪盖过之后,我们的足迹将会恒久清晰。
再过几年,也就是到“十二五”末的时候,邯钢将走过一个甲子的壮阔岁月,也将实现全面建成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邯钢的美好愿景。彼时,时间将赋予我们令人艳羡的历史厚重感,邯钢亦将站在新的起点上振翅高翔。前景美好,未来可期,努力终可偿。
第三篇: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
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安全生产、节能减排、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之际,中国发展研究院(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无畏任名誉院长,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任院长)、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名牌时报社(经济日报为国务院主管主办的中央党报)、中国食品质量报社、中国品牌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十大策划专家李长征任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文摘报社(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国家一级媒体)、时代功勋信息技术研究院(由政府官员、著名经济学家和著名高校、新闻媒体资深人士组成的学术研究机构)联合决定,举办“2009诚信中国高层论坛暨时代先锋-第六届中国改革创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经研究,任命许广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办事处主任,专门负责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2009诚信中国高层论坛暨时代先锋-第六届中国改革创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的推荐上报工作。
关于中国改革创新先进集
体先进个人评选活
动>>>>>>
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安全生产、节能减排、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之际,中国发展研究院(十一届全
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
务副主席厉无畏任名誉院
长,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
会副主任、经济日报原总编
辑艾丰任院长)、经济日报
报业集团名牌时报社(经济
日报为国务院主管主办的中央党报)、中国食品质量
报社、中国品牌管理科学研
究院(中国十大策划专家李长征任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文摘报社(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国家一级媒体)、时代功勋信息技术研究院(由政府官员、著名经济学家和著名高校、新闻媒体资深人士组成的学术研究机构)联合决定,举办“2009诚信中国高层论坛暨时代先锋-第六届中国改革创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并得到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国务院国资委政策法规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发展研究部、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国家发改委中国经贸导刊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目的在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宣传和表彰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作出卓越贡献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闻人物,全面展示、总结和宣传他们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表彰先进,弘扬正气,鼓舞士气,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希望从一批先进集体模范人物身上,看到中国发展的趋势和绚烂多姿的时代风貌。
一、大会主题:讴歌时代先锋,展示中国改革创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风采。
二、支持单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国务院国资委政策法规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发展研究部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国家发改委中国经贸导刊
三、主办单位:中国发展研究院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名牌时报社 中国食品质量报社 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文摘报社 中国品牌管理科学研究院 时代功勋信息技术研究院
四、承办单位:中国品牌管理科学研究院 时代功勋信息技术研究
院
五、诚邀媒体: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浙江日报、新华日报、山东电视台、吉林卫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等报、刊、电视台、网站。
六、主要内容:
1、2009中国改革创新发展成就报告(邀请全国人大、政协等国家领导人出席并发表演讲)。
2、2009年全国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加强诚信建设、质量达标成就报告(邀请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社科院、商务部、安全生产局、质检局、全国工商联等部委政府官员、专家出席发表演讲)。
3、时代先锋模范人物事迹报告(邀请荣获第六届中国改革创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中的16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代表做模范人物事迹报告,介绍经验)。
4、时代先锋──第六届中国改革创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
5、时代先锋──第六届诚信中国作品大奖赛颁奖大会(设特、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
七、参会对象:全国党政企事业单位,各级宣传、文化、新闻媒体。
八、设置奖项:
1、单位大奖1项(2009全国最具社会责任感的60家诚信建设贡献单位)、2009全国改革创新先进集体3项(2009全国改革创新示范单位、百佳单位、先进单位各100个)。
2、个人大奖1项(2009中国诚信建设卓越领袖60人)、2009中国改革创新模范人物12项(即时代先锋──笫六届中国改革创新十大突出贡献奖、十大风云人物、十大杰出人物、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杰出女性、十大杰出企业家等,详见报名推荐表)。
九、评选条件:1.非凡的创新力度──是指评选的单位和个人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其经验在同行业乃至在全国值得推广;2.卓越的贡献──是指政治立场坚定,道德情操高尚的全国或省市劳模、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十大杰出青年等,通过大胆改革创新取得显著成效者;3.巨大的影响力──是指在本职岗位上勇于开拓,取得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能引领行业未来者;4.榜样的力量──是指在农业、工业、医疗、文化、教育、科研、房地产、金融、军工、环保、电力、煤炭、营销等领域通过科技、体制创新做出突出贡献者;5.甘当道德模范──是指在抗洪救险、抗震救灾、修桥铺路、建设新农村、帮助特困大学生、复员转业军人就业、支持山区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等社会公益事业上有突出贡献者。
十、注意事项:
1、申报时需及时将申报表、事迹(2000字内,必须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1寸照片3张(仅限申报2009中国诚信建设卓越领袖60人和10个“十大”者)寄回组委会,以便及时审批、编入《2009诚信中国成就大典》、《时代先锋──2009诚信中国模范人物风采》大型画册。
2、该项活动不收评选费。
十一、评选程序:该项评选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其中,2009诚信中国卓越领袖(60人)、时代先锋──第六届中国改革创新十大突出贡献者、十大风云人物、十大杰出人物、十大杰出企业家等通过专家初审、网上公示、社会各界监督,由组委会终审决定;时代先锋──第六届中国改革创新百佳人物、优秀人物通过上百家报刊电视台,以及当地政府、协会等部门推荐后,由组委会专家投票产生。2009全国最具社会责任感的60家诚信建设贡献单位、2009中国改革创新示范单位、百佳单位、先进单位,从推选的模范人物所在单位中直接筛选。
十二、报名截止日期:自2009年9月18日起,至2009年12月30日止。
中华民族建筑研究会房地产应用研究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
人事部商务策划师培训认证特邀讲师
新华培训网培训顾问讲师
广东培训网高级培训顾问讲师
中国药店商学院核心讲师
21世纪药店商学院专家培训讲师
广西广告研究会专家顾问
中国广告协会网特邀撰稿专家
价值中国网专栏专家
华夏酒报专栏专家
博锐管理在线专栏专家
品牌中国联盟专家
品牌广西联盟首发倡议者
阿里巴巴直播中心嘉宾
城甫医院集团首席品牌顾问
贵州九阡酒品牌顾问
盟友经理人俱乐部创始人
盟友经理人沙龙发起人之一
地址:中国-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60号 瑞士花园 银湖10栋B座802室
地址:中国-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60号 瑞士花园 银湖14栋C座02室
邮编:530003
事务联络:覃助理 莫助理
联络:0771-2561801 8079937 ***-助理 ***-助理 ***-专家
e-mail:xugaochong@163.com QQ:138569136 378312837 1220031081
专家官方-许广崇品牌道和术>>>>>> http://
机构官方-高崇品牌机构国际 >>>>>> http:///tianshang
第四篇: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人文内涵和历史哲学思考
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人文内涵和历史哲学思考
和谐作为一个治国安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略,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甚至对于人类文明,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它为我们考察和构建社会体制及文化形态,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哲学理念、新的实践逻辑,它对我们实现科学发展、造福人民,进而推进文明进程,提供了新的理论方向和思想动力。对于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我们必须从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的深刻层面加以把握和理解。
首先,和谐是中华民族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意向、一种文化哲学。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广的超庞大的经济体在逐步拓展和逐步深化的改革开放中持续高速发展,采取了首先激活那些最有可能激活的地区、部门和人群的创造性活力,采取把握关键的波浪式逐层推进的发展策略。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总体性推进的同时,使原本潜伏着的局部的不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在一个发展了的空间中被放大。同时,由于某些经济单位的粗放式的膨胀,造成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中国经济走到了需要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又需要转变它的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需要新的发展哲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需要的是“和谐的哲学”,强调各种积极的力量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互动互补,同心协力,为振兴共同的事业而奋斗。这里,也推崇奋斗、竞争,强调与不良因素的斗争,但其目的是克服不和谐因素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和谐。和谐哲学是与改革、发展、稳定相适应的哲学,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哲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往往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是各种主客观力量合力推动的结果。但是,合力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革命时代主张斗争性的合力,和平建设时代则要着重发挥和谐性的合力。
其次,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强调和谐文化的重要性,旨在使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内化和深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理性。文化的要点在于“化”字,化入人心,广为渗透,成为人的素质和习惯。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工程乃是人心工程。和谐一词在中国古代,本用于音乐,在礼乐教化中讲究韵律和谐,它内化为人心,如《中庸》所说,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又泛化为人伦关系,比如喻夫妻和悦为“琴瑟和谐”,或如司马相如弹给卓文君听的《琴歌》:“交情通体心和谐”。最终引伸到政治领域,如《左传》襄公十一年晋侯所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东汉末年曹操的智囊、政论家仲长统说:“和谐则太平之所兴也,违戾则荒乱之所起也。”元代戏剧家关汉卿说:“遂令鱼共水,由此得和谐。”这些语源学的分析可以给出这样的启示:其一,和谐是多音和鸣,是多样性的协调,而不是孤音自鸣。其二,和谐是一个由人心至人伦,再至社会和政治的多层次互动的系统。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思想、行为方式多姿多彩。生活方式出现多样化,也带来了思想接受和选择的多样化。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高雅和通俗,好莱坞和韩流,再加上电视和网络上的热炒和传播,造成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与浮躁并存。我们的和谐文化是面对多样性、并且积极有效地引导多样性的和谐,是面对复杂的矛盾、并且妥善高明地处理复杂矛盾的和谐。这样的和谐,既是一种文化风度,又是一种文化能力。塑造和谐文化的能力表现在它不是简单粗暴地压抑和消解多样性,而是运用大智慧,积极引导、协调、提升和规范多样性,在多样性之间求沟通、理解、对话和融洽,进而从中提炼出民族的向心力和前进动力。表面上看来它近乎晏婴和孔子说的“和而不同”,但在更深刻的意义上,它在“和而不同”之上追求超越“不同”的“大同”,追求众志成城以全面振兴中华的民族共识。
其三,以和谐文化作为精神枢纽的和谐社会,需要实实在在地使国家长治久安、齐奔小康,提高综合国力。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使得我们从“一穷二白”转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发展着的中国来说,时间就是力量。或者说,时间的向前和力量的增长成正比。但是,中国发展的空间规模极大,时间速度极快,在相对单薄的家底上创造经济奇迹,难免在打破旧平衡而实现新平衡的巨大时间跨度中,存在着许多不稳定、不平衡、不完善的中间状态。这就使中国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又面临着与前不同的矛盾多发期。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是把机遇和矛盾这两端进行综合把握和全面的积极调节。
把握和调节的要点是什么?这是不能手忙脚乱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战略家的思路是把握要点,要点在于国家的根本,在于全社会充满活力的细胞。国家的根本在人民,而人民是由数以亿计的家庭、乡村、街道、社区、团体、机构、组织而组成的数量庞大的社会细胞。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所着重关注的是社会细胞的工程,由人心、人伦、人际关系、道德规范、社会公平、沟通协调和激励机制做起,养育互爱互助、和睦相处、文明互励、同心协力的社会细胞的良性生态,有效地消解那些危害社会细胞良性生态的风气和行为。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是把“人和”的重要性,与天时地利这些在古代社会对人的活动制约作用极大的自然物质条件相比较而言的,在天地人的三才结构中特别重视人的作用,而且把“人和”作为一种关键性的国力,与城池的攻守、国家强弱、多助制胜联系起来。社会细胞工程,实际
上就是“人和”工程。对于中国这样庞大的民族共同体,如果数以亿计的社会细胞都处在良性状态、都有进步、都提供正面的推动力,那么把这些良性、进步、动力乘以数亿,就可以形成惊天动地的力量。如果大量的社会细胞出现不良的病变或有害的内耗,那么再以数亿来相乘,就会产生不堪设想的人类灾难了。所以说,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工程是一项凝聚和提升综合国力的工程,也是造福于人类的工程,或者说是人类文明发展走向新境界的一面旗帜。
第四,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战略的提出,贯穿着一种具有当代世界眼光的积极有为的创新思维。当代世界并不平静,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一波三折,面临着种种严峻的挑战。强权政治在以“颜色革命”的方式颠覆别国政权,霸权主义在制造战争和以战争威胁去推行它的“国家利益”。超级大国以文化为“软实力”并把它的价值观进行“世界普适性”的包装在全球兜售,而它的理论家又论证它在世界热点地区进行以强凌弱的战争的合理性。对此,我们不是简单地说“不”,不是简单地以冲突应对冲突,而是进入更高更新的思想层面,提出“和谐文化”的理念,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取长补短和创新发展。这种从容应对和创新,为人类思考不同的文化之间是否只存在冲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前景。当然,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战略,主要不是用来处理国际事务,它的立足点是要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愈来愈成为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当和谐之音使这里风景独好的时候,它对世界的感召力将会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愈来愈深刻地释放出来。
第五篇:芭蕾的起源和历史 芭蕾艺术孕育在意大利
芭蕾的起源和历史 芭蕾艺术孕育在意大利,诞生在十七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十八世纪在法国日臻完美,到十九世纪末期,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期。芭蕾在近四百年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流传极广,至今已成为世界各国都努力发展的一种艺术形式了。芭蕾的历史,最早的起始可追溯自欧洲文洲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意大利宫廷,及法国南部的贝根弟地方的宫廷里。每当结婚喜庆,接见外国元首,或其他大庆典,即表演这种舞蹈以示祝或助兴。芭蕾发展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芭蕾舞剧——《皇后喜剧芭蕾》上演于1581年,当洛蕾娜(Lorraine)的玛格丽特小姐和凡尔赛(Versaills)的姚幼斯公爵结婚之时,这场芭蕾舞的音乐乐谱迄今仍保存,可算是最古老的芭蕾音乐。芭蕾至路易十四皇朝(1643—1715)时代而臻极盛,路易十四本人是一位卓绝的舞蹈家,且喜爱芭蕾表演。1661年,路易十四创立了历史上第一所舞蹈学校——法国皇家舞蹈学院,专门教授舞艺。这所学校现在属于巴黎歌剧院。而沿用至今的手脚的五个位置和一些优美的芭蕾舞姿则是1700年在这里得到固定的。在皇家舞艺大师博尚(Beauchamp)和音乐家贝弗(Cambefort)及吕利(Lully)的大力提倡下,法国芭蕾舞在文化和音乐上的重要性大增。于是芭蕾变成了许多新的宫廷舞的来源;诸如:加沃特舞曲(Gavotte)、巴斯皮耶舞曲(Passepied)、布雷舞曲(Boree)、里戈东舞曲(Rigaudon)等。在这些舞曲之中,最重要的要算小步舞曲(Minuet),吕利于1653年,开始参加法国宫廷的芭蕾活动,而达到高潮。他当时正与莫利哀(Moliere)合力制作戏剧和芭蕾混成的所谓芭蕾喜剧(Comedie Ballet)。1760年发表的《小绅士》(Le Bourgeois Gentilhomme),可算是这类舞剧最著名的代表作。吕利又把芭蕾应用于他所作的歌剧中,他的两位后继者康普拉(Campra)和拉莫(Rameau)也如法炮制。尤其是拉莫的作品,因夹杂有墨西哥、健康和中国等的外国情调而更富风趣。这当然和他的个性与背景有关。英国方面又创造一种特殊的芭蕾,名之曰“假面舞”(Masque)。到了17世纪后半期,维也纳已成为芭蕾演出的中心。然而当时欧洲芭蕾舞正处在“传统”与“革新”的争论,“严格”与“抒情”间的争论,“纯粹舞艺”与“标题舞艺”的争论,以及“芭蕾”与“近代舞”间的争论中。这些观念在20世纪的今天,多多少少还有它的余波,时而争论不休。从1789年开始,出现了《关不住的女儿》等一批早期(又称前浪漫时期)芭蕾舞剧的代表作。而到了19世纪,先后在巴黎出现了“浪漫芭蕾”这个芭蕾史上的黄金时代,推出了以《仙女》(1832)、《吉赛尔》(1841)和《葛蓓莉娅》(1870)为代表的传世之作,然后在俄国进入“古典芭蕾”这个整部芭蕾史上的鼎盛时期,留下了以《睡美人》(1890)、《胡桃夹子》(1892)和《天鹅湖》(1895)这“三大舞剧”为首的一大批经典剧目,从而促使人们形成了“舞剧乃舞蹈的最高形式”的观念。这种观念直到20世纪先后诞生出“现代芭蕾”和“当代芭蕾”之后,尤其是舞蹈开始走出“非舞蹈”的误区,竭力回归动作本体,以美籍俄国芭蕾大师乔治?巴兰钦(1904—1983)为首的“纯芭蕾”(即非舞剧式的芭蕾作品,又称“新古典芭蕾”)开始占领主导地位以来,才结束了戏剧芭蕾一统天下的局面。世所公认的一流古典芭蕾舞团有七个:前苏联的基洛夫芭蕾舞团和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美国的纽约市芭蕾舞团和美国芭蕾舞剧院,英国的皇家芭蕾舞团,法国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和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当代芭蕾呈现出空前的普及和繁荣,代表性人物和团体为捷克人伊日·基里安(1947—)和他的荷兰舞蹈剧院以及美国人威廉?福赛特(1949—)和他的德国法兰克福芭蕾舞团。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北部速度较快的农民舞,十七世纪末进入维也纳皇宫成为宫舞,进而发展成为历史最悠久的社交舞。华尔兹根据速度分化为快慢两种之后,人们把快华尔兹称为维也纳华尔兹,而不冠以“维也纳”三字的即慢华尔兹,它是由维也纳华尔兹演变而来的。作为三步舞的华尔兹,其基本步法为一拍跳一步,每小节三拍跳三步,但也有一小节跳两步或四步的特定舞步。
伦巴舞(rumba),起源于古巴,音乐为4/4拍,速度每分钟27小节左右。伦巴舞的特点是:音乐缠绵,舞态柔美,舞步动作婀娜款摆。古巴人习惯头顶东西行走,以胯步向两侧的扭动来调节步伐,保持身体平衡。伦巴的舞步秉承了这一特点。原始的舞蹈风格,融进现代的情调。动作舒展,缠绵妩媚,舞姿抒情,浪漫优美。配上缠绵委婉的音乐,使舞蹈充满浪漫情调。
恰恰(cha cha),起源于墨西哥,音乐为4/4拍,速度每分钟31小节左右。恰恰恰,音乐有趣,节奏感强,舞态花俏,舞步利落紧凑,在全世界广流行!
桑巴舞(samba),起源于巴西,音乐为4/4或2/4拍,速度每分钟51小节左右。桑巴舞,音乐热烈,舞态富有动感,舞步摇曳多变,深受人们的钟爱!
斗牛舞(pase doble),起源于法国,发展于西班牙,它的音乐为2/4拍,速度每分钟62小节左右。斗牛舞音乐雄壮、舞态豪放、步伐强悍振奋,是人们对它情有独钟的原因。
牛仔舞(jive),起源于美国,是由一种叫“吉特巴”的舞蹈发展而来,牛仔舞剔除了“吉特巴” 中所有的难度动作,增加了一些技巧。最早对牛仔舞的记载是由伦敦舞蹈教师 Victor Silvester于1944年在欧洲出版的一本介绍牛仔舞的书。波普,摇滚,美国摇摆舞都对牛仔舞有着一定的影响。牛仔舞是一种节奏快,耗体力的舞。在比赛中牛仔舞之所以被安排在最后跳是因为选手们必须让观众觉得,在跳了前四个舞之后他们仍不觉得累,还能 很投入地迎接新的挑战。它流行于美国南部。牛仔舞手脚的关节放松、自由地舞蹈,身体自然晃动,脚步轻松地踏着,且不断地与舞伴换位,转圈旋转。其音乐节拍为4/4拍,速度每分钟43小节左右。也正是因为它的音乐欢快、舞态风趣、步伐活泼轻盈的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狐步舞起源于美国黑人舞蹈,早在1900年就出现狐步舞,是由美国舞厅舞专家维隆.凯萨贤伉俪模仿马走路而创编,舞步简单,当时十分流行。1913年哈利.福克斯在这个基础上编创含着美国新黑人爵士节奏的舞蹈,推出了自行设计的滑稽歌舞在纽约电影院的屋顶花园首次公演,由福克斯与燕奇.杜丽主演,出呼意料地获得满堂喝彩,掌声雷鸣,人们高呼“fox fox"!因此在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迅速风行,其称为“福克斯”舞,后由英国舞蹈专家约瑟芳.宾莉改编成为英国式舞蹈。1928年方始进入我国第一个码头上海滩,由于“福克斯”英文翻译是狐狸的意思,我国人称做狐步舞,其实狐步舞与狐狸毫不相干,但是这种舞步却有的象小跑的感觉,不过叫什么都一样,只不过是舞蹈的一种名称代号,是对是错也不用追究。探戈起源:在现在人们的印象中,探戈舞似乎是一种属于晚装礼服的高尚文雅的舞蹈文化,其实它是源于下层贫民,但关于它的起源却一直众说纷坛,最具有争论性的有三种说法:一是说它源自西班牙,随着西班牙殖民者传到了阿根廷,并且认为探戈一词就取自西班牙的古拉丁语;还有一种说它源自非洲,被黑人移民带到了阿根廷,探戈一词取自非洲中西部的一种民间舞蹈-——探戈诺舞,但阿根廷人始终坚持探戈舞是源自自己本土的文化艺术。
探戈舞的发源地是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南郊,一个叫博卡(BOCA)的小镇,就是河口的意思,是个船坞,当年西班牙的船员就是从这里登上南美大陆的。约在十九世纪中叶,这里汇聚了来自非洲的黑人,和意大利热那亚的移民,还有来自潘帕斯草原的高乔人,以及加勒比的穆拉托人,他们大多是在码头干活的劳工或轮船上的水手。
大约在1880年左右,随着旅店、酒吧、咖啡馆、舞厅和红灯区陆续在博卡镇兴起,于是探戈舞就在这些下层的贫民窟里诞生了。至今在博卡镇的Caminito(卡米尼多)街,仍然保留着当年那些水手和贫民们搭建的,依稀涂满艳丽色彩的五颜六色的铁皮屋。
初始阶段的探戈舞是一种粗俗的舞蹈,充满了调情和刺激,流行于红灯区和下层酒吧,成为一种下层阶级的共同文化,充斥着倦怠、淫荡、颓废和荒芜。
从探戈的音乐风貌中,我们可以看到阿根廷广泛的文化糅合,融合了热内亚人优美抒情的小夜曲,高乔人的民间舞曲,还有水手们从古巴带来的曲调明快的“哈巴涅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移民文化的不断渗透,这些舞曲逐步融合在一起形成别具一格的探戈舞曲,深情、优美、粗犷、忧伤,和充满了浓郁的平民生活气息。
当时的欧洲人对探戈舞充满了鄙视,但经过艺术家的不断改造升华,探戈舞逐渐从低俗的舞蹈演变成高雅的表演艺术。
大约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位名叫卡洛斯·卡德尔的人和他的乐队及舞蹈队将探戈舞带到了巴黎,一夜之间征服了这个欧洲的灵魂之都,在之后的十数年里,探戈舞风暴般地席卷了整个欧洲和美国大陆,并迅速融入上流社会,成为今天全世界人的艺术财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颓废的觉醒和艺术的宽容魅力。
如果你来到阿根廷,想看上一场小规模的探戈舞表演,容易得象上餐厅吃饭一样,因为许多老牌子或上档次的餐馆都在会在晚上的某一个时段,安排一场免费的探戈舞表演;几乎所有的高档酒店每天也都会有探戈舞表演节目,大多不需要买门票,因为住宿费里通常都包括了这些费用;还有在首都的一些旅游区,如佛罗里达步行街等,每逢周末也会有许多街头艺人在那里即兴表演,而且水平都绝对不低的。在一曲结束之后,你可以随意在他们的礼帽里放上一些零钱,就算没零钱可以给,他们也会感谢你的耐心欣赏。由此可见探戈舞对阿根廷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流行于灵魂深处,永不衰竭的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