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日志5)
作者:信息林
2012-10-162012北师大培训日志
培训时间:2012.10.118:30-11:30
第二篇:融合教育下教师特殊教育专业培训
融合教育下教师特殊教育专业培训
摘 要:特殊教育行业保护了那些特殊儿童的学习权利,特殊教育行业教师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特殊儿童的学习成果,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是未来社会的栋梁,是国家的花朵,因此教育的支出不仅要涉及正常儿童的教育,还要涵盖特殊儿童的教育。提高特殊教育行业教师的水平,让他们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这些特殊儿童,让特殊儿童在心灵健康的情况下成长。
关键词: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制度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5-018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5.119
我国特殊儿童的人数存在一定数量的占比,教育不仅要面向正常的儿童,而且要关爱特殊儿童,让特殊儿童在社会的关爱下茁壮成长。因此特殊教育行业要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建立起教师水平提高的机制,推动特殊教育行业向前发展。
一、特殊教育行业存在的一些弊端
(一)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特殊教育行业是一个复杂的行业,每个学生的特殊性都不同,教师要了解学生们的不同性,需要耗费较大的精力。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一个教师要掌管一个班级的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在日积月累之中去发现,这种对学生的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不能够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对应的教学方案,学生得不到正确的教育指导,学习成绩的进度较慢。
(二)教师的特殊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不足
由于现在教育行业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和水平,不能够应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情况。有些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不够强,不能够理解一些特殊学生的过人之处,反而扼杀了学生的特殊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准,不能制定出全面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被耽误,教学质量迟迟提不上去。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够及时安抚一些学生的情绪,不懂得与特殊学生如何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这让教育的价值被简化。
(三)教育评估系统不够完善
学校要把控教育行业的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准,并且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估,确保教师的水平比较稳定,并且持续进步,适应学生们的个体情况变化。我国教育行业起步较晚,发展历程较短,教育评估体系未完善建立起来,带来的结果是有些教师故步自封,一直停留在进校的教学水平上,甚至有些教师开始后退。教育评估,不仅要评估教师,更要评估学生,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总的了解概括。缺乏教育评估的学校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不能够及时地动态地掌握,带来的结果是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学校不了解,教师不了解,家长也不了解,因而耽误了一些学生。教育评估的工具,也没有跟上时代的进步,一些设施还有评估的方法较为陈旧老套,没有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变化。
二、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需求
(一)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
对于教师的培训不仅集中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而且要注重他们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方面。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以及教育财政支出,邀请一些特殊教育行业有心得体会和实际成果的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教师学习成功者的教育方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良。学校也可以聘请一些有心得体会的特殊教育教师在学校做专家,指导一些年轻教师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纠正这些教师的问题,让这些教师科学引导特殊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发挥专题讲座的价值,让每一位教师做好讲座的笔记,以便应对日后教学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二)构建合理的师资培训课程内容
对特殊行业教师的培训要立足于研究这个行业教师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的结果上,做到对症下药,不盲目培训,节约培训的经费和教师的精力和时间。及时检查教师培训的结果,确保教师认真听取了专家的讲座和培训内容。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政策法规方面、基础知识方面、操作技能方面、寻求社会知识等方面,全方面强化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特殊学生。
(三)培养教师角色转化的意识
传统教育法将教师的角色固化,教师单一地站在讲台上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的理解能力或者是肢体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及时转化自身的角色,融入到学生当中,担当起大姐姐大哥哥的角色,走进他们心里,及时主动地去了解他们的思维思想,还能灵活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案,让自身的教学方案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在我国虽然有一定数量的残疾儿童进入到普通学校进行学习,但仍然有大部分的残疾儿童是在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学习深造的。特殊教育学校要对这部分儿童负起相对应的责任。接下来要跟着时代的变化进行变化,开放传统的隔壁式学校模式,将社区与家庭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在学校中体会到家庭应有的温暖和安全感。传统的特殊教育方法让学生们一直生活在牢笼里,与外界接触较少,学生们不了解外界的情况,这不利于学生长远目光的培养,真正帮助学生们成长的还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们走出牢笼,走向社会,走向家庭。
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们课后的动向,根据家长的反馈,制定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W方案。相信在教师和家长双管齐下的作用下,特殊学生一定能够正视自己,在关爱和呵护下茁壮成长,身心健康。
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教学当中的角色,担当起他们应负的责任,对学生们的学习和未来负起责任,同时也要对特殊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够因为他们的特殊性而歧视他们,给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学校的人才聘用制度和人才评估制度也要完善起来,将查询到的漏洞及时填补,打造精英教师团队,对学生们的学习担负起重任。学校及时跟进时代的变化,开放教学环境,让学生们在多元化的环境下能力得到全方面和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明,邓赐平.美英特殊儿童评估现状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3(9):14-18.[2] 徐美贞,杨希洁.资源教室在随班就读中的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3(4):13-18.
第三篇:全纳教育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全纳教育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特殊教育的地位日益提高,总体上看,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和早期相比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从全纳教育的角度探讨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公平与平等原则,同时也是我国民主化教学的目标及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以全纳教育思想为指导,我国除了大力发展随班就读等全纳教育模式之外,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观念等方面都应该得到相应的提高。
关键词:全纳教育;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公平
一、全纳教育概述
(一)全纳教育的概念全纳教育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我国香港译为和谐教育)是相对于隔离教育而言的,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纳”这一概念最初来自特殊教育领域,是针对特殊教育的发展而提出的。传统的特殊教育形式是将被鉴定为残疾的学生安置在专门为他们所建立的特殊教育学校或机构内,多数学生都是与同样有残疾的学生在一起住校,与家庭、社会接触较少。这种隔离封闭的特殊学校教育对残疾学生回归社会非常不利。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特别是北欧国家)受国际有关人权议题的公约、宪章等的影响,开始发展新型的教育,普通学校开始接收所有学生,包括残疾学生。这种新型教育的出现是对全纳教育的初期探索。
美国1975年颁发的《残疾儿童教育法》提出,残疾学生应该与正常学生一起接受教育,最大限度地将残疾学生安置在普通班级接受教育,与正常学生一起学习和生活。随后,英国及澳大利亚等国也先后颁布了法律法规,支持把残疾儿童安置于普通学校的做法。这些做法为全纳教育的提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发布的国际性文件也为全纳教育理念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直接推动了全纳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如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大会”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满足基本学习需要》指出:“残疾人的学习需要应受到特别的关注。必须采取步骤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并且使这种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994年“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
会”上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原则、方针和实践》中正式对全纳教育的思想和概念进行了阐释,并指出“学校应该接受所有儿童,特别是特殊需要学生”。2 全纳教育的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发布的《全纳教育指南:确保全民教育的通路》对全纳教育的定义是:“全纳教育是通过增加学习、文化和社区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应对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对其作出反应的过程。以覆盖所有适龄儿童为共识,以常规体制负责教育所有儿童为信念,全纳教育涉及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结构和教育战略的变革和调整。”
从上述定义看出,全纳教育的内涵在不断扩展,即不管其文化或社会背景有什么不同,能力存在多大差异,都应该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和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全纳教育并不排斥特殊教育学校的存在和作用,也不是要取消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儿童应首选在普通教育环境下接受教育,但当普通教育学校的教育无法满足残疾儿童的教育需要时,或者是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更有利于其发展时,再选择特殊教育学校。此外,特殊教育学校也可以对全纳教育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全纳教育的主要议题和对象
1、主要议题
第48届教科文国际教育大会亚太地区预备会议指出,全纳教育的主要议题包括: 1 残疾儿童的全纳;2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与健康教育;3少数民族的全纳(宗族、语言和宗教);4移民、难民和国内迁移儿童的全纳;5社会排斥;6性别;7灾难风险减少教育。
2、对象
早期的全纳教育主要关注的是残疾儿童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但随着全纳教育的发展,全纳教育的对象逐渐扩大为所有易于被边缘化和被排斥的群体,力求创造和谐融合的环境,努力使所有的学生,特别是易被边缘化和被排斥的群体真正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普通教育,学习课程。根据教科文组织的文件,易被边缘化和被排斥的群体至少应该包括:(1)残疾儿童或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2)艾滋
病儿童;(3)少数民族儿童(种族/语言和宗教);(4)移民、难民和国内迁移儿童;(5)贫困/饥饿儿童;(6)冲突/灾难儿童。
(三)全纳教育与全民教育的联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要转变观念与态度,以最有效的方式,构建一个和谐(全纳)的社会,实现全民教育。在早期的全民教育中,更多的是强调“特殊需要”,后来逐渐被全纳教育所替代。全民教育意味着确保所有儿童都能接受注重质量的基础教育,而全纳教育强调在普通儿童接受教育的同时,一些易被边缘化或排斥的儿童也应获得相应的教育权利。所以,全纳教育是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全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全纳教育是一个消除各种学习障碍而不断前进的过程,要求社会融合作保证,为社会边缘群体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和学习环境,提供有效的学习条件。
(四)全纳教育的社会意义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不能有效地参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就是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存在着排斥和歧视弱势儿童和青少年的现象。改变这种排斥和歧视态度的最有效办法是让普通学校逐步融合化,接纳所有儿童,营造一个宽容的学习氛围,创建一个融合的社会环境,逐步实现全民教育。全纳教育对残疾人融入主流社会,促进社会人权的发展,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促进了人权理念的发展
人权,即作为人而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人权理念是支撑全纳教育兴起和发展的不懈动力。2007年联合国通过的一项新法令申明,残疾人和其他人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呼吁要把残疾人的教育、康复、医疗、就业等提高到人权的高度来认识。1979年“国际儿童年”特别强调:对残疾儿童不仅要给予教育,同时对他的人格应予以尊重,保护他们的隐私,不仅不要歧视,还应该让他们有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歧视和过分保护都是不尊重残疾人人格的表现。2 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全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向全民提供公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从而建立和谐、融合的社会。和谐、融合的社会是民主的社会, 而社会的民主首先要求教育的民主。全纳教育主张“参与”,尽可能让所有人都参与到社会发展中。
要想实现社会的全民参与,首先要保证教育的全民参与,即全纳教育。所以全纳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教育的民主化,民主的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的民主,从而加快和谐社会的发展。3 促进公共设施的调整
全纳教育要求残疾人主动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而无障碍环境是残疾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条件。只有环境无障碍了,残疾儿童才能方便地走出家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无障碍社会的实现,不仅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等环境的规划、设计应方便残疾儿童使用和通行,如铺设盲道与坡道、设置交通音响信号装置等物质环境无障碍,而且也要人文环境无障碍。4 改变社会大众对特殊人群的消极态度
全纳教育不仅要求残疾人本身要自强不息,克服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参与到融合教育中,普通人也要为残疾人的融入创造积极条件。所谓的积极条件不只是修建无障碍设施等物质方面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从内心出发,真正去接纳残疾人。全纳教育的实施为特殊人群和普通人进行交流提供了途径,通过接触,有利于改变普通人对特殊人群传统的歧视、排斥等态度,不仅特殊人群融入到普通人中,普通人也能融入到特殊人群中。
二、全纳教育思想对我国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指导意义
(一)实施全纳教育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
全纳教育的实施包括物质、制度和意识三个层面。物质层面为全纳教育提供存在基础,制度层面为全纳教育提供行动保障,意识层面为全纳教育提供动力支持。其中,意识层面是开展全纳教育的前提,要推进全纳教育,首先就必须要转变观念,形成与全纳教育相一致的新理念。1 特殊教育需要从个别到普遍
作为社会成员,每个教育对象都是正在成长、发展着的个体,他们有着同样的生理基础,遵循着基本相同的发展规律,这是他们的共性,是平等对待每个教育对象的基础。其次,应该认识到个体差异性也是普遍存在的。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每个个体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我们应该尊重差异,尊重多样性。
传统的思想认为,只有一定程度身心缺陷的个体才具有特殊教育需要,其他个体都只需要进入普通班,按照统一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即使有些孩子学不好,也被完全归结为自身的不努力。其实,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个教育对象都具有特殊教育需要,都应该制定相应的个别教育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2 教育对象从部分到全体
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以及发展的多样性, 个体间不但有身高、体重等差异,还存在智商、个性、兴趣上的不同。因此,每个教育对象都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都是全纳教育的对象。我们应该平等看待这些教育对象,树立“没有特殊儿童,只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思想,避免出现歧视部分儿童,或者忽略其他需要特别关注的儿童的现象。受教育权从绝对平等到教育机会均等
受教育权绝对平等是指每个人都具有相等的机会接受相同的教育,以求达到一样的发展水平。而教育机会均等是指每个人都具有相等的机会接受符合其能力发展的教育,侧重于接受教育的机会而非结果。由此可以看出,前者虽然关注到了平等接受教育这一点,但过于强调各方面的平等,而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后者是在承认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提出的教育平等。在教育过程中,不能为了追求绝对平等而过高要求或限制一些儿童的发展,这样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实施全纳教育,应该为每个教育对象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尽可能地使每个对象得到适合其发展的教育。4 教育环境从隔离到最少受限制环境
全纳教育强调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相融合,反对之前普遍的隔离教育和思想。《萨拉曼卡宣言》曾明确提出,以全纳为导向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态度,创造人人受欢迎的社区,建立全纳性社会以及实现全民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但并不是让所有特殊儿童完全进入普通教育学校,全纳教育并不意味着“安置于普通教育”这一唯一选择,普通教育对于部分教育对象来说,反而是受限制的环境。
最少受限制环境理念的核心是将限制特殊儿童接触普通儿童和社会生活的环境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它不是让特殊儿童去适应外界环境和教育,而是用最优化设置的教育环境和科学合理的教育策略去满足特殊儿童的需要。因此,要想让每个个体充分受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教育,应该坚持最少受限制环境的观点,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在不同的阶段和方面,安排他们到最少受限制,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中去接受教育。5 教育目的从“学会生存”到“积极参与”
国际教育委员会在1972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把教育的目的定位为学会生存,其基点是个体怎样适应主流社会,立足点是适应。而在全纳教育理念下,则倡导教育对象的积极参与、改造社会的意识。这是一个从消极适应到积极参与的转变过程。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担负起创建和谐社会的责任。对于教学而言,师生都是教学的主体,都应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和学校生活中去,反对消极被动的接受,学校要努力促进所有学生的参与。
(二)实施全纳教育需要转变观念的角色 1 教育研究工作者
教育研究工作者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教育现象及规律,是教育的中间工作者,在教育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们为教育决策者提供咨询,另一方面,也为教育实践者提供理论指导。先进的、科学的、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理论可以指导正确的实践,对教育事业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落后的、腐朽的、违背时代要求的理论会阻碍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教育研究工作者应该树立科学的全纳教育理念,站在理论的前沿,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用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来推动全纳教育的开展。2 教育主管部门领导
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决定着教育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同时,也对决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审核、监督。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是否具有全纳教育的理念,直接决定着全纳教育的实施与否。因此,发展全纳教育,首先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从意识层面认同推进全纳教育的必要性,切实把握全纳教育的教育目的,为全纳教育的开展提供政策和财政的支持,从而促进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全纳教育的开展。3 教育实践者和服务者
教育实践者和服务者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线,直接与特殊儿童接触,他们的观念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教育行为和全纳教育的实施情况。对于他们来说,更应该理解个体差异和特殊教育需要的普遍性。在教育过程中,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安排他们到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接受学习,引
导每个特殊儿童都参与其中。此外,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言行是多数特殊儿童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他们的言行对特殊儿童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只有他们树立正确的全纳观念,才能引导特殊儿童形成全纳教育的理念,更有利于全纳教育的实施。4 家长
家长特殊儿童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的观念影响对孩子教育方法,也决定着家长和教师的配合程度。家长首先要具有个体差异和教育平等的理念,对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客观评价孩子的优势和不足,认识到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的必要性,与教师一起开展教育工作,帮助孩子弥补缺陷。同时,家长也应该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平等对待差异程度不同的社会成员,尊重、关心有身心缺陷的儿童。5 社会成员
全纳教育的开展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合作和相互支持。要切实开展全纳教育,就应该充分寻求社会和每一位社会成员的支持和配合。社会成员应该改变以往歧视、排斥特殊人群的行为,树立平等的全纳教育理念,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为特殊人群的发展提供最少受限制的环境, 推进全纳教育的顺利实施,最终形成全纳的社会。
(三)全纳教育与教师素质 实施全纳教育需要教师形成全纳的态度、价值和期望(1)教师需要真诚接纳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要想给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与普通儿童一样的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和法律支持。而学生能否在所属的班级中得到真正符合他们实际发展的教育,与教师的素质密切相关。对特殊儿童的存在漠然视之,教师很少让这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也很少与他们交流沟通,更不去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而没有使他们得到真正的接纳和平等对待,教师是否具备接纳这些学生的真诚态度,直接关系到这些学生能否得到特殊的支持和帮助。因此,从事全纳教育的教师要特别具备热心、爱心、耐心和细心。(2)教师需要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
教师对学习成绩好、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往往表现出高期望,给他们更多的关注。而面对学习成绩差,各方面表现不突出的学生,往往抱有较低的期望值,很少用赞赏、友好的眼光去注视他们,对他们的发展也明显缺乏信心,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的冷漠。由于特殊儿童自身有残疾,在与人交往和获取信息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障碍,相比之下,他们在班级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一些教师对他们不存任何期望,也不对这些孩子提出任何高的要求,相当多的儿童在班上实际上是旁观者,这对特殊儿童的发展而言,根本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认识到特殊儿童发展的需要,发现他们可进步的方面,对他们提出一定的发展要求。
(3)教师需要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学校在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时候,往往表彰和奖励那些教出了出类拔萃学生的教师,而不是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教师。因此,多数教师把自己的心思用在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很少有教师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帮助学习成绩差和有人特殊需要的学生。这种评价方式导致了教师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因此,教师是否有一个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念,决定着他们能否用平等的、积极的方式去引导和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2 全纳教育需要教师树立民主的教育观(1)教师需要树立民主的教育机会观
教育民主的核心是教育平等,即教育机会均等。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最基本的教育;二是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机会接受符合其能力发展的教育。全纳思想体现在教育领域里,就是一种推行真正的教育民主、教育机会均等的思想。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多次强调过教育民主的重要性,称它是使人人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是使每个人的潜在的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需要教师教育民主观的树立。(2)教师需要树立民主的教育过程观
全纳教育强调“合作学习、共同生活”,使所有学生在其团体中有归属感,并能积极地参与学习和生活,提倡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倡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班级氛围,并对每一个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师生关系方面,教师应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在获取信息、学习方法上给以援助,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3)教师应树立民主的发展性的学生评价观
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在评价时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的正确性和适宜性。在评价中,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从学生发展的大处着眼,利用其长处、优势去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其学习的信心和信念,并将这样的信息传达给其他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其他同学(包括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的长处、优势。现阶段全纳教育需要教师首先具备教育特殊儿童的知识、技能和情感
国外在实行全纳教育过程中,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对普通学校的教师进行特殊教育方面的训练,帮助他们了解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掌握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技能,形成对待特殊需要儿童的正确态度,有效地帮助特殊需要儿童融入全纳教育环境中,进而将教育特殊需要儿童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普通儿童的教育,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促进全纳教育的顺利实施。(1)教师首先需要具备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
在全纳教育机构中,教师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特殊教育知识。如:有关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文件法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特殊需要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特殊需要儿童家长的心理及教育。作为特定班级的教师,应该具备与自己班上的特殊需要儿童有关的基础知识。如班上有视力障碍儿童,那么教师对于有关视障儿童教育的基础知识应该了解得更充分一些。(2)教师需要具备教育特殊儿童的基本技能
教师不仅要学会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要具备基本的音乐、舞蹈、器乐演奏能力、技巧。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口语表达、游戏技能以及运用身体语言,与特殊需要儿童交流,沟通的技巧等。如果全纳课堂中有聋童或盲童,就需要教师具备特殊沟通技能如手语或盲文等。
(3)教师需要具备帮助特殊需要儿童的良好情感
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心理方面往往会存在一定问题。受环境的影响,他们一般会很敏感,自尊心很强,不甘落后,所以对他们的管理,也要区别对待。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更多注重情感投入,在了解特殊儿童心理和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改革教育管理观念和方法,更多地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让他们逐步地适应环境,消除自卑,树立自信。
三、全纳教育背景下我国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挑战
(一)教育理念
我国的教育理念正处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期。全纳教育主张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全体儿童应在一起学习,无论他们有何种困难和差异,提出教育应是适应所有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全纳教育在教育对象上和教育评价上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将对当前的教育理念提出更高的适应要求。
(二)教育政策法规
我国关于残疾人教育的立法制度呈现起步晚,不健全,落实困难的特点。我国关于残疾人教育的法律法规条文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这些法规明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残疾人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但其中相关的法律条文不够详细,执法依据模糊,落实起来有较大的困难,缺乏权威性。因此,全纳教育的实施必须用新的立法来保证。
(三)师资建设
全纳教育教师不仅要具备面对普通学生的教学能力,还需掌握特殊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教师之间要密切合作,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对特殊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寻求最佳教学途径。师资培训机构也要结合心理学、残疾人康复理论以及特殊教育理论等知识形成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才能满足全纳教育对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
(四)意识观念
在我国,特殊儿童长期被排斥,人们认为他们是社会的包袱,特殊儿童同样采取排斥的态度来回避社会的伤害。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不同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的人才。而全纳教育提出的人人共同参与,互相合作,满足不同需求的教育思想,有助于消除教育中的排斥现象,加强交流。
(五)班级教学系统
首先,全纳班级接纳残疾人学生,要求班级的规模和管理模式做出相应的改变,规模的适宜程度将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实现程度。其次,班级中学生的多样性
使传统的教材不能满足课堂教学,要求教材的难易程度适合所有学生。第三,传统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将被打破或更改。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担当学生的咨询者与监护人。生生之间需要在更深层次上实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第四,对教学设备仪器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不同残疾类型的学生,要求教学设备可听、可感、可控。
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
(一)政府
政府在特殊教育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作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特殊教育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发展方针,说明国家很重视这一工作,而各方面也对此反映很好。但除了政策上的重视外,其他实质性的资助却未得到保障。如经费的资助,用于发展特殊教育的经费远远不如其他各类学校的经费。一所成功的全纳学校必须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专门化设施、教师培训设施和配有适当人员和设备的资源中心,以便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并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二)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特殊教育越来越重视,投入在特殊教育领域的精力也逐渐增加。但特殊教育要真正得到发展,单靠物质上的投入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进步。目前,我国社会上对特殊教育并未提供足够的发展条件。多数人仍抱着怜悯甚至排斥的想法对待特殊儿童,认为他们只要保证基本的物质生活就可以了,并没有值得教育的发展空间。社会的隔离使特殊儿童不愿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即使社会为他们提供了发展条件,也少有人参与,难以达到目标。因此,只有从思想上接受特殊儿童,才能真正让特殊儿童得到发展,从而实现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学校
学校主要指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如今,我国特殊教育发展主要还是通过特殊教育学校实现的。多数特殊教育学校经过发展,已经有了稳定的生源,形成了适合自己学校的管理模式。但总结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情况,有几个共同的不足之处。首先是特殊教育教师资源缺乏,师生比例未达到标准。即使有些学校不缺教师,但拥有专业技能的教师并不多,教师的教学不能满足特殊儿童的需要。
其次,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条件较差,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现代设备的支持,而多数学校这方面较缺乏。除此之外,特殊教育学校多远离社会,学生也很少走出学校,接触外界信息少,发展较封闭,不利于学生融入社会。全纳教育注重融合,应该积极引导特殊儿童融入社会大家庭。
(四)家庭
目前我们国家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以及相关的服务体系还不够发达,大量家庭缺乏专业的支持和救助,在有关信息获取、相关技能培训、社区资源利用等方面,都存在困难。许多家庭承担着沉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迫切盼望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援助,而专业的服务是其中特别重要的环节。家庭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特殊儿童的照料和教育十分重要。家长首先要转变观念,充满信心,相信特殊儿童有发展空间,发现孩子的潜能,并及时获取外界信息,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培训等,为特殊儿童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家庭支持。
五、全纳教育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一)全纳教育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随班就读
随班就读是我国全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最主要形式。实践证明,随班就读这一办学模式既适应我国国情,又顺应了国际融合教育的主流,符合国际特殊教育大趋势。1 随班就读的思想基础
我国随班就读的思想基础可以从人和社会两个角度分析。从人的角度说,随班就读彰显“以人为本”特色,不仅把受教育看作特殊儿童的权利,而且把教育看作促进他们发展的重要途径,尊重普通班级的特殊儿童,发展他们的潜能,并把包括特殊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的发展,作为随班就读的根本目的。从社会的角度看,随班就读在我国普通学校的实施,一方面能促进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融合,形成尊重特殊儿童、帮助特殊儿童的良好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基础。随班就读与全纳教育的关系
目前我国对随班就读与全纳教育关系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种情况是认为随班就读是我国一种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形式,而忽视随班就读与全纳教育的联系,只关注国内随班就读的研究;另一种情况是从狭义上
理解全纳教育,将全纳教育仅仅看作是特殊教育研究的领域,是要解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问题,把随班就读等同于全纳教育。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随班就读的发展,在适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必然会受到全纳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影响,而我国随班就读的实践也会丰富全纳教育的内涵。我国随班就读的特点
随班就读是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每一个中国公民有权利享受九年义务教育,还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利用普通中小学的教育资源,把特殊儿童分散编排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既节省开支,又能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不少地方还把特殊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的轨道,并且在政策上做了硬性规定。因此随班就读已经越过特殊教育的界限,成为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由于在我国随班就读缺乏一定的思想基础和物质条件,全国多数地区为完成义务教育指标和入学率,依靠强制的行政命令,造成开展随班就读的普通中小学多数未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没有把随班就读学生当作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而是把它作为普通班级增添
一、两个成员而已。无视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保持着普通教育的模式。因此,随班就读这一办学形式对于随读的残疾学生来说,基本上与班上的正常学生没有两样。
(二)全纳教育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方向 1 加强政府意识,促进政府参与。
政府的干预行为是保证全纳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政策保障。政府的干预主要体现在法律保障和财政支持两个方面。我国关于残疾人教育的法规的可操作欠缺,执法依据不清晰,不具权威性。因此,在制定全纳教育法规时应注重提高法规的权威性和可行性,用政府行为来推动全纳教育的开展。财政支持是全纳教育开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全纳教育各系统的投入建设不仅是特殊教育的提升,同时也是普通教育的延伸,有必要投入较大的财力进行支持。从校园建设、师资培训、器材设施投入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成教育更新。2 发展多元化支持模式,共同扶持。
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是全纳教育开展的关键,人们只有从思想上有所转变突破,才能从内心接纳和尊重特殊需要学生,这是社会融入的重要一环。因此,需要动员多渠道的支持模式,共同关注全纳教育的发展。在全纳的过程中,提倡具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就近入学,此时,社区或周边学校将发挥其重要作用。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远离家庭带来的心理和生理负担,另一方面有助于家长共同参与学校的教学,共同管理。所以,我国特殊教育向全纳发展,需要发展多元支持模式,集社会一切有利资源共同发展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3 加快全纳型教师培训步伐,适应教育需求。
全纳型教育对教师和教师培训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师范学校可以作为承载教师培养任务的重要机构,在此基础上进行特殊教育理论知识的系统培训,逐步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师培训体系。师范生接受过系统的教学理论培训,能胜任一般的教学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特殊教育理论知识的灌输,实现知识上的迁移与融合,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也可以实现理论知识的有效嫁接,进而实现全纳教育教师的培养。4 注重课程建设,体现适应性。
全纳教育要求特殊教育开展全纳型课程。全纳课程是一种“共同课程”,以儿童生理心理一般发展阶段的特点为基础,为儿童将来顺利过渡到成人生活奠定基础。它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也关心学生的行为、情感、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建设全纳型课程要考虑到特殊需要学生的特殊目标需求,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不仅包括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还应该包括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在课程的实施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让所有学生对课程的可接受性具有认同感。5 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国际教育潮流,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不断完善全纳教育理论。我国相关的全纳教育理论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而西方国家对全纳教育已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对我国用全纳教育思想指导特殊教育开展的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加强国际交流可以互相借鉴成功的教育发展模式和经验,共同解决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而促进全纳教育的发展。
六、结语
80年代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迅速。受全纳教育的影响,我国特殊教育改变了百余年来以建特殊教育学校为唯一的发展途径的做法,大力推进随班就读模式,使大量长期被拒入学的特殊儿童就近进入普通学校就读,使隔离变为融合。但我国特殊教育要想真正达到全纳教育提出的标准,仅仅依靠随班就读模式是不够的,需要我们转变社会观念,积极进行国际交流,引进科学技术和方法,改善各方面的发展条件,逐步促进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第四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朱培红
日前,本人聆听了南京师范大学杨贵亮教授题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专场报告。杨教授从宏观到微观,从东方到西方,从历史到现实,介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层次以及我们应当追求的几种境界。的确,在知识加速更新的时代,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提高教师素质已成为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心问题,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应成为这个重心问题的核心。然而,在当前课程改革大形势下,如何把握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呢?下面本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程改革下教师面临新的挑战
课程改革一直以来都备受各个国家、学校、教师的关注,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必然的,它将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它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课程改革是不允许失败的。而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势必将面临新课程的挑战,这必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首先,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发展。新课程的教学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即不仅在教学目标上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目标,而且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这无疑要求教师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教师教育目标观的发展。
(2)、强调教师成长。教师专业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依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教学工作,而且包括教师专业发展自主,即能够独立于外在的压力制订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和需要学习的内容,并有意愿和能力将所订目标、计划付诸实施。依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这说明,教师专业要从根本上去求发展,今后鉴定教师的重点不在于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论教。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新课程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以学论教”的思想。从而使教师角色发生本质的变化,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由被动的学习者转为主动的研究者,通过教师素质的提高促使教师专业发展。
其次,教师必须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新技能。
第一,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探究性教学是教师能力的一个很大挑战,它不但要求能让学生掌握教学的知识,更主要的是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教学情境发现知识、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要完成这些任务,教师自身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用自己的探究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第二,学会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能力。新课程倡导自评和他评相结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合,从接受评价逐步转向到主动参与评价,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主动参与,有助于教师与领导、同事、学生形成友好、和睦的关系,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进程中有效地对自己的发展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教师专业不断改进和发展。
第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渗透以及教学活动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相互依存
没有教师就没有课程改革,没有课程改革也不会有教师专业的长期发展,就象课程研究上的一句名言“课程发展就是教师专业发展,没有教师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实际上,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是相互依存的,课程改革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即人的因素和技术的因素。教师专业发展正是课程改革中“人的因素”,离开了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工作不可能顺利进行,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首先,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的变革实际上是人的变革,没有人自身的主动适应与变化发展,课程改革是不可能实施和成功的。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比较低,特别是缺乏课程改革所需要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加上现在教师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重,对课程改革的前景无法预料,势必使教师难以舍弃旧习惯和旧观念,缺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从而使我们的课程改革速度减慢甚至停滞不前。因此,要想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首先必须造成教师专业的发展。
其次,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无疑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教师必须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能力的提高与教育行为的转变,而这种更新、提高与转变就是教师专业的进步和发展。实施课程改革后,学生的学习生活发生了变化,致使教师专业必须得到改变与发展,教师由原先的“自主型”阶段向“自我更新型”阶段发展,教学生活与伦理观念也发生了大大的改变,使自己的专业得到锻炼与成长。同时教师的关注也得到升华,更加注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持续性与自身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形成了以关注学生发展与自身发展相结合的教育伦理观。
三、课程改革中应树立“教师既是传道授业者,又是研究者”的专业发展理念
当前,课程改革的发展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教师想要获得持续发展,适应课程改革及其新要求,作为一名“学习者”是很不够的,更需要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加以省思、研究、改进,成为一名“研究者”。
第一,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来看,首先,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原来的方法、思想与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许多新的教育内容又不断地涌现,这就要求教师自觉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自身知识结构的新陈代谢,要求现代教师具有不断更新自己教育技术的意识,不断追求新知,并有意识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所以,成为一名“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其次,从新课程的要求来看,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已成为课程的生产者、设计者和研究者,要求教师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对自己的教育世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分析,以便对自己的实践有一个理论上的解释,并发现其中的长处与不足,为课程改革作好准备。这说明教师即研究者是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第二,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因来看,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必要。首先,教师的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而这种知识是教师本人的一种能力与技巧,因此要在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只能从教师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中得到与确认,靠他人的给予是不可能的。其次,课程改革需要大批的优秀教师与教育专家,而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或者教育专家大致需要经历掌握学科知识、获得教学技能、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等三个阶段。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却不对经验深入研究,其真正价值只能是经验的重复。要想成为优秀教师或者教育专家,需要的是像科学家那样的研究探索精神,主动地、超前地意识到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走在课程改革的最前沿,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最后,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自我发展的主要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是支配教师教育行为的内驱力。教师只有对自己已有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进行审视、反思和辨析,经过自己潜心的理论钻研和探索,坚持自己深思熟虑的教育观念,并不懈地确信、恪守与实践,才能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不断有所建树,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名师。
四、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成绩效果的判断。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评价适当与否,不但影响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而且与教师专业发展密切相关。
首先,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要求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事实上,教师中大多数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希望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帮助他们发展比判断他们工作的等第更有意义。为此,在课程改革中,管理者应注重学校发展的长期目标,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同时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制订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向教师提供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评价要发挥展示、改进、激励的功能,把评价看成是教师展示才华、追求卓越、完善自我、不断发展的过程。这种评价可以激发人的内在动力,自觉地发挥能量达到管理者的目标,并不断地促使自己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也使教师个人发展需要和学校集体需要得到融合,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驱动力。
再次,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评价强调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对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较长时间的、循环往复的评价。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是一个长期负责的工厂,工作中的任何成绩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晶,缺少综合评价,就无法全面了解教师的工作表现,无法把握教师的发展倾向和发展需求。
最后,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主张教师自我反思。由于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因此课程改革中对教师发展的质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也要求教师自我反思,吸取前面一些错误的经验、教训,建立自我剖析的档案,养成反思的习惯和形成良好的反思技能。这将帮助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得到快速发展。
当然,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多方面的活动,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全面地去了解,也不可能靠几个人的力量去推动,因此,在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不是一个运动,也不是通过一时的突击可以奏效的,而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或者说一个专业发展的过程。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应当成为一种新的专业生活方式渗透于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并伴随着课程改革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走向成功。
第五篇: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心得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心得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无可替代的,只有教师发展。才能有学生的发展,只有教师专业得到良好发展,才能打造优秀的骨干教师群体。形成良好的教师团队,才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要做好引导工作,引导教师成为积极进取者。首先,加强专业精神教育。一个优秀和成功的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强调的是会不会,专业技能强调的是能不能,而专业精神是基于对从事的专业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专业精神是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可以促进教师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完善的根本动力。其次,成为专业发展的主人:在以往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往往只是被动的,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与教师实际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脱节。继续教育在教师心目中只是任务观点、效果较差,事实上,教师专业发展应建立在教师自主、自动地寻求发展的基础上,教师不仅是“教人者”,也是“学习者”,更是“自我教育者”,每个教师必须自觉引导自己的专业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必须是学校的驱动和有意识的自我发展相结合,必须强调教师的自主、自律和自觉,以新课程为契机,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责任,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成为专业发展的主人。第三,学校在管理上要以人为本。一是学校管理者要树立“学校是教师的学校”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尊师环境和文化氛围,突出教师专业地位;二是主要尊重教师专业权利,形成良好评价机制,鼓励教师冒尖,发挥主体性;三是要千方百计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关心教师疾苦,听取教师意见,帮助教师成长,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