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建设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城镇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一、我市城镇化的现状
近年来,高平市在推进城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是按照“一县一特、一镇一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在城市建设方面,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市”目标,全力推进城市道路、生态绿化、市政设施、公用设施等建设步伐,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不断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带动辐射能力;在新农村建设方面,重点抓好村镇规划、“六个一”“五个一”工程建设,大力发展“三种三养三加工”等特色产业。“三种”即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种菜、种桑、种经济作物等特色种植业;“三养”,即重点抓好养猪、养兔、养蚕等特色养殖业;“三加工”即大力发展果品饮料加工、生猪加工和丝麻加工业。在具体实施中,逐渐形成了三大龙型产业链建设。-1-
依托江苏雨润集团,抓好生猪产业链建设;依托厦普赛尔饮料有限公司,抓好果蔬产业链建设;依托丝麻集团的组建,抓好蚕桑产业链建设。通过几年的推行实施,在全市涌现出了许多养猪、养兔、栽桑、养蚕、种植钙果、辣椒等专业大户和村庄,农民从这些产业中得到了实惠,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二是以“一城五镇双百村”为载体,大力实施特色城镇化战略。晋城市每年安排3000万元资金用于特色城镇化建设,高平市每年也安排2000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各乡镇重点抓好“六个一”、“五个一”工程,即在中心镇建成一所标准化中学、一所标准化卫生院、一个康居小区、一个自来水厂、一个垃圾处理场、一个公园,在其它乡镇建成前五个一。100个条件较好的村和100个条件相对较差的村主要是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抓好水、电、路、绿化、住房等建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面貌,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二、我市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的确立和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
一是乡镇规模大小不一,经济发展不平衡。例如高平市13个乡镇平均面积66平方公里,最大的乡镇超过130平方公里,最小的不足30平方公里。全市乡镇平均人口2.8万人,最大的乡镇将近5万人。其中不足2万人的乡镇有4个(建
宁、石末、原村、永录),占全市乡镇人口总数不足10%,但却占乡镇总数的30%。从经济发展状况看,如果乡镇规模太小的话,会直接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规模合理,人口较多,且相对集中的乡镇,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二是乡镇产业发展不平衡。由于各乡镇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传统习惯等存在着差异,使得生产关系和资源的聚集有所不同,从而导致有些乡镇思想开放,产业十分发达,经济发展迅速,而有些乡镇观念保守,产业发展不快,经济发展缓慢。
三是我国已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城市化已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走具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所谓小城镇,广义讲包括小城市、建制镇及乡政府驻地的集镇。改革开放以来,以乡镇企业为依托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小城镇得到了空前发展。但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表现是有些镇的规模偏小、基础设施薄弱,配套功能不全;农村小城镇发展缺乏区域特色,难以发挥区域发展优势;农村小城镇的管理落后,不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等等。这些都对城镇化建设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加快城镇化的建议和对策
1、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近几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技术进
步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速度放慢。今后乡镇企业的发展思路应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和为农业生产提供生产要素的工业。此外,乡镇企业的发展应该向工业园区适度集中,以节约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投资。
2、优化农村城镇化的布局结构,发挥中心城镇的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市区及较大城镇的中心作用,形成不同规模和功能的城镇圈,充分利用小城镇产业聚集和要素聚集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和经济速度增长较快的优势,吸纳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增加就业机会,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竞争与联合,形成市场分工、优势互补、信息共享,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处于城镇圈中的市区及中心城镇,要努力挖掘城镇发展潜力,提高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实力,盘活各种要素,达到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服务全面、环境优美、集聚力强、辐射面宽的效果。
3、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它的核心内容是:围绕某主导产业和相关的若干骨干农产品,将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结合成一个新的农业体系,实行种养、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通过开展加工、购销、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使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产业化的典型经验表
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可以依靠深化农村改革,拓展农业产业链的农业产业化途径来解决。同时,农业产业化还是农工、销售与城市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运作的,既可收到城乡优势互补功效,又可以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和缩小城乡差距。农村产业化既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也可以实现农民向城镇居民、市民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市的承载压力。同时,农村的城镇化又反作用于农村的发展,拉动了农村的产业化,可谓“一石三鸟”之举。
4、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对现代城市的建设、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造就了更多的经济型城市。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当引入市场机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利用市场手段,形成筹资渠道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设施使用商品化和政府管理规范化的新机制。一方面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要通过财税政策,稳定城镇建设的财政资金来源,另一方面要多途径地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5、深化配套改革,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一是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分割,降低农民进城门槛,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要消除农民进城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改革户籍制度,放开进城落户的政策限制,鼓励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二是改革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要解决农民既离乡又离土的问题,还要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农民转为城市居民自愿放弃土地承包权的,应视为城市居民。在社会保障上,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真正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解决好进城农民就业难的问题。要广开就业门路,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积极发展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就业空间,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更多岗位和就业机会;培育劳动力市场,做好就业的培训服务工作,为进城人员提供低廉有效的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促进就业管理服务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
第二篇:城镇化建设问题探讨
城镇化建设问题探讨
1、拆迁工作难度大,部分职工在观望,在攀比,造成拆迁难度大。
2、团场城镇化具体问题:职工住房按国家标准赔偿,但职工不理解,按自己的想象价走,更甚者靠团场赔钱达到自己的目的。
3、团场按标准赔偿,执行有困难,职工不理解,团场拆迁费用大。,
第三篇:农村城镇化建设问题
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表现和成因
农村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向城镇地域集中和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的过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在于搞好小城镇建设,而搞好小城镇建设又势必无法回避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果我们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会与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背离,进而直接影响到当地城市化、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在新形势下如何兼顾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选择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城镇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之路,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宜居城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环境问题
由于工业化程度低、人口密度较小、环境容量较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的荒漠化、水土流失、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耕地资源减少等生态问题与资源问题,环境污染并不突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工业污染逐步受到控制的同时,农村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国家环保总局对目前我国农村环境的总体评价是[1]:生活污染加剧,面源污染加重,工矿污染凸显,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止。农业污染加剧
据统计,我国农业污染量已占到全国总污染量(即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及农业污染的总和)的1/3~1/2,不仅成为水体、土壤、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而且对农产品安全、人体健康乃至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2]。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3],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污水灌溉、农村生活废弃物、水产养殖、乡镇企业的“三废”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粪便污染等问题,造成我国农村地区水体环境质量日趋下降。重金属、化学农药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饮用水安全,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4]。另据检测[5],我国农村未达到基本卫生安全的地表水为40.44%,地下水为45.94%,集中式供水为40.83%。浙江省环保局2002年进行的局部调查表明,农村聚居点的环境质量,除了大气污染指标外,其余均已经劣于城市[6]。
(二)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 1.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这在县域经济发达的浙江、江苏等东部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但乡镇工业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明显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另外,由于布局的原因,大部分乡镇企业与农田、农村居民点交织在一起,更容易造成直接污染。近年来,城市普遍加强了环保监管,工业企业退出城市,不断向郊区和农村分散,工业园区也多选择在远郊农村建设。这给农村地区带来自身发展的动力的同时也承担了企业的污染,造成工业污染的转移。特别是造纸、塑料、电镀和水泥等重污染行业污染物的排放使农村大气、水和土壤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
2.城市生活污染向农村转移。我国小城镇规划中存在规划不合理,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未能相互衔接,大部分城镇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规划之间缺位或不协调,使城镇和农村聚居点形成沿公路的带状集镇或呈现与工业区混杂的分布。这些小城镇由于缺乏垃圾填埋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生活生产废弃物聚集于居住区域,行成沿居住地分布的污染带,致使饮用水源受生活污染相当严重。目前,我国一般是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作为基本处理方式,许多垃圾填埋场都选择设立在城郊地区,由于许多垃圾填埋场不能完全达到卫生填埋要求,导致生活垃圾直接进入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农村地区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
3.旅游污染向农村转移。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旅游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污水和垃圾等环境污染的整治不够规范,所带来的生活污染和交通污染,人文景观和娱乐设施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环境。(三)点源与面源污染集中体现
随着我国对工业领域严重污染企业的点源污染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逐渐突出,尤其对地表水和土壤的影响更为严重。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和畜禽养殖废水、废物的排放和城乡结合部的生活排污是造成水体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其比重远大于来自城市生活污水的点源 污染和工业的点源污染[7]。
由于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滤与降雨关系密切,面源污染具有间歇性,还受到特定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条件的影响,因此,农业面源污染更难监测、评估和控制,整治难度更大。
据统计,到2008年,中国化肥年使用量已突破5107.8万吨,平均每公顷施用量达400公斤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每公顷225公斤的安全上限。氮肥的利用率平均仅为40%左右,其余的部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造成污染。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使7%的土壤受到杀虫剂的污染。农膜使用面积已突破亿亩,年残留量高达35万吨。大部分农膜不易分解,不但破坏了土壤结构,阻碍了作物根系对水的吸收和生长发育,降低了土壤肥力,造成地下水难以下渗,而且残膜在分解过程中会析出铅、锡、酞酸脂类化合物等有毒物质,造成新的土壤环境污染[8]。另外,目前我国已经废水灌溉面积达361.8万公顷,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3%。由于缺乏常规监测及科学管理、排灌系统不健全等问题,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农田,污染物质极易被作物吸收,后经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已占农业总产值的35%,成为农民、农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养殖业的发展也加剧了污染。全国畜禽粪便中各种污染成分的年产生量,已经接近工业废水,而畜禽粪便进入水体中的COD、氮、磷的量已经超过 化肥[9]。
我国农业生产产生大量的秸秆,每逢农作物收获季节,大量焚烧秸秆,产生的浓烟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此外,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垃圾一直呈现数量小、种类少、易分解的特点,采用堆肥、简易填埋或自然腐烂等方式,基本可以维系垃圾总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现代生活方式逐渐确立,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与组成特性,逐步与城镇相似,卫生部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每天每人生活垃 圾量为0.86公斤,全国农村每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吨[10]。不仅数量猛增,收集与运输困难,且成分更为复杂,处理难度加大,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
二、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剖析(一)国家法律层面
我国迄今已经制定9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律,制定颁布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0余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200多件,军队环保法规和规章10余件,国家环境标准800多项,批准和签署多边国际环境条约51项,各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共1600余项[12],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其中专门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与条款几乎为空白。
1.国家立法对农村环境保护相对薄弱。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部分,仍为立法盲区;部分法律法规条款只对相关问题作出了原则性要求和限制,可操作性却不够强,造成国家对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等村办、民营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的行为缺乏有针对性的 法律法规,使得执法机关无法可依[13]。
2.行政执法力度不足。目前乡镇、农村的环境保护机构效力低,资金支持力度较小,加上一些存在于行政机关中的普遍问题,比如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乃至综合素质低下等,使得农村环境监管乏力。
3.司法界定尚待明确。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公共利益或介于产权不清境地的纠纷利益受到了侵害,“公益诉讼”问题尚有待明确的解决。4.公众法律意识亟待提高。2005年因环境污染上访的案件68.972万起,是1995年的11倍。2006年和2007年也是70万件左右。上访的主体为整村或几个村联合上访的占多数[14]。尽管我国农民群体的环境意识正在被唤醒,但与城市居民的环保法制意识比较,仍有较大差距[15]。由于对环境保护知识和法律常识的缺乏以及政治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农民对环境污染侵害的关注力度还远远不足,法律意识还亟待提高。
(二)政策体制层面
我国现有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城乡社会采取和实行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把投入重点放在大城市、投入结构放在大工业和大工程上,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因此造成农业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
由于环境保护尤其是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难以以投资回报率吸引社会资金,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长期的“政府主导型”环保工作模式造成公众在环保领域明显呈“政府依赖型”。另外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也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 基本原因[16]。
(三)环境监管层面
我国以行政管制为主要手段的环境政策,因为农村环境管理机构的缺失以及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特点而失去其可操作性。农村的环境管理机构的工作主要局限于农村工业污染监管,对于农村生活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涉及很少。另外由于环保机构的隶属关系复杂,不能很好地贯彻实施环保法规、政策,许多工作很难落实。而且在农村环境政策方面,强制性规范少[17],而一些奖励性环境政策法规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又相矛盾。(四)治理技术层面 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多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存在着技术、经济障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的大规模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是惟一的。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较高的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有些专门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而开发的技术,也因污染源分散、污染物的收集与运输困难、运行成本高方面的问题而难于推广。(五)资金投入层面
城乡分治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资金扶持与承担环保责任上存在不协调。长期以来,污染防治资金绝大部分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城市在大量投入资金的支持下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生活污水排放管网已经建成并日趋完善,而广大农村公共卫生设施缺乏,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沿河流排放,垃圾沿河、沿湖、沿路边随意堆放。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农村环保部门缺乏应有的管理经费,相当一部分管理经费和工资,要靠收取乡镇工业的排污费来解决,排污费不能用来治理环境,农村的环保政策的效度和合理性就受到质疑,环境管理更加困难。我国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政府在污染治理方面投放的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由于各部门之间协作性不够,治理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三、农村城镇化进程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一)优化城乡环保规划,健全城乡环保政策
合理的城乡布局需要在城乡规划中引入环保观念,根据农村地区的特点,合理确定服务的内容和配套的标准。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加强城市各项环保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向农村地区的辐射和延伸,实现污染物的集中治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分散的工业源,并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缩小城乡经济、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差距。统筹城乡产业结构链,实现资源、废弃物的有效利用,降低环境治理成本。不仅要考虑产业布局对城市的影响,还应从污染扩散角度考虑对农村的环境影响。由于农村和城市环境特点不同、环境问题的致因不同,现行的环境政策在农村的作用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对现有环境政策体系进行创新非常重要。一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用规划、立法、市场等手段来促使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进行利益补偿。二是逐步建立引导性环境政策体系,政府要从管制性环境政策向引导性环境政策转变,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引导农民自觉采取有利于环境的行为。
(二)加大农村环保资金投入,提高农村环境监管能力 为了农村环境保护迅速推进,各级财政部门,应该将农村环境保护纳入自己的预算,并逐步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要培育排污权交易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行政手段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
尽快建立乡镇环保监管体制。建议各级地方人事部门加强研究农村环保监管体制,增强基层环保工作活力,明确职责和分工,形成反应敏捷、管理高效的农村环保运行体制。
(三)强化科技支撑,提高自身环境保护技能 解决农村环境问题,要依靠两种基本的力量:一是具有专门技术的环保科技公司,他们可针对具体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问题开展治理和修复;二是农民群众依据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在生产和生活当中的污染防治实践,结合各地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开发出适合于当地实际情况的处理技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化处理和废弃物的的资源化利用。另外,还应着重推广太阳能、沼气等适合农村使用的清洁能源。
(四)完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促进公众参与 应加大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的力度,建立健全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制定具有强制性的国家和地方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政策法规及约束各级政府干扰环境执法的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另外,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性的公益事业,要加强农村居民参与环保的意识和法制观念,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监督体制,全方位、多层次的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良好环保氛围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信息发布、环境质量公告、违法行为举报及污染排放和污染事故通报等制度,推行环保监督员制度,对涉及环境权益的规划、项目,要听取公众意见,保障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营造公众广泛参与,主动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篇:我市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我市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2007-7-28责任编辑:
一、我市城镇化现状和特点
撤县建市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市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南城和开发区的开发力度加大,旧城改造顺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扩大了城市规模,增强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城市品位。市镇建设力度加大,面貌焕然一新。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特别是长荆铁路的贯通、融入武汉市城市圈战略的提出,城镇化建设赶上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全市人口60万,中心城区人口达到了10万。通过推进城镇化建设,形成了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中心,优化了资源配置,营造了二、三产业良好发展环境,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我市城镇化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全省相比差距较大,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目前,我市城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发展速度快。建市之初,城市的发展集中在老城区,附寄老市委和市政府而发展,支柱产业优势不明显,资源的利用率低,转化成本高。以月圆商住小区为依托,南区逐渐成为全市的中枢,形成了环绕应城广场为核心的政治、人文中心。其发展速度和规划效果在孝感市内首屈一指。
(二)建成规模小。我市的城镇化规模小主要表现在没有形成集中型城镇,只是有了块状城镇、带状城镇、指状城镇、有绿带隔离的组团式城镇的雏形,新老城区的交接和城市功能的区域划分尚不明显,或者说规划滞后、建设乏力。
(三)支撑力量弱。经济指数始终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指标,脱离经济的迅猛发展谈城镇化建设无异于痴人说梦。我市的本土企业或者说资源型产业并无强大优势,大型的集约型的企业群根本没有形成萌芽之势,对引进企业缺乏长远谋划,反而使得一批优秀的土地资源以及人文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发掘,更重要的是对本市的财力积累功劳不大,份额不多。
二、我市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规模小,缺乏支撑产业
我市现有建制镇16个,从人口来看,只有城区达10万人;从建成面积看,块状不一,大小各异。而集
贸性城镇占总数的70%以上,主要以为周围农村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等为职能,二、三产业相欠发达,致使城镇缺乏支撑产业,进入城镇的农民就业和生计难以保障,制约城镇化发展。
(二)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
我市大部分村镇财力薄弱,难以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大部分村镇缺乏稳定、规范的资金来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十分紧张,资金投入明显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
(三)规划滞后,建设管理经验不足
在我市城镇建设规划中,不少规划是粗线条的规划,缺乏个性和特色;城镇规划建设标准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较多,城镇综合开发率低,出现规划趋同性;城镇管理力度不够,大部分城镇缺少现代文明气息,甚至存在“脏、乱、差”现象。
(四)城镇发展存在“人才短缺”和“劳动力剩余”的矛盾
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管理人才,城镇企业生产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推广需要农技人才,但是由于农村城镇的生活条件,信息交流、交通、通讯、娱乐和再教育条件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具有高学历和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城镇就业,而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这就出现了城镇发展过程中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与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之间的矛盾。
三、加快我市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认识,努力推进我市城镇化健康发展
城镇化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农民和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文明向广大农村的蔓延将是不可阻挡的。同时,城市是由“城”和“市”组成的。所谓“城”主要是由道路、交通、楼宇、建筑、空气、绿地、水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组成。所谓“市”则是由商业、餐饮、旅游、金融、服务等行业市景所组成。由此可见,城镇是经济文化的载体,城镇化过程就是聚集生产要素、繁荣和发展二、三产业的过程。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城镇化建设,早在2000年6月13日就发出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又进一步要求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我市人均耕地仅0.7亩,低于全省人均耕地水平,随着人口增长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人均耕地面积还在逐年下降。人均耕地有限、农产品商品率低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使农村出现了“小空
间,大人口”的经济格局。大部分农村人口迫切要求摆脱日益狭窄的生产空间,到城镇寻求发展。据测算,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00万以上。目前,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主要是劳务输出,但长远之计还是就地安置转移,因而,加快城镇化建设是迎接我市农村人口空间和产业转移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城镇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我市城镇化健康发展。
(二)搞好规划,正确定位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规划是城镇化的指导蓝图,规划决定城镇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抓好城镇区域规划,要明确各城镇的功能定位,处理好与周边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突出各自的特色。我们要把各个城镇的特色充分挖掘出来,一镇(乡)一品的经济结构是我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尽可能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集镇的风貌定位,根据文化含量,保持与历史一脉相承的地方文化,确立城镇的建设风格。结合我市实际,要围绕“三线一环”加快重点城镇建设步伐。一是汤池建设。要传承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汤池优势,力求精美,面向未来,拉大城市框架,力争汤池将来与中心城区对接,建成中等城市规模。二是中心城区建设。中心城区建设要摒弃继续南移的规划思路,条出长荆铁路的锁喉限制,把眼光向西部拓展,将富水河作为将来城市的贯穿动脉,提升城市的品位。从方位上看,东部并进东马坊,北部圈入短港,西部挺进汤池,如此搭的是大城市的框架,用的中等城市的步伐,规划必须先行。三是工业园建设。今后南区以工业为主导,通过长江埠为核心进行辐射,把此区域沿铁路和高速向西与城市延展并进,使之成为今后应城市最大的造血带和供血区。各干线公路沿线集镇要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结构,加快开发建设,尽快成为各自的区域中心,达到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文明卫生、产业发达、特色鲜明的要求。
(三)完善政策,着力营造城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我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遇到了较多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要大胆探索与城镇化配套的改革措施。一是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重点是消灭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差别,统一城乡居民身份,让农村人口与城镇居民拥有同等发展机会,让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工作和创业不受身份限制。二是调整劳动就业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管理措施和办法。让农民进城就业、就医、上学等方面不受限制和歧视,与城镇居民共享社会福利事业带来的实惠。三是改革现行行政服务模式。注重加强对农民进城投资兴业的培训和指导,并为农民进城投资兴业提供方便、快捷、和高效的行政许可服务。四是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手段,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坚持以经营的理念建
设城镇,强力推进“三个转变”,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充分吸纳民间资金参与集镇建设,不断拉大集镇框架,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入镇务工经商,通过从事非农产业减少农民从而致富农民。要学习和借鉴广东中山市“市场筹资为主、政府补助为辅,政府投资、社会集资、农民带资、招商引资等多渠道融资”的经验,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使投资者真正得到实惠,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四)坚持“五个结合”,做大做强城镇支撑产业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互促互动,一、二、三产业相融。既要以城镇化强力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又要以特色产业支撑和促进城镇化建设,坚决防止城镇“空心化”。一是把城镇化同工业化结合起来。一般说来,工业文明是城镇文明的象征,没有工业文明就没有城镇文明。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首先要加速工业的发展,要立足资源优势,把发展工业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合理布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既建立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又建设特色鲜明的城镇。二是把城镇化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要以城镇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同时促进城镇建设和发展。三是把城镇化同劳务输出结合起来。在不断提高劳务输出水平的同时,积极利用多年来劳务输出成果,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带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项目回乡创业,丰富家乡经济产业,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四是把城镇化同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我市国有工业十分脆弱,乡镇企业在城镇经济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对城镇建设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发展乡镇企业,要加快现有乡镇企业的改革步伐,掀起二次创业高潮,激发乡镇企业活力。五是把城镇化同发展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在未来经济结构中,现代服务业是主体。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着眼长远,大力发展服务业。要积极扩大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兴办城镇各类市场,通过繁荣城镇,达到辐射农村、活跃农村、带动农村的目的。要提升餐饮、住宿和批零商业等传统服务业,要加快发展交通、通讯、科技、文化、金融、保险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让城乡居民同享现代文明成果,在提高城镇经济水平的同时,逐步提升城镇文化品位。
(五)严格管理,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依法严格管理城镇,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环保。城镇的任何建设,都会对城镇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在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而且使生态环境随着城镇建设越来越好,同时,要实施城镇“四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整治城市“六害”(污水、垃圾、废气、噪声、粉尘、医疗垃圾),创建舒适的人居环境和城镇创业环境。其次要切实保护耕地。由于我市人均耕
地较少,所以,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土地的有效开发利用。要通过挖掘土地潜力,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第五篇:新时期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 2008-3-3 16:18:39 被阅览数: 2266 次 来源: 《农业科技与信息》杂志文字 〖 大 中 小 〗自动滚屏当前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规划起点低,布局不合理 一些地方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致使小城镇规模小,布局散乱。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争相提高本地行政区划级别(如乡改镇、县改市),没有把城市化看成是一个经济过程,一个由量的增长到质的提高的过程,小城镇的设置与建设出现了数量盲目扩张的问题,导致了建设成本的加大和自然资源的浪费。此外,还存在规划起点不高、千篇一律、特色不显著等一系列问题,别人建高新技术开发区,他也盲目跟随,圈地筑墙,在偏僻的小山沟大搞开发区,别人建批发市场,他也努力效仿,全然不考虑当地实际。一些地方公路两侧随意建房,占用良田,破坏环境,影响交通。
1.2城乡分割,户籍管理制度落后 “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始于1958 年, 当时制定这项政策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和社会福利,只能通过户口这种形式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为城市居民提供稳定的农产品, 为工业生产提供廉价的原材料。这一政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一是以商品粮供应为标准, 将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形成城乡户口性质的二元结构;二是通过多项“农转非”政策和计划控制指标, 对农村人口进城进行严格控制, 在城乡之间人为地设立起一道森严的壁垒。户籍制度在形成的最初时期, 对于减轻城市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就业压力, 保障城市工业的优先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改革开放后,它的消极作用日益明显。这种户口管理制度,严重制约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是导致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最大制度障碍。
1.3 基础设施不配套,经济聚集效益低 一些地方存在“把耕地围起来、楼房建起来、农民进城来就是城市化”的片面认识,没有按照构建“三位一体”(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改造、自然村庄合并)的农村城镇发展新格局的要求,忽视了供电、供水、供气、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如有的城镇几公里长的大街甚至整个集镇找不到一个公共厕所。此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产业发展不协调,忽略了与第二、三产业的配置,造成乡镇企业难以向小城镇集中。加上城镇规模也不大,居住分散而不稳定,第三产业有效需求不足,就业机会相对较少,限制了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吸纳。因此,以上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使得小城镇的经济聚集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1.4 机制不活,管理滞后 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强,小城镇的建设资金大都以当地政府投资为主,没有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既造成投入不足,同时也产生了乡镇政府负债过多等问题。小城镇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政出多门,既存在“政府主体越位”的现象,又存在“政府主体缺位”现象,一些管理漏洞长期得不到治理。如小城镇中“农民亦城亦农、城乡兼得”,进城购置了房产,享受城镇居民的各项待遇,农村中宅基地受政策保护仍可保留,造成稀缺土地资源的重复占用。而建镇所需土地则相当紧缺,土地“闲置”与“紧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城镇企业管理、户籍管理等严重滞后,针对乡镇企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名目繁多,农民进镇户口迁移手续繁杂,要缴纳城镇增容费、城建费、保险费等,这些都为农民进镇经商、办企业设置了重重障碍。此外,一些地方“重建轻管”,卫生、治安等社会管理疏散,“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新时期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对策措施
2.1 着眼“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好农村区域城镇网络体系的前瞻性规划。1978年改革带来的城乡社会分化,使原本城镇与农村对立的两个世界,分化成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各单位之间以及农村各社区之间众多的对立与差别,并在不断整合的基础上产生了纷繁多样的城乡系统,形成了不同的区域。使得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相对贫困化的程度加剧,“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已成为社会上下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进行农村城镇化建设,必须着眼“三农”问题的解决,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的非农就业率进行科学的前瞻性规划。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不断聚集的过程,而不是加大对现有城镇的投资,增加现有城镇的公共福利和抬高城市门槛,拉大城乡差距。因此,应改变过去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城乡单向辐射的城乡布局,加快建立以小城镇为主体、以广阔乡村为依托、通过高密度、高强度的相互作用连接起来的组团式、开敞式的城乡布局。不同农村地区,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要各具特色,切忌千篇一律。在建设形态上应采取“据点式”城镇与“网络式”城镇相结合, “内涵式”城镇与“外延式”城镇相结合,“政府引导性”城镇与“民间推动性”城镇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2.2 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积极培育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产业基础 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要靠坚实的产业基础,如果第二、三产业不发达,农村产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就不可能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需要的就业岗位。因此,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能顺利转移到城镇并实现稳定就业,城镇实现稳定就业的关键又在于城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化是手段,不是目的。推进城镇化的目的,在于减少交易成本、增加群众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城镇化靠的是利益驱动--比较收益和比较生活质量。农民从边际生产力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边际生产力较高的非农部门,是期望获得较高的收入。农民只有在认为转移后预期收入能够提高时才会向城镇转移。只有在城镇的边际生产力明显高于农村,第二、三产业的边际生产力明显高于农业时,才能驱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涌向城镇。显然,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取决于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只有夯实农村城镇化建设所依赖的产业基础才能真正达到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目的。各地要立足自己的资源条件,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工业主导型”小城镇,发展重点应放在使乡村工业上规模、上水平上;“商品流通型”小城镇,则应通过增强市场覆盖范围,增强商品集散地和集市贸易区的职能;“矿产、旅游等特色资源开发型”小城镇,要通过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发展特色经济。
2.3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努力搞好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要发展,基础设施要先行。要深化小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开兴办公用事业的限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企业、个人及外商参与投资,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要加快农村地区与生活消费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乡村公路、电网、自来水建设等,改善农村滞后的消费环境及农村生活条件。除大力筹措社会资金外,仅靠县、乡、村投资,显然资金是不够的。建议采取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的办法,将政府积极财政政策的投资向农村的水、电、路三大设施建设倾斜。以往政府对直接关系农民生活的水、电、路建设重视不够,只局限于向城市居民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农民在许多公共产品方面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国民待遇。财政是全民的财政,不是城市居民的财政。政府要摒弃那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只是城市的事情,完全不考虑农村地区的指导思想,加大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
2.4 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我国传统的户籍、就业制度不仅不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而且与国内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政策不相适应,它体现了国家政策对农民的继续歧视和不公平。因此,应尽快予以废除,以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和农民转换身份的负担。应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尽快建立以职业划分农业与非农业人口,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与农村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尽快消除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壁垒,以促进农民到城镇就业由流动就业向稳定就业转化,这就要求彻底改革城
乡二元户籍管理体制,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以解除农民进城的户口限制,推行社会就业的市场化和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使农民进城后享受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国民待遇。应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进城进镇务工经商创造条件。政府要积极推行专门面向农村转移进城人员的教育就业培训工程,要充分考虑进城农民人地两生、信息不灵的不利地位,强化并规范面向进城农民的劳务中介服务,降低农民工的就业成本,缩短就业安置的时间。
2.5 创新农地使用权制度,推动农地资源的重新整合、顺畅流转和优化配置 城镇化的推进要求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具有流动性。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面临着进城后与原有土地的关系怎样处理、农地的使用权是否转让、原有宅基地是否还耕等问题,这些都是影响农民进城安居乐业的现实问题。众所周知,目前农村土地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既是农民生活的保障,又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但由于过度分散和小块经营,农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规模化、商品化程度低,市场风险大,农民的农业收益增长下降。所以,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需要推进农地的相对规模和集约经营。此外,城镇发展也存在着用地指标与城镇扩张的矛盾。显然,无论是农业的规模经营还是农业用地变为城市用地,都要求制定合理的农地流转政策,建立开放的农地流转市场,允许那些向城镇转移的农户,通过承包地和宅基地市场转让其土地使用权。允许离开土地的农民以其土地使用权入股本地集体经济,参与分红,以减少其入城风险。还可允许农民以其宅基地置换城镇中的土地,以减少其入城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地的顺畅流转和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收到推进城镇化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双赢效果。